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字看中日豬圖騰崇拜

三、豬圖騰崇拜觀念的變異。隨著豬形象的變異,上述帝王感生故事也有了不同版本。如《漢武故事》中記載:(王夫人)「得幸有娠,夢日入懷。景帝亦夢高祖謂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為武帝。」「日」 和「彘」相差甚遠,沒有任何材料證明二者之間有著關聯,據《四庫提要》 , 《漢武故事》應該作於齊梁時。這時豬的神聖觀念與漢代已有差異,因此記述者更換了一個更能代表帝王的形象——。《漢武帝內傳》也有類似記載:「(武帝)未生之時,景帝夢一赤彘從雲中下,直入崇芳閣。景帝覺而坐,閣下果有赤龍如霧,來蔽戶牖。宮內嬪御望閣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滅,見赤龍盤迴棟間。景帝召占者姚翁以問之,翁曰:『吉祥也。此閣必生命世之人,撫中外而獲嘉瑞,為劉宗盛主也。然亦大妖。』景帝使王夫人移居崇芳閣,欲以順姚翁之言也,乃改崇芳閣為猗蘭殿。旬余,景帝夢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這一記載將赤彘、赤龍、神女捧日等多種情節結合在一起,可能較《漢武故事》更晚。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安祿山「醉卧化為一豬而龍頭」,唐明皇認為「渠豬龍,不能為也」,這裡的「豬龍」之稱已經含有貶義,所代表的不是真命天子,而是亂臣賊子了。岳飛也曾被認為是豬的化身。《夷堅志》甲志卷十五「豬精」條記載,樂平人馬元益赴大理寺監門,其婢夢見有大卿在高樓上宰豬為慶,馬以語寺卿周三畏,以為「建亥之月,當有遷陟」。後秦檜下岳於大理獄,周三畏鞠之,遇夜。周往間行至鞠所,「一夕月微明,見古木下一物,似豕而角,周疑惑卻步,此物徐行人獄旁小祠而隱,經數夕復往,月甚明,又見前怪,首上有片紙書『發』字。周謂獄成當有恩渥,既而聞岳之門僧惠清言:岳微時居相台,為市游徼。有舒翁者善相人,見岳必烹茶設饌,嘗密謂之曰:『君乃豬精也,精靈在人間,必有異事,他日當為朝廷握十萬之師,建功立業,位至三公。然豬之為物,未有善終,必為人屠宰,君如得志,宜早退步。』岳笑不以為然。至是方驗。」這個故事中,因為十二生肖中「豕」與十二地支中「亥」相對應,所以人們首先從時間上來解釋,以為「宰豬」對應「建亥之月」,最後方明白與岳飛有關。岳飛下獄時周三畏見一物「似豕而角」。似豬而有角者,紅山文化出土的「玉豬龍」就是一例。從這些玉器的造型來看,豬的大耳朵經過藝術的變形之後與龍的角(或者鬣毛)非常相似,因此有學者認為紅山文化玉龍實際上就是豬的變形化表現。「豬之為物,未有善終」云云,既是對岳飛作為神祗受難的一種合理化解釋,同時也表明豬神的地位已經不再尊貴。清人錢采、金豐的《說岳全傳》把岳飛說成是金翅大鵬鳥下凡,也是受這種觀念影響。圖騰文化和相關觀念上的壓力或者是歧視,是圖騰文化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如苗族的狗圖騰、楓樹崇拜、蝴蝶媽媽等都在此壓力下發生了變化。豬圖騰也不例外,僥倖存留下來的圖騰故事在後人的記載中往往被看作「跡涉荒誕」之說。《欽定重訂契丹國志》卷首《契丹國初興本末》云:「(契丹)有一主號曰沃赫,戴野豬頭披豬皮穹廬中,有事則出,退復隱入穹廬如故。後因其妻竊其豬皮,遂失其夫,美知所在。」記錄者將其當作荒誕不經的故事,但實際上這一故事有其經驗基礎。據史料記載,古代北方的很多少數民族都喜好養豬,而且「食其肉而衣其皮」。《新唐書·北狄傳》:「室韋,契丹別種,……其畜無羊少馬,有牛不用,有巨豕,食之,韋其皮為服若席。」可見「披豬皮」是契丹人常見的裝束;至於「戴野豬頭」則可能是部落首領或巫師的服飾,因此故事的前半部分應該是生活經驗的實錄。「其妻竊其豬皮,遂失其夫」隱含著「圖騰即人,人即圖騰」,圖騰是人的另一種生存方式的觀念。在這裡,服飾不僅僅作為一種外在的認同標誌,同時也代表著人自身,服飾的喪失也就意味著人本身的消亡。因此,筆者認為這是一則受到圖騰化身觀念影響的人豬幻化故事。原始人相信,人與圖騰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例如以老虎為圖騰的白族就保留有虎與人互相變化的神話。歷史上各種文化在相互影響的時候,都會出現以強勢文化為中心。以自己集團的審美觀點為標準,貶抑其它圖騰形象的現象,因此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圖騰神話中,很多圖騰的形象都不是完整的。漢族經過長時間的選擇和強化,確立了龍圖騰的中心地位。古代漢族的其它圖騰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很多都已經消失,但從各種文獻的記載中,仍然可以尋覓其蹤跡。注釋:1、除了傳說故事之外,珞巴族還存在著與豬有關的祭祀儀式、宰殺禁忌等,這些都可以證明珞巴族曾經以豬為氏族圖騰。苗族的豬圖騰也有相關材料證明。2、李炳澤在《苗族圖騰與神話》序言中談到這一問題,認為文化的壓力和歧視來自不同方面,如犬圖騰的變化與漢文化對「狗」的歧視態度有一定關係,人們力圖淡化神話中的「犬」與現實生活中「狗」之間的聯繫,以至於龍炳文和龍秀祥在翻譯苗族史詩《古老話》時,對「神父狗母」直接音譯為「奶夔瑪媾」,從字面上看不出「狗、犬」的痕迹了。3、《三國志·魏志·東夷傳》:(挹婁)「其俗好養豬,食其內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舊唐書·北狄傳》:琳耨……其畜宜豬,富人至數百口,食其肉而衣其皮。」