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兒發燒使用抗生素要謹重

小兒一些感染性疾病治療用抗生素的要非常慎重,應儘可能獲得感染病因是細菌還是病毒的臨床證據後方可確定是否用抗生素。

目前,一些家長對兒童發熱性疾病的治療有許多錯誤的觀點。諸如把抗生素便成了「包治百病」的「一帖靈」,很多家長混淆抗生素和消炎藥區別,錯誤地將消炎藥等同於抗生素,經常用抗生素來治療感冒發燒、呼吸道炎症或者拉肚子等,其次輸液幾乎已成就醫習慣,而發燒輸液多配合抗生素,兒科成了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

孩子呼吸道炎症、感冒、發燒等,一般不需要用抗菌葯,如體溫沒有超過38·5攝氏度,無需治療,只要多喝水、休息即可,因從醫學的角度講,一定程度的體溫升高是身體防禦機制的一部分,有助於提高兒童免疫功能更快地消除感染因素;只有超過38·5攝氏度時可以用撲熱息痛(泰諾林)或布洛芬(退燒藥)退熱,輔以溫水浴等物理療法,如果出現咳嗽、流涕等癥狀,可以使用小柴胡、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等中成藥;感冒本身就有一個過程,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好轉。如果上述處理仍不能解決問題,或患兒精神差,建議儘早帶小兒到醫院檢查,以明確病因。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給孩子服用成年人使用的退燒藥物,如阿司匹林、感冒通、速效傷風感冒膠囊等,小兒在病毒感染時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甚至誘發孩子消化道出血、白細胞減少,出現血尿等嚴重危害兒童健康。

過度應用抗生素會給小兒造成額外傷害。譬如,小兒臟器尚未發育完善對抗生素的代謝有缺陷;長時間應用抗生素會造成小兒體內正常菌群紊亂,引發二重感染;過度使用抗生素將造成耐葯菌感染,增加了疾病複雜性;部分抗生素不適用於小兒,或者根本沒有小兒使用的指征和臨床應用資料;有一些特殊體質的小兒會對部分抗生素髮生過敏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因此,小兒要慎用抗生素。

對於兒童,藥物劑量通常是由醫生根據診斷、病情、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得出,既確保抗生素很好地發揮作用而又不對機體產生危害,認為兒童是成人的縮影,用藥即為簡單的成人劑量減半的概念是錯誤的。不同藥物在人體內吸收代謝和生效的速度不同,家長應嚴格按時給患兒用藥,切記不能隨意更改。

「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嬰幼兒輸液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性也較大,其毒副作用也增加。只有在以下情況才考慮進行輸液治療:高熱超過40℃、孩子嚴重吐瀉有脫水情況、不能進食或口服藥物困難等,但需要避免輸液引起的交叉感染。

嬰幼兒輕度腹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出現膿血便時,應該留取大便做化驗與培養,有細菌感染時再用抗生素治療,普通的黃稀便用抗生素沒有意義,家長可以讓孩子吃一些收斂性、益生的藥物,預防脫水可用口服補液鹽。

抗生素的應用醫學上有嚴格的規範和指南,如果難以確定感染類型,是否用抗生素應當聽從醫生的意見,防止隨意給小兒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二種及以上的抗生素聯合使用更要謹慎。用藥時一定要嚴格用藥劑量和療程,一發熱就給小兒使用抗生素,是屬於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對小兒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再慎重。家長給小兒使用抗生素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相關的藥物說明書,詳細詢問醫生抗生素應用的注意事項,以確保小兒能安全地使用。


推薦閱讀:

為什麼藥房診所都會開第三代頭孢甚至第二代,而很少見到第四代頭孢?
養殖業抗生素到底該不該用?食品安全誰來把關?看行業大夫的討論!
左氧、莫西、環丙沙星等抗生素出事了
正確給孩子服用抗生素注意事項
【藥品安全】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

TAG:抗生素 | 發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