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國文人的這種只會獨斷論思維的批評由來已久,我在《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愚蠢》書中對中國文人的批評,也顯然是符合事實的。遠的不說,就拿目前中國的「思想界」來說吧,我認為,基本上分兩大類四大派。兩大類是指接近官方類和接近民間類。每一類又分色彩濃淡的兩派。完全屬於官方的文人還暫不在考慮之列,因為我認為他們顯然只會獨斷思維,包括完全官方的媒體,這是喉舌,將不得不如此,也不能不如此。 接近官方類的濃派,我認為是新左派,反映這一派思想的媒體遠比其他派多,當然不包括完全的官方派。這一派文學人士居多,也包括一些經濟學家和另一些雜家。這派出名的刊物有《讀書》、《天涯》等,他們崇尚的主要理論,是從西方舶來的「後現代主義」,或許再加上一點民族主義或民粹主義色彩。汪暉是這一派中理論色彩最濃的人物,因為他有厚厚的思想專著,他也是《讀書》雜誌的主編。然而我認為,此君有點食洋不化,在中國歪用洋理論,除了會玩用一些舶來的理論辭彙之外,實際上不過是個「山間竹筍」和「牆頭蘆葦」式的浮滑的文學人物而已。汪暉先生雖有博士頭銜,還被人們目為著名的「思想家」,其實,他的思維方式惟一隻有獨斷論,根本不懂什麼叫作思辨和懷疑。在其著作中也看不到這兩種思維的痕迹。且不論這一派人的某些觀點何其錯誤,例如詆毀民主、自由,歌頌舊政治——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以及吹捧武俠文化等等,只其思維方法便不足取,所以他們的觀點也大可質疑,讀者慎記。
接近官方類的淡派是現在正「浮上水面」的文化保守主義派。其主要人物有所謂「南蔣(慶)北陳(明),又有原屬自由主義者的盛洪、秋風、王怡等人出來助陣。秋風稱他們的文化保守主義為「浮上水面」,我看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腐朽文化的「沉渣泛起」。文化保守主義的旗幟刊物是《原道》(陳明為其主編)。文化保守主義的重要主張是,開展讀儒經的運動,以「復興中華文明」,而南蔣北陳,也被人們稱(或他們自稱)為「大儒」。恕我直言,這是兩位食古不化的人物。雖然我也讚美孔子的「目的論」思想,然而,我卻詛咒漢儒和宋明儒利用孔子的偉大的思想為極權專制者織造華麗的遮羞布的卑鄙行徑。在我的批判中,漢儒不過是打著孔子儒家旗號的偽神學家,宋明儒則不過是打著孔子儒家旗號的偽哲學家,而從根本的思維的意義上看,他們沒有絲毫創新,依舊是孤零零的獨斷思維。在他們的著述中,他們所運用的概念,如天、地、道、器、理、氣、心、性等等,全都是不可能獲得準確性定義的混沌觀念,因此,根本無從思辨,即無從準確判斷,無從準確推理,更由於「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的傳統,同樣也無從懷疑,也不敢懷疑。而且,他們的獨斷論比之孔子的獨斷論,還更缺乏主體性,更卑鄙,在孔子,尚有「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自由人格,而在漢儒和宋明儒,則完全變成了極權專制者的文化奴才。我不反對今天的青少年適當閱讀一點孔子原著中的少數維護仁愛道德的精彩的句子,但堅決反對在青少年中恢復對歷史上鴆毒中國人主體人格的傳統「儒經」的誦讀,更反對使之成為「運動」。這顯然是要把中國青少年的大腦重又推進歷史上的蒙昧黑暗的死泥潭。這是犯罪,是對中華民族整體精神的犯罪。我在前面已指出,不要說漢儒、宋明儒,即使孔子本人的思維類型也只是單一的獨斷論型。文化保守主義者們難道要我們的子孫永遠只成為讀死章句的「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再加上今天「畏洋人」的不懂思維為何物的可憐蟲么?