《太平寰宇記·四夷·東夷》:「挹婁國……責壯而賤老,初死之日印葬之於野,交木作小槨,殺豬積其土以為死者之糧。驅度寐……居土窟中,惟有豬,更無別畜。」 牟海芳:從「家」看中國文化-道客巴巴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是我們現代人探究先民生活及其文化的一個窗口,裡面收錄的字從很多方面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那麼在這裡我們就來從「家」看中國文化。「家」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家庭到家族、到國家、到家天下,中國人以「家」為紐帶,安身立命、構建社會、管理國家、治理天下,世代傳承。中國人都有很深重的家園意識,有著濃重的家園情結,無論我們是悲是喜,我們對家總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回家使我們有了歸屬感。《說文解字》:家,居也。從宀,豭省聲。會意字。上面是「宀」(mián),表示與房屋有關,下面是「豕」,即豬。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們多在屋子裡養豬,所以房子里有豬就成了人家的標誌。本義:房屋、住所。房屋裡養了豬就成其為家,為什麼呢?其實從這一個「家」字,就體現出了一定的文化內涵。 第一,當時已經出現了社會分工。因為養豬是比較精細的夥計,要給它吃食,而且每天每頓都不能少,一直養在家裡。而我們從男和婦的字形結構就可以知道當時已經有了社會分工,即男子在田裡出力幹活,女子在家裡掃地幹家務和豢養家畜,這反映的是當時的社會分工:男耕女織。男耕女織,歷來是中國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的理想分工模式。可不要小看這一分工模式,也不要以為這是封建社會強加在婦女身上的不平等條約,這種分工模式,其實在中國遠古時就形成了。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神農氏是農耕技術的發明者,嫘祖是養蠶制絲方法的創造者。為了適應人類生產活動的需要,就必然形成男性從事更需要體力的田間耕作,女性從事要求更細緻的紡織工作,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更傾向於社會,女性更傾向於家庭的分工模式。這種模式是人類社會形成以後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依據生產的規律和人類男女各自的生理和心理條件自然形成的。明·趙弼《青城隱者記》:「女織男耕,桑麻滿圃。」漢代諺語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婦不織或受之寒。」唐代田園詩人孟郊在《織婦詞》中說:「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當年嫁得君,為君乘機杼。」這是男耕女織在文學中的反映。 第二,反映當時的社會正處於母系氏族。房屋裡養有豬才稱其為家,而在家裡養豬的又是女子,反映了當時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形態是母系氏族,女子是社會生活和家庭的主導。這一時期,女性在社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氏族的領導權。世系按女性繼承,子孫歸屬母親,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逐漸被父系氏族社會所取代。 第三,遠古傳說和圖騰信仰。先民在構成「家」這個字時,採用的是房屋裡有「豕」,它雖作為「六畜」之一, 但為何沒有用其他五畜呢?這源自於先民對豬的圖騰崇拜。以圖騰崇拜為社會基礎形成的圖騰文化是人類文化史中一顆明珠。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極其低下的原始社會,人們無法理解並對付變化萬千的自然,於是渴望擁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原始人所渴望的神秘力量,只有藉助具體可感的視覺形象(表象符號)才能更有效地在他們心中激起強烈的定向聯想和宗教情感,便產生了圖騰符號。原始社會中的部落、氏族都會進行圖騰崇拜,當然不可能對空而崇,對無而拜,所以就按照他們心目中所想的或按實物的本來樣子畫下來,刻在某一用來祭祀的器物上,加以頂禮膜拜,而刻在這些器物上的圖案就表示圖騰。在我國原始社會中,有的氏族以豬為圖騰。《山海經·北次三經》所載「彘身而載玉」、「彘身而八足」,就是對豬圖騰崇拜的跡象。《抱撲子》也提到:「山中亥日稱人君者,豬業」。把豬視為『人君』,即人上人加以崇拜。《漢武故事》中記載:(王夫人)「得幸有娠,夢日入懐。景帝亦夢髙祖謂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為武帝。」「日」和「彘」字形相差甚遠,但音節卻很接近。據《四庫提要》,《漢武故事》應該作於齊梁時。這時豬的神聖觀念與漢代已有差異,因此記述者更換了一個更能代表帝王的形象——。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安祿山「醉卧化為一豬而龍頭」,唐明皇認為「渠豬龍,不能為也。」