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錯在哪裡?(一)進化論與遺傳學

進化論錯在哪裡?(一)進化論與遺傳學

(2010-02-06 20:12:06)

轉載

標籤: 進化論 遺傳學 真理 科學 雜談 分類: 好文轉摘

  時下,許多人自恃是「進化論」的忠實信徒,其實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從未做過任何研究與考查,相當多人是為標榜自己「進步」、「科學」而已,然後用近乎胡攪蠻纏的方式,努力「捍衛」著他們所堅信的理論。但同時,全球也有許多人已經在反省,其中大部分是有著嚴肅學術態度的科學家,也有不少人發表了各類質疑與批判「進化論」的論文與書籍,提倡世界全民的科學反思。不過我們還是很悲哀地看到,還有無數甘願自我蒙蔽的人在進行無理取鬧般的叫囂,宣稱「進化論」是「符合科學」「符合理性」的。但是,現代「進化論」真的是正確的嗎?它究竟是一個亟待補充與證實的科學猜想,還是被某些勢力精心策劃的騙局呢?那麼就用科學來證明一下,「進化論」到底是真是假。  首先從生物遺傳學來查證,「進化論」能否經得起考驗。(一)進化論與遺傳學  生物遺傳學按其研究問題主要可分為經典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等。經典遺傳學創始人是奧地利一個天主教修道院院長格里格·喬安·孟德爾(GregorJohannMendel,1822-1884)。孟德爾的紅白花可食豌豆雜交實驗,也推動了實驗生物學研究的發展。該實驗證明了生物基因來自其親代遺傳,且有優勢基因(顯性基因)與劣勢基因(隱性基因)之分。1906年,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學家貝特森(WilliamBateson,1861-1926)提出「遺傳學(Geneties)」,遺傳學的科學地位正式確立。  美國生物學家托馬斯·摩爾根(Thomas HuntMorgan,1866-1945)與1910年至1920年間,與學生一起進行了果蠅的實驗遺傳學研究,發現了伴性遺傳規律,以及遺傳中的連鎖、交換和不分離規律,進一步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發展了染色體遺傳學說,遺傳學進入細胞遺傳學研究階段。摩爾根還發現了染色體連鎖圖,由此確立了遺傳基本單位的概念——基因。  1928年,格利菲斯(F.Griffith)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存在。1938年,英國分子生物學家阿斯波里(William ThomasAstbury)與貝爾(F. O.Bell)用X射線衍射晶體分析法,研究了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1944年,美國醫生艾佛瑞(Oswald TheodoreAvery)、麥格理(Colin M. Macleod)與麥卡錫(Maclyn J.McCarty)將脫氧核糖核酸加以分析,證明了生物體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而非一直以來人們所以為的蛋白質。1952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赫爾斯利(AlfredDay Hersley)用同位示蹤法再次確認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為遺傳物質。  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華生(James Dewey Watson)與英國物理學家克里格(Francis HarryCrick)研究了DNA的化學成分,並通過對DNA的射線衍射晶體學資料分析,提出了劃時代的DNA分子「雙旋(DoubleHelix)」模型,解開了DNA結構與遺傳訊息複製的奧秘。  1966年,美國生物化學家尼倫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與霍蘭納(Har GobindKhorana)發現了細胞中的信息核糖核酸(mRNA)。研究發現mRNA在DNA遺傳複製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DNA的研究,基因的本質是核酸(NucleicAcid),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縮寫為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縮寫為DNA)。除部分病毒的遺傳信息基因位於RNA,其他所有生物的遺傳信息基因均位於DNA。根據RNA的分子結構與作用,分為核糖體RNA(rRNA)、信息RNA(mRNA)與轉移RNA(tRNA)。