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年月柿為何滯銷?實地走訪後我們發現

月柿連年滯銷,果農、政府壓力山大

近段時間,不斷有群眾反映恭城、平樂月柿滯銷的問題。

近日,記者從平樂縣二塘鎮驅車去往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沿途看到滿山遍野都是柿子樹,大部分樹葉掉落後,金黃色的柿子掛滿枝頭。放眼望去,整個山坡都是金黃一片,碩果累累,一派豐收的景象。而事實上,這些成熟已久的月柿是因為銷售價格太低,果農不願採摘而仍然留在枝頭上。

月柿價賤又滯銷,讓果農愁眉不展。

12月14日至15日,記者先後採訪了恭城、平樂的農業及水果流通相關部門負責人和農戶。記者了解到,目前月柿品相好的,每斤收購價六七毛錢,價錢雖然這麼低,卻仍然沒有多少客商前來收購。

據了解,桂林的月柿種植主要分布在恭城、平樂兩縣(自治縣),總面積達到40萬畝。粗略估計,今年兩縣滯銷的月柿面積將近15萬畝。

按照往年慣例,月柿採摘和柿餅加工製作一般從10月下旬開始,前後持續40天左右。到11月末,基本就是柿子採摘和柿餅製作的尾聲了。

然而,如今已到12月中下旬,卻仍然還有這麼多柿子沒有採摘,著實讓人擔憂。

近些年來,農產品滯銷的情況十分普遍,像南方的柑橘、香蕉,北方的大棗、蘋果等等。具體到桂林本地來說,去年羅漢果,前年金桔、柚子等都曾出現過多多少少滯銷的情況。僅就月柿而言,早在2011年的12月初,本報就刊發了恭城、平樂月柿滯銷的報道:柿子大豐收,但市場銷售疲軟,特別是脆柿,價錢和銷量比往年下降一半以上,而且到10月底基本就賣不動了。

到了2015年,由於持續的陰雨,月柿再次受災,除了各大媒體的報道,央視新聞的官方微博也幫桂林發出吶喊:「急轉幫幫農民!柿子四毛錢一斤賣不掉,一年的辛苦打水漂!」微博說「廣西桂林洪澇災害嚴重,連日陰雨,讓當地果農辛苦一年種得的幾十萬斤柿子再也曬不成柿餅,只能變成賣鮮果。然而,他們辛苦尋求買主,也只能以4毛錢一斤的價格賣出一小部分……眼睜睜看著柿子慢慢爛在樹上,果農心痛不已!幫幫他們!轉!」

儘管價格低廉,到恭城收購月柿的客商並不多,蓮花鎮的收購點堆積著大量月柿。

記者通過深入了解發現,近些年來月柿滯銷的原因無非是豐產、天氣不好、人力不足、市場行情不好等原因。而滯銷問題出現後,當地政府方面也曾想方設法,多管齊下,促進農產品銷售,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消化一些產量,如:開發柿子系列加工產品,比如柿子酒、柿子醋和柿子沙拉等等。

然而,近些年來,桂林40萬畝月柿產業格局並沒有從根本上發生多少變化,果品滯銷的情況反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問題到底出在哪?

月柿產業曾一度輝煌,隨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去年7月,記者收到一位名叫楊長林的讀者來信,他對恭城平樂兩地月柿發展非常有見地。信中通過梳理恭城、平樂兩地月柿發展的歷史和變革,認為「廣西的月柿產業近幾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了競爭力。近些年來,一有月柿鮮果、柿餅售價低迷,果農減產減收或者增產增收的情況,人們大多歸因於市場或者天氣等等。這是與事實不符的。」他講述了恭城、平樂月柿種植的歷史:

世界上的柿子分甜柿和澀柿兩大類。甜柿即在樹上能自然脫澀,鮮果採摘下來即可以食用,沒有澀味,且脆甜可口;澀柿即鮮果從樹上採下來因為有澀味,必須經過加工處理除去澀味後,才可食用。恭城、平樂一帶的月柿大多屬於澀柿類。

