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我們真心應該感恩新加坡

[轉載]我們真心應該感恩新加坡

(2012-03-14 10:00:06)

轉載

標籤: 轉載

還是教會孩子感恩吧 原文地址:我們真心應該感恩新加坡作者:冰城馬夫

張珮嘉的分享 來源: 郭子赫的日誌

我們真心應該感恩新加坡——來自一個學姐的親身感受(轉)

Judy2004年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從北航去了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求學,一晃時間過去了四年。其間2006年初她又很幸運地獲選進了NUS與法國高科的雙碩士學位(DDP)項目,前往巴黎電信工程師大學校(ENST P)讀書。孩子在外留學的日子總是讓做家長的牽腸掛肚,特別是國內北航的同學相繼本科畢業讀研,原來杭外的同學許多都申請進了世界頂尖級的牛校讀PH.D,人生面臨著新一輪的選擇和誘惑,她對自己選擇的路會是怎樣的一種認同?這兩天看了她在校內網博客上寫的有關新加坡政府獎中國留學生SM項目的一些自己的看法,自已作為母親讀了很受感動,也感到極其欣慰.引摘於此,留作紀念。

引摘:「說的事情很老套,還是有關SM3這個獎學金的項目,一轉眼四年過去了,一點個人的意見而已」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這樣的機會到新加坡來留學。說實話,在本科期間能出國留學,對於我來說,沒有新加坡政府這樣的獎學金,我的家庭就需要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我也想過,就算最後選擇賠錢離開,也就是相當於新加坡政府給我們提供一個student loan,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指責教育部.我很不贊同那些說新加坡政府騙我們來的說法,什麼是騙? 只有隱瞞了真實情況的才叫做騙,而新加坡政府在招收我們時沒有隱瞞任何真實情況.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有承擔自己所作決定的勇氣,來這裡留學,接受獎學金都是我們自己的決定,不要因為現實和想像有差距,就把責任都推倒這個獎學金項目上. 其次,我覺得人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當別人提供給你機會,要懂得感恩.為什麼你得到了別人卻沒有,不要總和我說實力實力,我見過很多實力比我強卻沒有得到這個機會的人,和他們相比,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幸運了。我覺得新加坡教育部對我們非常照顧.這點也許很多同學都感受不到,我知道有些同學去美國留學說美國的學校對學生多好,想換宿舍就換宿舍.很遺憾,我沒有去過美國,只能談談自己的經歷.首先說說OSA,我知道很多人對OSA意見很大,但講個最基本的,開學籍證明,成績證明,也就是3-5個工作日.我有個在中科大的同學,要來法國留學,學校管開成績的老師放暑假,出去旅遊一個月,說是把鑰匙帶走了,必須等她回來才能解決,差點把留學搞砸.我們學校,只有一個老師管這件事,小R去年實習問這個老太太要了七次她才記得給....再說說學生簽證吧,我估計大家從來都沒為此煩心過吧,一給就是4年半,連畢業後半年找工作都考慮了.法國的學生簽證一年一辦,辦一次從申請到拿到少則兩個月,多得半年多,拿到都快過期了.碰到假期想回國,出去旅遊拉,面試,要是學生准證還沒到,那就那裡也別去.我有個朋友生大病要回國修養,學生准證沒拿,去警察局領證,硬是坐滿5個小時輪到她拿,拿證一共花了一分鐘。我第一次來法國的時候,同行的女孩錢包在回去前一周被偷了,護照和student pass全掉了,當時她和NUS聯繫,學校專門跟樟宜機場的海關打了電話,順利回到新加坡.而我在英國領事館辦簽證的時候碰到一個中國留學生,她在歐洲玩的時候包被搶了,一樣的情況,簽證和學生准證掉了,她和我說,她在中國大使館哭了一個星期,最後一天碰到個領導才給她補了個旅行證,又在英國大使館哭足一個星期,人家看她可憐才給她處理.沒有身份證,她天天住在巴黎最亂一個區的小旅館裡,她說晚上嚇得睡不著.我覺得她可憐,幫她找了個中國人開的家庭旅館,後來她等回英國的簽證又等了一周多,大使館說拿旅行證可能會在英國入不了境.她戰戰兢兢地回去的.學校的課耽誤自然不說,她在這期間的無助更是難以想像.後來在網上碰到她,她和我說,我給與她的幫助她永遠也不會忘記.其實我又真的幫她做了什麼呢?當時我就在想,比起她的經歷,當新加坡政府給我們提供這些便利,我們卻視而不見,總是不滿意時,是否顯得有些挑剔而不懂得感恩呢?我自己也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上海法國領事館辦簽證,打了無數個電話,不是回答不清楚,就是叫我自己去網上看.去了5次上海,都被拒之門外,連預約都不給我.還有工作人員問"你新加坡的項目怎麼不回新加坡辦?" 無奈之下,我給法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寫信,一天都收到回復,她說她不能干預同級別的機構,但如果我回新加坡,她5個工作日就可以給我辦理.