我敢說蔣慶、陳明兩位先生本人就是食古不化的愚人,他們同樣缺乏人類全思維的能力,不懂思辨、懷疑為何物。蔣慶、陳明二位先生如果不服,歡迎在中央電視台或互聯網上面對面展開辯論,讓全國的青年朋友參與評判。蔣慶先生自稱「大儒」,有人稱其「欺世盜名」(見《書屋》雜誌,2005年第七期),我認為一語中的。 秋風先生,我很遺憾,這是一位頗有正義感的青年,卻思維混亂。翻譯了一本《哈耶克傳》,便成了以哈耶克為偶像的信徒。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卻有偶像崇拜,這本身即是觀念糊塗;今天又成了一位文化保守主義者,要開展信奉儒家的「讀經」運動,思維就更混亂了。 其實,哈耶克並不值得中國人去崇拜,他的思想的錯誤和正確一樣多。在西方的思想家中,他最多也只能算是二、三流。從哲學思辨的角度看,他對自由、制度的辨析,有不少結論是相當有害的。人們對他的「偉大」的崇拜,多半是情感獨斷的誤解。當生活在東方專制主義之下的人們把他視為歌頌自由的聖徒之時,其實他心裡真正罵的並不是東方的專制主義,而是凱恩斯和羅斯福;而當他把自由從精神、文化的領域擴散到經濟乃至政治領域之時,實際上,他是在把人類的未來愈來愈推向無窮無盡的災難,今天全球的「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惡劣的態勢,即與此理論密切相關。當人們把哈耶克的理論用來作為東方走向自由民主之路的嚮導之時,人們會發現,事實卻是背道而馳。他要求人們在「自發」中等待,而不要去「建構」,他要求人們維護「傳統」,而不要去反對傳統。秋風先生的從自由主義滑向維護傳統的「讀經」的文化保守主義,其中的奧秘即在於此。這叫什麼?這叫不折不扣的食洋不化。在東方,人們可以在「自發」的傳統中等待自由、民主制度和實踐的到來么?這不是夢囈是什麼?秋風先生的思維完全被中國傳統的「獨斷」套牢了,連起碼的一點思辨精神和懷疑精神都沒有。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我為秋風先生惋惜。 接近民間類的濃派,為勢所迫,後來都幾乎成了公開的反體制派。他們熱情地疾呼民間疾苦,抨擊時弊,言詞直接訴諸政治,要求言論自由,要求實施憲政。由於現實的原因,這派人士顯然缺乏自己的媒體陣地,甚至連自己的衣食都成了問題。他們的文章只能發表在國外的互聯網上,偶爾也見於國內的互聯網上。這派人士的思維獨斷論的色彩固然仍舊深厚,倒也常見懷疑論型,但卻難見思辨論型。也難怪,這派人士是鬥士,甚至是烈士,惟獨不是為科學而科學、為學術而學術的思辨之士。此外,這派人士的觀點,或許因為立場和獨斷思維的慣性,易於過度袒護美國當局的政見而顯得偏頗。 接近民間類的淡派即通常人們稱謂的自由主義者。這派人士最雜,也最良莠不齊。既有真正的學者和思想者,但也不乏文化掮客,甚至學術騙子:或靠拉幫結派而顯示學力,或靠吃一個「洋人」而成「大家」,或靠當「主編」便成了學術權威,等等。雖然這種情況在新左派、文化保守主義者中原本就是通例,但在自我標榜自由主義者的人士中,則更帶欺騙性,也更誤導青年。 在真正具有自由主義素養的人士中,的確顯示了一定的思辨思維的能力,也有懷疑的道義勇氣,但總的來看,大多數的人們仍舊只有獨斷論思維。這沒有辦法,兩千多年獨斷思維的傳統,加上近現代五十多年所受的獨斷論哲學的教育,以及媒體中幾乎百分之百的獨斷論文獻的宏濤巨浪,能不被獨斷論的洪水裹挾而去,甚至完全吞沒,也就已經難能可貴了。 中國的「思想界」尚且如此,中國的學術界、教育界、新聞界、文藝界又如何呢?現在網上常可以看到反映和揭露各界腐敗的文章,腐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可以肯定,其中必有一條是思維方法的問題,不會思維,乃至根本無思維,只由感性的情感、慾望引領著胡作非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