恭城、平樂的月柿種植歷史悠久,柿果歷來曬制柿餅後出售,鮮果是沒有人要的。

解放後,柿餅都是由外貿部門來收購的。上世紀70年代初,國家物價部門把柿餅歸於木本糧來定價。由於收購價格太低,當時恭城平樂兩縣的各生產隊認為柿餅的經濟效益太差,紛紛把月柿樹砍去,改種其他作物。如恭城到了1980年,只剩下16880棵柿子樹(註:按每畝33棵計,約511畝),總產822.5噸柿果。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大包干」分戶經營後,國家把柿餅價格放開並允許個體商販經營,開始有廣東的果商到恭城蓮花鎮收購柿餅和鮮果。這引起月柿的價格上漲,當地的農民嘗到了甜頭,引起恭城平樂兩縣的農民重新種植月柿的熱情。緊接著,當地有人從廣東學會了用新工藝加工處理柿果的技術,使之成為軟甜柿,以便於更好地銷售和食用,月柿的銷量大增。蓮花鎮附近一些有能力的農戶和工商業主紛紛開辦作坊,請幫工大規模對月柿鮮果進行加工後出售,使得月柿種植戶的收入增加很快。

以蓮花鎮為種植核心的月柿發展和交易引起了當時恭城領導的關注。縣裡開始給各鄉鎮下達任務,大力發展月柿種植,月柿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到了2004年,蓮花鎮有人首次購進「柿子除澀保鮮劑」搭配在鮮柿真空包裝里進行銷售,除澀效果很好,隨後引起眾人效仿,月柿的銷量進一步增加。

由於蓮花鎮種植的月柿聲名遠播,每年8月下旬,廣東、河南、上海、遼寧等全國多個省市的果商就陸續到達蓮花,在蓮花街和附近的勢江村租賃場地,收購和加工月柿。一時間,這樣的收購點在整個恭城有200多家,僅蓮花鎮附近就有100多家。

這樣繁榮的情景,導致恭城、平樂兩縣的月柿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兩縣的月柿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成為廣西乃至全國月柿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以恭城為例,椪柑曾是當地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在2010年前後,月柿的種植面積最終超過椪柑,成為該縣的第一大水果產業。然而,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月柿的價格卻日漸下滑。特別是近幾年來,每斤柿果的價格僅幾毛錢。

記者在恭城採訪了解到,楊長林曾任該縣農業局局長,畢業於廣西農業學校,一輩子在基層從事農技推廣和服務工作,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基層工作經驗。他給記者的信件中所講述的月柿發展情況,令人信服。

可惜的是,楊長林給記者寫這封信後不久就去世了。

月柿價賤導致果農棄管,果品品質下降,市場認可度降低

位於恭城蓮花鎮的紅岩村,是整個恭城乃至桂林最為有名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這個時節,從蓮花鎮去紅岩村的一路上,可以說是萬山紅遍,一個個柿子像紅燈籠掛在樹上,煞是好看。

「這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特別是對來紅岩村旅遊參觀的人。其實,如今種柿子,農民基本不掙什麼錢。」蓮花鎮的一個村委副主任夏志廣說起這些話,很是有些無奈。

按照夏志廣的解釋,豐產期的月柿園,每畝產柿果6000到8000斤,商品果只有70%;2010年以來,鮮柿每斤售價不到七八毛錢,除去成本,每畝月柿的收益也就兩三千塊錢;而柿餅每斤價格也就3塊錢左右。這樣,農民忙活一年種1畝月柿,不如打一個月工。

跟桂林大多數地方一樣,蓮花村也是人多地少,人均基本一畝地,每戶人家種月柿三四畝,夏志廣除了種自己的地,還租了一些地種,在當地算是種植面積大的了。「我共種了6畝月柿,年收入基本就是兩萬塊左右,算下來基本夠孩子一年讀大學的花銷。」夏志廣說。

夏志廣說,月柿摘下來不僅賣不上價錢,也沒有人收購,現在仍掛在樹上的月柿,基本沒有人去摘了。

夏志廣說:「種月柿不得錢,所以青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從前種的月柿也基本沒有人管理,導致月柿的品質下降。如今呆在家裡的大多都是像我這樣50歲左右的人,外出打工沒人要,只能待在家侍弄點莊稼。」

