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何以成為「中國最後一個丞相」?
朱元璋在宣布將胡惟庸案擴大為胡黨案的同時,還幹了一件史無前例的驚天大事:下了一道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詔書,毅然宣布廢除在中國已有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詔書說: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後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重刑)。」
朱元璋說,我聽說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之前是沒有丞相職務的,只是到了秦朝才開設丞相,所以秦很快成了短命王朝,之後漢唐宋雖然出現一些賢相,但總的來說,丞相群中小人居多,丞相職務成了小人弄權專座了,所以,我宣布自今日起,本朝廢除丞相制度,設五府六部都由皇帝統一管理。今後,我的接班人不許再設丞相,群臣有敢提出此議者,嚴懲不貸。
如此,朱元璋對胡黨案窮追猛打的總目標真相大白了。與其說,朱元璋對胡惟庸恨之入骨,不如說他與中國丞相制度不共戴天。
我們知道,朱元璋在廢除丞相制度同時,還創造了一項歷史紀錄:「殺相之最」。在他手下,從李善長到徐達再到楊憲、汪廣洋包括最後這位胡惟庸,無一善終。是丞相群中無一賢相、都對不起朱元璋?還是朱元璋對不起這幫丞相?
我們再來回放一個歷史劇段落。央視播過一部《傳奇皇帝朱元璋》,劇中朱元璋的扮演者陳寶國演出了神似的味道,其中一句台詞生動道出了朱元璋的御相之術。當朱元璋搞掉前幾個丞相,準備啟用胡惟庸為相時,面對誠惶誠恐的胡惟庸,朱元璋提出「為相標準」——
「朕希望你是趙普,而不是趙高!」
誰是趙高誰是趙普?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他們一個是秦朝奸相,另一個是宋朝賢相。朱元璋希望手下多出如宋朝趙普一樣的賢相,其實顯露出的是一個病態皇帝對臣下的勉為其難。道理很簡單地擺在那——
自古君與相大都呈前因後果之關係。君明相賢,君暗相奸。因為「終身不殺士」的趙匡胤,所以誕生了賢相趙普,因為混不吝胡亥,所以才有趙高的跋扈。
朱元璋早期打天下時,重用的丞相級別的文臣劉基朱升等人,不僅是大才,而且是大賢。屬於賢相類。後來任用的楊憲胡惟庸,沒有大才且心理陰暗,屬於奸相類。這不是相的問題,而是君的問題,是君的心理和需要產生了變化。就像我們前面講到的那樣,朱元璋由明君變為暴君,必然需要奸相來配合。
關於君明相賢,君暗相奸的道理,歷史上的實例比比皆是。就拿朱元璋推崇的趙普來說,他也不是個天生的賢相。早年這個人的品質並不好,是個比較貪財的人,當了丞相也時常犯老毛病。有一次他病了,宋太祖趙匡胤登門去看望,看到走廊下堆有剛送來的十幾箱禮物,就問是什麼東西。趙普說是別人送的海鮮。老趙很好奇,打開一看,哪裡是什麼海鮮,全是乾貨——小顆粒的瓜子金。老趙心理很不是滋味,但比較想得開,對趙普開了一句玩笑,說:給你送禮的人,大概認為國家大事都是由你決定吧。
這句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你佔便宜不要緊,但千萬不要擺錯位置,別忘了,起決定作用的可是我,我才是主人。
