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學習群授課筆記
也可以說是土的第一種作用,在一個多循環里,土主運化。就是土爰稼穡。從宇宙看地球之春夏秋冬,是屬於多個循環的。在這樣的多個循環里,土主運化,寄旺於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從春轉到夏、從夏轉到秋、從秋轉到冬、從冬轉到春,都需要土的運化,好像是如環無端,是一個大的循環,沒有盡頭。總體可以用下面這個圖來表示:
另外一種五行呢,則屬於一個循環的事情。在一個象(太極體)內,在一個周期里的生長化收藏,包括上升(左旋)與下降(右旋),這個時候呢?土寄旺於夏秋之間,把上升轉為下降。用圖表示如下:
在一個循環里,土放在這個循環形成的圓圈上,把此圓圈分為五個數,這就是五運行。而在多個循環里,把土放在圓圈的中央,即土寄旺於四季之末。黃公在這裡把這兩種土的作用合在一起寫成高度凝練的一句話:「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一句話中點出兩種五行之定位。這些抽象的模型,不是古人的想像,而是來源於天文觀察,氣候變化,根據這些現象而演變成數學模型。中華的天文地理學,古數學非常的發達,所以我們的曆法也非常之先進,陰陽合理非常的完善,明清之後這些基本都失傳了,曆法也很久沒有修正了。象數模型里2-7主要應用在中醫里,陰陽,五行,六氣,七是一個周期。5-8-12主要用在命相卜這些傳統文化里。先講到這裡,大家認真理解一下這個五行的模型圖。可以交流提問題。請問老師,土對應的都是「季『春,夏,秋,冬』」嗎?@北京 葉楓?對,就是這四個季月老師,辛苦[玫瑰]??。您黑板上的第一幅圖,中間土對應的4個18日,還不太明白具體對應的時間,另外,其對應是每年不變的嗎?我理解每年都可以算,根據曆法。曆法來的,時空。那理解每年不是固定的日子,只是間隔18日這段期間是固定的。對的,根據節氣走。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篇》裡說的,五日為之侯,三侯為之氣,六氣為之時,四時為之歲。所以按這個來算,5*3*6*4=360,春夏秋冬四時每個90天,如果把最後的18天提取出來,那就是90-18=72,而18*4=72,換過來算,把一年分成五份,360/5=72,所以感覺這18日是從這裡推出來的。這個五分法,是根據七十二侯來的,應該跟著太陽歷,也就是公歷走。對的,這些東西認真讀內經。曆法是什麼,是時間。時間是什麼?時間是空間的變幻,時空時空嘛2月28日:五行今天接著昨天的把五行說完昨天說了五行的兩個模型,一個圖,其實以前不稱為季,我的圖上畫了,古人稱之為4時,春夏秋冬,每個時分孟仲季。孟春,仲春,季春。季特指時之3,後來以季代替了時。所以黃公說:寄旺於四季之月簡單的說:以前稱為歲,一歲有四時,我們現在稱為年,一年有四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明白為何要重脾胃,為何季節轉換之時脾胃容易病。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五行生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 蓋天地之位,北寒、南熱、東溫、西涼。陽升於東,則溫氣成春,升於南,則熱氣成夏,陰降於西,則涼氣成秋,降於北,則寒氣成冬。春之溫生夏之熱,夏之熱生秋之涼,秋之涼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溫。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其實水火交蒸,乃生濕氣,六月之時,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熱相逼,是以濕動。濕者,水火之中氣。土寄位於西南,南熱而西涼,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剋者,制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性濡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濕;金性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性降潤,滲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皆氣化自然之妙也。黃元御先生講的太透徹了,把內經的精華用凝練的語言表述出來,不容易。