DNA在遺傳過程中,攜帶生物遺傳信息,是生物遺傳的主要物質基礎,必須通過mRNA,將親代DNA模板上的核苷酸排列順序準確轉錄成mRNA,才能使DNA中的遺傳信息傳遞到mRNA分子中,然後mRNA成為子代生物體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所需的直接模板,指導生物體蛋白質合成,此過程稱為遺傳信息「翻譯」。  1927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伯格(PaulBerg)等成功地實現DNA的體外重組分子研究,開創「遺傳工程」學科,遺傳學研究進入分子遺傳學時代。  1977年,科學家發明基因工程,2000年6月26日,國際科學集團組織建立的《人類基因計劃》合力完成了人類基因密碼的譜寫工作,包括美、英、法、德、中、日等國許多科學家參與了這個跨世紀的「大科學」研究。其中,中國科學家負責1%的工作任務,研究人類細胞22對基因中的第三號基因染色體的3000萬個鹼基。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了「遺傳」在生物種類中不可取代的作用,遺傳的本質是維持一種族的生物存在與延續的根本,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實實在在的規律,沒有遺傳,生物就不能繁衍生息。科學證明,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要先產生2000種不同的蛋白質,才能建立和維持它的生命;一個生物體中有千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是由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的氨基酸分子串起形成。一個細胞要想從沒有生命的水中「進化」生成,都已經是天方夜譚,何況細胞「進化」成有思想的人類?  1953年,米勒(Stanly L. Miller)-尤列(HaroldUrey)實驗(Miller-Ureyexperiment)中,米勒根據亞歷山大·歐帕林(AlexanderOparin)與J.B.S.霍爾丹(J.B.S.Haldane)的學說,在擬定的氣體模擬太初大氣與擬定的液體模擬海洋中,加入電火花模擬閃電,產生了極少量對生物有意義的氨基酸和一些細胞中可找到的小分子,曾轟動一時。但接下來的長期實驗卻證明了這個實驗無法解釋生命的產生,因為僅僅是少量氨基酸和小分子,根本不能構成生命。同時必須看到,自然界不具備實驗室中所預設的條件。幾十年後這個實驗被徹底否定了。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只要將儀器裝好,其他的就容易了。」(參考圖1)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兼數學家霍伊爾(FredHoyle,1915-2001)將生物化學研究資料的數據拿來計算,發現若單從22種氨基酸,僅憑偶然機會演變成生命所需的2000種蛋白質,其概率為10的40000次方分之一,最少需要10的40000次方年的時間。德國化學家艾根(ManfedEigen)說,一個普通基因平均有221個核糖字母,若讓四個核糖字母(A.C.G.T)胡亂串聯,碰巧生成一個特別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個字母是A,其可能性是四分之一,若前兩個字母為A.T.,可能性為4的平方分之一,依此類推,要221個核糖字母全部正確,可能性為4的221次方分之一,可以寫作10的133次方分之一,即十萬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分之一。這使得生物「進化」的過程極其緩慢,準確率降低到近乎不可能,其記年單位不應當是10萬年,而應該為萬億億億……年。  中國基因研究通過對人類侏儒症的臨床研究發現,侏儒症的成因是人體染色體基因遺傳轉錄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導致其中一個鹼基缺失,從而使蛋白質合成模式出現錯誤,造成人體結構畸形生長。但有些基因突變病症個體在下一次DNA轉錄時又會自我糾正,按照正常順序排列,避免子代個體基因再次突變,這就解釋了為何親代為先天聾啞人而其子代為健全人。  一系列對DNA的研究數據表明,所有個體都具有明確的遺傳基因特徵,以及與親代保持一致的基因信息,以確保其種族在繁衍過程中的純一性。從基因遺傳規律可以推出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無論可食豌豆開何種顏色的花,可食豌豆的親代都必須是可食豌豆;同樣,不管人的後代是純種人還是混血兒,人的親代都必須是人,而不可能是猿。