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元宵節為什麼又叫「燈節」

江蘇桃花塢年畫《扎花燈》

天津楊柳青年畫《五穀豐登》

圖中小兒提著花燈,取「燈」與「登」諧音。

河北武強年畫《寶蓮燈》

四川綿竹年畫《花燈童子》

四川綿竹年畫《元宵燈會採蓮船》,上有四隻花燈,夫妻撐船採蓮,表達祈子願望,期盼連生貴子。

倪方六

編者按

今天是正月十三,按照古人過元宵節的習俗,今晚就要開始「上燈」了。在中國古代,元宵節也叫燈節。那麼,元宵節晚上為什麼要燃燈?元宵節燃燈的風俗始於何時?古人在元宵節如何觀燈?元宵節猜燈謎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元宵節晚上為什麼要燃燈?

《七修類稿》:「上元張燈,諸書皆以為沿漢祀太乙。」

元宵節有「元夕」、「元夜」、「上元」、「燈節」等多種稱呼,每到元宵節古人都要燃燈。所謂燃燈,又叫放燈、上燈、亮燈,這種風俗是怎麼來的?要弄清這一問題,得先了解一下元宵節的起源。

從年代上來說,元宵節的起源主要有「漢朝說」、「魏晉說」、「唐朝說」等版本。其中起源於漢朝的說法又分「漢文帝說」與「漢武帝說」兩種。

最早起源的說法與西漢開國之臣周勃有關。當年,周勃與陳平謀劃,誅滅了專權的呂氏家族,擁立代王劉恆(漢文帝)。因為周勃在正月十五戡平「諸呂之亂」,漢文帝遂定此日為元宵節。此後,每年元月十五日晚,漢文帝都要出遊,與民同樂。

第二種說法與正月祭祀太(泰)一神有關。《史記·樂書》記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太一神即天神,是秦漢人心中的至尊之神。漢武帝對祭祀太一神十分虔誠,他採納方士繆忌的奏請,在甘泉宮中設「泰一神祀」,並定下祭祀活動從正月十五黃昏開始,宮中遍燃燈燭,獻祀太一,乃至通宵達旦。此夜取消夜禁,即所謂「放夜」,京城居民可以通宵活動。

持「魏晉說」觀點的人則認為,元宵節的來源與中國本土教「道教」有關。漢末道教中的支派「五斗米道」,創天、地、水(人)「三官」,魏晉道家以「三官」與時日節候相配,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中國傳統的三元節慶,由此產生。

那麼,元宵節為何一定要燃燈?學術界的觀點也不盡相同,筆者歸納起來有「祀神說」、「媚官說」、「念佛說」三種。

「祀神說」因漢武帝祭祀太一神而來。元宵之夜來臨時,漢武帝會令人點燃燈火,故元宵節又稱「燃燈節」或「燈節」。「媚官說」則由道教的三官神靈引起。據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類》「三官」條:「世有三元三官,天地水府之說……其用司於三界,而以三時首月候之,故曰三元。」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於是有上元節縱樂點燈之俗。而「念佛說」則為不少佛徒相信。據《涅檠記》,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信徒將他的舍利子置於金座上,大眾飛撒花瓣,奏樂,繞城燃燈十三里。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每逢元宵夜皆點花燈紀念佛祖。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僧史略·漢法本傳》釋稱:「西域十二月三十日是中國正月之望,謂之大神農變月。漢明帝令燃燈,以表佛法大明也。」宋高承《事物紀原》也持相同的說法。

上述哪種說法更接近事實真相?筆者認為「祀神說」是元宵節燃燈之濫觴,《七修類稿·辯證類》「元宵燈」條便稱:「上元張燈,諸書皆以為沿漢祀太乙,自昏到明,今其遺事。」而「媚官說」只是一種民間觀點,「念佛說」也談不上是元宵節燃燈之俗的起源。佛徒為佛祖燃燈與中國元宵節燃燈,不過是一種風俗巧合或者說中外文化融合的結果,但這在事實上推廣了元宵節燃燈之風。

「正月十三上燈」之俗出現於何時?

