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邊疆與邊疆政策
07-01
中國古代的邊疆與邊疆政策[來源:光明日報|發布日期:2014-02-04]馬大正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的邊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長期發展的產物和有機組成 部分,不但有著較明顯的自然特徵,而且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特點。 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服務於歷代王朝的大一統政治思想,至清代形成 了完整的體系,其經驗與教訓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邊疆是一個含義較廣的概念,中外文獻中,一般把邊疆解釋為一 個國家比較邊遠的靠近國境的地區或地帶。 邊疆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陸疆和海疆。邊疆又是一個歷史概念, 它是隨著國家的形成和發展而逐漸形成和固定下來的。因此,在討論 中國歷史上的邊疆問題時,應考慮如下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一是指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相連接的省區;二是歷代封建王朝邊疆的實際 情況。 中國邊疆地區的發展大勢與歷史特點 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是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後大致 定型的,這一過程雖然十分漫長而曲折,但總的趨勢是,自先秦時期 起,在現代中國領土內開始形成一個核心區域,這個核心區域並不固 定於一地,在這個核心區域建立政權的既有漢族也有其他少數民族, 也經常發生王朝興衰交替現象。當然,單一的中心分成兩個或更多的 中心在歷史上也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這就是所謂割據時期。但是,即 使是在多政權分立時期,每個有作為的統治者也都努力實現更大範圍 的統一,由此最終導致一個疆域更大的、統一程度更高的國家誕生。 也就是說,每次戰亂和分裂都為下一時期進一步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至清代,中國古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到了最高水平。 中國邊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長期發展的產物和有機組成部分。 因此,不但有著較明顯的自然特徵,而且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特點。 首先是地域的廣闊性。中國有著遼闊的領土,其邊疆地區地域亦 十分廣袤,因此在社會人文環境與自然地理條件方面往往存在巨大的 差異。中國的邊疆是在分散發展演進後統一為一體的。這裡所講的分 散與統一均有兩重含義,分散的含義既包括整個邊疆可以劃分為若干 地區,也包括一個大的地區又往往可分為若干相對自成體系的局部; 統一的含義既包括各大邊疆區域逐步統一於中國的進程,也包括各個 邊疆區域內部趨於一體化的進程。 其次是民族的多樣性。在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邊疆問 題與民族問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不僅因為邊疆地區是各少數民 族的主要聚居地,而且因為各民族在自立發展基礎上的融合是構成中 國邊疆的基石。在這裡,我們應該確立一個衡量民族發展的標準—— 任何形式的融合都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進步。當然也要注意到,民族 的多樣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邊疆問題的複雜性。 第三是歷史的悠久性。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中國邊疆發 展史不但是人類文明史中最悠久的,而且具有明顯的連續性。中國邊 疆地區的發展史一般均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石器時代,各個邊疆地區 社會發展速度或快或慢,但都或早或遲地納入了統一多民族國家連續 性發展的軌道。 第四是問題的複雜性。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邊疆是統一 多民族國家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社會多重矛盾發展疊 加的結果。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有機組成部分,全國性的矛盾在邊 疆地區也會發生,這是矛盾運動的普遍性的一面。與此同時,中國邊 疆社會矛盾運動還有其特殊性,它們往往更集中地發生於一地,這就 增加了邊疆地區社會矛盾的複雜性,也給辨析其發展脈絡和尋求解決 方法增加了難度。 總的來說,在近代資本主義殖民者入侵以前,中國邊疆形勢發展 的趨勢是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即使是入主中原的北方游 牧民族也從未中斷過這一進程。