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銀行理財產品

報告摘要

截止2012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餘額達到6萬億,佔到存款餘額的7.95%。理財產品淨髮行量的趨勢和CPI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在通脹上升時期,相對存款,理財產品對儲戶的吸引力上升,發行量增大。

根據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理財產品可以分為保本固定、保本浮動及非保本三類,其中,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高達61%。根據投資標的劃分,理財產品可以分為四類,其中債券貨幣類理財產品佔61%。從期限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趨於短期化,3個月期限的產品是主力。從收益率來看,1、3、6個月期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3.6%、4.2%和4.5%。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是資金池的風險:第一,流動性錯配風險,但央行和政府存在隱性擔保,同時資金來源穩定,風險可控;第二,信息不透明,但理財產品投資的對象通常是低風險的,而且相比存款,理財產品的規模並不大,系統性的風險較小。

正文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2002年,第1支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從2004年開始,各家銀行陸續開始推出理財產品,理財產品逐步發展起來。為規範理財產品發展,2005年9月銀監會公布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嚴格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利用個人理財業務,違反國家利率管理政策進行變相高息攬儲,同時商業銀行不得無條件向客戶承諾高於同期儲蓄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率。

一、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逐年增大,目前餘額已達6萬億

銀行熱衷發行理財產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將資產移至表外,緩衝存貸比考核壓

力,減緩存款流失衝擊,騰挪一定中長期的信貸額度,將部分信貸資產風險進行了轉嫁。

2005年以來,理財產品發行規模持續上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月發行規模已超過2000隻;從年度發行量看,2011年發行數量已由05年的100多隻大幅攀升至2萬多隻,產品發行規模超過10萬億;理財產品淨髮行量也明顯上升,淨髮行量量從05年月均5億左右到目前3、4百億的水平。截止2012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餘額達到6萬億(2009、2010年分別為1.7和2.8萬億),佔到存款餘額的7.95%,居民儲蓄存款的18.42%。

圖1:理財產品發行量、到期量及淨髮行量

二、銀行理財產品分類:非保本理財產品和債券貨幣類理財產品占多數

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不同,可以將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保本浮動及非保本三類。由於銀監會規定銀行不能無條件承諾客戶高收益,所以早期的理財產品以保本型為主,2005年保本固定型占發行總數量的58%,保本浮動型佔23%,兩者合計佔比高達81%,非保本型僅佔到19%。但2011年以來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明顯上升,2012年前5個月,保本固定型理財產品僅佔12%,保本浮動型佔27%,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佔比高達61%,表明目前理財產品風險明顯上升,這與目前理財產品過分追求高收益有關。

圖2:不同理財產品發行量的佔比

根據理財產品投向不同,可以把理財產品分為信貸類理財產品與非信貸類理財產品兩類,其中,信貸類理財產品可分為賣斷型信貸資產類、回購型信貸資產類及信託資產類;非信貸類理財產品可以投向股票、債券及回購等各類金融產品。

根據銀行公布的數據,人民幣理財產品主要投資的品種有債券、票據、利率、信貸資產、股票,此外,還會投資匯率、商品等。根據投資品種的不同,將理財產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為債券貨幣類,主要對應債券、票據、利率及其組合的產品,這類產品一般委託期限相對較短,風險相對較低;第二類為信貸資產類;第三類為股票資產;第四類為前三類的組合資產。其中,債券貨幣類的理財產品可以投向債券、票據或利率。

從已公布類型的理財產品看,目前債券貨幣類理財產品佔比明顯上升。2010年以前,以信貸為基礎資產的理財產品大幅上升,信貸類理財產品佔比一度高達41%,其構成銀行表外貸款的重要渠道。但在2009年底,銀監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銀信合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使得信貸類銀行理財產品受到嚴格規範,發行數量迅速下降,到2012年,其佔比僅為0.6%。隨著信貸類理財產品增長的下降,債券貨幣類理財產品大幅擴張,2012年其佔比高達61%。

圖3:各類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佔比

三、銀行理財產品趨於短期化,3個月期限的產品是主力

目前,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幅增長,是理財產品發行的絕對主力。1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增長放緩,主要受銀監會清理1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所致,從整體看,1個月內的短期理財產品發行佔比仍呈下降趨勢。

圖4:各類理財產品發行量佔比

四:通脹影響理財規模,通貨膨脹明顯,理財產品的發行越大

通脹是影響理財產品規模的重要因素。從整體來看,理財產品淨髮行量的趨勢和CPI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理財產品和存款之間存在替代關係,存款利率的調整比較滯後,當出現通脹時,銀行的存款利率尚不會立即上調,但是市場中的利率已經向上走,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跟隨市場利率的,所以理財產品的發行收益率也會迅速上調,相比存款,理財產品更有投資價值,而且風險也比較低,所以資金從存款流向理財產品,於是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較大。在通脹上升時期,相對存款,理財產品對儲戶的吸引力上升,通脹回落時,理財產品的吸引力下降。

圖5:理財產品淨髮行量與CPI的正相關

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4%左右

8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基本保持平穩。中信證券將中資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為樣本,採用收益率中位數繪製收益率曲線。10月收益率曲線與9月基本一致,主流的1、3、6個月期產品的平均預期占款收益率分別為3.6%、4.2%和4.5%。15家主要銀行中,國有銀行產品的平均收益率普遍偏低,特別是農業銀行。全國股份制銀行的產品收益率相對較高,主流的1、3個月期產品中,招商銀行和中資銀行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從收益類型看,10月非保本產品的收益率與保本、保息產品的差距縮小,各類產品的收益率集中度較為接近,在4%左右,非保本的略高一些,保息產品的收益率略低。

圖6: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曲線

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可控

目前業內認為,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是資金池的風險,所謂「資金池」,是指銀行通過發行多個理財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放在一個池子中,這個池子就是資金池,然後將這個資金池的資金投向多種基礎資產組成的資產池(債券、票據、銀行存款、信貸資產等),一個資產池中包含多個投資對象。這種理財業務,區別於傳統的一對一的理財業務,屬於多對多的理財形式。

圖7:銀行理財產品的理財模式

隨著理財產品資金池的膨脹,市場開始擔心銀行的流動性錯配風險。銀行募集到的資金趨於短期化,但是將短期的資金投向了長期的項目之中,進行了流動性錯配。2008年後理財產品的短期化趨勢明顯,目前1-3月期的發行佔比從2007年的20%,大幅上升至目前的60%。事實上,銀行傳統的存貸業務也是如此,貸款通常期限較長,而存款一般期限較短。理財產品流動性錯配的風險依然可控:第一,央行和政府對於整個銀行體系仍存在隱形擔保;第二,理財產品的發展本身是趨勢性的,資金回報較存款利率存在溢價,這使得資金來源會相對穩定。

資金池最大的風險可能是信息不透明,由於銀行理財產品是表外投資,信息披露不足,投資人較難識別風險,所以可能會帶來投資虧損的風險。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遠低於存款,僅佔到存款餘額的8%左右,因此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低。除此之外,銀行理財產品中大約40%是保本型產品,資金投向主要是債券、回購、拆借等貨幣市場交易工具,這類的風險較低。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資金池投資方式未來將可能成為監管的重點。


推薦閱讀:

張明楷:財產類犯罪
社會萬象--三個不孝子為爭財產逼父跳樓(視頻)
離婚糾紛中的房屋分割: 10 個典型案例
理清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夫妻矛盾少大半
淺談我國古代刑法中侵犯財產罪的犯罪對象

TAG:銀行 | 產品 | 理財 | 理財產品 | 銀行理財產品 | 財產 | 報告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