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16--18)

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16--18)

2011-11-25——11-27 曾飛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十六)2011-11-25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大意】上乘的士人聽了道,就儘力去實行它;中等的士人聽了道,似有若無;下等的士人的聽了道,大聲取笑它。不能使之發笑的,就不足以稱為道。因而有格言說:「明白了道反倒像是闇昧無知,深刻認識了道反倒像是學識大為退步,理順了道反倒像絲有結節那樣的不平順。」上乘的德,就像是深谷;極其清白反倒像是有污點。深廣之德像是不足,建樹德就好像偷竊那樣,質純能與「朴」相符合反倒像是走了樣。最大的地沒有靠邊的地方,最大的器物最晚才形成,最大的聲音無法聽到聲響,最大的映像沒有具體形象,「道」這個名隱去了,剩下的就只是無名的原本狀態。可以說唯有道能夠妥善地引導事物發生並且成形。

  【解讀】老子稱聽了道就儘力去實行的人為上士,足見老子主張用道指導行動,從而有所作為。老子並不主張無所作為,而是主張依道而為,不妄為。「無為」是專指不要參進自己的臆造,不要自己妄自編造「規律」。老子十分形象地將建樹德比喻成偷竊,從無名之朴那裡「偷」來信息,而有一隅之得。因而「德」由「朴」升華而得,此正合「真」字的本義:仙人變形而登天曰真。升華,形就變了,所以說「質真若渝」。渝,變之誼。德之質雖與朴相符合,但形變了。同理,道這個最大的映像,雖然失卻了具體形象,但它卻大順於朴,因而才說隱 去「道」這個名的形式,餘下的就只有它所反映無名之朴的內容了。因此,道才具備據之行事能妥善引導事物發生和成形的功能。

  【附註】《說文》:「纇,絲節也。絲有節則不平,因引申凡不平之名。」《說文》:「渝,變汙也。[王注] 《玉篇》,渝,變也。」方,地也。《淮南?本經》:「戴圓履方。」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 穀。而王公以自名。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

  【大意】道產生一,一產生二,二產生三,三產生諸名物。諸名物有恃於陰的狀態,而懷抱著陽的狀態,涌搖著無名之朴饋送的那些「糧草」(信息)據以構成與無名之朴遙相呼應的特徵。人們雖然厭惡孤、寡、不榖,但是王公反而用它來自稱。可見事物有時損減之反而有所增益,有時增益之反而有所損害。人家教我的,我也用來教別人:「強力推行主觀意願的人將不得好死。」我將奉此為認知的開端。

  【解讀】老子認為道是無名之朴或它的部分「器」的整體映像而成的名,並且依據思維中「一」的方式加以映像。所謂「至之」,即極盡而映像之所謂「大一」,以及「混而為一」之所謂「小一」,都產生了「一」的觀念。而「器」是「朴」割裂的局部,由此而產生了「一」,其割裂之外的部分自然又可以營造而產生另一個「一」,因而產生了「二」。 而其中一陰一陽的所謂兩,「執兩而用其中」,又產生了中的所謂「三」,即第三種狀態,而這三的中間狀態無數,由此產生「萬物」。這也就是老子所謂的名的生成系列:道產生一,一產生二,二產生三,三產生諸名物。老子的名的系列,由此而能夠互相關聯,有序生成,成為一個完整的相互關聯互相生成的概念、理念體系。

  進一步說,中國古老的傳統就已經以陰陽表示一對相反相成的兩個極端狀態。於是思維點「有」的狀態也就屬於陽的狀態,而思維點「無」的狀態也就屬於陰的狀態。《說文》「負,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於是「負陰」即依恃「陰」的狀態, 即思維點「無」的狀態之誼。抱,作袌。《說文》:「袌,褱也。段註:論語。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馬融釋以懷抱。即褱袌也。」於是抱陽即諸名物懷抱「陽」的狀態,即諸名物由思維點的「有」的狀態,從而形成的「式」構成「像」。沖,沖的俗字。《說文》:「沖,涌繇也。段註:繇,搖古今字。涌,上涌也。搖,旁搖也。」《說文》:「氣,饋客之芻米也。」沖氣,指涌搖「朴」所饋送的那些「芻米」(信息),使之互相聯繫而構成一體制「式」,用這些「式」以為物像。以為和,即用這種物像來與他的本源「朴」相應。《說文》:「和,相應也。」這就是老子所謂的名在「神」中的表達方式。

