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直播07
07-01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 透過以上的抉擇就知道,在三乘聖教當中,除了少分別緣開遮之外,佛的聖教彼此間極為隨順的緣故,要想趣入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須完滿具備下下乘道的功德種類。 「三乘」,指聲緣乘、菩薩乘和金剛乘。「五道」,指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注意:三乘中各有五道)。三乘五道的修心有必然的次第,要由下而上、從淺入深,逐漸地開發自心的功德。要想趣入上乘深廣的大道,必須圓滿下下乘道的功德。粗分的離過證德真正在心上做到了,才能趣入細分的修證。還不具備下品功德,就妄圖逾越次第、一步登天,那是難以奏效的。 好比小孩學走路,首先得由大人扶著,一步步地往前走。等腳力充實了才能獨立走,走熟練了才能學跑。又像世間學某種學問,要由淺至深逐步地產生認識。學每一門課都有必然的次第。心上開發的緣起也是如此,要逐漸地集聚相關的因緣,來引開見解、拓開心量,然後發展出行為。這個開發有先開一點、再開得更多、再完全打開的次第,不可能小的開發沒有,就出現大的開發。一定是逐漸地開發,逐漸地轉化,逐漸地成熟,一旦積累到量,頓時就有大的開發,最終全部開發而成佛。無論是內心的見解、意樂、行為等,一定要遵照次第來打開。每一個都是緣起事件,都要從粗到細逐漸地發展。 凡是屬於緣起的有為法事件(或者落在時間範疇里的事物),都一定有產生或發展的次第。都是按照次第,一步步地由因位轉成果位來完成。(日常生活中,學寫字、學算數或者做飯、開車、造房子等,都是依照次第來完成,這是有為法的規則)。由此就能完全確定,內心的開發也一定要依循次第來完成,不能違背緣起規則。佛施設教法也是按照內心漸次升華的程序,引導眾生從世間善道升華到出世間善道,從小乘道轉入大乘道。一整套教法是一種上下連貫、極其完備的體系。為了入上上,首先奠定下下的基礎,下下修得充實圓滿,一作接引就入了上上。到了上上,又把下下拓展、加深,所以各層教法間極其隨順。 波羅密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棟樑,故不應舍。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 波羅蜜多的道法,如同《般若經》所說,三世諸佛同行的道就是六度的道,而不是其他。由於它是佛道的棟樑,或者支撐佛道的關鍵,因此捨棄是不應該的。捨棄了它就捨棄了大乘佛道。金剛乘里也頻繁宣說六度的緣故,可見是顯密大乘共同的道。 如果在共道分——波羅蜜多道的意樂和加行上,再加密乘各種不共的道——灌頂、三昧耶戒、生圓次第及其眷屬,就能速疾證到佛果。但如果認為入了密乘,就可以捨棄共道不修,那是極大的錯謬。 所以,密乘的不共點是採用了加速成佛的方便。此外在發菩提心(意樂)和修學六度(加行)上,跟波羅蜜多乘完全一樣。如果趣入密乘後就捨棄波羅蜜多乘,那就舍掉了成佛的願力和實行。但是,不發菩提心、不願成佛、不修持六度的乘,哪裡是金剛乘?連大乘也不是。因此,入密乘後捨棄波羅蜜多乘共道的做法是非常錯謬的。 (四)不了解聖教無違的過患 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舍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系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這一段論文進一步說到,如果沒得到聖教無違的認識,會很容易生起謗法罪。 這要通過正反面的抉擇來得到認識: 一、正面抉擇:如果確認到佛的聖教都是引導眾生成佛的一分要素,或者都是在引導眾生的心除過引德,把心一步步地往成佛的目標上引,就像老師一步步地把學生教上去那樣。 成佛是最高目的,為了完成它,要有一系列施設教法、引導內心除過引德的次第。