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析太極拳用力

漢文字是我中華民族特有的記事符號,有象形和表意的功用,通過解讀文字,能使我們更多地了解世間萬物的發展與變化規律,並得到傳承。而有些事物只能留下一些不明顯的痕迹,只有通過專業人員細緻的揣摩和嚴格的考研,後加解讀,才能使人們明了清晰。太極拳也不例外,拳祖們雖然留下了文字理論,也傳下了動作套路。但文字和動作內所蘊涵的元素,給人直觀而不能察,直觸又不能覺,只有深層的解析,才能傳承這一文化瑰寶。

首先,我們承認「太極拳」是「武術」,「武」字早期的含義是「止戈」,即制止戰爭,以武制武,以戰爭止戰爭。「武術」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解讀為「正心」修行術,通過「正心」的修行,以達到「心正」之結果。「心正」焉有身不正之理,身心俱正,焉有拳藝不能提高之理。

太極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變化無端,學無止境,用無極限的一種拳術。遠非複雜的「廣播操、健身舞」可比,不應演化到有名無實的「太極舞」。拳術,相對靜態下的雛形是個六面體,由前、後、左、右、上、下六面構成。運動開來,每個面點即會產生一個新的六面體,六個六面體再生就是三十六個六面體,以此類推,二百一十六······。各個六面體在上下兼顧,左右逢源,前接後應的情況下,自然形成了球體。球球相連,勢勢相接,都是由「氣力」貫串才得以通達。根據這一規律,才形成了太極拳弧線運動,多圓組合的固有特性。太極拳有十八球之說,是因為人體結構有十八個部位能夠單獨或協作轉動而來。這些部位遇到外力時,自會轉動而起到離心的作用,同樣通過旋轉又能達到發出「勁力」的功用。

力——力,與太極拳有直接的關係,用意不用「力」是太極人的口頭禪。打拳與競技到底用不用力?答案是肯定的,不是不用力,而是要合理用力,大了為過,小又不及,用活力而不用死力。打拳時沒有力就不會有姿勢,更不會有動作,由於力構架了姿勢和動作的形成,才使得拳術有了活力,才能進行運動。所以,「力」是太極拳最基本的元素,「力」在氣的推動下產生了氣力,習慣叫「力氣」,述語叫「勁」。勁是力的升華。

勢——勢是「執力」,揭示了用力的合理與否,姿勢的精準完全取決於力的質量。如套路中的「雲手」,這一動作的要求是如行雲似流水。由「風力」大小來決定「行雲」的快慢,由位差壓力決定了水的流速。通過觀雲看水,不難理解「雲手」即「運手」,非「用手」,是要求將底氣勁力運送到手的掌指,並且要輕引重推。「雲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最能顯現行雲流水的內涵,雲在上而輕,水在下而重,我們在做動作時正好是上手輕引,下手重推。根據這一自然現象,太極拳有了「順勢延伸,前引後推」的規律。這即是太極拳的精妙之處。

中正——拳理要求「中正不偏」,並非「垂直豎立」。「中」字的「口」可看作天平刻度盤,而「1」為天平的指針,當指針垂直時,證明天平兩邊平衡而靜止不動。「正」字是「一止」,表示一但垂直就靜止不動。單憑表義說「中正」是「垂直豎立」也為嘗不可。但是,練拳及用拳時,無時無刻都在動,在動的過程中「垂直豎立」就不可能成立了。若是瞬間的「垂直」,那是必然的。此處「中正不偏」的本意應該是「中道合理」,非但不止,更要靈活,活致「不偏不倚」地前傾十度左右為佳。

上下——表示位或方向。練習套路時體會不到它們的重要性,練習推手過程中,才能領悟到它變化之中的奧妙。從左右結構解析,當同時、同向、同力向上發力時,為「業」字,當然多者為業;當同時、同向、同力而不同位向上發力時,為「止」字,難度極大。當一側同時、同力,一上一下發力時,即成一個「卡」字,肯定不是理想的操作要求。當同時、同向、同力向下發力時,不難想像是一個倒掛的「業」字,也可以說是個「亦」字;當同時、同向、同力而不同位向下發力時,會成一個「不」字。左右的同時、同力做水平線對拉或對頂,是一個橫寫「卡」字。雙方前後的對拉或對頂也是一個橫寫「卡」字。根據這些跡象,太極拳給出了「同向不同力,同力不同向」定律。

