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醫論脈診(3)
07-01
十三、緊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緊有力,似彈繩,數而急,定緊名。主病歌緊主寒,亦主疼,吐冷痰,嗽不停;辨浮沉,不相同,浮表寒,沉冷痛。分部主病歌左寸緊,頭項痛,心內疼,脈兼沉;左關緊,胸脅痛,兼浮脈,傷寒病;左尺緊,腰膝痛,少腹冷,尿不通;右寸緊,鼻瘜壅,肺受寒,咳嗽重;右關緊,腹冷痛,傷飲食,吐逆頻;右尺緊,臍下痛,或奔豚,疝氣痛。 (二)各論 脈象緊張有力,如轉繩索,手指觸及脈管有不平滑的感覺。如《瀕湖脈學》中曰:「來往有力,左右彈人手,如轉索無常,數如切繩,如紉箅線。」《脈經》中曰:「數如切繩狀」。《脈理求真》中曰:「緊則往來勁急,狀如轉索,雖實不堅。」《四診抉微》中曰:「脈緊有力,左右彈手,如絞轉索,如切緊繩。」《景岳全書》中曰:「緊脈急疾有力,緊搏抗指。」徐靈胎曰:「緊者脈來綳急」。相類脈 (1)弦脈:端直而長,如按虧弦,按之不斷。如《脈理求真》中曰:「弦則端直而長,舉之應指,按之不移……,不似緊脈之緊急有力,狀如轉索彈手。」 (2)實脈:舉按皆大而有力,如《脈理求真》中曰:「實則舉按皆強,舉指逼逼……不似緊脈之進急不和。」 (3)數脈:一息六至,應指甚速,不似緊脈之數如切繩。如《瀕湖脈學》中曰:「數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似彈繩。」 主證凡是由於寒與痛引起的病證皆可出現緊脈。此外,小兒驚風或手足拘攣以及動脈硬化的病人,亦可以出現緊脈。 (1)寒性疼痛:緊為諸寒收引之象。如《脈經》中曰:「諸緊為寒」。《脈理求真》中曰:「緊為陰邪內閉,如脈見浮緊,則必見有頭痛、發熱、惡寒、咳嗽、鼻塞、身痛不眠表證;脈見沉緊,則必見有脹滿、厥逆、嘔吐、瀉利、心脅疼痛,風*痎癖里證,然總是陽氣不到,以至如是耳。」故緊脈多見於諸痛、嘔逆、傷寒、下利、驚風、宿食、冷痰等疾患。如《診家樞要》中曰:「緊……為邪風激搏,伏於營衛之間,為痛、為寒。」《瀕湖脈學》中曰:「緊為諸痛主於寒,喘咳風*吐冷痰。」《景岳全書》中曰:「緊脈陰多陽少,乃陰邪激搏之候,主為痛,為寒。」此外,手足麻木,拘攣等,亦可以出現緊脈。如《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篇》中曰:「夫痙病,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2)風寒感冒:外感風寒、寒邪束表,症見惡寒、頭痛、無汗、脈象浮緊。如《傷寒論》中曰:「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又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 (3)動脈硬化:動脈硬化的病人亦可以出現緊脈。其狀如繩索,按之滑動,急疾有力,屈曲不平,不呈直線,這是由於動脈血管內鈣質沉著所致。但並非所有的動脈硬化都會出現緊脈,因為動脈硬化有多種癥狀。 (4)分部主病:《四診抉微》引汪子良曰:「左寸微緊傷寒,沉緊心中氣逆冷痛;右寸浮緊,頭疼,鼻塞,膈壅,沉緊滑,肺實咳痰;左關浮緊筋疼,沉緊脅疼,寒郁緊實痃癖;右關浮緊腹膨,沉緊腹疼吐逆;尺脈浮緊,腰腳痛,按澀則為耳閉,沉緊臍下痛,小便難,細緊小腸疝氣。」《瀕湖脈學》中曰:「寸緊人迎氣口分,當關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緊為陰冷,定是奔豚與疝疼。」 《脈學闡微》「緊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緊:頭眩痛,胸悶氣不舒。左關緊:脅痛,腹脹,筋攣拘急。左尺緊:腰痛,腿痠痛,少腹痛。右寸緊:鼻塞,胸滿氣短,咳吐寒痰。右關緊:胃脘脹痛,嘔逆,膨悶不能食。右尺緊:臍下脹痛,小便難及寒疝等。 (5)兼脈主病:浮緊傷寒,沉緊為寒積腹痛,兼實為脹痛,兼細為疝瘕,兼澀為寒痹。治療法則若脈象浮緊,寒邪在表,治宜發散表邪,如《傷寒論》中曰:「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若脈象沉緊或弦緊者,脾陽不振,寒以內生,治宜溫陽健脾,溫中散寒。如《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篇》中曰:「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又曰:「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葯下之,宜大黃附子湯。」此外,若宿食,寒積在內,症見腹脹,便秘,惡寒肢冷,苔白膩,脈緊者,治宜溫中散寒,消食止痛之法。如《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篇》中曰:「緊脈如轉索無常者,宿食也」,又曰:「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解因為寒邪與疼痛都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縮,手足拘攣時亦能引起血管的痙攣,血管的收縮與痙攣出現,均可使脈搏張縮,如此,血液在血管內左右衝擊,故出現緊張有力,按之搏指,如轉繩索之脈象,即為緊脈。十四、緩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緩而慢,動無偏,和風舞,四至間。主病歌緩主濕,脾不健,或痿痹,或傷寒;平人脈,亦見緩,有神氣,應指間。分部主病歌左寸緩,心虛甚,神恍惚,或怔忡;左關緩,風眩暈,腹氣結,脅脹悶;左尺緩,腎水枯,婦人逢,月經無;右寸緩,肺氣弱,氣不足,言語少;右關緩,濕傷土,虛腹脹,並嘔吐;右尺緩,下焦冷,真陽衰,少腹痛。 (二)各論 脈象一息四至,從容和緩,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不強不弱,無偏盛偏衰之象,所謂有胃氣是也,此乃平人之脈。緩無胃氣者曰病緩脈。如《瀕湖脈學》中曰:「去來小快於遲,一息四至,如絲在經,不卷其軸,應指和緩,往來甚勻,如初春楊柳舞風之象,如微風輕颭柳梢。」又曰:「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裊裊颭輕風,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脈經》中曰:「去來亦遲,小*於遲。」《診家樞要》中曰:「緩,不緊也,往來舒緩。」《脈理求真》中曰:「緩則來去和緩,不疾不徐。」 相類脈 (1)遲脈:一呼吸脈來三至。如《脈理求真》中曰:「遲則呼吸定息不及四至,舉按皆遲。不似……緩脈之去來徐緩也。」 (2)長脈:首尾端直,過於本位,脈來和緩。如《診家正眼》中曰:「長脈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長竿。」 (3)濡脈:浮而細軟,稍按即無。如《脈理求真》中曰:「濡則虛軟少力,應指虛細,如絮浮水,輕手乍來,重手乍去。」《脈經》中曰:「軟脈即軟而浮細」。 (4)虛脈:舉按皆遲大而無力。如《脈理求真》中曰:「虛則豁然浮大而軟,按之不振,如尋雞羽,久按根底不乏不散。」 (5)微脈:輕取極細無力,似有似無,欲絕未絕。如《脈理求真》中曰:「微則似有若無,欲絕不絕,指下按之,稍有模糊之象。」