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屆江蘇發展大會,看江蘇如何打「鄉情牌」聚人才合力

5月20日,首屆江蘇發展大會在南京開幕。1200多位江蘇籍和曾經在江蘇工作生活過的各領域知名人士相聚在新落成的江蘇大劇院,共敘鄉情友誼,共謀江蘇發展。

開幕式上,履新江蘇省委書記11個月的李強發表了主旨演講,他多次把江蘇稱為「這方熱土」,而他更是多次親切自稱「我們江蘇人」。他用了大篇幅來論述,海內外的「江蘇人」是江蘇目前轉型發展中最寶貴的資源、最可信賴的支撐。

他說,江蘇是一方不斷創造發展奇蹟的熱土,是全國資源最密集、創新最活躍的地方,此次邀約海內外的「江蘇人」回家看看,共敘鄉情友誼,把共同的心愿凝聚成江蘇發展的強大力量。

江蘇人,求實學、重實業、做實事

在李強看來,「江蘇人是江蘇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江蘇人是江蘇最靚麗的一張名片」。

「有人做過統計,翻開二十四史,有傳者兩萬人,其中江蘇籍6000多人。」如今,出席大會的都是當今中國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李強說,「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很多江蘇人在相關領域,都有著非常廣泛的影響,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信息資源。」

他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豐饒的水土環境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江蘇人共同的精神特質:江蘇人好學聰慧,走到哪裡都帶著一股書香;江蘇有崇文重教之風,對知識的渴求是江蘇人身上最鮮明的烙印;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江蘇人的內在氣質。

而從立身處世來講,李強認為江蘇人方正有信,有堅定的立身處世規範,且重理性、守規矩,如同水順其道而行,凡事走大道正門,是值得信賴和託付的合作對象。

李強還認為,江蘇人內斂務實,看準的事情就一頭紮下去,做什麼事就要做到最好,「以不張揚的方式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如此一來,「求實學、重實業、做實事,已經深深融入了江蘇人的基因。」李強說。

而李強所說的江蘇人的特質,從本屆大會參會嘉賓的名單中,可窺一二。在這份名單中,匯聚了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其中兩院院士78人,「千人計劃」入選者51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7人,長江學者2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1人,社科名家6人,國醫大師或科教強衛帶頭人18人,知名企業家或高管457人,知名高校負責人64人。可謂精英薈萃、群賢畢至。

蘇寧控股集團掌門人張近東、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作為製造業第一大省的江蘇,也是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源地,江蘇的企業家大多崇尚實業,力求運營穩健。江蘇優越的自然條件也賦予了蘇商「離土不離鄉」的傳統。蘇商的「本土情結」濃厚,使得這個群體對家鄉的發展格外關注,也特別願意貢獻力量。

江蘇突出的優勢在人才,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1076萬人,在蘇「兩院」院士96人,江蘇籍院士近300人。到2020年,江蘇全省人才資源總量將達1400萬人,人才貢獻率超過40%。

江蘇有關部門已經梳理出7000個名人,其中重點人物300多名,既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的負責人,還有全球知名的科學家、教育家、金融家。未來或有一系列重大活動,把各行業、各領域、有影響力的江蘇籍人士請回來,共同為江蘇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江蘇事,這裡是創造發展奇蹟的熱土

在履新江蘇以來的近11個月里,李強跑了江蘇的大部分縣市,到過這個省份最東、最南、最西、最北的村莊。他說,江蘇是一塊人傑地靈、人才薈萃的地方。

在演講中,李強還特彆強調,江蘇是一方不斷創造發展奇蹟的熱土。他說,1983年的早春,鄧小平同志親臨江蘇視察,此後以蘇州為例證,提出國家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構想,點亮了中華民族的小康夢想。改革開放以來,江蘇領風氣之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實現了由農到工的轉變;上世紀90年代開放型經濟迅猛發展,實現了由內到外的轉變;當前正以創新發展為引領,加快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李強用一連串的數字,向江蘇鄉親們彙報:去年江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7.6萬億元,以佔全國1.1%的國土面積、5.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0.2%的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5萬元,居各省區第一。