這裡的「豬龍」之稱已經含有貶義,所代表的不是真命天子,而是亂臣賊子了。 第四,遠古先民對豬的生殖崇拜。先民對於豬的生殖崇拜也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原因。在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們多是群居生活,共同勞動,面對當時的自然環境和生存狀況,人們相信人多力量大。那麼如何才能有更多的人來幫忙,尤其是面對龐然大物的時候,這便涉及到了繁衍後代。豬體態碩大渾圓,而且多子,生殖能力強,它便成為了人們崇拜的對象。另一方面,在家裡養豬的是女子,而且生孩子的也是女子,豬和女子也有著千絲萬屢的聯繫。《莊子·大宗師》中記載:「豨韋氏得之,以契天地」。相傳豨韋氏開天闢地,是人類的祖先神,豨韋氏開天辟的神話根源於古代對豬靈的生殖崇拜。據文獻記載,黃帝、韓流、顓頊、大禹都是豬神;而大彭氏、豕韋氏、饕餮、檮杌、渾沌等,皆為崇拜野豬的民族。 第五,中國的養豬業的發達。既然「家」是房屋裡養有豬,那麼說明此時先民已經開始了豬的人工飼養,而不是野豬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形成了家,不再是群居生活。人們的獵物有了剩餘,把打獵回來的野豬豢養起來,養豬業慢慢也就有了發展。另一方面,先民的祭祀活動中,豬是少不了的祭品,這也說明了豬的蓄養在很早就開始了。從年代順序上看,豬是最早普遍飼養的家畜,大約同時或稍後畜養的是狗和雞,再晚些有黃牛、水牛,隨後才是馬和羊(見葉舒憲《閹割與狂狷》)。豬的飼養不僅在時間上先於其他家畜,而且在新石器時代,豬的養殖數量最多。畜牧業起源於原始狩獵活動,遠古人群「拘獸以為畜」,現在的家豬就是對經過野豬漫長的拘養、馴化而來的。中國是最早將野豬馴養為家豬的國家之一,從古至今豬都是中國大部分地區居民的一種主要肉食資源,在宗教祭祀活動中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第六,男入女家、夫從妻居的婦主婚的婚姻形態。從房屋裡養豬才稱其為家,我們知道當時的社會形態是母系氏族。那麼在母系氏族社會裡,女性是社會和家庭的主導,由此而來也就形成了男入女家、夫從妻居的婦主婚的婚姻形態。母系氏族婚姻的基本特徵為:始終以母系血緣關係為紐帶。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於實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採取丈夫走訪妻子的形式,子女從母居,屬母方氏族,世系和財產繼承從母系計。到了母系氏族繁榮期,由於對偶婚的出現和逐步鞏固,丈夫遷到妻方氏族從妻居。以上是從「家」這個字本身反映出來的文化內涵。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公天下」變為「家天下」,這樣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家文化。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形成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的源泉。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往往是一榮俱榮,所以人們不只重視家庭,也很重視家族。有時候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過也有因一人之過而被誅九族的。在這樣的土壤下,形成了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家族觀念,包括封建的思想和倫理道德。嫡長子繼承製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廣義的「長子」是指排行最長的子女,換言之長女也可能包括在內,狹義的則只包括兒子,女兒的繼承順序較兒子後,甚至沒有繼承權。一些母系社會中則是由長女擁有優先繼承權。另一方面,形成以家文化為核心的封建倫理道德。自從進入封建社會,女子地位降低,要求女子三從四德和三綱五常,這些是在社會的變遷中不斷豐富的家文化的內涵。其實由小家到大家,古往今來的很多人都描繪過一幅理想的藍圖。之中最著名的恐怕是《禮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人們處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對於未來理想社會的一種憧憬和追求。沒有和諧幸福的小家,那麼這個大同社會也只是空想。其實在當今的社會,雖然我們追求的不是大同社會,但我們卻希望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這是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延伸,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心愿。家庭是中國社會的細胞。中華文明五千年源遠流長,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它所起到的作用異常廣泛深遠:培養親情、穩定社會、處理矛盾、教育後代……家文化為中華民族的世代祥和、延綿傳承做出了獨一無二的卓越貢獻。