《瀕湖脈學》中曰:「極細而軟,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細而稍長。」 (6)弱脈:細小而無力,輕取則無,重按乃得。如《脈理求真》中曰:「弱則沉細軟弱,舉之如無,按之乃得,小弱分明。」《脈經》中曰:「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四診抉微》中曰:「弱脈細小,見於沉分,舉之則無,按之乃得。」 主證緩脈多主風與濕,如外感中風,風濕痹痛等。此外,脾虛消化不良,腹瀉,反胃嘔吐等亦可以出現緩脈。緩病脈多與其他病脈相兼互見。如《四診抉微》中曰:「緩為胃氣,不主於病,取其兼見,方可斷證。」正如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曰:「分別浮沉大小區」。以此來辨別緩脈之主病,甚為妥當。若脾虛時所出現的緩脈,為緩而無力,脈少神氣,否則,即為正常人之脈象。常人之緩脈,表示正氣充沛,脾胃調和,健康無病,謂之平脈。如《景岳全書》中曰:「緩脈有陰有陽,其義有三,凡從容和緩,浮沉得中者,此是平人之正脈。」此外,若病重時出現緩脈則為邪去正復之佳兆。 (1)風與濕:凡風濕痿痹的病人,正氣虛弱,風寒濕痹之邪侵入筋骨,滯留不去,發為風濕痹痛,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傷寒論》中曰: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瀕湖脈學》中曰:「緩脈營衰衛有餘,或風或濕或脾虛,上為項強下痿痹分別沉浮大小區。」《脈經》中曰:「寸口脈緩,皮膚不仁,風寒在肌肉。」 (2)脾虛:凡陽虛不足,脾土衰微,症見惡寒肢冷,腹寒,泄瀉等,皆可出現緩脈。如《景岳全書》中曰:「若虛寒者,必緩而遲細,為陽虛、為畏寒、為氣怯、為疼痛、為眩暈、為痹弱、為痿厥、為怔忡健忘,為飲食不化、為鶩溏飱泄,為精寒腎冷,為小便頻數。」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等,皆屬此類。 (3)噎膈反胃:有部分噎膈反胃的病人,症見嘔吐呃逆,咽下不利,胸膈滿悶等,可以出現緩脈。如《三指禪》中曰:「凡遇噎膈反胃,脈未有不緩者。」 (4)健康人之平脈:健康無病的病人,可以見到從容和緩的緩脈。如《三指禪》中曰:「四時之脈,和緩為宗」。又曰:「四至調和百脈通,渾涵元氣此身中。」《瀕湖脈學》中曰:「緩脈阿阿四至通,……,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脈理求真》中曰:「緩為平人正脈,無事醫治。」(5)分部主病:《四診抉微》中引汪滑合曰:「兩寸浮緩,傷風項背急痛,左寸沉緩心氣虛,怔忡健忘;右寸沉緩,肺氣虛短;左關浮緩,風虛眩暈,沉緩氣虛,腹脅氣結;右關浮緩,腹膨,沉緩,脾胃氣虛少食,從容和緩為平;尺逢浮緩,足痿;左尺沉緩,腎虛冷,小便數,女人月事多,右尺沉緩,泄瀉,腸風入胃。」《瀕湖脈學》中曰:「寸緩風邪項背拘,關為風眩胃家虛,神門濡泄或風秘,或是蹣跚足力迂。」 《脈學闡微》「緩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緩:心虛怔忡,健忘胸滿,氣短。左關緩:風虛眩暈,左脅脹悶不適。左尺緩:腰痛足痿,小便數,遺精。右寸緩:肺虛,咳逆,氣短。右關緩:脾虛脘悶,腹脹少食。右尺緩:腹冷泄瀉,少腹冷痛。 (6)兼脈主病:浮緩風濕,沉緩寒濕,緩大傷風,緩弱氣虛,緩澀血虛,緩滑痰滯,緩細濕痹,緩而有力為有餘,多見於燥熱證;無力為不足,多見於虛寒證。治療法則緩脈病證的治療原則是以祛風除濕為主,但必須顧及所兼之脈證,而治以清熱,或溫陽,或散寒,或健脾等法。如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曰:「如脈緩,怠惰思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溏泄,此濕勝,以平胃散。」《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所以,諸濕證的治療大法,必須在祛濕,利濕的同時,兼以扶正健脾,使脾健則濕自去矣。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篇》中曰:「緩則為虛」。認為緩脈以脾虛為主,如見緩脈者,應當首先健脾為宜。由於脾的功能主運化水濕,喜燥而惡濕,所以,若見諸濕證當先實脾,使脾氣得升,則濕邪可除矣。雖然如此,但臨證時不可拘泥一法,必須辨證論治,方不失中醫之特色。正如《脈理求真》中曰:「尤必察其有力無力,以為區別,如使緩大有力,則為有餘,其症必見燥熱;緩軟無力,則為不足,其症必見虛寒。豈可一見是緩,便指屬虛,而不合症為之分別乎。」 脈解由於濕性黏膩,若氣機被濕所困,阻滯脈道,使脈道弛緩,故脈見怠慢緩滯之象;若由於氣血不足,則脈道不能充盈,故脈見緩弱無力,皆為病脈。若百脈通暢,脈來從容不迫,和緩有神,來去均勻,脈道軟硬適中,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一息四至,中醫稱此為有胃氣之脈,是正常之脈象。 十五、芤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芤脈形,狀如蔥,兩邊實,中間空。主病歌芤脈因,血管空,大失血,血不充;嘔吐衄,取左寸,胃腸癰,尺下紅。分部主病歌左寸芤,血妄行,鼻中衄,口吐紅;左關芤,瘀血證,兩脅脹,或胸痛;左尺芤,下流紅,女子逢,崩漏證;右寸芤,血積胸,鼻衄血,痰帶紅;右關芤,腸胃癰,胃脘痛,潰瘍成;右尺芤,大便紅,非痔漏,即腸風。 (二)各論 脈象芤脈浮大中空而軟,如按蔥管狀。如《脈經》中曰:「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瀕湖脈學》中曰:「芤形浮大軟如蔥,邊實須知內已空。」又曰:「浮大中空乃是芤」。《脈理求真》中曰:「芤則如指著蔥,浮取得上面之蔥皮,卻顯弦大,中取減小空中,按之又著下面之蔥皮而有根據。」《四診抉微》中曰:「芤乃草名,絕類慈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 相類脈 (1)虛脈:浮大而遲,按之無力,似空非空。如《脈經》中曰:「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脈理求真》中曰:「虛脈……,不似芤脈之豁然中空,按之漸出。」 (2)革脈:弦而芤,浮而搏指,按之有弦硬感,形如按鼓皮。如《診宗三昧》中曰:「革則弦大而數,浮取強直而按則中空。」《瀕湖脈學》中曰:「芤更帶弦名為革」。主證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失血證,或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皆可以出現芤脈。如《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篇》中曰:「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 (1)亡血:凡各種失血,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尿血、崩中漏下(子宮出血)、外傷出血等,由於陰血大傷,氣無所依而隨之亦脫。