昨天講了五行的兩種,那生克如何呢?後面就是講這個了。我們中醫用的思維方式,黃公在這裡講的模型都是抽象的思維模型,而不是具體的物質,具體物質則不適用了!」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這句為黃元御關於五行生剋的點睛之筆。一定要記住五行的生克之理:是以氣不能以質,成質則不能生克。我們不能說水裡長出了樹木就是水生木,不是說木燒成灰燼後變成土就叫火生土,土裡面有了點金子就是土生金,也不是拿斧子去砍木頭就是金克木。這裡講的都是抽象之模型,是以氣不能以質,成質則不能生克。什麼是生克?這些在黃帝內經里都講的很清楚。那什麼是生?順勢而進就是生。什麼是克?過速而至謂之克?春夏長夏秋冬,順勢而進就是生。過速,跑得太快了,就克了。用圖來表示就是:
我們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不同的象去對應上,就叫應象。時間,空間,方位、生命,物質,人的感覺,氣候,溫度、等等,後面這段就是講的這個。中國古文化知識都是時空的全息。古往今來曰宇,天地四方曰宙,宇宙中既有時間又有空間,春夏秋冬是時間,天地之位即東南西北是空間。「時間」加上「空間」,就是「時空」。我們中醫的「處方」,其實就是「處置方位」的意思,也就是「處置時空」。可以用時空,也可以用對應象的東西去調理。「時空」意味著環境,我們生病了,方藥用金石草木動物的偏性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方」,來糾正人體出現偏差的「環境」,這基本就是中醫的治病機理了。所以你也可以不用藥,你可以直接讓病人換一個時空,你也可以用別的應象來做。用音樂,用其他的能量,只要是背後的道一致的都可以。所以中醫何止方藥針灸,有音樂,有祝由,有更多的東西,只是今天我們都忘掉了,我們都說那些是糟粕。當我們把能溝通天地的人----巫,當成神婆的時候,我們已經遠離了生命的本源,也就失去了道。我們的文化,時空統一的全部的信息都在裡面。治病的時候調理身體的時間也可以,調理空間也可以,時空同調也可以。之所以說中國古文化最接近於「道」,就是這個道理,它是時空的全息,裡面含宇宙的根本。醫道是博大的,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者,方可言醫。醫者小技大道,不可輕言。更不可誤人,學習,未精通之時,好好保全自己,使自己有慧根,有定力,不受時代隨波逐流之時就夠了。天人解這一部分,沒事的時候大家多看一看。看多了,明白很多道理。「天人解」就是解釋天道與人道,解釋天人合一的。大宇宙,小宇宙,大宇宙包含小宇宙,小宇宙離不開大宇宙,明了此道,達到老子說的:不出戶,而知天下。你看姜子牙,諸葛亮,,,很多都是如此。當我們遇到問題想不明白之時,想不通為什麼出現這個癥狀,這時就要結合自然之性,以天道之理對應於你的人身之理,你就會想通,這就叫應象。今天丁老師外出了,我代替他把五行的部分稍作講述,主要參考丁老師之前的講課。自然變化之理中包括的學問,就是中醫的學問,中醫的學問都來自於這些自然的根本之道。所以中醫是生活著的,是生活化的。學中醫,就是吃好喝好心情好,睡好拉好,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生活。大家有問題可以交流,討論。3月1日:臟腑生成老師今天講這《四聖心源》天人解一段。先發原文:腑臟生成 人與天地相參也。陰陽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身之太極也。祖氣初凝,美惡攸分,清濁純雜,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倫。後日之靈蠢壽夭,貴賤貧富,悉於此判。所謂命秉於生初也。 祖氣之內,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已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於左,則為肝,升於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於右,則為肺,降於下,則為腎。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陰陽,陰生五臟,陽生六腑。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臟有心主相火之陰,腑有三焦相火之陽也。精神化生 肝血溫升,升而不已,溫化為熱,則生心火;肺氣清降,降而不已,清化為寒,則生腎水。