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通篇詮釋-中國功夫網

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通篇詮釋一、預 備 式較早的太極拳老譜不立預備式這一式名。後有立名為「無極勢」或「太極勢」的。其內容主要包括:(1)調身松體。身體各部位忘情放鬆。調身可擺正身體各部分的位置、姿勢,使軀體的各種機能得到平衡,強化各種腺體的分泌作用,從而達到對精神的有效控制。(2)調息自然。呼吸吐納自然勻暢。調息以駕馭呼吸,使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起到有效的調節作用,增加肺活量,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促進腸胃的蠕動,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時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機能。(3)調神入靜。思想寧靜,摒除雜念,物我兩忘。調神是控制人的意識活動,使身體內部的器官臣服自己的意志,從而使身體免出起因於機體紊亂的多種疾病。三者相因互果,而入靜為三者之關鍵。太極修鍊者,在「無極」的靜態下做好演拳前的準備。王宗岳《太極拳論》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概括地說明了太極拳的全部功夫不外乎「無極」和「太極」。「無極」也者,天地未分,混沌一體,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相對絕對之可言,無始終對待之可名。就太極修鍊者來說,從肉體到精神都處於「體無動靜虛實陰陽之分,神無物我方圓時空之感」的靜止狀態之中。而這種「靜止」既非「死定」亦非「空定」,而是「運動」處於平衡狀態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就是拳諺所說的「抱元守一」。抱者懷依也,元者根本也,自抱寓合,靜為其本,動為其萌。即是說,「無極」未分動靜而孕育著動靜,「無極」未分陰陽而孕育著陰陽。說明了「無極」的靜功孕育了「太極」的行功。而太極者,陰陽轉換,動靜開合,虛實變化總難越「太以虛,虛以空,空以無,無以靜,靜生動,動則化,化則極,極則變,變則復,復則靜,靜歸無,無返空,空而虛,還其本來面目這一有無之規,故太極即無極,無極即太極也。」這充分說明了太極拳走架行拳必須從「百骸鬆弛,節節貫穿」和精神內斂的「無極」靜功狀態,經過意識能動作用,澄心自濾,消除一切緊張狀態並激勵頹廢情緒,才能進入「太極」的行功狀態,而最終又回歸抱元守一的「無極」狀態。即由「無極而太極,由太極而無極,無中生有而歸無。」「無極」的基本要求是:真氣內收,神不外馳,精不妄傷,心無旁鶩,氣不輕浮,陰陽合德,真相不露,百骸鬆弛,節節貫穿。因此必須用意識在體內進行檢察,即通過所謂「內視內聽」「觀自在」的方式使整個直立的人體從頭到足跟的每塊骨骼都各安其位,節節鬆弛。特別是脊椎,它作為軀幹的中軸支柱,上承顱骨,構成顱腔,前懸臟器,中附前後肋骨,構成胸腔,下連髖骨,構成腹腔和骨盆的後壁。又通過鎖骨、肩胛骨與上肢相系,通過髖骨和下肢相連。所以「無極」狀態的預備式必須以脊椎為中軸支柱,將全身間架安排得當。頭頂襠落,直脊垂臀,沉肩垂肘,松腰落胯,使身體端莊中正,體松涵虛,意含空洞,氣格壯偉渾沉而意味純樸虛和,外形靜若處子,內氣動如靈獅,外示安逸,內固精神。「內則一心,外則一身」,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身雖不動分毫而意含騰挪閃展之勢,為進入「太極」的行功狀態作好精神和肢體的充分準備,並貫穿整個行功過程。預備式多有主張「舌尖輕抵上齶」或「舌尖輕輕上卷」或「舌舔上齶」的,意念牛郎(舌頭)織女(小舌頭)鵲橋(上齶骨)相會,以期溝通任督兩脈,分泌大量唾液,即養生家稱之為「玉泉水」、「天河水」、「神水」、「瓊漿」、「甘露」、「金津」、「玉液」「或「靈液」。吞咽入腹達到溫養之效。這是一個不得師承真傳之誤會。正如先哲所說:其實太極之修為原以松靜為體,柔圓為用,道法自然,何須先作「舌尖微卷輕抵上齶」之舉。如舌尖人為上抵,勢必導致舌根因用力而不能松然。舌根一緊,咽喉之層樓疊宇便相繼處於緊張狀態,則氣脈關竅自然因緊張而閉塞,從而引發整個身心的緊張。則陽氣何以下?血脈何以暢舒?陰陽何以互濟?氣機何以浩蕩?何來涓涓玉泉水?育我渡長年。正確的方法只須口齒輕合,舌身放鬆自然平卧即可。待太極修鍊至心意和調,經絡疏通,血脈暢舒,氣血熔融,內氣盈足,臟腑平衡吐納有序,陰陽貫通和合互濟時,由於陰氣陽氣相引相吸而觸發「鵲橋飛架」,即自發地吸引舌頭上抵甚至上貼齶骨。