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的保護建築之二:徐匯篇
國際禮拜堂位於徐匯區衡山路53號,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8世紀後期,歐美基督教各宗派先後成立傳教組織向海外傳教。清嘉慶二十年,即1807年,第一個來華的是倫敦會所派來的傳教士馬禮遜。而第一個到上海的基督教傳教士是郭士立,他於道光十一年,也就是1831年三次乘鴉片走私船登陸上海,窺察上海的港口、城池。當時清政府還不容許外國人隨便進入中國。鴉片戰爭後,隨著《南京條約》的簽訂,對列強的傳教大門打開。道光二十三年英國倫敦會麥都思、雒魏林、慕維廉等人最早來到上海,他們在上海租界地區建教堂、建住宅,開辦醫館和印刷所。其後,英國聖公會、美國聖公會、長老會、浸禮會、監理會等基督教宗派先後來到上海建堂傳教。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一些未成立差會的小的基督教宗教派別和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等社會服務團體和慈善團體也進入了上海。光緒年間,基督教在上海先後3次舉行在華傳教士的全國大會。教會開辦的學校、醫院、出版機構,客觀上起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運動的影響下,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基督教中國監理會重要傳道人員宋耀如等發起成立中國基督教青年會、中國基督教徒會,創辦《中國基督徒報》。光緒三十二年後開始了中國基督教自立運動。民國年間,1922年,西方傳教士也提出教會本色化的主張。1948年,吳耀宗提出基督教已成為帝國主義的工具,中國教會應成為獨立自主的中國教會。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吳聯合基督教的一批領袖在上海發起中國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1954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領導三自愛國運動。1955年上海舉行市基督教第一屆代表大會。1958年「大躍進」運動後,教堂聚會人員減少。「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活動停止。20世紀70年代末起落實宗教政策,教堂重新開放。1985年,上海、山東、江西、浙江、福建四省一市在上海開辦了華東神學院。改革開放後,來訪以及上海教職人員出訪的國家有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瑞典、挪威、芬蘭、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南非、肯亞等。上海是中國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世界上基督教各種差會都在上海設立總部機構,使得上海成了中國基督教的中心。此外,在基督教於中國的傳播中造就一批中國基督教領袖,除宋耀如、吳耀宗外,還有商務印書館董事、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董事、抗日革命烈士劉湛恩,第一位中國籍主教院主席鄭和甫,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江長川、賈玉銘、謝永欽等。
上海開埠後,許多國家的不同教派先後來上海建立教堂,如山東路的天安堂屬英國倫敦會,教會路(今江西中路)聖三一堂屬英國聖公會,大南門的清心堂屬美國長老會,西藏中路的慕爾堂屬美國監理會,而國際禮拜堂則是上海最大的不分教派和國家的基督教禮拜堂,建於民國年間的1925年,其建設過程是這樣的。1920年美國基督教在上海的杜美路,也就是今天的徐匯區東湖路租了一家場所作禮拜用,取名叫「協和禮拜堂」,即「協和萬邦」的意思(一說是最初一批美國基督徒在杜美路一戶美國夫婦家做禮拜)。1923年開始建堂募捐,購買了貝當路(今衡山路)美童公學的十餘畝土地,次年動工,1925年3月落成,共花了7萬美元。因參加禮拜的絕大多數是美國基督徒,禮拜時使用的是英語,所以被叫作美國禮拜堂。從1925~1936年,每個禮拜天的禮拜活動都由上海廣播電台轉播實況。抗日戰爭期間,有許多歐洲人、中國人前來做禮拜,所以改名「國際禮拜堂」。太平洋戰爭後,英美籍牧師被日本人關進了集中營,才由中國牧師佈道,由基督教青年會幹事丁光訓等主持,進行了許多愛國活動。抗戰勝利後,雖然美國牧師回來,但該禮拜堂仍是中國牧師占多數。
國際禮拜堂是一座既莊嚴又平和的近代哥特式磚木結構的建築,呈現一種英國鄉村式的建築風格。江裕記營造廠承建。整個禮拜堂的平面是「L」形布局,佔地7330平方米,建築面積1763平方米,堂髙16米。大堂屋面兩坡陡峭,鋪蓋石板瓦。屋頂採用交叉形木屋架。外牆用紅磚砌就。大門朝北,兩邊有尖拱長廊。窗框都是弧拱形,鑲嵌著梅花紋玻璃(券形雙聯花玻璃窗)。禮拜堂可容700人。它的左側是3層樓房,底層是牧師的辦公室,二樓是幼兒室,三樓是小禮拜堂。小禮拜堂供少兒或少數人做禮拜。大堂正中是祭台,兩側是二層廊式樓廳。各處走道都是水磨石子地坪。1932年買了管風琴,禮拜天這裡傳出宗教音樂的聲音,增加了這一帶的異國情調。20世紀30~40年代,國際禮拜堂除外籍人員外,中國的信徒都是有身份的,大多是教授、工程師等高級知識分子以及上層有產者,大多數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起理事由中國信徒擔任,聚會改用普通話。「文化大革命」禮拜堂被革命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劇團使用,管風琴及洗禮池、銅十字架毀壞。1981年復堂。90年代信徒奉獻了雙層大型電子琴、三角鋼琴、閉路電視等設備。國際禮拜堂的音樂崇拜很有特色,唱詩班人多水平髙。1989年起專門組織了100多人的唱詩班,每月第三周星期日晚上和基督教節日都舉行音樂崇拜。國際禮拜堂接待的人很多,大堂後樓有外賓專座,配有譯意風同聲翻譯器。每個星期日來禮拜的外籍人士、港澳地區人士及親屬100多人。1981年後接待了近百個國家和地區1萬多基督徒。1981年9月2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一行到國際禮拜堂參觀訪問。1994年9月,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喬治·凱瑞在這裡舉行歡迎感恩禮拜。1997年3月3日,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金里奇夫婦參加了國際禮拜堂的復活節禮拜。1997年10月26日,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和王后在這裡參加了周日崇拜。1998年統計,該堂的在冊信徒有4000多人。1996年起,每周日國際禮拜堂開設有專供在上海的外國人參加的英語專場禮拜。 1.禮拜堂舊貌2.禮拜堂正面
3.禮拜堂西側衡山路邊門
4.禮拜堂西入口
5.建築局部
6.禮拜堂內景
5,建築細部
推薦閱讀:
※米蘭印象之二 不和諧中的和諧
※11個可移動建築帶你去環遊世界
※我為什麼喜歡螺旋狀
※中式設計|徽派建築的風水秘學
※尼克松從中國帶回一物,回去一用,差點毀掉一百年建築,提前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