水之寒者,五臟之悉凝也,陰極則陽生,故純陰之中,又含陽氣;火之熱者,六腑之盡發也,陽極則陰生,故純陽之中,又胎陰氣。陰中有陽,則水溫而精盈;陽中有陰,則氣清而神旺。 神發於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現其陽魂;精藏於腎,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結其陰魄。《素問》: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並精而出入也。形體結聚 肝主筋,其榮爪;心主脈,其榮色;脾主肉,其榮唇;肺主皮,其榮毛;腎主骨,其榮發。凡人之身,骨以立其體干,筋以束其關節,脈以通其營衛,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膚。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氣盛則皮毛緻密而潤澤;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氣盛則肌肉豐滿而充實;脈絡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氣盛則脈絡疏通而條達;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氣盛則筋膜滋榮而和暢;髓骨者,腎水之所生也,腎氣盛則髓骨堅凝而輕利。五氣皆備,形成而體具矣。今天開始上課。黃公這裡講我們人身之生成,五臟六腑之化生。這是中醫最重要的部分。在中醫,在道家,講得非常的清楚。這就是先天的祖氣,人是要與先天相肇的,這也是天人合一的。我們人身之祖氣來源於男白女赤,西醫說來源於精子卵子,我們中醫說來源於父精母血,其本身就是來源陰陽。陰陽合抱成團,也就是內經說言的:兩神相博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為精。此精為祖氣。也是我們所說的宇宙之靈,生命之轉化。人的出生也就是從這個祖氣生髮出來的。這個祖氣就是相當於現在所說的受精卵,但它也不是單純的受精卵,不要去等同。可以認為受精卵只是精氣的一個形,精氣是屬於氣,就是祖氣。祖氣是由父母陰陽之氣而來合抱成形的。父母陰陽之氣有盛衰,有多少,而祖氣中所含的陰陽之氣就會有盛衰,有多少,人的一生很多東西在此時就已經註定。我們算八字,根據的就是這個時間,叫四柱,你一生的命運就能給你算出八九不離十,基本算得差不多,為什麼?因為天地旋轉用干支四柱: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法,就是屬於天地五行之氣。人之祖氣既含父母之氣,也包含宇宙天地之氣,這個時候前者陰,後者陽,陰陽合抱。無處不陰陽。人懷胎十月,其氣有多少就要順天地之氣進行順生。現在有的人希望選個好八字日子,剖腹產,如果天道之氣與身體的祖氣有相助還好,如果沒有相助,反則相剋,不好了。比如說胎兒先天火氣盛,出生時就要順火氣而生,如果自己選取時間剖腹,若選取的是生火之氣倒可以,這會有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若選取的是天地水之氣,這就有所克。黃公這段講的就是人的生命之生成。學醫,首先就要知道人的生命怎麼來,怎麼去,怎麼算好好生活,最後才是治病。所以孩子最好是什麼時候出來順其自然,不要輕易剖腹產,除非難產治療;如果能順生的最好順生。孕育生命是天道。生孩子是女人的天性,生一次身體就好一次,當然前提是你要學會保養,學會坐月子。先天五行之氣決定了人的後日之靈蠢壽夭,之貴賤,之貧富,這都從祖氣轉化而來。這就是我們古人講的"一命二運三風水....」里的一命。祖氣本從陰陽合和而來,裡面也就含有陰陽。陰陽之間就含有中氣,中者,土也。土之中含有陰陽之氣,謂之戊土和己土。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我們看內經里也說得很明白:所謂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左就是上升的過程,是左旋,不一定是身體的左半部,在左邊有升降,在右邊也有升降。可以說無處沒有升降。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陽之道路是左,陰之道路是右。陽化氣從左上升,這就是左,陰成形之路就是右。陽升於左則為肝,半升之時是肝,升於上則為火為心。戊土下降,陽降則為陰,陰降於右則為肺,半降之時為肺,降於下則為腎水。肝屬於木,心屬於火,肺屬於金,腎屬於水,是人之五行也,中間含有戊己之土。