症見面色愰白,出冷汗,甚至暈厥等,均可以出現芤脈。如《診家樞要》中曰:「芤,浮大而軟,尋之中空傍實,傍有中無,診在浮舉重按之間,為失血之候。」《景岳全書》中曰:「芤脈為孤陽脫陰之候,為失血脫血,為氣無所歸,為陽無所附。」《脈訣刊誤》中曰:「榮行脈中,是血在脈中行,脈以血為形……,故芤脈中空者,血之脫也。」《脈理求真》中曰:「芤為血虛不能濡氣,其症必見發熱、頭昏、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失血、脫血。」這裡特別指出:凡一般血證,如輕微出血者,尚未引起大出血時,則不可能會出現芤脈,必須是在大出血或突然出血時且出血量過多,致使脈管內血液驟然減少,血管張力明顯降低時,才會出現芤脈。 (2)失精、遺泄:如《脈診》中曰:「凡失精遺泄日久,腎陰內虧,腎虛不藏,亦可見芤脈。」《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 (3)分部主病:《四診抉微》中曰:「左寸芤,主心血妄行,為吐衄;關芤,主脅間血氣痛,肝虛不能藏血,亦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女人月事為病,右寸芤,肺家失血,為衄為嘔;關芤,腸癰下膿血,及嘔血不食;尺芤,大便血。」《瀕湖脈學》中曰:「寸芤積血在於胸,關里逢芤腸胃癰,尺部見之多下血,赤淋紅痢漏崩中。」 《脈學闡微》「芤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芤:心血妄行,為吐衄。左關芤:脅間血氣痛,肝不藏血,為吐血目暗。左尺芤:大便下血,痔漏出血,女子崩漏。右寸芤:咳嗽吐血,為衄為嘔血。右關芤:腸癰下血,及嘔血不食。右尺芤:大便下血,尿血,女子經病。 (4)兼脈主病:浮芤失血,氣陰兩傷;芤數陰虛,芤虛失精亡血。如《脈理求真》中曰:「然或芤見微曲,則芤必挾瘀積阻滯,芤兼弦強搏指,症見血溢身熱,則芤又為真陰槁竭,所以芤挾瘀積阻滯,止屬一部兩部獨見,若至左右皆芤,或兼弦搏,定為必死之候,無足異也。」 治療法則對於急性失血而出現芤脈時,應遵循「有形之血難以速生,無形之氣法當急固」之原則,治宜補氣攝血,須急服獨參湯以救其脫,投當歸補血湯以益氣補血。此外,若大吐、暴瀉、津液大傷而發生嚴重脫水時,脈來浮大而芤,治宜益氣養陰、生津之法。如《溫病條辨》之曰:「太陰溫病,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脈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蔘。」此屬於溫病高熱、或大吐大瀉、傷津之候。而出現浮大無力之芤脈,故治宜清熱生津之法。若失精遺泄者,可用桂枝龍骨牡蠣湯,以培補真元,固腎攝精。若見浮芤散大脈者,多屬危證,不治之候。脈解由於失血傷精,血液減少,血管空虛,不能充盈,同時,營氣不足,血管壁彈力減弱,故脈見浮大中空,軟如蔥管之狀,即為芤脈。 十六、弦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弦長直,按不遷,應指來,似絲弦。主病歌肝經病,脈急弦,健康人,春緩弦,痰飲病,瘧疾纏,腹寒痛,腳拘攣。分部主病歌左寸弦,心內痛,膈生痰,或頭痛;左關弦,癥瘕證,寒熱起,瘧纏身;左尺弦,少腹痛,弦兼滑,腰膝痛;右寸弦,肺感風,咳嗽喘,或胸疼;右關弦,胃寒因,腹中痛,並痰飲;右尺弦,足拘攣,或疝痛,下焦寒。 (二)各論 脈象端直而長,如按弓弦,按之不斷。如《素問·玉機真臟論》中曰:「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脈經》中曰:「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瀕湖脈學》中曰:「端直以長,如張弓弦,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狀若箏弦,從中直過挺然指下。」又曰:「弦脈超超端直長」,又曰:「弦脈端直似絲弦」。《脈理求真》中曰:「弦則端直而長,舉之應指,按之不移。」 相類脈 (1)緊脈:緊張有力,如轉繩索。如《脈理求真》中曰:「緊則往來勁急,狀如轉索,雖實不堅。」又曰:「凡弦數之屬,皆屬緊類,不似弦脈之端直如弦。」 (2)革脈:浮而搏指,按之不移,中空外堅,呈弦硬之感。如《脈理求真》中曰:「革則弦大而數,浮取強直,而按則中空。凡芤牢緊脈,皆屬此類,不似緊脈按之劈劈,弦脈按之不移。」 (3)牢脈:沉取實大而長,且有力,略帶弦象。如《脈理求真》中曰:「牢則弦大而長,按之強直搏指,狀如弦縷。」 主證各種疼痛和拘攣均可以出現弦脈:如各種神經痛,胃痙攣或手足拘攣等證。此外,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病,肝膽疾患,痰飲,瘧疾等亦可見到弦脈。如《四診抉微》引滑伯仁曰:「弦為血氣收斂,為陰中伏陽,或經絡間為寒所人,為痛、為瘧、為拘急、為寒熱、為血虛盜汗、為寒凝氣結、為疝、為飲、為勞倦、雙弦脅急痛、弦長為積。」弦脈可主肝病,如《脈經》中曰:「脈來如弓弦者,肝脈也。」 (1)疼痛與拘攣:凡神經性疼痛,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腹痛,膽絞痛,疝痛,手足拘攣等均可出現弦脈。如《傷寒論》中曰:「脈弦者,必兩肋拘急。」《金匱要略·跌蹶手指臂腫轉筋陰孤疝蚘蟲病脈證治篇》中曰:「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篇》中曰:「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曰:「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瀕湖脈學》中曰:「寸弦頭痛膈多痰,飲痰寒熱察左關,關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陰疝腳拘攣。」又如《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篇》中曰:「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直下。」此指痙病之脈為弦勁有力。 (2)痰飲:凡痰飲內停,症見咳逆,短氣,脅痛,喘滿者可見弦脈。如《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曰:「脈雙弦者,寒也……脈偏弦者,飲也。」又曰:「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瀕湖脈學》中曰:「痰飲寒熱瘧纏身」。 (3)瘧疾:凡瘧疾,症見寒熱往來,發作有時,多見弦脈。如《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篇》中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 (4)肝鬱:凡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氣鬱結。症見胸悶,脅痛,納差等,多見弦脈。如《瀕湖脈學》中曰:「弦應東方肝膽經」,又曰:「肝經木旺土應傷,怒氣胸滿常欲叫,翳蒙瞳子淚淋浪。」此論述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弦主肝病,肝氣犯胃等所出現的一些癥狀。