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死、生活三部分的蘊義
我們都知道,人生包含了生命、生死、生活三個部分。生命是本體,生死就是相——是一期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經歷的過程,生活是用。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求的是幸福。古往今來,人類為了追求幸福,耗盡了心血。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缺乏正確的觀念,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財富、地位、名利、感情等等,以為擁有這一切的時候就是我們能夠抵達幸福的手段。在物質文明非常發達的今天,人們都能夠享受豐盛的物質生活,但是依然是煩惱重重,痛苦不堪,依然覺得活得非常累。有人說,人生不過是幾張紙,出生一張紙,開始一輩子;文憑一張紙,奮鬥一輩子;婚姻一張紙,折騰一輩子;金錢一張紙,辛苦一輩子;病歷一張紙,痛苦一輩子;到最後是悼詞,追悼會的時候,悼詞一張紙,了結一輩子。
看看我們的生命現象,有種種的痛苦,有一些人是身體欠佳、病榻纏綿,有一些人是衣食無著、辛苦勞碌等等。這些都還不過是生命不如意的現象,並不是產生痛苦的根源。
那麼造成生命痛苦現象的根源是什麼呢?其實也就是三個方面,第一是錯誤的觀念,第二是錯誤的行為,第三就是招感的苦果。
我們的心在迷失的時候,總以為人生的幸福是依靠向外追尋而到的,以為改變世界,才是解決痛苦的有效途徑,因此一直向外拚命地去追逐、追尋、爭鬥,這一定位的偏差就使得我們在改善物質條件的同時又在不斷地製造煩惱,甚至於製造問題的速度遠比改善世界的進程更快。所以今天的人雖然享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卻比古人活得更累,壓力更大,原因就在於慾望太多,煩惱太多,像佛陀所說的「人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心的迷失,也是導致道德淪喪,產生種種社會亂象的根源。比如說,我們現在有種種的產品質量標準,但是忽略了做人的標準;由於忽略了產品(做人)的標準,導致到種種的產品質量標準也是無效,這也就是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的根本原因。我們的心迷失了,就會隨著外在的物質環境和人事環境的變化而波動,就容易產生貪婪、憤怒、愚痴、傲慢、疑惑等種種的煩惱,招感種種痛苦的折磨。
事實上我們看到痛苦是一個相,痛苦是一個問題。什麼事情會讓我們痛苦呢?因為我們內心有種種的追求得不到滿足,貪婪、憤怒,這些是問題背後的問題。
我們再進一步尋根的話,看看,貪婪和憤怒背後的問題又是什麼?是因為生命有不安全感。
我們心迷失的時候,覺得這麼一個渺小的身體才是我,以這麼一個渺小的我面對這麼浩瀚的世界,我們的生命沒有安全感,因此希望多佔有一些,這樣貪心就起來了。
如果的不如意時候,或者以為人家障礙我的時候,也是因為貪婪,也是因為,被障礙,所以生起了憤怒、憎恨,這樣背後的問題都是因為生命有不安全感,有恐懼,所以招感了種種痛苦的折磨。
佛經上面講過一個小的故事。印度有一個小鎮上的人,他們就依靠到森林裡去抓猴子賣給馬戲團來謀生。他們用木板釘了很多很重的箱子,箱子裡面就放上一些猴子喜歡吃的花生、堅果等等,在木箱子的上面挖一個洞,剛好夠猴子的前爪可以伸進去。他們把箱子放到猴子在森林裡面必經的道路上,人就走開。猴子蹦蹦跳跳就過來,一看有個箱子,很好奇,看到裡面有自己很喜歡吃的食物,所以把前爪伸進去拿,想撥出來的時候,因為爪子里抓了東西,洞不夠大,所以拔不出來了。當獵人走過來的時候,猴子抓在前爪里的食物一點都不肯放,一直到人抓住它都不肯放棄前爪里的食物。
我們都會覺得這個猴子很愚痴,因為貪眼前的一點點食物而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但是世間其實也有很多人也是這樣,他放不下到手的一點名利和地位,因此一直死死地執著,抓住不肯放,因此也招感了種種的痛苦、種種的煩惱。
像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因此我們要運用禪的智慧消除的煩惱就是貪婪、憤怒等等負面的情緒,能夠放下一切執著。運用禪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轉迷成悟,知道人生的幸福不是向外求的,而是向內照亮自己的心,人生的幸福就在當下的覺醒。當我們的智慧心蘇醒過來了,沒有執著了,就能夠從自私佔有到無私地奉獻,就能夠少欲知足,就能夠活得瀟洒自在。
比如唐朝時候的龍牙禪師,他作了一首偈子描述他的生活:「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復無涯;時人若問居何處,青山綠水是我家。」就是說他的生活非常簡單,他在森林裡禪修、隱居,吃的是松針,生活雖然很簡單,但是精神很快樂。
還有一位大梅法常禪師也是如此,他描述他的生活說:「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去處,又移茅舍向深居。」事實上,幸福不來自於外在的物質享受的豐富,而來自於內在的少欲知足,內在的智慧心的覺醒。
摘自大願法師《禪與生命重建》
推薦閱讀:
※出海釣魚翻船,在失去兩個夥伴、生吃四隻海龜之後,他倖存下來
※手相:生命線分叉代表了什麼?
※關於四氣調神大論篇的疑問??
※對生命的思考
※八字是解碼人生命運的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