這個過程相當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由內心漸次地轉變來完成。就像老師要把學生帶上去,需要一節一節課地教,每一次達到一個效果。經過成千上萬課的串聯教導,合起來才能完成十年教育。跟這個比喻很相似,佛用了幾十年轉法輪,設立各級教法,漸次地培養眾生。每次所說的法都起到一分除過引德的效果,帶著眾生的心往成佛的目標上邁進了一步,所以都是成佛的一分要素,沒有「一者推進、一者障礙」這樣性質相違的情況。得到這個總的認識後,就再不會起謗法的心。 二、反面抉擇:如果沒認識到「聖教都是成佛的要素或一分助緣」,就會很容易以偏執心發生舍法的行為。通常,以自身的因緣在廣大的法海里遇到了某種法,得到了一種相似決定,就會看重這個法好,執為殊勝,把其他法都貶為不好或者不是成佛的妙道等。這樣把聖教判定為不善妙的體性,就是在謗法。 尤其是對於上乘的法,如果起了一分相似勝解,往往自鳴得意地認為「我非常有勝解,這才是殊勝的法,其他都不需要」。以此心態引出的行為是,學了大乘就舍小乘,入了密教又舍顯教,在密教里學了無上瑜伽還會舍下三部。會特別容易造下謗法罪,引起極嚴重的後果。 極相系屬的涵義 「極相系屬」,是指無知、相似勝解和謗法這三者有密切關聯。如果對於「一切聖教無違」這個大要點完全無知,又對於某一分法生起了相似勝解,就特別容易出現舍法的心態。無知加上狂慧,會肆無忌憚地造業。要看到這三者有密切的關係。真通達了聖教無違,絕對不會謗法;沒有對某一分法發起相似勝解,也不容易起謗法的心。無知又發了相似勝解,那十有八九容易起舍法的心。這是由緣起的法則決定的。 「甚易生起」,指在這樣的因緣下,謗法的行為特別容易發起。各宗各派里都屢見不鮮。無論學禪、凈、密哪一宗的法,常常是得了一分相似決定後,就執著這個法好,其他法都不要或者不太好等等,表現得非常偏激、狹隘,有很重的守己排他的心理。 通常凡夫都有俱生的偏執習氣,如果事先沒有在心裡確立「聖教都是成佛要素」的觀念,沒有對佛道產生全局的認識,那進了佛教百貨商場,就會隨意地挑法門、找感覺,東聽聽西學學。終於哪天遇到了某一種法,又產生了相似的決定,這時偏執的習性很容易就出來,會馬上看重這個法,認為就這個法好,其他法都沒什麼用,是不必要的、多餘的,可以不學。像這樣以鼠目寸光,對極其完備的聖教亂作評判,歪曲事實地說聖教中還有不好的法,那就造了極嚴重的謗法罪。 就像瞎子稍微見了一線光的假相,馬上評論說:「全世界只有這一線是光明,其他地方都是黑漆漆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個瞎子,沒有評判權,自己作出的判定哪裡符合事實?在佛法里似懂非懂地生了一分相似決定,就像瞎子見了一線光的假相,以此盲目地亂判佛法,是極其危險的。這樣以無知加上相似決定,感覺自己很有資本,就容易造謗法罪。 謹防自心的錯誤判斷 藉助比喻來說,大家都知道讀書需要全面發展,如果一個學生學了一門語言課,有點成就感,就認為我只學語言,其他課都沒意思,不必要學。這樣放棄其他課的學習,就會障礙他全面發展,結果損壞了他的前途。要知道,某種暫時的想法往往很不正確,因為並不是統觀全局的抉擇,單憑它來判定是很不理智的。 學佛的人接觸到某一分佛法,特別符合他的習氣,又生起了相似決定,那馬上就會出現偏執心態,會狹隘地執著我只要這個,其他都不要。他不知道,出現這個內在的指令,意味著放棄圓滿的發展。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輕率地做出整體大方向上的決定,在修道的總決策上出現偏差,那會造成極大的後果。 所以要用理智來駕馭心的方向,不能憑一時的喜好就做出判斷。凡夫很多時候都是以偏愛的心來決定行為的方向。其實,僅僅隨著自己的愛好來做,這就是出錯的根源。由愛好來判定,有太多的問題。一旦判斷錯了,就基本斷送了修法的前程。 大家一定要記得,無論是對待聖教的態度,還是對於成佛道路的抉擇,都要非常慎重。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個凡夫,內心經常處在顛倒當中,以俱生的習性很容易就陷入狹隘、偏執的心態。