  【附註】「吾將以為學父」句,它本或作「吾將以為教父」。帛書甲本作「學父」,與敦煌本、傅、範本合,蓋原文也。今據改。張舜徽注老子按:「父尤始也,本也。」學父之意是言為學之本,識之始。老子「將以為學父」的就是:始終遵從「無名之朴」而不「強梁」即強力推行主觀意願方能有真學識。這是認識的基本原則。《釋文》:「強梁,多力也。」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在最堅硬的東西中穿行。「無有」可以穿入沒有空隙的東西。我因而知道無為的益處。不用言語的引導,無為的進益,天下人很少有能夠趕得上它的了。

  【解讀】道這種「無有」的東西,如同水可以滲透砂石那樣,也可以入於無間之物,謂之「道泛兮,其可左右。」形象地描述以無為的原則輔佐事物自己發展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

  【附註】「無有入於無間」句據帛書甲本寫正。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大意】名和身體哪個親?身和財貨那個貴重?得到和亡失哪種更有害處?非常貪愛必然有大的花費,收藏的財物太多了必然要大量地失去。所以知足就不至於受辱,知止就不會有危險,能用以達到長安久存的目的。

  【解讀】《老子》十五章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遵循這個規律的人不希望滿盈。正是因為不滿盈,才能保持事業壯大了不至於就迅速破落而生成別的新事物。因為滿盈的繼續發展必然是敗落而轉化成新事物。要維持事業長期處於發達的狀態的唯一方法是不要讓它滿盈。不滿盈,與知止互相呼應,不滿盈的知止可以不殆,不產生危險,可以長安久存。

  【附註】薛蕙曰:「多猶重也。世之人不知貴己賤物之道,而危身棄生以徇物。」「甚愛必大費」句,它本或作「是故甚愛必大費」。帛書甲本無是故兩字,據刪。「故知足不辱」句,它本或作「知足不辱」。敦煌本、帛書甲本均有「故」字,據增。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大意】道之成就好像欠缺,它的功用卻並不缺漏。道之滿盈好像中虛,它的功能卻不能窮盡。道之正確好像是扭曲,道之高明好像是笨拙,道之辯治的好像是木訥。動可以制勝寒,靜可以制勝熱,清靜才能成為天下的主宰。

  【解讀】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道的另一稱呼。「道」突出可行之路的特質,「大」則突出極盡之的特質。名稱不同,所指同是「無名之朴」。本章描述道的特性。十六章曰:「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意思是返歸到本源叫做靜,也就是返歸於天之令。返歸於天之令,就是達到了恆常的法則。因此說「清靜可以為天下正」,也就是清靜 才能成為天下的主宰。

  【附註】《說文》:「成,就也。」《說文》:「缺,器破也。」本義為器具破損,引申為缺漏而不完整。《說文》:「辯,治也。」治理,辦理的意思。《淮南子?泰族》:「辯治百官,領理萬事。」《說文》 :「巧,技也。」巧的本義為技藝高明、精巧。

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十七)2011-11-27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大意】天下的人們遵循道,就送馬去務農。天下的人們無視道,戰馬就出現於邊境。引發罪惡的莫大於能引起貪慾之物,引發禍端的莫大於貪心而不知滿足,引發災難的莫慘於想得到。所 以知道滿足的富足永遠充足有餘。

  【解讀】知止的哲理,應用在財富上面,就是知足的價值觀念。

  【附註】《說文》:「咎,災也。」《說文》:「憯,……,通慘」。 《韓非子?喻老篇》引為「故曰:『咎莫憯於欲得。』」章句與本文合。它本或作「咎莫大於欲得。」帛書甲本也作「憯 」,與韓非所引同。