此為行於其所不得不行,為自然。待太極行功收勢,其氣自下,舌頭回復原狀,此為止於其所不得不止,亦為自然。一切自然而然。所以「舌抵上齶」之舉不在太極行拳的初始,而在行功的過程,因人而宜,因人而易,要看各人的修為和造化。神氣合而津液滋生,修鍊多年,功底深厚的太極拳家,預備式一開始陰陽兩氣即可貫融,而致「舌抵上齶」通其鵲橋,任督飛渡。故其著作預備式亦有「舌抵上齶」之說,不足為怪。太極修鍊者不能不辨訛誤,明其所以。二、起 勢起勢有的稱之為「太極起勢」或「太極出手」。古代拳術通常直接以第一拳為起勢,或稱為「開門式」或「初勢」,人們可以憑此式辨別為哪一門派的套路,而不另列「起勢」名目。當今太極拳凡另立「起勢」名目的,一般只是「守靜待動」的起始動作,而不是具體的技擊動作。正宗的楊式太極拳「起勢」的特別之處是兩腿不蹲不曲,正如太極宗師沈壽先生說,這是楊派之特點,不曲不蹲之「起勢」,禮貌而理直氣壯地以拳式表示「我姓楊」。而不必再作口頭的宣示。楊式太極拳之起勢,垂下之雙臂徐徐弧形向前上平舉,直止與肩等高同寬,這也是一種*%手,象徵乾卦自下而上,陽氣上升,積極向上,向前推進,寓一動無有不動之意。有拳家注釋「起勢」用法為:「敵在我後以兩手分握我兩小臂近腕處,我兩手向前平舉,敵握必解。」或「設敵於我前雙手向我攻擊(握或推我下臂近腕處),我腕部以鬆勁接住,以*%勁前舉,卸其直推之力,或以指骨拋擊其肘旁軟骨,或以指插其腋窩等。」楊澄甫先師《體用全書》無此解,近代太極泰斗傅公鍾文無此解,太極拳專家沈壽先生無此解,楊公澄甫哲嗣守中(振銘)、振基等均無此解,楊公澄甫之華南弟子曾子昭然(如柏)博士則在《太極拳全書》中明確指出,此類似是而非解釋「非也」(見《太極拳全書》第87頁)。三、攬 雀 尾我國著名太極拳專家沈壽在《太極拳法研究》中說:「攬雀尾,兩手來回往複,像輕柔地撫摩攬拂燕雀的尾羽,故名。陳、吳、孫式作『懶扎衣』,明代戚繼光《拳經》中所編的『三十二勢』,也以『懶扎衣』為第一勢。原意可能是模擬古代拳家與人交手前從容不迫地把長袍的下擺扎入衣帶。『攬雀尾』可能是『懶扎衣』的音轉。但音轉不一定都是由於古代拳師缺少文化,在口授時以訛傳訛所致,而是由於各拳派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對有關式名作出了一些音近義異的修訂,使之與已改革的拳式更為切合;也有的是純屬潤飾文字,或者為自成一派而標新立異的。」攬雀尾一勢包括掤捋擠按等四法。俗稱「四正手」或「四手」。「子本」[陳子明(?——1951)著陳氏拳械彙編。陳子明為陳復元之子,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八世]作「掤、攄、擠、捺」;「儀本」(河南溫縣陳家溝兩儀堂太極拳譜傳抄本)作「擠、掤、攄、捺」;「曾本」[曾昭然著《太極拳全書》香港友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60年3月版)]作「拼、攄、擠、按」。曾註:拼,坊間本作掤,悲陵切,向作箭筒或以手覆矢解,顯系「拼」之別字。攄,坊間本作扌履,字書無之,顯系「攄」之別字。攄,魯故切,引也,斂也,與動作之原意正合。或誤作「攄」(丑居切)。是太極拳法中最基本的四法,稱為「四正」。連同分布在各拳式中的采、挒(曾註:「挒」即捩,拗也。即用力學上所謂隅力將手關節或頸腰等拗折之意)肘、靠等「四隅」合稱「太極八法」。《太極拳釋名》說:「掤扌履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四斜角,即四隅,也即四奇。奇,犄角,即斜角。八法以「四正」為常法,以「四隅」為奇法即「變法」。八法以掤為首,以「四正」為主,以「四隅」為輔。由於太極拳的「四正」法,是技擊上最基礎的方法,所以無論拳架和推手都把它當作基礎的功夫來訓練,因而它成了太極拳的總手。由於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拳架、推手方面的重要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把「攬雀尾」術式列為起式,以「攬雀尾」、「上步攬雀尾」的式名,加上「抱虎歸山」類如斜攬雀尾的兩式,重複八次之多出現於套路中間的原因所在了。一些拳術改革者卻因其重複,而將其擅自簡化省略,可見古今拳家對拳路編套和布局的主導思想不同。明乎此,才能客觀評價兩種不同的編套方法及套路的優劣所在。歷來的太極拳家都注重「攬雀尾」一勢,且有不少專論。此從略。攬雀尾一勢包括掤、扌履、擠、按等四法,是楊式太極拳中的基本四法,稱為「四正」法。「四正」為常法,是技擊的基礎,所以無論拳架和推手都把它當作基礎功夫來訓練,因而成了太極拳的總手,而在拳架中反覆出現。四、單 鞭單鞭,一手鉤手,另一手拂面後向前揮出,下盤弓步,猶如跨馬揚鞭,故名。