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的發明約有1700多年 由游牧民族鮮卑人發明

  文·攝影/張阿泉

  王殿和收藏的兩副蒙古國馬鐙

  在所有動物中,馬與人類的關係最近,相處的關係也最好。所謂馬背民族,就是指與馬伴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屬於其中典型的一個(蒙古人與馬須臾不可分,在馬背上搭載自己的文化、信仰、知識和傳統)。

  游牧民族對馬有深入的了解,在長期與馬打交道的過程中發明了馬鞍子、馬鐙,而馬鐙的價值尤大。再好的騎術也比不上一對兒好馬鐙——馬鐙是馬文化中的關鍵節點,正是馬鐙這一充滿智慧的創造,使人與馬達到了高度和諧,臻於人馬合一的境界。有了馬鐙,游牧人從此腳下生根,就不僅僅是騎在馬背上,而是「釘」在了馬背上。

  當歷史的烽煙散去,當游牧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衰落,馬鐙留了下來,與馬鞍子一樣,成為一種時代回憶和文化載體。

  鮮卑人發明了馬鐙

  人類騎馬的歷史不超過3000年,馬鐙的發明約有1700多年。據考古發現,巴丹吉林、陰山、蘇尼特、阿巴嘎等地岩畫中出現的馬和馬鐙,是研究馬鐙發明、革新的珍貴資料。

  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游牧民族發明了腳扣(騎手便於踏足上馬的用具,是皮系圓環掛在馬鞍兩側的腳踏套扣),由皮革製成(因皮革易腐,故沒有留下實物證據)。馬鐙即由腳扣發展而來,由金屬加工而成,雖也腐蝕,卻有遺物存留下來,成為馬鐙考古的重要研究依據。

  據考證,馬鐙由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鮮卑人大約在公元5世紀前期發明。發明了馬鐙的鮮卑人,在匈奴衰落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後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其中拓跋鮮卑最為強大),曾於公元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統一了黃河流域,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48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遼寧朝陽一座鮮卑貴族墓中發現了大批馬具,包括馬甲、馬鞍和一件瑬金銅馬鐙,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馬鐙(它由一個圓環和一段長柄組成,形狀像一柄大鑰匙)。

  馬鐙構造

  馬鐙一般由鐙環(騎者踏腳)和鐙柄鐙穿(將馬鐙掛在馬鞍兩側)兩部分組成。早期馬鐙內為木芯,外包金屬片和皮革;鐙柄較長,鐙環呈現圓三角形或橢圓形;鐙環下邊即腳踏部位,斷面仍和上部一樣窄。

  經幾百年游牧民族的手工實踐,到了中世紀,馬鐙製作有了完善的造型,製作技藝有了很大的改善,開始將鐙底製作成平正形,向上為半圓形,在半圓形上方打孔,便以鐙革穿過;近代馬鐙有金、銀、銅、鐵、景泰藍等質地,種類繁多,圖案各異,以皮帶系掛於鞍橋板兩側(為防止摩擦,鐙帶與鞍橋板相連之處墊有皮製的鐙磨)。

  人類歷史的重大進步

  馬鐙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和身體,使上下馬變得如履平地,並可在馬上靈活轉動;騎手在馬上腳踏馬鐙定力驟增,雙手揮灑自如,既可手持套馬杆套馬、放牧、驅趕畜群,又可調教幼稚駒、馴服野馬(有了馬鐙,加上技巧和鞭子,再烈性的馬也無法把人從背上摔下來,只好屈服,聽從調教)。從某種意義說,游牧人馴服野馬的意義之大,不亞於今人所發明的火箭和太空梭。

  歐洲早期的騎兵沒有馬鐙,騎兵雙腳沒有任何支撐地懸在馬腹兩側,手抓馬鬃任馬賓士,很容易從馬上掉下來。而當時的古代波斯人、埃及人、米堤亞人、亞敘人、古羅馬人、巴比倫人、希臘人,也都不知道使用馬鐙。西方考古學者認為,是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傳統的直柄橫穿金屬馬鐙傳播到了歐洲。

  在西方,馬鐙被稱為中國鞋,它的發明是人類歷史的重大進步。馬鐙讓騎兵獲得了超人的高度與速度,增加了穩定性,提高了攻擊能力與防禦能力,成了銜接騎兵與戰馬必不可少的借力工具。對此,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評價說:「很少有人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從實用到收藏

  就像勺子、筷子、書籍、凳子、杯子的發明已臻完美、勿需改良一樣,如今在內蒙古草原,騎馬的牧民依然廣泛使用著傳統馬鐙,但是更多老馬鐙已退出舞台,從馬具中獨立出來,成為文物市場上的收藏品。同時,馬鐙的樣式、工藝與材質,也成為學者解讀游牧文化的特殊切口。

  今年春季我採訪了著名民間文物收藏家王殿和(他的三大藏品分別是馬鞍子、馬鐙和度量衡),他在歷時30多年的職業收藏生涯中,潛心淘到了數百副各式各朝代的精品馬鐙,成為一大主題收藏。我曾在他的蒙和軒店中見到了他花費3萬元收來的兩副蒙古國馬鐙,其造型完美、做工精緻,完全是絕版藝術品。

來源:北方新報

責任編輯:李然


推薦閱讀:

國民黨戰犯解放後相聚 因未全殲日軍自稱民族罪人
維吾爾族出過哪些人物?
為什麼清真餐廳的穆斯林就餐區和漢族就餐區是分開的?
反思民族主義回潮與反全球化影響
自述:三十年來追求國家強盛與民族復興(五)

TAG:民族 | 游牧民族 | 發明 | 馬鐙 | 鮮卑 | 游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