  四十七章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大意】不必越出心靈的門戶,就能用以了解天下的情狀;不必窺探於心靈的窗口,就可用以把握世界的規律性。越出得越遠,理解的反而越少。因而聖人不外出就能理解事理,不親見就明 白其中的道理,不妄作就辦好了事情。

  【解讀】三十五章曰:「道之出言也,淡兮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足既也。」道的功用是能夠用以把握「眾妙之門」 ,從而有所謂的「用之不可既」之妙,也就可 以用以「輔萬物之自然」而達到「不為而成」的效果。

  【附註】「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見天道」句,它本或作「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今依帛書甲、乙本寫正。

  四十八章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恆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意】 做學問的日益增益其知識,探求規律的日漸減損其所得。減損了又減損,以此達到沒有了妄作的無為境界,達到了這種無為的境界就沒有不能辦成的事了。要取得天下就要保持無妄 自生事的狀態。到了他敢於妄自生事的時候,就再也無法取得天下了。

  【解讀】老子認為認識有兩種途徑:分割而認識之,從一隅之得開始,而日趨於遍滿而歸於朴,這是德與器對舉之路;大制不割,整體認識之,這是道與朴對舉之路。這裡進一步闡明建德, 也就是為學的過程是「建德若偷」,越偷越多,知識日益增加;而明道,也就是為道的過程則是「玄之又玄」,日益精鍊,越煉越少。最後就儘是來自無名之朴的自然規律,一點也沒有自己 妄自製作的成份了。自己無需妄自製作,也就「無事」了。無事,無為含義相通。無為才能成功遂事,無事才能取天下,理同。

  【附註】《莊子?天道篇》曰:「帝王之德,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而不足。」意相近。

  四十九章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大意】聖人永遠沒有成見,而以百姓的見解來作為自己的見解。完善見解我就肯定它,不完善的見解我就補益它,這就得到了「善」的真諦了;實在的見解我就聽信它,不夠實在的見解我 就審定它,這就得到了「信」的真諦了。聖人處世,危懼不安,為天下而渾濁其心。百姓都把視線集中在聖人身上,聖人都閉塞之。

  【解讀】老子認為一切精微的道理都來自無名之朴。百姓的見解符合這個原則的,則信從之,作為間接的知識增益的來源;不符合這個原則的,則審定從之,直接從無名之朴那裡求得印證。 正因為如此,聖人不盲目自信,對待知識誠惶誠恐,不敢自以為是。百姓如果迷信聖人,誤把聖人的話當為真理來頂禮膜拜,這樣就會誤事,所以聖人要阻塞這樣的視聽。

  【附註】善,佳也。見《廣雅?釋言》。善,是也。《荀子?非相》:「王如善之。」善,猶濟也。《孟子?盡心》:「達則兼善天下。」濟,即補益之誼。信,誠也。見《說文》。信,從也。 《呂覽?勸學》:「尊師則言信矣。」信,審也。歙歙,危懼貌。見《陸氏?釋文》。高亨曰:「」孩借為閡。《說文》:「閡,外閉也。」

  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也。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焉。

  【大意】出於生,入於死。生的路途十有其三,死的路途十有其三,人生因活動而處於死地的十有其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出生而有生命的緣故。聽說善於保護生命的,在陸上行走不會 遇上兕虎,進入戰場不會受刀兵之傷。兕沒有機會使用它的角,虎沒有機會使用它的爪,兵沒有機會使用他的刀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始終沒有陷入死地的緣故。

  【解讀】生命有生就有死,生死各具一定的可能性,遵循一定的規律。要保護生命,就只有遵循規律。避開必死的路途,危險也就可以避免。

  【附註】「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句據朱謙之校釋本,考證略。「以其生生也」句依帛書甲本寫正。乙本作「以其生生」,意同。馬敘倫曰:「《說文》無『塗』、『途』兩字,蓋『徒 』即『塗』、『途』本字也。」

