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論

西方文化概論作者:劉志文目錄笫二章西方文化的幾個問題一、關於文化二、世界文化的幾種類型三、文化研究與「文化熱」四、對西方文化的基本認識五、中國當代民族文化的西方因素六、西方文化是精華與糟粕並存的文化笫三章西方文化的形成笫一節希臘文化---西方文化的根一、希臘文化的由來二、希臘文化對歐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三、西方文化中的希臘因素笫二節歐洲對希伯來文化的吸收一、希伯來文化的形成二、希伯來文化的主要成就三、希伯來文化對歐洲文化的影響第四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徵一、進取性---激進牲二、個體性三、開放性(參考《西方文化概論》P113---117)笫五章基督教與西歐封建文化第一節早期基督教一、基督教的產生及早期發展二、基督教早期的發展演變笫二節教會的統治與西歐文化一、基督教會的統治二、經院哲學和大學三、西歐封建文學四、建築藝術第六章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綜述一、西歐文藝復興運動二、人文主義三、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四、文藝復興在西歐的傳播二、世界文化的幾種類型文化是一種很複雜的社會現象。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有許多民族,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因而世界文化豐富多彩。多彩的文化表現了人類多彩的精神文明。世界文化是由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由於人類生活的共同性和歷史性的延續性,文化必然具有世界性和歷史性。又由於人們總是生活於一定的歷史時代和一定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之中,所以創造的文化也必然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換句話說,就是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文化。人類生活在世界上數千年來,眾多的民族在這個世界的大舞台上扮演著自己的角度,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因為不同民族活動於不同的歷史時代和社會的、自然的環境,因而創造的文化也就不盡相同,其影響也不一樣。也就是說不同的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特徵,用通俗點的話說,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味道」,「味道」就是特徵。不同民族的文化對世界文明各有不同的貢獻。文化學者在研究世界文化的過程中,考察了世界各主要民族的文化。他們根據不同的特徵,把這些文化分成不同的類型,每種文化都覆蓋一定的地域範圍,也都擁有相應的民族或種族。類型是眾多的,但整個世界上比較重要的,也就是說影響大而且典型的文化,一般學者認為有四類,即:1、印度文化印度文化是南亞次大陸的傳統文化。創造印度文化的是古代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其覆蓋地區包括今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中亞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佛教國家,即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印尼等。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是印度文化的鮮明特徵,因而印度文化又被稱為佛學文化,這一地區的文學、藝術、哲學等文化領域都十分鮮明地表現出佛教的色彩。2、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東亞長江黃河流域的傳統文化,創造中國文化的是自古生活在東亞大陸的華夏民族。受這一文化長期熏陶的地區主要是中國,但其影響的範圍遠不限於此。中國周邊國家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中國文化,而且有的國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大,至今在各方面都能見到中國文化深深的歷史烙印。這些國家有日本、朝鮮、越南、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菲律賓、馬來亞等)以及華人活動的歐美地區,例如美國的「唐人街」。說這些國家受中國文化影響,就是指這些國家的精神生活中有許多方面表現出濃厚的「中國味」。這個「中國味」是個什麼味呢?概括而論,我們可以說它體現著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精神——儒學精神。鑒於此,中國文化又被稱為儒學文化,儒學倡導忠義、孝道、仁愛、順從等觀念和精神,這些觀念和精神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鮮明特色。3、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以希臘羅馬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這是歐洲的傳統文化,所以又叫歐洲文化。歐洲文化是由希臘人、羅馬人、日爾曼人、斯拉夫人等多民族共同創造的。受這一文化熏陶的地區主要是歐洲,然後是美洲。因為包括各美洲在內,所以概稱為西方文化,現代國際所稱的「西方」不只是個地理概念,是包含著政治、經濟在內的新概念,地處東亞的日本因是發達工業國家,也被包括在西方之內。西方文化與歐洲文化是相通的,是一回事。這一文化的覆蓋面非常廣泛。它包括現代的英、法、德、意、美等西方國家,也包括現代東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以及前蘇聯等國家。隨著近現代工業文明的興起和傳播,西方文化的存在已遠不局限於歐美,事實上已成為被世界許多地區所接受的文化。這種文化幾乎與工業現代化並存。西方文化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鮮明的理性是它突出的特徵,所以被視為理性文化。4、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創造的,這是阿拉伯世界的傳統文化。這一類型的文化相對而言,比前三種文化歷史為晚它是在公元七世紀以後才出現並興起繁榮的。這一文化覆蓋的主要地區是阿拉伯世界,即如今的阿拉伯半島、中東、埃及等地。阿拉伯文化是在吸收了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的發展與伊斯蘭教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充滿了濃厚的伊斯蘭教宗教色彩,所以阿拉伯文化又被稱為伊斯蘭文化。除了上述四類文化,當然還可以舉出一些類型的文化,例如希伯來(猶太)文化,印第安文化等。只不過這類文化未曾在世界上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是次要類型的文化。上述幾種文化不是截然劃分的,文化之間不免有的互相滲透,互相包容的事實,例如中國文化中有佛教的成份,近現代則又加入了西方文化成份。各種類型的文化之不能截然劃分是因為任何一種文化都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的,不同文化間都不斷的互相交流中相互影響。四、對中西方文化的基本認識(對西方文化的基本評價)對西方文化我們談談以下方面的基本看法:1、西方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前面我們講過,世界上主要有四大文化類型,而西方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西方文化區別於其他諸種文化的地方,主要在於它獨以濃厚的理性精神(「理性即自然」——伏爾泰)為特色。西方文化從形成發展的歷史而言雖不及古代東方文化悠久,但發展的速度卻極為迅猛,它的理性精神獨樹一幟,這一點,其他文化相比就大為遜色。西方文化從古希臘開始(西方文化的發展過程:希臘羅馬文化——中世紀神學文化——文藝復興文化——啟蒙文化——現代歐洲文化),經過羅馬、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無論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宗教哲學等精神文明領域,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作品。這些作品,不能簡單地視為某些個人或是某個階級所創造、專有,而應視為歐洲人民世世代代偉大創造的結晶。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不但是屬於歐洲的,同時也是屬於世界人民的。這些精神的產品體現了整個人類的智慧,是超越了民族的界限的,是超越了國家界線的,所以西方文化是整個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我們才會從西方文化中吸取營養,因此,作為中國人,絕不應從狹隘的民族主義出發,對西方文化採取虛無主義或排斥的態度。2、西方文化是西方社會歷史面貌在精神層面上的反映,因而是認識西方社會的重要途徑。西方社會是由多個層面構成的,多個層面主要是指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在文化層面上主要是指西方人的民族精神、意識、道德、思想、風俗等等及其結晶,即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科學等等。西方社會的真實面貌既體現於政治和經濟,也體現於文化思想,古代是這樣,近代是這樣,現代也是這樣。文化與政治、經濟密切相關,三者都沒有純而又純的自身因素。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文化一定製約的。近現西方是資本主義發生、發展的時代,資本主義的發生和發展不但是以一定的生產為前提,而且也是以一定的文化為基礎的。西歐文藝復興為資本主義的誕生大造了輿論,出現了「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它在思想文化領域對西歐封建的精神枷鎖進行了猛烈的衝擊。為新社會的誕生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所以資本主義能在西方最早確立起來。啟蒙運動中以「理性」為鮮明旗的啟蒙思想則進一步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文化思想的障礙,更加猛烈地衝擊了西歐的封建精神枷鎖,從而為資本主義建立了自己的意識形態,所以資本主義能在近現代西方迅速發展起來。西方資本主義歷史的發展表明,它同西方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西方文化是西方社會精神面貌的反映,西方社會的發展史始終伴隨著一部西方文化的發展史。要了解西方,認識西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因為:(1)西方文化與西方社會歷史發展相體伴隨,要了解西方的歷史就必須了解西方文化發展史;(2)西方文化的積澱反映西方精神文明的內涵,西方精神是西方面貌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包括西方的價值觀、論理道德觀、宗教意識、審美觀以及社會風習等等,而這些與政治、經濟諸層面密切相關。我們改革、開放所要面向的主要方向就是西方。我們希望從西方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科學的管理經驗,引進發展經濟所需的外資,我們也希望同西方進行更多的文化交流。我們還要從事與西方打交道的其他多種事業。所以,我們必然要加強對西方的了解,了解西方的政治、了解西方的經濟當然是重要的,但要獲得對西方的深層次的了解,就必須認識西方文化,研究西方文化。否則對西方社會就得不到全面的,深層次的認識,就會影響到我們改革開放中對一些問題的決策。這個道理正如國外人與中國交流必須要了解中國文化一樣。3、西方文化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文化土壤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及其重要的經典作家都是西方人。馬克思、恩格斯都生於德國,他們主要都生活在歐洲;列寧、普列漢諾夫、斯大林生於俄國,他們的主要活動也在歐洲。經典作家雖然生於不同的國家,也生活於不同的時代,但有一點都是共同的,就是他們都受的是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他們之中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或是發展了這一學說的經典作家,西方文化傳統是他們的精神基礎,此即他們思想形成的基礎。他們思想形成的基礎絕不是印度文化、中國文化、阿拉伯文化或其他什麼文化。馬克思主義就是受西方文化熏陶的經典作家創立的,也是在西方文化基礎上發展的。我們十分清楚馬克思主義有三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即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部分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這些領袖人物的頭腦中自己長出來的,而是在馬克思主義之前就在歐洲文化中存在著的。