到了19世紀中葉,西方殖民主義侵略 者給中國帶來了新的邊疆危機,這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社會危機,它 使得中國獨立發展的歷史面臨著中斷的危險。但是,強烈的挑戰也逐 步喚醒了中國各族人民,經過百餘年艱難曲折的探索與奮鬥,統一多 民族的中國再次崛起,中國邊疆也在繼承數千年歷史遺產的基礎上進 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 中國歷史上無論哪朝哪代都有自己的邊疆問題,因此歷代統治者 都會制定並實施治理邊疆的政策,以實行有效的管轄。中國古代的邊 疆政策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主要包括陸疆政策與海疆政策、各個歷 史時期不同政權的治邊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邊防政策、與邊 界交涉相關的外交政策、邊疆行政建置、邊疆經濟開發以及傳統的治 邊思想等等。 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封建王朝的邊疆政策既具有繼承性,又各有特 色,這裡以清朝為例試作概述。這是因為清朝的邊疆政策既有繼承中 國歷代封建王朝邊疆政策的一面,又有根據時代需要和自身民族特點 創新發展的一面,自成體系。 清朝統治者治邊思想的基本內容包括:一、對漢族封建統治者傳 統的「華夷」觀進行創新和發展。在中國歷史上,統一的王朝往往在 政治上反對言華夷之別,由滿洲貴族建立的清朝就更加反對。而清朝 統治者的創新之處首先是要求各民族承認清王朝為正統,其次是在調 整滿漢關係的同時,十分重視聯合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上層(尤其是 蒙古上層貴族),把邊疆政策的制訂、推行和不斷完善作為基本國策 的一部分。這雖然是為了達到以人數明顯處於劣勢的滿族貴族統治人 口眾多的漢族人民的目的,但是在實踐上對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推進大一統有積極意義。二、從「中外一體」(指內地與邊疆為一整 體)的認識出發,主張以積極態度治理邊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 「拱衛」的作用。三、堅持「恩威並施」與「因俗而治」相結合的治 理原則。前者為我國歷代封建王朝慣用的統治方針,清朝統治者亦奉 行不替;後者在唐朝推行的羈縻政策中雖已初見端倪,但清朝突出強 調「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使「因俗而治」方針在清 代,特別在清代前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過,清朝統治者「因俗而 治」的方針並不是對傳統的簡單繼承,而是根據統一國家的總體安全 目標出發有所改變和發展。 清政府邊疆管理的各項制度與措施是清代統治者治邊思想的具體 化,涉及行政、軍事、民族、宗教等諸多方面,完備而周密。其內容 要點可歸納如次:一、改進和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在中央,設立理藩 院,與六部平行,主管邊疆民族事務,在清代前期,理藩院還兼管中 外交涉事宜。為使管理規範化,制訂並不斷修訂補充《理藩院則例》、 《回疆則例》等法規,通令實施。在地方,在加強中央集權、保證政 令統一的前提下,採用適合當地民族的行政體制,不強求劃一。如東 北三省為將軍制下的州縣、八旗並存制;內外蒙古為盟旗制;新疆為 將軍轄下的伯克、州縣、札薩克制;西藏為以達賴和駐藏大臣協同管 理噶廈政府制;西南地區改土歸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灣為隸屬福建 的府州縣制,等等。二、制定籠絡安撫少數民族上層的各項政策,如 封爵、給俸、年班朝覲、聯姻等。首重蒙古是清朝的基本國策,它取 得了有利於清朝統治的效果。三、從治國需要出發制定對待各種宗教 的方針政策。對有益自身統治的宗教加以大力扶植;對沒有威脅到政 權穩定的宗教採取不干涉的相對寬容的政策;對不利於鞏固統治或保 持疆土的宗教或教派則予以嚴厲打擊。堅持宗教不能干預皇權,限制 宗教的世俗權力;堅持以法治教,眾建以分其勢的原則,等等。 清代邊疆政策具有如下三個特點: 其一,歷史的繼承性。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既有明確的目標和措 施,又有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從中央到地方完善的行政機制。清代 的邊疆政策在繼承中又有創新,我們既可以從歷史上的羈縻政策、和 親政策中找到清代軍府制、盟旗制、滿蒙聯姻等政策措施產生、發展 的歷史軌跡,又可以發現康熙大帝一改歷代固守長城、消極北防政策 的雄才大略。 其二,內涵的多樣性。經過康乾盛世,清代前期的有效管轄範圍 除18行省(兼有台灣)外,還包括有奉天、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六 盟、喀爾喀蒙古各部、唐努烏梁海、新疆和西藏,是一個幅員廣闊、 疆界明確的統一多民族帝國。清代的邊疆地區包括了今天的黑龍江、 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雲南、廣西等省區;至於 沿海諸省,以及台灣、海南(包括南沙群島)則無論古今都是中國邊 疆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地區無論在歷史發展、社會經濟、民族 民俗等方面均各具特色,這就決定了清代邊疆政策內涵的多樣性。