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川西】聖城色達,川西最神秘的土地

如果要評選一個中國最神奇最特別的地方,我想我會把票投給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這片「紅色之城」,從風光到人文,徹底顛覆了我對祖國大地的印象,如同一座從天堂降臨到人間的」聖城「,震撼著你的視覺與心靈。

(紅色聖城——色達)

(人類又一建築奇蹟)

(雪中覺姆)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全景)

色達,是我背包行以來最嚮往的地方,這次的川西行,我放棄了本是最佳時節的稻城、亞丁,長途跋涉,歷盡路途險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與在網上看照片不同,當你抵達這座聖城的時候,發自內心的興奮、激動與眼前神奇的景緻和人文融為一體,兩天三夜的旅程,讓我充分體會到了這片中國最神奇土地的魅力。

(裊裊炊煙)

(密集的紅房子)

(街上行走的喇嘛們)

(小鋪子前的小喇嘛)

(紅色房子)

從八美包車到了爐霍已是中午,在車站匆匆吃了碗面,就找了一輛去色達的麵包車,馬不停蹄的前往,車上除了藏族小伙司機還有一位老喇嘛,行李很多,看來是回佛學院的,就這樣我們三人開始了此次川西行最艱難的一段路程。

爐霍到翁達鎮的路很好走,但這之後,是難以想像的爛路。路上,因為修路走錯了一段,司機便讓我和老喇嘛下車在前面路口等他,他開車繞過來,就這樣在一片荒山野地中,老喇嘛盤坐在一塊石頭上念叨經文,我則背著包倚在旁邊的一棵樹上,這樣奇特的組合應該是一幅很有趣的畫面吧。過了許久,還不見司機回來,我有點著急,一旁的老喇嘛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示意我不用慌,雖然我聽不懂他說什麼,但也曉得他的意思,果然再一抬頭,車子已經來了,我們繼續上路。過了翁達鎮,那路面簡直無法直視,坑坑窪窪,泥濘不堪,坐在車子上如同撥浪鼓一般,來回搖擺,頭不知道撞到車頂多少次,都說蜀道難,這回真是體驗到了,不少私家車主都選擇在爐霍包車或者租車去色達,不捨得開自己車進去。「奧迪進去,奧托出來。」這句玩笑話在色達可是事實...後半程70多公里的路開了3個多小時,臨近傍晚,終於抵達了。

臨近佛學院,路邊能看到很多一身深紅袍子的僧人,老少男女都有,還有虔誠的藏族人一路跪拜過去,看上去著實讓人肅然起敬。期間還路過另一個小一點的佛學院,司機在那停車不知辦什麼事,我便下車,幾個喇嘛和藏族人招呼我,便和他們同坐,得知我從哪裡來後,就問我是不是來出家的,我趕緊澄清,看來像我這樣一個人來的很容易被誤會啊。佛學院大門口並不多起眼,不過當車子駛入其中,兩邊的景緻就讓人驚愕了:無數深紅色的小房屋一座緊挨著一座,依著山勢看不到頭,宛如一片紅色海洋,雖然在網上見過這裡的照片,但身臨其境,感覺更加神奇,無法下車拍照的我,看著漸漸暗下來的天空,著實著急。

順著一條不寬的水泥路,車子一路向山上駛進,那是我想要入住的「喇榮賓館」所在地,不過因為此賓館不接受網上、電話預定,故只有抵達後才能得知是否有房間。果然當我快步走進賓館時,發現房間已滿,還有幾個來晚了的旅行者一樣很著急,我們便臨時搭了個伙一塊坐司機的車,到下面的扶貧招待所看看。註:整個佛學院只有倆家住宿地,一個是「喇榮賓館」,條件還不錯,有熱水有衛生間,但房間緊張;另一個是扶貧招待所,條件比較艱苦,公共衛浴,都是床位。

扶貧招待所還有房間,我們便住了下來,跟一個上海的大叔住了一間,整個房間只有兩張藏床就沒有別的了,放下東西就一塊出來吃飯。在佛學院,餐館、食堂都有,不過呢,你絕對吃不到任何葷腥,哪怕一點肉渣渣,正好趕上學院下課,非常多的覺姆、阿克們(覺姆指女性喇嘛,阿克指男性喇嘛)也在餐廳、食堂吃飯,我們找了一家近點的,點了幾個炒素菜,一人一碗麵條,訴說著一路上的辛苦又美好的經歷,就這樣解決了晚飯。當我推門而出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竟然飄起了碩大的雪花,一看地上,已經有了一層薄薄的雪,欣賞了一路秋色的我們,突然一下子進入了冬天的世界,非常驚喜,氣溫驟然變低,已經把所有衣服穿上的我還是一陣陣寒意襲身,要知道我去的時候才是10月底。不過有了白雪的相伴,想必明天的景色會更加奇妙,這片紅色海洋與白色雪地的碰撞,一定會彌補我們今天沒拍到照片的遺憾。

