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衚衕解說詞
第一部分歷史沿革
什剎海水域的名稱最早見於《金史·河渠志》,稱之為「白蓮潭」,包括今日什剎海三海和今北海、中海水域。金世宗時,在金中都東北郊野的白蓮潭修築離宮——太寧宮(也稱萬寧宮)和北苑。金世宗帝每年來此設朝達四個月之久。自此,白蓮潭一截為二:南半部即今北海、中海水域成御園,北半部即今什剎三海仍屬郊外,有散布的村落。南北兩部分水域開始朝不同方向發展。
進人們對什剎海的了解、熱愛、保護與傳承。
元大都城與金中都比,城中心北移,將白蓮潭全部圈入城中,南半部水域成為皇家內苑,北半部水域改稱積水潭,也叫海子。並以中心台為大都城中心,以積水潭東西長度半徑為大都城範圍。
元至元三十年(1293),由郭守敬設計並主持施工,成功修築了通惠河。通惠河導引昌平白浮泉等諸泉水,經瓮山泊(今昆明湖前身),自和義門北水關入大都城,匯於積水潭,再東南流出文明山水關,東流至通州李二寺注入北運河,全長164里104步。通惠河的開通,宣告了京杭運河的全線通航,積水潭成為京杭運河北端的大碼頭。
通惠河上共11處建閘24座,其中萬寧橋(後又稱後門橋)西側的澄清上閘最為重要,它是積水潭港的咽喉之地,是進出港口的閘門。盛時,每天從此進港的漕船多達二、三百艘,每年運進漕糧達三、四百萬石。
古人常用「舳艫蔽水」來形容積水潭港元代時的盛景。漕運文化的發展,為什剎海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元代什剎海地區屬鳳池坊、析津坊、發祥坊、永錫坊、豐儲坊等坊。
「從大都城的整體規劃來分析,控制其平面布局的決定因素……是太寧宮以北那一段高梁河上的積水潭。整個大都城在平面設計上的中軸線,正是緊傍積水潭的東岸才確定下來的。中軸線的起點,即在積水潭的東北岸上,也就是全城設計的幾何中心,就地築有『中心台』作為標誌。」
明代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大將徐達攻取元大都城。同年,改大都為北平,將元大都的北城牆向南遷移了約五公里。新築成的德勝門至安定門一線的北城牆將積水潭西北部分的水域隔於城外,另起名為「泓渟」。原積水潭的面積大為縮減。
宣德七年(1432),詔令皇城東牆東移,將原流經東牆外的一段通惠河河道圈入皇城之內,漕船不得駛入皇城,積水潭失去了港口的功能,京杭運河北端的碼頭改在城外大通橋畔。
積水潭失去港口地位後,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優美的水資源環境,吸引了眾多官宦權貴環湖修園建第,不同宗教也建造寺廟庵觀,文人墨客、商賈庶民,紛至沓來,縱游其間,或修禊、或雅集、或閑賞,成為京城著名民俗風情薈萃之地。積水潭的名稱也發生了眾多變化,除原有的積水潭、海子等名稱外,又出現了許多新名,如:西湖、北海子、西涯、北湖、蓮花池、凈業寺湖、後湖、十剎海等。
明中期,由於上游水源減少,為保證下游皇城內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穩定的水量供應,從西海的西南部開闢了一條直通下游前海的岔河(月河),使河水從岔河經「西壓閘」入皇城。有富裕水量時才放水經前海,過銀錠橋下入後海(此時西海和後海已不直接連通,水流須經前海才能到達後海),形成「銀錠觀山水倒流」的景觀。
明代什剎海地區屬日忠坊、發祥坊、積慶坊(北半部)等坊。
清代什剎海水域及其泊岸沒有大的變化,名稱逐漸定型。乾隆十五年(1750),仍沿用明代舊名,德勝橋以西水域稱「積水潭」,以東稱「什剎海」。清末,德勝橋以西仍稱「積水潭」,以東稱「什剎海後海」,銀錠橋以東稱「什剎海前海」。
什剎海地區因臨近皇城、環境優美而成為修建王府的首選之地。清入關後所封的四個世襲罔替親王府中就有恭親王府、醇親王府、慶親王府三座建在這裡。除此之外,還有阿拉善王府、濤貝勒府、棍貝子府、兆惠府等。這些王府官邸演繹了幾乎全部中國近代史和半部清代史,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價值。
乾隆後期和珅得勢,遂選定在什剎前海西岸大建宅第。並在什剎前海中修築了一條南北方向、略呈S形的大堤,後人俗稱「和堤」,將前海分成兩部分,堤壩東側水域稱為「前海」,西側水域稱為「西小海」。至清末,堤西水面大多乾涸,有的地方變成稻田,甚至蓋起房子,只剩下一塊不大的水面。什剎海水域便以德勝橋、銀錠橋、「和堤」為界,分成四部分,即「積水潭」(西海)、「後海」、「前海」和「西小海」。
清代什剎海地區屬正黃旗駐地。
民國期間什剎海水域仍延續清末,並開始把積水潭稱為「西海」。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袖珍北平市分區詳圖》上,德勝橋以西的水域標註為「西海(積水潭)」,以東水域為「後海」,銀綻橋以東為「前海(什剎海)」。1913年什剎海地區屬北京內右三區,1929年屬北平內四區、內五區。
第二部分建築文化
什剎海地區的建築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有著詩一般的靈魂。自元大都建城以來,作為城市核心區的什剎海,秀麗的湖光水色,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環湖而建的人文景觀創造了優越的條件。經過千百年的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府邸、橋樑、名園之中。什剎海的建築不僅給您留下遐想的空間,同時會帶您穿越時間的隧道,去探尋什剎海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體味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