臨床上可見於肝炎,膽囊炎,肋間神經痛以及某些眼部疾患。如果肝炎患者出現左關脈弦大者,肝功能多有嚴重損害,轉氨酶可增高。 (5)肝陽上亢:肝陽亢進,多見於高血壓病,神經官能症。症見頭痛目眩,耳鳴,急躁易怒等。如《脈經》中曰:「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攣,脅下苦滿,或時眩冒,其脈弦長此為可治。」《脈理求真》中曰:「弦……然總由於木盛土衰水虧而成。」 (6)四季平脈:弦脈應春季之正常脈。弦脈在時應春,在臟應肝。健康人在春季多見弦脈。如《難經·第十五難》中曰:「春脈微弦曰平」。《素問·玉機真臟論》中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歧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7)分部主病:《四診抉微》中曰:」左寸弦,頭痛盜汗,浮弦沉大心痛;右寸弦,頭痛,痰嗽;左關弦,寒熱癥瘕;右關弦,胃寒腹痛,弦細少食怠惰;尺浮弦急,下部為痛,沉弦細澀,陰症寒羈,右尺拘攣疝痛。」《瀕湖脈學》中曰:「浮沉遲數須分別,大小單雙有重輕。」《脈學闡微》「弦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弦:心悸、頭痛、盜汗。左關弦:脅滿痛,冷熱癥瘕。左尺弦:少腹、腰膝疼痛。右寸弦:胸滿,痰嗽氣短。右關弦:胃寒腹痛。右尺弦:寒疝、腳攣急。 (8)兼脈主病:弦為肝風,主痛主瘧,弦而兼浮,岔怒挾表;弦而兼沉,氣鬱不舒;弦而兼數,肝火上炎;弦而兼遲,痼冷停積;弦而兼緊,瘀血疝瘕;弦而兼細,手足拘急;弦而兼滑,痰飲內停;弦大無力,為虛為寒;弦長積滯,雙弦主脅急痛。治療法則弦脈之所見病證較為繁多,故治法亦各有不同。如痰飲病之治法;凡脾胃陽虛,痰飲內停者,症見咳逆,喘滿,心悸,氣短,脈弦。其治法應遵照仲景之法,當以溫葯和之,選用苓桂術甘湯是治療痰飲的代表方劑。如《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其他詳細內容,請參照有關專著。眩暈之治法:高血壓病見弦脈者,多屬肝陽上亢型。症見頭痛目眩,甚至暈仆抽搐等,此為肝陽上逆,肝火過旺,甚或肝風內動而致驚厥等,治宜平肝熄風,滋陰降火為主。如《素問·玉機真臟論》中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凡神經官能症,脈見弦者,亦可參照此法治療。諸痛證之治法:諸痛證泛指胃痛、腹痛、頭痛、胸脅痛、各種神經痛等。若痛證出現弦脈時,多為血氣不和,氣逆邪勝所致。治宜舒肝理氣為主,倘若弦而兼緊者,治以溫葯和之。如《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篇》中曰:「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者,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肝膽疾患治法:凡肝鬱不暢,肝失疏泄,症見胸滿脅痛,噁心嘔吐,納呆乏力,脈弦。多見於慢性肝炎,膽囊炎等疾患。此由於肝氣鬱結,木盛土衰,脾虛胃弱所致。治法以疏肝解郁健脾為主。如《四診抉微》引張路玉曰:「凡病脈弦,皆陽中伏陰之象,虛證誤用寒涼,兩尺脈必雙弦,胃虛冷食停滯,氣口多見弦脈在傷寒表邪全盛之時,中有一部見弦,或兼遲兼澀,便是挾陰之候,客邪雖盛,急須溫散,汗下猛劑,咸非所宜。」可見弦脈多為挾陰,虛證,若使用寒涼汗下之法時,須謹慎為妥。脈解各種神經痛、痙攣病等,均可致使脈管纖維神經緊張,所以會出現按如琴弦,端直而長之弦脈。如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病,由於動脈血壓增高,腦神經興奮,其脈管纖維神經亦有可能處於緊張狀態。因為此類型之高血壓發病的原因多與神經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臨床所見長期的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均可導致血壓的升高,這是由於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而神經興奮過程佔優勢,結果會導致脈管痙攣或拘急,所以脈搏呈弦勁之象,即為弦脈。凡諸寒諸痛者,皆可致使小動脈呈現拘急之狀態,故脈見端直而長,如按弓弦之弦脈。如《診家樞要》中曰:「弦……,為血氣收斂,為陽中伏陰,或經絡間為寒所滯。」如李東垣曰:「弦脈,總是陰陽不和,肝氣上逆。」 顯而易見,古人對弦脈的產生機制,早有明確的認識,給後人的學習與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十七、革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革脈象,芤而弦,按鼓皮,虛而堅。主病歌陰已亡,革脈堅,失血後,生血難,男遺精,女半產,虛寒證,疝瘕見。分部主病歌左寸革,心虛證,胸中悶,心絞痛;左關革,癥瘕病,右脅脹,脘滿痛;左尺革,腎虛因,遺精泄,腰酸困;右寸革,金氣壅,氣短促,痰上涌;右關革,胃虛痛,不思食,腹滿形;右尺革,多殞命,女半產,崩漏證。 (二)各論 脈象浮而搏指,有弦硬之感,中空外堅,形如按鼓皮。如《瀕湖脈學》中曰:「弦而芤,如按鼓皮。」又曰:「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篇》中曰:「寸口脈弦而大……,此名曰革。」《診宗三昧》中曰:「弦大而數,浮取強直,重按中空,如按鼓皮。」徐春甫亦曰:「革為皮革,浮弦大虛,如按鼓皮,內虛外急。」 相類脈 (1)緊脈:緊張有力,如轉繩索。如《脈理求真》中曰:「革脈……,不似緊脈按之劈劈。」 (2)弦脈:端直而長,如按弓弦,按之不斷。如《脈理求真》中曰:「弦則端直如長,舉之應指,按之不移。」 (3)芤脈:浮大中空,按如蔥管。如《瀕湖脈學》中曰:「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中空外實,狀如慈蔥。」 (4)虛脈:舉按皆無力而遲大,似空非空。如《四診抉微》中曰:「虛脈浮大而遲,按之無力。」 (5)牢脈:沉取實大而長,有力略帶弦象,有牢固之意。如《診宗三昧》中曰:「牢脈者,弦大而長,舉之減少,按之實強,如弦縷之狀。」《瀕湖脈學》中曰:「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 主證凡男子失精亡血,女子半產漏下,癥瘕等虛寒證,而致氣陰兩傷,精血大虧時,均可以出現革脈。如《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篇》中曰:「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瀕湖脈學》中曰:「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 (1)分部主病:《四診挾微》中曰:「左寸革者,心血虛痛;右寸革者,金衰氣壅;左尺得革,精空可必;右尺得革,殞命為憂;女人得之,半產漏下;左關革者,疝瘕為祟;右關革者,土虛而痛。」 