一落在偏執心態中,看法就不正確,往往只是隨自己的偏愛來做取捨。對此,佛在經中特別教誡:「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注意看到,我們的心在佛法里起了偏執之後,心會非常愚昧,會一下子變得心量狹窄。除了執著的那一點之外,其他都看不到。比如,對於完整佛道上各種道體和支分的功能,對於自己當前所處的地位,對自身上存在哪些缺陷,要修什麼法來彌補、完善;在發展上要有哪些次第;在各階段要依靠哪些法道,來達成哪種斷證;前後的法道又是什麼關係,怎麼攝集在自身上修持等等,一概不作考慮,心胸變得非常狹窄,性格也容易偏激、執拗。由這樣有問題的心發號施令,是非常危險的。 凡夫的心本來是危險的,錯判了佛法尤其危險!目前特別緊要的是,幫助大眾確立聖教無違的觀念,這是學道之前極重要的教育。不然,在這個大觀念上沒轉換好,有偏執習性的凡夫,一旦進入佛教法海,幾個人有眼光看到全體法藏的共性和各種施設法道的機制、各種道的關係等等?佛教是極為高深、廣大的,凡夫是個幼稚小孩,很難自己明白這深廣領域裡的事。所以首先要由大人來灌輸這個觀念,讓他在入道之前就先了解整個體系里的事,不要在原則和方向上犯大錯誤。就像開車前,先要熟悉交通規則和做好安全教育那樣。不然,出錯的頻率就太大了。只把自己喜愛的法執為自方,其他都判為他方,緣著聖教不斷地起貪嗔,墮在極可怕的罪惡深淵裡。 就好比穿衣服,有些中年人傾向於端莊的風格、沉穩的顏色,就會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最有品位的,對於種種新潮的款式以及亮麗的顏色就持排斥的態度。當看到一些年輕人的時髦穿著時就很反感,甚至還會評頭論足嘲笑一番,認為他們沒有品位。而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則喜好時尚、新潮,認為中年人的選擇太過沉悶,沒有生氣。這就是凡夫的心理。 要從中看出,人都被偏執心給騙了。如果沒被偏執心蒙蔽,會看到種種的款式都是好的,並沒有一好一壞的差別。但是被偏執心障住,就只認自己的好,不認為其他好。這只是顛倒心發出的無理判斷,絲毫不可信。現在關鍵是完全否認掉偏執心的判斷,把它徹底淘汰出局。 一個凡夫要真正升華成佛,就必須在自身上一分一分地除過引德。為此就要按照佛設立的法道,一步一步地修心,逐漸地轉化、也就是遍學三乘法道來完善自身,逐一轉成內心的實證。但是,偏執的心態讓人成了高度近視,見不到法道的深廣,只在法海里吸取一滴,就自鳴得意地認為其他都可以捨棄。在一種法上發生了相似決定,就武斷地捨棄其他法道。或者固執成性,認定了只要這一點,其他都不肯學,出了偏差也不願改正。或者只抓上乘法、不要下乘法,如果勸他補好基礎,他是心意已決,絕不會聽的。 總結 要知道,凡夫最信自己的心,但這個心並不可信。因為它充滿了錯誤的見解,多數是顛倒的習性,有很多偏執、固執、謬執。 凡夫的感覺往往不可靠,憑一時的想法就做出決定也特別危險。由往昔的善根能接受佛法,但他心裡藏著禍胎,因此有很多潛在的危險。比如他心裡對於聖教無違沒有得到認識,又對某一種法發起了似懂非懂的理解,這已經靠近了謗法之門。一經因緣誘發,很快就肆意地發表言論,說這個法好,那些法不好、不必要學等等。當談到一些高深大法時,有一種引以為豪的心態,不知不覺就在藐視其他聖法,完全忘記了這些法都是釋迦佛宣說的,是由一切種智流現的,哪裡會不好呢?對於聖教體性的無知,加上對一分法的相似理解,兩分因素一具備,就很容易引起謗法的行為。就好像火災的因素已經聚攏,只欠點火那樣。無知和似懂非懂這兩點,跟謗法罪密切相關,因此論文中以「極相系屬」來做醒目的提示。 大家要十分關注這個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防患於未然。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宣揚聖教無違的觀念,都應當護持佛教和一切學道人的心。要冷靜地觀察:按照凡夫的習性狀況來衡量,謗法是特別容易發生、後患又極其嚴重的高發率事件。尤其是當代人,身處在這樣混亂的時代中,危險性就更大。