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致癌!生活中你該如何預防?對身體還有其他傷害嗎?
黃曲霉毒素
最近很多小夥伴在詢問營養姐關於黃曲霉毒素的一些問題 。例如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有多大?
還有黃曲霉毒素對人體的傷害有哪些?我們怎麼去預防呢?以及它真的具有致癌的作用嗎?
別急,聽營養姐慢慢告訴大家~
1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寄生麴黴污染食品後生長繁殖產生的毒素。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結構含有一個雙氫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包括B1、B2、G1、G2、M1、M2、P1、Q1、H1、GM等17種異構體。
通常所說的AFT是B1.它的分子量為312-346,熔點為200-300℃,熔解時黃曲霉素也會分解。難溶於水,己烷,石油醚,可溶於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熱穩定性好,分解溫度達280 ℃。在PH 9-10的強鹼溶液中,能迅速分解,但可逆的,酸性條件下形成帶熒光的AFT。
2黃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黃曲霉毒素對糧食食品的污染非常廣泛,主要有;花生及其製品,玉米,棉子,大米,小麥,和豆類。其中嚴重的是花生及其製品,玉米,其次是大米,大麥,豆類很少。如以大米為基質,則只產生黃曲霉毒素B1, 而無B2, G1, G2。
3黃曲霉毒素產生的條件
A. 溫度;產生黃曲霉毒素的溫度為11-37℃。
B. PH;一般在酸性條件下易產生毒素。當pH為4.7時,黃曲霉毒素產量最高。
C. 濕度;黃曲霉毒素最低相對濕度為80%。
D. 其它;適於黃曲霉毒素產生的基質是含糖量高的物質。1%-3%的NaCl可促進黃曲霉毒素的生成。
黴菌是好氣性的微生物,麴黴的生長及毒素的形成需要氧。
4黃曲霉毒素的毒性
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僅次於肉毒黴素,是目前已知黴菌中毒性最強的。
據悉,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 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嚴重。
家庭自製發酵食品也能檢出黃曲霉毒素,尤其是高溫高濕地區的糧油及製品中檢出率更高。
黃曲霉毒素的主要作用器官是動物的肝臟,它既可引起肝臟組織的損傷也可導致肝癌的發生。
1.急性毒性:根據對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黃曲霉毒素屬於劇毒物,其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以B1的毒性最強,G2的毒性最弱。大量攝入可發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肝臟細胞變性,壞死,出血等以及腎臟細胞變性,壞死。LD50(mediate lethal dose)是半數致死量,指一個以統計學方法表示的預期能引起50%實驗動物死亡的一次劑量.
2.慢性毒性: 持續少量攝入黃曲霉毒素,就會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動物生長障礙,肝臟出現慢性損害。具體表現為;肝功能變化,肝臟組織學變化,使物利用率下降,體重減輕。
3.致癌性: 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黃曲霉毒素為前致癌物,必須在體內代謝後才具有致癌性,黃曲霉毒素的致癌形式是黃曲霉毒素的環氧化物。長期攝入低劑量的黃曲霉毒素或短期食入大劑量時,均可誘發肝癌的發生。B1的致癌性最強,比二甲基偶氮苯大900倍。
4.致突性:突變mutation是生物體內遺傳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突然變化。突變可使細胞生活力減弱,胚胎早期死亡,後代出現畸形和先天性缺陷等。黃曲霉毒素主要通過干擾細胞的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而引起細胞的突變。
5預防黃曲霉毒素污染的措施
1.防霉:預防食品的黴菌污染是預防黃曲霉毒素的根本措施。降低溫度,降低水分,除氧,減少糧粒損傷,培育抗霉品種,環氧乙烷等化學藥物,加強田間管理。
2.去霉:挑選霉粒,碾壓水洗,油鹼煉,油吸附,紫外線去毒。
3.制定食品中最高允許量標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