歐洲文化的這些精華就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一個是德國的古典哲學(黑格爾哲學);二個是英國的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李嘉圖的經濟學);三個是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歐文、傅立葉、聖西門)。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前人的這些文化成果,剔除了其中的糟粕,然後才創造了馬克思主義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是對西方文化批判,繼承和發展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等人付出了創造性的勞動。如果沒有可資繼承的西方文化存在,無論馬克思是何等樣的偉大天才,馬克思主義就不會產生。從印度文化、中國文化、阿拉伯文化或其他文化中就不可能產生出馬克思主義。為什麼?因為這幾種文化當中沒有,或者缺乏馬克思主義學說產生的基礎。如果深一層的提問,回答就有點複雜了。但有一個問題是可以回答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產生於發達的資本主義時代,而東方沒有發達的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學說,是一種意識形態,當然也就是文化,如果要將這一文化歸類的話,毫無疑義,更應該歸屬於西方文化。只不過它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個特殊部分,說它特殊是從它的階級屬性來說的,它既不屬於奴隸階級和農奴階級,也不屬於奴隸主階級、封建主階級和資產階級,而是屬於無產階級,它是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是無產階級的文化。對中國現代革命學歷史來講,馬克思主義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西學」。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歐洲文化不但非常熟悉,而且有著深刻的研究,甚而有著特別的喜好。他們的著作不少都是在研究歐洲文化的基礎上寫出來的,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隨處可見引用的有關西方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成果。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即為一例。恩格斯通過對荷馬史詩和希臘神話的研究,描述了人類在原始時代的家庭、財產及社會制度;描繪了奴隸制的產生,國家的萌芽等等。恩格斯在論證氏族制的瓦解時,引用了希臘悲劇的情節。作為自己論點的強有力的論據。不僅如此,經典作家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些對西方文化的精闢論斷。從個人的品格、氣質而論,他們所具有的都是西方人的文化素質,與東方人是迥然相異的。在我們的眼中,他們是「洋人。」既然西方文化孕育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又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學習、研究這一學說,並且要以它為理論指導進行改革的話,不認識西方文化就很難令人想像。這一說法可能有些人不易接受,因為在他們看來西方文化就是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的文化怎麼會產生出無產階級的學說來?要承認是事實的話,似乎在感情上有些過不去。但從文化的角度來考察,這個結論是立得住腳的。六、西方文化是精華與糟粕並存的文化有關西方文化的精華,或者說成就,我們將在以後的分類講述中作些概略地介紹。我們這裡主要是提請大家對西方文化中的消極落後的東西作些初步的認識。應該說西方文化中的消極落後的東西不少,但我們想談的只是西方文化中最突出的一個方面——「個人主義」。1、西方「個人主義」思想的形成個人主義是西方文化糟粕的典型表現,也是西方文化最嚴重的病態。這不只是我們的看法,也是西方學者對自身文化的看法。從思想沿革來看,個人主義起源於文藝復興時代的個性解放。個性解放的核心是強調個人的獨立價值,這種思想在中世紀基督教禁欲主義統治的背景之下出現是具有進步作用的,它是新興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精神面貌的一個反映。個性解放的思想表現於文藝復興時的哲學,文學、雕塑、繪畫以及戲劇、詩歌等方面,留下了不少的著名作品。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個性解放發展成為一切以個人為中心,忽視群體的個人主義思潮。到十九世紀時以後,以致個人主義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一種佔主導地位的精神。這樣,原本體現進步精神的個性解放便逐漸走向了它的反面。近代個人主義思潮興起於十七世紀下半葉,當時英國的哲學家洛克的對這一思想的哲學表述這具有代表性。洛克提出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利益,個人與權利等一系列問題,他認為個人先於社會而存在,人類的自然狀態就是個人自由的狀態;個人為取得利益才與他人的交往,在這個基礎上才形成社會;人的天然權利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自由不受侵犯……這種強調一切以個人為核心的思想後來便成為歐美近代個人主義的哲學基礎。十九世紀中葉,個人主義進一步發展,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思想,並造成了日益明顯的社會弊病,這在美國表現得更為突出。因為在美國,早期的歐洲移民離開了故鄉,他們就脫離了歐洲傳統社會行為規範的約束,他們必須靠個人奮鬥才能立足,才能指望出人頭地,因而個人主義急劇膨脹。財富成為一個人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東西。在追求個人財富的過程中,一些美國的思想家進一步提出,個人不應只求追財富,還要尋求「自我」的精神發展。又經過了一個多世紀到當今世界、個人主義思潮不斷發展,又出現了諸如「自我表現」,「自我完成」為內容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這裡,法國哲學家尼採的哲學是具有代表性的。尼采極力宣揚應該把個人意志、慾望和行為統一起來,期待出現主宰世界的「超人」。3、個人主義文化病態的表現在個人主義思想的指導之下,於是在西方社會,人們把追求個人利益和追求自我表現為價值準則。出現個人生活的要求「超越」社會傳統和道德,思想上主觀意志的任意擴張,導致向非理性(西方文化是講理性的)發展。「只要自己感覺是好的就是好的。」主觀的感覺代替了客觀的價值標準。於是從生活方式到文學藝術、道德觀念等方面都出現了病態的東西,這些病態的東西,不妨叫他「超現實主義」。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誰也不懂的超現實主義的繪畫、只有強烈的刺激性節奏而無韻味的音樂、說不清什麼款式的奇裝異服、怪髮式、性放縱、同性戀等等紛陳錯雜。在這樣的文化風氣和社會風氣的影響下,一部分青年或成為放浪形骸的「嬉皮士」,或沉緬於吸毒不能自拔,或醉心於「搖擺樂」式的感官刺激而不能自己。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發展到今天膨脹和擴張的反映。這些東西有的隨著國門的開放也引進到中國,有的人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極力推崇、宣揚。這些東西以其新、奇招引了一些幼稚好奇的青年的欣賞、效仿。這實際上是把西方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引進來了。個人主義在西方電影中表現也極鮮明的。例如美國能吸引觀眾,歷久不衰的電影多是西部牛仔片、私家偵探片和「超人」片。電影中的牛仔都是些騎術高明,槍法準確,富於正義感的獨來獨往的大俠。但他們與社會總是格格不入。往往在拯救了一個小鎮的居民之後,又孤獨地騎馬馳往他鄉;私人偵探(或記者)往往作為英雄成為影片的主角。他們常常也是孤身一人,與政府警官、權勢家族,上流人士參與的罪惡活動進行鬥爭,成為維護正義的孤獨的勇士。電影《佐羅》就是反映這種精神的代表作品。「超人」或星外來人片常常也是以一個孤獨的巨人與整個邪惡的社會作鬥爭為主要情節。所有的這些影片都表現這樣一種思想:孤獨的人站在社會之外,才能維護一種理想或價值。這顯然是西方文化的病態反映。因為這種電影在主題上完全忽視「群體」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社會人際關係比較冷漠,這種冷漠不僅表現非血統的人之間,而且表現為有血統的家庭之中,長幼輩之間缺乏如東方民族的人與人之間特有的「親情」。4、個人主義的危害個人主義的危害越來越引起西方學者的注意。一位名叫羅伯特·貝拉的學者認為:「我們感到關注的是這種個人主義可能已經發展為癌症——要靠社會組織防止個人主義的破壞作用。現在則是個人主義的癌症可能已在破壞著社會的肌膚,甚至威脅到自由本身。」西方一些學者力圖尋找個人主義發展的原因,他們意識到這是資本主義經濟高度發達帶來的一個嚴重後果。西方社會對物質利益的過分追求,而對精神文化的忽視似乎是一個普遍現象。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丹尼爾·貝爾在76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明確地提出西方文化中個人主義的泛濫是「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的矛盾」。這一見解應該說是頗有見地的,經濟發展與文化的不平衡有人稱為是「富有的貧窮」,即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空虛。個人主義在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上還有其他種種的表現,例如,因個人主義而派生出來的享樂主義、頹廢主義等等,在這裡不能一一論述。我們提出這一嚴重的文化病態,有助於在我們認識西方文化的過程中,鑒別好壞。特別是青年學生對西方的東西,不能囫圇吞棗。西方有很多好的東西,同時也有很多壞的東西。我們有理由了解,吸收其精華,為我所用,但沒有理由盲目崇拜,甚至把糟粕的東西不加區別的也拿過來。第三章西方文化的形成第一節希臘文化——西方文化的根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臘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輝煌著稱於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獨樹一幟。希臘文化形成以後,像一個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幅射狀向地中海周圍地區強勁地擴散,自古及今,一直影響著歐洲和世界文明。其影響是巨大的,以致有學者斷言「一切文明國家在一切有關智能的活動方面,都是希臘的殖民地。」①一、希臘文化的由來希臘文化是從何而來的呢?究其形成的源頭,主要有三個:一是愛琴文化;二是原始希臘文化;三是古代東方文化。下面就這三個源頭與希臘文化形成的關係作一分述。1、希臘人對愛琴文化的繼承愛琴文化是歐洲文明的序幕,它是遠在公元前十二世紀以前克里特·邁錫尼人在愛琴海地區創造的文化,是希臘最古老的本土文化。希臘人吸收愛琴文化成果甚多,希臘神話中的相當部分就是愛琴文化的成果。希臘眾神中的許多神,如宙斯、赫拉、波塞東、雅典娜、阿爾狄米斯、狄奧尼索斯等以及諸神的故事在愛琴時代已開始形成。希臘人不但接受了對這些神的崇拜,而且也接受了有關這些神的故事。這些故事是後來希臘神話中十分有光彩的部分。在希臘文字的創造上,希臘人亦得益於愛琴文化。克里特人很早就發明了自己文字,即線形文字A、線形文字B。線形文字B在公元前15-12世紀已流行於希臘大陸的中心地區,這給後來希臘人創造自己的文字打下了基礎。此種文字的讀音、語言規則與希臘文極為近似,學者肯定線形文字是「希臘語的早期形式。」②在繪畫、雕刻和金銀工藝等造型藝術方面,希臘人也深受愛琴藝術的影響。愛琴文化的遺物中,有數量頗多的壁畫、浮雕、黃金面具、酒器等。這些都是製作極精的藝術品。這類藝術品的製作技法就直接傳給了希臘人,因而希臘藝術品呈現出與愛琴藝術一脈相承的深重的痕迹。對愛琴文化造詣很深的英國學者韋思對這兩個不同時代的藝術品進行了比較研究後,作出結論:「邁錫尼藝術就是希臘藝術的最初表現。」③希臘文化更為重要的是繼承了愛琴文化世俗性的風格。克里特·邁錫尼人在生活觀念上重現世而輕來世,他們追求生活的優雅,注重精神的美感,熱衷於各種文娛活動以滿足精神的消遣。觀劇、歌唱、舞蹈、鬥牛、拳擊、下棋等等是他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富有現世樂趣的生活使愛琴文化表現出濃烈的世俗性的特徵,這一特徵在克里特米諾斯王宮遺址發現的大量壁畫和雕刻中表現十分鮮。這些藝術品少有對來世天國迷信的描繪,多是對現實生活的寫照。從這些藝術品中,可以看到身著艷麗衣裙的少女在橄欖林中舞蹈,撥弄著三角琴或豎琴的歌者在彈唱、雜耍藝人在牛背上翻跟斗,運動員正在跳遠或在斗拳,還可以看到在豐收慶典上人們吹吹打打歡樂的遊行……色彩斑爛的繪畫和雕刻中,還可以看到對男女人體的描繪。男人長腿細腰,極少衣著,上身和下身裸露出健美的肌肉。女人多坦胸露背,裝飾華麗,面目姣好,極顯女性的優美。一幅被學者喻為「巴黎女」的女人畫像甚而透露出現代西方時髦女郎的某些風彩。重在描繪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克里特藝術品體現了愛琴文化的現實主義精神,而現實主義精神正是希臘本土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文化傳統。