(張翼:從遠古居住模式釋「家」字構形-道客巴巴)彭仁煌:中日豬文化之比較-道客巴巴 摘要:在不同的國家「豬」都被賦予了許多的文化內涵。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日本文化,豬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多彩。本文旨在整理和分析中日兩國「豬」形象的異同,並對中日兩國的文化內涵作闡述。 一、豬的概念。漢語和日語的漢子中都有「豬」這個漢字,同一個字,在各自語言里卻有著不同的解釋和意義。日語中,根據《日漢詞典》《広辭苑》《新明解》等權威字典的詮釋,「豚·豕」解釋為「豬,豕」。由野豬家畜後的雜食類哺乳動物哺乳動物。身體肥壯,鼻子大,尾巴細短;四肢發達,貪食,繁殖快。漢語中,《現代漢語詞典》對「豬」解釋為「哺乳動物,頭大,鼻子和口吻長,眼睛小,耳朵大,腳短,身體肥。可供食用,皮可製革,鬃可制刷子和做其他工業原料。」由此看見,日語中的「豚·豕」和現代漢語中的「豬」是同一個意思,例如「豚肉」即是豬肉的意思。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日語中也有「豬」這個字,與「豚」讀音不同,但是根據字典解釋這個字卻是「野豬」的意思。「豬」和「豚」不可混淆。而漢字中的「豬」一般為理解為飼養的「家豬」,對其野生的稱為「野豬」。 二、中國的豬文化。中國古代先民常以動物崇拜作為他們的崇拜形式。關於中國歷史上的豬圖騰崇拜,徐顯之在《山海經探源》一書中提到:「在《北次山經》中所述共46個山,其中有20個山的山民崇拜馬,另外26個山崇拜豬。」由此可見,豬在史前先民生活中的具有重要地位。據有些專家考證,滿族的祖先就是豬圖騰民族,此外古哈尼族以及珞巴族都以豬為氏族圖騰崇拜的動物。在《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郭,同彘之國,黃帝妻累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顏耳,人面豕喙,鱗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從這些原型神話中,可以看到人頭豬嘴的形象,在洛陽的漢墓中也發現了豬頭怪人的繪畫。尤其是在上古時期,豬崇拜是古代先民重要的崇拜內容。我們知道,崇拜源於恐懼,在上古人獸雜居的自然條件下,來自動物的威脅很多,野豬以力大聞名,元著名詩人元好問的《驅豬行》有句道:「長牙短喙食不休,過處一抹無禾頭。」這是描繪野豬糟蹋農作物的特寫鏡頭,可見它對於農業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的,奉豬為神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是到了現代,漢語中雖然保留了很多和豬有關的詞語,往往都帶有貶義。例如:「豬狗不如、豬朋狗友、指豬罵狗、牧豬奴戲、殺豬教子、一龍一豬、狼奔豕突、人怕出名豬怕壯、扮豬吃老虎、泥豬瓦狗」;不放醬油澆豬爪——白提(蹄),城隍廟裡的豬頭——有主的,吃了豬下巴——愛搭嘴,吃豬肉念佛經——假善人,釘豬的刀——要快,惡狼專咬瘸腿豬——以強欺弱,餓漢槍豬頭——爭嘴,餓豬占木槽——死不放,放了血的豬——趴下了,肥豬跑進屠戶家——送上門的肉,肥豬跑進屠戶家——找死,豁牙子啃豬蹄——橫扯筋,降不住豬肉降豆腐——欺軟怕硬,就著豬肉吃油條——膩透了,狼惜豬娃——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等等。這些成語和歇後語反映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豬文化的歷史走向,豬從祭壇上的主角逐步走下神壇成為世俗下賤齷齪的代表,豬的神靈地位逐步喪失,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嫌惡的對象。豬成了最蠢笨、懶惰、貪婪、醜陋的代名詞,在中國的文化生活中帶有深厚的貶義色彩。 三、日本的豬文化。在日本,最早關於野豬的記載見於《古事記》中的倭建命傳承。其「景行天皇」卷如下記述:倭建命將所佩草之劍留在美夜受比賣那裡,前去擊伊服岐能山之神去了。「我要空手取那山神來。」走到山上的時候,遇見了一隻白野豬,其大如牛。爾時乃說大話道:「這化為白野豬的大概是神的使者吧。現在且不殺它,等回來時再殺。」說著仍舊上去。於是山神降了大雹,倭建命乃忽然昏倒了。這個化作白野豬的原來正是神的化身,因為倭建命說了大話,所以被昏迷了。這裡出現的化為白野豬的神通常稱為「山神」,在日本古民俗中野豬與山神具有共通性。此外,關於野豬,日本《新明解國語辭典》解釋:「野豬是古代日本人的肉食獸」。其兇猛向前跑的時候,不會轉向。因此日語中用「豬武者」一詞來比喻不視敵方情況,盲目向前的武士;也有「豬突猛進」一詞,來比喻盲目前進。雖然此兩詞都用來做消極的比喻,但是我們仍能從中看出,野豬在日本人心裡是勇猛無畏的。《広辭苑》解釋:「豬也稱為『い、いのこ、やちょ』」。舊版的十日元紙幣背面有野豬的圖像,因此日本人經常用「豬」來代替舊十日元紙幣的稱呼。這同樣說明了「豬」在日本人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一個很崇拜的事物。由此可見,日本人對野豬懷有非常崇拜之情。另外日本有諺語「しし食った報い」意思是,吃了鹿或者野豬的肉會得到報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視野豬為神獸,認為食其野豬肉會得到報應。