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十八)2011-11-27 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也,而恆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大意】道使之生成,德使之充實,物使之具像,器使之確立。因而諸名物遵循道而倚重德。道的受遵循,德的受倚重,這用不著任何人爵封,而是永遠自己如此的。道生成充實它,養成它,安定它,覆育它。生成但不是實存,製作但不是依賴,宗屬但不是宰割,這說的是抽象而得的「德」。

  【解讀】本章說的是萬物這種觀念——即諸多的名物使如何形成的。在老子哲學中,名物是觀念性的東西,老子稱諸多名物為萬物,屬於「名」的範疇,即現今所說的具體概念之類的東西。「名物」的具體概念遵循「道」的總概念。人們所以倚重「德」,是因為它正確反映了實存的規律性,並不需要什麼至上權威來爵封它。

  【附註】器,有限域之謂也。《論語?為政》:「君子不器。」朴的有限域曰器。形,型之假借字。鑄冶之家,將作器而制其模,謂之形。成,就也。見《說文》。成,立也。《國策?秦策》:「以成伯王之名。」成,確立,成立之誼。「亭之毒之」,《文選》:「亭,定也。」《廣雅?釋詁》:「毒,安也。」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啟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道身殃,是為襲常。

  【大意】天下萬物有它的本源,據以製作出天下萬物之母——道。已經得到了萬物之母,就用它來推知其子——諸名物;已經知道了它的子,就返回來遵循它的母——道;這樣一輩子都不會有失誤。閉塞耳目而一心一意遵守道,一輩子受用不盡。專註耳目之染,而又隨意增益而從事,一輩子都辦不好事。能察見精微之理的叫做明,能執守柔弱之道的稱為強。用了無名之朴的光芒,還應該返回到無名之朴這個發光之物。不遵守道自身就會遭殃,這說的是行事應合乎恆常之理。

  【解讀】一章曰:「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是以「始」指無名之朴,以「母」指道這個名。由朴經思維製作而後形成道的範疇,從道的範疇派生它的子概念——諸名物。諸名物這些子概念不應與它的母概念道相悖。用道指導行動,終身受用不盡,只憑直覺,甚至臆測,則無補於事。使用了道這種光,可不能忘記它據以發光之物。這樣才不會陷入唯理論。 這個原理,我們可以淺顯地比喻說,人類的理念或理論像一張張「地圖」,現實世界像「地貌」。人們不用出門,憑著「地圖」就能夠找到直達目的地的通路;而專註耳目之染,憑感覺加臆測來走路,就會迷路。「道」就像是的具有全面性的衛星遙感圖,「德」就像專門化的專用地圖,例如火車交通圖、公路交通圖、旅遊地圖、地形圖等等。「地圖」能夠表達「地貌」的某些特徵,具有預測人們可行之路的功能,人們之所以樂意使用,正是因為「地圖」反映了「地貌」的特徵,「地圖」只是光芒,「地貌」才是發光體。至於「地圖」,也不是越逼真越好,在精確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簡約的「地圖」要比複雜的「地圖」更實用。但是人們如果硬是將本來就帶有主觀性、工具性的「地圖」神聖化,當成什麼顛撲不破的所謂「客觀真理」、「世界本原」,將「地圖」混同於「地貌」本身,那就犯了唯理論的錯誤。中外統治者都刻意將「地圖」神聖化成「客觀真理」或至上之「理」,要人們無條件地「服從真理」或「唯理是從」,而不必實踐檢驗,要的就是利用它來鉗制人們思想,穩定 寡頭統治。顯然,人們很容易明白,如果有人捧著一個個真實的地球來當地圖使用,自然讓人恥笑,而實際上也根本辦不到。但人們卻不恥笑把主觀理論工具等同於客觀真實性,神聖化「地圖」的愚蠢說教,爭辯不休而樂此不避,這實在令人不解。

