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用藥誤區
07-01
一、中國家長常見的用藥誤區寶寶一生病,性急的家長也常常會不自覺地步入用藥誤區,往往犯了錯誤而不知。以下是嬰幼兒用藥的幾大誤區,家長們可要記好嘍~1、 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對於多種細菌有著強大的殺滅和抑制作用,但使用不當,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抗生素對病毒是無效的;抗生素劑量不足或反覆換藥等可能會產生細菌耐性葯;部分抗生素可損傷肝腎、神經、血液等系統器官功能;長期應用抗生素還可引起二重感染。2、 濫用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臨床應用範圍很廣,具有抗感染、抗過敏、抗黴素、抗免疫和抗腫瘤等作用,但也有很多不良反應:如抑制免疫功能、抑制生長發育等;長期使用會造成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股骨頭壞死和腎上腺皮質萎縮等。3、 濫用營養葯維生素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嬰幼兒每天需維生素A1500~2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而過量服用會造成不良後果:長期服用維生素A(50000國際單位/天),可出現中毒癥狀,如煩躁、食慾減退、口唇皸裂、四肢疼痛、肝脾腫大、前囟飽滿等;過量服用維生素D(30萬~60萬國際單位),其中毒癥狀為煩躁、哭鬧、噁心、嘔吐、腹瀉、便秘、尿頻、夜尿增多、肌張力下降、蛋白尿等;有些營養品還含有激素等禁用成分,小兒長期服用可出現性早熟等。4、 迷信新葯、貴葯、進口葯治療疾病應針對病因合理用藥。對新葯的療效評價需要長期觀察,如青黴素的過敏性休克是在它誕生10年後才被發現,沙立度安(反應停)的致畸作用是在用藥1年後出現的。貴葯和進口葯在原料、生產工藝等方面要求較高,不良反應可能教少,療效有的確實很好,但有的療效尚難評價,使用時一定要從醫療價值上出發,切忌迷信新葯、貴葯和進口葯。二、兒童服藥有講究:1、 喂葯前的準備事項:1)喂葯前媽媽一定要認真清洗雙手。即使使用不直接接觸手的粉狀藥品和糖漿類藥物時也一定要注意把手清洗乾淨。2)準備好給寶寶吃的葯,再仔細查看一遍說明書,核對一遍用藥量。3)清洗好喂葯需用的輔助工具,並放置在藥物旁邊。喂葯輔助工具:湯匙:適合新生兒至1歲以上幼兒。針筒或滴管:對還不會吞咽的嬰幼兒最適用。葯杯:適用於已經學會吞咽的1歲以上幼兒。甜點誘惑:對1歲以上幼兒,可以準備寶寶愛吃的餅乾或糖果等零食當作獎勵。2、給寶寶喂葯的方法1)給小嬰兒喂葯:可將藥粉溶於少許糖水中,倒入奶瓶,讓寶寶像吸奶一樣服藥。口服液多是苦的或微甜的,也可用少許糖水稀釋後喂服。片劑不好吞服,可研成粉末調服。如果是丸劑也可以碾碎,用溫開水在小勺中化成湯液給寶寶喂服。2)服用帶苦味的湯藥寶寶拒服較苦的湯藥時,可固定頭和手,用小勺將藥液送到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嗆入氣管。3、給寶寶喂葯的注意事項1)喂葯時不能將藥物與乳汁或果汁(可樂、牛奶、茶水等飲料)混合,會降低藥效。2)調和藥物的開水要用溫涼的,熱水會破壞藥物成份。3)服藥時間一般以飯後2~3小時為宜,但驅蟲的藥物,宜空腹服用。4)消食導滯的藥物,宜飯後服。5)中藥與西藥須間隔半小時服。具體用藥還要遵醫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輕鬆掌握β受體阻滯劑用藥知識
※用藥常識:怎麼正確服用六味地黃丸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合理用藥討論版 基層醫生網
※血壓不達標,加量or聯合用藥?
※用藥不合理不能「治病」可能「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