豈止趙普與趙匡胤的關係是這樣,就是朱元璋反感的奸相趙高,也不是天生的壞蛋。
此人出生在趙國人,從小天資聰慧喜歡讀書,父親、母親加上兄弟六人,一家人其樂融融。可是他們趕上了秦始皇要統一六國,派兵攻打趙國,趙高的父親帶著趙高的幾個哥哥上了戰場,結果長平之戰趙國大敗,趙國軍隊40萬人全部活埋,其中就包括趙高的父親和哥哥。
隨後,趙國淪陷,趙高及母親都被抓到秦國做了奴隸。趙高母親不堪折磨也死了。趙高把仇恨埋在心裡,一心想顛覆秦國,為親人們報仇。
深藏不露的他,被秦始皇看中,想重用他,但是他來自趙國,秦始皇不放心,於是下了狠招,命人閹了趙高,殺了他的妻子、女兒。讓趙高專心事秦。趙高暗自發誓要血債血還。秦始皇在世時,他不敢輕舉妄動,但到了秦二世胡亥時代,他如魚得水。最後幹掉李斯,得到丞相高位。
提到趙高和秦二世胡亥的關係,大家都認為是趙高帶壞了胡亥,殊不知前期的壞事基本上都是胡亥主導,秦朝的後期暴政,起決定作用的不是趙高而是胡亥,他實行大清洗,屠兄弟十二人,殺擎天柱大將蒙恬,揮動大棒毫不手軟。從繼承人的角度講,與其說秦始皇大兒子扶蘇是皇位合法繼承人,不如秦始皇的這個小兒子胡亥是秦始皇靈魂的合適繼承人。胡亥繼承了秦始皇的精神衣缽——殘暴嗜殺的流氓本色。所以才促就了殘忍復仇的奸相趙高出籠。
到了後來指鹿為馬,那是胡亥不理朝政的緣故,才逐漸被趙高把持了權力。胡亥是個心黑手辣但沒有理想的人,坐穩了皇帝寶座的他,對趙高說:「人這一生就如白駒過隙,做了皇帝,我想盡心享樂,愛卿你看呢?」這正合趙高心意,從此討好胡亥享樂,漸漸獨攬大權。可見,相奸的前提一定是君暗,絕無「君明而相奸」的道理。
再拿前面提到的朱升來說,他是朱元璋打天下時的軍師級人物,是朱元璋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大賢,曾提出過「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戰略,祝朱元璋成功奪取天下。按理說也是賢相的合適人選。但此人卻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就突然辭官歸隱了。這是為什麼呢?
表面的原因是體弱多病告老還鄉,當時朱升已經年逾七旬,而且多病,是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了。但深層的原因卻是迫於政治形勢,出於明哲保身的自謀策略。正如一位詩人祝賀朱升歸隱的詩句所說:「掀天事業乾坤內,開國功勛宇宙間。明哲保身歸隱後,翰林聲價勝封王。」
長期在朱元璋身旁朝夕相處,朱升對領導的秉性有透徹的了解,一言以蔽之:猜忌刻薄。未成皇帝前,尚能隱而不發,但成為皇帝以後,這個秉性無限揮發,繼續共事,必無好下場。而朱升這種要人格要尊嚴的大文人,在變臉皇帝面前,又不能違心做事,所以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朱升向朱元璋請求「退休」時,得到朱元璋的極力挽留。為了挽留他,甚至表示要給他更高的官銜,可以子孫世襲。兩人之間有一場意味深長的對話——
朱升:謝謝領導好意,我不敢接受更高的官銜,因為我的兒子福份淺薄,不敢承受天恩。
朱元璋問:你有幾個兒子?你不接受更高的官銜也就算了,為何不讓你的兒子來輔佐我呢?
朱升哭著回答:臣只有一個兒子,名叫朱同,「事君之忠有餘,保身之哲不足」,我不希望他做官,恐怕他日不得老死家鄉。
朱元璋面露不悅之色:這是什麼話!我和你雖有君臣之分,卻情同父子,你為什麼有這種擔心,顧慮到這一步?