做個客觀的統計,決定是這樣。一來,中了自由主義的毒,因果上還沒有得到定解,即使有一點,也都非常膚淺,這使得人肆無忌憚。二來,幾十年受到世間法的熏染,又置身在信息海洋里,所以邪分別念十分熾盛,難得有寧靜的心體會聖教的內涵,所以這個定解相當難引生。這樣心浮氣躁的狀態,多數是自以為是、一知半解。三來有虛吹、我慢的習氣。常常以大法來裝飾自己,顯示自己不同凡響。這樣,以針眼大的心量、顛倒雜亂的眼光以及肆無忌憚的習氣,很快就迫不及待地發表言論,表明自己在聖教里只要這一分、不要其他法的態度,而且一盲引眾盲地把別人也牽入火坑。這實在太危險,就像小孩舞大刀,一次就可能劈死自己和他人。 當務之急是要幫助大眾儘快對於佛法藏的體性生起認識,來避免謗法災難,讓人人都能順利地走菩提道。(這次講四個殊勝的專題還有幾節課。這個內容相當重要,大家要多思維、多討論,不要簡單溜過。) (五)純正的觀念和做法 心要提示: 當依明眼師,解佛教無違, 既見法圓滿,矢志精誠修。 緣起在自心,調心正因地, 能則速起修,不能亦不舍。 蓄志勤發願,積資潤心田, 懺悔除內障,不久都能修。 1、建立全程觀念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所以,學人應當依止明眼善知識,對於「一切經教都是引導一個有情成佛的一分要素」的道理,發起決定的認識。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看到正反兩方面的走向。如果在初入道時觀念就有偏差,那勢必會產生種種偏執,甚至引起謗法的罪行。而如果首先就對佛法整個體系建立了正確的觀念,就把握好了大方向,然後一路走進去,就非常順利,走的路會很正。先有這個走完整佛道的觀念,就會對佛的一切聖教頂戴受持,每一分都會攝取在自身上修持。由於因上修得圓滿,果上就能證到圓滿的佛地。 如果以偏執心只取聖教中的一分,捨棄其他必要部分,那就無法圓滿證成佛果,以因不圓滿的緣故。片面的心會嚴重障礙佛道的進展,讓人寸步難行,比如它使人捨棄基礎,由此無法升華。又讓人只要主體,不要趣入的支分助緣,也必定無法進入。或者只守住目前的部分,不肯接納其他,讓人變得非常頑固,一向固步自封,不求上進、改善。諸如此類,都是走佛道極大的障礙。 現在這種現象很普遍,常常是坐井觀天,只見到佛法中的一點,對此外的一切都產生排斥心,甚至誹謗心、捨棄心。情節相當嚴重,各教派里都屢見不鮮。推究原因,就是最初沒得到好的教導,沒建立起正確觀念,結果偏執心潛移默長。等到發展堅固時,就開始十分明顯地把佛的教法劃分成自他兩個部分,然後守己排他、貪自嗔他。或者出現高慢心理,自詡入了上乘,就該放棄下乘。哪曉得放棄了基礎,只會一事無成,哪裡能成就呢?沒有空中建樓閣的道理! 2、善巧的攝持法道 以下是宗大師叮嚀囑咐,首先要把握住內心的緣起,在走成佛的法道時,不能出現觀念和做法的偏差,不然就會「因地不正,果招迂曲」。要記住,現在是走圓滿的佛道,道上一切必具的要素都要圓滿地修集,不能殘缺。雖然現在還遠遠不能全部實行,但自己的心態要完全順應道的走法,不能出偏差,更不能因現在做不到就放棄。這是很關鍵的一點,學人入道前要先建立這個觀念。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要用四個法,也就是實修、積資、凈障、發願,來攝持一切聖教。操作方法是: 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凈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現在已經確立了三乘聖法都要在自心上受學,但初學者根本沒有能力完全修學,那該如何對待、如何起步呢?應該這樣做:在這個完整的修證體系里,對那些現在能修的法類,就應當實際去修習。而現在還做不到如法進取、遮止的方面,也不應當以暫時不能趣入就草率捨棄。而應當這樣想:我什麼時候能對這些學處,真正做到趣入和遮止而修學呢?願我早一天做到。這樣就是進取的心,而不是捨棄的心。是一直在祈願實現它,在蓄積能達到它的力量。 而危險的心態是:既然做不到,我還幻想什麼?我再不修了!