李強認為,江蘇是全國創新資源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碩的地區之一,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研發投入佔比達到2.61%,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量18.5件,居全國前列。「改革點燃了市場主體的創新創業熱情,全省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近700萬家,平均不到十二個人就有一人創業當老闆。」

李強也提出,江蘇發展已經站到了一個新的平台上,同時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交匯點記者注意到,李強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江蘇發展處在轉型升級的關口,讓江蘇鄉親們來建言獻策,這也許正是他舉辦本次大會的主旨之一。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強曾闡述江蘇下一步發展思路:實幹要抓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謀劃能夠培育江蘇未來競爭力的事。幾個月後,江蘇發展大會召開,如何讓這篇創造發展奇蹟的熱土,成為了全江蘇人最關心的事情。

江蘇情,無論離開多久都帶著鄉音

「我注意到,很多嘉賓儘管離開了家鄉,但是一開口,還是會帶著或多或少的鄉音。」當李強說到在外的江蘇人都會懷念家鄉的雞頭米、菱角、蟹黃包、魚湯麵、大閘蟹等蘇氏美食「都是我們舌尖上縈繞不去的鄉愁」時,引發共鳴,全場掌聲熱烈。

的確,無論是開幕演講、主題論壇以及各個分論壇,可謂大咖雲集。每位歸鄉的遊子,言辭間都有幾分激動,談起家鄉又難掩自豪之情。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

「父老鄉親們,我回家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的一句話,引得台下熱烈鼓掌。而當出生常熟、喝長江水長大的他說起自己會種小麥水稻,會養雞養鴨,所有農活全會時,現場又爆發出笑聲。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

出生於江蘇省溧水縣的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覺得回家鄉「很幸福」,但也「近鄉情更怯」。「每當讀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句詩,我這個生活在美國西雅圖的江蘇人,就會很想回家,每次回來都想多待幾天」。

美國紐黑文大學終身教授李昌鈺

「今天太高興了,也太緊張了」,被譽為華人神探的美國紐黑文大學終身教授李昌鈺,一生到過79個國家,做過大概1萬多場演講「但沒有今天這麼興奮」。在發言中,李昌鈺呼籲同鄉們「把江蘇帶到世界,也把世界帶到江蘇」,認為江蘇當前正在重要時期,「召開這次江蘇發展大會,實在太有意義了」。

在演講中,李強說,鄉情鄉愁是人類最樸素最真摯最恆久的情感。鄉情鄉愁,是與生俱來,終生相守。儘管歲月更替,閱歷增長,但所有人對家鄉的情感都是會越來越濃。而鄉情鄉愁其實是對祖國情感的具象化。

他話鋒一轉指出,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具有家國情懷的,千千萬萬鄉情鄉愁,匯聚起來就是江蘇發展的強大力量。「江蘇的發展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你們,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

江蘇未來,開放交流做大朋友圈

在演講的最後,李強還向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江蘇鄉親們「拜託」了四件事。

一是希望通過大會新搭建的平台,把過去沒有聯繫或聯繫不多的人聯繫起來,把過去一對一的聯繫變成一個共同的朋友圈;二是希望大家把個人的智慧、資源、影響與江蘇的發展結合起來,無論是投資興業、技術轉化,還是興辦社會事業、公益活動,傾情回報家鄉;三是希望嘉賓發揮各自優勢,多做牽線搭橋的工作,推動江蘇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把更多海內外江蘇人凝聚在一起,形成支持江蘇發展的更大活力。