這是傳統拳術的通用名式,在技法上屬拴法,或稱拴手。因其手法近似拴門或拴馬樁而得名。栓與推、撲等手法有所不同,不可混淆,也不可以推代拴。所以不能詮釋為「將掌心翻朝前推出」。否則單鞭的動作是容易走樣的。有人誤以為「單鞭」系據後吊手(鉤手)的形象如「催馬加鞭」而擬名,其實不然。傳統拳術往往將雙手左右分拴稱為「雙鞭」,以一手分拴作為「單鞭」。這足以說明「單鞭」是以前一手的拴法形象為主而擬名。後面的「斜單鞭」勢,則是指其方位指向斜角,而不能詮釋為「身體傾斜」。這是要引起重視的。「單鞭」勢之平面抹圈,因兩手隨腰擺動所劃圈之軌跡狀如八卦中之雙魚,楊式太極傳人如陳微明都作如此演練,故名「八卦魚」。此乃單鞭之前奏,主要起拔根動基,引進落空,化解敵之攻勢的作用。單鞭之鉤手,一作「勾手」,又名吊手。鉤手之鉤型為「鷹嘴鉤」,即五指自然撮攏,屈腕鉤尖內扣,手背自然繃緊,鉤手順序為大、食、中指三指撮攏,令無名指及小指緊密附著即可。太極拳僅單鞭一勢是鉤的,舊稱「捏指」,是歸為指法的,其技擊意為防守時以鉤尖鉤開人手;進攻時以鉤背擊人,也可用鉤尖啄人要害。此勢是太極拳最為開展之功架,宜多多練習為佳。關於「單鞭」按後抹轉是「虛腿(腳)轉還是實腿(腳)轉」的問題,引帶出楊式太極拳是「虛腿(腳)轉還是實腿(腳)轉」的長期爭論,甚至楊家門人、傳人亦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張「虛腿(腳)轉」說者,其主要理由是「實腳磨轉法練久可能會損害膝關節的功能」,會造成膝關節痛。並說虛腿(腳)轉「這種練法是楊家祖傳」。而持「實腿(腳)轉」說者認為,「實腿(腳)轉的負擔是重的,正因為負擔重,多練後增強了腿部力量,從而增強了體質」。兩說爭持,因楊公澄甫124張銅版照片及《體用全書》均無此照此說,似成了「無頭公案」。筆者說「虛實腿(腳)轉」說,客觀而慎重地進行了多年的了解、考證、研究和實驗,贊成「實腿(腳)轉」說。《各勢白話歌》一文有,「雙手推出拉單鞭」,「回身拉成單鞭勢」,「扭頸回頭拉單鞭」,「回頭再拉斜單鞭」,「回身又把單鞭拉」,「更拉單鞭真巧妙」,「轉身復又拉單鞭」,「再拉單鞭重下勢」等八句。所有關於單鞭的動作都用一個「拉」字,說明「單鞭」是「拉」出來的。意示前(左)手拂面揮出,後(右)手鉤手向右後鉤掛,必須形成對拉之勢,足具張力,才能使左手拴法發勁有力。楊家太極拳八十五勢中,一個單鞭就重複「拉」了十次之多,由此可見單鞭在楊家太極拳中的顯著地位。這是由於它的親和性,作為套路中的銜接結構將前後不同的式子自然地銜接起來,成為整體。其次由於它採用「側弓步」的基本功架,定勢身型中正安舒,步型穩固,支撐八面,充分體現了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的發勁特點,加上單鞭在技擊上,特別在亂環中的簡單而實用的價值,從而使它在套路中佔了較大的比重,因多練此式即是加強了基本功架和功力的訓練。所以套路中的「重複」就顯得十分自然和必要。五、提手上勢所謂「提手上勢」之「提手」,是一種「著法」,「手」即「法」之義。如「攬雀尾」一式,可分為「掤手、捋手、擠手、按手」等,所以,提手即為提法,是太極拳「掤捋擠按,采扌列肘靠,抹鉤拂撥,開合提擔」等九十六法中之重要「著法」之一。其用法猶如兩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狀如提物,故名。「提手上勢」的定式外形姿勢與「手揮琵琶」近似,而左右方向相反。但就技擊勁別實質內容而言,則差異甚大。本勢用的主要勁別是合勁、提勁和搓勁。而「手揮琵琶」勢用的主要勁別是纏繞勁、穿化勁,以及采扌列、剪托之勁。勁別的不同,就決定了其技法的不同及中途動作的不同。有的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勢」僅看作「虛回含化」而否定它的「提搓合勁」。更有把「提手上勢」視作「右手揮琵琶」或「右手揮琵琶的組合」。這是不應有的錯誤。兩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稱,是由於兩勢從動作形式到技擊勁別內容都有較大的區別,否則按一名可矣。但從其相似的定式來看,兩者都類同於松溪征南派之《內家八樁》之「龍樁」,兩手側掌,一長一短,一前一後,一伸一屈,置於身側左或右的同一側,前後遙遙相對,互相呼應。兩眼透過長手的食指極目凝視,眼與長手的食指尖等高。此式即為古代拳術中最常用的以靜御動的「格鬥勢」,一名「長短手」。在防守上含有「靜觀待變,以靜伺機」和「長以衛短,短以救長」,以進為退,以退為進的意義。這裡的靜是一種自然的靜態或靜象,而不是一種「死靜」和「死寂」。即「靜中觸動動猶靜」。要求神志清逸,頭腦冷靜,善待機勢。靜中要寓預動之勢,守中須寓攻擊之意。勁營體內,力奮骸外。前手主守,主掩護;後手主攻,主突擊。