希臘人進入愛琴地區以後,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傳統,使之成為希臘文化世俗性特徵的重要來源。由於愛琴文化成果和風格對希臘文化的影響,所以學者把愛琴文化看成是「歐洲文明之鏈的第一環節。」①2、希臘人對原始文化的繼承希臘神話傳說和荷馬史詩是其最輝煌的成果。希臘神話傳說不但是希臘人最早的文學,而且是希臘人最早的意識形態。神話講述奧林匹斯諸神的故事,包括開天闢地、神界的改朝換代、神與人的交往和鬥爭等等;傳說講述半人半神的英雄的故事,包括大力干赫拉地克勒斯的功勞、伊阿宋盜取金羊毛、俄底浦斯的命運等等。神話傳說形成生動美麗的系列故事,表達了原始希臘人對世界的理解。希臘人跨入文明時代以後,神話傳說被繼承了下來,成了希臘文學不可缺少的部分。神話傳說不但作為原始文化遺產被希臘人繼承,而且極大地影響了後來希臘文化的興盛。著名的抒情詩人常取材於神話傳說進行創作,在城邦時代繁榮一時的悲劇故事幾乎都選自神話傳說,可以說希臘三大悲劇家的悲劇作品都是戲劇化了的神話故事;在數量驚人的希臘人體雕塑中,大量的都是奧林匹斯神像雕塑……作為詩歌、戲劇、雕塑、繪畫的創作題材,希臘神話故事是希臘人取之不盡的源泉。希臘卓有成就的文化領域無一不與神話傳說密切相關,希臘藝術尤其如此。可以說離開希臘神話傳說,希臘藝術不但不能發展,甚至不能存在。所以馬克思說:「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②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是原始文化留給希臘人的寶貴遺產。這兩部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口耳相傳的史詩,在城邦時代整理成為定本,不但被作為偉大的文學作品繼承,而且被視為知識源泉和智慧寶庫受到整個社會的崇拜。希臘人之對荷馬史詩的崇拜與虔誠,不亞於中世紀的基督徒之對《聖經》。凡是希臘人,無論他希望成為政治家或是學者,或是藝術家,或是商人,只要他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城邦公民,無一不從荷馬史詩中吸取知識和智慧。荷馬史詩事實上成了城邦對公民進行教育的公共教科書,其所包容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趣味、宗教意識……等等,在潛移默化中鑄造了城邦時代希臘人的靈魂。正因為如此,柏拉圖說:「荷馬教育了希臘」。柏拉圖所說的「教育」,指的是荷馬傳統文化的教育。荷馬傳統對城邦時代希臘意識形態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西方學者認為「歷史文獻中還不曾看到哪一個民族的精神象荷馬的詩歌那樣具有直接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希臘原始文化和愛琴文化這兩部分構成希臘最古老的本土文化,這是希臘城邦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古典時代希臘哲學、戲劇、雕塑、史學與科學技術等的繁榮興旺正是在這樣的本土文化基礎上起步的。3、希臘人對古代東方文化的吸收尚在希臘興起之前,燦爛的古代東方文化就已蘊積二三千年之久了,古代埃及、巴比倫、波斯、印度和西亞其他古國在文化方面已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當希臘人開始步入世界歷史舞台的時候,便以睿智的眼光不斷從東方古國吸取文化營養。東方文化通過旅行遊歷、貿易往來,友好交往等途徑不斷介紹到希臘,被希臘人吸收。到東方旅遊是希臘人接觸和吸收東方文化的重要途徑。城邦形成以後,到東方旅遊成為一時的社會風氣,不少的政治家、文人、學者、商人、藝匠以致一般平民都極好漫遊東方,因而深受東方文化的熏陶。希臘著名的文人學者差不多都有到東方遊歷與東方文化接觸的經歷。例如希臘早期的智者泰利斯曾遍游埃及和西亞,在巴比倫留居達12年之久,學習巴比倫數學、天文和曆法,並將這些科學成就介紹給希臘;數學家兼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訪問過波斯,與瑣羅亞斯德討論哲學問題;偉大的唯物論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到過印度、波斯和衣索比亞,與東方的裸形智者、僧侶、術士等討論並向他們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幾乎游遍了東方各國,在其不朽的名著《歷史》中留下了對東方風物詳細的記載。這些,對希臘人吸收東方文化都起了重要作用。法國學者羅班在論及希臘文化的起源時說:「希臘最早的學者所能從東方得到的,是由很古老的經驗積聚起來的許多材料……如果沒有這些,希臘的文化和科學或者不能建立,而在這意義之下,我們也就不能說希臘的奇蹟了。」①希臘對東方文化成果的吸收是多方面的。在哲學方面,希臘人很早就對東方哲學感興趣。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時代,有關埃及、巴比倫、猶太哲學和印度的「智慧」已是希臘哲人熱衷討論的問題。東方的「智慧」,部分被希臘人接受,便成為希臘哲學,尤其是唯心論哲學某些思想的來源。靈魂不滅、輪迴轉世、禁欲主義、宿命論等思想,多深受東方神學「智慧」的影響。柏拉圖的「理念論」就深受猶太哲學的影響。猶太哲學中的「天國」思想就是「理念論」最初的模式。柏拉圖因受猶態哲學影響甚深,被人稱為是「猶太化的哲學家」,是一個「說希臘語的摩西」。②在造型藝術方面,希臘人得益於埃及不少。早期希臘雕塑幾乎照搬埃及「正面律」的傳統技法,人物造型幾何化,嚴格講求對稱,面部表情突出莊重的「靜穆」。公元前五世紀前的希臘人像和神像差不多都是這類埃及化的作品。這種呆板的雕塑技法雖然後來被希臘雕塑家拋棄,並獲得了遠勝於埃及的成就,但希臘雕塑是在學習埃及雕塑的基礎上才不斷創新大步前進的。希臘的柱廊式建築藝術也取自埃及。柱廊式是埃及中王國時期盛行的神廟建築形式。此種建築以正方形平面布局,碩大的圓柱從四周將主體殿堂環繞支撐,形成迴廊。圓柱少則數十根,多則上百根,柱頭均以植物花卉圖案作裝飾。希臘人將這種建築形式作了改進,用作希臘神廟建築。他們拋棄了埃及式的神秘威嚴之氣,創造了樸素明朗的風格,最後形成了獨具希臘特色的三大柱式:多利亞式、愛奧尼亞式和科林斯式。希臘文字的完善亦得益於東方文化。東方的腓尼基人很早就創造了拼音字母,腓尼基字母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拼音字母。這套字母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傳入希臘,為希臘人所利用。在公元前8至7世紀,希臘人將其改造、消化,創造出獨特的希臘字母。考古發現的這一時期的碑銘石刻中希臘文與腓尼基文極為相似,希臘字母幾乎全部採用了腓尼基字母。此外,希臘人在數學、天文、曆法、醫學等方面,對東方文化亦多有吸收。東方文化對希臘文化的影響,與希臘文化的興衰相終始,在希臘文化的晚期,影響力度似乎更大,以致使希臘文化的各個領域都呈現出「東方化」的傾向。二、希臘文化對歐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希臘文化出現以後,就開始以巨大的能量向地中海地區傳播。傳播最直接、影響最深刻的地區就是歐洲。希臘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奠定了近現代歐洲文化的基礎。對歐洲文化的基礎,西方人都認同源於所謂「兩希」。一個希伯來,即猶太神學文化;一個便是希臘,即希臘世俗文化。此「兩希」被學者視為「哺育歐洲文化的兩個乳房。」①而歐洲文化中最為精髓的內涵則多來自希臘文化。正如羅素所說:「從希臘人那裡。我們引導出文學、藝術、哲學和純數學,以及我們社會外貌中文雅的部分。」②1、希臘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希臘文化是怎樣在歐洲傳播的呢?從地域軌跡上講,是先南歐、後西歐、再東歐而至整個歐洲;從歷史軌跡上講,是先希臘人創造,羅馬人繼承,後中世紀遭扼殺,再文藝復興復甦、啟蒙運動深化。公元前二世紀中葉以前是希臘文化的創造形成期。這一時期希臘文化主要流行於南歐,南歐對整個歐洲而言雖說只是一隅之地,但卻是當時歐洲最文明的地區。當時南歐以外的西歐和東歐是希臘人貶稱的「蠻族」居所,大多還處在原始文化的荒漠狀態。這些地區是隨後經希臘文化的傳播才逐漸開化起來的。似此,可以說正是希臘文化在南歐的創造形成,歐洲文化才有了一個「晴郎的早晨」。③將希臘文化由南歐向歐洲其他地區廣泛而有力度傳播的不是希臘人自己。而是羅馬人。希臘的滅亡以後,繼起統治歐洲的羅馬人幾乎原封不動地將希臘文化作為遺產繼承了下來。羅馬人軍事強大,然而文化上卻遠遠落後於希臘人,他們遂以希臘為師,對希臘文化兼收並蓄,從希臘文化中吸取精神營養。羅馬人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模仿希臘,甚至在生活方式、衣著服飾等方面亦以希臘人為榜樣。羅馬的神祗從希臘神祗移植而來;羅馬哲學接受希臘的觀念,例如著名羅馬哲學家盧克來修的《物性論》就是對希臘「原子論」哲學的忠實闡述和論證;羅馬文學仿照希臘的風格,例如著名羅馬詩人維吉爾的《伊尼阿特》就是模仿荷馬史詩的再創作;羅馬的雕塑則無所創新,多是對希臘雕塑的複製……歷史的情況表明,羅馬雖然從軍事上征服了希臘,然而希臘卻從文化上征服了羅馬。羅馬詩人賀拉斯在論及希臘文化對羅馬的影響時這樣寫道:「希借成為俘虜以後,把藝術介紹給了野蠻的拉丁民族,俘虜了粗野的勝利者。」①事實上羅馬人在意識形態上完全地被「希臘化」了。羅馬人在歐洲的活動區域遠比希臘人廣闊。羅馬帝國盛時,在歐洲的統治範圍除了希臘所在的南歐,還包括義大利、西班牙、高盧、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以至易北河流域,遠達不列顛島,實際上已囊括了整個西歐。羅馬對西歐的統治是以武裝力征服實現的,在對西歐的征服中,希臘文化也就藉助於羅馬人的武力從南歐逐漸傳播到了西歐廣大地區。誠如學者所說:「羅馬權力的每一次擴張,都播撒了希臘文明的酵母。」經過幾個世紀羅馬的統治,希臘文化便深深植根於西歐,並由此奠定了作為歐洲傳統文化的地位。希臘文化傳播並植根於西歐,羅馬人功不可沒,對此恩格斯曾給予高度評價:「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②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歐洲較西歐為晚,主要是藉助於拜占廷帝國傳入東歐的。由東羅馬帝國發展而來的拜占廷帝國,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歷經一千多年的興衰。拜占廷帝國保存和發揚了希臘文化,在其漫長的興衰歷程中,居於東歐的斯拉夫人在與拜占廷的頻繁交流中,不斷吸取希臘文化成果。斯拉夫人藉助希臘字母創造自己的文字,他們大量翻譯希臘古典作品,學習希臘文學,模仿希臘風格的雕塑和繪畫,修建希臘式建築……等等。在吸收拜占廷希臘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東歐斯拉夫文化,及至斯拉夫文化形成,希臘文化也就植根於東歐了,希臘文化也就遍及到整個歐洲了。2、西方文化沉寂與復興時期的希臘文化公元五世紀至十四世紀是西方文化的災難期,這一時期希臘文化在西歐遭到排拒與扼殺。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愚昧統治對希臘文化無情的摧殘。希臘文化因其強烈的世俗性被教會視為異端,大批古典著作被禁止閱讀,羊皮紙上古典作品手稿被刮掉用來書寫聖經教條,薈萃希臘文化典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亦被付之一炬。教會幾近千年對古典文化的排拒與扼殺,使希臘文化在中世紀失去了昔日希臘羅馬時代勃勃的生機。公元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是西方文化的復甦深化期,這一時期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使沉寂上千年的西方文化在西歐重新活躍起來。公元十四世紀以後,西歐封建社會沒落,資本主義興起,新生資產階級隨之出現。新興資產階級迫切要求用新的世界觀來改造舊的世界,用科學文化知識來發展生產,便在意識形態領域掀起了反封建的文藝復興運動。而當時他們還沒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和文化體系。值此之時,恰逢拜占廷遭土耳其人進攻敗亡,拜占廷學者紛紛逃往西歐。他們在西歐國家開辦希臘學院,講授希臘文化,將保存的希臘哲學、文學、藝術作品帶到西歐,加之此前經阿拉伯人傳入西歐的希臘學術著作,給黑暗的西歐帶來了新的文化氣息。恩格斯這樣寫到:「拜占廷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希臘的古代;在它的輝煌形象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逝了。」③人文主義者從具有現實主義和科學精神的希臘文化中發現了反對教會神學的武器,他們廣泛搜集希臘哲學、文學、藝術作品。研究希臘文化和希臘歷史人物,掀起了一股如醉如痴的「希臘熱」。後來這股「希臘熱」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又從西歐傳到東歐各國。希臘文化便在這「希臘熱」中得到復甦,獲得了新的生命。而其在歐洲的傳播也因此更加深入、廣泛,並且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精神面貌。十八世紀英國學者吉本在談到希臘文化與歐洲文明時說:「在古典學術復興之前歐洲的野蠻人浸沒在愚昧之中,他們談話粗俗,舉止魯莽,是古希臘羅馬的學術著作,將歐洲引到了一個嶄新的、光明的科學世界,使歐洲各國成了自由禮義之邦。」①文藝復興開始的「希臘熱」勢頭旺盛,一直影響到十八世紀歐洲的又一次偉大的思潮文化浪潮――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向封建制度發起的更為猛烈的衝擊,它以「理性」的狂飆橫掃歐洲一切封建思想文化。「理性」是希臘文化具有特徵,啟蒙運動提倡的「理性」實際上是對希臘文化精神的提煉與發展,因而與希臘文化密切相關。著名的啟蒙學者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和盧梭等人無一不通曉希臘文化。