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動作步驟精解
我們講太極拳全身各部位的動作,但太極拳不是靜止的,要做動作,這一講我們就要研究太極拳怎麼做動作。
太極拳每一個動作都分三個步驟:摺疊,運行,落點,這三個步驟包括了太極拳的許多要領。
第一步,摺疊:動作的開始。
不管做什麼事,總有個開頭。太極拳在動作開始時是很有講究的。老拳譜(現在也有人把它叫作拳經即太極拳的經典著作)中是這麼說的:「往複須有摺疊」,意思是說動作來回時必須有一個摺疊。什麼叫「摺疊」?好多人看書時看不明白,其實在拳經的其他地方老前輩作了解釋,說:「欲前者先後,欲左者先右」,就是動作如果想要向前,必須先往後來,想要向左,必須先向右去。你可以琢磨琢磨這個動作做出來是什麼樣的:假定我的右手放在身體的正前方,現在想讓手往右邊去,按照「欲前者先後,欲左者先右」的原則,就必須先往左邊去,以後再回到右邊,這是個什麼形象?來回時這麼一折,是不是就是個摺疊?!所以,只要把這個動作做出來,就符合了「往複須有摺疊」這個原則。為什麼在往複的時候都必須要有一個摺疊呢?這是因為太極拳要求所有的動作都是圓的,不允許在打拳的過程中出現稜角,使前一個動作和後一個動作中間出現斷勁現象,這樣就需要在方向發生改變的時候,在兩個動作之間加一個摺疊作為緩衝和過渡,使前一個動作的勁能和後一個動作的勁自然地聯接上。太極拳各家各派各有其特點,但上述原則卻是共同的。舉例來說,陳氏太極拳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相兼,常常前一個動作既快又剛,而後一個動作卻是既柔又緩。怎麼把這兩個動作聯接起來呢?如果直接聯接就顯得十分生硬,就會斷勁,陳氏太極拳在兩個動作之間加了個「接骨斗筍」(也稱「接骨逗榫」)。什麼叫「接骨斗筍」?我打個比方,一根6分的大自來水管子,要和一根4分小管子連接,中間就必須加一個接頭。這個接頭叫大小變頭,變頭的一頭接6分管,另一頭接4分管,兩頭的水量和水壓不一樣。水從6分管流進來,從4分管流出去,中間有個緩衝, 「接骨斗筍」就是從快剛轉成緩慢的緩衝,它的前半部接快剛,後半部接緩慢。這個「接骨斗筍」前輩創造得非常奧妙,經過這一「接」,就解決了前半部和後半部的連接問題。這個「接骨斗筍」,實際上也就是摺疊。
僅僅把摺疊做出來還不夠,前面講過,太極拳還要求一切動作都必須劃著圓走,不能走直線。怎麼走出這個圓來呢?從動作看就是先劃一條弧線,這是半個圓圈,再劃一條弧線,又是半個圓圈,兩條弧線合在一起就是個圓。所以摺疊的時候,不管是向左還是向右,都不能走直線。還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在我的手先往左去再往右來時,不能走直線也不能走平面,應當劃圓。怎麼劃圓?向左的時候先向上向前劃個圓弧,回來向右的時候再轉成向下向後劃個圓弧。這兩個弧,一個是向上向前,一個是向下向後,合起來正好是個圓。所以,摺疊既不是平面的,也不是直線的,而是個圓圈,如果向左和向右都是直來直去,就必然會出死折,而太極拳不準有死折,所以摺疊必須圓著折回來。打太極拳要打出圓來,所有的動作都必須是圓形的,這是太極拳的總要求。
只划出圓還不行,太極拳還要求弧線中要有螺旋,即所謂的大圈中套小圈。楊班侯傳下的《九訣八十一式》中有一個式子叫亂環訣。什麼叫亂環訣?就是混身上下都變成了圈,大圈套小圈,小圈裡外還是圈,圈套圈,把人身上都變成了圈,到處都這樣。所以我們在動作中僅僅走出兩個半圓來還不成,手除了劃弧線之外本身還要螺旋著走,還得劃著小圈走。這種手本身的旋轉,可以是大拇指朝手背所在的方向旋轉,叫外旋,也可以是大拇指朝手心所在的方向旋轉,叫內旋,也有人把它們叫逆纏和順纏。不管叫旋也好,叫纏也好,總之都是螺旋。一方面要走出弧線,另一方面手本身還要旋轉,我把這種打法形容為地球圍繞著太陽時的公轉和自轉,公轉指走的弧線,自轉指胳膊本身的旋轉。在剛才講的例子中,在走前半個弧線時,我的大姆指向手背方向外旋著劃弧,等到回來時,變成大姆指向手心方向內旋著劃弧。向外旋半個,向內旋半個,這才符合老祖宗在經典著作中說的「欲前者先後,欲左者先右」和「往複須有摺疊」,這才是真正的摺疊。