換言之,短手隨時可以乘隙而進擊。《沈子拳法》方略篇「急著前去,補手相承;隱著埋伏,出奇制勝」句,可形象地描述其作用和意義。如果要說「提手上勢」與「手揮琵琶」有什麼共同點的話,或許就是這一點。六、白鶴亮翅「白鶴亮翅」勢,右臂上揚亮掌,左臂下落按掌,右腿坐實,左腳虛點。舒臂提踵猶如白鶴亮翅,故名。沈壽《太極拳體用全訣》「白鶴亮翅擠靠分,懸頂坐身寸腿踢」句,形象簡明地說明了白鶴亮翅勢的體用要求。即架勢的基本要求是懸頂坐身,基本的技法是擠靠分踢,主要的技法是分勁,而又不拘泥於此,要隨機應變。攻防時,一臂上提擠靠架格或*%或截,另一臂下按分摟,或采或捋,以稱其力,以衡其身。一足雖提踵虛點,而提踵踮足之勁輸於兩臂,另一腿雖坐實,而意含周身氣血川流,通體無滯。精神團聚,含胸拔背,勁貫兩膊,意注四梢,心手雙暢,舒展安適。猶如白鶴亮翅,信步夕陽。預備勢和本勢都強調了「含胸拔背」。而有拳家在眉批楊公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時說:「老論中無含胸拔背之說」。又在書信中說:「含胸拔背這句話,老論上沒有。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規矩。因為陳微明早先跟孫祿堂練過一段時間的形意拳,後來才跟楊老師學太極拳。陳著的太極拳書上,有太極拳十要,把老論上的一些話,反正地說了一些,又添了這句話含胸拔背。……從此就成了練太極拳的規矩了。其實,不是那回事,……對這句話不要過分地強調,如強調了,就脫離了自然。……」在其看來,「含胸拔背」等「此皆鄭曼青替楊澄甫撰寫《太極拳體用全書》時學拳未久,不懂拳意,自己想造出來」或「陳微明先跟孫祿堂練過一段時間的形意拳,後來才跟楊老師學太極拳」的緣故。此說紕繆。何以同是「世稱永嘉五絕」之鄭曼青,在其藝技大成,名重天下,技藝名聲均遠在某些拳家之上時,仍在其著作《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及《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強調「含胸拔背」,指出「含胸者,不可挺胸,又不可陷胸,必要松胸,方為合法;拔背匪易言也,是為氣通三關之候也」。以鄭子自己的話作註腳,「此書繼楊澄甫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而作,蓋一本其遺訓。」被鄭之曼青稱為「君子儒也,決不阿其好以成其惡」的陳子微明先生,1925年將楊公澄甫口授內容筆之於書,徵得澄甫先師同意,1925年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太極拳術》一書。並一再強調是代澄甫先生筆述成書的。1931年,文光印務館出版楊公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1934年2月,上海大東書局出版楊公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書中都無不例外地強調了「含胸拔背」。這些著作是由陳微明、鄭曼青等代筆成書的,能否忠實於楊老師的原意呢?記得很多年以前,在武林的一些渠道里就傳出以上一些意見。筆者就此垂詢了最了解楊家太極拳情況的傅鍾文老師和沈壽老師。沈壽老師說:「很難想像在尊師重道的時代里出版楊老師署名的,而又不符合署名者本意的文章和書刊。」傅鍾文老師說:「這些書都是楊老師健在時出版的,雖是陳微明、鄭曼青等代為筆述成書,但以楊老師口授內容為基礎,是楊老師過了目的,首肯的,當時亦未見有何異議。為什麼當時不說,現在說三道四,冒出這樣那樣的說法?!楊老師何以假手陳微明先生及「習拳未久」的鄭曼青代筆著述太極拳著作,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文化程度高,而是他們能尊師重道,不自以為是。楊家的師承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楊老師生前很不滿意他的學生隨便改拳,現在有些人不是『根據自己體會』,把楊家拳從式名到拳架都改了嗎!」由此可見,這些著作都是忠實楊公澄甫本意的。此外,楊公澄甫弟子董英傑著作《太極拳釋義》(1948年版)。九歲追隨楊公澄甫,與其朝夕相伴,直至其逝世的傅鍾文之著作《楊式太極拳》(1963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及《楊式太極拳教法練法》(198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楊公澄甫晚年粵南所授弟子曾昭然著作《太極拳全書》。楊公澄甫哲裔楊振基著作《楊澄甫式太極拳》。