朱升坦白地回答:並非臣的過慮,但願陛下哀憐老臣,免臣的兒子死罪,賜以完軀,就是萬幸。
朱元璋被聲淚俱下的朱升感動了,決定賞賜朱升父子「免死鐵券」。
洪武三年,朱升病逝,可謂壽終正寢。可是他的子孫並沒有做到這一點。朱元璋賞賜的「免死鐵券」真的可以「免死」嗎?已經擔任禮部侍郎的朱同,被捲入「胡黨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判處死刑。朱元璋特別開恩——「賜自縊」,給了他一個完屍,已經皇恩浩蕩了。
對於君相的因果關係,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好皇帝可以讓奸人變忠臣,壞皇帝可以讓忠臣變奸人。可見,丞相只不過是皇帝的影子,一個國家的政治成敗根子還在君主身上。一個奸相的背後,站著的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作為丞相的頂頭上司,朱元璋既非昏君,也非賢君。而是一個權力欲極強甚至強到變態的暴君。在他手下,李善長那樣的丞相撈權力不行,汪廣洋那樣的尸位素餐不作為也不行。胡惟庸這樣的結黨營私更不行,放權、抓權均無好下場。
有人說,朱元璋是個權力野獸,這也許是對他有些妖魔化。但是說朱元璋中國歷代帝王權力欲最強的,我認為加不加之一都是可以的。中國的帝王大都權力意志極強,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而朱元璋則是強中強,廳堂之外都不容他人打哈欠。與君權形式上有些制衡的丞相制度,到了這等人手上,沒活路可走。
回顧中國歷史,自從中國有了丞相,就有了所謂的「君權與相權」之爭,但這種「戰爭」大多屬於文人士大夫的自戀浮誇,兩千年中國封建社會雖然實行的是官僚制度,但核心是君主專制,所有官僚為君主服務。所以,在以君主專製為核心的封建中國,除非皇帝主動放權或者年幼低能,在正常情況下,任何丞相與皇帝斗,都不可能是皇帝的對手,此間道理,就像管家和老爺斗的道理一樣簡單明了。
那麼,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之後,明朝的政局如何、就此清明了嗎?按理說,政治鋤奸之後,政壇應該清明起來。但胡黨被清除後,不僅沒有清明,反而更加糟糕。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朱元璋把胡惟庸同丞相制度連根拔掉後,就給自己出了大難題——皇權沒了相權威脅,但同時也失去了「職業經理人」,一切都得皇帝親力親為,縱然老闆精力充沛,但「渾身是鐵打」能打多少釘兒?
好在朱元璋這個人,精力還算旺盛,他孜孜不倦,一直干到古稀之年七十歲才壽終正寢。但他的子孫可扛不住了,他們沒有朱元璋那樣的過剩精力,有功夫他們寧可吃花酒、做做木匠活。他們可不想當勞模、過勞死。
終於,搶班奪權的四兒掀了老父的鍋蓋。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做出重大決定,成立內閣制,設首輔大臣,一個皇權的「新影子機構」就此誕生。
當然,大家也不必誤會,或如御用史學家一般,將朱棣此舉視為「開創民主」的「偉大創舉」。實際上,朱棣並不比老爹開明,他開創的內閣制,和現在世界通行的首相內閣制南轅北轍,不是虛君而是虛相產物,所謂內閣只是界定為皇家秘書機構,所謂首輔即內閣大學士,雖然也經常被俗稱「宰輔」或者「宰相」,但實際權力卻比原來丞相小得多,也就相當秘書長角色。說白了,他們不是跟領導分權的,而是跟領導分活的。
這一點可以從角色對比說清。在明初有丞相制度時期,太監在明朝政治格局中無足輕重,根本不是丞相大臣的對手。但廢除丞相制度後,太監干政主政局面時常出現,就連萬曆年間張居政這樣的超重量級首輔,不聯合大太監、司禮監馮寶也幹不成任何事。一般王朝的太監總管,混個千歲都不可能,而明朝天啟年間的太監頭子魏忠賢,竟扶搖直上「九千歲」,離萬歲只有一步之遙。有明一朝,太監組成的閹黨在與大臣組成的清流黨權力鬥爭中,常常處於上風。
而造成這個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廢相之後,朱氏子孫雖然設了首輔制,搞了個秘書機構,但皇權新的職業經理人,卻不是首輔大臣。那麼這個新的職業經理人是誰呢?太監。皇權總需要人幫把手,既然大臣靠不住,那麼就輪到絕對聽話的奴才——太監手中。
於是,朱元璋之後,明朝就出現了一個另類盛世——太監盛世……
推薦閱讀:
※日本茶道源於中國,可它的出處你知道嗎?
※鄭永年:以開放促改革:中國的特區
※中國海軍發布2017徵兵宣傳片:五大兵種震撼亮相!2017.07.25
※中國「美人畫」千年變遷史
※嫁給富豪的10位中國奧運冠軍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