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種及改良配種 我區母豬以本地烏金豬為主。 公豬為引進的國外優良瘦肉型品種,主要有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皮特蘭四個優良品種。 優良的瘦肉型種公豬和我區本地母豬進行雜交改良,所產的雜交豬能集中父母雙方的優點,表現出適應性強、生長發育快、瘦肉率高。我們利用這一雜交優勢,在養豬生產中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在改良配種過程中,要改掉亂交亂配的舊習慣,不能用雙月公豬進行配種(公豬年齡以8月齡為宜);不能用雜交公豬配種;不能近親交配。
進行經濟雜交,母本要選擇發育良好、有效奶頭6對以上的個體。初配年齡不早於8月齡,配種方式以人工授精為主、本交為輔。採用人工授精配種,注意掌握以下幾個技術關鍵: 1、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良種公豬。 2、采精時間以上午6—7點為宜,採下的精液經過嚴格檢驗合格後,經稀釋方可使用。稀釋液要現配現用。儘管稀釋後的精液可保存72小時(3天),但最好是當天采,當天用。輸入精液溫度要求是35—38℃。 3、掌握輸精適宜期,應做到「三看」:一看時間,一般發情後2—3天適配,發情期為5天的,發情後3—4天適配,初配母豬可推遲一天;二看母豬表現:母豬接受爬跨,站立不動,觸摸臀部時,股部朝觸摸部位移動,眼淚到眼角與嘴角之間不再往下流;三看陰部:發情前期,陰戶潮紅腫脹,2—3天後陰戶淡紅或紫紅,腫脹消退,顯露皺紋,流出濃稠粘液,此時輸精,受胎率高。 4、輸精方法:讓母豬自然站穩,輸精管前端塗上精液做潤滑劑,將輸精管輕輕插入母豬陰戶,邊捻轉邊抽送,待插入進30厘米左右,感到插不進時,稍稍向外退出一點,即開始壓送輸精,一般約2—5分鐘輸完,不宜太快。輸精完畢,慢慢抽出輸精管,按壓母豬背腰部,防止因母豬走動,引起精液外流。 二、飼料與飼餵方式: 飼料是養豬的物質基礎,要養好豬,首先要有好的飼料,在有飼料的基礎上,還要懂得如何合理使用,了解飼料里有什麼養份,各種養份在豬生長中所起的作用,這樣才能使豬吃了飼料肯長、肯肥、快出欄。 飼料原料根據營養成份的特點,可分為以下幾類: 1、能量飼料:玉米、小麥、大麥、蕎子等谷實飼料,紅薯、洋芋、木薯、芭蕉芋等塊根塊莖飼料,麥麩、細米糠等糠麩飼料。 2、蛋白質飼料:各種豆類、餅粕、嫩樹葉糠、魚粉、血粉等。
3、粗飼料:蠶豆糠、混合米糠、草糠、紅薯糠等。 4、礦物質補充料:骨粉、貝粉、蛋殼粉、石粉、食鹽等。 5、飼料添加劑:補充必需微量元素、必須氨基酸、各種維生素等。 不同的飼料原料所含的營養成份各不相同,單一的飼料不能滿足豬的營養需要。我們只有根據不同豬只、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的需要特點,選擇多種飼料原料配合起來,才能滿足豬的營養需要,使豬生長快、生產性能高、經濟效益好。 把幾種不同的飼料科學合理地配合在一起,就稱為配合飼料。配合飼料營養全面、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縮短飼養周期,最大限度地節約飼料,降低飼養成本,增加農戶收入。 農戶餵豬的飼料歸結起來,有配合飼料(全價飼料)、濃縮料、飼料添加劑等幾大類。