陳鑫在《總論拳手內勁剛柔歌》中,曾經很通俗很簡煉地把這個動作概括為「妙手一著一太極」,就是練太極拳的人一動手必然就是一個太極圖,在上面的例子中,你的右手向左繞了一個圈子後又向右回到了原位,這是個摺疊。摺疊中帶著螺旋走,向左外旋著走了上半圈,又向右內旋著走了下半圈;向左時掌心向上,向右時掌心向下;掌心向上,叫陰掌,掌背向上,叫陽掌,所以拿手掌來說,是一次陰掌,一次陽掌;去時掌心朝上是白魚,回來時掌心朝下是黑魚;向左劃弧時是白魚的魚頭,回來時轉成大姆指向下,這時白魚的魚尾就變成了黑魚的魚頭,兩條魚走成陰陽魚,合起來正好是一個太極圖。落實到陳鑫的話來說,這就是「妙手一著一太極」。
總結上面所講的,太極拳的起始動作,包括太極拳拳譜中的四個要領:
一、摺疊,即拳譜中說的「往複須有摺疊」。
二、「欲前者先後,欲左者先右」。不但手是這樣,身上其他地方也都應該這樣。
三、不是走直線,必須走弧線。所謂的弧線就是圓的一半,兩個弧線就湊成一個圓。所以打拳一定要劃著弧線出去,再劃著弧線回來。
四、螺旋。要擰著勁走,走出螺旋。任何地方都要有小圈。
做起始動作就要做出上面四個要領來。
有些人把摺疊說成是「零碎」,甚至貶之為「花架子」,認為學拳不用學這些,還有些人覺得太難學,不想學。按照上面的要求確實難學一些,但正是這些「零碎」才是真正太極拳的核心,是國粹的精華,如果你不懂得這麼去練拳,那麼即使你練了一輩子,最後你的拳也不叫太極拳,這是我必須講清楚的。
上面講的只是太極拳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就那麼費勁。
第二步:運行。
摺疊後手開始按照拳架子的要求做動作,例如手原來在身上的中間,現在要往右橫著走,這條弧線就是動作的第二步,我叫它為「運行」。
運行的過程和第一步摺疊的要求是一樣的,懂得了摺疊是怎麼走的,對運行的過程就很容易掌握了,因為運行的過程,還是和摺疊一樣走弧線,有螺旋,有公轉和自轉,只不過摺疊只是在原位置上動,而運行時因為做動作,它所劃的弧線就要往大了放,往長里拉,所以運行實際是放大和拉長了的摺疊。
由於打拳的動作千變萬化,動作的大小、方向、幅度、角度等各不相同,使運行的弧線很不規律,但不管手向那個方向去,角度是什麼,有一個原則必須遵守,就是運行過程還是兩個弧線。比如我這隻手要從中心向右邊走,那麼運行的路線就應該是:先向里劃弧線,這是半個圓,然後再向外劃弧線,這才划到了家,這條路線的形狀就像英文中的「S」;也可以先往下劃弧線,然後拉上來,再緩衝一下,又出來個波浪,形狀就像「W」,譬如「雲手」中的左掌;如果先往上走弧線,也可以走出一個「M」來;也還可能不是從中心向右,而是向前走,那就應該先拉回來向里劃個弧線,再向外劃,成了個「U」字,或者往裡拉小一點,變成了「V」字。當然,不管是「W」、「M」還是「V」,都不能走直線,而要劃圓圈,如果出了尖角就不對了。如果我們把上面講的「S」形攔腰砍斷,把下面半個圓一翻,和上面半個圓一對,還是個圓。「W」從中間分開是兩個沒有尖角的「V」,上下一合也還是個圓。「M」、「V」也一樣。所以走的路線儘管不規律,但是都要走出兩個弧線來,弧線中還要有螺旋,兩條弧線折過來,還是個圓圈,是個太極圖,這些都是一樣的。
第三步 :落點。
什麼事有開頭,有完了。一個動作完了,到頭了,要有個交代,這個交代就叫落點。