另外,日本人把家豬肉稱為「豚肉」,而把野豬肉稱為「山鯨、牡丹、味美」,這也體現了日本人對野豬的敬畏之情。在日本民間,人們會把可愛的小男孩稱為「坊主」,而小野豬也被稱為「瓜坊」,從「坊」一詞中的使用可以看出,日本人對小野豬的喜愛之情。另外,日本跟中國一樣,也有十二生肖,但日本十二生肖的「豬」是野豬,而不是家豬。據《日本人姓氏大觀園》介紹,日本人姓氏很多都跟野獸有關聯,其中與野豬有關的就有:「豬名部(いなべ)、豬木(いのき)、豬原(いのはら)、豬飼(いかい)、豬爪(いづめ)、豬鼻(いはな)、豬野(いの)、豬尾(いお)、豬谷(いがや)」等等。大家熟悉的《櫻桃小丸子》里,主人公小丸子的同學就有叫「豬太郎」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日本人心中野豬是勇猛的象徵,因此日本人以豬為姓,希望能像野豬一樣英勇無敵。在現代日本人的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野豬崇拜的例子。例如,日本有個供奉野豬的「豬名神社」;動畫片《龍子太郎》中,主人公太郎騎著野豬去尋找母親;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中,為保護森林而戰的野豬,其勇猛無敵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日本人會把野豬毛放在錢包里,來祈禱財運旺盛。由此可見,即使到了現代,日本人仍然保持著對野豬的敬畏、崇拜之情。當然在日本文化中豬同樣也有些貶義內涵。例如,日本人經常對外人謙虛的稱呼自家孩子為「豚児」,當然這並不是說孩子長得像豬一樣,而僅僅是一種謙虛的說法。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認為「豚」,家豬是笨的。另外,日語中「豚に真珠」,意思相當於漢語的「對牛彈琴」,比喻人不識貨,不懂得其價值。日本人也用豬來形容蠢笨、不識貨的人。「ブタもおだてりゃ木に登る」比喻對於能力低的人,如果給她一定的鼓勵,總會出現進步的。 四、中日豬文化的異同1、概念上的異同。日語中的的「豬」為野豬的意思,家豬用「豚」來表示。日本人對「豬」和「豚」的概念區分得很嚴格;而在中國,人們提到豬就是指家豬,而野豬在人們觀念中並不十分深刻。2、野豬崇拜的異同。中國和日本都存在著對野豬崇拜的現象,但是這種崇拜,隨著時代和科學的發展已漸漸淡化。而日本的野豬崇拜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在語言上體現的也很多,可以說,野豬崇拜已滲透到文化、語言、生活的每個角落。3、家豬的文化內涵的異同。家豬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積極的意義與消極的意義並存;而在日本文化中,家豬具有消極意義,不具有積極意義。 五、結語。中國和日本都存在野豬崇拜的現象,兩國人民都認為野豬勇猛無敵,視之為神靈,主要由於野豬曾是人類生存的威脅物,人類懼怕野豬。兩國的家豬在文化上都具有用來比喻愚鈍之人的消極意義。但是較之於日本悠久、深刻而廣泛的野豬崇拜,中國的野豬崇拜只存在於古代。主要原因是隨著人類圈養家畜品種的增多,豬在與其他家畜的類比中越發處於不利的地位。與牛相比,它不能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和好助手;與馬相比,它不能在戰場上幫助人類戰鬥;與狗相比,它不能看家護院;與貓相比,它不能匍匐人前與人為伴……,原始社會形成的豬崇拜文化在世俗社會的挑戰和檢驗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這也是豬崇拜文化,在中國漸漸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池華波:從日語「犬、豬、亀、鬼」四詞看中日文化之差異) 博主老君案:狶韋疑即濕婆耶?徐旺生:家豬的馴化與起源-豆丁網 豬是原始社會中與人類關係較為密切的動物。首先,豬是雜食動物,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不高,人類飼養它們以後,可以調整不同的方式以滿足豬的食物的要求。其次,豬不是經常遷移住所的動物,居住範圍不大,這與習慣於定居生活的人類特別是從事農耕的民族的生活相適應,因此從事農耕的定居民族多半都飼養豬。豬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偶蹄目、豬科、豬種。家豬和現在的野豬有著共同的祖先,家豬是由原生的野豬馴化而來的,因為直到今天,在野豬出沒的地區,常有野豬和家豬混群自行交配,併產生正常後代。野生豬的生活區域十分廣泛,從新幾內亞及歐亞大陸的太平洋沿岸向西,經歐洲、北非至大西洋沿岸。由於豬的野生種分布十分廣,地方性的野生豬和馴化豬又很相似,所以很難確定起源區,也很難認為馴化的豬起源於某一個地區。對於歐洲人來說,由於馴化豬的出現相當突然,而且是和其他馴化動物一起出現的。因此有人認為馴化豬肯定不會首先出現在歐洲,而是在今天的兩河流域。因為他們認為,東亞的渭河流域及黃河流域,即中國文明的起源中心,大概既不是馴化起源地,也不是獨立的馴化中心。那裡的許多早期遺址內部發現了馴化豬,但是他們的骨骼特徵都不像是中國的野生種,即中國的馴化豬是從別處引進而來的。