探究中國幾千年歷史,告訴您一個關乎道的秘密

探究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秘密。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時期,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自漢、唐開始,接下來宋、元、明、清的創建時期,都是如此。內在真正實際的領導思想,是黃(黃帝)、老(老子)之學,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外在所標榜的,宣傳教育上所展示的,則是孔孟的儒家文化。

所謂「黃老之學」,它的內容又如何?當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到了唐玄宗時代,又尊稱為《道德經》)一書。而詮釋老子思想最清晰,發揚道家思想最透徹的則是莊子。莊周所著《莊子》一書,唐玄宗時代又尊稱它為《南華經》。其中所論辯的道理,在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方面都可致用。

老子被譽為「太上老君」,道家的宗師,道教的教主。是從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開始,由唐玄宗帝王的提倡,因此,更被重視而流行,而風行,而盛行。並成為李唐王朝的「國教」。道家也就成為中國主流文化之一。《老子》一書,原著不過五千言,可以說,幾乎是一字就涵蓋一個觀念,一句就涵蓋有三玄三要的妙義。它告訴我們許多法則。幾千年來,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流傳下來的古今名家著作,有數十家之多。如果搜羅廣泛一點,可達百家以上。

近代以來。許多外國人如日本、韓國,遠如歐美,乃至於大洋洲的人也喜歡研究老子,提起老子他們就翹起大拇指說:「中國的《老子》很好」。 其實早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就有老子的譯本。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的《聖經》其次就是老的《道德經》值得我們自豪、欣喜的;同時也值得反省的,那些一味崇洋媚外,排斥自己文化的人,應該為之赧顏的。

人們每提及道家,必說老子,最多並稱「老莊」。其實,道家的「巨擘」,不止這一二人,還有壺子、列子、莊子、孫子。到了唐朝變成為國教,而《老子》一書,也成了道教的三經之首。道教三經,是指道教的三部經典,包括:《老子》改稱的《道德經》、《莊子》改稱的《南華經》、與《列子》改稱的《沖虛經》。

孫子,是春秋齊國人孫武,他的軍事哲學思想也是由道家的哲學而來,曾經幫助吳王闔閭,擊破強楚,而稱霸諸侯,展示了道家思想偉大之處;孫子所著十三篇中的軍事哲學思想,可以說超越了時空直到幾千年後的現代,人類已登上月球,武器發展到太空,到生化戰、電子戰,仍離不開他的軍事哲學範圍。

現代人對道家的觀念,是漢唐以後的人所持的觀念。在秦漢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籠罩了中國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後,換了一家,成了儒、釋、道三家,這三家又籠罩著中國文化思想,一直到中華民國立國之初。其實所謂「道家」與孔孟之學的所謂「儒字」,原本就沒有分開過,統統是一個「道」字,而這一個「道」字,代表了中國的宗教觀,也代表了中國的哲學——包括人生哲學、政治哲學、軍事哲學、經濟哲學,乃至一切種種哲學,都涵在此一「道」字中。

清代乾隆時期,主編《四庫全書》的著名學者紀曉嵐曾經說過:「世間的道理與事情,都在古人的書中說盡,現在如再著述,仍超不過古人的範圍,又何必再多著述。」這話的確是一則名言。所以紀曉嵐一生中,不著書,只編書,整理前人的典籍,將中國文化系統分類,供後來學者們學習,他自己的著作只有《閱微草堂筆記》一冊而已。

紀曉嵐一生博覽群書,知識非常廣泛,而且善於思考,他對道家的學術,就下了八個字的評語:「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就是說,道家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整個文化。「廣博」是說包羅萬象,「精微」是說精細到極點,微妙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然而,道家的學術流弊也很大,畫符念咒,吞刀吐火,煉丹求生,穿牆過壁,上刀山,過火海,都變成了道家文化,更如陰陽、風水、看相,算命、醫藥、武功等等,幾乎無所不包括在內,都屬於道家的學術,所以紀曉嵐對道家學術稱之為「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老子》這本書不過五千字,從文字上看來,讀懂它並不難,如果也用「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的眼光去讀,那就夠我們去探討、研究、闡述的了。