這和上面的發願只是一念之差,但這一念想錯了,就成了放棄。所以要把它換成這樣的心念:雖然我目前修不到,但不是永遠修不到,所以我要不斷祈願。為了早一天能修成,我要多集聚因緣,我決不捨棄法道,因為一捨棄就斷了緣分。一定記得,我們心態上唯一是發願受持法,緣起上是盡量種好受持法的因,而不是捨棄的因。這是極關鍵的走向問題,是學法者必須把握的要點。 方向定好了,接著就要在因上集聚。這裡要看到,有能力修某一分法是個結果,為了出現這個果,就要圓滿地攝集因緣,所以從現在起就要修好趣入的因素,要盡量積累各方面的資糧,凈治自身上的罪障,同時要不斷地發願。像這樣,由於因上在不斷地集聚,不必多久,就能逐漸增長智慧、能力,對一切法就都能修學了。 下面再用一個比喻,來輔助大家掌握以上用心的方法。 完成最高學位的譬喻 好比一個小學生,立志完成最高學位,從一年級起,每階段學習時,他都會盼望向上升級,「讀好了小學,我要讀中學;讀完中學,我還要上大學;大學畢業後,我還要完成碩士、博士學位」。他不會因為到學完博士要二十多年時間,要過很多道關,就放棄自己的志願。他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這個願,一直進取不息。在小學學四則運算時,他就會想:我何時能學會解方程和做幾何題呢?當他學到平面幾何的時候,又會想:我何時能學會立體幾何呢?等等。為了完成最高理想,他的心一直不放棄追求。 雖然處在前一階段時,後一階段的學問顯得很高深,一時無法學會,但隨著因緣逐漸集聚,到了相應的階段,更高深的學問也都能學習、掌握。如果當時因為難、做不到,就放棄志願,那就永遠學不會,夢想成了徹底的空想。要由這個比喻體會到,在修圓滿佛道時,願力是至關重要的,何時都不能放棄。 就像剛才有志願的小學生,他立志要完成圓滿的學習,但在小學階段,他的程度還很淺,後後的學科一時無法掌握,甚至完全看不懂。但他知道,只要循序漸進地往上學,不斷地集聚因緣,再深的學問也終究能學通。以這個觀念攝持,他會不斷地努力,一步步地前進。 每當要進修更深學問的時候,他都會非常認真地積聚順緣和遠離違緣,不斷地在心裡發願、求取。比如順緣方面,認真聽好每一堂課,及時按學到的方法做好功課,再加上常常孝順父母、奉事師長,積累各種善行。像這樣非常精勤地修各方面的資糧,同時主動遠離違緣,比如遠離散亂、不起貪嗔、身口不造惡業等。又特別謙虛,凡是有疑問的地方,都能向老師和同學請教,還能不斷地在心裡發願,立志求取。按這樣來做,一級一級就都能學上去,每一段課程都能學得很圓滿。 總之,學習要循序漸進地發展。學好了前一級課程,就能進入後一級,這時稍加努力就能掌握。就跟上台階一樣,一步跨十個台階是不可能的,跨五個台階也很困難,但是一級一級地上,每次只要用一點力,就能上一步。持續下來,一千個台階也能上。所以,依次第修學,漸漸積累,最終就會達到高深的造詣。過去認為很難的地方,都會完全掌握。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時做不到就氣餒,甚至放棄,而是要由三士道的次第修學,來逐步地完成大乘佛道。 宗喀巴大師教導我們,面對這樣圓滿的三乘道的內涵,我們所發的心就是要通過圓滿地修持達到成佛的目的,這個志願是在任何處、任何時都不能捨棄的。就當下來看,你站在什麼位置上面,有什麼能力,該修的就要去實際修持,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而對於那些還不具備能力修持的,就要發願早日具備修持的能力,應以這樣的觀念貫徹始終。 總結來說,對於暫時不能修的法類,就是要做三件事: 1、因上不斷地積聚資糧,也就是從方方面面積聚能夠順利趣入的勢力; 2、凈治罪障,也就是消除一切負面的障礙,把那些阻礙我們進入的負面力量遣除掉; 3、引導自己的心再再地朝這方面去,也就是用願力來攝持,不失這個願。 舉例來說,現在處在修出離心的階段,還修不到菩提心。對於修菩提心,要一直保持進取心態,要常常誠心地發願:願我早一天得到修菩提心的能力,能真正如量地修成菩提心。會一直這麼發願,不會因為菩提心難修就放棄。這樣不斷地做好積資凈障,不斷地誠心發願,到某個階段因緣成熟了,再修菩提心,就會感到能很順利地趣入。