以及楊公後裔守中,楊公弟子牛春明、崔毅士等無不例外地堅持「涵胸拔背」。可見「含胸拔背」並非因鄭曼青習拳未久,或陳微明因先練過形意拳,而臆造或套用而致,而是楊家太極不折不扣之真傳。說「老論中無含胸拔背之說」,則是孤陋寡聞了。「含胸拔背」源出武禹襄之《身法八要》:「涵胸,拔背;裹骶,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李亦畲傳抄之《各勢白話歌》亦列有「裹襠護肫須下勢,涵胸拔背落自然」句。[萬本](工楷手寫本,內容依次為《楊式太極拳老譜》,王宗岳著《太極拳譜》和宋書銘傳抄《太極拳譜》,實為三者之合訂本。因其所用十行紙在邊框外左下角印有「萬縣興隆街裕興昌印」九個字,故簡稱「萬本」)《打手身法歌》列有「拔背涵胸含太極,裹襠護臂踩五行」句。[澄本](楊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身法十要》:1、提起精神。2、虛靈頂勁。3、含胸拔背。4、松肩墜肘。5、氣沉丹田。6、手與肩平。7、胯與膝平。8、尿道上提。9、尾閭中正。10、內外相合。與楊澄甫口述,陳微明筆錄之《太極拳說十要》:1、虛靈頂勁。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虛實。5、沉肩墜肘。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隨。8、內外相合。9、相連不斷。10、動中求靜。兩個十要相對照,雖有異,而「含胸拔背」則是共同的準則。今作此陳述說明,僅希望與廣大楊式太極拳愛好者作進一步推敲而已。拳式中一手摟過膝面,稱為「摟膝」,用於防守對方攻擊我中下路。凡左足在前而出右手者,或右足在前而出左手以為攻防者,皆謂之「拗步」。反之,若上下肢同一側均在前而為「順式」,其步法也就稱之為「順步」。但這一說法僅指走架行拳之拳式。如由二人搭手合成之順、拗步式,則又當別論。「順步」和「拗步」均為太極拳的基本步法,尤其是「拗步」更有「支撐八面」的作用。李亦鱥傳抄之《各勢白話歌》中有「摟膝拗步往前打」句,沈壽老師《太極拳體用全訣》中有「摟膝拗步摟手打」句,可見摟膝拗步勢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力偶的摔法,和推擊對手胸部等部位之擊法的合成,是跌打兼施的拳勢。此勢的作用頗多,敵進擊之手足皆可以左手摟去,而以右手進擊。進擊之手,原皆用掌,但用拳亦無不可,須視情勢如何而定。《各勢白話歌》中又有「摟膝拗步重下勢」及「摟膝拗步須下勢」句,這兩句的意思是一致的。即提醒此式的體用者必須注重下盤,突出下沉的氣勢,通過坐腰落胯,圓襠斂臀等措施,也就是通過蹲坐姿勢,保持兩腳虛實分明,齊整踏實,端正身法,氣沉丹田,虛胸實腹,取得支撐八面,穩固厚重的「底盤」,才能充分發揮「摟膝拗步」跌打兼施的作用。拳諺說:「自立不穩,如何發人;下盤不靈,何來虛靈?」豈止「摟膝拗步」一勢。要「重下勢」及「須下勢」,太極拳之三十七勢,式式都應如此。只不過「摟膝拗步」勢是楊式太極拳的「經典拳勢」而已。傅公鍾文和沈壽等老師為學生及外來請教的拳友看拳,通常看此一勢就能看出來者功夫的深淺及所犯的毛病。可謂「窺一斑而見全豹」。所以,修鍊者都十分重視該勢。在套路中僅按勢序就重複六次之多,加上左右的複式,則有八式,由此可見對該勢的重視程度。八、手揮琵琶「手揮琵琶」勢,顧名思義,拳勢系模擬取名,側身虛步,兩膊相系,前後手參差成合抱之勢,如懷抱琵琶,後手指斜向上,置前手肘凹處,護中節,恰似揮撥琴弦,故名。《全體大用訣》(見沈壽點校之《太極拳譜》207頁)中說:「手揮琵琶穿化精」。沈子《太極拳體用全訣》說「手揮琵琶主采扌列,穿繞沾化借他力」。都明確的說明,「手揮琵琶」勢採用主要勁別是「纏繞勁、穿化勁,以及采扌列剪托之勁」。再從拳勢採用的不大不小、前虛後實的虛步之步型來看,來勢是蓄勢待變,以守為主,守中有攻的拳勢。《全體大用訣》又說:「回身提手把著封」,沈子《太極拳體用全訣》也說:「提手上勢合著封,敵若抽身進身擠。」說明了「提手上勢」是以「封」為主,也是蓄勢待發,以守為主,守中有攻的拳勢。這是它們的共同之處。加上二式具有相似的身法和步型步法,都屬於內家八樁中的「龍樁」,稍加變化,即可互變。但互變並不說明可以等同和混淆。這是因為二勢之勁別及實質內容有甚大差異。上文「提手上勢」中已有說明。可見二勢具有對立統一之特點。九、左右摟膝拗步「摟膝拗步」一式在第七勢已有說明。拳勢功架舒展簡潔,體勢工整,松朗壯偉,空靈圓融,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八面轉換而輕靈圓活,是楊家太極拳跌打兼施的經典拳勢。「左右摟膝拗步」三次摟膝拗步的連環摟打向前進擊,左右方向都有,這對人體的均衡發展,全面活動,帶來好處。它和「左右倒攆猴」勢的連續向後退步,閃展騰挪,誘敵深入,連環劃弧挽扳推擊相呼應。