清 代前期海疆政策中對沿海地區的治理和對台灣、海南的治理各不相同, 陸疆政策中東北的軍府制與新疆的軍府制內容並不相同,而在西藏和 西南地區,則又根據當地政治、經濟、民族的特點,分別實施駐藏大 臣制和通過改土歸流來加強中央政府對西南諸省的統治。 其三,影響的現實性。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 前期的赫赫國威和清後期的屈辱挨打,對於清代疆域的形成與變化均 有直接影響。今天中國疆域的格局基本上因襲了清代的狀況,而鴉片 戰爭後清政府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所喪失的土地,也為今天的邊界 糾紛留下禍根。因此,要解決當代的邊界糾紛,就必須弄清清代前期 疆域的形成和近代以來疆域的變化以及清政府邊疆政策失誤之所在, 這對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定都具有實際的借鑒作用。 認識中國古代邊疆政策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在對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的認識上,有兩個問題需要予以特別的重 視。 一是「大一統」思想在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大一統」在秦漢時期變成了現實,也成為中國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政 治思想之一。它是一種無形的強大的向心力,幾千年來浸潤著我國人 民的思想感情。以國家統一為樂,以河山分裂為憂,是中華民族永恆 的政治價值取向。傳統的「大一統」思想及王朝統一的規模對中國的 疆域有很大影響。鴉片戰爭以前,古代中國曾四次出現大一統局面。 其中有兩次是由漢族統治者完成的,而另外兩次則是邊疆民族入主中 原後完成的。漢唐兩代致力於完成統一大業,把千餘年來中國各地區 各民族孕育著的統一要求變成現實。但是與元代相比,漢唐統一的規 模要小得多,蒙古貴族建立的元朝雖然只統治了近百年,但是其疆域 空前廣大,它的大一統局面得到了中華各民族的承認和肯定,給中國 歷史與中華民族的發展帶來十分巨大而深遠影響。滿族封建主建立的 清王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定作出的歷史貢獻是獨特的,中國歷史 上任何時期的疆域版圖及其有效控制程序均沒有達到清朝的規模。因 此,可以說歷史上空前的「大一統」版圖的奠定是十八世紀中國的突 出特徵。自秦漢以來中國即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面貌面對世界,悠悠 二千載,其間,漢、唐、元諸代均是舉世聞名的強大帝國,清王朝對 全國的統一和對邊疆的經營是這一歷史進程的繼續和發展。由此可見, 「大一統」思想在推動中國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起到 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是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經歷了由內邊防務為主到外邊防務為主 的轉變。古代中國有漫長的統一時期,也曾多次出現分裂。統一時期 的邊疆治理,通常是指中央政權對控制薄弱的少數民族地區所採取的 防範和治理措施。分裂時期的邊疆治理,通常是指在政權與政權之間 的對峙地區和邊遠少數民族地區所採取的防範措施。古代中國範圍內 的大小政權的邊,可稱之「內邊」,所以古代中國傳統的邊務主要針 對邊疆內部的問題。明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明王朝的倭患持續 了近200年,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崛起,西方列強的侵略勢力也滾滾東 來。17世紀以來荷蘭侵佔台灣,俄羅斯侵入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以 後,西方殖民主義者更是用大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使我國新疆、西 藏、雲南、廣西等一些邊疆省區和沿海地區的外患威脅日益突出,出 現了邊疆全面危機的嚴重局面。殖民主義者的入侵,可稱之為「外邊」。 明代以後,在內邊防務依然存在的同時,現代意義上的邊防即外邊防 務問題開始提上議事日程。 應該指出的是,面對變化的形勢,清朝統治者仍然沉迷於以「內 邊」為主的傳統邊疆政策中不思進取,致使清前期邊疆政策的輝煌很 快成為明日黃花。清後期邊疆政策的全面破產,成為導致它喪權辱國、 割地賠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這一意義上說,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的成 敗得失,直接與國家的存亡興衰休戚相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保稅區優惠政策(參考)
※衛祥云:關於《工商領域行業協會政策環境研究》的發言
※出口退(免)稅政策彙編
※如何評價南京市旅遊委員會「關於適當調整民國文化講解詞的通知」?
※滬港通:一個超預期政策 三家機構交流會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