此時就是金木水火土,謂之五行。這裡說的是抽象的系統,心的系統功能,肝的系統功能等等,而不是講的具體器官位置。這裡是五臟,在加上腑,臟腑之陰陽,臟在內為陰,腑在外為陽。與十天干相合,這就是 臟腑的相對陰陽。記住就可以了。多出後面一句就是講君火相火了,涉及更深入的內景。黃公這裡簡單的說了一句。今天的這幾小節涉及的內容深厚,黃元御一節天人解,常讀常新。精神化生這段比較好理解,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腎主精。其精上升變為神(精就是神,神就是精),其半升之時稱為魂。魂也就是精,也就是神。神變為精,在其半降之時,稱為魄。內經《素問》說的更明白: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之前講陰陽的時候說過了,其實就一個東西,在不同的地方,能量不同,名相不同而已。氣血,精神,魂魄....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並精而出入也。所以我們說:精就是魂,魂就是神。當右旋的時候,叫做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則先生其魄。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即神就是魄,魄就是精。只是由於太極的不同,象數不同而已。形體結聚這小節就講到人身體de具體東西了。人的身體與宇宙道理全部都是這樣最外面是什麼?肺主皮毛,在最外層,在外者要向內收斂,就象皮要包住這物體本身一樣,在肺者就要斂。皮毛在外有收斂之氣,把裡面的東西守護住。守護住本身之太極體。中醫稱呼這個為什麼?玄腑。人身五臟六腑之外,還有這個最小的腑,佛家說有多少個?八萬多個。細小的毛孔,調節溫度,主呼吸。太重要了,我們的《傷寒雜病論》太陽篇都在講這個。發汗,汗出熱去,人陰陽和。第二層叫血管,心主血脈,是由外面的肺金把心之血脈斂到裡面去。第三層肌肉,脾主肌肉,屬於陰陽中氣,起到左旋右轉之作用。第四層是筋,肝主筋,筋主生髮,在裡面(內)的通過肝之氣生髮到外面(起亟)。最裡面層是骨頭,腎主骨,藏精的地方,要通過肝向外生髮。腎在肝的裡面,把氣向外帶出來。而肺是在心的外面,要斂住心。這就是我們在陰陽篇前面說的:外者為陽,內者為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所有的太極體都如此。在陰者要向里降,在陽者要向外升。心陽之外有肺金包裹,使心之火氣不再向外膨脹,有收斂氣才能進行陰化成形。裡面的腎之氣要通過肝之生髮到外面陽化氣。人身體里肺居最上,古人謂之蒼穹,又叫華蓋,包裹在心之外,心肺同在上面,脾在中間,腎在下面,肝在腎之上,進行向外生髮。自然界中:一個果實也這樣的,在外是皮,就是斂。所以說天人合一,人身體有什麼樣的現象,在身體之外都有這樣的現象存在。最後所以黃公言: 五氣皆備,形成而體具矣。人的身體的五氣即生長化收藏,就形成了人的身體。我簡單畫了一張圖,可以簡單用一張圖來說明這段
這篇有很多難點,多讀,常讀常新,多問為什麼?中醫裡面所講的大多都是氣(系統),講形體內髒的很少,但也有些地方講。有的地方用心肝脾肺腎來代替金木水火土,講述它們的性質。但有時說的肝指的是實體,有時講的就是這個氣,這個生髮之性。看書的時候記得隨時轉換象。否則永遠讀不懂經典。今天的內容太多了,到此結束。大家交流3月2日:五官開竅老師今天晚上講這《四聖心源》天人解一段。先發原文:五官開竅 肝竅於目,心竅於舌,脾竅於口,肺竅於鼻,腎竅於耳。五臟之精氣,開竅於頭上,是謂五官。 手之三陽,自手走頭,足之三陽,自頭走足,頭為手足六陽之所聚會。五臟陰也,陰極生陽,陽性清虛而親上,清虛之極,神明出焉。五神發露,上開七竅,聲色臭味,於此攸辨。 官竅者,神氣之門戶也。清陽上升,則七竅空靈;濁陰上逆,則五官窒塞。清升濁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壯,清升而濁降,故上虛而下實;人之衰老,清陷而濁逆,故下虛而上實。七竅之空靈者,以其上虛;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實。其實者,以其虛也;其虛者,以其實也。五氣分主 肝屬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 心屬火,其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笑,其液汗。 