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同治臨川縣誌整理說明

同治臨川縣誌整理說明

X臨川建縣,始於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歷史悠久,修志源遠流長,計自南北朝到民國,先後編修過18次縣誌。其中,南北朝1次,唐2次,宋6次,明3次,清5次,民國時期1次。明以前所修志書,多散失無存。民國時期所修縣誌未成書,僅存志稿九冊和《採訪隨錄》三十本。清代所修5部縣誌,均完好無缺。

(一)南北朝劉宋元嘉元年(424年),臨川太守荀伯子採集當地山川、物產、風土、民情等資料,薈精集要,編有《臨川記》6卷,為該縣修志之始。此書久失傳,內容散見《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唐初,該縣修志工作緩慢。終唐時期,全縣只修成2部記載人物、勝跡的專志,一為《臨川聖賢名跡傳》,全書3卷,撰者佚名,其書不傳;二為《臨川名賢傳》,全書3卷,由甘伯宗編纂,書亦不傳,其內容見《宋史·藝文志》。宋初,李政壁作有《臨汝閑書》50卷,邑人汪大經作《臨川耆舊傳》,徐天麟編有《臨川志》,此3部志書均失傳。宋淳熙二年(1175),知縣趙善譽獨具匠心,博採眾書,分卷立目,編成《臨川縣誌》。趙善譽,字靜之,宋宗室、乾道中度禮部第一,淳熙二年以承奉郎知臨川縣。惜此書佚。《永樂大典》驉用了該志五條內容。宋嘉定四年(1211),知縣屠雷發主修、徐天麟纂修《臨川縣誌》成書。屠雷發,嘉定四年任臨川知縣。徐天麟,字仲祥,臨江人,開禧進士,任撫州教授,歷官通判惠潭二州,權知英德府。著有《兩漢會要》《漢兵本末》《西漢地理書》《山經》等。元人吳寶翁《羅山志補》序中曾提及此事,吳序云:「馨沼羅公作《羅山志》,成於茂陵嘉定之三年……後一年,郡博士徐公天麟修《臨川郡志》,規模次第,一仿《羅山》。」此「郡」字系衍文。實為縣誌。景定五年(1264) ,家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坤翁、周彥約承先續後,再次增修、編纂《臨川縣誌》35 卷,內容較詳,體例漸備,較之以前諸志大有改觀。明崇禎年間,縣人傅占衡「慨縣誌之久疏,感教化之任重」,以洪武刻本為基礎,拾遺補缺,編纂《臨川記》30卷。傅占衡,字叔平,諸生。清康熙二十七年府志卷二十二《人物考·文苑》載傅氏「嘗依郡志作《臨川記》三十卷,文質燦然,亦《洛陽風土》《襄陽耆舊》之遺也」。清朝在康熙、乾隆、嘉慶三朝編纂《一統志》的推動下,《臨川縣誌》編纂進入隆盛時期,先後編纂5次《臨川縣誌》。第一次為康熙十九年(1680),由知縣胡亦堂創修。胡亦堂,號二齋,慈溪舉人,康熙六年任臨川知縣。是役始於康熙十九年(1680),告成於次年二月。系清修臨川縣誌最早本,共分30目,1卷1目。胡氏此修,所見未廣,而「自稱創修」,李紱譏之「舊聞佚典不備者宜其多矣」。且胡氏多取明傅占衡《臨川記》,「而原書未還,志中引用,又不加分別,傅書遂亡,學者頗以為恨」。又胡志記載,多有漏失,為李紱所指:「胡志於疆域,止據今所轄」;胡志山川鄉里,「依府志粗舉梗概」;「胡志戶口賦役,只從今冊」,凡此沿革不明,原委莫辨。又胡志所載人物,疏缺亦甚,乾隆縣誌多有增補。據李紱序稱,乾隆志於「忠孝、節義、儒林、文苑、增二百餘人」又增「詩文有關縣故者,近三百篇」。人物,幾佔全書篇幅一半,計有官師、良吏、科甲、明經、名臣、賢臣、理學、名賢、忠烈、文苑、武節、篤行、隱逸、閫行、仙釋、僑寓等巧目,反映了「才子之鄉」人才濟濟的史實,對以後志書編纂影響極大。有康熙二十年(1681)刻本。