希臘文學、藝術的世俗趣味,希臘哲學的科學精神。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啟蒙思想家「理性」學說的形成。他們的許多思想學說都可以從希臘文化中找到源頭。例如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倡的社會契約論思想,作為一種國家起源觀,最早就是由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提出來的。他認為國家起源於自由人的「共同協定」,其目的是相互保證不受他人損害,也不損害他人,以便共享幸福生活。盧梭進一步完善、發展了伊壁鳩魯的觀點,使之體系化,成為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國家學說。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歐洲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希臘文化在歐洲的傳播使之有形無形地溶入了歐洲文化中,並作為傳統表現於歐洲文化的諸多領域。西方學者這樣寫道:「在我們的文化中,除了機械以外,幾乎沒有一樣現世的事物不是自希臘流傳下來的……希臘文化無一不是我們今天文明的縮影。」②「由於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繼承性,我們的身上有著希臘的傳統,它的深遠影響歷經世紀的更替而不衰。」③三、西方文化中的希臘因素希臘文化作為西方的傳統文化對歐美社會歷史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它影響著西方社會與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現代西方的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現代歐洲社會和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我們差不多都可以找到希臘文化影響的存在。例如國家政體方面,現在歐洲各國存在著民主政體和君主政體兩種制度,這兩種政體同樣都是沿襲希臘的先例,現在廣為實行的民主代議制雖然是希臘不曾有過的,但政府對公民負責而不是對某一個人負責,陪審法庭的裁判訴訟等卻是希臘民主政治的固有精神,至於公民享有思想、言論、寫作、集會、信仰的自由觀念,更是古希臘人早有的傳統。又如歐洲廣為流行的基督教,這裡面也不乏希臘文化的因素。希臘人相信神子為人類而死然後會復活,希臘人神祭要舉行宗教儀式,還有宗教禮儀,盛行潔身、獻祭、聖餐,以及希臘神話中反映的地獄、魔鬼、煉獄、赦免、天堂等概念,這些東西都被基督教所吸收。希臘後期出現的如斯多葛學派的一些理論,被經典作家稱為庸俗化了的希臘哲學,更是基督教思想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歐洲物質生產發達,但也同不發達地區一樣,有迷信流行,他們有人還相信妖怪、女巫、詛咒、預兆、吉凶,這些東西也來自於希臘,只不過這些都是希臘文化中的糟粕而已。現代歐洲文學中希臘文化的影響就更不用說了,美國史家威爾、杜蘭甚至說:「倘如無希臘傳統,我們的文學科無法存在。先看看當今歐美通行的英文,其字母是由古希臘文經過演變而形成的,在英語中至今還包含著許多的希臘字,英語的文法、修辭、文章的分段、標點符號都是希臘人的發明。現今流行於歐美的拉丁語系和斯拉夫語系的多種文字,都是由希臘文發展而來的。這些文字與希臘文發展演變的關係如下示意表:現代歐洲文學的分類也都是希臘式的,或者說是希臘早已有之的。如抒情詩、頌歌、田園詩、小說、演講、傳記,特別是戲劇。現代戲劇的名稱與形式——悲劇、喜劇及啞劇也是希臘的。雖然伊麗沙白時代的悲劇是獨特的創作,喜劇卻從米南德與菲利門經由蒲勞培斯、德倫西、及莫里哀幾乎毫無變化地一脈相傳來的,在所有的文學形式中,希臘戲劇是歐洲文學繼承的最為豐富的部分。現代歐洲的藝術也直接受益於希臘。近代音樂是由中世紀的歌曲和舞蹈演變而來的,而中世紀的歌曲和舞蹈兩者也部分地源出於希臘。基督教的聖樂和歌劇有些地方曾受益於希臘戲劇的合唱和舞蹈。關於歐洲音樂的理論,最早也是由畢達哥拉斯以及阿里斯托克諾斯一群希臘人開始研究和說明的。雕塑藝術更不用說受希臘的影響了,現代西方雕刻的形式和許多技法都從希臘傳來,希臘人在這方面的天才,是現代的歐洲人難以超越的。希臘建築也影響歐洲,以至於使之長期不易創新。歐洲的每一座城市中,都有一些宏大建築,這類建築的外形或柱廊式正面都是模仿希臘的神殿建築的風格。希臘哲學對歐洲哲學的影響那更是深遠的。古希臘人以他們卓越的智慧,好奇的心理去研究自然和社會,可以說關於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幾乎沒有哪一樣他們沒有涉及過。哲學史上的唯實論與唯名論、理想主義與物質主義,一神論、泛神論與無神論,康德式的批判與叔本華式的絕望,羅馬式的原始主義與尼采式的非道德論,斯賓塞的綜合法以及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等,一切哲學的思考,都是從希臘哲學中萌芽出來的。從泰利斯開始的希臘哲學,經過許多世紀而不衰,從羅馬一直到今天,凡是對哲學感興趣的歐洲人,沒有不去認真閱讀希臘哲學著作的。希臘文化對歐洲文化的影響,無法一一列舉,這裡可以借用歷史文化學者威爾·杜蘭的一段話作為總結,他這樣寫道:「在我們的文化中,除了機械以外,幾乎沒有一樣現世的事務不是自希臘流傳下來的。學校、體育館算術、幾何、歷史、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解剖學、衛生學、醫療術、化妝術、詩詞、音樂、悲劇、喜劇、哲學、神學、不可知論、懷疑論、斯多葛學派、倫理學、政治學、理想主義、慈善事業、犬儒學派、專制政體、富豪政治、民主政治;凡此種種,皆由希臘文字記載,得以形成……總之,希臘文明無一不是我們今天文明的縮影。」①正因為如此,威爾·杜蘭不但把希臘文化視為歐洲現代文學明營養和生命,而且把它比喻成整個西方文明「晴朗的早晨。」第二節歐洲對希伯來文化的吸收希伯來是對巴勒斯坦猶太的古稱,可謂希伯來文化也就是猶太文化。希伯來文化是以巴勒斯坦為中心的古代中東地區文化的結晶,是古代世界影響巨大的四種文化之一。我國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就曾曾經提出希伯來人是「對近代文明影響最大最深的四個古老民族」之一。與中國、印度、希臘「在差不多同時猛然抬頭、邁開了大步。」希伯來文化影響最大的是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起源的「兩希」之一。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神學部分深受希伯來文化的影響。羅素在論及這一影響時說:「從猶太人那裡,我們得到一種狂熱的信念——它的朋友們管它叫做『信仰』道德的熱情和罪的觀念,宗教的不寬容以及我們民族主義的某些部分。」因此,我們了解西方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能不了解希伯來文化。希伯來人,即猶太人是一個極富智慧的民族,他們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化,在近現代也為人類貢獻了非凡的精神財富。近現代不少卓越的天才人物就產生於猶太民族,他們之中就有馬克思、弗格依德、愛因斯坦、海涅等人,這些人或為偉大的思想家,或為偉大的科學家,或為偉大的文學家,他們卓越的創造性的思想學說,科學發現和藝術作品對近現代世界的精神文明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而,無論從古代或近現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論,了解希伯來文化都是極有意義的。一、希伯來文化的形成希伯來文化同希伯來人的歷史密切相關,希伯來人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歷史上充滿了被蹂躪、壓迫和屈辱的種族遭遇。這樣的種族遭遇強烈地反映在希伯來文化之中,因而使希伯來文化表現出獨有的特徵。希伯來人大約在公元前12世紀初定居於巴勒斯坦,他們以死海為界分為兩個部落,死海之北稱「以色列」(希伯來語意為「與神角力」),死海以南稱猶太。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猶太部落的大衛將兩個部分統一起來,建立了以色列——猶太王國。統一的王國國勢強大,文化繁榮。但到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時,統一王國分列為「以色列」和「猶太」兩個國家。分裂之後,猶太國家國勢日衰,先後被亞述人和新巴比倫所滅,以致大批猶太人被俘,成為「巴比倫之囚」。此後大批猶太人離開故土巴勒斯坦流亡異地,流亡異地這在猶太歷史上稱為「播遷」,這些流離在外的人稱以後都通稱為猶太人(意即「猶太亡國遺民」)。後來在波斯人的扶持之下,被俘的「巴比倫之囚」曾復國建了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在公元135年又被羅馬人征服了。總觀希伯來人的歷史,猶太人的統一王國只有100來年看光景,歷史上更多的時期則處在被四鄰大國所征服、奴役的境況之下。曾經征服、奴役過猶太人的民族和國家先後有埃及、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希臘、羅馬。猶太人我在異族統治下雖曾舉行過多次反抗和起義,但都沒有成功,最終許多的猶太人不得不遠去他鄉,流落到世界各地。希伯來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產生出來的,這種文化與巴勒斯坦的地理環境和民族命運密切相關。希伯來文化產生於人類文明搖籃的新月形地帶。它是在吸收這一地區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可以說希伯來文化是古代東方文明地區多種文化的結晶,希伯為人原居於阿拉伯沙漠的南部,在歷史上曾有三次大規模的北征,然後進入新月形地帶,三次北征(移)從公元前3000年直到公元前13世紀中葉,終於進入「迦南」,並與當地居民融合。這一地區就有多種文化存在,這些文化是迦南文化、腓尼基文化、敘利亞文化、埃及文化和巴比倫文化,後來還有屬於希臘系統的克里特文化。希伯來人在同多種文化的接觸中融合、創新,便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這就是希伯來文化。例如希伯來字母就是在吸收腓尼基拼音字母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希伯來文化的興盛是在以色列——猶太王國時期,即公元前1013—933年的一百來年間(約當我國西周初年),《聖經》是猶太文化的結晶。這期間,猶太王國國勢強大,經濟繁榮,大興土木,出現了規模龐大的宮殿和廟宇建築。歷史上的傳說故事、神話、史詩、歌謠、諺語等成果已被記錄成文。希伯來人的宗教猶太教已形成,有關教規、教義以及希伯來民族的鬥爭和發展的歷史也被寫成文字,創造了他們獨有的「先知文學」和「啟蒙文學」。這一時期希伯來人還產生了大量的抒情詩、哲理詩以及輝煌的史記。他們有龐大的樂隊,在音樂的伴奏之下,這些詩及史事在民眾中以演唱的形式流傳。王國分裂以後,亡國滅種的危險時時伴隨著猶太人,這一時期出現了「以預言家」面貌出現的社會改革家「先知」,他們以神明和人民代言人的姿態對統治者和富人的剝削和倒行逆施進行譴責,「先知」們都具有詩人的氣質,敢說敢為,目光銳利,他們創造了希伯為文化中的「先知文學」,這是希伯為文化中的珍貴遺產。以賽亞和耶利米是最為著名的先知。猶太國家被羅馬人滅亡之後,其文化在進一步發展,經歷多年的歷史變遷,使猶太文化更加成熟,其間受波斯、希臘文化的影響,使希伯為文化發生了新的變化。在猶太教中孕育了基督教,因而產生出基督教文化,藉助基督教,希伯來文化便影響及於歐洲,及於全世界。二、希伯來文化的主要成就希伯來文化就其內容而言是希伯來人從氏族制到奴隸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歷史風貌的反映,表現在政治、經濟、宗教、法律、文學和藝術等各個領域。但其主要文化成就體現在宗教、法律和文學三個方面:(一)希伯來宗教——猶太教猶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之一,即只崇拜一個最高神明的宗教。一神崇拜是政治上君主獨裁在意識上的反映。猶太教產生於公元前16世紀。猶太教的產生受巴比倫、埃及宗教、政治的影響頗大。巴比倫、埃及都是君主專制的國家,君主是唯一的最高的主宰,獨裁君主的存在是宗教上崇拜唯一最高神的現實基礎,是思想意識上的反映。「沒有統一的君主就決不會出現統一的神,至於神的統一性不過是統一的東方專制君主的反映。」(《馬克思恩格斯集》V27,P65,轉引自《希伯來文化》第72頁。)猶太教產生的重要背景主要在於猶太人自身苦難的遭遇,長期的民族統治,(最早埃及人,新巴比倫人的統治)使他們悟出不團結一致就不能生存的道理。因而在摩西時代,便首創了民族的一神教。這個時候猶太人把「耶和華」神(希臘人稱為「雅赫維」,也就是後來基督教所稱的上帝)作為最高的神來崇拜,以崇拜耶和華為中心,便產生了相應的教義、教規,終於成為一個強固的宗教,將整個猶太人在這一宗教的精神紐帶團結起來。猶太教在以色列——猶太王國時期是國教,著名的國王大衛、所羅門、約書亞都極為推崇這一宗教,並在首都耶路撒冷的錫安山建立宏偉的耶和華聖殿,使之成為猶太人宗教崇拜的中心。猶太教的教義及其他宗教思想表現在以下方面:1、一神觀猶太人只崇拜唯一的神,這個神就是耶和華(也就是上帝),認為耶和華是超自然的,全知全能的,永恆的神,他創造了萬物並主宰萬物。猶太人不承認,也不允許其他的神與耶和華並列。崇拜上帝的一神觀念以後完全被基督教繼承,成為西方的宗教觀念。希臘人崇拜多神,不存在一神的觀念,因而西方的對上帝的崇拜不是來自希臘的傳說。一神崇拜的觀念對猶太民族十分重要,它在歷史上促進了猶太民族的團結,起到了統一民族精神的紐帶作用,也表達了猶太人希望國家統一的心理;當然,從一神觀念中,也產生了猶太人狹隘的民族主義。猶太人認為自己才是上帝的選民,是天之驕子,因而產生強烈的排他主義和盲目的民族優越感,這種狹隘民族主義發展到登峰造極的時候,使猶太人陷於與世隔絕和自我封閉的境地之中,因而成為猶太民族發展進步的精神桎梏。