兩者其一為進,以攻為守,攻中有守。其一為退,以守為攻,守中寓攻。但其共同特點都是「相連不斷」。楊家太極拳不但在拳式的演練時相連不斷,在實際的運用時也是相連不斷的,勢勢攻防相連,招招攻守相銜,不僅是幾個式子的攻防相連,而是整個套路,自始至終都貫徹攻防相連,攻守相銜的原則。動作一個接著一個,圓活連貫,綿綿不絕,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川流不息。充分體現了王宗岳《太極拳釋名》所說的「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左右摟膝拗步」三次邁步向前,後腿從提起到前伸輕輕落地,都是均勻緩慢地進行,猶如貓之躡足潛行。不但使支撐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且使前邁伸曲的大腿和小腿及腰胯的肌肉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所以此式得到很多拳家的垂青,專門抽出來作為單練的式子。十、進步搬攔捶「搬攔捶」又叫「板攔捶」。武式太極拳作「搬攬捶」,僅一字之差。陳式作「掩手肱捶」。陳式二路另有「搬攔肘」,拳式雖然不同,但「搬攔」二字有假借關係。楊式太極拳和孫式太極拳以及國家改編的88式太極拳均稱「進步搬攔捶」。此「捶」名列「太極五捶」之首,可見這是一招極為兇狠的招勢。從拳勢的名稱已可看出,該勢的技擊特點是:一搬二攔三捶三招連環著法加進步。「進步」是連續,以適應」搬、攔、捶」掄臂搬化,護中攔截,遠拳捶擊,「一打就是三下」的技擊三步曲的步法連續逼插進套跌打的需要。此勢之「搬」,腰臂連運,化中有打;此勢之「攔」,臂隨腰出,追、封、截、打;此勢之「捶」,順勢進步跟上,捶擊胸脅。「搬攔捶」三著連環,環環緊扣,一氣呵成,瞬間出擊,防不勝防。沈壽《太極拳體用全訣》說:「進步搬攔捶胸脅,搬攔得法顯技藝。」李亦鱥傳鈔之《各勢白話歌》說:「搬攔捶兒打胸前」。「俠本」(吳孟俠)楊式秘傳太極拳九訣中《全體大用訣》說,「進步搬攔肋下使」。可見「搬、攔」雖是短打拳法中攻防兼備的運作,但在三著中還是處於從屬的地位,是為最後的「捶」擊,重創敵人服務的。而最後的「捶」,必須在「搬攔得法」,引出對方頂抗性的反作用力,正門洞開,胸脅暴露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捶」之犀利的前沖直擊的作用。所以有「搬攔得法顯技藝或顯神奇」的說法。「進步搬攔捶」一勢,搬攔為輔,捶為主,而妙在搬攔。三著貫穿,方顯神奇。因此,此勢不但是一著極為兇險的招勢,又是一著技術性極強的招勢。楊式太極拳85勢套路中「搬攔捶」一勢,其前後銜接勢式雖有不同,但由於該式極強的親和性,使得它與前後勢銜接得天衣無縫。該勢主要特點是左手搬攔,右手打捶,三著主次清晰,層次分明,極具實用價值,故在套路中重複出現,旨在加強該勢的基本功訓練。因「進步指襠捶」勢亦有搬、攔、捶之義,用法之一有相似之處,故亦列入。十一、如封似閉兩手呈斜十字交叉,如貼封條狀,稱為「加封」,屬防守法;繼而沉肩垂肘,兩掌微收向里引進,以化解敵力,分後即合,以閉勁向前按出,似關閉門戶,稱為「似閉」,屬進攻法。可見「如封似閉」一勢,是由「如封」的防守法,及「似閉」的進攻法兩者合成的。是先防後攻,防後反攻,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典型拳勢。陳式太極拳稱為「六封四閉」,拳式差異甚大,但式名有音轉關係。《全體大用訣》說:「如封似閉護正中」。沈壽拳訣說:「如封似閉守中攻,墜身脫銬長勁逼。」除說明了本勢之用處外,也說明此勢之按的勁別是長勁。但本勢之「按」與「攬雀尾」一勢之「按」,雖整體均屬長勁,卻有較大的區別。「攬雀尾」之「按」,勁點在掌根,腰、腿、手長驅直逼,關鍵在「逼按」,勁長而雄渾,是正統的按勁。而來勢之「按」,移動距離短,變動快,勢在突發。手掌如兩扇門,門軸在兩掌緣,不再是「長驅直按」,而是閉合而出,如關閉門戶之勢。此時掌緣不動,勁力由掌緣迅速結集於大魚際側,合力閉出,所以又叫「閉勁」。整體勁雖仍屬長勁,但較「攬雀尾」之按勁為短,且手上的局部「閉勁」是短勁,以爆發力為主,所以拳家為有別於「攬雀尾」勢之「按」勁,多已不再稱其為按勁而專稱這種「如封似閉」勢所特有的,長中寓短的突發按勁為「閉勁」。它對松肩、含胸、豎腕的要求就更高。十二、十字手「十字手」勢,顧名思義,是兩手大展分開後,先合抱結十字於腹,並漸擰裹鑽翻上*%於胸前,在胸前交錯環抱,呈斜十字交叉,故名。從用法可看出它為一開合勁,開以滾化敵手,合以*%封敵臂。可見是以防守為主,以靜待動的招式,並用來銜接各式各勢。故楊式太極拳的蹬腳、左右分腳、如封似閉、玉女穿梭等勢式中都寓有十字手法。因此《全體大用訣》說:「十字手法變不盡。」