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遊客隨意觸摸拆卸 致多個展館外牆受損
世博會上形態各異的國家館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遊客的寵兒,不過再「堅強」的外表也經不起每天幾十萬遊客的反覆「折磨」。記者昨天在世博園區內發現,不少外形奇特的場館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傷害,其中以歐洲館區尤甚。
葡萄牙館軟木外表很受傷
深褐色的葡萄牙館外表是用當地的特產軟木製成,其選材在世博會所有場館內獨樹一幟,但這也成為了其頻繁「受傷」的根源。遊客在走過葡萄牙館時都會好奇地摸一摸,不少人還會感嘆「手感真好。」
就和葡萄酒的軟木塞一樣,葡萄牙館的軟木外牆堅固程度並不強,稍微用力一摳就會有軟木碎屑掉下。記者看到在葡萄牙館的外牆上最大的傷疤已經有碗口般大小,並且傷疤主要分布在人手可以觸及的高度。葡萄牙館的工作人員非常無奈地表示,「本來是非常歡迎遊客能和我們場館有個近距離的接觸,但一個多月下來破損還是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現在讓館方感到非常擔心的是,一方面軟木的外牆更換修補非常麻煩,不是小修小補能夠完成的;另一方面隨著上海雨季的來臨,軟木經過雨水浸泡後更加經不起人為的折磨。
拉脫維亞館不固定就難逃「厄運」
像葡萄牙館這樣用特殊材質建成的場館,受傷的並不在少數。世博園區內最晚建成的自建館———拉脫維亞館,其外牆由10萬個15×15平方厘米的彩色透明塑料片組成,每當微風拂過就會隨之搖曳,熠熠發光,向人們傳達著自然與科技和諧共存的理念。
但傳達理念的同時,也引來了不少不文明遊客的「咸豬手」。因為這些塑料片是通過簡單固定後,掛在外牆上的,因此遊客很容易便能拆卸下來帶走。儘管開館只有短短的20多天時間,可牆上原先密密麻麻的塑料片已經缺損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和拉脫維亞館外牆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瑞士館命運就好很多了。記者發現,瑞士館外牆上的紅色太陽能發光板也是掛在牆上的,可由於通過高強度的鋼絲緊緊纏住,才使之至今為止沒有缺損。
土耳其館外牆當作椅子坐
布滿窟窿的鮮紅外殼是土耳其館的外形特點,在展館的四周布滿上百個這樣類似「蜂巢」,其中有近二十個處於人可以攀爬的高度。因為酷似窗檯,而且可以遮風避雨,這些窟窿竟然成了遊客的坐椅。
記者昨天下午在土耳其館外粗略統計了一下,幾乎有半數的窟窿里有人坐著。有的遊客甚至還橫卧在上面擺出各種POSE拍照,顯得非常不雅觀。並且由於攀爬的遊客不斷,紅色的外牆已經被弄髒並且顏色發黑。
盧森堡館遊客「盯上」門外的葡萄園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場館的外牆設施儘管還未遭到破壞,但已經悄然被一些遊客「盯上」。為此不少場館紛紛啟動「高壓」措施提前預防,在這些場館外到處可見紅色的圍欄和白色的警示牌,給世博觀展蒙上一層「陰影」。
在盧森堡館外,一片世博開園時種上的葡萄園已接近成熟,一些青澀的葡萄串開始掛上枝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先葡萄園是不設防的,但是有些遊客不久前已經踩踏到葡萄園裡,為了保障葡萄能夠成熟,展館最近開始拉起了紅色的「警戒線」。但記者發現,仍然不時有遊客跨過警戒線和葡萄「親密接觸」。
防患於未然的還有竹藤外牆的西班牙館,在館的外壁,幾乎每隔5米就有一塊警示牌。或者是「禁止煙火」,或者是「請勿觸碰」,警示牌密度之高堪稱世博之最。西班牙館的工作人員也很無奈:「有的場館外圍建造了『護城河』,像芬蘭館那樣。我們展館沒有這種天然的隔離設施,所以只能掛滿警示牌提醒遊客了。」
(來源:勞動報)
推薦閱讀:
※為什麼當代女士們越來越講究,男士們卻越來越隨意?
※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許願咒) @ (祕密主)的blog :: 隨意窩 Xuite日誌
※緊身牛仔褲簡約而又不失細節感,隨意搭配就很洋氣顯高顯瘦
※緣來緣去都隨緣,來了走了都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