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個蘇州女子來到上海,轉眼成了中國最知名影星
一百年前,一個蘇州女子來到大上海,顧盼四望。
這裡,等待著她的是什麼呢?
她的家境很不錯,父親是安徽招商局的總辦。而她又是這家裡的幺妹(最小),所以被父親視若掌上明珠。後來,隨著父親到上海灘任職,她也很快被送進了教會女校讀書。
按今人的話說,這是一個成功家庭的培養模式,若是順利的話,她就該先得文憑,而後成家,再輔佐丈夫立業,再生子開啟新一輪圓滿模式。
然而她的故事,在其父親去世那年發生了變化。眾人皆知,那個時代中國人的規矩是「父在從父,父不在則從兄」,所以她的命運便掌握在了哥哥手中。而哥哥的決定便是:小妹你已經長大了,還讀什麼書呀,找個好人家嫁出去才是極好的。
那麼嫁給誰呢?哥哥說,某煤礦的張督辦很不錯,就嫁給他吧!
她點頭。故事由此開始。
時為20世紀10年代初,舊中國的太多傳統,正與世界的新秩序發生交融與衝突。
挨打不吭聲?她的回答是決裂
本來,粗看起來,這門婚事還是不錯的。新郎官張某,是遼寧某處煤礦的督辦。不消說,在當地是有錢有勢的。她的哥哥選擇這門婚事,固然看中財禮肥厚,可她自己若是能在彼處紮下根來,慢慢地成為掌握這家話語權的女人,未必就不是一條圓滿的路。
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當她嫁入張家後不久,便發現丈夫有一個當時富門子弟常有的毛病,說好聽了叫做風流倜儻,說不好聽那就是拈花惹草。而她若是對此提出異議,竟反而會遭到全家上下的一致指責,說這媳婦很是不賢惠。
好吧!那就忍著。可是沒多久,她又發現一個新問題。丈夫居然與日本人關係密切,甚至有將煤礦權益與日本人瓜分的嫌疑。於是她又提醒自己的丈夫,勸他懸崖止步。
這一次,她丈夫的惡性更是顯露——竟然對她揮拳就打。
這一打,她便提出了離婚。她的丈夫也夠絕情,你愛走就走,家產你別想,最多給你三百大洋,就算是遣散費。
但,要強的女人,終究是分文未收,離開東北,回到上海。她先是在虹口小學覓了一份教師的工作,然而由於當時老師的工資很低,於是她又去學英文打字,成了某洋行的打字員。
這時節,她還不叫王漢倫,她姓彭,名喚劍青。
不讓演電影?她更與家族決裂
當她跨進電影公司的大門之際,時光已然跨入了20年代初。
就在彭劍青就職的洋行中,有一人在明星影片公司入了股,和導演張石川的關係也頗為不錯。一次機緣巧合,他看這位彭劍青樣貌也好,中英文俱佳,就跟她說:你怎麼不去拍戲呢?我認識一個導演,要不把你介紹去試試……
(圖為《良友》雜誌封面上的王漢倫)
就這麼著,彭劍青憑藉旁人的介紹,來到明星公司試鏡。而一試之下,導演發現她居然很上鏡,於是當場拍板:你也不用去洋行上班了,就和咱簽個演員合同,拍一部片給你五百大洋做片酬,而且每月還有二十大洋的津貼。
這份工資又是個什麼行情呢?當時,市面上一塊大洋,可以買十八斤大米,或是七斤豬肉。如果摺合成人民幣粗略估計,當時的一塊大洋,購買力在人民幣四十元左右。
按這個算,彭劍青一部電影的片酬是兩萬左右,津貼則是八百。雖然跟今天相比貌似並不太高,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電影行業剛剛起步,還沒有到那種人紅了就上天的地步,況且此時彭劍青只是剛踏入演員這份工作崗位而已。
但再怎麼也比打字員強啊,所以彭劍青毫不猶豫,當即加入明星公司。可結果如何呢?她的大哥怒了,說你個女流之輩不好好在家,盡幹些辱沒門楣的事——爭吵的後果,便是彭劍青與兄長乃至整個家族斷絕往來,不再姓彭,也不再叫劍青。
那麼叫什麼呢?她想到老虎額頭上有個王字,我既然被罵成了母老虎,那索性就姓這個王。至於名字,那就選個時髦款的洋名,大家皆知古希臘有個絕美的海倫。當時的翻譯,常將海倫翻譯成漢倫,好吧!她便也叫這個名。
由此,王漢倫正式誕生。
因片酬分配不公,她又與電影公司決裂