《脈學闡微》「革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革:胸悶,氣短,心悸,胸中有壓縮感,心絞痛,心煩等;左關革:左脅脹疼,心煩喜怒,脘滿不思食;左尺革:腰酸痛,遺精早泄,失眠,尿頻,記憶力不集中,健忘等;右寸革:咳喘胸悶,氣短不足以息,喘促,痰涌等;右關革:腹脹脘滿,食少,消化遲鈍,胃疼等;右尺革:腹脹神疲,女人崩漏半產,腰酸痛等。 (2)兼脈主病:革脈為弦脈與芤脈之合併脈,所以具有兩者之共性,其病症為虛,為寒。如《診家正眼》中曰:「革主表寒,亦屬中虛。」 治療法則凡亡精失血,半產漏下,腎陽不足,腹寒陰冷,脈見革脈者,治宜補陽攝陰,益氣養血為主,若虛寒甚者,則治宜溫補腎陽當先。如《脈理求真》中曰:「凡亡血失精,腎氣內憊,或虛寒相搏,故脈少和柔,而有中空之狀。若不固腎補精,舒木除寒,而以革浮屬表,妄用升發,其不真陰告絕者鮮矣。」 脈解革脈多由於失血後貧血,或陰虛氣傷而引起的脈管拘急現象,但由於血管中血液減少,氣無所依,浮越於外,則脈管不充,即形成浮而弦硬,中間空,按之搏指,狀如鼓皮之革脈。十八、牢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牢實大,合弦長,沉伏間,有力強。主病歌牢屬寒,久病藏,癥瘕疝,何愁腸,木乘土,腹痛脹,失血家,陰必亡。分部主病歌左寸牢,心寒痛;左關牢,肝積應;左尺牢,奔豚證;右寸牢,賁息定;右關牢,侮脾乘;右尺牢,癥瘕痛。 (二)各論 脈象牢脈沉取實大而長且有力,微帶弦象,有牢固之意。如《診家正眼》中曰:「牢在沉分,大而弦實,浮中二候,了不可得。」又曰:「按牢有二義,堅牢固實之義,又深居在內之義。」《瀕湖脈學》中曰:「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千金方》中曰:「按之實強,其脈有似沉似伏,名曰牢。」 相類脈 (1)實脈:舉按時皆有力,堅實而大。如《脈理求真》中曰:「牢脈……,不似實脈之滑實流利。」 (2)革脈:浮而鼓指,中空外堅,形如按鼓皮。如《脈理求真》中曰:「牢脈……,不似……革脈之按之中空也。」 (3)伏脈:伏脈之象,按至筋骨乃得,而牢脈卻在沉脈與伏脈之間,實大有力,並且具有弦、長、實、大四種不同脈象的綜合特徵。如《瀕湖脈學》中曰:「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故伏脈具有隱伏深沉之意,必須推至筋骨,重按始得。正如《診家正眼》中所曰:「推筋至骨,始得其形」。如《脈理求真》中曰:「牢脈……,不似……伏脈之慝伏澀難。」 主證牢脈多主陰寒內伏,癥瘕積聚,心腹諸痛等證。若一切陰虛失血證,如果出現牢脈時多為逆證。此外,動脈硬化的病人,亦可以出現牢脈。如《瀕湖脈學》中曰:「寒則牢堅里有餘,腹心寒痛木乘脾,疝癲癥瘕何愁也,失血陰虛卻忌之。」 (1)分部主病:《四診抉微》中曰:「左寸牢者,伏梁為患;右寸牢者,息奔可定;左尺得牢,奔豚為患;右尺得牢,疝瘕痛甚;左關牢者,肝家血積;右關牢者,陰寒痞積。」 (2)兼脈主病:沉牢冷積,遲牢固冷。治療法則牢脈多見於陰寒內積,心腹寒痛,瘕瘕積聚,證屬陰,故治以溫中扶土,或溫補腎陽為主。但牢脈多屬頑疾危候,臨證時必須遵照中醫「辨證論治」之原則,靈活掌握,合理治療。如《脈理求真》中曰:「牢為堅積內著,胃氣將絕之候,故或見為濕痓拘急,寒疝暴逆,堅積內伏,治甚非易。倘不審其所因,而謂牢為內實,用以苦寒,或因思食而以濡滯恣啖,則其病益固矣。」 脈解由於寒邪可導致脈管拘急,久病則脈氣潛伏。故此,牢脈之象為弦長實大,須重按乃得,因其深居在內,似沉似伏,堅實而牢固,且病屬寒實,故脈實而有力。如許叔微曰:「牢則病氣牢固,在虛證絕無此脈,惟風痙拘急,寒疝暴逆,堅積內伏,乃有此脈。」 動脈硬化是由於動脈內膜類脂質沉著,並在內膜伴有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限局性的斑塊,因而致使動脈管變硬。所以,動脈硬化的病人常會見到牢脈。 十九、濡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濡脈形、細而柔、水浮棉、浮中求。主病歌氣血微,脈見濡,精血傷,濡而浮,骨中蒸,盜汗流,濕侵脾,或崩漏。分部主病歌左寸濡,心虛空,常盜汗,或怔忡;左關濡,氣血損,神恍惚,筋攣痛;左尺濡,尿數頻,精血少,或崩中;右寸濡,肺氣壅,發寒熱,胸中悶;右關濡,脾虛困,體腫倦,食少進;右尺濡,下元冷,虛寒生,瀉痢頻。 (二)各論 脈象濡即軟的意思。濡脈之脈象即為浮而細軟,稍按無力,如水面上漂綿一樣輕浮。如《瀕湖脈學》中曰:「極軟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如水上浮漚。」又曰:「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四診抉微》中曰:「濡脈細軟,見於浮分,舉之乃見,按之即空。」《診家樞要》中曰:「濡無力也,虛軟無力,應手散細,如綿絮之浮水中,輕手乍來,重手即去。」 相類脈 (1)弱脈:沉而細小無力,輕取即無。如《四診抉微》中曰:「弱脈細小,見於沉分,舉之則無,按之乃得。」《脈簡補義》中曰:「浮則為濡,沉則為弱。」《瀕湖脈學》中曰:「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 (2)微脈:輕取極細無力,似有若無,欲絕未絕。如《四診抉微》中曰:「微脈極細,而又極軟,似有若無,欲絕非絕。」《瀕湖脈學》中曰:「微則浮微如欲絕」。 (3)細脈:沉細而小,應指細直而軟,狀如絲線。如《瀕湖脈學》中曰:「細來沉細近於微」,《脈理求真》中曰:「細則往來如發,而指下顯然。」《診家正眼》中曰:「細之為義,小也,狀如線也。」 (4)虛脈:浮大而軟,遲而無力。如《瀕湖脈學》中曰:「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脈理求真》中曰:「虛則豁然浮大而軟,按之不振,如尋雞羽,久按根底不乏不散」。又曰:「濡脈……,不似虛脈之脈大無力。」 (5)芤脈:浮大中空而軟,兩邊實,如按蔥管狀。如《脈經》中曰:「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 主證濡脈多主氣血虛微。如陰虛失血,崩中漏下,自汗遺精,或結核病人骨蒸盜汗等均可出現濡脈。此外,脾虛濕盛,慢性腹瀉等亦可以見到濡脈。如果是脾腎之氣衰極時所出現的濡脈,即為無根之脈,預後多不良。 (1)氣血虛:凡亡血陰虛,崩中漏下,骨蒸潮熱,遺精,結核盜汗等證均可以出現濡脈。如《瀕湖脈學》中曰:「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所言「極虛」之脈象即指浮而細軟之濡脈,或指沉細如綿之弱脈,非單獨指虛脈也。《診家樞要》中曰:「濡……,為氣血俱不足之候,為少氣,為無血,為疲損,為自汗,為下冷,為痹……,尺濡,男為傷精,女為脫血。」 (2)脾虛濕盛:由於脾陽虛衰,寒濕困脾,運化無權而致脾虛濕盛。症見泄瀉,納差,胸悶,腹脹,少氣,懶言等可出現濡脈。如《脈理求真》中曰:「濡為胃氣不充,凡內傷,泄瀉,自汗,喘乏多有是脈。」 (3)分部主病:《四診抉微》中曰:「濡主陰虛,髓竭精傷,左寸濡者,健忘驚悸;濡在左關,血不榮筋;左尺得濡,精血枯損;右寸濡者,腠虛自汗;濡在右關,脾虛濕侵;右尺得濡,火敗命乖。」《瀕湖脈學》中曰:「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痾。」 《脈學闡微》「濡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濡:心虛驚悸,胸滿氣短,盜汗,失眠。左關濡:右脅脹滿不適,心煩喜怒,血不榮筋而筋攣疼痛。