2、契約觀猶太教認為在上帝和選民之間存在著一種互有責任和義務的契約關係,即神、人之間的交感互通關係。人們崇拜上帝、上帝保護信徒就是一種契約。所以宗教經典被稱為「約」,「約」即契約,上帝與人之間的契約。基督教把繼承的猶太經典稱為《舊約》,把以後產生的經典稱為《新約》,基督教聖經全稱為《新舊約全書》。猶太人認為他們與上帝立約,既是一種權利和義務,也是上帝對他們的恩典,是上帝給猶太民族的榮耀和啟示。這種契約觀給猶太人帶來巨大希望,因為契約中有「上帝的應許」:恢復猶太人的國家;世界有末日,末日會使現實罪惡世界毀滅,那時惡人會受到審制,善良的人、信奉上帝的人終會獲得好報,升入天堂。這些「應許」不但使民族得益,而且也會使個人幸福得以實現。這種觀念的存在,對發揚猶太民族精神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3、神選觀神選觀認為猶太人是上帝在人事間萬族中挑選出來的「子民」。上帝不但挑選了猶太人,而且還將使他們「成為大國」,世上萬族都將因他們而得福。這種觀念一方面促進猶太民族自身的緊密團結,而且在另一方面,使處於逆境中的猶太人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慰籍,增強他們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韌性和耐力。這種觀念是在一種異已力量的壓迫和支配下產生的,能使猶太人在長期屈辱,逆境中得到一種自我精神調節,使他們得以保持精神平衡。從作用上看這種觀念實質上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民族「阿Q精神」。一神觀,契約觀和神選觀表明,在神與人的關係中,神是第一位的,人是神的製造物,必須受神的支配,君王也不例外。君王也是上帝選民之一,因而在上帝面前,君王和平民是平等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曲折地反映了猶太人對現實平等、自由的嚮往和追求。猶太教的宗教觀是人類的重要思想意識,表現了人類的特殊精神文明,因而是希伯來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希伯來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猶人教的宗教觀念被馬克思,恩格斯稱之為「東方神學」。這都是後來西方文化的重要內容(宗教的)。(二)希伯來法律(社會行為,道德行為規範)1、希伯來法律的產生與發展希伯來法律形成於公元前12至5世紀,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法律之一。希伯來法律源於摩西首創的「十誡」,後經帝王、祭司的修訂、擴充而成。希伯來法律形成過程中,較多地吸取了古巴比倫漢漠拉比法典的成果,同時也吸取了埃及、波斯、亞述等國法律的成果。希伯來法律與猶太教的教規密切相關。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如下幾個時期:摩西時期(公元前13世紀前後)。指摩西率眾出埃及到達迦南這一時期,一神教開始創立,借人們對神的敬畏,以耶和華名義頒布了社會體制、法律條文和道德規範,《摩西十誡》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法律成果。《摩西十誡》主要內容是:不教他神、不拜偶像、不妄稱神召、不貪財色、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作假證、不可殺人、孝敬父母、當守安息(工作六日後之七日為「聖日」,必須休息)。這「十誡」後來成為西方人行為規範的重要準則和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標準。《摩西十誡》的出現使缺乏紀律約束的希伯來人的社會得以規範化,從而加強了民族力量的聯合。王國時期(公元前11—前6世紀),這一時期主要是對摩西時代的法律進行修改、調整,其精神是對平民和奴隸管束的放寬,產生了著名的申命派法典。祭司時期(公元前6—前5世紀),即「巴比倫」復國時期,猶太國家受波斯人統治,政教合一政權建立,祭司地位很高。猶太祭司為鞏固其統治,抵制外來文化,使教規國法規範化。這一時期祭司主持、收集和編纂了歷代存留的各種文獻,彙集成可謂「摩西五經」,即《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末紀》、《民數記》和《申命記》五卷,這是希伯來的第一部成文法。於公元前444年正式確定為《聖經》。2、希伯來法律的特點(1)法律中保留著一些氏族習慣規範希伯來法律反映了一定的原始民主精神,法律中不具有階級屬性,法律的實施靠成員的自覺性、社會輿論、宗教信仰以及首領的威信和傳統和力量。血緣復仇和同態復仇是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凡傷害他人者,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2)法律與宗教密不可分,兼有宗教和道德法規性質法律脫胎於「摩西十誡」,因而法律也就是宗教誡律,教規和社會道德三者的雜揉融合,三者之間並無特別的界限。中世紀西歐的《聖經》實際成為一種法律,與此有一定關係,這也可說是西方文化中的猶太傳統。(3)法律的理論基礎是宗教神學因為上帝是正義的化身,所以法律的樹立便以人們對上帝的敬畏為基礎,立法是上帝的意志,司法也是上帝的意志,對犯罪者的處罰就是神的處罰,就是上帝的處罰。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是處罰基督教信徒的機構亦源於此。3、希伯來法律的基本內容希伯來法律內容繁雜,其中既包括猶太教的教義、教規和上帝對選民的權利義務與生活守則,又有對世俗生活,諸如財產、婚姻、家庭、犯罪和刑罰等方面的具體規定。基本內容有:①凡信仰上帝的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而在法律上享有均等的權利;②人人必須承擔一定社會義務:如獻祭、祈禱,應徵入伍等;③財產私有,私有財產可以自由買賣;財產實行長子繼承製;④婚姻允許男子一夫多妻,並實行寡婦內嫁制;⑤犯罪必究,宗教罪是最嚴重的罪。凡崇拜異教的神和偶像、褻讀上帝者處以死刑。(三)希伯來文學希伯來文學是異常豐富的,其主要的文學成果都收在《聖經》之中,(聖經又稱猶太教的「正經」),在猶太教的另幾部文獻,即《次經》、《偽經》和《死海古卷》中也收入了不少文學作品。希伯來文學有多種體裁,有神話、傳說、史詩、小說、詩歌、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希伯來文學具有這樣的特點:(一)是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無論何種文學體裁,主題思想多是表現人與上之間的情感;如對上帝的讚美、感激、祈求、哀告、傾訴和祈禱等。當然,也有對世俗民族英雄的歌頌和讚美,對侵略者、壓迫者的譴責和控訴,這些文學都流露了歷經磨難的民族的真執的情感。(二)深受四鄰文明民族文學的影響,不少作品的創作均取材於其他民族的傳說。如天地創造,洪水方舟的神話就源於古巴比倫,宗教哲理詩就源於埃及,戲劇和小說則源於希臘;(三)文學多是民間文學作品,是無名氏的創作或託名之作。這類作品如《摩西五經》、《大衛詩篇》、《所羅門箴言》等。這些作品體裁多樣,短小精悍,詩文雜揉,具有濃郁的浪漫氣息和象徵意義。希伯來文學的主要成就在於:1、神話與詩歌希伯來文學中的神話非常豐富,在《聖經》中就有大量的神話。為人們熟知的如:上帝創造世界、亞當和夏娃的故事,洪水方舟故事……等等。傳世的希伯來詩歌很多,其中以《聖經》中保存的抒情詩和哲理詩最為著名。《聖經》中的《詩篇》、《雅歌》是詩的大彙編。《詩篇》集宗教詩150首,多是對上帝的讚美、感激、哀訴和祈禱。例如,有一首歌頌靈魂升天的《殯儀歌》這樣寫道:當太陽的光和星辰的光,/都暗淡下去,暗淡下去……/隨後靈魂離開了肉體,/升向天堂,升向天堂……/那裡再沒有黑暗脅迫我們,/那裡只有光明和晨曦。/一個不滅的星辰永遠照躍,/那就是上帝,那就是上帝。/如果命運要我們長逝,/到永久的安息,永久的安息,/我們就把虔誠的目光,/轉向天堂,轉向天堂,/那裡照躍著光明與晨曦。(摘自《絞刑架下的報告》)。這首宗教詩表達了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對上帝和天堂的讚美。《雅歌》亦稱《所羅門之歌》,主要內容是愛情歌曲,抒發純潔,高尚的男女戀情。《聖經》中的《箴言》、《傳道書》、《約伯記》是哲理詩的彙編,《箴言》收錄了許多名言警句。有一則勸勉人要勤勞的箴言這樣寫道:「懶惰的人啊,你去看看螞蟻的動作就可以得到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長官,尚能在夏天準備食物,在收割時積累食糧,懶惰的人啊,你要睡到幾時呢?你再睡片刻,打盹片刻,躺卧片刻,貧窮就會像強盜一樣很快找到你了!」這些哲理詩主要總結了日常生活中的倫理和修身善性之道,頌揚智慧、針貶愚昧;《傳道書》則抽象的表達人們對人生和宇宙奧妙的哲學思考,詩的內容多充滿消沉和悲觀的情調,宣揚頹廢,宿命的觀點。《約伯記》是一部詩劇體的哲理詩,內容為探索好人為何受苦,惡人為什麼長壽的問題,「約伯」,是詩中塑造的一個懷疑傳統與權威的探索者。2、小說希伯來小說均為短篇。主要作品有《路得記》、《約拿記》、《以斯貼記》、《猶滴記》、《蘇撒那的歷史》等。《路得記》借古諷今,批判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批判「血統純潔論」的荒謬。作品極富田園詩歌色彩;《以斯貼記》和《猶滴記》則據民間傳說寫成,主題在歌頌希伯來民族英雄,鼓舞民眾鬥志。3、先知文學和啟學文學先知文學是「先知」宣講「神諭」形式創作的文學體裁,多是以比喻(例如:富人進入天堂比駱駝穿針眼還難)、寓言、象徵等手法來表達對社會的見解,這種文學詩文並茂,針貶時弊,抨擊統治者,對人教誨,發出警告、預示未來。啟示文學從先知文學發展而來,在創作上更多用象徵,幻覺等藝術技巧描繪世界末日審判之後的新天地。象徵、幻覺藝術技巧是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一種重要創作方法,如《神曲》即是。啟示文學的主要作品有《但以理書》、《以斯德拉二書》、《以諾書》、《摩西升天記》、《巴錄啟示書》等等,其中《但以理書》是啟示文學的奠基作,它借歷史事件隱喻現實,預示未來,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思想。希伯來文學不但具有文學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三、希伯來文化對歐洲文化的影響兩希文化的融合(基督教文化的產生)。東方的希伯來文化和西方的希臘文化,開始時各自由不同的道路發生和發展,但到了雙方晚期,兩種文化接觸頻繁起來,經過一個既互相排斥、互相吸收的歷史過程,終於結合和產生出具有兩種文化因素的一種新文化——基督教文化。即以基督教為核心的具有濃厚宗色彩的文化。東西方這兩希文化的結合,明顯地始於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6年)以後的所謂「希臘化」時代,這一時代經歷了大約三個世紀。這一時期,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頻繁,一方面是東方的「希臘化」,另一方面則是希臘的東方化。希臘語成了中東和地中海沿岸的通用語,希伯來學者便把猶太的經典《聖經》翻譯成希臘文,因而使它得以在希臘世界傳播。公元一世紀後,從猶太教興起的異端——基督教逐漸傳入羅馬帝國,在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基督教從希臘文化中,尤其是從希臘的唯心主義哲學,如柏拉圖哲學,斯多葛哲學中吸取了有利於宗教神學的部分,形成了基督教的新思想,這樣就形成了兩希相結合的希伯來、基督教文化。歷史情況表明,基督教最初在羅馬是受迫害的,一直到公元四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才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解除了對該教的「禁令」。這樣基督教文化在西歐便佔有了自己的地位。公元五世紀,兩羅馬滅亡,以日爾曼人為代表的蠻族入侵。蠻族痛恨羅馬帝國,亦痛恨羅馬古典文化,而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日爾曼人在本身文化的基礎上與基督教文化又進一步融合,便形成歐洲「中世紀文化」。中世紀文化是歐洲的封建文化,統治西歐上千年。從成份上分析,中世紀文化包含著這樣三種文化因素:希臘、希伯來、日爾曼。可以說「中世紀文化」是這三種文化成份融合的產物。中世紀晚期的「文藝復興」在這一文化的基礎上,以復興古典文化為號召,加以創新,再進一步到啟蒙時代「理性」的發展,便奠定了近代歐洲文化的基礎。具體而論,希伯來文化對歐洲文化的影響表現於三個方面:(一)宗教歐洲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是基督教,而基督教就是從猶太教脫胎而來的,因而基督教包含著成份極重的希伯來宗教思想。(略述基督教從猶太教的起源)1、承襲猶太教的《聖經》作為基督宗教經典的《舊約》部分。猶太教的《聖經》是希伯來宗教教義,教規的宗教典籍,基督教從猶太教脫胎之後,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經典為作自己經典的部分,因為基督教後來產生了新的宗教典籍,為作區別,遂將從猶太教接受來的《聖經》稱為《舊約》,主要是為了與基督教的《新約》相區別,《新約》中的基本思想實際上是對《舊約》宗教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救世主」思想為基礎的發展)。2、基督教吸收了希伯來的宗教思想基督教的一些主要宗教觀念都是來自於猶太教,這些宗教觀念原是歐洲傳統的希臘文化中沒有的,這猶如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佛教思想一樣。這些來自猶太教的宗教觀念是基督教教義的重要內容。主要有:(1)創世觀。基督教奉上帝為唯一的主宰、真神,認為他創造了世界,創造了萬物,也創造了人,即上帝從「虛無」之中創造了一切。上帝是完美的。這是猶太教的思想。(2)平等觀。