《大唐新語》:「貴臣戚屬及下俚工賈,無不夜遊。」

南北朝時,元宵節燃燈已成氣候,而真正讓元宵節燃燈之俗發揚光大的則是隋唐。隋朝時,正月十五元宵節已盛況空前。《隋書·柳彧傳》記載:「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當時的長安城居民都會出來觀燈看戲,街頭表演也豐富有趣,「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伎,詭狀異形。」

唐朝元宵節比隋朝更熱鬧。唐劉肅《大唐新語》記載:「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臣戚屬及下俚工賈,無不夜遊。」詩人蘇味道曾在《正月十五夜》詩中感慨道:「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為了讓民眾開心過好元宵節,朝廷除了取消夜禁,還會給官員放假。如李隆基當皇帝之前,燃燈只有正月十五一天,李隆基當皇帝之後,增加到了三天,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另據《新唐書·嚴挺之傳》:「睿宗好音律,每聽忘倦。先天二年正月望夜,胡人婆陀請然(燃)百千燈,因弛門禁,又追賜元年酺,帝御延喜、安福門縱觀,晝夜不息,閱月未止。」

此後的宋朝元宵節節慶活動又增加到五天,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燈活動。明朝元宵節燃燈時間更長。據《七修類稿》記載,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應天(今南京),「元宵放燈,多至十餘日」。後來統一確定為五天,但時間從正月十三開始,至今南京仍保留「正月十三上燈」之俗。

明成祖朱棣對元宵節尤其青睞,不僅給官員「賜節假七日」,賞燈也要從正月十一開始至正月二十二結束,現在有的地方仍有「正月十一夜點燈,至二十二夜始熄」的習俗。

猜燈謎是何時出現的?

《清嘉錄》:「燈一面覆壁,三面貼題,任人商揣,謂之打燈謎。」

謎語一直是中華傳統的益智遊戲,到了宋朝,元宵節已有了「益智節」的含義,標誌之一就是「燈謎」的出現。燈謎是貼在元宵節花燈上供遊人猜的謎語,又稱「庾辭」、「隱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

南宋時,「燈謎」作為謎語中的一種類型,已成為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助興項目。據吳自牧《夢粱錄》,南宋時制謎和猜謎與說書、下棋一樣,可以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商謎者,先用鼓兒賀之,然後聚人猜詩謎、字謎、戾謎、社謎,本是隱語。有道謎,來客念思司語譏謎,又名打謎。」周密《武林舊事》「燈品」也有類似記載:「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元宵節猜燈謎成熟於明清時期。清顧祿《清嘉錄》中記錄有當年蘇州元宵節猜燈謎的情景:「好事者巧作隱語,拈諸燈。燈一面覆壁,三面貼題,任人商揣,謂之打燈謎。謎頭皆經傳、詩文、諸子百家、傳奇小說及諺語、什物、羽鱗、蟲介、花草、蔬葯,隨意出之。」猜中者有獎,獎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謂之「謎贈」。猜燈謎在明清小說中也多有描寫,如《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的情節:「忽然人報,娘娘(元春)差人送出一個燈謎兒,命你們大家去猜,猜著了每人也作一個進去。」

女性為什麼更熱衷

在元宵節觀燈?

《廣東新語》:「廣州燈夕,士女多向東行祈子,以百寶燈供神。」

元宵節觀燈是古代男女都樂於參加的活動,其中尤以女性最為活躍和喜歡。在古代,不論是未婚女性還是已婚女性,都不會錯過元宵觀燈的機會。究其緣由,除了娛樂目的之外,還有很多民俗學上的因素。

中國人善於利用和開發節日功能,元宵節也不例外,人口增殖願望就被賦予到節日活動中。「燈」諧音「丁」,丁即男子,所謂「添丁增口」就是基於此義。承擔人口增殖主要壓力的女性喜歡觀燈,初衷之一自然是出於表達求子願望的考慮,即所謂「祈燈」。為此,有些地方的女性乾脆在元宵之夜直接「摸丁」。明沈榜《宛署雜誌·民風一》記載,明朝時,京城婦女喜歡「暗中舉手摸城門釘,一摸中者,以為吉兆。」這種摸門釘風俗一直到民國時都存在。

廣東人元宵節觀燈活動頗有南方色彩。據清屈大均《廣東新語·事語》「拾燈」條:「廣州燈夕,士女多向東行祈子,以百寶燈供神。夜則祈燈取采頭,凡三籌皆勝者為神許,許則持燈而返,逾歲酬燈。生子者盛為酒饌慶社廟,謂之燈頭,群稱其祖父曰燈公。」廣東還流行「拾燈」風俗。如清朝陸豐地區,在元宵節的晚上,人們從上游往江里放水燈,婦女們則在下流爭著拾:「得白者喜為男兆,得紅者謂為女兆。」因為婦女祈子願望強烈,隨之出現了元宵節「送燈」現象。送燈即「送子」,即使沒有人送,在元宵燈會上也要買上一隻帶回家,圖個吉祥。

本版聲明

「一方鉤沉」欄目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推薦閱讀:

雞年元宵節出生的寶寶智慧取名詳解
元宵節, 我們要讀這首唐詩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之十二:【元宵節】清 請紫姑神
元宵節養生禁忌
(二)潮州府城元宵節

TAG:元宵節 | 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