第二次為乾隆五年(1740),李廷友修、李紱纂《臨川縣誌》49卷。李廷友,字燮庵,江南婁縣(今上海松江)人,舉人,雍正六年(1728)任臨川縣知縣。李紱,字巨來,號穆堂,臨川榮山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舉全省鄉試第一,次年中進士,先後出任吏部、戶部、兵部、工部侍郎等。是志始修於乾隆四年(1739)秋,次年付梓。李紱以為「作一邑之志,而舊志全無睹」,實胡志之弊,因「據《永樂大典》中所引宋淳熙、嘉定二志,並搜尋苟柏子《臨川記》等散見於《寰宇記》諸書之遺文,以溯其原;又博採近代以補其缺」。如李紱序所稱:「胡志疆域,止據今所轄;而今志自漢以來,創為七圖。胡志山川鄉里並依舊志,粗舉梗概;今山川由原及委,條分而縷析,都圖則備列里名,詳述古迹。胡志戶口賦役,只從今冊;今稽自唐宋元明以來,詳紀因革,又於名宦鄉賢,亦加考定」。其於人物之忠孝節義、儒林文苑及有關縣故之詩文增益尤多。又新設封爵、宸翰二門,「以增邦國之重」。全書凡四十九卷,分十八門,約57.6萬字。卷帙倍廣於胡志,記載愈加翔實。重點人物、藝文、選舉3門。宋代王安石及其兄弟、晏殊父子,明代湯顯祖等的生平、政績、文章均有詳細介紹。荊國公父子辯奸錄,考據精確。將王羲之、曾鞏三兄弟按其出生地輿居住地,均列入鄉賢,即為一家之說,也是珍貴史料。又李紱以此志「猶未極致」,擬日後廣加搜輯,作《臨川志補》,以附斯編之後。《臨川志補》,未見後志著錄,成書與否不得而知,茲不著錄,特附說於此;又嘉慶二十年,知縣秦沆「捐貲補刊李志殘缺板片」。此本今未見。第三次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秦沆纂修。秦沆,字筠谷,江蘇金匱(今江蘇無錫)人,監生,嘉慶十一年任臨川縣知縣。志始修於嘉慶十一年(1806),成於嘉慶二十四年。全書分12門2目,約9.5萬字。是志僅載前志之未備及乾隆至嘉慶70年間的變化情況,未變者不錄,是研究臨川縣乾隆至嘉慶70年間歷史的重要資料。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未見。後秦沆又「發篋笥所藏,匯之成帙,名曰《臨川聞見錄》」「只載前志(按指乾隆五年李志)所未備者」,其類目則多仍李志。至二十四年,秦氏擢官去,邑人士又以近三四事增入,重為梓刻,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增修刻本,存。