猶太教主張「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亦然,只不過基督教在此基礎上作了修正、發展而已。基督教主張凡「凡信主的就叫上帝的選民」(不局限於猶太人),並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中人以範圍從狹隘的猶太一個民族擴大到所有民族,取消了種族信教的差別。宣揚只要是信主(上帝)者無論什麼民族,死後均可升入天堂。這就使「平等」的觀念更具有普遍意義,這是基督教比猶太教得以廣泛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3)愛博觀。猶太教宣揚神人之愛。即耶和華對猶太選民之愛。基督教則把這種神人之愛推而廣之,發展成為同胞之愛,人類之愛,要信徒消除隔核,愛人如已。信徒無論男女,全以兄弟姐妹相稱。來自基督教信仰的太平天國就聲稱:「天下多男人,都是兄弟之輩,世上多女人,都是姐妹之群」。宗教上的這種「愛」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進一步發展而成為「自由、平等、博愛」。極「左」思想只承認階級之愛。不承認超階級之愛。魯迅說:「賈府里的焦大絕不會愛林妹妹。」似乎表現的就是階級之愛的思想。蘇聯電影「第四十一個」在過去曾因描繪女紅軍戰士愛上白軍軍官之超階級之愛而受到批判。(4)救世觀。猶太人在亡國滅種之時,宣揚「彌賽亞」(「救世主」)是上帝派來拯救他們的使者,因而他們視「彌賽亞」為「復國救主」。基督教視「彌賽亞」下凡的肉身就是耶穌(「彌賽亞」即希臘文稱的「基督」)。他不但是猶太人的救主,而且是全人類的救主,凡信仰主的人,靈魂都可得救。這是西方基督徒普遍信仰的一種觀念。(5)救贖觀。猶太人要向神奉獻犧牲(羊)以贖罪,「替罪羊」即由此而來。「彌賽亞」降世殉道,就是為猶太人受罰贖罪,以使民族獲得拯救。基督教將其發展為耶穌受難說,成了本教的救贖觀。即上帝差子降世人間,被釘死於十字架,流血犧牲,代替人類祭獻給上帝作為贖價。因而人類便不需要自己去作犧牲或用祭品去代已贖罪了。(6)原罪觀。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因違背上帝之命被逐擊伊甸園,始祖對上帝的罪稱為「原罪」,因此人人生而有罪。這是猶太教的觀念,基督教全部承襲此說。鑒於「原罪」,因而人必須忍受苦難,以戒欲和修行來贖罪。基督教中的上述觀念都是在猶太教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二)法律西歐中世紀的法律來源於希伯來法、羅馬法和日爾曼法。西歐中世紀的法律之中教會法是最重要的。而教會法的主要來源卻是希伯來法律。教會法為全歐通用的法律,它在內容上與希伯來法律相似。內容主要有:1、神職與信徒(教會法)對神職人員和信徒教會法都規定了相應的權利、義務。神職人員以教階制約束,分為不同等級,教皇為最高職,是上帝在人世間的代表。教皇之下中大主教、主教、神甫、修士及修女。神職人員免服兵役,並按不同等級享有思俸和司法特權。2、婚姻:規定一夫一妻,並有近視禁婚原則規定。婚姻被認為是上帝的恩賜和安排,因而婚姻關係的確立,必須通過一定的宗教儀式才能認可。離婚是禁止的,離婚被認為是對上帝的不忠。故西方人舉行婚禮都在教堂,經教主代表上帝認可。不需結婚明,結婚信物就是金戒子。男女結婚也無需「媒婆」介紹。3、宗教罪。宗教罪是犯罪行為中最嚴重的罪行。違反教義、叛教、褻讀聖物被視為特別罪,按照法律要沒收財產,處以死刑。由宗教裁判所判處燒死或點天燈。4、民事罪。侵犯財產、侵犯人身、家庭均被視為有罪,均按希伯來方式處罪。主要借鑒「摩西十誡」。特彆強調「不可偷盜,不可貪念他人財物」等。總之,教會法在希伯來律法基礎上發展而來,貫串著信仰主義原則,以神的法規面目出現,與世俗封建法律相比,教會法具有更強的權威。(三)文學《聖經》——舊約是希伯來的結晶,既是宗教經典,亦是文學和歷史著作,它經由基督教深刻地滲入西方文化而影響到西方文學,受其影響的有這樣幾方面:①日爾曼人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法)、《羅馬之歌》(法)、《希德之歌》(英)、《伊戈爾遠征記》(俄)其主題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基督教色彩,表達了人與上帝的關係;②中世紀騎士文學:騎士文學宣揚忠君,護教,崇拜聖母、行俠除奸,這些都是基督教思想在文學上的反映。代表作品有《亞瑟王的故事》、《聖杯故事》、《特里斯丹和伊瑟》等;③中世紀戲劇:中世紀戲劇產生於基督教儀式,有所謂神秘劇、奇蹟劇等,主要上演聖經故事和聖徒傳說。雖然這都是宗教戲劇,但都是後來世俗戲劇的先驅。從歐洲文學的角度而論,對希伯來文學的承襲大體上是通過改編、模仿、借用和借鑒幾種方式。模仿和改編。中世紀西歐的教會文學是模仿和改編希伯來文學的典型。這些作品多出自僧侶之手,主要有故事、詩歌、戲劇和傳記等,其中大多根據《舊約》故事或詩歌改編而成。主題多是對上帝的讚美、歌頌或是對教義的宣傳。流行於英國的無名氏作《創世紀乙本》就是典型代表。作品成功地描繪了墮落的天使撒但以及地獄的情景,內容以《舊約》故事為基礎,只不過增添了一些民間的傳說故事而已。(英國作家拉什迪創作小說《撒旦詩篇》被認為是對伊斯蘭教的侮辱,遭到伊朗宗教當局通輯,要將其處死。)傳記多是聖徒傳,題材來源於猶太先知傳記,內容基本上是對那些為信仰而獻身的殉道者的生平記載,歌頌為上帝而殉道或棄世苦行。供用與借鑒。借用一是用希伯來文學名詞或典故以充實作品,二是借用希伯來文學故事以表現時代精神。但丁和莎士比亞是歐洲文學家用以創作的代表。但丁在《神曲》中多處引用《聖經》典故,作品的第二、三部的中心就是談論《聖經》。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說沒有一出不引用《聖經》的名詞或典故。故爾不讀《聖經》就讀不懂《神曲》。17世紀的英國大詩人密爾頓用希伯來神話寫了史詩《失樂園》,用參孫的傳說寫了悲劇詩《鬥士參孫》,法國悲劇作家拉辛利用《舊約》故事寫出《以斯貼記》和《雅她利婭記》;18世紀的歌德寫名著《浮士德》時,借用了《聖經·約伯記》的部分情節和手法,以表現日爾曼民族的實幹精神;19世紀俄國偉大小說家托爾斯泰尤其喜歡和崇拜希伯來故事,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時時流露出基督教的道德觀念。他以「勿以惡抗惡」、「善」等觀念,塑造的主人公聶赫留道夫是一個懺悔貴族的形象。其他歐美作家和詩人可說都毫無例外地從《聖經》故事中吸取營養。例如國人熟悉的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寫的雖是近代人的生活,無意宣傳宗教之義,但在無意之中卻隨處流露基督教意識,小說引用《聖經》在六十次以上。主人學習簡愛的思想行為,幾乎都與聖經揭示的精神一脈相通。由於歐洲文學對《聖經》名詞和典故的引用久盛不衰,沿續至今,所以有人認為要想研究歐洲文學必須先讀《聖經》這是頗有一定道理的。在當代,希伯來文學的影響仍然存在於一些歐美作家的作品之中。當代兩次大戰爆發,科技的突飛猛進,社會矛盾的尖銳複雜等等,使西方社會出現了嚴重的異化心理和精神危機。為表現這種狀態下人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不少文學家提倡以古代文明反對現代文學,呼籲皈依上帝,於是希伯來文學再次成為作家們借用和引用的對象。特別是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那種以夢幻形成反映人們思想的藝術手法廣為西方一些作家採用。在當代西方社會,出現了所謂「迷惘的一代」,表現這一代心理的現代派文學應運而生,各種文學流紛呈,而象徵主義最為典型。這派作品多以希伯來、基督教題材和象徵來描寫西方現代人的頹廢消極思想。運用這樣的合作手法,產生出了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如英國現代派詩人艾略特的《荒原》即是,這篇長詩以「偶像」象徵宗教,用「聖杯」象徵神力,「雷庭」象徵上帝,通過暗示,對比和聯想來表現「拯救」的主題思想。即提倡以宗教的力量來改變現實的精神狀態。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直接把希伯來文學中的人間樂園——「伊甸園」作為自己小說的標題,用象徵的方式表現人世間的孤寂、迷茫和背叛,揭示一切邪惡都是源於無知的真諦。總之,希伯來文學的影響不僅在古代、近代影響了歐洲文學,而且在當代仍然對西方文學發生著影響。(四)藝術希伯來文化對歐洲的藝術的影響也是明顯的,這主要表現在繪畫和雕塑方面。歐洲中世紀晚期(文藝復興時期)和近代是歐洲繪畫和雕塑勃興的時代。究其原因,首先應歸於希伯來文化的傳播和基督教對希伯來文化的承襲。希伯來文化中的故事和眾多的人物形象是晚、近現代藝術家們創作的源泉和力量,即製作的動力和素材。文藝復興時代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相當多的名作都取材於《聖經》故事。米開朗基羅創作的雕塑《摩西》、《大衛》是舉世聞名的佳作,他們都是《聖經》人物。拉斐爾的宗教畫《聖母馬麗亞》、《西斯廷教母》、《最後的晚餐》等無一不是取材於《聖經》,到近代,這種以《聖經》為題材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產生了不少聞名於世的傳世之作。希伯來的宗教音樂對歐洲音樂的影響也同樣巨大。猶太教的配樂讚美詩歌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一音樂傳統為基督教繼承,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後來的歐洲著名作曲家巴赫、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的創作。第四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徵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徵是指西方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某種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對穩定的本質的精神。這些特徵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形式。但就其本質上看是一致的,是貫穿始終的。據此我們可將西方文化概括為進取性、個體性和開放性等幾方面的特徵。下面對這些特徵分別作一論述。一、進取性——激進性進取性也就是激進性,所謂激進性是指西方文化在意識形態中所包含的一種昂揚精神、進取精神、開拓精神。這是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徵。這一特徵表現是多方面的,綜括而論文學上表現出對英雄史詩的崇拜、騎士精神的謳歌、冒險行為的讚揚以及掀起狂飈突進式的運動;在美學上崇尚陽剛之美、崇高之美;在哲學上以求「變」的片面的思辯,突破舊觀念的平衡,取得新觀念的躍進和突變;在藝術上崇尚動人心魄的悲劇性衝突,張揚運動和角力精神等。造成西方文化進取性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西方商品經濟的發展,二是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三是西方特殊的地理環境。西方經濟自古以來就不同於東方國家的經濟。東方是大河流域的大農業經濟,西方自希臘開始,工商業在經濟上就佔有極大比重,商品經濟發達,而且發展迅速。西方資本主義產生以後,生產力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生產方式不斷的變革,不像古代中國那樣長期「男耕女織」。西方經濟上的急劇變化導致人們觀念形態、文化心理和一切相關的文化領域的急劇變化。馬克思曾這樣描繪資本主義時代西社會觀念的急劇變化:「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固定的古老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取消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馬克思選集第254頁)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文化觀念就不斷更新,而且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新學說、新流派、新思潮風起雲湧,構成了西方文化日新月異的奇觀。尚武,這是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這種民族性格對西方文化進取性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西方人自希臘開始。就提倡尚武之風。這在古希臘的斯巴達表現是非常突出的,斯巴達人的母親在送子上戰場時就要囑咐兒子:「要麼拿著盾牌戰死沙場,要麼帶著傷痕凱旋歸來,如果你從戰場歸來毫髮無損,我將感到恥辱。」古希臘人生活中的軍事體育鍛煉,角力拳擊,在奧運會中提倡拼搏精神,人體雕塑對力的讚美……這些都是尚武精神的表現。及至羅馬,尚武之風更盛,以至羅馬人發展到以殘忍的角斗競技為樂;中世紀時尚武之風轉變為「騎士精神」,所謂「騎士精神」。就是武力冒險精神;近代這種尚武精神則轉變了為革命暴力對舊勢力強勁的摧枯拉朽的衝擊力。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理性的狂飈運動,巴黎公社起義的槍聲,都表現了西方人大刀闊斧的勇氣和氣魄。對社會的革新,西方人少有如中國古代那樣自上而下的溫和的改良,更多地是使用革命,暴力。改良只觸及社會的皮肉,而不能動其筋骨。西方地理範圍狹小,交通順利,國與國之間易於發生關係,這也是決定進取性特徵的一個重要因素。歐洲的地理環境促進西方諸國長期處在互相爭鬥之中。歐洲的歷史上,國與國之間戰爭頻繁,廝殺不斷,中國古代雖然也戰爭頻繁,廝殺不斷,但多是在中國一個國家範圍內進行的,就中國一國之內而言,還是相對穩定的。歐洲人處在他們那樣的生活環境之下要生存和發展,遇事必須當機立斷,不允許如中國人那樣「三思而後行」。這反映在文化上就不能講四平八穩、猶豫不決,而必須雷厲風行。西方文化進取性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第一,反對舊傳統和對宗教迷信的抗爭。