農戶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分別選擇使用上述飼料餵豬,對養豬大戶和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戶,可購買全價飼料餵豬,對資金有困難、不能購買全價飼料餵豬的農戶,可用自產的玉米、麥子、豆類、糠等與魚粉、豆粕、骨粉、貝粉、生長素等配成自製配合飼料飼餵。 現列舉生長育肥豬飼料配方如下(供用戶參考): 前期配方(體重20—50千克) 玉米56%、蠶豆10%、黃豆2.5%、細米糠19.7%、菜枯2%、魚粉7.3%、骨粉1%、貝粉1%、添加劑0.2%、多維素0.005%、食鹽0.3%。 後期配方:(體重50—90千克)
玉米53.6%、蠶豆3%、細米糠20%、麥麩9%、蠶豆葉糠4%、菜枯4%、魚粉5%、骨粉1.1%、添加劑0.2%、多維素0.005%、食鹽0.3%。 一些農戶喂單一料、節節料、即有啥喂啥、大春上場喂玉米、小春上場喂蠶豆,這樣既浪費飼料,增重效果也差。其實,糧食越不充足、越需要推廣配合飼料,這樣才能節約糧食。 大多數農戶特別是二半山區、高山區廣大農戶,可購買濃縮料搭配自產的玉米、麥子、糠麩、洋芋、紅薯等飼餵,避免用單一料餵豬,造成飼料浪費。 農戶買回濃縮料後,只需按說明配入穀物糠麩等能量飼料,即可餵豬。濃縮料與塊根塊莖飼料的搭配使用,可參照以下比例: 豬體重15—90千克 濃縮料∶鮮洋芋 1∶9—12 濃縮料∶鮮紅薯 1∶7—10 濃縮料∶鮮木薯(去皮) 1∶5—8 配合飼料、濃縮料、飼料添加劑、青飼料、青貯飼料要生喂,豆類、薯類(紅薯、洋芋)要煮熟後飼餵。 東川區烤酒主要是用玉米、玉米經過發酵制酒,澱粉已被分解,酒糟中餘下的主要是蛋白質、粗纖維、礦物質,可以直接與配合飼料搭配飼餵,而不宜與濃縮料搭配飼餵或單獨飼餵。每1千克配合飼料可搭配鮮酒糟3.2千克。
三、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是發展養豬生產的基礎,母豬生產包括良種選育、配種、妊娠、分娩、哺乳、育成等環節,技術性較強。我區母豬的飼養目標是達到「三高」:即高受胎、高產仔、高育成。母豬年產仔豬2窩,年提供斷奶仔豬16頭以上。 母豬初配年齡和體重:本地母豬在8月齡時體重達50—60公斤,培育品種或雜交母豬在10月齡,體重80—100公斤配種較好。 母豬配種以人工授精為主,本交為輔。母豬配種後20多天不再出現發情,即認為基本配准,母豬配種懷孕後,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懷孕早期要餵給優質配合飼料,保持圈舍清潔、乾燥,注意防滑。 飼料標準:依據「低妊娠、高泌乳」的原則,主要於哺乳期集中投料和優飼。 飼料精、青、粗、副搭配:母豬可以利用較多糠麩類、糟渣類副料和青飼料飼餵,特別是青料,必須保證全年輪供不斷,多喂青料,不僅可以節省配合料,還可以起到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的作用,妊娠期以副料和青料為主,適當搭配配合料,哺乳期則應以配合料為主,多搭配青料、適當搭配副料。 圈舍:改墊圈積肥舊式圈為圈外積肥衛生圈,圈舍保持清潔、乾燥、通氣、明亮,並設護仔保溫補飼欄、自動飲水器。 妊娠母豬預產期推算方法:用配種的月份加4,日期減6。 母豬的泌乳規律:產後泌乳量處於增長趨勢,到仔豬21日齡左右達到高峰,以後逐漸下降。由此可見仔豬產後21日前的營養主要由母乳供給,在這時期哺乳母豬要儘可能提高能量的攝入量。 飼料配方例舉:
