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永遠如登山

人的一生如同一年的四季。如人以活八十歲計:初生到二十歲是春天,二十歲到四十歲是夏天,四十歲到六十歲是秋天,六十歲到八十歲是冬天。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如同草木一樣,須經過發芽、猛長、成熟和枯萎這幾個階段。

  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內容,好象學生的日課表,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學習和生活都排定好的,違背不得。如果硬要顛倒,不遵循日課表安排,去走自己的路,除了少數天才能夠走得通之外,一般的人還是以遵循規矩、按部就班為妥。

  二十歲以前打好堅固的學業根基,或讀書或學門手藝;二十歲以後創造事業,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空間;四十歲以後,事業有成,這時上有老下有小,有了孝敬父母、養育子女的物質基礎;六十歲以後不增忝子女的麻煩,珍藏好自己精力和體力。這是最理想的走完人生之路的全部過程。我能這樣嗎?過去的已經過去,後悔已經無用,踏踏實實地走好眼前的路。

  人生也可以用登山作比方。從初生到四十歲是登山,四十歲到八十歲是下山。

  到了四十歲,如同登上了極頂。這時喘口氣,抹去額上的汗水,挺直腰板,向山的四周看看,站高了,看遠了,一切景象盡收眼底。誠如孔老夫子所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已大都嘗過,芸芸眾生的沉沉浮浮或見過或親身經歷過。這時如果有人向他講述山頂的玄妙,已騙不了他。

  但是,在此之前,邁一步高一步,移步換景,所見景象都為前所未有。為了把更多的景象、更多的人物拋在身後、踩在腳下,低頭彎腰,四肢並用,把目光聚斂到眼前所要攀登上去的路上,目不斜視,心不旁騖,無暇他顧,只一心一意地攀登。雖然如此,但總還感到上升的速度太慢,頂峰始終在高高的雲霧繚繞之中,見不到「廬山真面目」。惟其如此,反而愈激發起了要征服它的雄心壯志。

  四十歲一過,也確實好象下山一樣的快。自己還覺得光著腳在廣袤的原野上亂跑,留下些許歪歪扭扭、深深淺淺的腳印,臉上的汗珠、身上的泥巴還未來得及擦去,就要高唱「老夫年過半百」這句戲了。再眨一下眼,就要退體,就要頤養天年了。

  再聽聽稱呼的變化:哥哥,叔叔,大伯,老爹,爺爺。四十歲以前確如登山,無暇旁顧,對稱呼的變化,壓根兒沒有留意過。現在想想,叫我「哥哥」的已是遙遠的過去,叫我「大伯」的都已好多年了,兒女改口叫我「老爹」的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的。難道我真的老了嗎?老了,已經走在下山的路上了——走上下坡路了。這是無法迴避的自然規律,只能接受它。

  回想一下走過的路。當學生的時候想起當孩子時的幸福快樂,當老師的時候想起當學生時的幸福快樂,當爸爸媽媽的時候想起當兒子女兒時的幸福快樂,當老頭子老太婆的時候想起當小青年小姑娘時的幸福快樂:走南闖北,奮鬥來奮鬥去,幸福快樂總歸不在眼前,總歸在以前的過去完成式之中。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經歷愈多,參照的對象愈多,慾望也就愈多;慾望愈多,不滿足愈多;不滿足愈多,煩惱也就愈多。難怪蘇東坡要發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嘆。所以有人說「村姑的幸福指數要比大學生高出許多倍」,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如果像季羨林老先生那樣,九十多歲了,還筆耕不已,始終處於登山狀態,心不旁騖,能爬多高就爬多高,不拿旁人作參照物,生命不息,爬山不止,慾望、煩惱反而會大大減少,幸福感、快樂感就會成倍地增多。跟季羨林老先生相比,我還是很小很小的弟弟,人生之路還長著呢,有何資格言老呢。

  人生苦短,惟有勤方能補短。六十歲退休後再創輝煌的,古今中外不乏其人。所以,人生的頂峰不應定在四十歲,人生也不只是爬一座孤獨的山,要上上下下爬無數座山。

心不旁騖,登山不止,享受的是攀登的過程,幸福快樂就在其中。(彧潤)

推薦閱讀:

房子對你來說重要嗎?為什麼?
感悟人生一字禪
人生感悟,送給最近心煩、 心累、心情差的你!
「每日一美」江山如畫心紛飛,只等伊人生死陪
人生如一枚落葉

TAG:人生 | 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