(本內容的闡述以希臘文化的進取性為代表,並補充西方文化以後相關內容。見《古希臘文化》P8-9)。文藝復興及其以後歐洲的文化運動更加表現出了此種精神。中國文化的反傳統主要是在「五四」運動以後。第二,奔放坦露的民族性格。西方人多感情奔放,對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十分執著,羅曼羅蘭有「不自由,勿寧死」的格言,集中反映了西方人剛直性格的鮮明特點。在表達思想情感方面,西方人好直抒胸意,凡事不喜兜圈子,較少講隱諱、含蓄,不提倡「忍」。這與中國人「小不忍則亂大謀」,以忍耐求大目的的民族心理特徵形成鮮明對照。西方人打仗講「勇」。兵對兵,將對將,真殺實砍以勇相見,以力服人,即使解決個人之間的爭端也常以武力來決斷。「決鬥」是西方人解決爭端的一種獨特的方式,似乎少於講「禮」。這也是西方人「奔放」、「坦露」性格的表現。中國人則不一樣,我們有講「禮」的傳統,如「先禮後兵」、「退避三舍」、「攻心為上,破國次之」等等。這表明在文化心態上,西方人具有坦蕩的一面。在藝術上,西方人重視直觀感覺,講求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感受。例如西方雕刻、繪畫中的人物,都著力表現人們自然狀態,表現人們裸體美、力的美,而不加以過多地修飾。在造型藝術作品中,亦少採用含蓄的表現手法。從著名的表現女性題材的西方繪畫和雕刻中,我們較少看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種東方人的羞怯,文學上對英雄的歌頌,對愛情的歌頌都充滿一種狂放的熱情。對這種感情的瀉泄是大膽而不掩飾的。放蕩不羈的對異性的追求,是西方文學中的一個明顯的特徵。對愛情這樣的內心感情,西方人習慣於在語言上,坦白地表達,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不轉彎抹角,旁敲側擊。中國則不同,表達愛情講究含蓄,少於直露,例如「暗送秋波」,「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鴛鴦雙雙游,蝴蝶成對飛」,並蒂蓮,連理枝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人含蓄表達愛意的典型詞語。含蓄娓婉的表達愛意是中國的傳統。西方人表達男女之愛在行動上也是公開地表露,「擁抱」、「親吻」……這種方式與中國人對愛情的表達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按舊傳統,中國人像西方人那樣去表達愛情,就會被視為淺薄,甚而認為下流。這方面的例子是隨處可舉的。從行為方式上表明西方人性格的開朗坦蕩、奔放。第三,對力的崇拜對力的崇拜既表現在藝術的作品之中,也表現在文學作品之中。西方的雕刻、繪畫作品把「力」作為表現美的重要因素。一是直接通過形象來表現力,二是通過藝術構思來表達力。前者如希臘雕像《赫拉克勒斯》之類,作品極力刻畫人體塊塊飽滿的肌肉,以表現力量。後者如羅丹的雕塑《思想者》,思想者本應表現其腦力、智慧,但他的這件作品卻是有一位勞動者的形象,也有滿身突起的肌肉。他如此構思無疑是著意在突出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一樣是十分辛苦的思想,既一目了然,而又隱喻思想者力量的存在。西方文學中塑造了不少的人物藝術形象,這些被歌頌的藝術形象不少都是些能力過人的勇士,而不是智慧超人的智者。這同中國文學中的藝術形象的塑造是不同的。中國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往往帶有超人的智慧和賢德的特徵,例如上古的堯、舜、禹三王,都是禮、智、賢三者兼備的人物。從春秋戰國到鴉片戰爭,很多史書和文學作品中的英雄都是智者的形象,如孫臏、張良、陳平、官仲、樂毅、諸葛亮等。在中國文化的理念中,這些智者的形象比勇士的形象更為人們所推崇。智者比只有勇武精神的將帥高明。突出的例子便是藺相如與廉頗的故事。廉頗奮戰沙場,藺相如則運籌帷幄,後者的價值在人們心目中更顯得重要。項羽、張飛、李逵這樣的武夫雖然勇武,但他們的價值相比智者就顯得次要了。西方則不同,從古希臘神話到十七世紀的古典主義,從荷馬史詩到莎士比亞,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主角都是勇武過人的力士和英雄。相反,一些講謀略的人往往成為反面人物的化身,要遭到貶抑。例如《羅蘭之歌》中的加奈隆、《奧賽羅》中的伊阿古,他們都屬於智者,但都被描繪成叛徒或陰謀家。羅蘭的忠勇,奧賽羅的憨朴則被謳歌。這就構成了西方美學中以陽剛之美為特徵的獨特風格。第四、思維方式主張片面掘進,即強調事物的一個方面,加以發揮。中國文化講求事事穩重,因而「中庸」、「平衡」、「守常」成為基本的特點之一。中庸和策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徵:陳獨秀在《東西民族之根本差異》中說:「世或稱中國民族安息於地上,印度民族安息於涅槃……西洋諸民族好戰健斗……歐羅巴全部文明史無一字非鮮血所書」。與西方人「好戰健斗」相比,中國人確實是「和平文弱」的。和平文弱的性格這是中國文化「中庸和平」的表現和反映。「中庸」是儒家主張,先由孔子提出,然後發展。其精神是主張凡事不走極端,反對過猶不及,要不偏不倚,強調「中和」。在這種「中庸」之道的指導之下就要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來道家提出「不爭元德」使中庸思想更加發展,道家講求「不爭」是要求對諸事要採取和解與寬柔的態度,其目的在於「曲則全」。在這種中庸和平的文化熏陶之下,造就了中國人的「忍」的精神,「小不忍則亂大謀」就是這種文化心態的典型表現。這是一種消極的文化心理,與西方人的掘進精神大相徑庭。西方文化則不如此,西方不提倡中庸,思維方式上講求「變」,即追求不斷的變化、變革。哲學上赫拉克利特比較早地就提出「一切皆流」、「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思想。後來芝諾又以「飛矢不動」的詭辯從另一角度提出了對運動變化的描述。在整個思想發展上西方人突出片面性,不一定講求全面的平衡,他們把某些在中國可能視為片面的東西加以強調,甚而發展成為一種理論。西方哲學家常常不用對事物整體思考,執其一端便創立一種理論,一種學說,甚至發展成一個學派,形成一個主義。因此,西方文化經常出現思潮峰起,理論迭出的現象。例如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在這個世紀的初期是浪漫主義,隨後就是批判現實主義,後來是自然主義,再後來又是象徵主義。每一個流派的出現都伴隨著對前者某一方面的否定。到二十世紀,現代派的理論更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文學上所講的典型性,即典型論來自西方,這種文學理論要求文學創作要塑造英雄,樹立典型。而反對塑造英雄、無典型的現代派也是來自西方。這種不斷否定、不斷前進的特徵正是構成西方文化流派的一個基本特徵。強調片面以求新,從當代法國詩人伊夫·博納富瓦的一句帶有哲學味的格言可作極好的說明。他在一首詩中說道:「不完美是一種突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完美也是美,這是西方文化在文學創作,藝術創作中已廣為流行的一種新觀點,這種新觀點實際上很快形成一種新潮流。這種新觀點要求文學作品只強調某一方面就可以了,不必講求面面俱到。在實踐中,這種思想引導人們用「殘缺美」的審美觀念觀察和欣賞藝術作品。例如,西方的一些著名博物館中保存的許多古代雕塑,多保留著發現時的原樣,少臂膊缺腿,無頭無眼就任其保留原狀,不加修補。這種殘缺不全的藝術品給人以特有的美感。西方的一些古建築,也仍然保持著斷垣頹壁的樣子,不求修復完整,這方面例子是極多的。前者如希臘雕塑《維納斯》、《尼凱》,後者如雅典衛城、龐貝古城廢墟。對這些殘缺的藝術作品或古堡廢墟並不有意去修復,讓其保留不完整,這是西方文化片面求新的表現。第五,推重陽剛之美和崇高之美按一般的理解,所謂陽剛就是明朗剛捷,所謂崇高就是文字的華美加上雄辯力。舉例說,中國古詩「駿馬秋風翼北、杏花春雨江南」,這兩句中,前一句表現出來的就是陽剛之美,後一句表現出來的就是陰柔之美。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對中國古詩和西方詩歌中表現的不同的風格作過這樣的討論,他說:「中詩自身已存剛柔的分別,但如果拿來比較西方詩,則西詩偏於剛,而中詩偏於柔」。我們在閱讀古希臘、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啟蒙運動等不同時期的西方文學代表作品時,都會感到這種鮮明的特徵。西方文化中對人與人感情的描寫,缺少中國文學作品中那種纏綿和柔情蜜意。在論及崇高時,西方學者朗迦納斯說,崇高總是體現於一種措辭的高妙之中,這種以高妙文字寫成的東西會使智理警詫而又使合情合理的東西黯然失色,它有一種不可抗拒的作用,操縱讀者。這就是華美的文字及其可表現出來的雄辯力。當人們在閱讀西方文化名人的作品,例如莎士比亞的悲劇,巴爾扎克、左拉的小說時,就會感到自己的盛情受到一種力量的推動,在滔滔有如江河的語言中不由自主的沉浮,並得到一種升華。西方文化的陽剛之美,崇高之美在中國文化中不是沒有,而是相比之下要顯得弱些。二、個體性個體性是西方文化的又一個典型特徵。這一特徵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即已出現,到文藝復興時期發展到一定完美的程度,到資本主義現代社會則愈演愈烈,成為一個典型的文化狀態。所謂「個體性」就是指其文化意識形態中所提倡的個人本位。個體性強調對個人的人格、價值、尊嚴的肯定,對個人獨立性的宣揚。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個體性就是反整體性的一種特徵,它只強調個性的某些方面,而比較忽視總體的共性的某些方面。從文藝復興開始,個體性突出表現為對個人人格、價值、尊嚴等多方面的肯定,對人的個體獨立性的尊重與倡導。馬克思對這種個體性從理論高度給予了肯定和尊重。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的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即肯定「人」的自由發展,這表明了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了西方文化傳統中個體性的觀念問題的。西方文化的個體性,在思想上集中體現在它的人道主義傳統上;人道主義強調「人」的共性,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問題,不提倡「階級分析」,不提倡「人與人斗」。在行動上集中體現在自由競爭上,在文學藝術上主要表現為對個人情感的抒發與個人主義人格價值的肯定上。西方文化的個體性,以文藝復興時期「個性解放」的口號出現作為完整的表述。這一口號是對個體合理髮展正義性的肯定,是對摧殘人的禁欲主義的否定。在文藝復興時期這一口號的提出是反宗教的,是反神的,即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人道主義是個體性的集中表現之一,下面就人道主義對個體性的體現作些分析。人道主義我國又譯為人文主義,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人道主義首先肯定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它是由個人的價值來決定的。個人有價值。「人」也才有價值,例如但丁就認為一個人的高貴與低賤,不在他的出身、門第和其他別的因素,而完全取決於它自已。他說:「並非家庭使個人高貴,而是個人使家庭高貴。」他的這個說法首先把個人置於群體之上,是先決條件。沒有個人就沒有家族,沒有個人的高貴,也就沒有家族的高貴,個人是首先的。這就對個人尊嚴和價值作了相當重要的肯定。既然人是有個人價值的,那也是有自由意志的。但丁又說:「人類最自由的時候,就是它被安排得最好時候。」所謂意志的自由就是指不受任何壓制、蹂躪和摧殘的一種人的本性的自由而合理的發展。這種發展使人的創造精神得以充分發揮,使人的尊嚴得以確定和肯定,不受任何暴力和外來干涉的損害。中世紀教會摧殘人的本性,其主要武器就是「禁欲主義」。禁欲主義要人們放棄人應有的一切慾望,服從上帝的安排,接受神的主宰。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波科借上帝之口表達了對自由的看法:「我們交給你的是一個自由意志,你不為任何限制所約束,可憑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你本性的界限。」可見,他們把自由認為是人的本性,是人的個性。借上帝之口表達要求自由的願望,這是對禁欲主義的一種反抗。從文藝復興開始,直到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這一整個歷史過程都伴隨著對人道和理性的追求。從而形成了以人為中心,以理性為追求的整個西方文化大趨勢。換句話說「人道主義」和「理性」逐漸成為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成為資產階級的核心的思想意識。所謂以人為中心,就是以人的「自我」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以「自我」為核心的突出個體性的哲學思想和文學流源。可以說直到今天,這種大趨勢並沒有改變總的方向。對人的強調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說從古希臘時代就開始了。著名的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在他的劇作中說:「世上的希奇珍寶真不算少,象人這樣奇妙的卻很難找。」因而希臘的哲學十分重視人本身的研究。人是最重要的,普洛達哥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同樣的思想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也有表達,該劇寫道:「人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麼高貴!力量是多麼無窮!