同時,任何生物的基因突變所帶來的後果,非但不是進化,反而產生缺陷,就如實驗室內人為「精心培育」造成基因突變產生的四翼果蠅,很多人用它證明進化論的可行性,然而這隻四翼果蠅由平衡器「進化」的一對翅膀並沒有飛翔肌肉,所以它根本就不能飛行,是一隻「殘障蠅」。除此之外,自然條件下沒有實驗室那種可以隨心所欲控制的環境條件,生物體產生基因突變的機率極小,因為遺傳規律對生物體基因突變有強大的「限制」,基本遏制了基因突變的可能性。  根據「進化論」理論闡述,生物起源於遙遠的歷史中海洋里「碰巧」形成的一個單細胞。除非上古時代生物遺傳不遵循如今被科學所發現的生物遺傳規律,否則水生單細胞只能「複製」自己繁殖為與自身相同的單細胞生物,並且稍有基因突變就將夭亡而不復存在,那麼現今世界的生物界只可能是無數個生活在海洋、江河中的單細胞生物甚至它們連陸地也登陸不了,也就不可能有如今複雜多樣的動物、植物與人。  「進化論」提出,生物後天習得並鞏固的經驗,也可通過遺傳給其子代。某些「進化論」狂熱分子進而提出「勞動創造人」的結論。科學家針對該理論進行實驗,教會狗一些簡單的算術,結果其子代並沒有算術的技能,科學家連續教育了數代,其下一代仍舊不會算術;科學家又將實驗鼠的尾巴切斷,結果繁衍了數十代,子代鼠的尾巴依舊還是同數十代前的親代一樣長。這個實驗推翻了生物後天習得經驗參與遺傳的理論。此後,「進化論」狂熱分子將該理論從「進化論」中刪除了。  「進化論」認為生物體有一個始祖型,其肢體以一個先存形式構成並發展成不同生物的肢體,將其解釋為「後代漸變」。現代基因學研究已經證明,雖有相似基因Distal-Less基因參與了如人手臂、獸前肢、鳥雙翼的合成,但它們絕非同源,同時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生物肢體「漸變」的中間環節存在。基因學完全否定了「進化論」的「同源」假說。可以肯定的是,「進化論」的這個觀點無疑是受了人手、獸足、鳥翼等外形上的蒙蔽。  現代科技已經能通過DNA分析法測定一個孩子的親生父母是誰,同樣也能夠用DNA分析法測定人類與猿猴是否有「親戚關係」那麼,人類與猿猴的基因一樣么?基因研究發現,各種生物的基因都不相同,人的基因與任何動物、生物的基因也不相同。儘管生物都是由蛋白質組成,卻按照各自不同的形式存在,遵循各自的遺傳信息。越種繁衍的生物,其遺傳信息被破壞,無法繼續繁殖子代,如驢與馬雜交產生的騾子、獅與虎雜交產生的獅虎獸、鯉魚與鯽魚雜交產生的金魚等。  其實從以上這些遺傳學研究證據,已經完全可以推翻「進化論」。還有一些有關人類遺傳信息的研究,分別為科學機構針對女性與男性的基因型染色體的單獨研究。1987年,《自然》雜誌刊登了美國三位遺傳學家卡恩(RebeccaCann)、斯通金(Mark Stoneking)與威爾遜(AllanWilson)的研究報告,通過研究一種直接有母親傳給女兒的DNA入手,研究不同民族、種族的婦女基因,如高加索人、非洲人、亞洲人、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人、新幾內亞人等,發現所有女性的基因都通過同一種遺傳族譜,這說明不同種族、民族的婦女具有親緣關係。1995年,《科學》雜誌刊登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一群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通過直接由父親傳給兒子的Y染色體著手,研究采自全球各民族男性Y染色體樣本的「ZFY」場所,進行對比分析,在預計本該出現至少兩萬多種不同類型的情況下,卻表現了出乎意外的一致性,研究結果是所有樣本沒有任何差異。這些數據表明:現代人有一個距今不遠的共同祖先。美國遺傳基因研究的一份報告證明,在通過對歐洲1007名男性的Y染色體研究,從基因角度看,他們根本就是兄弟,說明基因不受國界限制。儘管科學家並沒有直接宣布「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的存在,但這些研究證據卻從遺傳學的角度推翻了「進化論」。  不僅如此,人類遺傳信息科學研究的結果,也提醒人們,特別是某些種族分裂主義者:全人類都有血緣關係,民族與民族之間沒有優劣差別。  在如今注重「證據」的時代,要證明一條科學理論的真偽,必須通過客觀的研究與實驗,以及對研究數據的客觀科學分析與解釋。在「『進化論』違反了生物遺傳規律」這一事實面前,我們是該相信已經被發現的遺傳規律,還是該相信違反了遺傳規律的「進化論」假想呢?  古語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既然我們現在還無法研究發現出生命的起源,那就大大方方說「不知道」好了,何必要編出一個違背真正科學的假想理論,欺騙自己相信呢?這不是自欺欺人又能是什麼?
推薦閱讀:

人類遺傳病與生物進化
快樂可以遺傳
精神分裂症會不會遺傳
先天遺傳病也「重男輕女
你的孩子另有爹?——「先父遺傳」真可怕 !

TAG:進化論 | 遺傳學 | 進化 | 遺傳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