就「上、下」二字做進一步研究,通常,我們都不直上直下,一定是選擇合適的角度做「坡」或做「梯」,如道路中的「坡」,或樓道中的「樓梯」。直上直下就必須藉助工具,否則,難度極大。武技拳藝做「上、下」發勁使力,也是同樣的道理,應選擇各個力點的四十五度左右斜角,或垂直於地面的一百三十五度左右為宜,直上為「升」,而直下成「墜」。「上、下」,應當是「上坡不上牆,下坡不下溝」。因此,太極拳有「四十五度定律」,無論做勢、走勁,依此而行定有妙境。

進退——進向前,退向後。當雙方接觸的一瞬間,便產生了敢進不敢退的心裡反應,自然形成了勇敢向前的局勢。原因是,人的眼睛是向前長的,能看到前面,卻看不到後面。前面的事物一目了然,後面的事物只能靠猜測。所以,對後退產生了恐懼心裡。換一種思維方式,對方向我發力施加壓力,是指出我之缺點所在,讓我避缺補長,自會消除怕意。拳論「進之則愈長」,既是要求進攻時,應將勁力放長;又暗示了進攻時,更當揚長避短。「退之則愈促」,既要求退讓時,應果斷迅速;更深層的含義,退讓是促進更合理,更有效的進攻。從步法上講,「進」有「進步」與「上步」之分。「退」有「退步」與「倒步」之別。前腿向前為「進步」,後腿向前而超出前腿為「上步」,後腿向前卻不超過前腿為「跟步」。後腿向後為「退步」,前腿向後超過後腿為「倒步」,前腿向後卻不超過後腿為「收步」。無論前後腿,向左右跨出皆為「跨步」。「進步與退步」是攻防之主,「上步與倒步」以調整為主,「收步、跟步及跨步」以輔助配合為主。

上下與前後已構成了豎立的四方平面體,加之左右的配合,自然構成六面體架構。左右只能做到配合,卻不能主宰大局,因為,生理結構局限了我們不能左右做較大的行動,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也是如此,各種車輛不能橫行,絕大多數動物都不能橫行。左右運用較小的調整,加之旋轉以達到最大程度的配合,足已完成在六面體構架下的球型運動,構成了太極拳最基本的運作方式。

淺析太極拳用力

漢文字是我中華民族特有的記事符號,有象形和表意的功用,通過解讀文字,能使我們更多地了解世間萬物的發展與變化規律,並得到傳承。而有些事物只能留下一些不明顯的痕迹,只有通過專業人員細緻的揣摩和嚴格的考研,後加解讀,才能使人們明了清晰。太極拳也不例外,拳祖們雖然留下了文字理論,也傳下了動作套路。但文字和動作內所蘊涵的元素,給人直觀而不能察,直觸又不能覺,只有深層的解析,才能傳承這一文化瑰寶。

首先,我們承認「太極拳」是「武術」,「武」字早期的含義是「止戈」,即制止戰爭,以武制武,以戰爭止戰爭。「武術」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解讀為「正心」修行術,通過「正心」的修行,以達到「心正」之結果。「心正」焉有身不正之理,身心俱正,焉有拳藝不能提高之理。

太極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變化無端,學無止境,用無極限的一種拳術。遠非複雜的「廣播操、健身舞」可比,不應演化到有名無實的「太極舞」。拳術,相對靜態下的雛形是個六面體,由前、後、左、右、上、下六面構成。運動開來,每個面點即會產生一個新的六面體,六個六面體再生就是三十六個六面體,以此類推,二百一十六······。各個六面體在上下兼顧,左右逢源,前接後應的情況下,自然形成了球體。球球相連,勢勢相接,都是由「氣力」貫串才得以通達。根據這一規律,才形成了太極拳弧線運動,多圓組合的固有特性。太極拳有十八球之說,是因為人體結構有十八個部位能夠單獨或協作轉動而來。這些部位遇到外力時,自會轉動而起到離心的作用,同樣通過旋轉又能達到發出「勁力」的功用。

力——力,與太極拳有直接的關係,用意不用「力」是太極人的口頭禪。打拳與競技到底用不用力?答案是肯定的,不是不用力,而是要合理用力,大了為過,小又不及,用活力而不用死力。打拳時沒有力就不會有姿勢,更不會有動作,由於力構架了姿勢和動作的形成,才使得拳術有了活力,才能進行運動。所以,「力」是太極拳最基本的元素,「力」在氣的推動下產生了氣力,習慣叫「力氣」,述語叫「勁」。勁是力的升華。