《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十字手法變無窮,擰裹鑽翻開合奇。」義在此焉。十三、抱虎歸山「抱虎歸山」勢,為身後攻擊法,人由我右側或身後偷襲,我隨轉身以斜摟單按的手法。近代太極拳專家沈壽老師認為,「實際是使用『斜摟膝拗步』式應變,繼作兩手抱虎勢引進,又隨之以捋、擠、按勢反擊,整體動作,一氣呵成」。可見「抱虎歸山」的「捋擠按」前就有一「抱」,今人往往把「抱虎歸山」勢所含之「抱」誤作「*%」,這樣就把手法給搞混淆了。其技擊意義是,敵自我身後偷襲,我警覺地回身,以一摟一掌以應敵,如未能擊中或擊退,則即以我雙手抱其來手,繼以「捋、擠、按」破敵。因此,此式捋前含一「抱」而非一「*%」。這是「抱虎歸山」勢與「攬雀尾」勢的主要區別。本勢吳式太極拳亦作「抱虎歸山」,武、孫式均名「抱虎推山」,陳式名「抱頭推山」。亦有楊公澄甫弟子李公雅軒認為,「抱虎歸山的抱字,是虎豹之『豹』的誤寫,應為『豹虎歸山』為妥。」並認為此式動作「分明是右掌由胸間,左手平面部,扭項回頭向右後方撲去,如虎豹歸山之形勢」。其作用如是說:「如對方在右後向我上部來犯時,我便由左往右後轉身,以兩手向其右臂或胸部找其右側面打截勁,連掌帶撲衝去,勢如豹虎躐山之狀。」並認定「《太極拳體用全書》雖署名為楊澄甫老師著,實執筆於弟子鄭曼青之手,鄭的文化很高,故由他根據楊老師的口述而成書。但是曼青先生那時學拳未久,對澄甫老師所講的拳理尚未十分明白,寫時加上了很多自己個人的意見,所以在很多地方發生了錯誤。此書最寶貴者,乃是楊老師的拳照……」(見李敏弟著《楊式太極拳的幾個動作名稱》一文)。筆者認為此說不公亦不確。鄭子曼青執筆,楊公澄甫署名的《太極拳體用全書》,1934年上海大東書局出版,問世以來,一直是廣大楊式太極拳愛好者的練拳指南,影響極大。此書雖為鄭子執筆,但由楊公澄甫口述並經楊公再三審核。楊公文化不高,總不至於連「抱虎歸山」的式名都分辨不清,此其一。此書1948年由楊守中再版,楊守中在重刊序中聲稱:「全書均照原本印製,未敢有所增刪。至於拳之要理,諸先達言之已詳。亦未敢再加闡述。海內賢達,如能循此以求之,身心之益,國家之幸,竊願共勉焉。」可見守中先生亦未認為有錯而輕易改之,此其二。楊公澄甫1936年已歸道山,永嘉五絕鄭子曼青1936年重陽出版《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後又出版《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陳微明先生題詞:「名畫家鄭君曼青精歧黃,楊師澄甫南來從學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劑而起,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至蜀遇奇士,與究道益晉。一日與美利堅戰士十五人較,敗其六,餘震懾不敢角,一時傳為佳話。日本即降,君來海上出師授口訣,讀之義極精,條別粲然,雖不出太極拳論之原理,而指示學者俾有可循之途,與拙作《太極拳問答》互相發明,君不吝嗇公之於世,誠學太極拳之寶筏也。爰書數言以告真賞。丁亥四月陳微明」。從陳微明這一題詞,可看出鄭曼青此時已得楊公真傳,拳藝聲望如日中天,而究其拳譜仍為「抱虎歸山」。如前有錯,焉有不改之理。退一步說,如鄭子曼青不改,是因為錯出由己,然楊公弟子陳微明等,亦沿用此譜,而無「豹虎歸山」之說。須知陳微明、鄭曼青、曾昭然等均是學有所成之文人,斷無抱豹不清之理,此其三。而楊公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1925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均出在《體用全書》之前,以及許多吳式太極拳的門人弟子,出在《體用全書》之前的著作中均沿用「抱虎歸山」式名,而無「豹虎歸山」之說,此其四。更早期相傳楊班侯的《全體大用訣》亦有「抱虎歸山采扌列成」句,李亦鱥傳抄的《各勢白話歌》亦有「抽身抱虎去推山」句,李亦鱥的十三勢架譜亦用「抱虎推山」。各式太極拳雖各自形成流派,套路式名及程序一般是各家有各家的譜,但基於各家太極拳之一脈相承。我們從各家的譜中可看出,楊、吳、武、孫各家都取「抱虎」而無「豹虎」之譜,陳式取「抱」而無「豹」之說。從以上的推理中我們認為,「抱虎歸山」並非鄭曼青尚未充分理解楊公澄甫所講拳理而錯誤杜撰,而是楊家正源。李公雅軒推究太極勢名拳理,本是好事,無可非議,然只能作一家之說而已,不能主觀臆斷是鄭曼青之錯。其他如「轉身白蛇吐信」、「高探馬帶穿掌」及「摟膝拗步」等見解,作者不一一與其論理,在此只為鄭子曼青討一個公道而已。十四、肘底看捶     《各勢白話歌》說:「肘底看捶打腰間」。《全體大用訣》說:「肘底看錘護中手。」