1923年12月28日,《孤兒救祖記》上映,且成一時熱門,它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同期上映的所有外國片。從上海到南京、天津,「營業之盛,首屈一指;輿論之佳,亦一時無兩!」
而這,便是王漢倫做女主角的第一部電影。票房很高,她便得以繼續在明星公司演影片中的女主角。但問題很快就來了,那就是電影拍了一部又一部,王漢倫越來越紅,可薪酬卻始終原地踏步,據說還是月薪二十塊加每部片酬五百大洋。
在這一點上,明星公司顯然有些過於小氣了,以至於王漢倫從忿忿不平,迅速演繹為爭端表面化。當另一家電影公司(長城畫片)揚言將以高報酬相邀之際,她便毫不猶豫地走出了分離的一步。
(《棄婦》劇照)
然而世道真是可怕,王漢倫到了新公司,主演了《棄婦》、《摘星之女》等多部影片,卻沒有拿到什麼高報酬,甚至告上法院也無可奈何。
可這一邊,卻是電影公司憑著一部部電影的熱映獲利豐厚。王漢倫更聽說,老闆又買洋房又購洋車,而她依舊只能靠片酬吃飯。更可氣的是,因為她是沒有強大靠山的單身女人,談好的片酬都會變卦。就拿那部《棄婦》來說,最初是說好拍完就給一千大洋。結果到頭又改成再拍一部才給,甚至再拍兩三部都沒有兌現承諾。王漢倫將公司告上法庭,也只是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
對於這些事,據說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嫁一個強勢的男人,或做官、或經商,甚至是做流氓頭子,都能讓電影公司不敢欺壓你!但,若是尋找這樣的依靠,基本上就是做某某的姨太太,或乾脆就是情婦。這樣的路,王漢倫想也不會想。
就在王漢倫無路可行之際,當初明星公司的五虎將之一任矜蘋,另組了新人影片公司,招王漢倫過去,參演了一部《空門賢媳》。隨後,王漢倫又與另一位當紅女星胡蝶,為天一影片公司演了一部《電影女明星》。這部影片曾出國到南洋華人圈放映,轟動一時,王漢倫也因此有了「銀幕第一悲旦」這個稱號——理由是她演繹的多為悲劇角色。
(《女伶復仇記》劇照,王漢倫為此片的製片人)
不過,雖然拍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片子,王漢倫還是沒掙多少,最終的解決辦法,她認為還是要自己也組建一個電影公司,為自己拍片,為自己掙錢——就這樣,漢倫影片公司由此而生,第一部作品便叫做《女伶復仇記》,請了卜萬蒼來做導演。而在電影拍完之後,王漢倫便帶著片子全國各地巡迴,每到一處,她都要登台與現場觀眾見面,一時風光無限。
按理說,一炮打響之後,王漢倫就該大張旗鼓幹起來。然而實際上,她卻決心收手,在電影界這些年,飽嘗種種不公與黑幕,太多辛酸讓她不願再做下去。
但王漢倫的收手並不是退縮,而是另謀戰場。一轉身,她覺得女人都愛美,而國外的美容術尚未進入中國,她有心做這方面的開創人。於是不久,她便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和合坊口,開起了美容院,從此退齣電影行業。
王漢倫,也許她是一個太過超前的女人,在那個時代,她便把「女性獨立」這個主題視為自己的追求,從婚姻里的人格獨立到事業上的財政自由。
事實上,她也確實沒有依靠過任何一個男人。這一點,同時代任何一個其他女性影星,都難以與她比擬。
解放後,王漢倫一度重操舊業,又做起了演員。1960年,當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之際,政府派專機迎接王漢倫上京。當此時,從機艙里俯瞰壯麗河山的王漢倫,據說流淚了。
也許,這是她想到了當年獨自打拚的自己,也許,這是她榮辱不驚之後的感懷。無論哪種,王漢倫的美,都成為了被大熒幕永存的經典。
推薦閱讀:
※荒淫皇帝朱溫也曾痴情:苦等一女子數年不娶
※北京一女子車身貼廣告懸賞2萬元尋愛犬(圖)
※早讀:做個精緻的女子,優雅從容
※女子稱丈夫與侄女發生婚外情並施家暴(圖)
※女子疑心丈夫有「小三」 半夜將其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