我佩服新加坡政府的高效.我不知道別人在選擇時都考慮什麼,但我覺得這就是對人才的吸引力。有時候會想到小tan,進大學前管我們的那個MOE官員.那時候有同學徹夜不歸,還被MOE找去談話,那時候覺得MOE過分,在外面呆久了,回頭想想,除了自己的父母,誰會關心你徹夜不歸. 我想教育部對我們的管理不是完美的,但相比之下, 我想我們應該知足了,再說新加坡太小吧.作為一個國家,他真的太小,小得沒有戰略縱深.但如果說生活的城市,我覺得不小了.或許我沒有去過太多得大城市,但作為亞洲的大城市,和東京,北京,上海,香港,首爾,台北這些城市相比,新加坡也覺得算得上了吧.來巴黎以前,一直想像這是個大城市,其實巴黎的市中心小得你都想不到,30分鐘自行車橫穿,除此以外巴黎人都叫鄉下了.....我來自杭州,在國內算不上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中知道的人也算比較多了.在這裡,別人問我哪裡來的,我都說上海邊上一個小城市,因為說杭州根本沒人知道.說在新加坡讀書大部分人還知道,我很同意黃斌的說法"你有沒發現,不管是哪裡的人如果一輩子不出遠門,都會變成井底之蛙。我去北京上海的時候尤其覺得如此,尤其是這兩個城市的阿姨大媽。" 巴黎在歐洲也算個大都市了,年級里有些同學就是巴黎人,從小在巴黎長大.說實話,我真不覺得他們眼界有多寬,那些沒有出過法國的同學,讀書在法國,度假在法國,和他們說德國英國還能忍,一說去美國,他們覺得簡直遠得不可思議,我們學校去年多少去美國的實習沒人肯去.班裡有個我覺得比較open mind的法國女孩,她父母在米其林做物流,她出生的城市就是產evian的那個小鎮,小得按她說什麼特產都沒有~~ 她從小就跟父母滿世界跑,還在新加坡住過四年,她去年還興緻勃勃地學中文,她說明年要到上海標誌去實習,說實話,一個人長期居住在一個城市,去的無非是附近的超市,商場,上班的地方.看的是當地的報紙,新聞.難道多逛沃爾瑪就比聯華長見識了? 我不知道.我不能拿新加坡跟紐約比,但是在全球來看,也算得上二線城市了.至於說小得讓人變得狹隘,我個人不太同意,我覺得這主要與個人經歷有關,和居住的城市沒那麼密切,而且作為一個city state,新加坡出國,比我從家裡去上海還方便.他們去100多個國家都免簽.即便我們工作不換國籍,簽簽證也是方便萬倍了.新加坡400萬人就有個大使館,我在家裡整個華東地區上億才一個法國領事館.而且新加坡人短期都不用簽,大使館隨去隨簽,預約也就提前幾個工作日,我不知道大家都什麼經驗,我去上海法國領事館簽過一次,真是排隊排地腿軟,預約約得氣短,可惡最後還沒約到.新加坡跨國企業非常多,出國交流的機會也很多.在蘇格蘭實習的時候,我們project的測試組就在新加坡,所以我老闆去過好幾次,兩邊經常有人來來往往,寫得累死了....就是一點自己的想法.說實話,我很感謝新加坡政府給我這樣的機會,我的人生確實因此而改變.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用感恩的心態來看,反而生活得比較簡單。補充:關於服務期和賠款我還想補充一點.有朋友說六年留在一個地方有點殘酷,我個人不是太同意這個說法。首先,說合約本身,新加坡政府和我們的合約不是強制性的,即可以賠款結束和約,我知道很多同學會說沒有錢,但我不認為這成為理由.我們在簽這份合約前都了解了他的內容,如果你很討厭6年的服務期,當初就應該慎重考慮.我們不能在對方完全履行完和約義務後,享受種種優惠後,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還是那句話,人要對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也許新加坡沒有你想像的好,這很正常,出國是一個普遍被粉飾的夢,每個留學生都要經歷夢想到現實的差距.重要的是要學會面對,學會適應.我很不能理解長久以來我們這種把失落歸咎於服務期,歸咎於新加坡的心態。再說賠款,以個人的經歷,我覺得新加坡政府對我們已經非常寬鬆了。首先,在簽和約的時候,我們沒有交任何押金,也沒有做任何的財產擔保.再則,如果我們選擇賠款,並沒有什麼懲罰性的賠償.而且還可以case by case的和教育部談.如果博士出去深造,交了押金,回來居然還可以退給你.別的不說,我碰到過身邊的同學,來法國拿的中國政府的國家獎出來讀2年master,做一個對比把.首先,他們簽約的時候要交3萬押金,而且據說要有房產抵押什麼(這點我沒有證實過).再則,如果違約,要賠償130%.最後,畢業後必須在2個月內pysically回到國內,任何理由過期均作為違約處理.接下來的兩年里必須physically呆在國內.要知道,我們並不是新加坡的納稅人.縱觀全球,真的有多少大學在本科期間提供獎學金.如果不是本國人,student loan也幾乎沒有可能.這樣一比較,我實在不覺得有什麼可以指責教育部的。最後說說美國讀博的問題了.這點我主要是說說個人的想法,也許沒什麼普遍性。第一就是說去美國了,我知道,我們有很多的中學同學,去年畢業後去了美國的牛校.讓人羨慕,我個人也非常羨慕,但是,這點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了沒,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出國讀本科成本非常高,這兩年我碰到很多本科直接去美國的,一般家庭需要準備100-150萬的教育基金.