脾屬土,其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 肺屬金,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 腎屬水,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聲呻,其液唾。 肝主五色,五臟之色,皆肝氣之所入也,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 心主五臭,五臟之臭,皆心氣之所入也,入脾為香,入肺為腥,入腎為腐,入肝為臊。 脾主五味,五臟之味,皆脾氣之所入也,入肺為辛,入腎為咸,入肝為酸,入心為苦。 肺主五聲,五臟之聲,皆肺氣之所入也,入腎為呻,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 腎主五液,五臟之液,皆腎氣之所入也,入肝為淚,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 五情緣起 肝之氣風,其志為怒。心之氣熱,其志為喜。肺之氣燥,其志為悲。腎之氣寒,其志為恐。脾之氣濕,其志為思。蓋陽升而化火則熱,陰降而化水則寒。離火上熱,泄而不藏,斂之以燥金,則火交於坎腑;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動之以風木,則水交於離宮。木生而火長,金收而水藏。當其半生,未能茂長,則鬱勃而為怒,既長而神氣暢達,是以喜也。當其半收,將至閉藏,則牢落而為悲,既藏而志意幽淪,是以恐也。 物情樂升而惡降,升為得位,降為失位。得位則喜,未得則怒,失位則恐,將失則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實總土氣之回周而變化也。 己土東升,則木火生長,戊土西降,則金水收藏,生長則為喜怒,收藏則為悲恐。若輪樞莫運,升降失職,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則土氣凝滯,而生憂思。 心之誌喜,故其聲笑,笑者,氣之升達而酣適也。腎之志恐,故其聲呻,呻者,氣之沉陷而幽郁也。肝之志怒,故其聲呼,呼者,氣方升而未達也。肺之志悲,故其聲哭,哭者,氣方沉而將陷也。脾之志憂,故其聲歌,歌者,中氣結郁,故長歌以泄懷也。今天開始上課我們的五臟開竅於上七竅。我們人身有明竅9,上7竅+前後二陰五官當中藏有四神,這四神指:肝主五色可以看見東西之目神,心竅於舌可知五味之食神,肺竅於鼻可聞五臭之鼻神,腎竅於耳可聽五聲之耳神。五臟開於上七竅以成五官,中有四神,即眼耳鼻舌佛家中講的眼耳鼻舌就是五竅中的四神。佛家所說的第五識就是身,身就是觸覺,能感知到的是色聲香味。身體的意感覺到的是觸。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用來感受色聲臭味觸法。接著是經絡,平時記手足陰陽經的走向,很多人不大能記住。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胸,手之三陰從胸走手。如何來記住十二經的走向呢人與天地相似。我們把雙手舉起來,手足以成四臂,如銀河的四個臂。上者為陽下者為陰。手之三陽經就是從手走到頭部,即從上到下;足之三陽經就是從頭到足,是從上到下。陽經都是從上到下。足之三陰經都是從下走到上的,手之三陰經也是這樣。所以足之三陰經從足走到胸,手之三陰經從胸走到手。通過這個辦法可以很清楚很簡單地來記住十二經絡的走向,手之三陰三陽和足之三陰三陽。而且經絡是按照時間流注的。12經絡流注示意圖:
五臟是陰的,手的三陽是從手走到頭的,足的三陽是從頭走到足,所以頭是手足六陽聚會之地,所以頭不怕冷。冬天因為怕冷全身上下全部武裝,只有頭在外面不冷,因為頭是諸陽之首,是手足六陽之聚會。五臟是陰,陰極生陽就是在這裡面陽化氣向外進行生髮,陽性清虛而親上。裡面的陰進行陽化氣,要到陽的部位上去,當清虛之極,神明就出來了,這是從精化成神了。五神發露上開七竅,頭為諸陽之首,而七竅是五神發露之地,所以七竅都長在頭上,是用來感觀外界事物的,感知的就是聲色臭味。所以黃元御公言:官竅者,神氣出入的門戶。清陽上升就是指清輕之氣,千萬不能濁氣上升,濁氣上升七竅就被堵塞住了,就變成目不能視,耳不能聽了。清陽上升,則七竅空靈,七竅空靈則神氣可出入,兩精可相搏,識神就可以感知和判斷。如果濁陰上逆,則五官滯塞,官竅則閉,神即不靈。為什麼會出現耳鳴?耳鳴者,即濁陰之上逆也。一種情況是濁火化氣之後不降,比如說少陽相火在上不降就耳鳴。另一種情況,清氣不升也相當於濁氣不降,就是腎精不升,就是腎虛,腎虛則精氣不能上達於耳根,就會出現耳鳴。耳鳴即叫是五官之滯塞,聽不清楚了,甚至嚴重者就是失聰。不能辯五色,如近視、遠視、散光、眼渾濁、白內障等眼疾,就是濁火在上,則眼睛看東西就模糊。