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道德困境
《公正》:1.7道德困境我們很少有人會面臨像山上的士兵或脫軌電車目擊者所遇到的那樣重大的選擇。
作者:清幽杜仲 來源:東西 (http://dongxi.net/)
我們很少有人會面臨像山上的士兵或脫軌電車目擊者所遇到的那樣重大的選擇。然而,我們通過力圖解決他們的困境,來說明道德論證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以及公共領域中的展開方式。
民主社會中的生活充斥著關於對與錯、正義與不正義的爭論。有些人支持墮胎權,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墮胎是一種謀殺;有些人認為公平需要向富人徵稅以幫助窮人,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將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賺來的錢征走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維護大學錄取中的反歧視行動反歧視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是一個政治術語,指的是政府推動的一系列面向包括婦女、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內的政策和措施。這項政策通常要求僱主和教育機構設定指標,僱用和錄取一定數量的先天弱勢人員。國內又譯為「認肯行動」。——譯者注,以作為一種糾正以往錯誤的方式,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對那些按成績應當能被錄取的人而言,是一種不公平的矯枉過正的歧視;有些人反對嚴刑逼供恐怖主義嫌疑分子,認為這是一種與自由社會不相稱的道德的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阻止一場恐怖主義襲擊的最後手段。
在這些問題上的分歧,經常是某個人在競選中獲勝或失敗的原因,所謂的文化戰爭也是為此而戰。考慮到我們在公共生活中討論道德問題所具有的激情和熱烈程度,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的道德信條是通過培養或超越理性的信仰,而一勞永逸地固定下來的。
然而,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道德勸導就是無法想像的,並且那些被我們看做是關於正義和權利的公共爭論,就不過是一連串教條的主張,或者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食物大戰。
在最糟糕的情形下,我們的政治會接近於這一情形,然而它本不該如此。有些時候,一場爭論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
那麼,我們怎麼能夠通過這些相互對立的關於正義和不正義、平等和不平等、個人權利和公共善的領域,而推理出我們的方式呢?本書嘗試著來解答這一問題。
一種進入的途徑就是要注意到:當人們面對一個棘手的道德問題時,道德反思是如何自然地產生的?我們以一種與正當之為——將電車拐向岔道——相關的觀點或信念開始。然後,我們反思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理由,並找出它們所依賴的原則:「犧牲一個人的生命而避免更多人死亡是更好的。」接著,當我們遇到一種能證明這種原則是不對的情形時,我們便迷惑了。「我以前認為,儘可能多地挽救生命總是正確的,而現在將那個人推落橋下(或殺害那些手無寸鐵的牧羊人)似乎又是不對的。」我們感覺到那源自於這種困惑的壓力,並想要把它弄明白,這便是一種哲學的衝動。
當遇到這種張力時,我們可能調整我們對何謂正當之為的判斷,或重新考慮我們最開始擁護的那個原則。當遇到新的情形時,我們在自己的各種判斷和原則之間左思右想,用一個來修正另一個。在這種從行動領域向理性王國之間來回思考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思想上的轉變,就是道德反思。
這種方式將道德爭論看做是我們對各種特殊情況的判斷,和我們的反思所肯定的原則之間的對話。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的對話和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學。然而,儘管有著歷史傳統,它仍然受到以下的挑戰:
如果道德反思就在於,在我們所作的判斷和所認同的原則之間找到一個合宜點,那麼,這種反思又如何能夠帶我們推導出正義和道德事實呢?即使我們在一生之中,能成功地將我們的道德直覺和有原則的承諾整合在一起,我們又能有多大的信心能說這種結果不是一系列前後一致的偏見呢?
答案在於,道德反思並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追求,而是一種公共的努力。它需要一個對話者——一個朋友、一個鄰居、一個同志或一個公民同胞。當我們與自己爭論時,這個對話者可以是想像的而非真實的。然而,我們不可能僅僅通過內省而得出正義的意義以及最佳的生活方式。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蘇格拉底將普通公民比做一群被囚禁在洞穴里的囚犯。他們所見到的所有景象都是牆上的影子,是他們永遠不能理解的事物的投影。在這裡,只有哲學家能夠從洞穴中走出,來到陽光之下,從而見到事物的真實面貌。蘇格拉底認為,如果人們能夠把哲學家再次誘騙至他們所生活的黑暗之中,那麼由於哲學家看到了太陽,因而只有他才適合統治那些穴居者。
柏拉圖的意思是:要想抓住正義的含義以及良善生活的本質,我們就必須超越偏見和日常生活的慣例。我認為他是對的,可並非完全正確。穴居者們的要求應當得到滿足。如果道德反思是一種對話——如果它需要在我們於具體情境中所作出的判斷和那些表徵這些判斷的原則之間左右權衡的話——它就需要各種觀點和信念作為基礎和有用的東西,而無論它們多麼片面和無知。一種毫不接觸牆上影子的哲學,只能形成一種貧瘠的烏托邦。
當道德反思轉變成政治反思時,當它詢問應當用什麼樣的法律來管理我們的集體生活時,它就需要參與到城市的騷動中,參與那些使公眾心煩意亂的各種爭論和事件。關於銀行救援、價格欺詐、收入不平等、反歧視行動、服兵役以及同性婚姻的討論,都是政治哲學的內容。它們促使我們不僅在家庭和朋友內部,也在我們那些苛刻的同胞內部,澄清和辯護我們的道德和政治信念。
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政治哲學家們,他們都更為苛刻;他們有時候以一些激進的、令人驚訝的方式,來思考那些使公民生活富有生氣的各種觀念——正義與權利,義務與同意,榮譽與德性,道德與法律。亞里士多德、伊曼努爾·康德、約翰·斯圖亞特·密爾以及約翰·羅爾斯,都是這樣的人物,而他們的出場卻並不是按年月排序的。本書並非一本觀念史,而是一種道德和政治反思的旅途,其目的並非在於向人們展示在政治思想史中誰影響了誰,而在於促使讀者將自己關於正義的觀念付諸批判性的檢驗,以弄明白他們在想什麼以及為何如此想。
清幽杜仲 擁有本文權利並授權本站發表。如有問題請聯繫本站。
推薦閱讀:
※學會從婚姻困境中解脫
※困境是成長的必要因素
※人到中年後的困境... 大家都會老
※困境中,你不過是缺少抗逆力
※俄經濟仍在正軌 兩年內必出困境·台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