所以,不能因為一時艱難就放棄,艱難是因為目前資糧還不足、障礙還很重,所以暫時沒有能力趣入。但只要能按這裡的教導切切實實地做,逐步地修好自心,多積資糧、多消業障,多發願、多培福,這樣努力做過一段時間後,上上的法也都能趣入。 所以不能捨棄法道,因為一捨棄就斷了緣分,永遠不可能修更深、更廣的道,也就沒希望成佛。 緣起的最初端只是微小的一念,而它的發展卻無比顯著、巨大,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因地這一念心,這是決定佛道成敗的關鍵。懂了這一點,在最初的動機上就要調正,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進取。 拿學緣起來說,調正因地的做法是,要先建立通達緣起的志願,這就有了成就的因。然後要一直保持這個願力,常常祈願,勉勵自己保持進取。而且要注重開發自心的因緣,要不斷地去聞思,充實自己的智慧,還要不斷地積福德資糧,來滋潤自己的心田,使內在開發的勢力越來越大(指的是資糧積得深厚,開發智慧的潛力就很大,心會很容易打開)。又要特別努力地懺除業障,消掉障蔽心的因素。而且每次積了善根,要注重回向在這個願望上。按這樣努力做過一段時間,積了很深的資糧,消掉了很多業障,再來學這些法,會發現已經大不一樣,很多甚深的法義都能領會,修很深的法也能很快相應。 要按這樣的走法逐步地來上進。要知道,困難只是暫時的,不會一直存在。只要切實遵照這裡的教導去做,不必太久,就有能力修學一切佛法。 (六)本教授有通達聖教無違的殊勝性 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由是因緣,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仲敦巴說:懂得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的大德,就是阿底峽上師。這話大有可觀察處,它說出了尊者教授佛法的特長。他對於聖教有全面把握的能力,能用極完備的道軌攝持一切聖教的扼要,使它們都成為菩提道上發展修心的要素。 這裡「四方道」表示周全、完備的道,道的扼要被全數攝在裡面,不屬於不完整的、欠缺的道,少分的道,或者片面的道;再者,這是指整條道的各部分之間有機關聯,不是互相脫離、無關的道。又有具體解釋成四種道的內涵,指三士道加密法,或者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加密法,以這樣的四方道來統攝世尊一代時教。 總之,阿底峽尊者對於菩提道的走法了如指掌。他能以完備的法道攝持一切聖教的扼要。以這個原因,他的道次第教授,全分攝持了顯密聖教的修心扼要,在一個有情成佛的道路上無誤地引導,所以有容易通達聖教無違的優點。 這就像有經驗的父親逐漸地教導孩子那樣,一步一步地指點:首先第一步應當怎麼按法軌修心,相關的聖教是在指示修心上的哪個關鍵點,要由實修讓心達到哪種轉化;這一步修成了一分善心,又再指示第二步怎麼依法軌修心,有關的聖教是在指示哪些修心要點,這一步要修成哪一分善心。像這樣,經過指點,會明確看到,一分分的聖教如何在指示修心的扼要,使人心離過證德,向成佛的目標邁進。 綜合起來,得到全程的指示,就啟開了全面的認識,透徹地認識到聖教都是成佛的要素,根本沒有相違之處。 思維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兩天時間,努力思維以下問題: 一、無知和相似決定如何與謗法相連? 二、是否有「聖教無違」和「走圓滿佛道」的觀念,對學人修行有何影響? 三、思維如何攝持一切法道?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直播時代,綜藝還能怎麼玩?
※直播買翡翠靠譜嗎?能買到真的嗎?
※萬眾期待的吃雞主播大戲,就這樣被官方截胡了
※如何評價12dora被綠事件?
TAG: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