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現象」知識結構圖

聲現象

聲的產生:物體振動發聲,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聲的傳播:

傳播:聲靠介質以波的形式傳向遠方,真空不能傳聲,聲傳播途徑。

聲速: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一般地,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在固、液、氣中聲速依次減小;因此固體、液體傳聲效果較好。(能量損失少,

與物體的結構有關。)

回聲:

原因:聲波被較大的障礙物反射回來,產生回聲。

聽到回聲的條件:回聲比原聲晚到人耳0.1s以上。否則回聲與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在房間里說話比在曠野里響亮,就是這個道理。

聲的特性:

音調:

通俗地講:指聲音的粗細。

與頻率的關係:頻率越大,音調越高。(實驗題

超聲波、次聲波(人均聽不見)

響度:

通俗地講:指音量的大小。

與振幅的關係: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還與距聲源的距離有關,越近響度越大。(實驗題

音色:聞其聲,知其人;就是其音色不同的原理。(與聲源的結構有關)

聽到聲音

的途徑:

聲源 介質 人耳 大腦

(振動) (傳播) (接收) (引起聽覺)

(f=20~20000Hz)

骨傳導

雙耳效應:辨別聲源的方向;產生立體聲。

雜訊的危

害與控制:

定義:

物體角度:由物體做不規則振動產生的聲音。

環保角度:凡是妨礙了人們的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即為雜訊。

等級及

危害:

等級單位:分貝(dB)

危害:人剛剛能聽到的聲音0 dB;較理想的安靜環境30~40 dB;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70 dB;聽力受到嚴重影響併產生神經衰弱、頭疼、高血壓90 dB以上;鼓膜破裂出血,雙耳失聰150 dB以上。

注意:為了保護聽力不有超過90 dB;保證工作和學習不能超過70 dB;保證休息和睡眠不能超過50 dB。

雜訊控制:

在聲源處減弱。

在傳播途徑中減弱。 根據實際利用一種;或幾種方法同時使用。

在人耳處減弱。

聲的利用:

利用聲來傳遞信息。

利用聲來傳遞能量。(注意書中與生活中的實例)


推薦閱讀:

找到與知識友好相處的方法
如何建立自己知識體系
大學裡不教的這些知識,讓你成為真正厲害的人

TAG:知識 | 現象 | 知識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