左尺濡:男子傷精,女子脫血,腰腿酸痛。右寸濡:吐逆憎寒,胸悶,氣短,自汗。右關濡:脾胃虛弱,胃脘脹悶,消化遲鈍,虛腫,身倦,食少。右尺濡:下元虛冷、腸虛泄瀉,便溏,肢冷。(4)兼脈主病:數濡濕熱,濡而細者,濕侵脾虛,濡而弦者,眩暈肢麻。治療法則濡為胃氣不充,多主虛與濕證,治宜補氣健脾,化濕為主,兼證者,可隨證調治。如《脈理求真》中曰:「……濡脈多責胃氣不充,或外感陰濕,故治宜溫補而不可用傷殘之葯耳。」 脈解濡脈的形成多由於氣血兩虛,產後體弱,心力衰竭,心臟搏動力弱,所以排血量減少,血管不能充盈而細縮;或由於濕邪瀰漫,正氣受遏,致使脈管壁鬆弛,彈力減弱,故脈見浮而細軟,按之無力,如水上浮綿,即為濡脈。 二十、弱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弱無力,見於沉,柔而細,重按尋。 主病歌脾胃弱,陽虛證,自汗出,少精神,多驚悸,陰虛甚,少畏忌,老年平。分部主病歌左寸弱,陽氣虛,多自汗,心中悸;左關弱,筋必萎,氣不舒,精神疲;左尺弱,腎陽虛,小便數,骨瘺痹;右寸弱,肺經寒,氣短促,懶開言;右關弱,脾胃衰,腸鳴瀉,體倦怠;右尺弱,下焦寒,五更瀉,足脛酸。 (二)各論 脈象細小而無力,輕取則無,重按乃得。如《脈經》中曰:「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瀕湖脈學》中曰:「極軟而沉細,按之乃得,舉之無有。」又曰:「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脈理求真》中曰:「弱則沉細軟弱,舉之如無,按之乃得,小弱分明。」《四診抉微》中曰:「弱脈細小,見於沉分,舉之則無,按之乃得。」《診家樞要》中曰:「極沉細而軟,怏怏不前,按之欲絕未絕,舉之則無。」 相類脈 (1)沉脈:輕舉則無,重按始得。如《瀕湖脈學》中曰:「水行潤下脈來沉,筋骨之間軟滑勻。」又曰:「沉細如綿真弱脈」。 (2)濡脈:浮而細軟,稍按即無,如水浮綿。如《瀕湖脈學》中曰:「浮而柔細知是濡」。《脈理求真》中曰:「弱則沉細而軟……,濡脈之按之若無。」 (3)微脈:輕取極細而無力,似有若無,欲絕未絕。如《瀕湖脈學》中曰:「微脈輕微瞥瞥乎,按之欲絕有如無。」《脈理求真》中曰:「弱脈……,不似微脈按之欲絕。」 (4)細脈:沉細而小,應指細直而軟,浮沉皆得。如《脈理求真》中曰:「細脈……,不似微脈之微弱模糊也。」《瀕湖脈學》中曰:「細來累累細如絲」。主證弱主陽虛久病,氣血不足之候,如陽虛自汗,心悸氣短,乏力頭暈,男子遺精,筋骨萎弱,婦人崩漏下血等。此外,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症見胃脘痛,嘔惡少食,便溏等,亦可以出現弱脈。如《診宗三昧》中曰:「弱為陽氣衰微之候」,又曰:「惟血痹虛勞,久嗽失血,新產及老人久虛,脈宜微弱,然必弱而和滑,可卜胃氣之未艾。若少壯暴病,而見弱脈,咸非所宜。」《診家樞要》中曰:「弱……由精氣不足,故脈萎弱而不振也。為元氣虛耗,為萎弱不前,為痼冷,為關熱,為泄精,為虛汗。」《瀕湖脈學》中曰:「白頭猶可少年愁」。 (1)精血不足:症見腰膝酸軟,精氣清冷,眩暈耳鳴,虛汗自汗,心悸怔忡。如《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篇》中曰:「弱則為悸」。《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弱則血不足」,《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篇》中曰:「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曰:「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瀕湖脈學》中曰:「寸弱陽虛病可知」,又曰:「弱脈陰虛陽氣衰,惡寒發熱骨筋痿,多驚多汗精神減,益氣調營急早醫。」 (2)脾腎陽虛:若慢性腹瀉及五更泄等出現弱脈,多為脾腎陽虛之候。如《瀕湖脈學》中曰:「關為胃弱與脾衰」,《傷寒論》中曰:「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篇》中曰:「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3)分部主病:《四診抉微》中曰:左寸弱者,驚悸健忘;弱在左關,木枯攣急;左尺得弱,涸流可征;右寸弱者,自汗短氣;弱在右關,水谷之痾;右尺得弱,陽陷可驗。」《瀕湖脈學》中曰:「寸弱陽虛病可知,關而胃弱與脾衰,欲求陽陷陰虛病,須把神門兩部推。」 《脈學闡微》「弱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弱:心氣虛,驚悸自汗,胸滿氣短,頭眩失眠等。左關弱:脅脹,心煩喜怒,氣鬱不舒,胃滿食少等。左尺弱:頭眩耳鳴,腰酸遺精,腎元虛、小便數。右寸弱:氣虛身冷,胸滿氣短等。右關弱:脾胃虛弱,脘滿腹脹,食少、納呆、消化遲鈍等。右尺弱:少腹冷痛,大便溏瀉,食欲不振等。(4)兼脈主病:弱而細者為陽虛盛,弱而澀者血虛盛,弱而細軟為自汗出,弱而弦細為血虛筋萎,弱而細數為遺精、崩漏、陰虛勞病。治療法則弱脈之治法應遵照《內經》所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原則,或治以溫中健脾等法。如《脈理求真》中曰:「弱為陽氣衰微,凡見是脈,必須用溫補以固其陽,以補胃氣。」 脈解陽虛者,則衛氣不固,體內散熱功能即亢進(保溫能力降低)。因為,氣為血之帥,氣行血自行,若陽氣衰少,則無力推運血行;心氣不足,則鼓動脈管無力;陰血虧少,則不能充盈脈管,故脈管張縮力減弱,即形成沉細而軟之弱脈。 二十一、散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散脈浮,真散漫,至不齊,勿重按。主病歌散脈見,元氣散,病危急,莫輕看,心中煩,或自汗,兩尺散,魂應斷。分部主病歌左寸散,心氣虛,常怔忡,汗淋漓;左關散,飲外溢,四肢腫,陰陽離;左尺散,雷火熄,急症逢,病屬危;右寸散,肺氣虛,自汗多,語言微;右關散,胻胕腫,不思食,水蠱證;右尺散,魂欲斷,久病見,醫必難。 (二)各論 脈象散即渙散之意。散脈之象為散大無邊,浮取即有,不任重按,至數不齊,無一定規律。如《瀕湖脈學》中曰:「大而散,有表無里,渙漫不收,無統記,無拘束,至數不齊,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渙散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脈理求真》中曰:「散則舉之散漫,按之無有,或如吹毛,或如散葉,或如懸壅,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來去不明,根蒂無有。」《四診抉微》中曰:「散脈浮亂,有表無里,中候漸空,按則絕矣。」又曰:「散脈者,舉之浮散,按之則無,去來不明,漫無根蒂。」《脈訣刊誤》中曰:「是散漫無統記。無拘束之義,指下見得來動,一二至中又至一至,更不曾來往整齊,或動來即動去,或來至多去至少,或去至多來至少,是觧散不收聚。」陳修園曰:「浮而不聚不散,按之散而不聚,來去不明。」《診家正眼》中亦曰:「散脈散亂,有表無里,中候漸空,按之絕矣。」 相類脈 (1)濡脈:浮而柔細,按之即無。如《脈經》中曰:「濡軟脈即軟而浮細。」唯散脈浮而散亂,不任重按,無根底,至數不齊,來去不分明,以此為別。 (2)虛脈:舉按皆遲大而無力,似空非空。如《四診抉微》中曰:「虛合四形,浮大遲軟,及手尋按幾不可見。」《脈理求真》中曰:「虛脈……,不似……散脈之散漫無根,重按久按,絕不可得也。」《四診抉微》中曰:「散脈者……,不似虛脈之重按雖虛,而不至於散漫也。」 (3)芤脈:浮大中空而軟,如按蔥管。如《四診抉微》中曰:「芤乃草名,絕類慈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散脈浮大而散,舉之散漫,按之全無,以此為別。主證散脈多見於正氣衰竭,如心房纖維性顫動及多源性室性早搏均可出現此脈。病人一旦出現散脈。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但不能認為是不治之症。如《四診抉微》引戴同父曰:「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皆平脈也。腎脈軟散,諸病脈代散,皆死脈也。古人以代散為必死者,蓋散為腎敗之徵,代為脾絕之徵也。腎脈本沉,而散脈按之不可得見,是先天資始之根本絕也;脾脈主信,而代脈歇至,不愆其期,是後天資生之根本絕也,故二脈獨見,均為危殆之候,而二脈交見,尤為死之符。」《四診抉微》中曰:「散為元氣離散之象,故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形損故也,然形象不一,或如吹毛,或如散葉,或如懸壅,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若真散脈,見之必死,非虛大之比。經曰:「代散則死,若病後大邪去,而熱退身安,泄利止而漿粥入胃,或有可生者。」《瀕湖脈學》中曰:「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筆者認為:久病若見散脈不必醫治之說法欠妥,雖然散脈之病情嚴重,但應採取積極有效治療措施進行搶救,使患者轉危為安。不過,散脈的出現說明元氣衰竭至極,乃離散之象,病多屬危證,臨證時必須謹之慎之。 (1)氣血耗散:凡病程日久,元氣離散,可以見到散脈。如《脈簡補義》中曰:「蓋瘕痛日久,氣行不暢,則舊血日耗,新血不生,血氣不相榮故也。」《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浮而散者為眴仆。」《脈理求真》中曰:「散為死脈,故不主病。」 (2)心氣不足:凡心氣不足,陰陽不相續接,症見心悸,心中似空感,喘咳,四肢浮腫,不得卧,可以見到散脈。如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室性早搏,心房纖維性顫動,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等心臟疾患,均可以見到散脈。而且病情比較嚴重。如《診家樞要》中曰:「散,不聚也……,在病脈,主陰陽不斂,又主心氣不足,大抵非佳脈也。」 (3)孕婦如出現散脈,多主墮胎,若臨產時出現散脈,可以預知胎兒即將娩出,因為散脈主虛,為元氣離散之徵象。臨證時必須多加註意,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4)分部主病:《瀕湖脈學》中曰:「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飲左關應軟散,右關軟散胻胕腫,散居兩尺魂應斷。」 治療法則若出現散脈者,應急以補氣血,溫心陽;最忌發散,更耗氣血。脈解由於氣血離散,陰陽不斂,心力極度衰竭,氣血不充而無力鼓動脈管,以致脈搏出現散漫無根,至數不齊,形似楊花飄浮之象,即為散脈。二十二、細脈 (一)脈學三字訣 脈象歌細脈小,細如絲,沉應指,終不離。主病歌細主濕,亦主虛,氣血衰,精血虧,嘔吐頻,遺泄痢,少不利,老年宜。分部主病歌左寸細,虛在心,驚夢多,或怔忡;左關細,應肝經,陰血枯,虛勞逢;左尺細,泄痢重,津血脫,並遺精;右寸細,寒濕停,陽氣衰,嘔逆並;右關細,胃虛形,脾中濕,腹脹悶;右尺細,丹田冷,須溫補,陽復生。 (二)各論 脈象沉細而小,如絲線不斷,應指細直而軟。如《脈理求真》中曰:「細則往來如發,而指下顯然。」《瀕湖脈學》中曰:「小於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又曰:「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診家正眼》中曰:「細直而軟,累累縈縈,狀如絲線。較顯於微。」又曰:「細之為義,小也,狀如線也」。故細脈有人稱之為「小脈」。相類脈 (1)微脈:輕取極細而無力,似有若無,欲絕未絕。與細脈之形小如絲線,來去分明有別。如《診家正眼》中曰:「微脈則模糊難辨,細脈則明顯易見,故細比於微稍稍較大也。」《瀕湖脈學》中曰:「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於微略較粗。」《脈理求真》中曰:「微脈……,不似……細脈之纖細有力也。」又曰:「細脈……,不似微脈之微弱模糊也。」 (2)弱脈:沉細而軟,重按乃得。如《瀕湖脈學》中曰:「極軟而沉細,按之乃得,舉之無有。」《脈理求真》中曰:「弱脈……,不似……細脈之浮沉皆細也。」 (3)濡脈:浮細而軟,按之即無,如水上漂綿。如《瀕湖脈學》中曰:「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棉力不禁。」《脈經》中曰:「極軟而浮細。」 (4)弦脈:端直而長,如按弓弦,按之不斷,應指有力,不似細脈之按如絲線,應指沉細而軟,以此為別。《脈經》中曰:「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 主證凡諸虛勞損,如各種出血、貧血、遺精、津液大傷,年老體弱,氣血兩虛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出現細脈。此外,如內寒濕侵,脾腎虛損,慢性腹瀉,消化不良,風濕病等疾患,亦可以出現細脈。 (1)諸虛勞損:由於貧血,長期腹瀉,遺精以及各種原因的出血等,而致氣血虛衰,津液耗損。症見心悸,乏力,盜汗等。均可以出現細脈。如《瀕湖脈學》中曰:「細脈縈縈血氣衰,諸虛勞損七情乖,若非濕氣侵腰腎,即是傷精汗泄來。」如《脈經》中曰:「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細則氣少。」《脈訣刊誤》中曰:「血少氣衰……,脈所以細也。」《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篇》中曰:「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2)陽氣不足:如心、脾、腎之陽虛,氣虛等均可以出現細小之脈。症見心悸、氣短、自汗、乏力、泄瀉、陽萎、腰膝酸軟等。如《脈理求真》中曰:「細為陽氣衰弱之候。」《傷寒論》中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又曰:「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診家樞要》中曰:「細者,蓋血冷氣虛,不足以充故也……為內外俱冷,痿弱洞泄,為憂勞過度,為傷濕,為積,為痛在內及下。」 (3)濕證:凡內寒濕侵,胃虛腹脹,消化不良、慢性腹瀉、關節疼痛等均可以出現細脈。如《診宗三昧》中曰:「胃虛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濕痹腳軟,自汗失精,皆有細脈,但以兼浮兼沉,在寸在尺,分別而為裁決。」