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尋訪莫言故鄉的民間藝術(撲灰年畫)
呂蓁立撲灰年畫作品局部
到達高密時天色已晚,楚老師車上導航儀顯示的高密市招待所現已改名為鳳凰賓館,入住後去餐廳點了一些當地特點的菜,其中有楚老師推薦的高密名吃爐包,吃起來類似西安雜糧食府的烤包子。飯後本想去市裡轉轉,但因時間太晚且人困馬乏,只到門口看了看便回到房間,看見賓館的冊子上有莫言題詞「有鳳來儀」,琢磨著高密市招待所改名為鳳凰賓館的原因,看消息半月前,就是10月30日,高密曾舉辦過紅高粱文化節,而剛剛獲諾獎的莫言成為關注點。 高密西周時為萊夷維邑,自公元前11世紀至今,已逾3000多年。及至西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置夷安縣,為縣治,亦有2000多年的歷史。至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境內多縣並存的局面終歸高密一統,迄今已近1400年。而夷維是齊國名相先賢晏子的故鄉,《史記?管晏列傳》雲「晏平仲,萊夷維人也」,十分有趣的是,「晏」字恰為「日」、「安」二字的合寫,同時按照當地的音韻拼讀,「日」「安」與「夷安」又同為一個「晏」字。依國人尊賢傳統,夷安城則蘊涵「晏城」之意。原來這裡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東夷了,中國以鳳凰作地名的不少,陝西就有鳳翔和鳳縣,還有鳳鳴岐山,湘西有鳳凰古城,台灣有鳳棲鎮,而高密作為鳳城則是因其地勢原因。想來有趣,那三足鳥、朱雀、鳳凰的傳說均和東夷文化有關。
看來地靈必有人傑出。
作為高密歷史上第一位名人,晏子留下了千古賢名,為齊文化書寫了重重的一筆,難怪司馬遷毫不掩飾對他的讚許與推崇。高密的三賢還有漢代的經學大師鄭玄,他可是到過我們陝西扶風向馬融請教過的。另一位賢人就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清官劉墉。此次莫言獲諾獎,高密三賢應該改為四賢了,高密還有民間藝術四寶,就是「撲灰年畫」、「剪紙」、「泥塑」和「茂腔」。我這次行程有限,只能擇其一二看看了。 感慨中爽寐。 11月15日,早起用餐後不多時,楚老師的叔叔楚其善先生來到賓館,遂乘他開的奧迪車去看撲灰年畫和莫言故鄉,路上看見高密的市徽雕塑就是一對紅色的鳳凰。車上得知其是從高密國稅局局長位子上退休不久,所以有時間陪我們採風。他說曾在高密東北鄉基層做過鄉鎮長,並電話聯繫有關人員帶路,不多時來到姜庄鎮棉花屯撲灰年畫呂氏畫派傳承人呂蓁立先生家裡,呂先生正在畫室作畫,畫板上已裱好幾張未完成的作品,詢問有關情況,得知撲灰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中的一個古老畫種,始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盛行於清代。主要產地在高密北鄉姜庄、夏庄一帶30多個村莊。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複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技法即「一畫二撲三『磕花』」,其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撲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為題材,深受群眾喜聞樂見。應我要求,呂先生現場表演調灰和過稿,我弄清楚撲灰年畫全是手繪,就是在過稿時先用柳木碳灰調成的漿從反面勾線稿,再將其在畫紙上面鋪平,炭灰線條就印在紙上,依此反覆,一個稿子可印出二三十張甚至更多,在這個有灰印的稿子上勾墨線,就省去了不少時間。便於批量繪製。這實際上是不同於雕版印刷的民間畫師自創的技法。從現有的資料看,我國只有高密一地存在這種年畫,這種技藝目前也只有在高密還有保留。所以於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十二個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而呂蓁立先生則是最正宗的傳承人。他的作品由於是手繪,價格貴,其銷路就不如楊家埠木版年畫廣。呂先生說為了傳承其純正的技藝,他只能待價而沽了。他很高興地送了我們每人一本畫冊並簽名蓋章。 出了呂家,又來到位於公路邊石建庭先生的撲灰年畫工作室,石先生的夫人李愛玲也畫年畫,他們繼承爺爺石景文畫風,將其發揚光大。這裡頗有市場意識,門類齊全,不僅有年畫還有民間泥塑,那一對一捏能叫的虎還是狗,色彩和造型都很有特點,見我喜歡,主人執意要送我,我說還有很多行程不好帶為由婉拒,但最後主人還是挑了一對小型號的要我帶回。盛情難卻,山東老鄉的淳樸大方又讓我感動一次。
高密市徽雕塑
撲灰年畫傳承人呂蓁立
呂蓁立代表作品——家堂(類似陝西的先人案)
呂蓁立作品——仕女
撲灰年畫製作步驟——調灰
撲灰年畫製作步驟——過稿(撲灰)
撲灰年畫製作步驟——上色
筆者與呂先生合影
另一位撲灰年畫作者,石建庭先生在他的工作室
石建庭先生的撲灰年畫作品
石建庭先生的撲灰年畫展示
高密四寶之一的泥塑
推薦閱讀:
※會說的藝術絕學
※美國Patty Eckman 的印第安人立體紙雕藝術【45P】
※書都不願讀的人,說搞藝術都是扯蛋
※中國盆景盆景構圖的藝術表現
※陳勇陳默庵 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