「每一位在外的江蘇人都是江蘇的形象大使」,李強的第四點拜託,是希望嘉賓們積極宣傳江蘇,主動推介江蘇,講好江蘇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關注、走進江蘇,「江蘇永遠需要你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深入,「江蘇故事」正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贏得世界的青睞。在這次發展大會上,主辦方羅列了江蘇在全球朋友圈的分布圖:307個友好城市,33個友好省州,274個友好市縣,分布於56個國家。而在307座友城中,161個來自世界經濟前10強國家,46個來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9個為首都或首都所在地。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在演講時感慨地說,如今,蘇商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去年召開的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兩聚一高」,江蘇又有通江達海之地利,同時聚集了一批創新創業的企業家群體,再加上「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長江經濟帶、江蘇沿海經濟帶開發等疊加的發展機遇,都為蘇商未來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法國人魏讓方是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法方)院長,一開口卻說:「我是蘇州人。」他說他住在蘇州多年,已習慣把江蘇當家鄉。香港江蘇社團總會會長唐英年提出,江蘇企業可以考慮透過香港的平台進行融資及投資,將資金「走出去」及「引進來」。

當前,江蘇的發展需要集聚各方面的聰明才智、匯聚各方面的強大力量。交匯點記者注意到,本次大會邀請的嘉賓中,海外嘉賓就有414人,還專門舉行了「僑智僑力創未來」論壇。論壇上,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表示,他們肩負著傳承與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講好「江蘇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聚智慧、謀發展、創未來,實現新跨越。

「我們每一個人都與江蘇的未來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無論走多遠,江蘇永遠期盼你們、歡迎你們,無論在何方,江蘇永遠需要你們的智慧和力量。」李強說。

李強在首屆江蘇發展大會上的主旨演講:

共同譜寫江蘇未來的錦繡篇章

尊敬的各位鄉賢、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的江蘇大劇院,群賢畢至,少長咸集。1200多位原籍江蘇或曾經在江蘇工作生活過的知名鄉賢,在這裡如約相聚,共敘鄉情友誼,共話江蘇發展。首先,我謹代表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和8000萬江蘇人民,向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向所有海內外的江蘇人致以家鄉的親切問候!

大家都記得,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唱遍了大江南北。我們舉辦江蘇發展大會,就是向海內外的江蘇人發出「回家看看」的邀約,也契合了在外遊子的心聲。圍繞「約在江蘇,共築夢想」的主題,本次大會安排了一系列活動,我們期待著大家為江蘇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和力量,也希望大家能多走走、多看看。在這裡,我談三點感受和想法。

一、江蘇是一方不斷創造發展奇蹟的熱土

江蘇是深受大自然眷顧的好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令人嚮往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剛才我們一起觀看了《水韻江蘇》專題片,水域佔了全省1/6的面積,既有浩蕩的大江大海,又有靈動的涓涓溪流,千姿百態、融匯萬物。我相信,對每一個江蘇人來說,只要提到家鄉,腦海里都會浮現出一幅幅關於水的畫面,不僅是大家熟知的江河湖海,牽動人心的還有老家門前屋後的水田阡陌、池塘小溪。文明的發展,都是從有水的地方開始,江蘇可以說是依水而生,也因水而興。水滋潤了沃土,也造就了人。一代又一代的江蘇人,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水滴石穿的韌勁,奔騰不息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中華文明的燦爛篇章。

1983年的早春,鄧小平同志親臨江蘇視察,此後以蘇州為例證,提出國家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構想,點亮了中華民族的小康夢想。改革開放以來,江蘇領風氣之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實現了由農到工的轉變;90年代開放型經濟迅猛發展,實現了由內到外的轉變;當前正以創新發展為引領,加快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7.6萬億元,以佔全國1.1%的國土面積、5.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0.2%的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5萬元,居各省區第一。

江蘇作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發達省份,不僅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各方面發展都達到了較高水平。

在這片熱土上,擁有著全國最大規模的製造業集群。實體經濟是江蘇最厚實的家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超過16萬億元,6個行業產值超萬億,企業總利潤超過1萬億元,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比重達到41.5%,物聯網、納米、石墨烯、智能電網、海洋工程裝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具有很好的基礎和發展前景。