提起道家思想文化,在魏晉南此朝這一時期,正是《易經》、《老子》、《莊子》「三玄」之學最流行興盛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是一個變動不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衰敗的兩百多年。可是在哲學思想方面由於知識分子的高談闊論,也提升到極點,於是有人說,「三玄」之學,是衰亂之書,每當社會動亂之時,「三玄」之學就特別受人歡迎。因人們的精神失去寄託,便希望從這裡面找到一條出路。

其實不然,凡是對任何一種東西,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自己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異。我們看中國歷史,漢、唐、宋、元、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出來用世。而且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過。他們有一個一一貫之的作風——「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幫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業上,幫助別人發財,當上了老闆,然後自己飄然而去。如商湯時的伊尹、傅說,周朝開國時的姜太公,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漢朝開國時的張良、陳平、三國時的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與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次如唐代的魏徵,元代丘處機,明代劉伯溫,清朝的范文程等等。

再看近代歷史,清兵入關,統治擁有四億人口的中華民族,成立大清帝國。所用的方略,就是《老子》的哲學思想,他們所用的兵法不是《孫子》就乾脆研究《三國演義》。

研究《老子》的學術,用之於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社會等方面,與開國創業的關係,就要把漢、唐以來歷朝歷代研究清楚你就知道老莊哲學的運用了。

現代人對《老子》一書,名之為《道德經》或《老子道德經》,因為這部書,前面部分論「道」,後半部分談「德」,所以又有此別名,而且遠自漢、唐,就有此分法。據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七0八年)易州龍興觀建立的《道德經碑》,內部即是《老子》這部書,碑的正面刻的是《道經》三十七章,背面刻的《德經》四十四章。另外在《弘明集》所載牟子《理惑論》中,有「所理正於三十七條,兼法老氏道經三十七篇」的話,牟子為漢代人。據此可知,遠在漢代就有人將《老子》一書分作道、德二經了。不過以《道德經》三字統稱《老子》一書,是從唐代開始的。

至於老子這位哲人的生世,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連兩千年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也不大清楚,司馬遷在《史記》的《老子列傳》中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月聃;周守藏室之吏也。至於老子的出生年代,經考證一般人認為是在春秋之時,即楚滅陳以後的時期較為可信。又《史記.老子傳》曾記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除了《史記》之外,《孔子世家》、《禮記。會子問》以及《莊子.天道篇》《知北游》等均記載有老子與孔子兩位哲人的對答,可證明老子是年長於孔子的人,也是孔子所師承的長輩。《史記》又說:老子見到周朝衰落,就辭官離開王都。如此推斷,老子可能是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之時的人物。再者老子出生地,史書均記載宋國柏邑,後來楚滅宋更名為楚國苦縣。然而苦縣竟為何地?多年以來卻頗費學界的周折。一說是渦水以南的鹿鳴(即河南鹿邑縣),一說是渦水以北的雉水(今安徽渦陽的天靜宮,亦名中太清宮)。據馬炳文先生的考證,認為安徽省渦陽縣的「中太清宮」,應為老子的出生地,而河南省鹿邑縣的太清宮則是老子宣講道家學說的地方。至於老子歿於何處無從考證,史書上只說經函谷關出西域西渡流沙不知所終。

一部《道德經》僅五千餘言,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佳作。它包羅時空萬象,闡釋天人義理,給炎黃子孫留下了一筆十分珍貴的哲理財富。幾千年來自它產生的哪一天起,就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做人做事的準則,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它就像一個風向標,已經像血液一樣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所在。希望後來者抓住第二輪改革開放的機遇期,精研老子的學術思想,為築成中國夢添智儘力。

(杜法靜道長現任中國道教理亊、陝西省道教協會副會長、中國老子文化研究院陝西分院名譽院長、寶雞市道教協會會長,寶雞市政協常委、隴縣道教協會會長; 劉柯利:寶雞市飯店餐飲協會會長、寶雞市老子文化研究會籌備組副組長。轉載請註明出處)

1、回復9,查看道教之音官方微信關鍵詞回復簡表,了解你必須知道的道教常識。

2、回復35,查看道教之音舉行的線下活動。

推薦閱讀:

從夏商西周到宋元明清,這10部歷史題材紀錄片值得孩子好好珍藏
1974年北京歷史老照片: 圖5現在都成了千萬富翁, 圖6毛主席乘坐過
「法國簡史」凱撒大帝統治時期的高盧
關山奪路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三)
改造我們的學習

TAG:中國 | 歷史 | 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