  【附註】十六章曰:「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襲,習也,合也。是以襲常有合於常的意思。奚侗曰:「《爾雅?釋言》:『濟,益也。』救,當訓治。」《禮記?禮器》:「大明生於東。大明,日也。」是以明指發光之物。「無道身殃」句它本或作「無遺身殃」,帛書甲本作「無道身央」;作「道」義順,據以寫正。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大意】令我耿耿然有知有覺,走在大道上,唯有邪路歧途最可畏懼。大道很是平坦,而眾人偏愛走捷徑。朝廷很是整潔,田野很荒蕪,倉庫很空虛,君主卻服飾華麗,帶著利劍,美食至厭,財物過剩,這是說君主盜竊民眾的財物用以奢侈行事叫做「盜誇」。盜誇是不符合道的啊!

  【解讀】老子以行於大道喻依道行事,以邪路歧途喻不依道行事而自作聰明走捷徑歪路。因而強烈反對當權者窮奢極欲,美宮殿,好美食而貪財物,認定那是違背道的邪路。

  【附註】介然,耿耿擔心之貌。《漢書?陳湯傳》:「庸臣遇湯 ,卒從吏議,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 顏師古註:「介然猶耿耿。」 耿耿於懷,心有所不安,有心事的樣子。這與前面章節所描述的如履薄冰,誠惶誠恐的那種唯恐背離道的心態相類。奚侗曰:「王念孫謂施讀為迆,邪也。言行於大道之中,唯懼其入於邪道也。」迆,迆通迤。斜行也。王夫之《小雲山記》:「(小雲山)北迆,東盡攸之燕子巢。」(小雲山向北斜行,向東延伸到攸縣的燕子巢。)此處迆比喻不走正道而走入歧路。《荀子?仲尼篇》:「貴而不無為誇。」楊註:「誇,奢侈也。」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大意】善於建置的不能拔除,善於懷抱的不會脫落,牢固得好像可供子子孫孫一代代祭祀而香火不絕一樣。治之於自身,所得之德才能與朴相符合;治之於家中,所得之德就充足而用之有餘;治之於鄉里,所得之德就大為長進;治之於國中,所得之德就極其豐富;治之於普天之下,所得之德就具有了普遍的意義。所以應當以身體來觀身的微妙之理,以家庭來觀家的微妙之理,以鄉里來觀鄉的微妙之理,以邦國來觀邦的微妙之理,以普天下來觀天下的微妙之理。我以什麼來知道天下為什麼如此呢?就是用這種方法。

  【解讀】一章曰:「恆無欲也,以觀其妙。」老子主張從身、家、鄉、邦以至天下的社會活動中修治而得到真正的德。使德由「真」、「有餘」、「長」、「豐」直到「普」的發展,最終達到與「朴」同一的最高境界。即二十八章之所謂「恆德乃足,復歸於朴。」

  【附註】修,治也。《禮記?中庸》:「修道之謂教。」修,研究,學習。《韓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大意】厚含德的人,好像赤子一樣。毒蟲不會螫他,猛獸不會搏他。筋骨雖柔弱但把握東西卻極為牢固。還不懂得男女交合之事而陰器就能作怒,是由於精氣極其充足的緣故。整日地號叫也不會沙啞,是由於極其和諧的緣故。和諧叫做常,懂得常就叫做明。如此而有益於生存就叫做祥。心靈能支使形體的就叫做強。事物過於強壯了就要老死,這就是說它不再符合道了,不再符合道就會早滅亡。

  【解讀】老子認為含德厚的人具有嬰兒般的柔弱特徵。柔弱的事物正是道起作用的處所,因而能祥和發展。相反,事物如果過度強盛就會很快越過高峰,迅速走下坡路,趨向死亡。

  【附註】「和曰常」句,它本或作「知和曰常」,義不通。帛書甲本本無「知」字,蓋原文如此。朘,juan,小兒的生殖器。

推薦閱讀:

中國現代經典勵志名言名句
關於雨的現代的詩句
舊房子前衛變身 2套現代簡約風格翻新
清代主流書法及其對現代書法的影響
現代舊體詩人的迷與覺

TAG:哲學 | 解說 | 現代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