拳譜說:「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這裡的意氣指的是勁和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的形在到頭時應當變換得很靈巧;如果變換得不靈巧,這個拳打得就沒有意思。如果一個動作到頭,接著就打下一個動作,看不出節奏來;或者停半天再接著打下一個動作,都會顯得很生硬。所以這個點一定要處理好,如果處理不好,變換起來就不靈活了,就像唱歌一樣,唱歌和唱戲如果節拍沒有打准,唱出來就很難聽,如果打拳沒有節奏,這個拳也打得很難看。
一個動作做完,到了頭怎麼處理?好多人有爭論,有人說應當頓一下,也有人說應當停一下,斷而復連,這些都不對。老前輩沒有告訴你要斷,也沒有告訴你要停,動作到了頭,從外形看好像停了、斷了,實際沒有停也沒有斷,這個時候怎麼做?老前輩用了一個「沉」字,即一個動作完了以後應當「一沉」。這個「沉」字用得非常恰當,沉不等於斷,拳譜說「勿使有斷續處」,打拳不能斷,如果斷了,就不符合太極拳的原則了。正確的做法是動作到頭後應向下一沉而不斷,這個一沉而不斷的動作,就叫做落點。
落點是身上的事,但「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從手來看,在運行的過程中,手自然展開,手指是松的,掌心向里收有一點凹的意思;動作到頭後,不管這時手是個什麼情況,是揚掌、浮掌還是立掌,手指都要向手背方向後展,掌心要往外突,叫展指突掌。所以手在打拳時,也有個一開一合、一松一緊、一張一弛的過程,否則你的手也是死板的。
手指的動作是和全身連在一起的。這時從全身看,整個身體往下一沉,兩腳往下踩,頭向上頂;在前面的右手一展指、一突掌,後面的手掌就向後撐;身體從腰分成兩半,腰以下向下沉,腰以上從脊椎處一直到頭頂,一節一節往上立,叫立腰。
到這兒,一個動作就做完了,交代得非常清楚。
在一個動作做完後,再進行下一個動作時,要把全身松下來。一放鬆,掌心又凹進去了,手指也鬆了,還是先做摺疊。在上面的例子中,做落點時,我的右手已經在右邊,要向左邊來,就應當先向右做摺疊,回到左邊再走運行,等回到原位置上再走落點。從我的手從前胸正中運行到胸的右方;然後再從右前方回來,還回到胸的正中原位置,這就是一個來回,或者一個循環。
上面我講的是動作。動作和式子不一樣,太極拳的式子,可以有幾個不同的動作組成,這由式子的情況來決定,可以是三個、四個動作,也可以是五個、六個動作,但不管一個式子包括幾個動作,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包括上面三個步驟。太極拳的「形」必須按照這樣走。
上面講了太極拳每一個動作有摺疊、運行、落點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同時也就是一個升降開合的過程。
升降開合又稱屈伸開合、蓄髮開合。
升降開合是從身體的上升和下降來說的,身體向上升是開,向下降是合。
如果從身體的屈和伸來說,身體向前伸是開,向里屈是合。
如果從打拳的勁上說,發勁時是開,蓄勁時是合。
要正確地掌握和理解升降開合。有人把升降開合理解為膝蓋的屈伸,認為膝蓋伸直,人站起來,就是升;膝蓋彎屈,人屈下去,就是降;也有人把升降開合理解為腰的屈直,哈下腰去是降,直起腰來是升,這都是不對的。升降開合指的是從尾閭到頸椎這一段脊椎的拔長和縮短。在升的時候,從尾閭開始,脊椎骨一節一節地往上拔,到頸椎時,頭就像足球運動員頂球那樣往上頂,拳譜說:「尾閭中正神貫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這時身體就拔長了;合的時候,脊椎骨一節一節往下松,身體就縮短了。
升降開合在太極拳的三個步驟中怎麼體現?
