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屋藏嬌演繹悲情皇后

金屋藏嬌演繹悲情皇后發表於2012-07-11 16:52:13(轉自人民網·天雲.blog博客)「金屋藏嬌」這一成語典故,是中國幾千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愛情典範,是男人們對自己心愛女人的千金之諾,是美好愛情的最佳注釋。除不知,獲得這一美好千金之諾的女人,卻沒有收穫真正而長久的愛戀,而是演繹了一個善始而不能善終的悲凄的愛情故事。金屋藏嬌的主人阿嬌是漢武帝的原配妻子,可以說是漢武帝的政治階梯,漢武帝劉徹就是憑著「金屋藏嬌」的諾言登上帝位,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而阿嬌卻傷痕纍纍,在武帝坐穩皇帝之位後,金屋坍塌,愛情易位,阿嬌在冷宮中悲凄度日,「千金買賦」也沒有挽回武帝的情愛,在悲戚中度過餘生。「金屋藏嬌」的政治環境。阿嬌身世顯赫:漢文帝是她外公 ;漢景帝是她舅舅;陳阿嬌的父親是世襲堂邑侯陳午,乃漢朝開國功勛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漢景帝之母竇太后的寵愛,而竇太后卻是能夠左右朝政的人物。阿嬌的母親劉嫖是一個權欲心十分重的女人,一心想將自己的女兒阿嬌推上皇后之位,而要實現這一夙願,唯一的只有走與太子的聯姻之路。漢景帝的皇后薄氏既沒有生育子女,也不受寵愛。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55年,前元二年夏四月,薄皇后最大的靠山薄太后(太皇太后)崩,隨後薄皇后被廢。公元前153年,前元四年夏四月,漢景帝冊立寵妃栗姬生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同一天,虛歲四歲的劉徹被立為膠東王。此時,阿嬌的母親劉嫖打起了太子劉榮的主意,她主動找栗姬提出把女兒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不料遭劉榮生母栗姬的拒絕,栗姬平時對劉嫖經常向景帝進獻美人的行為就十分不滿,景帝寵愛自己於一身,兒子已為太子,認為自己的位置已經鞏固,沒有把劉嫖放在眼裡。碰了釘子的劉嫖決定尋找其他的人選。但是,在景帝十四子中,前三子均為栗姬所生,其他幾位皇子不是無能,就是巧佞卑諂,或沉溺聲色,或母親不得寵。算來算去,只有自幼聰明伶俐,母子都深受景帝喜愛的第十子劉徹。劉嫖於是來找劉徹的母親王娡,提出要把女兒阿嬌許配給她當時只有四歲的膠東王劉徹,王娡求之不得,欣然應允。策劃「金屋藏嬌」的政治智慧。漢武帝劉徹的生母王娡,當時只是景帝的美人。但王美人聰敏世故,待機而為,也是一心想把兒子劉徹推上帝位的主,之前就在她懷劉徹之時,王娡就聲稱她夢見太陽投入她的懷中,並將此夢告訴了漢景帝劉啟。劉啟聽後十分高興的說:「此貴徵也。」劉徹出生後:一是由於母親王娡夢境的鋪墊,使他未出生就打上了「天降大任」的烙印;二是這個夢恰巧給劉啟也帶來了好運,他很快當上了皇帝。三是由於劉徹自幼聰明伶俐,更受漢景帝喜愛。因此,母以子為貴,漢景帝對王娡母子更加寵愛。筆者以為,夢只不過是王娡這個智慧女人為了鞏固自己地位、為小孩出身進行包裝的一種智慧,如果是男孩,則在他出生前就給了他不同凡響的身份,給皇帝老子和朝臣在意識上就打上了神秘的烙印,起到了心裡暗示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在封建社會當中效果並且相當的好。即使是女孩,有這樣的夢做襯托,也在人們的意識中認為她是大貴之人。王娡的這一夢境之說,在後宮的爭奪中,既沒有傷害皇后和其他嬪妃,也為自己日後的上位做了最佳的鋪墊。因此,在得到劉嫖的要求聯姻的許諾後,她積極在兒子面前進行早戀教育,以鞏固這樁政治婚姻,為自己的兒子謀奪太子之位打基礎。據《漢武故事》記載:「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從這一記載中可以看出,「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唯獨指阿嬌時,他欣然許下「金屋藏嬌」的諾言,對一個四歲的小孩來說,沒有母親具有針對性的「戀愛」教育,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的。四歲的小孩能知道婚姻和戀愛是什麼呢?這一「金屋藏嬌」智慧的籌劃人只能是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就像「夢境」之說一樣,這次是劉徹與母親的配合,把這一智慧運用得天衣無縫,達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政治效果。從此,吃了定心丸的劉嫖與王娡相互配合,把栗姬的兒子劉榮從太子的寶座上拉了下來。