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作為史上最強大帝王之...

作為史上最強大帝王之一的唐太宗人生有很多轉折點,大家都知道是哪些嗎,說出來一起聊聊吧!

【想要看更多精彩內容,馬上點擊右上角關注圈子,還有志趣相投的人跟你嘮嗑!】

李世民之死·連載1@許蠶

無論是對於貞觀時代還是對於李世民本人來說,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都是一個轉折點。

這一年,先是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佑於二月在齊州發動叛亂,李世民詔令李世勣率師征討。李佑被手下齊王府兵曹參軍杜行敏等人擒獲,押到長安,以罪賜死。跟著是四月太子李承乾陰謀政變被人告發,參與者中包括了李世民的弟弟漢王李元昌、女婿杜荷(杜如晦次子、城陽公主的丈夫)、外甥趙節(李世民姐長廣公主之子),還有親信大將侯君集。事泄後,李承乾被廢,李元昌、杜荷、趙節、侯君集等被誅。緊接著,四子魏王李泰又為奪儲而不擇手段,終致被黜。

這些至親和故舊的反叛無疑給了李世民極大的打擊,而且充分暴露了他引以為傲的貞觀治世下的不穩定的一面。他早年為奪儲位而弒兄殺弟,雖得成功,但總歸是一個沉重的道德包袱,後來也時常愧疚不安,自然極力想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哪料到十幾年後,上一代的悲劇又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並且愈演演烈,幾個兒子不但兄弟之間爭鬥不休,而且公然犯上,或起兵謀反,或陰謀篡位,都沖著他這個做父親的來了。

這無疑對他是個深深的刺激,給他帶來的內心傷痛和心理壓力可想而知。以至於後來在立李治為太子前,還曾發生過抽刀自殺的舉動,雖然有不少人認為這不過是他為立儲順利進行而玩的帝王權術,但探究當時情境,任何人在經受這一連串的打擊之後,恐怕都面臨一個心理能否承受的問題,他即便真的一時想不開,也在情理之中。

長孫皇后早逝,在別人面前又得端著皇帝架子,他心中苦楚無處訴說,長期鬱結心中,最終就不可避免地要影響身體健康。有一個細節可以讓我們窺見李世民身體狀況的變化。

李世民喜歡圍獵,貞觀十一年八月他和魏徵有一次對話,他說:「有許多人上書都批評我遊獵過於頻繁,現在天下太平無事,但也不能忘了武備,朕雖然時常與左右在後苑遊獵,但並沒有騷擾老百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呢!」魏徵說:「陛下既然讓別人上書言事,就得允許人家盡情陳述,他們說的如有可取之處,當然會對國家有益;如果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也沒什麼損害。」把遊獵視作一種武備手段,或許還可以說是李世民為自己遊獵行為找的一種冠冕堂皇的借口,但至少也是他保持尚武精神,展示自己雄健體魄的一種手段,在這方面,即使是魏徵,也不怎麼管他。

查《資治通鑒》,在貞觀十七年以前,李世民曾多次外出打獵。

其中光貞觀十六年李世民就曾遊獵過三次:十一月初四,在武功縣狩獵。初十,又跑到岐陽打獵,期間在慶善宮跟武功縣的故老們喝了頓酒,十八日才回長安。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到驪山泡溫泉,第二天獵於驪山。因為看到驪山行宮的圍牆有破損,敗了他的興緻,於二十四日返回宮中。

兩個月時間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校獵,我們當然可以因此而批評他荒廢了政務(這種批評其實是不公允的,因為他找了一大批像房玄齡這樣忠心耿耿又能幹的臣子,日常的政務根本就不用他操心,他的統治風格,更像現在的一些董事長,放權給經理人去做,自己則樂個清閑,沒事去打打高爾夫。貞觀時代出現了那麼多傑出的政治家,與他的這種執政方式有很大關係)、擾亂了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這倒是肯定的,舉行如此大規模的校獵,即使他選擇在冬日農閑季節,老百姓也不可避免會受到騷擾),但也證明了他體力充沛,精神狀況處於極佳狀態。

而從貞觀十七年開始至二十三年駕崩,這七年當中,只見到一次圍獵的記載,這除了有國事的困擾,也多少透露出一個信息,即他的身體狀況已不如前。

貞觀十七年,就在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後不久,太子右庶子高季輔上疏陳述政事得失,李世民覺得他的見解比較獨到,於是「特賜鍾乳一劑,謂曰:卿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據考,鍾乳是用來「通氣生胃」即治療消化不良的葯,李世民把這種葯放在身邊,可見他此時的消化系統已出現毛病。

(魏徵)

他對大臣的態度也因為這一連串的反叛而變得不同。

在李世民心中,恐怕從來也未想過侯君集有朝一日會叛變他。從武德元年到貞觀十七年,侯君集跟隨他已有二十六年,出生入死,戰功卓著,而且是玄武門事變主要功臣之一,多年來一直受他重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武德末年,在他最困難的日子裡,侯君集都沒有背叛他,現在江山坐穩,盡享富貴之時,侯君集又有什麼理由背叛他?所以儘管李道宗、張亮、李靖等人不斷地提醒他侯君集可能會造反,他都固執地不願相信。但現在侯君集居然真的反了,這等於當著眾人的面狠狠地扇了他一個大嘴巴。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如果連侯君集這樣的親信都能造反,那麼與他關係遠較侯君集疏遠的其他大臣們,豈不是更有可能背叛他?

這簡直讓李世民有點寢食難安。

在此之前,李世民對朝中大臣,不論是沒有兵權的文官,還有手握重兵的將帥,基本上都還是信任的,即使偶有猜疑,也不會妄下結論,而是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取證,才作判決,被證明冤枉的,他還能放下身段,當面賠禮道歉。

比如說李靖,李靖因為太能幹,在被李世民重用的同時,也讓他心存忌憚。李靖被人告過幾回,說他要謀反,李世民的反應先是震怒,然後找來李靖責問,但並沒有因此就降李靖的罪,後來事實證明李靖是被別人誣陷了,就趕緊向他賠了不是。

但現在,李世民覺得需要重新掂量掂量臣下們的忠心了,這一掂量果然發現了問題,而且問題首先居然出在已故的魏徵身上。

魏徵生前曾舉薦吏部尚書侯君集和中書侍郎杜正倫,說他倆可以擔任宰相一職,但現在侯君集已經謀反,這就證明他推薦的人有問題,而杜正倫因與侯君集有交往,亦被牽涉到太子謀反案中,於是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徵與侯、杜等人結黨營私,又聽人說魏徵生前曾將上諫的手稿拿給史官褚遂良看,這是彰君過顯己直啊,心中自然更加不快。於是悔掉了女兒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事,甚至還推翻了自己為魏徵書寫的墓碑。

「停婚推碑」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另外的李世民,這個李世民與以前的李世民是那麼地不同。貞觀十七年前的李世民,雖然隨著功業日隆而漸趨驕傲自滿,但總體來說,還是寬容、大度、自信,而貞觀十七年後,他卻逐漸變得猜忌、多疑、刻薄寡恩。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理性派,為什麼我信星座
張小星:對死亡作為死亡的經驗
馬英九兩岸新人事:要大作為還是怠慢?
五行論命作為八字基礎,該如何應用?
論不作為犯中的先行行為

TAG:強大 |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