(一夜雪後)

(朝陽襲來)

(披著雪的氂牛)

(朝陽下走過)

第二天天沒亮,約定好時間準時起了床,佛學院的海拔有4000米,所以睡覺不是很踏實,再加上屋裡非常冷,買的礦泉水都結了霜,這一晚湊合著過去了。走到洗漱間去刷牙洗臉,卻發現水管已被凍住,無奈只得放棄,嘴裡塞上兩塊巧克力補充點熱量,就迎著星星月亮,向對面的山上走去,準備拍攝晨景。

清晨的佛學院,雖然還籠罩在一片昏暗之中,但街上已有不少僧人匆匆而過的身影,我們順著事先問好的路向著山上走去,被白雪覆蓋的荒草地,走起來很費勁,加上海拔高,天氣冷,早上又沒吃東西,著實有點累。好不容易走到高處,視野雖然開闊了很多,但似乎還是拍不到全景,不過已沒有多餘時間考慮,太陽就快從山後面升起來了,拿出相機腳架準備開工。

(日照金頂)

(紅與白的交匯)

(煙霧朦朧)

(準備去上課的覺姆)

一夜的雪花讓每一座「紅房子」上鋪滿了皚皚白雪,紅與白的交織讓本就壯觀的紅色聖城更添一份聖潔,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的僧人住宅,將整座山都覆蓋住,頗為震撼。山頭的亮光是朝陽的傑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座聖城在一點點褪去陰冷的外衣,迎接它新的一天。在專註拍攝的時候,不知從哪裡走來一群氂牛,身上還蓋著厚厚的白雪,被陽光一打,成了鏡頭中最好的前景。整座佛學院已有一半被照亮,中心學院位置的金頂也在不知不覺中散發出了金色的耀眼光芒。

隨著裊裊炊煙的升起,一座座深紅色的房子在陽光的照射下鮮活了起來,如同一個個本在睡熟的孩子睜開了雙眼,光影的交匯讓鏡頭中的畫面變得無與倫比,隨著太陽的高升,最後一抹陰暗也消失了,整座小城蘇醒了。在往山下走的途中,正好看到一些僧人從屋裡推門出來,因為天冷的原因,大部分女僧人都用紅色頭巾包著頭,快步向前走著,有的身上還背著包,手裡抱著書,看起來都是去上課的,看著他們一襲紅衣的踏過白雪、走過一座座紅房子的奇特畫面,真不敢想像自己是身在中國。

(炊煙升起)

(光影層疊)

(清晨的街道)

佛學院的早上很熱鬧,尤其是幾個講堂,廳堂前面的走廊上,已經坐滿了準備等候上課的喇嘛們,有的在相互交流著什麼,有的則閉目誦經,路上還有不少趕著去上課的僧侶,手中拿著一個餅邊吃邊跑,這樣的一幅幅畫面真是看得嘖嘖稱奇。在附近的食堂吃了個早飯,退掉招待所的房間往山上走,去看看喇榮賓館有沒有空房,運氣不錯,正好有幾間早上走人了,便趕快入住,條件比下面的招待所好得多,暖和有熱水空間也大,價錢還差不多,推薦來佛學院的旅者儘可能在喇榮賓館住。

(講堂下聚集的喇嘛們)

(在門口等待上課)

(講堂全景)

休整片刻,便出門來到緊鄰賓館的壇城,這裡也是佛學院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位於整座城的最高點。雖然沒有下面講堂那麼多人,但這裡卻是外來藏民的必到之地。壇城分上下兩層,每層都有一圈轉經筒,從早到晚一直有很多藏民喇嘛在這裡圍著圈邊走邊轉經筒,而外圍則是虔誠的藏民朝拜的地方,站起、跪下直至全身伏地,每一次朝拜都不含糊,飽含著虔誠的信仰,讓我這個外來者頓時肅然起敬,不敢從他們身前走過,覺得有些不禮貌,便悄悄從後面邁過,跟隨著藏民的人流,我也加入了轉經筒的隊伍,連走三圈,也算是讓沒有宗教信仰的我感受一下信仰的力量。