什剎海東北岸的鼓樓、鐘樓不僅是北京城中軸線上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是明、清兩代及民國初期全城報時的中心。德勝門箭樓是「老北京城」僅存的兩個箭樓之一。地安門是皇城城門之一。什剎海及其周邊地區的標誌性建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京城垣發展與變遷的歷史。
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古城廟宇分布密度最大的區域,歷代或敕封、或募建、或私立,先後建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百餘座。除眾多的佛寺、道觀外,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宗教場所也落戶於此,另有規模大小不一的祠堂、家廟置於街巷之中。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關岳廟、護國寺、廣化寺、興華寺、弘善寺、拈花寺、凈業寺、北藥王廟、火神廟、廣福觀、白馬關帝廟、龍華寺、賢良祠等。
除宗教建築外,當時舉行的「佛誕節」、「盂蘭盆會」、「火神廟拜官儀式」等活動也反映出宗教文化的獨特性。
什剎海地區水域狹長,大小橋樑點綴其中。無論是久已遠去的三座橋、西步糧橋、還是至今仍然承載著南北交通的萬寧橋、銀錠橋、德勝橋,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記,記載著什剎海水系的歷史變遷。
什剎海是明清時期皇親國戚、名門望族的集中居住地,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有恭親王府、醇親王府(北府)、慶王府、濤貝勒府、棍貝子府、德貝子府等,這些王公府邸突顯了北京府邸文化的特色,為什剎海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泓碧水、岸柳輕盈。什剎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引得眾多權臣、望族在此修建苑囿。這些園林既保留了皇城的宏偉凝重,也吸收了江南水鄉的清秀靈氣。這些私家園林別墅、樓館亭閣與什剎海優美的景觀交相輝映。園以水取勝,水因園秀美。
什剎海地區諸多的名人故居就像歷史遺落的珍寶,為優雅而及富詩境的什剎海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在這裡,你可以停下步履匆匆的腳步,靜靜尋覓,用心體會。在了解他們的生活,緬懷他們的業績的同時,感悟人生,純凈心靈。
北京街巷格局始自元代。什剎海地區街巷歷經了幾百年風風雨雨,整體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傳統民居建築錯落有致,與周邊景緻渾然天成。祥和而寧靜的街巷承載著淳樸濃郁的民俗民風。
第三部分自然風光
什剎海地區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之美,並有「西涯八景」之說。「銀錠觀山」是「城中水際看西山第一絕勝處」。隨著城市的發展,什剎海地區又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新景觀。
什剎海秀麗的風光,為歷代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他們或吟詠唱和,或揮毫潑墨,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動人詩篇以及酣暢淋漓的筆墨丹青。
第四部分民俗文化
說明:北京民俗文化深廣博大、豐富多彩。什剎海地區水域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五彩繽紛的民俗文化生動地再現了老北京什剎海的歷史文化風貌。
第五部分商業文化
城市的繁榮與興盛,離不開商業文化的發展。根據皇城「前朝後市」的建築布局,從元代開始,鼓樓周遍地區始終是京城傳統的商業區之一。店鋪眾多、商賈雲集。商業的繁榮帶動了什剎海地區經濟的發展。除此以外,什剎海地區還出現了諸如護國寺廟會、果子市、荷花市場等多種結構的商業形式,構成了什剎海地區富有特色的商業文化。
第六部分傳承文明
什剎海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古都建設發展的歷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在保護古都風貌、保護文化傳統與生態環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什剎海的保護、建設與發展,曾多次投巨資對什剎海地區進行綜合整治與修復。在什剎海地區軍民的共同努力下,這裡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整治與修復,保護與發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今的什剎海,不僅擁有眾多王府、苑囿、古剎、名居;還有青磚灰瓦的民居,曲徑通幽的街巷;以及小橋流水、舟行荷塘的江南美景。什剎海不僅是商業繁榮,環境優美,遊人如織的旅遊勝地,更以其原汁原味的京味文化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
什剎海,北京的古都之源,文化之園,休閑勝地,它是北京古老文明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瑰寶。
推薦閱讀:
※「鳥趣」——說的可不是養鳥的事【衚衕口】
※胖人的穿衣之道 - 東籬菊隱的角落 - 西祠衚衕
※暴走衚衕 | 從史家衚衕到內務部街,盡享絢爛秋日
※能在床上挽回感情的星座 - 刀疤躍的角落 - 西祠衚衕
※四合院麻小,半條衚衕都是它家的!味列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