在西方人沒有更多地關注中國的考古發現之前,認為中國豬是從別處引進而來似乎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馴化豬是在距今約9000年的土耳其的安納托尼亞東南部的卡永遺址,自然結論就是其他地區的馴化豬都從此地傳入的。對此,在中國的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和河北的徐水南庄頭遺址沒有被發現之前,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中國的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以及河北的徐水南庄頭遺址,都發現了距今9000年以上的可能是被馴化的豬的骨骼後,有關中國的家豬是由別的地區傳人而來的結論就顯得為時尚早和值得商榷了。根據近些年來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量的豬的骨骼出土的事實,我們可以初步地認為,中國是最早家豬的可能起源地之一。野豬生活的範圍相當廣泛。在更新世初期,也就是說在人類開始著手馴化它們時,野生的豬早已經廣泛分布在非洲和亞歐大陸。因此如果那時的人們想要馴化野生豬的話,就地取材即可,不必捨近求遠。今天現存野豬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因此多中心起源很有道理。但是遠古歷史需要證據,研究家豬的起源也需要證據,而考古證據存在比較稀少的現象,親朋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並非隨處可見,所以中國的家豬是由哪種野豬馴養而成的,研究者的看法存在著較大的分歧。首先,關於中國野豬的動物分類學的研究,目前存在著不同的分類方法。更新世的化石動物野豬,現分為歐洲野豬和李氏野豬兩類;而到了全新世,遺址動物野豬則被分為兩大類,即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它們各自又分化為許多亞種。《中國豬品種志》一書將中國的當今的現存野豬分為8個不同的亞種。其次,圍繞著這些不同的分類方法,產生不同的觀點。高式武指出:在野豬被馴化為家豬之前的更新世的洞穴中,出土的野豬骨骼化石,大部分屬於更新世的中晚期,據鑒定,有歐洲野豬和李氏野豬兩種。從這兩種野豬在中國的分布情況來看,根據現有資料不完全統計,發現歐洲野豬分布很廣,共有15個省、市、自治區,幾乎東、南、西、北、中都有;李氏野豬目僅分布於北京、河南、山東和陝西等4個省市,範圍相對小得多,並且在更新世晚期未見有發現。到了全新世,野豬的骨骼材料如陝西西安半坡、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南安陽的殷墟、浙江嘉興馬家濱等遺址發現的都屬於歐洲野豬;而李氏野豬可能已經滅絕了。在全新世以來,中國大地上生活的野豬主要是歐洲野豬了。而生活在當今中國的歐洲野豬的後裔分為華北野豬和華南野豬兩大類型,因此中國的家豬起源於歐洲野豬便確定無疑了。德國學者瓦格納在20世紀初來中國,他指出中國的華南豬與印度的豬種很相似,分布於雲南和廣西等省的矮豬種,是起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以及雲南省接壤的山中棲息的喜馬拉雅野豬或矮野豬。至於華北豬,他認為與華南豬非出同源,可能是北方野豬的後裔。日本學者板本江認為中國野豬來源於亞洲野豬,因為亞洲野豬的特徵是從鼻尖到頰部有白色條紋,其淚骨短而低,呈正方形,而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遼東之豕」多白頭,這種白頭豬可能就是由白色條紋的野豬馴化而來的。不過他得出達一結論的證據稍嫌單薄,還不足以下定論。四川萬縣鹽井溝發掘的野豬化石,其頭骨的淚骨呈狹長形或三角形,下骨一般大於90,與亞洲野豬即印度野豬頭骨相似,與歐洲野豬的頭骨有區別,因而他認為四川省的地方豬可能由亞洲野豬馴化而來。動物學家薛德堵指出,中國野豬屬於北方野豬的一系,最重要的有兩個亞種,即華南野豬和華北野豬,家豬大慨是由印度野豬馴化而來的。譚邦傑認為,北方野豬是豬科的模式種,其中的模式亞種產於歐洲,又有華北亞種,另有二亞種,即華南亞種和蒙古野豬。陸長坤認為我國的野豬只有一個種,屬於北方野豬,從東北到海南島,沿海到新疆都有。還有一些有關野豬的分類和關於家豬起源的觀點,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上述關於豬的分類以及對我國家豬馴化淵源的觀點不一,其分歧的主要原因是與各自的分類方法不同有關。化石動物的分類依據,與遺址動物以及現存動物的分類依據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對應,且分類方法也並非盡善盡美。如以更新世的歐洲野豬和李氏野豬的劃分方法為例,李氏野豬僅個體稍大,就被單獨命名為一個新種,實際上僅就化石的分類特徵物骨骼和牙齒而言,其大與小有可能是完全是一種個體差異,而不是種的差異,歸為兩類就缺乏科學依據。因此由於不同的依據得出的結論不同也就可以理解了。在上述的諸多論點中,大多數的觀點認為中國的南北地區的野豬存在區別這一結論是肯定的。因此有人認為全新世中國南北的野豬是歐洲野豬的後裔,生活在華北的為華北野豬,生活在華南的是華南野豬。另有人則認為中國南北地區的野豬分屬於亞洲野豬和歐洲野豬兩類,在華南的屬於亞洲野豬的後裔,在華北的則屬於歐洲野豬的後裔。現今學者們一般認為中國的家豬起源可分為華北豬和華南豬兩大類型,二者在體型、毛色、繁殖力等方面都迥然不同。