(壇城下的藏民)

(轉經筒前的藏民)

(講堂與壇城)

(轉經筒)

在高原地區,雲彩最多的時候往往是正午時分,太陽躲在雲層的後面造成了光影的不斷變換,我決定在這最好的時段登山最高的那座山拍攝全景。從停車場旁的一條小路就可以山上,順著彎彎曲曲的台階路,視野越來越高,每一段台階相應的也是沖著一排紅色的房子,經常能見到喇嘛出出進進,到達山頂,整個佛學院全景收入眼底,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震撼:伴隨著忽暗忽明、光影交錯,如一座來自天堂的紅色聖城降臨在此,中心位置,是金光閃耀的學堂金頂,在陽光的直射下,燦燦生輝,無數深紅色的小房子整齊的密密麻麻的蓋滿了整個山凹,沿著山勢看不到盡頭,在這裡「紅色」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再美的藍天白雲都黯然失色,更不用說那些黃褐色的山峰了。

(密密麻麻)

(路口)

(道路不算寬)

(藍天白雲)

據說這裡現在一共有三萬多的僧人,而房屋大約有一萬座,而最早,是由晉美彭措上師於1980年在此條件極為艱苦之地,白手起家,只有32名學員的小型學經點,後經過幾十年苦心經營,如今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教學院,而且房屋、來學習的僧人還在不停的增加著,或許再過幾年來看,佛學院會將這股「聖紅之色」覆蓋到周圍所有的山溝之中吧,到那時,我想這裡會被稱作世界奇蹟都不為過了。

(開始登山)

(一縷陽光)

(視野越來越高)

(光影的變化讓整個色達更加神秘)

就在我被這眼前的神奇所深深陶醉之時,學員講堂突然湧出大量的僧人,看來是中午下課時間到了,密密麻麻的「紅衣人」瞬間擠滿了整個學院廣場,隨之周圍的兩條較寬街道也變得如紅色的水流一般,持續了好一會,紅色的房屋與紅色的僧人就這樣組成了一幅讓人難以置信的畫面,讓此刻站在這片土地上的我無法相信自己是身處在中國。

(正午的光影變幻莫測)

(紅色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鮮亮)

(講堂下課了,喇嘛們湧上街頭)

(宛如紅色的河流)

將每種光線的全景都拍了個夠,還是有些不舍的走下了山,從早拍到現在的身體已經疲憊不堪,尤其在這樣缺氧寒冷的高原地帶,決定回賓館小憩一下。待到傍晚,我還是忍不住又爬上了山,但如我所料,雲彩幾乎已經沒有了,光影交錯亦變得了無生趣,遂我們幾個在色達認識並搭伴的旅行者們互相留了影便走下山吃飯。找到講堂旁邊的一所食堂,10元錢兩個菜、饅頭稀飯管夠吃,不過不能浪費,看到我要倆饅頭兩碗稀飯,盛飯的喇嘛表示有些驚訝,看來我在這裡算是大飯量了,雖說還是只有素菜,但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已經很滿足。

(光線再次成全了我)

(整理經幡的僧人)

(另一側的山溝顯得空曠多了)

(壇城身後的經幡)

(黃昏將至)

晚上天氣驟然變冷,早早休息,準備明天拍攝人文。

在佛學院的日子,認識了一位來自成都的姑娘小唐,也喜好攝影,也是一人出來旅行,遂我們一起搭伴於此,一起行動,相互也能交流照應,讓旅程多了不少歡樂。

早晨並沒有起得太早,而是天亮之後才出發,街道上已經有不少喇嘛在趕著去上課了,最有趣的要數一兩個大喇嘛領著小小喇嘛的場景,這些小喇嘛看上去也是要上課的,裝束與一般喇嘛沒區別,一身紅衣,一頂黃帽,只不過都要小上好幾號,也就7、8歲的樣子,被大喇嘛牽著手蹦蹦跳跳的很開心。小喇嘛多數是父母送來學習的,有的也是因為父母都修行藏傳佛教,所以才來。不過關於喇嘛到底能不能結婚這個問題,因為藏傳佛教分教派,故教派不同,是否能結婚也是不同,還有的說法就是出家僧人是不能結婚的,而在家的可以,但出家在家都可以當喇嘛,所以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問題。

