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費結構改善促經濟結構調整

胡偉略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一、勞動就業與城市競爭力的關係

研究城市競爭力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城市競爭力優勢。城市競爭力表現在許多方面,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人力資源優勢。提高城市競爭力首先要使勞動適齡 人口就業,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城市經濟競爭力是城市各項競爭力的基礎,它表現在許多方面,如資本、技術、管理和勞動等。獲得城市競爭力優勢的途徑很多,如開發一種成為行業標準的產品,製造市場上最好的產品等。要想在城市競爭力優勢上取得成功,必須深入研究勞動就業發展戰略。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在企業深化改革尤其是勞動用工制度深化改革過程中,企業富餘職工轉化為下崗失業人員。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加之某些下崗人員自身年齡大、技能差等條件限制,再就業問題十分嚴重。

到底中國城鎮當前有多少失業人口?官方的統計資料是2007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30萬人。這是最低的數字。僅從這些失業人數的數據來看,城鎮勞動就業形勢仍然極為嚴峻。我們必須解放思想,長期應對,不斷更新觀念,改革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努力實現充分勞動就業,逐步形成勞動就業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可持續增長的戰略格局。

二、勞動就業對策研究

一個城市的勞動就業戰略,應當包括所採取的用來吸引勞動年齡人口,以及滿足他們就業與發展需求的對策、策略和行動。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勞動就業對策問題。

首先,要繼續推動勞動就業體制市場化。要實現這種變革,首先要更新觀念,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就業安排是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的。所謂就業市場化就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就業體制。就業市場化讓供求雙方——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直接見面,雙向選擇。然而,社會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源配置,如果僅僅靠市場機制導向,還不能充分滿足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求和長遠目標。市場信息只能告訴人們市場的現實變化和需求,至於對未來,尤其是對較長遠的經濟發展需求,當前的市場信息只能提供參考。

就業市場化要接受宏觀經濟規劃的指導、調控,是指方向性的指導,而不是由政府干預企業用人和個人擇業。在政府勞動部門推動下,設置職業介紹、人才交流組織,掌握、發布用人和求職信息,為供求雙方溝通情況提供方便。為了使勞動力市場有秩序、有效率地運行,國家應該系統制定並頒布有關勞動力市場和勞動就業方面的法律、法規。

其次,要繼續廣開就業門路解決失業問題。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狀況,在相當長時期內還將繼續下去。隨著勞動合同制的進一步推廣,潛在的一些失業問題必將更加明顯化。而高新技術的推廣和發展勢在必行,這就又產生了勞動生產率提高與就業人數之間的矛盾,但從長遠來看,產業結構合理化、現代化是有利於增加就業能力的。同時,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我國在這方面的潛力很大。

再次,要不斷提高勞動者的自身素質。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僅靠當年學過的東西也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因此,發展成人教育、繼續教育成為當務之急。針對就業需求來說,應該按照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廣泛推廣職業技術教育,逐步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同時,職業技術教育辦學方式應多元化、多樣化,對於失業者、轉業者應進行就業再培訓。

最後,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就業市場化的實施就意味著在就業競爭中總會有一定數量的失業者存在,在這種形勢下,需要建立配套的失業保險制度,保證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時,應研究失業社會保險的建立,有效的失業保險制度對緩解失業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必要的。

推薦閱讀:

北京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夏斌:中國經濟結構必須成為像1900年左右美國崛起時「三駕馬車」的經濟結構

TAG:經濟 | 消費 | 改善 | 經濟結構 | 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