妊娠期:玉米40%、蠶豆4%、細糠和麥麩22%、蠶豆糠25%、菜籽餅2.8%、豆餅4%、骨粉1%、貝粉0.6%,食鹽0.4%,生長素1%。 哺乳期:玉米43%、蠶豆8%、黃豆3%、細糠和麥麩26.7%,蠶豆糠10%、菜籽餅3%、豆餅4%、骨粉1%、貝粉0.6%、食鹽0.5%,生長素1%。 四、仔豬培育 養好仔豬,主要是減少死亡率,提高成活率,提高斷奶重,育成健壯的仔豬。 (一)新生仔豬護理 1、仔豬產下後,用乾淨毛巾擦凈口、鼻粘液和全身,臍帶停止波動時在距腹部三指寬處剪斷,用5%碘酒消毒,仔豬此時行動不靈活,抗病力差,要儘早吃到初乳(產後一周內分泌的乳汁),以獲得免疫能力,最晚不超過2小時。 2、固定奶頭:產後3天內,人工輔助仔豬固定奶頭,把大的、強的、會搶奶頭的仔豬固定在後部奶頭,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面的奶頭。 3、做好「五防」工作:防壓、防凍、防咬、防貧血(於產後2—3天注射農業部推薦的富鐵力1毫升)、防下痢(初生未吃初乳前,餵給「痢凈」0.5—1克/頭,7日齡再喂一次)。 (二)哺育期飼養(初生至42日齡斷奶) 1、誘食:仔豬8日齡起,用乳豬料或炒香的豌豆、玉米、小麥誘食,至14日齡前教會仔豬採食。
2、補飼:15日齡起進入正常補飼,日餵乳豬料4次,青料2次,喂量每頭每天以顆粒料60—80克開始,逐日增加,到42日齡斷奶時,每天每頭喂料達350—400克。 (三)保育期飼養(42日齡至70日齡) 仔豬斷奶後,母仔分開飼養,餵給仔豬料至70日齡,牽走母豬,仔豬留原圈飼養,日喂4次,生料飼餵。 凡不留作後備種豬用的仔豬,於35日齡閹割。斷奶時注射豬瘟疫苗,49日齡和56日齡分別注射仔豬副傷寒菌苗各一次。70至90日齡之間,進行驅蟲一次。 五、育肥豬的管理 仔豬自70日齡保育期結束至出欄屠宰為生長育肥豬,生長育肥豬須採用直線育肥的方式進行育肥,飼餵配合飼料,總的原則是敞開飼餵,讓豬吃飽,採食量越多越有利,每天喂2—3次,每次以既吃飽又不剩餘為好。喂乾濕料,保證全天供給充足飲水。 飼料生喂:傳統習慣養肥豬是把飼料煮熟飼餵,以為熟食可以使豬長得快。其實只有少數飼料,如豆類、洋芋等熟喂比生喂好。多數飼料經過煮熟反而會使飼料中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飼餵效果。廣大農村習慣把青料燜煮,這樣不僅造成營養損失,還容易引起豬的亞硝酸鹽中毒。 飼料生喂可避免對營養物質的破壞,提高飼料利用率;節省燃料,減少了對森林的砍伐,有利於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可節省養豬勞動量。 生喂飼料要注意給豬驅蟲,特別是2—4月齡小豬。 育肥豬體重達100千克左右為適宜屠宰期,此時屠宰,可使料肉比、日增重、經濟效益和瘦肉率四個指標兼顧。
六、圈舍改造 豬圈是養豬的先決條件,農戶要因地制宜地建蓋衛生圈,有條件的農戶應建「三結合(豬舍、廁所、沼氣池)」衛生圈,圈內保持乾燥、通風、具備保溫、透光性能,設有食槽、水槽、豬床,便於管理、防疫,做到圈外積肥。按公、母、生長育肥豬分開飼養,公、母豬應一豬一圈,母豬圈內設有護仔欄、自動飲水器、紅外燈。 七、疫病防治 農戶飼養的豬,實行豬瘟免疫程序,同時開展豬肺疫、豬丹毒、鏈球菌等疫病的計劃免疫,適時驅蟲,一旦發生疫病,要立即報告村、鄉獸醫部門,請獸醫診治,採取綜合防制措施,減少生豬發病死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