勢——勢是「執力」,揭示了用力的合理與否,姿勢的精準完全取決於力的質量。如套路中的「雲手」,這一動作的要求是如行雲似流水。由「風力」大小來決定「行雲」的快慢,由位差壓力決定了水的流速。通過觀雲看水,不難理解「雲手」即「運手」,非「用手」,是要求將底氣勁力運送到手的掌指,並且要輕引重推。「雲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最能顯現行雲流水的內涵,雲在上而輕,水在下而重,我們在做動作時正好是上手輕引,下手重推。根據這一自然現象,太極拳有了「順勢延伸,前引後推」的規律。這即是太極拳的精妙之處。

中正——拳理要求「中正不偏」,並非「垂直豎立」。「中」字的「口」可看作天平刻度盤,而「1」為天平的指針,當指針垂直時,證明天平兩邊平衡而靜止不動。「正」字是「一止」,表示一但垂直就靜止不動。單憑表義說「中正」是「垂直豎立」也為嘗不可。但是,練拳及用拳時,無時無刻都在動,在動的過程中「垂直豎立」就不可能成立了。若是瞬間的「垂直」,那是必然的。此處「中正不偏」的本意應該是「中道合理」,非但不止,更要靈活,活致「不偏不倚」地前傾十度左右為佳。

上下——表示位或方向。練習套路時體會不到它們的重要性,練習推手過程中,才能領悟到它變化之中的奧妙。從左右結構解析,當同時、同向、同力向上發力時,為「業」字,當然多者為業;當同時、同向、同力而不同位向上發力時,為「止」字,難度極大。當一側同時、同力,一上一下發力時,即成一個「卡」字,肯定不是理想的操作要求。當同時、同向、同力向下發力時,不難想像是一個倒掛的「業」字,也可以說是個「亦」字;當同時、同向、同力而不同位向下發力時,會成一個「不」字。左右的同時、同力做水平線對拉或對頂,是一個橫寫「卡」字。雙方前後的對拉或對頂也是一個橫寫「卡」字。根據這些跡象,太極拳給出了「同向不同力,同力不同向」定律。

就「上、下」二字做進一步研究,通常,我們都不直上直下,一定是選擇合適的角度做「坡」或做「梯」,如道路中的「坡」,或樓道中的「樓梯」。直上直下就必須藉助工具,否則,難度極大。武技拳藝做「上、下」發勁使力,也是同樣的道理,應選擇各個力點的四十五度左右斜角,或垂直於地面的一百三十五度左右為宜,直上為「升」,而直下成「墜」。「上、下」,應當是「上坡不上牆,下坡不下溝」。因此,太極拳有「四十五度定律」,無論做勢、走勁,依此而行定有妙境。

進退——進向前,退向後。當雙方接觸的一瞬間,便產生了敢進不敢退的心裡反應,自然形成了勇敢向前的局勢。原因是,人的眼睛是向前長的,能看到前面,卻看不到後面。前面的事物一目了然,後面的事物只能靠猜測。所以,對後退產生了恐懼心裡。換一種思維方式,對方向我發力施加壓力,是指出我之缺點所在,讓我避缺補長,自會消除怕意。拳論「進之則愈長」,既是要求進攻時,應將勁力放長;又暗示了進攻時,更當揚長避短。「退之則愈促」,既要求退讓時,應果斷迅速;更深層的含義,退讓是促進更合理,更有效的進攻。從步法上講,「進」有「進步」與「上步」之分。「退」有「退步」與「倒步」之別。前腿向前為「進步」,後腿向前而超出前腿為「上步」,後腿向前卻不超過前腿為「跟步」。後腿向後為「退步」,前腿向後超過後腿為「倒步」,前腿向後卻不超過後腿為「收步」。無論前後腿,向左右跨出皆為「跨步」。「進步與退步」是攻防之主,「上步與倒步」以調整為主,「收步、跟步及跨步」以輔助配合為主。

上下與前後已構成了豎立的四方平面體,加之左右的配合,自然構成六面體架構。左右只能做到配合,卻不能主宰大局,因為,生理結構局限了我們不能左右做較大的行動,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也是如此,各種車輛不能橫行,絕大多數動物都不能橫行。左右運用較小的調整,加之旋轉以達到最大程度的配合,足已完成在六面體構架下的球型運動,構成了太極拳最基本的運作方式。

推薦閱讀:

試論太極拳的修練工程
太極拳之六大流派
太極推手的「頂牛」與「引空」
傳統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動作詳解(三四)
練習太極拳如何避免膝蓋的損傷及預防措施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