五臟精氣不升濁陰就不下降,五臟之精不夠,清氣不升,濁陰在上,則目不見五色。這些情況叫做濁陰上逆則五官滯塞,皆為同理年輕少壯時人身體生化旺盛的時候,人體內道路比較通暢,精氣比較足,陽化氣陰成形的功能比較強,故清升而濁降,故上虛而下實。這裡的虛不是身體之虛。虛實是相對陰陽。虛者乃神氣之發謂之虛,實者則精氣伏藏謂之實,虛不是病態,是清輕之氣之上升,故上虛而下實。當人老的時候,精氣不足,陽化氣陰成形的功能減退,精在下不能得到很好的生髮,濁氣在上也不能很好地下降,這時就是下虛上實,這全是病態。人正常的話是上虛下實,神在上而精在下,精者實而神者虛。下虛而上實,是精在上而神在下,清氣全在下而濁氣全在上,此虛實皆為病態。人的四識,如何能感覺到外界的存在,既是以七竅空靈者,以其上虛而神氣可以正常出入。所以黃公言當「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實。其實者,以其虛也。」這裡的實與虛大家要懂它的意思。其實者,謂之濁氣上逆也,其虛者,謂之其正氣之虛也。這裡的虛實不是相對的陰陽。其上實,其實者,其濁氣,其不降也,謂之實。其虛者,以其正氣不升也,正氣不足,謂之虛。肝主升發之氣,入心則為赤,入脾為黃就是升發之氣入脾為黃,入肺則為白,入腎則為黑。心是長之氣主五臭的,五臟之臭皆為心氣之所入。人之生病,不外乎外因,內因,情志病之因,以易分之有2:有因外而傷,有因內自生。簡而概之即外傷內生。外傷之病:六淫,飲食,疫氣,金創,房事等,內生之病:七情,傳變,變異等等。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七情六慾,七情裡面肺之悲、肝之怒、心之喜、腎之恐、脾之思。還有2個呢?就是腎之恐裡面有恐懼的懼,肺之悲裡面他還有哀,悲哀皆為肺之情。合起來一共7個。其上升之時,從下可以正常上升,從陰而可以正常到陽,當其半升於木不時出現曲,曲而不生,該生不生之時,這時就是怒氣,這個怒是如何來的?它就是屬於叫木之郁,為何叫木之郁,萬物皆喜陽而惡陰,其次陰陽化氣而生於陽,當其生之路有郁之時,不能正常升發,故其為怒。既長就是陽之部,神氣暢達,精從裡面經過升發化為陽氣,神氣到達自心生歡喜。當其還沒半收時,從陽降陰,萬物皆喜陽惡陰,則其進行下降勞落而悲氣生,當其全部下降於陰,而藏於陰之時,這個時候就是在最裡面能力最弱之時,終年不見陽光之地,這個時候則生恐之情。這就如同天堂與地獄一樣,天堂者為神氣暢達也,地獄者也志意之憂輪也,這個人可以進行上升而達於天堂,也可以進行下降淪為地獄,在天堂中其性為喜,在地獄中其性為恐,這就是人為什麼喜歡光明厭惡陰暗的,這就是道理所在。學過黃公四聖心源之後,我們對五行和人性要有理解。我們能做到什麼呢?學醫道後,應當保持其在土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在不升不降間,上升不致於過於升發,過於喜悅,當境遇不好的時候,也不要過於恐懼過於悲傷。平時對身體有影響,上心影響是比較厲害,人最大的敵人是誰,是我們自己,在於我們內部的七情,七情也有悟知的基礎,其上升為歡喜,其下降為恐懼,在這時候能保持中土之性,守住中土就不會因為其下降出現各種心理矛盾,心理疾病就出來了。一定注意守護住自己的中土之心,如果喜悲怒恐全沒有了,這就叫聖人之心。做得到嗎?太難,平常之人,各種情緒有一點,記住時刻提醒自己。你看黃公寫的多好:物情樂升而惡降,升為得位,降為失位。得位則喜,未得則怒,失位則恐,將失則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實總土氣之回周而變化也。看外部生長收藏之循環,其中土者乃為升降之樞軸也。其中土為何?即為之心。我們調升降可以,其則為外力一時之功,關鍵在中土,如果中土之心不知如何調其升降,則病人難治療也,這就是治心之法。我們還是讀原文吧,更多的解釋有時其實是廢話。己土東升,則木火生長,戊土西降,則金水收藏,生長則為喜怒,收藏則為悲恐。若輪樞莫運,升降失職.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則土氣凝滯,而生憂思。心之誌喜,故其聲笑,笑者,氣之升達而酣適也。腎之志恐,故其聲呻,呻者,氣之沉陷而幽郁也。肝之志怒,故其聲呼,呼者,氣方升而未達也。肺之志悲,故其聲哭,哭者,氣方沉而將陷也。脾之志憂,故奠聲歌,歌者,中氣結郁,故長歌以泄懷也。好課先講到這裡結束@老丁?丁老師,五種顏色的營養為什麼不是後天之本的脾來統攝的?而是肝?@Lily Yin?問得好,內經里都有,可以去深入的學習這涉及很深入的內景知識,??機緣接觸老師會傳授里。我們這個課主要圍繞四聖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