夏志廣的情況,其實是恭城月柿種植戶的真實狀況,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恭城月柿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幾年的情況一再表明,傳統的月柿種植已經很難為當地農民帶來較為可觀的收益了。

實際上,恭城當地一些有頭腦的農民,對月柿市場是有一定認識的。蓮花鎮黃泥崗村的村支書何永明就是其中的明白人之一。「幾年來,月柿的價格持續下滑。我曾到南寧培訓學習,培訓地點旁的街道有200多個水果攤,像蘋果、柑桔都賣得很多,幾乎每個攤位上都銷售。到了晚上,很多裝果箱都售空了;而月柿,我只看到一個攤位上有售,而且一晚銷量估計也就是二三十斤。」在何永明看來,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沒有吃柿子的習慣,特別是目前傳統的月柿。而且月柿的價格20多年來始終都是每斤一塊錢左右,如今更是幾毛錢一斤都沒有人來收購了。

改良品種、種植甜柿大勢所趨,但推廣方面需要做許多工作

蓮花鎮的黃泥崗村地處海拔500多米的山區,屬於典型的山區村。這裡晝夜溫差大,種植月柿5000多畝,歷年來都是恭城月柿售價最高的。

月柿加工成柿餅需要日晒,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才行。

然而,隨著月柿價格的持續下降,靠增加產量也不能維持正常的收入後,從2010年開始,何永明帶領村民先後從雲南和安徽引進甜柿品種,砍伐掉以前的老品種月柿樹,嫁接了新的甜柿。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如今黃泥崗的甜柿發展到1000多畝,甜柿的價格從每斤幾塊錢到十幾塊不等,供不應求。今年黃泥崗村甜柿的產量約為5萬斤左右,明年產量將會繼續增加。

12月15日,在黃泥崗的山上,記者看到經過嫁接的甜柿,漫山遍野地分布於村子的後山上。何永明坦言,這幾年尋找新品種,砍掉老柿子樹,嫁接新品種,前期投入很大,做得很艱難,但他覺得種植甜柿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甜柿子從樹上摘下來就可以直接吃,像蘋果一樣,脆甜可口。」楊長林生前與何永明是忘年交,他也是這麼認為的。在給記者的信中,楊長林就認為甜柿市場需求量大,競爭力強,屬於高效益水果品種,發展前景可觀。他還引用相關專家的話證明恭城、平樂等地的地理條件完全可以種植甜柿。從各方面看,兩縣發展甜柿是大勢所趨。

其實不光是何永明在嘗試改變。在平樂縣橋亭鄉,當地的柿子種植大戶邱慶文在2010年前後就注意到傳統的月柿賣不上價錢,他無意間從朋友那聽說平樂縣沙子鎮有人種了十幾畝甜柿,而且價格可以賣到十幾塊錢一斤,邱慶文就開始到處走訪參觀學習,摸索甜柿的種植技術。

「從開始學習研究到下定決心種甜柿,我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這3年里邱慶文像著了魔似的研究甜柿種植。

2013年,邱慶文一次性將自家原有的80畝正豐產的月柿全部砍掉,通過嫁接改種甜柿。而當時的月柿價格約在1.1元一斤,不出意外年收入十幾萬元不在話下。「當時所有人都說我是個瘋子,放著穩穩的十幾萬不要,去冒這麼大的險。」

蒼天不負苦心人。一年後,邱慶文嫁接的一些甜柿初步掛果,看到希望的他馬不停蹄,在2014年冬天又包下了60多畝地種植甜柿,2015年總產量已達到3萬斤。今年,邱慶文的柿園總產量已經達到20萬斤,而且供不應求。

如今恭城、平樂仍有許多月柿掛在枝頭沒有採摘。

然而,如今甜柿的種植整體上仍然只限於個別種植戶個別村落,儘管目前市場行情很好,但從群眾接受層面、種植技術推廣來說,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推薦閱讀:

盤點我們身邊的那些日貨品牌(組圖)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孤立的一個人
有目標的生活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喜悅之一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想走遠,我們不要背太多

TAG:發現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