如果你家裡這麼有錢,那你畢業後像離開,應該是小菜一碟了.那如果沒有錢,又想出國深造,無非兩條路,如果你不想被"賣"給新加坡,那麼當初就該老老實實呆在國內讀本科,博士努力申請出國.至於你要是說,我又沒錢,又想本科出國,博士還要去美國.那麼要麼你非常非常優秀,IOI金牌,也許有美國的獎學金.反正我這樣能力的人,我是沒想出什麼高招.說實話,我也經常碰到清華,復旦,浙大來問我到新加坡讀博的同學.也許你會說,他們不是這些大學最牛的,最牛的都去美國牛校.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也只知道拿自己比,我雖然沒有經歷高考,但是我也是在國內讀過大學的.申請大學的時候,清華,北大的門是向我關閉的,我不能說裡面每一個人都比我厲害,但是起碼他們在那關鍵的一步比我成功.我也認同他們的實力,他們也要經過考G,考Tofel,漫長的申請,才拿到新加坡的offer.你有問過自己,新加坡真的對我們這麼糟糕么?第二就是說去讀博士了.首先,關於博士這個學位有沒有用,回答是肯定的,特別是如果你想做大學老師,那是硬門檻.在行業里呢? 那就看各個企業,不好說,一般情況起點會稍高點. 但至於值不值得,我也不權威,究竟是花5年那個博士值得,還是5年里在企業里爬得快.那我真不知道,個人能力吧,有人5年爬到manager,有人5年還是原地不動.但有一點是比較有共識的,去美國,技術移民,投資移民門檻太高,最直接的就是去讀博士了.不可否認,有一相當比例的人去讀書目的是身份問題.我在蘇格蘭實習的時候,辦公室里的人幾乎全是本科畢業就來了,我老闆也是.只有辦公室里三個中國僱員,兩個博士,一個master+兩年研究所(我相信並非他們本科畢業的時候沒實力進來,只是本科他們都在國內,想一步跨過來有點難).他們再三跟我講,如果本科就有機會進來,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去讀博了,因為博士並不能讓你比別人起點高.也許我這個是個案,但這也是個普遍存在的事實,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美國導師抱怨自己的博士生讀了一半找到工作就落跑的帖子.而對於我們,如果你真想在企業界發展,一個MBA可能更實際.這需要兩點前提,一是工作經驗,二是學費了. 相比國內,即使是北京,上海,在新加坡找個跨國企業的可能性要更大.不要拿美國來比,如果你本科就攢著一大筆錢去美國,也不用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了. 等到有個3-5年的工作經歷,服務期也差不多了,再去讀書沒人管你了.畢業後都是global pay,去哪裡個人選擇了. 一點個人想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規劃.與其抱怨新加坡,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最後還想說多點別的.我想大部分同學都在本科期間都參加過sep之類的項目吧,我們並沒有因為是留學生有什麼劣勢.我覺得這一點我非常佩服國大,ddp這樣的項目,也沒有把我們拒之門外.法國政府有一個很好的海外實習計劃,幾乎大型企業都有參與,叫vie,待遇也很好,但最基本要求必須是法國人.有時我在想,我們是否有站在新加坡人的角度看看這個問題.新加坡一共才400萬人口,還包括流動的,每年sm這個項目預算上億,分擔到每個勞動人口上好幾百.雖然這也許不是特別多,但是這些錢政府也完全可以拿來改善本國國民的生活.我想新加坡人的勤勞和努力是我們都看在眼裡的,當你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努力工作的aunti,uncle時,你有沒有想過,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才讓你有這樣的機會在這裡衣食無憂地學習,你有從內心感謝過他們么?寫得很長,最後還是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我並不是替這個項目背書,這個項目不完美.但是我只希望大家更客觀,公正地看待他.----------------------------------------------------------------------------最後最後,我又想到迎新,我真的不太贊同學長迎接新生時候說"恭喜你被騙來"之類的話.雖然這是他們的言論自由,我不能干涉什麼.但我只想說,作為一個學長學姐,希望說話能更慎重些.這樣的言論能說明什麼?你很牛,困在這裡屈才了,還是你很沒頭腦,稀里糊塗地被人拐賣來了?我相信,態度決定命運.一個積極的態度遠比無盡地抱怨來地有益.」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57078280&owner=271021303

來源:郭子赫的日誌

推薦閱讀:

轉播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愛、感恩和寬容
懂得感恩,寵辱不驚
感恩母親 孝行天下
流年已陌,時光似水,銘記感恩。。。
知恩感恩報恩的人生觀

TAG:新加坡 | 轉載 | 真心 | 感恩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