《太極拳體用全訣》說:「肘底看捶纏繞沾,乘隙一拳莫失機。」充分說明了「肘底看捶」勢的體用。寓用拳看守於肘底,以靜待動,伺機乘隙,蓄而後發之義。以拳橫撇敵之胸、脅、腰等中部為主,兼或乘隙捶擊腹、襠等下部,或直衝頭面上部,乃太極「五捶」之一,因其兇險而要謹思慎用。「肘底看捶」勢之「看」,不是五官器官眼睛的視看,而是技擊術防守之一法,就是看守對方的動靜,蓄勢待發的意思,是指手法腿法而言。俗說「看手」、「看腿」或「看劍」,就是準備以手、腿或劍擊人。有人曲解為「眼看肘底之拳」,那就大謬不然矣。該勢楊式也有簡稱「肘底捶」的,孫式名「肘底看捶」,陳式名「肘底捶」。其實「看」字既不能簡,也不能少的。「看」之一字,寓以靜待動之勢,寄伺機乘隙,蓄勢待發之態,氣勢呼之欲出,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看」字一被簡略,氣象頓挫,形勢全無,索然無味。「看」是萬萬少不得的。十五、左右倒攆猴「左右倒攆猴」,《十三勢》(李亦鱥藏本)作「倒輦猴」,「澄本」《太極拳十三勢名目》作「左右倒輦猴」,曾子昭然《太極拳全書》作「倒捻猴」。顧名思義,猶如人猴相搏,我退步以誘其深入,然後乘勢襲擊其頭面胸肋,將其攆走,故名。此勢原名「倒卷紅」或「倒捻紅」。意為:若敵連續猛攻,我卻戰卻退,以避其鋒,但守中有攻,退中有進,走中有粘,化中有發,以抑挫其攻勢。邊退邊打,左右連環探撲按擊,抓閉藏撈,挽扳挑擔,敏捷如猴,發勁沉著通透,出手見紅。今改為「倒卷肱」,肱者,臂也,皆因其手臂向側後方連續迴環倒卷的動作而得名。「左右倒攆猴」是連續退步,以守為主,以守為攻,邊退邊打,閃展騰挪的經典拳勢。《體用大全訣》說:「退行三把倒轉肱,墜身退走挽扳勁。」可見此勢之奧妙在於發沉勁,腰松胯落,墜身挽扳。勁起於腳,而腿而腰而脊而達於手,對方受沉勁頓挫,必失其握力,乘隙探撲按擊,必建奇功。十六、斜飛式斜飛式,顧名思義,是定勢斜隅,兩腳左蹬右弓,兩臂斜分,猶如隼鷹展翅斜飛翱翔之勢,故名。此勢為開勁,主采扌列,左手采,右手扌列。如敵自側擊我上部,或壓我臂腕時,我即乘勢往下沉合蓄勁,隨將右手斜展,以開勁斜擊,並斜邁右步以助其勢。斜飛式外型動作,粗看只是手足運動,但若不是勁起於腳跟,發於腿,主宰於腰,通於背脊,由肩而肘而手達於梢,節節貫串,就不能很好的達到體用要求。所以此式之運動,要「四肢隨腰內外合,立身中正不偏倚。」斜飛式之「斜」,僅指其定勢方位為斜隅,朝南偏西。有人運勢上體傾斜作「斜飛」狀,則大謬矣。十七、海底針「海底」是武術穴位的專有名稱。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的《人身纏絲正背面圖》中說:「氣海之底為會陰,即任脈起處。」又說:「督脈通前蛋弦為海底。」由此可知「海底」即中醫針灸經絡學說的會陰穴。俗說「腹深如海」、「肚量如海」或「氣量如海」,因而氣功一類學說多指腹部為「氣海」。氣海者,氣之海也。《針灸大成》曰:「男子生氣之海。氣海位處沖壬,穴居少腹,前鄰臍,後近腎,其用專主吐納,為呼吸之根也。」而「會陰」位於腹的最下端,即氣海之底。所以「海底」即「氣海之底」的意思。中醫氣功學說認為,此處是任脈的起點,又是督脈的終點,二者及諸陰皆交會於此,又位處下部,上為陽,下為陰,故稱「會陰」。所以,「海底」和「會陰」是同一穴位,只不過是不同學說不同的命名而已。不過,武術的「海底」借指,相當於這一穴位高度的襠部,因技擊時實際攻襲的要害部位乃是男子的腎囊,即睾丸。海底針的「針」指的是指法,以針喻指四駢指象鋼針似地插點敵方的襠部要穴。故此勢名「海底針」。由此可見,在演練此式的時候,折腰點插只須插到襠部的高度。即四指稍過膝即可,而不必深插到地面去。有的演練者因不明所以,錯誤地將地面喻為「海底」,或將膝內側的「血海」穴及腳內側的「海照」穴,誤作為「海底」,因而有其相應的錯誤插點高度。還美其名曰「仰之彌高,俯之彌低」,都是不得要領的。「海底針」一式又有「金絲手」之美稱。主要作用是用柔中寓剛的鎖纏勁擒拿制服對手。其用法如下:敵以右手握我右手,我即以左手覆於彼手背上,鎖扣其掌指使不得脫,我右手稍引進,以掌緣由下往上纏鉤其腕橈骨處,兩手同時隨折腰沉襠勢,屈肘沉勁下采,帶勁齊發,使之反筋背骨,立跪於地,或雙腳離地,向前仆俯,且後腦震蕩。若不依勢就範,必遭骨折。「海底針」勢系毒招,莫輕易使用。武、孫、陳式太極拳皆無海底針勢,但武式用掌的「按勢」姿勢有其相似之處。[
推薦閱讀:

陳式太極拳 教你熟練掌握太極拳的走勁與對拉(3)
楊式太極拳推手要義——楊鴻塵
揭秘太極拳越使勁越沒勁和練法
我們的太極拳為什麼練不好?只因沒有做到這些……
太極拳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

TAG:中國 | 中國功夫 | 功夫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