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乳腺癌轉移後,還能「一刀切」嗎?

乳腺癌轉移後的主要癥狀

腫瘤的根治性切除並不意味著沒有後顧之「憂」,在經歷了根治性治療的患者中,仍然有20%~30%會發生複發轉移;還有部分患者在最初被確診時,就已經發生了轉移。一開始就是轉移性乳腺癌的比例也達3.5%~7%。乳腺癌主要會「轉移」到骨、肝、肺、腦等部位,轉移後一般會出現什麼樣的癥狀呢?

骨轉移

最初癥狀是骨痛,表現為同一部位持續性的疼痛,如無抗腫瘤治療,疼痛不會好轉,並會逐步加重。患者可同時伴有低熱、乏力、消瘦等癥狀。如果有這種持續性的骨痛,患者可以來醫院進行骨掃描和/或疼痛部位的骨平片、CT骨窗檢查或核磁共振檢查,都可以很快做出骨轉移的診斷。

肺轉移

患者在發生肺轉移的初期癥狀可能不明顯,部分患者有咳嗽、胸悶、低熱、乏力、消瘦和呼吸困難等癥狀。肺部CT檢查可以快速診斷有無肺轉移。對於一些CT顯示的轉移診斷不明確肺結節,可以再輔以肺穿刺明確診斷。

肝轉移

很多肝轉移患者也是初期癥狀不明顯,術後常規複查時做超聲或腹部CT/核磁共振時發現的。患者可能有肝功能異常、黃疸、貧血、低熱、虛弱、胃納差等癥狀,一般會伴有腫瘤標誌物的異常。

腦轉移

患者疾病進展會比較兇險。多數患者因頭痛、嘔吐就診,頭顱CT或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顱內佔位,部分患者可伴腦水腫。

轉移後還能手術治療嗎

眾所周知,腫瘤的根治並不意味著沒有後顧之「憂」,仍有複發轉移的風險。這就產生了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乳腺癌發生轉移了,還能手術治療么?其實,這要分兩方面看待。一方面是乳腺部位腫瘤是否可以切除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轉移灶是否可以切除的問題。

我們先來談談乳腺局部腫瘤切除,即乳腺癌原發灶手術的價值問題。來自於土耳其的MF07-01研究,為隨機對照研究,將Ⅳ期(複發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先接受局部手術再聯合全身治療,另一組僅接受全身治療,旨在評估兩組局部複發和總生存的差異;中位40個月的隨訪發現手術聯合全身治療組總生存更好,延長了9個月。還有一項來自美國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TBCRC 013臨床試驗顯示,Ⅳ期患者真正關係到預後的是一開始的全身化療或靶向治療,或兩者聯合治療是否有效,在療效好的患者中切除乳腺局部腫瘤反而意義不大。

兩項研究看似矛盾,但是肯定了乳腺癌轉移患者全身化療和靶向治療的重要作用,而局部手術只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對於在決定是否進行乳腺癌局部切除時一定要和主治醫生商量進行,並非一切了之,因為切除了原發灶,轉移灶還在,這個手術的意義就會受到質疑,我們更建議先行全身化療和靶向治療,充分評估藥物治療的療效和除乳腺外的其他病灶等情況後再考慮乳腺局部手術問題。

乳腺轉移灶能切除嗎?

其實,對於經過醫生全面評估後認為有再次根治機會的「局部區域複發轉移」的乳腺癌,我們強烈建議將局部複發灶切除。這些患者之後通常建議再次鞏固化療或靶向治療,後續可到放療科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胸壁和區域淋巴結放療。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的複發轉移灶不是在局部,而在遠處。遠處轉移灶的切除需要高度選擇,儘管目前循證醫學證據並不十分支持這種手術策略,但據一部分資料顯示,孤立性或範圍較小的肝、肺或其他臟器轉移,可能會從手術中獲益,但三陰性乳腺癌的患者通常不那麼積極,仍以全身化療為主。

具體到每一位患者,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譬如:身體狀況、社會經濟情況、分子分型、治療醫院的診治水平等,也需要個體化對待以及醫患間的充分溝通。藥物治療始終是複發轉移性乳腺癌的根本,需要腫瘤內科醫生進行綜合的判斷。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除了手術、藥物以外,對於轉移性乳腺癌,還有放療和介入等治療手段。放療對於局部區域複發的控制非常有幫助;對於骨轉移等誘發疼痛或骨折風險的控制也有數據支持;對腦轉移,放療的意義就更大了,可以由放療科醫生決定是做全腦放療還是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甚至對於肝、肺較為孤立的病灶,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考慮的。介入治療對於局部病灶控制有一定爭議,具體可諮詢介入科醫生進行判斷。

總之,乳腺癌轉移了並不可怕,只要正確認識、科學治療,患者、家屬、醫護人員之間良好密切地配合,就能夠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專家

推薦

張 劍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乳腺癌、肺癌、胃腸道和泌尿腫瘤的規範治療和臨床研究,主攻乳腺癌和泌尿腫瘤的綜合治療。

專家門診: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凌 泓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擅長乳腺癌的根治術、保乳術、重建術等各種外科手術治療以及綜合治療。

來源:《抗癌》雜誌


推薦閱讀:

近期乳腺癌療法研究進展一覽
男人也會得乳腺癌?
【實錘】肥胖直接導致乳腺癌發生幾率增加
乳腺增生會衍變成乳腺癌嗎?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TAG:科普 | 乳腺癌 | 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