在這片熱土上,迸發著蓬勃的創新創業活力。江蘇是全國創新資源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碩的地區之一,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研發投入佔比達到2.61%,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量18.5件,居全國前列。改革點燃了市場主體的創新創業熱情,全省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近700萬家,平均不到十二個人就有一人創業當老闆。

在這片熱土上,匯聚著國際化的高端資源和人才。優良的營商環境使江蘇深受國際資本和人才的青睞,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80多家落戶江蘇,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到4000多億美元;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700多名,其中創業類人才256名,數量在全國最多,佔全國的31%。江蘇還有60個國家級開發區,居全國第一。去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3.36萬億元,佔全國的近1/7。

在這片熱土上,遍布著名城名鎮和美麗鄉村。江蘇的歷史文化名城佔到全國的近1/10,全國百強縣中江蘇包攬了前4名,前10名中佔了6席,全國千強鎮中包攬了前3名,前10名中佔了5席。美麗鄉村建設迎來了新的「鄉土時代」,到鄉村去成為了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鄉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順暢,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4660公里,密度居各省區第一,快速鐵路達1566公里,以蘇中蘇北為重點的高速鐵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將形成設區市城市到南京1.5小時的高鐵交通圈。

在這片熱土上,勤勞智慧的江蘇人民正在創造著更加美好的生活。去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收入4萬多元,農村接近1.8萬元。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全國領先,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4.7%,全省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7.5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生活環境大為改善,全省擁有45個國家生態市縣、24個國家園林城市、22個5A級景區,南京、揚州、張家港、崑山等4個城市獲得聯合國人居獎,14個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江蘇社會和諧穩定,是全國公眾安全感最高的地區之一。

江蘇發展已經站到了一個新的平台上,同時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提出了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的要求,為我們勾畫了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去年11月,我們召開了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了「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聚力創新,就是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著力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方式,讓改革創新成為江蘇最鮮明的時代特徵。聚焦富民,就是更加自覺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工作追求,千方百計加快富民步伐,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過上更好生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圍繞「建設新江蘇」的定位,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發展更高質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文化發展更加繁榮、城鄉區域更加協調、社會治理更加完善,建成一個貫徹新發展理念、體現「強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

在各位嘉賓心裡,對江蘇的未來一定都有著美好的期盼。江蘇的夢想,歸根到底是由每一個江蘇人的夢想拼織而成。我們追求的江蘇發展,不僅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還要有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不僅要讓我們的城市充滿現代化的氣質,也要有老街雨巷、絲竹悠揚,有田園村落、漁歌唱晚,讓人們看得見湖光山色、日月星辰,記得住鄉愁、體味到詩意。我們相信,在這片有風景、有底蘊、有活力的大地上,一定能創造出新的發展奇蹟。

二、江蘇人是江蘇發展最寶貴的資源

今天的會場,滿眼都是「錦繡蘇」,這個大會標識的核心意象是人,象徵著江蘇人傑地靈、人才濟濟、人文薈萃。我到過省域內最南邊和最北邊的村子,也到過最東邊和最西邊的村子,一個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江蘇的水土,隨手抓一把,都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澱。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翻開「二十四史」,有傳者2萬多人,其中江蘇籍的就有6000多人。在這片土地上,湧現了劉邦、項羽等風雲人物,祖沖之、沈括、徐光啟、徐霞客等科學家,范仲淹、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吳敬梓、馮夢龍等文學家,顧愷之、米芾、鄭板橋等書畫家,現當代的名人大家更是數不勝數。周恩來、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獨立,作出了歷史性的偉大貢獻。不僅生於斯、長於斯的江蘇人,還有很多外鄉人遠道而來,在這裡追逐夢想、成就事業,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江蘇的史冊上。