(清晨,喇嘛排隊上課)

(大喇嘛與小喇嘛,其樂融融)

(這是準備出行了)

(自助取款機錢取錢的喇嘛)

從山上往下走,沒多遠就能走到學院里唯一一個自助銀行取款機,每天早上,這裡總是排起了長隊,但與一般的場景不同,這全是身著紅衣的喇嘛在排隊取錢,畫面十分奇特,在此修行的喇嘛很多都會得到外界的資助,而且喇嘛來自全國各地,取個錢就很正常了。我們迎著早晨的陽光,走進了學院中心的講堂,發現這裡原來只有女喇嘛(覺姆),看來喇嘛上課是分男女的,廣場上沒什麼人了,台階上那密密麻麻的鞋子就成了主角,講堂旁邊的兩所小屋子也是專門放鞋子的,看這數量可想而知裡面又多少人在上課了,我在門口脫下鞋子也想進去瞧個究竟,但被一個年長的覺姆攔下了,看來白天的課是沒法讓外人聽得,只能晚上再來碰碰運氣了。

(歸來)

(講堂前的僧人)

(放鞋子的房間)

(虔誠)

講堂下來,就是一個小集市,主要是賣些蔬果,當然這裡除了鴨蛋你找不到更葷的東西了。菜價並不便宜,因為這裡只能種土豆,菜都要靠外面運輸進來,而交通又是如此的不便。因為天冷,茄子、辣椒一類的蔬菜都已經凍蔫了,但就是這樣還是有不少覺姆和藏民在買東西,當我把鏡頭沖著她們的時候,大多數都會用袖子或頭巾擋臉。這裡要提及一下的是:覺姆,也就是女喇嘛是很不喜歡讓人拍照,尤其是一些面容較好又年輕的,看上去肯定是從全國各地來此出家的姑娘,年長一些的也是如此,有些脾氣不好的甚至會向你大喊或者丟東西砸,所以我一般不會拍正面,背影和側臉居多,一表尊重,二也是覺得出於禮貌,但有些覺姆的行為讓你看著很難與出家人聯繫在一起,或許她們只是剛剛來此學習吧。

(還是放鞋子的)

(講堂外一瞥)

(講堂走廊上的狗)

(菜市場景緻)

穿過菜市,走旁邊的小路,就能身處這些紅房子之中,仔細看每家每戶的建築還不是完全一樣,這裡的生活氣息很濃郁,透過窗戶能看見僧人在家做飯的場景,院子里有自製的利用太陽能燒水的鐵板,台階上懶洋洋的趴著幾隻貓咪,夾在住宅之中的小賣部則是小喇嘛們的最愛,三五成群的圍在鋪子前,不知道在選什麼好吃的,中午下了課的時段,能看到許多孩子在奔跑嬉笑著,與一般放了學的孩子無異,唯一區別的是他們身上那一襲紅袍。

(小賣鋪前很熱鬧)

(趕著上課)

(正在做飯)

(不知道這些小喇嘛們在買什麼)

(喇嘛養的貓咪)

在阿克(男喇嘛)的講堂外,看到有不少端著酥油的僧人在往寺廟奔走,而廣場正中一堆人在圍在那裡不知在幹什麼,我便湊上去看熱鬧,只見兩個藏族小哥面前擺著許多塑料瓶子,瓶子看上去都是撿來的,很臟,裡面灌著白色液體,我好奇便問之,藏族小哥告訴我是氂牛奶,5元一瓶,周圍的僧人紛紛掏錢購買,有的一買就是7、8瓶,也難怪,在色達佛學院這樣的地方,牛奶已經算是高級營養品了,想起自己兩天也是葷腥為進,便買下一瓶,氂牛奶的味道完全和我想的不一樣,比普通牛奶更加清淡,原汁原味的感覺很不錯,要不是太涼,我能一口喝掉。

(去上供)

(阿克學堂前依舊是鞋子鋪滿地)

(嬉戲的孩子們)

(不知道要幹什麼去)

在大致把佛學院逛完之後,我和小唐決定去看看昨天未敢去的「天葬」。「天葬」是藏族人一種特殊的下葬方式,現在全世界外人還能參觀到的天葬也就只有在色達佛學院了,需要從學院內包車前往,一個人來回也就20元錢的樣子,時間很固定,每天中午1點半,整個持續時間1個小時左右。我們坐上了麵包車,一路向著學院外的一座高山上前進了。

