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詩化150首(74-75)
君子所貴道者三 鳥之將死其鳴哀, 人之將死其言善。 君子所貴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 正顏色斯近於信, 出辭氣斯鄙倍遠。 曾子有疾敬子問, 病榻之上如斯言。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①。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②:動容貌③,斯遠暴慢矣④;正顏色,斯近信矣⑤;出辭氣⑥,斯遠鄙倍矣⑦。籩豆之事⑧,則有司存⑨。」
【注釋】
①孟敬子----魯大夫仲孫捷。 ②道----《論語註疏》曰:「此道謂禮也。」 ③動容貌----《四書集注》曰:「舉一身而言。」意思是使自己的容貌從容、恭敬。 ④暴慢----粗暴,怠慢。 ⑤信----誠實。 ⑥出辭氣----《四書集注》曰:「辭,言語。氣,聲氣也。」 ⑦鄙倍----淺陋背理。倍,通「背」。 ⑧籩豆----籩和豆。古代祭祀及宴會時常用的兩種禮器。竹製為籩,木製為豆。 ⑨有司存----有司,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存,掌管,管理。
【原文今譯】
曾子患病,孟敬子前來問候。曾子說道:「鳥到快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悲哀;人到快死的時候,他的話是善意可取的。君子所看重的合於禮的事情有三件:掌握好自己的容貌,這樣能遠離粗暴和怠慢;端正自己的臉色,這樣近於誠實守信;說話注意用詞和語氣,這樣能避免淺陋背理。有關祭祀器物的那些事情,乃有有關人員辦理。
【吟余淺語】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這是沒有疑問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約只有一定程度的真理性:人既將死,沒有或減少了顧慮,於是就更有可能說出真話。真話不等於善話,然而近於善話。至於曾子所說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我因悟性不高,總覺得有做表面文章之嫌。也許,孟敬子在這三個方面特別值得提醒,所以他就如此告誡。
臨大節不奪
六尺孤可托, 百里命可寄, 臨大節不奪, 君子人也已。
【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③?君子人也。」
【注釋】
①托六尺之孤----托,託付。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兒。這裡指幼小的君主。古代尺短。身高六尺,尚未成人。 ②可以寄百里之命----寄,委託,託付。百里,指諸侯國。百里之命,指國君的政令。 ③與----同「歟」,語氣詞。
【原文今譯】
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託付給他輔佐,可以把國君的政令委託給他執行,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不動搖屈服。這是君子人嗎?這是君子人呀。」
【吟余淺語】
可以托六尺之孤者,不會乘人之危;可以寄百里之命者,有辦事能力;臨大節而不可奪,節義薄雲天。在曾子眼裡,君子就是完人。或曰:「人無完人」。這是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講的。就個人修德而言,則不可以之為容忍缺點放鬆努力的借口。「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來源:《詩化論語》作者:於冠深)
推薦閱讀:
※論語譯註
※論語6.24
※《論語》為政篇第二
※論語 孔子
※細說《論語》(八十五)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