《脈經》中曰:「關脈細虛、腹滿。」又曰:「尺脈細微,溏泄下冷痢。」《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篇》中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 (4)低血壓:凡出現細而無力之脈象者,血壓偏低。 (5)正常脈:若老年人及秋冬季出現細脈時,可視為正常脈象。如《瀕湖脈學》中曰:「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四診抉微》中曰:「春夏之令,少壯之人,俱忌細脈,謂其不與時合,不與形合也。」由此可見,如果是青少年或在春夏之季出現細脈,為逆證。 (6)分部主病:《瀕湖脈學》中曰:「寸細應知嘔吐頻,入關腹脹胃虛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遺精號脫陰。」 《脈學闡微》「細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細:怔忡、失眠;左關細:肝陽虛損;左尺細:泄利、遺精;右寸細:咳逆、氣短,胸滿;右關細:脾虛、脹悶;右尺細:下元冷憊。 (7)兼脈主病:浮而細,自汗、氣急;沉而細,下血,血痢,濕痹;數而細,為熱邪;緊而細,為寒邪;弱而細,為盜汗;澀而細,為血痹;弦而細,為肝虛。《四診抉微》中曰:「虛勞之脈,細數不可並見,並見者必死,細則氣衰,數則血敗,氣血交窮,短期將至。吐利失血,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之人,脈亦多細,為自殘其氣血也。」 治療法則細脈多為氣血虛弱,陽虛胃冷之候。治宜益氣養血,溫中健脾之法。如果使用發汗、寒涼或攻下劑,必須慎重。如《四診抉微》引李士材曰:「嘗見虛損之人,脈已細而身常熱,不究其因,而以涼劑投之,使真陽散敗,飲食不進,上嘔下瀉,是速之耳。經云:少火生氣,人非此火,無以道行三焦,熟腐五穀,未徹乎此者,烏可言醫哉。」 脈解由於氣血虛弱,血管內血液減少,因此血管縮小變細,或因寒濕之邪阻遇脈道,使其充實度減弱,故形成細軟而小之脈象,即為細脈。如《脈訣刊誤》中曰:「蓋血行脈中,血既減少,脈所以細也。」 二十三、伏脈 (一)脈象三字訣 脈象歌沉之甚,伏脈形,推筋下,著骨尋。主病歌伏脈閉,陰寒盛,腹中痛,痰食停,發霍亂,或疝痛,嘔吐瀉,溫補靈。分部主病歌左寸伏,頭眩痛,心驚悸,胸隱痛;左關伏,兩肋痛,寒邪閉,氣上沖;左尺伏,寒入腎,少腹冷,疝氣痛;右寸伏,氣鬱胸,冷痰結,胸痹硬;右關伏,積滯停,胃脘脹,腹中痛;右尺伏,下焦冷,臍逆痛,證屬陰。 (二)各論 脈象伏為隱伏之意。伏脈乃沉伏在骨之上,筋之下,須推開肌肉,按至筋骨始得。如《瀕湖脈學》中曰:「重按著骨,指下裁動,脈行筋下。」又曰:「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裁動隱然深。」《脈經》中曰:「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難經·第十八難》中曰:「伏者,脈行筋下也。」《診家正眼》中曰:「推筋至骨,始得其形。」《脈理求真》中曰:「伏則匿於筋下,輕取不得,重按澀難,委曲求之,或三部皆伏,一部獨伏,附著於骨而始得。」 相類脈沉脈:重按始得,輕取則無。如《瀕湖脈學》中曰:「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而伏脈較沉脈更為沉下,須重手按至筋下骨旁始得。沉脈浮取不見,中略見,沉取顯見;而伏脈沉取時模糊不清,必須重按至骨則可取得。以此為別。主證凡寒邪內閉,伏陰在里,氣血阻滯等均可以出現伏脈。症見四肢厥冷,劇烈疼痛,如頭痛、腹痛、疝痛、各種神經痛,癌腫痛等。此外,由於氣、血、痰、火、食阻滯於里,霍亂吐利,寒厥之四肢逆冷等,亦可以出現伏脈。如《脈理求真》中曰:「伏為阻膈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寒閉而伏,氣閉而伏。其症見痛極疝瘕,閉結氣逆,食滯忿怒,厥逆水氣。仍須詳其所因,分其為寒為火,是氣是痰,是新是舊,而甄別之。」《診家樞要》中曰:「伏為陰陽潛伏,關膈閉塞之候,為積聚,為瘕疝,為食不消,為霍亂,為水氣,為營衛氣閉而厥逆,關前得之為陽伏,關後得之為陰伏。」 (1)心陽不振:陽氣欲絕,虛脫厥逆,可以出現伏脈。如《脈經》中曰:「心衰則伏」《脈簡補義》中曰:「久伏致脫。」此認為如果見到伏脈,就有可能發生虛脫。 (2)寒邪內伏,卒驚暴痛等可以出現伏脈。如《診宗三昧》中曰:「凡氣鬱血結,久痛及疝瘕,留飲,水氣,宿食,霍亂吐利等脈,每多沉伏,皆經脈阻滯,營衛不通之故。」 (3)霍亂吐利,宿食停滯,痰飲內結等,亦可以出現伏脈。如《瀕湖脈學》中曰:「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緣宿食停,蓄飲老痰成積聚,散寒溫里莫因循。」《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曰:「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此外,若吐瀉脫水,津液耗傷者,亦可能見到伏脈。 (4)分部主病:《四診抉微》引滑伯仁曰:「左寸伏,心氣不足,神不守舍,沉憂鬱郁;右寸伏,寒痰冷積;左尺伏,腎伏精虛,疝瘕寒痛;右尺伏,臍下冷痛,下焦虛寒;左關伏,血冷,脅下有寒氣;右關伏,中脘積塊作痛,胃中停滯。」《瀕湖脈學》中曰:「食郁胸中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當關腹痛困沉沉,關後疝痛還破腹。」 《脈學闡微》「伏脈分部主病表」 左寸伏:頭眩痛,胸堵悶,心悸氣短,有時隱痛;左關伏:頭眩痛,肝氣上沖,脅脹痛,心煩喜怒,脘滿不思食;左尺伏:腎虛,腰痛,少腹脹滿,疝瘕寒痛;右寸伏:胸滿氣短,咳嗽氣促,痰多,胸中痹硬等;右關伏:胃脘脹滿,不思食,中脘積聚疼痛;右尺伏:臍下冷痛,寒氣攣急。 (5)兼脈主病:伏而數為熱厥,是火邪內郁;伏而遲為寒厥,是陰盛於里。治療法則伏脈者,治宜溫陽通里,消食逐飲等法。須參照氣、血、痰、火、食等病因,予以辨證論治。若心衰致脫者,須急服生脈飲,以益氣復脈,回陽救逆,助其心力。此外,見伏脈者,不可以發汗,蓋伏脈兼表證,多因為先有伏邪在內,偶有外感寒邪,而出現四肢厥逆,陰盛陽衰,治以姜附,外灸關元為宜。如《脈理求真》中曰:「伏為阻膈閉塞三候。或火閉而伏,寒閉而伏,氣閉而狀,……仍須詳其所因……,蓋有火者升火為先,有寒者疏寒為急,有氣者調氣為順,有痰者開痰為妥。新則止屬暴閉,可以疏通,久則恐其延綿,防其漸脫。豈可一見脈伏,而則妄用疏導乎。」 脈解由於陽氣衰弱,寒邪內伏,或劇烈疼痛等,致使脈氣內伏不出,陽氣不得宣通,氣血閉結,脈管潛伏不顯;或因氣血虛損,陽氣欲絕;或因吐瀉脫水,血液中的血漿減少,不能鼓動脈氣外顯,隱伏於里,即形成伏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王寶強評價如何?
※名人名言: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名言名句:名人名言摘抄大全
※陳偉霆為什麼在香港不招人喜歡?
※名人名話告訴你,悲傷也可以如此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