(天葬台附近的禿鷲)

(如轟炸機一般的禿鷲)

在一片空曠的山谷之上,天葬儀式準備就緒了,一群喇嘛從人群中列隊走了出來,嘴裡在誦著經文,後面有幾個藏民身上扛著大布袋,裡面裝的就是即將被執行天葬的人,不過這些場景都被山的另一面一種生物搶了風頭,那就是禿鷲。這種碩大如鷹的禿鷲才是天葬的主角,在天葬師肢解完屍體後,禿鷲就會蜂擁而至的吃掉,而現在的它們似乎正在等待中,一群一群的在山坡上休息著,任你離它很近的拍照也不會搭理你。天葬開始了,在一層藍紅相見的圍布後面,天葬師開始了肢解過程,我不敢過去看,也不想拍,一是出於對死者的尊重,二是覺得看了肯定會很難受,故只拍旁邊的禿鷲,好奇的朋友可以自己從網上搜了。大約十幾分鐘後,禿鷲們開始不淡定了,紛紛從山頭飛下,如同成片的轟炸機一般來到天葬現場前,躍躍欲試得探著身子。果然再回過神來,天葬師已將圍布拉開,一瞬間禿鷲瘋狂湧入,叨食地上的肉塊,塵土飛揚,看上去有些可怖,前方還能聽到悲痛的哭聲,看來是死者的家人,我想上去再去拍兩張禿鷲,卻被撲面而來的血腥味頂了回來,忙掩鼻後撤,待儀式差不多結束後,才敢大口呼吸。

對於我們這些外來者,天葬確實是充滿神秘又特殊的,雖然無法完全理解這樣的儀式,但能給與足夠的尊重就可以了,至於我自己,是不會再來看過了,畢竟這不是一個令人舒服的體驗。

(轉經輪)

(一路朝拜過來)

(眺望佛學院)

回到佛學院,已是下午時分,和小唐妹子聯繫好明天離開的車子,便漫無目的的閑逛起來,期間找到了一家賣烤餅和酸辣粉的,十分好吃,是這幾天吃得最美的一頓;街上的小鋪子挨個進去逛,卻發現沒有什麼能帶回去的,總不能帶一套喇嘛的袍子回去吧

臨近傍晚又忍不住跑到山上,但疲憊的身心已經無法再拍多少片子了。回到賓館坐在大廳里蹭著WIFI,對面的老外喇嘛正在專註的看著經書,坐在我旁邊的小喇嘛遞過他手機讓我幫聯上WIFI,耳邊不時傳來各地方言的對話(色達佛學院的僧人來自全國各地,聽到家鄉話並不奇怪)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尋常卻又已經漸漸習以為常,就這樣靜靜的渡過最後一個晚上,儘管突如其來的停電讓黑夜更加寂靜,不過這一切已經無妨。

清晨,我和小唐離開了色達,坐在車上的我心情難以形容:很不舍,因為這裡無論是風景還是人文,都那麼的無與倫比;又想走,實在這裡的條件太艱苦,而且心情總有些沉重。在沒來之前,一位曾到過這裡的旅行者給我說,在喇榮五明佛學院,你總是能感覺到一股神聖的力量在籠罩著這座小城,自己的心靈也會跟著被凈化。而親歷了兩天三夜的我感覺卻不太相同:神聖,沒錯,這裡信仰的力量比我去過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強烈的多,但除了這神聖的信仰外,我感受更多的是這裡平凡卻又特別的生活氣息,與普通人一樣,柴米油鹽醬醋茶,家長里短的過日子;不一般,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很多簡單的事情變得困難無比,而這一切只為了信仰的力量……

(色達的建築會是人類歷史上又一奇蹟)

(再見了色達,再見了佛學院)

好了,再見吧色達,再見喇榮五明佛學院,我的川西最後一站,也是今年旅程的最後一站,是如此的令人難忘,所見所聞所感,前所未有,這次旅程的記憶,將會伴隨我一生。

最後感謝一年來支持飯人小宮的讀者們,今年博客不再更新,謝謝欣賞,明年旅程更精彩,歡迎繼續關注!!


推薦閱讀:

驚!胡總訪港中南海保鏢攜如此神秘裝備(圖)
電卡神秘失蹤之後??
【古巴】神秘美麗的加勒比島國
揭開三僚中國風水第一村的神秘面紗
神秘信仰因何存在

TAG:土地 | 神秘 | 色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