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搜狗百科
測試快速反應能力
高考結束,作家葉永烈立即完成了高考作文(上海卷)題《必須跨過這道坎》。這已經是他第七年「參加」高考作文。在葉永烈看來,作家參加寫作高考作文,一是能夠與廣大考生一起零距離體驗高考,二是測試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一個作家會經常遇到突發事件,這要看他的應變能力。
「兩個葉永烈」人們以為中國有同名同姓的「兩個葉永烈」:一個是寫《十萬個為什麼》和《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的科普作家葉永烈,另一個則是寫《江青傳》、《歷史選擇了毛澤東》等的紀實文學作家葉永烈。因為在讀者看來,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可能出自同一個「葉永烈」筆下。其實不止「兩個」。他的文學作品中有小說(出版過中短篇小說選以及長篇小說),散文(出版過散文選集),詩(他是從寫詩開始的),雜文(出版過多部雜文集,多篇雜文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童話(根據他的長篇童話《哭鼻子大王》改編的6集動畫電影曾獲1995年電影「華表獎」),寓言(各種版本的中國寓言選中常有他的作品),劇本、傳記、相聲(出版過相聲選)……當然,主打作品是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的長篇紀實文學。「我愛科學,也愛文學,所以我早年走的是一條科學與文學相結合的創作道路。」葉永烈說。
電腦寫作
1992年,葉永烈改用電腦寫作,是第一批換筆的中國作家之一。電腦寫作,大大提高了寫作效率,同時也減輕了寫作的勞動強度。他的求新不僅僅用於寫作,更體現於他的生活。他的家裡擁有體積龐大的商務用複印機、碎紙機以及各種各樣的最新電子產品,就連他那在美國工作了多年的兒子,也稱他是「高科技老爸」。
兩個一億20歲時,葉永烈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截止2013年9月,《十萬個為什麼》總印數超過一億冊,而取名於《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小靈通」手機用戶也將近一億,這兩個「億」,是葉永烈最看重,也最豐富的精神財富。
點評高考高考作文應該對語文起到一個「指揮棒」的作用。他覺得高考本身的作文題目應該大一些,大氣的作文題目會讓今後的語文教學走得更好。如果總是出一些偏題,出一些難題的話,對於教學不太好。葉永烈對「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等高考題目也做了具體的點評。
夫唱婦隨葉永烈寫作快速高產,夫人楊蕙芬也居功不小。她和葉永烈是同鄉,也是溫州人,原來在中學教書,退休後也沒清閑下來。她協助葉永烈搜集、整理素材,參加人物採訪活動,是葉永烈寫作時的合作夥伴和親密助手。
採訪紀實
葉永烈的紀實文學寫作,是建立在大量採訪的基礎之上的。用他的話講,紀實文學"七分跑,三分寫。"他寫一部長篇紀實文學,採訪幾十人、上百人是常事。他的妻子就常講:"你去一趟北京,就像去一趟上海南京路似的!"葉永烈所寫的中國當代重要政治人物,大多密集於北京,所以他必須一趟趟由上海往北京趕。
1992年他採訪中國早期著名活動家羅章龍時,羅老已是百歲老人了。當歷史老人們面對錄音機回憶當年的政治風雲時,葉永烈就覺得,他的採訪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與歷史交談,是一種搶救史料的工作。
只是這份"搶救史料的工作",比不得寫小說、散文來得自由隨意。它要求作者必須掌握大量可靠的素材,然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將事件的原狀和人物的原貌真實可信地展示出來。在寫作時,葉永烈力圖遵循"兩確"的原則,即觀點正確,史料準確。但是,要做到這兩點實非易事。就拿史實準確這一點來說,當事人在回憶時,往往有一種護短的傾向,加上事隔多年,記憶往往有誤。查檔案的手續又極為麻煩,有的還有諸多限制。而葉永烈的很多作品,都涉及極為敏感的政治神經,一不小心就會踩著"地雷",輕則輿論批評,重則陷入官司。
即便如此,葉永烈仍對長篇紀實文學的寫作樂此不疲。剛剛寫完一部想歇口氣,欠下的一大堆報刊"文債"得一一"償還"。還未"還清",新的長篇紀實文學又要開始了。沒有時間休息,外出採訪就成了葉永烈的"休息"之機。
1987年寫《馬思聰傳》時,葉永烈趕往馬思聰的故鄉--廣東海豐縣採訪。
創作轉型
葉永烈從科普文學轉型到紀實文學,有歷史故事。
葉永烈寫科幻小說寫出了"麻煩"。上世紀七十年代,葉永烈的科幻小說《奇異的化石蛋》印了50萬冊,《金明系列驚險科幻小說》四卷,每卷印數也在20萬冊……隨著這些科幻小說的風靡,葉永烈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甚至他的高產也引起了非議……有人說葉永烈的科幻小說不是科學,也不是文學;也有人乾脆將葉永烈的科幻小說斥之為"偽科學"。葉永烈遭到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批判",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他開始"轉向",轉到純文學和紀實文學的創作,幾乎很少寫科幻小說,也幾乎不寫科普作品。用體育界的行話來講,葉永烈在科幻小說創作上"掛鞋"了。
葉永烈的紀實文學很快轟動一時。隨著《傅雷一家》《霧中的花》《沉重的一九五七》以及《中國科學明星》《奇人奇事》《閃光的路》等報告文學選集的出版,科幻小說作家葉永烈"隱身",紀實文學作家葉永烈浮出海面。
這裡的"歷史事件和政治人物",指的是葉永烈講述中國共產黨鬥爭歷程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和《國共風雲--毛澤東與蔣介石》,還有反映"文革"和"四人幫"的系列人物長篇《江青傳》《張春橋傳》《王洪文傳》《姚文元傳》和《陳伯達傳》。這幾部作品一版再版,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其實,在這個轉軌過程中,他有苦衷,也有隱痛。不過,如今他已不願過多地提起———儘管仍有那麼多的讀者在懷念他,替他惋惜,甚而多次發出了希望他「重操舊業」的呼籲———他始終抱著這樣一個信念:「官場一時紅,文章千古在」。
也許,葉永烈當年從事科普和科幻創作只是一個過渡,紀實文學的創作才是他真正的擅長。
永烈現象「盜版書而今不足為奇,盜名書還真是少見,可我已經發現五種了。」葉永烈苦笑著對記者說,「你看,這本《權力與交易》根本就不是我寫的,卻赫然印上了我的名字。」
寫作不止雖屆花甲,葉永烈絲毫沒有"隱退"享天倫之意。他依然筆耕不止。2001年出版了洋洋八十餘萬字的紀實文學《追尋歷史真相--我的寫作生涯》。從來都是為別人寫傳記,《追尋歷史真相》卻是葉永烈第一次為自己寫傳記,他在書里回顧了自己近半個世紀的創作歷程。2002年,葉永烈又一氣推出了《行走中國》《行走俄羅斯》《行走美國》三部紀實新作。據他告知,他又在寫一部《非常美國》。
推薦閱讀:
※西方三聖—搜狗百科
※卧蠶眼 (時尚百科)
※舒輅—搜狗百科
※尚書右丞—搜狗百科
※茶葉,茶葉的功效與作用_中藥茶葉_茶葉是什麼_茶葉的用法用量_A 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