我們常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豐饒的水土環境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江蘇人共同的精神特質:江蘇人好學聰慧,走到哪裡都帶著一股書香。江蘇自古就有崇文重教之風,對知識的渴求是江蘇人身上最鮮明的烙印。詩書傳家遠,秉承著我們的家風祖訓;腹有詩書氣自華,涵養著江蘇人的內在氣質。江蘇人方正有信,內心有堅定的立身處世規範。如同水順其道而行,江蘇人一直有著重理性、守規矩的傳統,凡事走大道正門,是值得信賴和託付的合作對象。江蘇人開放包容,見多識廣而又兼收並蓄。深受不同文化的交匯洗禮,江蘇容納了四方八域的風土人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都可以得到溫暖對待。江蘇人內斂務實,以不張揚的方式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求實學、重實業、做實事,深深融入了江蘇人的基因,看準的事情就一頭紮下去,做什麼事就要做到最好。

今天的江蘇人,是江蘇歷史上人才輩出、群英薈萃的現實寫照。在世界發展的澎湃大潮中,隨處可見江蘇人的身影,在人類文明進步的豐碩成果中,隨眼可見江蘇人的貢獻。可以說,江蘇人是江蘇最靚麗的一張名片,在座的各位正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你們取得的卓越成就,既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為家鄉增添了光彩;你們不懈的奮鬥追求,激勵了更多的江蘇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永不停步、奮發昂揚;你們在國際舞台的精彩展現,讓世界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江蘇,讓江蘇在世界有了更廣泛的影響,家鄉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當今世界,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如火如荼。很多人都在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談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我們可能無法預測未來到底還會發生什麼,但可以確定,所有的進步都是圍繞人的需求來展開,也都是依靠人來完成。人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發展變數,也是未來發展的競爭焦點,我們要擁抱新的時代,就必須敞開胸懷廣納天下英才。

江蘇發展最突出的優勢、最可依賴的支撐,就是科教人才。全省有167所大學,在校學生近190萬人,高校數量和學生人數均居全國前列。各類獨立研發機構750多家,研發人員70多萬人。兩院院士中,原籍江蘇的就有270多人,居全國第一。為推動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的現實優勢,我們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把科教與人才強省作為基礎戰略,省市縣都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前不久,我們出台了「人才新政26條」,實施頂尖人才頂級支持、「鳳還巢」等計劃,對世界頂尖的人才團隊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項目支持。參加今天大會的,都是在各個領域很有建樹、很有影響的傑出人才,包括了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醫療衛生界、文化體育界、新聞傳媒界、金融界、海外社團及僑界的知名人士,還有獲得江蘇榮譽公民、江蘇友誼獎的外籍朋友,可以說賢者雲集、群星璀璨。江蘇的發展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你們,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我們將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的人才集聚高地,讓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江蘇發展中來,在這裡施展才華、成就事業。

三、把共同的心愿凝聚成江蘇發展的強大力量

我們所在的江蘇大劇院剛剛落成,它的建築造型,從空中俯瞰就像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4顆水珠。這樣的設計理念,在今天顯示出特別的寓意,恰似在外遊子的歸來相聚。還有很多人雖然一時回不來,但也在關注著江蘇,關注著今天的大會。不管是在場的,或者不在場的,共同的鄉情鄉愁,把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我注意到,很多嘉賓儘管離開家鄉很長時間,但是一開口,還是會帶著或濃或淡的鄉音。改不掉的不僅是鄉音,還有從小形成的味覺記憶,雞頭米、菱角、蟹黃包、魚湯麵、大閘蟹等等,都是我們舌尖上縈繞不去的鄉愁。鄉情鄉愁是人類最樸素最真摯最恆久的情感。這種情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於生命個體,能拴得人心;於茫茫人海,能尋得同歸。這是因為鄉情鄉愁既與生俱來、終身相隨,又姿態萬千、底色相同,同時寄予了深深的家國情懷。正如有嘉賓講,家鄉的名字,已經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不管走多遠、不管走到哪裡,我們都會一直記得自己從哪裡來。每個人的鄉愁記憶可能不完全一樣,但是底色都是對家鄉的愛,特別是隨著歲月的推移、閱歷的增長,很多情感記憶都在淡化,但是對家鄉的感情卻越來越醇厚。家是個人的放大,國又是家的放大,鄉情鄉愁其實是對祖國情感的具象化。「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具有家國情懷的」,個人與國家的榮辱息息相關,這是我們江蘇人始終不渝的家國擔當。