第四次為道光三年(1823)。由劉繩武、姜銓修,紀大奎等纂。劉繩武,字善堂,四川灌縣人,舉人,道光二年(1822)任臨川縣知縣。姜銓,浙江會稽人,監生,嘉慶二十四年至道光元年任臨川知縣,道光二年回任。大奎,字向辰,號慎齋,江西臨川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貢,乾隆四十四年中舉,曾任四川省什邡縣知縣,四川重慶府合州知府。是志始修於道光二年(1822) ,次年付梓。全書分32門73目,約61.9萬字。門類眾多,內容詳實。學校門記載的著名書院12所,修校自宋至清凡56次;選舉門記載自宋至清該縣薦辟90人次,文武進士655人次;人物門記載歷代名臣24人,理學家8人,儒林51人;藝文門分經、史、子、集、詩賦、詩話、雜著、醫書、佛道9個方面列舉著述470餘種;另記述王荊公故宅、晏元獻故居、玉名亭、玉名堂等知名古迹125處,對古迹的開發與保護有重要參考價值。第五次為同治年間。修志情況的論述見後。這裡我還要著重提一下民國時期所編纂的臨川縣誌。民國三十年(1941年),本縣有修志之舉,由陳元慎任縣誌局局長兼總纂,主纂輯事。陳元慎(1882~1952),字雲程,號祗堂,臨川羅針鄉棟坪村人。舉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入北京高等巡警學堂學習。畢業後,調黑龍江,歷任知縣、呼蘭府知府、巴彥州知州。1914年調浙江,任省長公署秘書。次年8月,任嵊縣知事兼警察所長。就任時,縣商會照例向陳贈送銀元數千元作見面禮,他將此巨款轉贈給慈善堂,自己不留分文。1916年,陳元慎辭官歸里,於家興辦「篤竹書院」,並致力於史學研究。他樂善好施,每逢水旱災害,均開倉濟貧,並撥出14畝良田贈給本村7個孤獨戶。還研習醫學,自帶中藥,為鄉民免費治病,受到鄉民稱讚。1923年,其師黃維翰《黑水先民傳》撰成付印,陳元慎負責校勘,並為之作跋。1943年,任臨川縣臨時參議會議長,敢於代表民意抨擊時弊,揭露縣長陳其昌利用職權、貪污公款的醜行,深為縣人推崇。著有《太平天國大事年表》《詩集》《文集》各1本、《德思齊錄》4本、《農田水利有益無害辨》《教育英才專責其成辨》等。本次修志歷時六載,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志局解散時尚未成書,只留下志稿九冊和《採訪隨錄》三十本,但所收資料仍保留至今。(二)同治《臨川縣誌》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一部地方志書,故而列為舊志整理對象。該志臨川縣知事童范儼倡修,陳慶齡總纂。童范儼,字桂丞,湖北黃岡舉人,同治六年任臨川知縣。陳慶齡,號述齋,本邑舉人,曾任會昌縣儒學教諭。該志的修纂原因和過程,童范儼在序說:「適中丞劉大尊許有纂修省志郡志之舉,並飭下各州縣一體興修,剋期蕆事,勿稍延余用是益奮然,集各鄉耆宿名儒,定計者數目,相與開局程工,維時監修者廣大蔣君雲、孫君敬亭,分修者前任會昌縣教諭保舉知縣陳述齋……乃自夏徂冬,不數月,稿已脫,余披覽一過……」同治《臨川縣誌》是因而府志的纂修勢所必然。在知事童范儼的組織安排下,先後用時不足一年於同治九年(1870)刻印,可謂神速。同治《臨川縣誌》,全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約12萬字。刻本存江西省圖書館、臨川縣圖書館。其目錄為:地理志含星野、疆域、沿革、山川、水利、梁津、古迹、風俗、物產、祥異10門;建置志含城池、壇廟、公廨、寺觀4門;食貨志含田賦、戶口、倉儲、漕運、驛鹽5門;學校志含學官、學志、書院3門;職官志含文職、武職、名宦3門;武備志含兵志、武事2門;選舉志含進士、鄉舉、仕籍、薦辟、封蔭5門;人物誌含名宦、宦業、理學、儒林、文苑、忠義、孝友、善士、隱逸、寓賢、方伎、烈女12門;藝文志含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別部、金石、文微7門;雜類志含仙釋、塋墓、軼事3門。該志篇目頗顯龐雜,無綱統率,彼此各自孤立,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此種圖經式體裁,早在南宋時已為不少方誌學家所摒棄,而後抱殘守闕如該志體裁者仍不少見。該志修纂用時極短,屬粗製濫造,以量求勝。許應序云:本志「義例張舉,多本李(紱)、紀(大奎)二公之舊,而漸有損益。其紀事之嚴明,屬辭之簡要,實循循於宋、元諸先輩之法度而不苟為言」。不過,該志也有許多可取之處:它不是舊縣誌的續修,不是斷代志,而是完修,通志,且大量吸收了歷代縣誌的內容。上限起自臨川建城,下限止於同治九年(1870),橫跨一千七百多年,可謂內容豐富,對我們今天研究臨川歷史有著較高的史料價值。此書在補其所無、續其所缺方面,尚有成績。兵制、漕運、驛鹽皆為一縣大事,舊志未載,此志一一為之補綴;職官、選舉皆續至修志前夕。這些都是有價值的史料。