華北地區的家豬和現今生活在華北地區的野豬(分布於中國北部從沿海到甘肅西部和四川省等地)相似,而華南地區的家豬和華南地區的野豬(分布干華南)相似。這是家豬起源干不同地區的有力證明,說明家豬的起源是多個中心的。這也符合農耕和畜牧在歐洲和亞洲大陸上不止一個中心起源的觀點。這從邏輯推理的角度來看也是正確的,因為在全新世時期,中國南北地區都有野豬分布,不管南北地區的野豬是否是同一種類,各地要馴化野豬只能是馴化當地的常見的本地野豬,而不會捨近求遠。因此可以認為,中國的家豬應是由當地的野豬馴化而來的。 動物的馴化歷史開始干距今1萬年左右的全新世,但是要想從考古發現的角度證實這一結論是相當困難的,因為馴化發生之初,拘系或囚禁野獸並不能馬上使這些動物的體質特徵產生變化,而要使之在形態特徵上有所改變,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不過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間接的鑒別方法,這就是對某一遺址的動物的死亡年齡進行分析,如果某一遺址的動物遺存的年齡組合中,幼年個體的比例占多數的話,對於豬來說即1歲以下的個體,則表明該動物群的生活是有人類干預過的,不大可能是狩獵打死的,應是經過人類圈養後宰殺所造成。這一方法最早被運用於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豬骨是否是被馴化這一問題之中。 考古工作者在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中發現了距今大約九千年的豬骨,個體數達40餘個,其中1歲以下的個體共有8個,佔總數的20%;2歲以上的個體共有6個,佔15%;1歲至2歲之間的個體共有26個,佔總數的60%。在所觀察到的該遺址的全部標本中,尚未見到有一枚門齒已經磨蝕得很重的標本。據專家們研究分析,認為甑皮岩遺址動物年齡的這種分布情況,不大可能是由人類狩獵後處理造成的,而可能是由於人類有意識飼養後,因某種原因如食物缺乏等而宰殺造成的,這些豬骨是人類吃完後的遺棄物。這群野豬中的大多數,其年齡與野豬的自然年齡相比,要小得多,很難讓人得出相反的結論,即認為它們不是人類有意飼養和宰殺的。此外,還發現在豬的牙齒標本中,犬齒的數量不多,較為長大粗壯的犬齒更少見。犬齒槽外突的程度很差,而門齒一般較細弱。這些情況顯示在人類的馴養條件下,豬的體質形態在發生細微的變化。最近,河北徐水南庄頭遺址發現了一種早於裴李崗、磁山文化的新石器遺址,新石器文化層位於地表層下厚達2米左右的黑色和灰色的湖相沉積層下面,出土了大量的獸骨、禽骨、螺蚌殼、植物莖葉、種子和少量的夾沙陶、石片、石磨盤、石磨棒,其中豬狗可能為家畜。該遺址的年代為距今約10815士140~9690土95年。因而家豬的馴養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以前。野豬經過長時間的人工圈養馴化、選擇,在生活習性、體態、結構和生理機能等方面逐漸起變化,終於與野豬有了明顯的區別,典型是體型方面的改變。自然界的野豬,因為尋找食物的緣故,經常覓食掘巢、長而有力,犬齒髮達,頭部強大伸比例大約為1:3;而被人類控制的野豬,經過長期的給料餵養。無需費勁覓食並限制其活動後,頭部明顯縮短,犬齒退化,胴體伸長,頭與體長的比約為1:6。家豬訓化體形示意圖。 年代在距今大約70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也出土了豬的骨骼,同時出土了陶制的豬模型。在遙遠的古代,陶制工藝製作時的動物形象極有可能是以當時豬的形體為模特的,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陶制的豬模型也不應例外。我們發現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陶豬的前後軀的比例為5:6,介於野豬的比例7:3和家豬的比例3:7之間,屬於馴化和野生之間的中間型,因而從側面間接地反映出河姆渡遺址的家豬,遠遠不是最初開始馴化時的家豬,而是比較進步的家豬了。新石器時代出土的豬遺骨及陶豬,其體型依然保留不少野豬的特徵。如大汶口出土的豬頭骨和李氏野豬有一定的差別,生產性能比野豬有很大的提高,但與現代家豬相比,生產性能還是比較低的,只能稱之為原始家豬。也許是地區的差異,抑或是陶豬的形象不能代表當時的馴養豬的體型。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朱開溝遺址出土的距今大約3000多年的豬骨,鑒定結果表明,牙齒與早期出土的家豬相比,明顯變小,而與河南安陽殷墟的腫面豬相似,吻部變寬短而與野豬不同。最後鑒定者認為,馴養的豬到了夏代,骨骼形態才開始可以與野豬區分開來。如果是後者,那麼就表明,陶器所塑造的動物形象,屬於文化方面因素的誇大反映,不能作為當時家畜的形態依據。野生的豬馴化成為家畜以後,對於從事農耕的華夏民族來說,就一直結下了不解之緣,豬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肉食之源,為其物質與精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吳桂生:豬的起源分化_百度學術 豬形亞目(Suiformes)是相對比較原始的偶蹄類,現生物種有3個科:河馬科(Hippopotamidae)、西猯科(Tayassu)和豬科(Suidae)。雖然豬類是分布最廣泛、適應性最強、最為昌盛的哺乳動物之一,但豬形亞目各物種的系統發育關係目前研究很少,各成員之間的系統發育關係尚待解決,如河馬的分類地位與系統發育關係就一直存在爭議。