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八大育兒誤區,看看你中了那條?

誤區一、家有新生兒,小聲說話、悄悄走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一般在20小時左右,偶爾出現驚跳、睜眼、哼哼唧唧等小動作很正常,並不是因為外界聲音導致的。很多爸媽為了讓寶寶睡好,就小聲說話、悄悄走,盡量的減少聲音和分貝。

其實,新生兒的聽力發育過程中,聽覺刺激非常重要的,父母的聲音和適當的分貝可以充足的刺激每個寶寶的健康發育。

誤區二、家有新生兒,窗帘拉的嚴嚴實實

胎寶在媽媽肚子裡面時,24小時都是黑夜,沒有晝夜周期之分,而良好的作息規律,無論是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還是對家長的休息都很重要。

因此對於新生兒,父母應該有意識的建立這種周期,讓寶寶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寶寶白天睡覺的時候,半遮光的窗帘最適合。晚上睡覺盡量不要開燈,而不是將窗帘拉的嚴嚴實實。

誤區三、一出生就喂糖水、添輔食時加鹽

很多老人會讓新生兒喝糖水、蜂蜜水,寓意:生活甜甜蜜蜜,會說話,嘴巴甜等等。而新手媽媽大多是不懂這些的,也無力阻止。

要知道,新生兒的味蕾異常敏感,糖水、食鹽都屬於強刺激物,過早接觸會嚴重損壞寶寶的味蕾,導致後期寶寶不愛吃飯,挑食嚴重、重口味等情況。

誤區四、怕寶寶不消化,咀嚼餵食或者一直給寶寶喝粥

剛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寶寶的腸胃不適應很正常。因為此時寶寶的消化能力還不健全,但並不代表要一直給寶寶喝粥,吃流食。適當的給寶寶吃一些硬一點的食物,讓寶寶口腔的咀嚼、咬合和吞咽能力得到練習,會更利於寶寶口腔發育和面部肌肉發育。

很多老人或者父母會給寶寶咀嚼餵食,這樣做不僅不衛生,且更不利於寶寶腸胃的發育。

誤區五、過早要求孩子坐立、站立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寶寶的成長發育都是有著一定的規律的。寶寶坐立的早或者站立的找也說明不了什麼。每個寶寶都要經歷全身肌肉和骨骼發育,不斷去協調動作的過程。過早的學坐只會導致彎腰駝背、脊椎變形。

所以在寶寶健康發育的前提下,順其自然會讓寶寶擁有更完美的曲線和身材,寶寶才會更健康。

誤區六、使用學步車、學步帶

我國南方,尤其是像廣州沿海這些地區,學步帶使用的非常普遍;而學步車更是家家戶戶都有。而事實上,寶寶只有經過充足的爬行鍛煉,在自然的狀態下學會走路,孩子的協調能力、平衡感才會更強,更不容易摔跤。

而美國兒科會早已公開警告:父母不要給寶寶用學步車和學步帶,這些東西會影響孩子的平衡力、走路姿勢。

誤區七、喂飯

追著寶寶喂飯,「來來來,乖,再吃一口」,這種場景實在太多了。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到1歲多自己開始會吃飯的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幫助喂飯。但一定要養成寶寶自己吃飯的好習慣。

寶寶自己吃飯的好處實在是太多:寶寶吃飯時,自己動手動嘴,手和口都得到良好的刺激,對於寶寶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誤區八、把屎把尿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反而家長把屎把尿會影響孩子控制便尿的能力,影響孩子的正常生理髮育。

而在實際諮詢中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而夜裡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

另外,2歲半到3歲左右是孩子如廁訓練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推薦閱讀:

初二新生六大心理特點大揭秘
新生兒怎麼洗臉 給寶寶洗臉要這樣洗
開學了,送給幼兒園新生家長的8句話!
新生兒,新生兒護理,新生兒疾病35
新生兒相面

TAG:育兒 | 新生兒 | 誤區 | 新生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