(三)同治《臨川縣誌》於同治九年(1870年)刊行,其印刷數量不得而知。從今天的存書情況分析,初刊印量不多。此後,長期沒有縣誌的續編。到了70餘年後的民國三十年(1941年),陳元慎修志未競。再到1993年11月新編138萬字的《臨川縣誌》定稿公開出版發行,時間間隔達123年。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同治《臨川縣誌》有印刷模糊、裝訂錯頁、串頁現象,加之補刻效果不佳,印刷成書後多有模糊不清之處,從而為今天的整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同治《臨川縣誌》的整理工作陸陸續續經過了二十多年,分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995年夏季開始,因修纂《七里崗鄉志》的需要,我克服了種種困難,歷時3年,完成了同治《臨川縣誌》的初步整理。手寫整理初稿完成後,由於工作單位的變換、搬家和電腦不普及等種種原因,原稿基本上散失。時隔20年後的2015年,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再次對同治《臨川縣誌》進行整理。這是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工作中,我認真核對原著,購買了台灣成本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嘉慶22年刊本《臨川縣誌續志十二卷》、康熙19年刊本《臨川縣誌三十卷》,將好友送給我的道光三年刊本《臨川縣誌三十卷》列印成冊,最後又到江西省圖書館核對珍藏的同治刊本,四個版本相互對應,彌補了一些遺漏缺失之處,解決了大量的字跡模糊和異體字、冷僻字、罕用字使用等問題。先後經過三年的時間,最終完成。同治《臨川縣誌》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標點斷句。為便於今人閱讀,對府志逐段逐句進行了標點斷句。斷句是根據原志書的內容,該斷則斷,按照句義合理使用標點符號,並根據文義、內容酌情劃分段落。標點符號的使用依據國家的規範要求。(二)糾錯。主要是對個別錯字予以糾正。對於古人慣用的異體字、冷僻字、罕用字本著宜於今人閱讀的原則,斟酌加以處理,盡量尊重原著,照顧規範,不一定全改動。(三)用簡化字。為便於今人閱讀,原則上採用國家頒布的統一簡化字,對有特殊字義的字,為避免意思改變,則予以保留。(四)註解。原則上不作批註,如遇特殊情況,則加以說明,並加括弧予以區分。(五)年代。府志中一律是朝代紀年及干支紀年。為便於今人閱讀,整理中在年代之後括注公元紀年;對多次出現的同一年份,則不重複加註。(六)行文。對原書中的行文方式,如抬頭、空格等,原則上廢棄,採用現代行文方式。(七)留空白。因原書多處墨跡不清,無法辨認,又不宜妄加揣度。故依據字數,相應留下空白 (格);缺字多的,則註明所缺字數。(八)對於字型大小用法、版面格式等,均依照當前的規範用法和格式。為便於今人閱讀,凡標題均採用大號字;隨文的小標題,大多採用了醒目的黑體字;對於附在文中但又不屬於正文的內容,大多採用楷體字或加註括弧。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對同治《臨川縣誌》的整理,本著以利今人閱讀為原則,主要在形式上加以整理,而對具體內容基本上未作注釋和改動。由於該志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其立場、觀點和內容取捨未免帶有時代烙印。所以,讀者在閱讀時,應採取批判的態度加以理解和吸取,從而收到「古為今用」的效果。同治《臨川縣誌》的整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要求細緻的工作。由於原書差錯和當時排版印刷技術方面的問題,加之校訂整理者水平有限,以一已之私力,精力、能力不足,難免會有缺點錯誤之處。誠望讀者不吝賜教,提出批評意見;衷心懇請熱忱志書的行家裡手,或者是深諳歷史的大方之家和對臨川文化研究大家,對志書中的錯誤和空缺內容告之我,以備將來有機會進一步修訂,努力做到有利當今,無愧後世。江西撫州市政協文史館館員、臨川文化協會副主席、臨川後學 萬安飛
推薦閱讀:

【留言回帖】留言回帖重新整理(20)
整理師:當我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到底在整理什麼?
我兩天整理,你15分鐘了解——18法考大綱展望18法考公告
經典佛語(愛情)(整理版)
12神原始意義--馨月整理

TAG:整理 | 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