家養動物在人類早期農業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對家養動物的馴化與擴散的研究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動物考古學和以往線粒體DNA的研究認為家豬有多個馴化中心存在。但較為確切的馴化地點、馴化發生的時間以及擴散模式仍不清楚。本研究測定了來自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印度的567頭家豬和159頭歐亞野豬、馬來半島野豬及非洲疣豬、紅河豬線粒體基因組的部分或全部DNA序列,同時分析了所有GenBank中已發表的野豬屬線粒體DNA序列;對豬形亞目各物種的系統發育關係進行了探討,構建了基於線粒體DNA全序列的系統發育關係樹,對系統發育關係樹各類群進行了系統的命名和界定,並將所有亞洲野豬和家豬線粒體DNA序列進行了單倍型類群的劃分,採用平均突變距離法計算了各類群的溯祖時間,由中性檢驗和核苷酸錯配分布分析群體動態,進而分析野豬和家豬的系統地理變異模式,從中推斷野豬的系統地理分化和家豬的馴化地點、時間以及擴散模式等群體歷史事件。具體得到如下結果:1、河馬與反芻類形成姐妹群的關係。然後河馬和反芻類與豬形亞目的其它類群形成姐妹群。豬科非洲物種間也是姐妹群的關係。鹿豬是豬科中最早分化出來的。在野豬屬中,爪哇野豬種組和歐亞野豬種組各聚為一支,為姐妹群的關係。2、野豬屬(Sus)起源於西瓦利克山脈,起初的擴張產生了野豬屬各種組,有一支擴散到遠至蘇拉威西島嶼後被長期隔離,形成印尼野豬。隨後歐亞野豬的擴張,產生分布於歐洲的E類群,中東地區的M類群和廣泛分布於東亞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A類群;中性檢驗和核苷酸錯配分布顯示這次產生的A類群後來也發生了多次群體擴張事件。但是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島嶼沒有A類群分布,而印度也只有古老的A*類群分布,這表明東亞類群A主要是向東向北擴散。除了在人類飼養中發生的家豬的群體擴張事件外,A類群野豬最近的一次擴張事件是發生在約43000年前的D1類群的擴張,擴張路線主要是向東,直到東北和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西北地區沒有D1類群野豬分布;這一次擴張使D1類群在整個野豬群體中佔據了主要地位,使得後來野豬的馴化主要發生在D1類群。而倒數第二次擴張則是發生在約60000年前的D類群,從而產生了D1、D2、D3、D4和可能的新類群,這次擴張的範圍要比最近一次擴張的範圍大,東至日本島嶼,北至西北地區都有分布,台灣和海南的野豬主要是這次擴張過去的。總體上,野豬屬內各物種及亞種的地理布與其在系統發育關係樹中的位置相對應。3、家豬分布在東亞世系中的兩端,位於根部類群A*的為澳洲和太平洋島嶼的返野豬和印度家豬,而廣泛分布於亞洲大陸的家豬只出現在最為年輕的世系D中。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的返野豬均起源於泛印支那地區,不支持太平洋島嶼返野豬獨立馴化的觀點。世系D的亞類群D2、D3和D4中的家豬主要分布於雲南、印度和印支那。D1類群中既有泛印支那地區的優勢亞類群,也有長江流域的優勢亞類群。日本古老DNA不但分布於D1類群,而且在D3、D*類群以及更古老的類群中均有分布。總之,亞洲家豬主要起源於由印度東北、孟加拉、印支那北部和雲南南部這樣一個湄公河流域,其它地方如中國長江流域和日本也可能發生了有限的馴化事件。可能的馴化時間大約為12000年左右。家豬在中國的擴散主要由雲南向北經四川到達西北地區,向東達長江流域,而長江流域是另一個區域性擴散中心,是東北亞家豬的主要來源。葉舒憲:亥日人君.pdf趙慶傑:家與中國古神話家貓馴化源於中國?| 果殼網「北斗化身雙頭豬」-中國琉璃網最新科研成果表明:耶和華是頭豬科學網-東亞野豬和家豬起源分化研究譚菊仙:中日兩國豬文化之異同 -豆丁網李相運:家豬的起源和馴化-道客巴巴盧曉輝:豬在史前文化中的象徵意義-豆丁網申婧:豬的文化含義在漢字中的體現 -豆丁網家豬起源的研究現狀與思考_天羽_新浪博客羅運兵:也談我國史前豬骨隨葬的含義-道客巴巴馬蕭林:中國古代群體性葬豬現象研究新視角_道客巴巴易永卿:從先秦濮越文化信息解日本古代國名-豆丁網其實中國人是豬的傳人——豬靈崇拜考證-川人的博客中國梁奇:《山海經》中人豬組合的神人形象及其文化意義-豆丁網冉景中:北斗與豬神崇拜起源考--《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02期黃守愚:性文化視野下的玉豬禮器、女神廟、廟後山台(修改稿)易華:豬馬變奏曲——游牧與農耕文化關係簡論_王開桃_新浪博客曾宗龍:試論漢水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豬骨隨葬現象 _道客巴巴王勁:七里河遺址石家河文化氏族古老風俗及相關古史探析 -道客巴巴豬·圂·廁——古代生活中的豬和養豬,有關文字、文獻和文物的考察(2)
推薦閱讀:

20個瑪雅圖騰
誰說只有人類是吃貨?
(2)中華民族的圖騰情節
我國56個民族服飾和圖騰 石慶的日誌
從苗族的風俗信仰及圖騰崇拜看族源

TAG:崇拜 | 圖騰 | 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