前150年春正月,漢景帝廢掉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栗姬幽居冷宮,之後憂憤而死。同年夏四月,得寵的王娡順理成章被立為皇后,同月,她的兒子劉徹被立為太子。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金屋藏嬌」的婚約是當時漢朝政治的一個轉折點。館陶由於女兒婚約已定,轉而全面支持劉徹上位,最終影響漢景帝廢除太子劉榮,立劉徹為太子。九年後漢景帝去世,16歲的劉徹登上皇帝寶座,立阿嬌為皇后,實現了「金屋藏嬌」的諾言。「金屋藏嬌」主人的悲凄結局。漢武帝即位之初,由於年輕,重大事件都由祖母竇太后決斷。竇太后繼承了高祖劉邦的意願,奉行老子的無為而治,寬政待民。而劉徹卻崇尚儒家思想,執政理念產生了極大的對立。當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並建議仿古制,設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武帝只好照辦。在此期間,武帝的低位也險些動搖,多虧皇后阿嬌作為唯一的外孫女極受竇太皇太后寵愛,再加上陳家以及館陶長公主的全力支持,才使漢武帝有驚無險保住帝位。從此武帝不再重用儒生,轉而韜光養晦。從建元二年至建元六年,他四處游浪射獵,不問大政方針。與阿嬌和睦相處,恩愛有加,使阿嬌度過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竇氏去世,漢武帝親政,逐步鞏固帝位,大權獨攬。這時的武帝不想再受任何牽制,特別是外戚和皇后的牽制。到此時,阿嬌還認為有恩於武帝,處處不肯逢迎屈就,搞得年輕的武帝心煩意亂。被外戚干政扶持起來的武帝,清醒的看到了外戚干政的嚴重後果,更是受夠了皇后阿嬌以功臣自居而驕縱的性格,夫妻之間裂痕漸漸而生。加之十多年來,阿嬌也沒有生育,武帝的子嗣也成了大問題,於是武帝也厭棄了她。特別是漢武帝同母姐平陽公主進獻女奴衛子夫後,武帝更是冷落阿嬌,專寵衛子夫。這使自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說一不二的阿嬌難以忍氣吞聲,為此又哭又鬧,甚至以自殺相威脅,以奪回武帝的寵愛,但終因色衰愛弛,在青春美色面前,阿嬌敗下陣來。此時的阿嬌沒有辦法對付武帝,卻把氣灑在了衛子夫的身上。由於衛子夫得寵不驕,又接連為武帝生下幾個皇子,阿嬌找不到除掉衛子夫的機會,明的不行,她選擇了暗的,想用巫術除掉衛子夫。看來女人一旦被愛沖昏了頭腦,就再也顧不了後果,一意孤行。出身皇家的阿嬌,明知道搞巫蠱是要殺頭的,但她卻仍然鋌而走險,找來巫女楚服,咒詛衛子夫。不想此事被告到漢武帝哪裡,漢武帝大怒,以"巫蠱』罪名頒下詔書:「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武帝念及阿嬌一家的恩情:一是沒有處死阿嬌,二是在生活上仍然按皇后待遇不變。此事阿嬌弄巧成拙,成就了衛子夫,自己卻以慘敗告終。此時劉徹二十七歲,阿嬌約有三十歲左右。至此,金屋坍塌,「恩」、「情」皆斷。長門宮位於長安城南,原是館陶公主獻給漢武帝的一所園林,阿嬌被貶後遷於此處,終日以淚洗面,為了挽回武帝的情意,她命一心腹內監攜帶黃金千斤,向大文學士司馬相如代做一篇賦,寫自己深居長門的閨怨。司馬相如遂作《長門賦》,訴說一深宮永巷女子愁悶悲思,寫得委宛凄楚:「……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這是阿嬌欲借司馬相如之筆,想感悟君心,並命宮人日日傳誦,希望為武帝所聽到而回心轉意。但《長門賦》雖是千古佳文,武帝僅對《長門賦》表示了稱讚。《長門賦》終究也沒有挽回武帝的戀情。阿嬌母親館陶公主死後,阿嬌寥落悲鬱異常,不久也香消玉殞,魂歸黃泉。阿嬌死後,武帝乃以禮下葬,與其母劉嫖一起葬於竇太后陵墓側,即陪葬於漢文帝的霸陵。阿嬌最後是和真正疼愛自己的母親、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屈辱地和其他嬪妃一起埋在漢武帝的「妃園」,這也是值得慶幸的了。到此,金屋藏嬌的故事徹底落幕。留給後世的是長長的嘆息。從司馬相如的《長門賦》開篇,歷史幾千年來,人們對「金屋藏嬌」的阿嬌留下無數詩詞歌賦,數不勝數。最著名的有李白的《命薄》、《白頭呤》、《擬恨賦》;劉禹錫的《阿嬌怨》;王安石的《明妃曲》;辛棄疾《摸魚兒》等等。這些詩詞歌賦寄託後世無數俊傑對這位美麗高貴皇后的充分理解和無限同情.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西部攝影 兩位俄羅斯攝影師演繹的動感舞蹈
楊士奇:在平淡中演繹精彩人生
《鐵梨花》演繹鐵血女人史詩
閑談風水(九)八卦演繹,八卦解說外篇
12星座演繹紅酒的特質表情,人生如酒,愈久彌香。

TAG:演繹 | 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