這次江蘇發展大會,從提出構想到組織實施,得到了廣泛而熱烈的響應,海內外江蘇人投入的熱情、給予的支持,很讓人感動,也非常令人振奮。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鄉情鄉愁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千千萬萬的鄉情鄉愁匯聚起來,就是江蘇發展的強大力量。我們每個人都已經與江蘇的未來緊密聯繫在一起,每個人都是江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對此,我們有四點期盼:

一是關注家鄉發展。在座的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視野開闊、見多識廣,希望大家更加關注家鄉的發展,幫助我們多出主意、多謀良策。會前,已經有很多嘉賓對江蘇發展提出很好的意見建議,拳拳之心,令人感佩,我們將認真研究吸收。舉辦這次大會,就是要搭建一個平台,把過去沒有聯繫或者聯繫不多的人聯繫起來,把過去一對一聯繫的人匯成一個共同的朋友圈,更好地為江蘇發展聚心聚力聚智。

二是參與家鄉建設。祖國的強大、家鄉的發展,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更大的價值實現空間。我們衷心希望大家把個人的智慧、成果、資源和影響與江蘇的發展結合起來,不管是開展投資興業、技術轉化,助力經濟發展,還是興辦社會事業、公益活動,傾情回報家鄉,都能夠結出累累碩果,感受成功的喜悅。我們將致力於為各位提供廣闊的施展平台,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三是促進交流合作。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很多江蘇人在世界各地、在相關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影響,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和信息資源。希望大家發揮各自的優勢,多做牽線搭橋的工作,推動江蘇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國際國內交流合作。也希望通過各位把更多的海內外江蘇人凝聚在一起,形成支持家鄉發展的更大合力。

四是講好江蘇故事。江蘇的發展既要融入世界,也要讓世界讀懂江蘇,每一個在外的江蘇人都是江蘇的形象大使。特別是很多在海外的江蘇人,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在講述江蘇故事、傳播江蘇聲音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希望大家積極地宣傳江蘇,主動地推介江蘇,讓更多的人了解江蘇、關注江蘇、走進江蘇。

各位鄉賢、各位嘉賓,人是故鄉好,月是故鄉明。這次大會的召開顯示了海內外江蘇人熱戀故土、愛國愛鄉的赤子情懷,承載著海內外江蘇人造福桑梓、共築夢想的美好心愿。最後,我想用三句話表達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心聲:

無論走多遠,最魂牽夢繞的地方是故鄉,是曾經生活和奮鬥過的地方,江蘇永遠期盼你、歡迎你!

無論在何方,身上都有江蘇烙印,江蘇永遠需要你的智慧和力量!

無論是今天親臨大會現場的,還是在世界各地默默關心支持江蘇的鄉賢、朋友,一個更加美好的新江蘇永遠是激勵我們攜手前進的共同夢想!

謝謝大家!

來源:交匯點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七十一:江蘇蘇州崑山顧炎武——博學於文 行己有恥
江浙滬是黃河衝出來的么?地球知識局
江蘇男子因感情糾紛捅死老少2人劫走「前女友」
【江蘇揚州·國保】揚州大明寺(附:熊成基墓)
顧愷之、鄭板橋、倪瓚……江蘇歷代書畫大家經典作品特別展20日啟幕

TAG:發展 | 人才 | 江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