動作一開始走摺疊,腰眼的地方就好像放了氣,腰一放氣,把全身各個部位的氣都往腰眼處吸,身體就往下合,或者叫蓄,或者叫屈。只要一合,身體就收攏回來了。但氣不是一下放完的,在走運行的第一個弧線時,還在一點一點地放,整個身體從腰處慢慢地往回吸。劃完第一個弧線,氣放得差不多了,從運行的第二個弧線開始,就慢慢往裡充氣了,這就是「開」。等氣充到頭,這時「開」也到了家,這就是落點。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如此,如果運行的兩個弧線是「S」形,就是下半個弧線是合,上半個弧線是開;如果是「M」形,就是左邊的弧線是合,右邊的弧線是開。到落點時,整個人向下一沉,從腰眼處往裡充氣,這時全身漲開,「開」到了極限,整個人都放開了。所以,一個動作,也就是一個開合的過程,開和合從動作的中間分開,摺疊和運行的第一個弧線是「合」,第二個弧線和落點是「開」。
陳鑫說:「一開一合,太極盡矣」,把一開一合做好了,你的太極拳就算到家了。
上面我所講的,都是老前輩著作的內容,我只不過是解釋這些內容。我在上面所講的動作的三個部驟,講的都是太極拳的「形」,這是我多年來認真研究老前輩的著作,並且和一些有文化的太極拳前輩反覆研究討論後得出的一些心得,是把前輩著作的內容經過消化後拿出來的東西。開始學太極拳必須按照上面所講的要領,一點一滴地追求,先練好這個「形」。就好像學寫字,要寫好字,學會書法,就必須按照字的結構和運筆要領一筆一划地練,如果不是這麼練,描紅本還沒有描兩天,就想直接寫草書,即使寫了好多年,到最後你寫出來的字也只能是瞎劃,成不了書法家。打拳也要有這麼個過程,如果你不是首先按照太極拳的要領,做好每一個動作,使不論多麼小的動作,也完全符合太極拳的要領;做到這一點後,再向小了化,再向無去練,否則,你就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即使到了,也不是這麼回事。因此,先練有形,是學太極拳的必經之路,就像走路一樣,你不可能邁過它,不可能超越它。這也是老前輩在他們的著作中講的。
老前輩在拳譜的三個地方談到了這個問題。
第一處說,「先求有形,再練無形,說是無形,仍是有形」,即學拳要先追求「形」,第二步,在有形的基礎上煉成無形,但這時的無形,並不是真正什麼也沒有了,原來的「形」仍然還藏在裡面。
第二處說,「從大往小了練,從有向無了練」,也就是說,開始時,可以把「形」時練得大一點,熟練後再往小了去化;先求有形,等形練出來後,再往沒有去練。
第三處,陳鑫說,「妙手一著一太極,跡象化完歸烏有」這句話非常簡練、非常形象。前一句「妙手一著一太極」說的是形,形非做出來不可;後一句說,形做出之後還要把它化「歸烏有」,這裡「烏有」兩個字應該打上引號,即不是絕對沒有,而是藏在裡面。這種形容是非常恰當的。
我讀過陳鑫的《太極圖解》,一大本書,但實際上就是一句話:「跡象化完歸烏有」。在這本書中,它先划了一個大白圈是無極,無極生出了太極,太極變成兩儀,再進到四象……,化來化去到最後沒有法再分,又變成了一個大圓圈,這叫渾圓一氣。這時,兩極不太好找了,看似沒有但又有,你找不到了,最後又划了個大白圈,成了個無極。所以陳鑫的《太極圖解》開始是個大白圈,到最後還是個大白圈。練太極拳的過程,其實就是這麼個過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