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除了黑奴 還曾經有過紅奴、白奴和黃奴 殖民者罪行令人氣憤

說起近代世界貿易史上的奴隸貿易,通常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黑奴貿易,彷彿歐洲人在殖民擴張的過程中只是侵害了非洲黑人的利益。實則不然,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擴張和全球貿易發展興盛的過程中,歐洲人除了販賣「黑奴」,還曾經販賣過「紅奴」、「白奴」和「黃奴」,罪行可謂罄竹難書。

1492年,西班牙探險者,也是殖民急先鋒哥倫布在《馬可波羅行紀》描述的繁榮富饒的東方世界的吸引下,拿著元朝皇帝的信函(當時不知道元朝已滅亡),踏上了尋找東方大陸的道路。誤打誤撞之下,他們來到了美洲,並依照他們對東方的了解,根據這幾島的的特徵,將他們發現的群島命名為「印第安群島」,將島上紅棕色皮膚的原住民稱之為「印第安人」。

哥倫布雖然沒有到達夢想中的東方,也沒有為西班牙皇帝和歐洲帶來黃金,卻發現了一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也找來了一塊可以奴投和販賣「紅奴」的貨源地。

美洲大陸被發現,帶給印第安人的不是文明的交流,而是戰爭、病菌和屠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國人、荷蘭人、英國人紛紛闖進印第安人的家園,除了在當地奴役印第安人以外,還將部分印第安人運輸販賣到歐洲充當奴僕。因為印第安人皮膚呈紅棕色,被稱之為「紅奴」。

從17世紀開始,隨著印第安人幾乎被屠殺殆盡和種植園在美洲的興起,巨大的勞動力需求讓歐洲人將罪惡的黑手伸向了「自己人」。在當時,白奴貿易是主流,一些歐洲白人被販賣到美洲,成為早期種植園主支柱勞動力。

白人奴隸主要來自於英國和德國,來源大約分為以下幾種。

一些是貧窮的歐洲移民,因為沒錢支付船票,只能以賣身的方式和奴隸販子簽訂契約,約定時間給北美種植園主當奴僕。

一些是被判了死刑的犯人,他們為了逃避死罪選擇到美洲種植園當奴隸。如17世紀的英國,罪名五花八門,花樣繁多,偷一先令都有可能被送上絞刑架。但犯上死犯的罪兒可以選擇皇室特赦,以簽訂14年賣身契的方式來保命。

還有一些則是非自願的移民,他們可能是無處可歸的流浪漢、窮人,被拐賣、綁架到了美洲充當奴僕。

白奴貿易一直持續到18世紀。隨著美洲種植園的擴大和工礦業的興起,印第安人和少量的白奴已經無法滿足巨大的勞動力需求,殖民者又將眼光放在了非洲大陸的黑人身上。殖民者通常獵奴戰爭、挑唆部落鬥爭、貿易等方式,從非洲購買了大量的黑人到美洲充當奴隸。

據統計,在長達四百年的黑奴貿易之中,運送到美洲的黑人約有1500萬-2000萬之眾,而每運送一人,通常需要付出幾個人的代價,非洲大陸因此喪失的人口約有1億之多,而這個人數和18世紀整個非洲的人口相當。

黑奴貿易成為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卻也讓非洲人飽受磨難。過度販賣奴隸讓黑奴的來源日漸枯竭,而且隨著各地反殖民地運動的興起,「廢奴」之聲此起彼伏。1807年,當時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宣布廢除奴隸制,其他殖民主義國家也逐漸跟風。

奴隸制廢除了,但勞動力需求還在,怎麼辦呢?當時英國已在澳洲建立殖民點,東南亞的諸多地方,也被西班牙、荷蘭、英國佔據。除了美洲、非洲急需補充新的勞動力外,澳洲、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也有這個需求。

歐洲殖民者又將眼光放在了中國,這個國力貧弱、人口眾多而又剛剛被炮火轟開國門的國家。他們將中國視作新的理想的苦力源地,靠拐掠和販賣黃膚色的中國人充當「廢奴」後的變相奴隸。

這些被販賣的華工,按來源、目的地、販賣方式又被學者們大體分成了以下幾種,分別是「南洋的豬仔華工」、「拉丁美洲的契約苦力」、「美國賒單苦力」。

無論哪種形式的出洋華工,大多是被拐掠成行的。最後雇下他們的主家,進而把他們當作奴隸役使,最大限度地從他們身上榨取剩餘勞動價值。華工們被迫簽訂名目不同的賣身契約,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在異國他鄉做牛做馬,慘苦之極。

據有的研究者統計到的300萬契約華工中,有l/3即100萬人被折磨致死,另有30萬人受傷殘廢,死亡和傷殘者加在一起,要佔到總數的43%。

從「紅奴」「白奴」「黑奴」再到「黃奴」,從殖民者奴役的對象里,我們既能側面了解到資本主義席捲世界的狂潮是如何一步步從歐洲發酵延伸到全世界,也更加能體味「資本的積累都是血淋淋」的這一結論。苦力貿易,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悲歌,見證了人類快速發展的時代,也將人性惡的一面盡皆顯現,希望歷史不再重來。


推薦閱讀:

與英法相比,荷蘭的殖民統治有何特點?
錢昌明: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帝國
再談殖民地香港的社會與文化
為何英國打贏了7年戰爭,卻最終丟掉了北美殖民地?
殖民外星需要多少人

TAG:歷史 | 殖民 | 人氣 | 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