儀錶和舉止是多麼端正,多麼出色!論行動多麼象天使!論了解多麼象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因為人被強調,因而西方文化提倡從個人的感覺和經驗出發來審視社會和一切知識,即以人們為尺度來審視世界。例如達·芬奇說:「我們的一切知識,全部來自我們的感覺能力,」又說:「經驗是一切可靠知識的母親,那些不是從經驗里產生,也不受經驗鑒定的學問,那些無論在開頭,中間或末尾都不通過任何感官的學問,是虛妄無實、充滿錯誤的。」這些都是兩方人道主義的內容之一。以「人」為中心的這一思想是進步的思想。西方文化個體性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哲學思想和文學藝術的個人主觀性。先說是哲學。近代歐洲哲學是創始人之一的笛卡爾(法國)有一句哲學格言,即「我思故我在」,又一位英國哲學家貝克萊說「存在即被感知」。這種哲學觀點集中地體現了個人主觀性的哲學傳統,持這種觀點的哲學家我們還可以舉出一些。「我思故我在」是富有代表性的理論,這一理論由柏拉圖理論發展而來。這種哲學最核心的東西就是以「自我」為基礎,突出「自我」,強調「自我」。對這樣一種哲學思想,笛卡爾有這樣一種闡釋:「我能懷疑一切事物,只有一個地方萬無可疑,這便是「我」,我在這裡懷疑,故懷疑的我是存在的。」笛卡爾以「我」為基礎,並作為以個人解放為出發點的資產階級的哲學。笛卡爾以後的哲學家,如黑格爾哲學,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都是以自我為基礎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哲學思想的過分強調,便走向利己主義。再談談文學。文學以個人的情感為基礎,這是西方文學個人主觀性的表現。《哈姆雷特》對復仇的描寫,那是個人感情的抒發。這種以個人情感為創作基礎的文學以浪漫主義發其端。浪漫主義的詩人把詩的創作當做個人靈魂的呻吟和吶喊。他可用詩歌描寫個人的愛憎、希望、追求和嚮往。每一個浪漫詩人都有一個獨立的自我精神天地。法國浪漫派詩人維尼說:「怯弱的動物愛成群結夥,雄獅卻獨立荒原,詩人的步態正象雄獅。」這種獨立不羈的步態,反映出西方精神和文化的突出的個體性的獨立特徵。這種精神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個性解放和自由意志思想是一脈相在的。19世紀晚期的象徵派和二十世紀初的印象派的作品也反映了個人主觀性。這些作家的作品都在孤立地抒發個人內心的情感,而且把世界萬事萬物都塗上個人情感的主觀色彩,在他們的筆下,萬事萬物都失去本來面目,變成詩人某種帶感傷的,具有強烈個人情感的一種感受或印象,即以個人主義主宰詩境。印象派、象徵派的畫,人們看不懂。詩,人們讀不懂。這些流派的藝術家憑自己的主觀意志進行創作,認為「感覺」是什麼它就是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存在主義思想更具有鮮明的個體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個人的價值、尊嚴、自由遭到侮辱和踐踏,戰後,有識之士思索並尋求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復興,於是存在主義應運而生。存在主義一面鞭笞慘無人道的法西斯主義,一面高喊對人的價值的復興,因而頗得西方人的贊同和支持。事實上存在主義最本質的東西仍然是個人主義的,他們提出的人的本質、自由選擇、責任感等問題都是以個人為本位的。補充:「個人主義在現代西方文化中的表現」。三、開放性(參考:《西方文化概論》113-117)西方文化的開放性突出表現在其寬容的博愛精神和與外界的交流中不斷地更新和增宏自己這兩個大的方面。當然寬容和博愛精神是就其主要時期的主要方面而言,而且特別表現在對外來學說、外來思想的態度上。而不斷地更新和增宏自己也只是就其基本的面貌和主流而言。上述兩個特點的形成與其特定的地理環境,歷史特點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的特有規律密不可分。古希臘、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今巴爾幹半島南部,小亞細亞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島嶼。它的海岸線較長,島嶼較多。很早航海業和對外貿易就得到了較迅速而廣泛的發展,因此和其他地區特別是同古埃及、及東方各國很早就有了貿易的往來和文化的交流。這些古國的古老文明,對希臘文化很早就產生了影響,從而使它得到較快的繁榮和發展,另一方面,希臘的雅典等城邦的民主制政體的基礎是自由民,在自由民階層中所保持的相對自由和寬泛的政治氣氛以及探討學術的濃厚空氣的形成也是希臘文化繁榮的原因之一。德國藝術史家文克爾曼說:「古希臘藝術的繁榮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氣候,一個是政治體制,就希臘的政治體制和機構來說,古希臘藝術的卓越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自由。在希臘,自由隨時都有它的寶座。」①另外,歐洲諸國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史造成了歐洲文化的開放精神。因為這些國家,從遠古的歷史中國界的變遷,民族的遷徙,使他們對異族文化的接受與吸收成為家常便飯。有些國家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在古老的歷史中本來就是一個國家,它們的古老習俗、神話和民間傳說都有其一致性,這為它們之間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往來奠定了深厚基礎。歐洲各國的國界曾被封建王國的帝王嚴密封鎖過,但由於這些王國的國土比較窄小,並不能形成與中國封建大帝國相似的那種自給自足的長期閉關鎖國的自然經濟條件,所以它們與外界的往來是不可避免的。後來由於彼此的侵擾和爭奪使得原來的封建王國的封閉體很快解體形成一個與外界接觸頻繁的新局面。正如保爾·阿扎爾說:「然而,人使這些嚴格的邊界變得模糊起來,因為人們隨著征服、條約、對屬地的簡單而明確奪取在改變著它們。這些欄杆或被人們向前推移,或被人們向後退縮,時而被取消,時而又被樹立。舊的地圖不再適用了,地理學家們不停地在制定新的地圖。人們甚至想把整個整個的王國合併在自己的版圖之內,於是彼此間不再有比利牛斯山的界限了。從此產生了內部的矛盾:歐洲是一個各種形態的組合體,它宣稱自己是不可觸犯的,然而,它自己卻在不停地觸犯它。」①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是西方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資本主義本身就充滿著頻繁的無休止的商品的交換,充滿著資本主義的輸出和原料的輸入,為這種商業資本的交流和往來所促進的生產和科學發展,又為人類的交往和往來創造了越來越優越的條件。「越來越密集的航空線和航海線遍布整個地球,因此,引起了保爾、莫朗這樣恍然不悟的確言:『只有大地』。人們知道克洛代爾和馬爾羅在中國,紀德在剛果。歐洲旅遊的傳統,出現了到北美(亨利·詹姆斯、海明威)或到南美(阿斯圖利亞斯、博而赫斯)轉大圈子的新形式。」如果那位有興趣了解歐洲人交往的較詳細一點的情況的話,我勸他們讀一讀《什麼是比較文學》的第二章,這裡詳細介紹了歐洲的作家學者和旅遊者們從十六世紀到今天同世界交往的情況,那是相當使人大飽眼福的。這些旅遊者們象拉封丹筆下的春燕,一方面把本國的文化信息帶給對象國,另一方面又把對象國的文化春泥銜來,營築歐洲文化的窠穴,形成了歐洲文化的智慧大本營和開放型的知識寶庫。人們不會忘記十字軍東征的軍人維勒哈瑞所著的編年史資料里有多少東方智慧,忘不了參加義大利戰爭的杜蓓蕾先生從義大利的文化里吸取了多少對七星詩社有利的營養,忘不了文藝復興時期蒙特涅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文化中所攝取的精髓,忘不了啟蒙運動中的主將伏爾泰在受到路易十四衛團長洛安騎士的棍棒的敲打以後逃亡英國時,從英國文化中所吸取的豐富營養,也不會忘記,法國的首都巴黎曾被它的大詩人阿拉貢讚賞地稱為「世界公民的避難所」,它曾收留了來自幾大洲的落魄文士,使他們安心在那裡從事文化活動。這樣的事實充滿著整個歐洲的文化史、思想史和哲學史。歐洲文化的開放性是歐洲迅速發展的一種文化生理的需要。自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歐洲這位資產階級的文化巨人,便懷著便便空腹的巨大需要來吮吸世界文化的乳汁,來保證自己文化機體的迅速成長的迫切需要。儘管它這種做法有點不大體面和光彩,但它的成長對人類文化發展的促進確是有益的。資產階級的新生面臨的第一個需要就是掌握人類的文化財富來保證自己的發展有一個良好的氣候。文藝復興中出現在歐洲諸國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熱,正是這種迫切要求的鮮明表現。資產階級不能憑空創造自己的文化,它必須全力、毫無保留地、搜羅一切封建的、奴隸制的乃至遠古的古老文化來為自己服務。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國所出現的文化繁榮和造就的無數輝煌的文化巨子都具有這種以希臘羅馬文化為旗幟的鮮明特點。當時的許多詩人、作家,如莎士比亞、蒙特涅、龍沙、杜蓓蕾,首先是學之有素的飽學而博學的大學問家,其次才是一位詩人和作家。法國在當時成立了法蘭西學士院,正是這一時期文化高度發展的標誌和明證。可以說,文藝復興是歐洲資產階級文化高度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歐洲資產階級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的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掃除愚昧淺見、孤陋寡聞和鼠目寸光的封建殘餘勢力,為資產階級的登基加冕做輿論準備。所以當時的偉大思想家們在封建勢力還相當猖獗的情況下奮力鬥爭。雖然伏爾泰、盧梭等都屢遭迫害,但他們所做出的光輝業績卻在西方文化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英名。啟蒙運動的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打破了古典主義時代歐洲中心的傳統文化偏見,大膽向東方,向一切文明的國家張開求援之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高舉批判的旗幟對當時一切狹隘偏見和一切思想束縛進行了頑強的鬥爭。用理性的光輝掃蕩罩在歐羅巴大地上的一切宗教的陰霾和封建殘餘的影響,盧梭說:「人生來是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①為了真理,為了自由,必須同宗教的愚昧觀念作鬥爭,必須大力宣傳理性的崇高,他們所進行的不只是改良,而是一場天翻地覆的思想革命。保爾·阿扎爾說:「十八世紀不滿足於改革,它要打翻的是十字架,它要用革命取消的是上帝與人相通的思想,它要摧毀的是生活中的宗教觀念。」②為了達到這一艱巨而宏偉的目標,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大膽向東方文化吸取有益的知識和思想,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充實自己的著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奮鬥。首先,他們對待世界文化的態度是平等的,他們擯棄了英、法傳統中夜郎自大的傲慢態度,心平氣和恭恭敬敬的向一切有智慧的民族文化學習。啟蒙運動中的主將狄德羅和伏爾泰曾虛心地向中國學習,有人指出孟德斯鳩的《法意》(或譯《論法的精神》)是受到中國道家思想影響而寫成的。他在大百科全書中所寫的《中國哲學》的條目里盛讚中國的思想。伏爾泰是啟蒙運動中掌握中國知識最為豐富的一位作家,被當時的法國人尊稱為「中國之王」。伏爾泰寫道:「歐洲的貴族同商人,凡迂東方有所發現,就只曉得求富,而哲學家倒是在那邊尋得一個道德的新世界。」從中國的儒家經典中擷取了大量的思想財富來豐富自己,從而形成了自己以道德為中心原則的思想。歐洲的很多哲學、家思想家都高度評價中國的哲學,他們都多少對中國的文化和思想有些偏愛,他們的這種偏愛中,不只是個人的興趣問題,而反映出西方文化的開放性的典型特徵。西方文化的開放性,使其在歐洲內部的國與國之間,在頻繁的文化交流中互相促進互相溶合,並逐漸轉向對東方,對拉美的開放和交流,這種開放的精神做為一種西方文化的特徵積澱在它的機體之中,形成與中國文化迥異的特點。它敏感尖銳、多變,更新的周期越快越來越短。尤其發展到二十世紀以後,其發展之狀更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第五章基督教與西歐封建文化第一節早期基督教一、基督教的產生及早期的發展「基督」意為「救世主」,系拉丁文「Christus」(基利斯督)的漢字音譯。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古以來它有著極其廣泛的信奉者,它對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過極其重要的影響。即使在現代也仍和一些國家的政治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仍然是廣泛流行的一種宗教。因此研究基督教,考查它的歷史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它的產生和演變也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內容。不了解基督教,就不能透徹了解西方(歐美)從古至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在了解基督教之前,應對宗教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宗教是什麼?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宗教歷史上,有如下幾種代表性認識:「宗教是神的啟示」(神創宗教論);「宗教是人的天賦觀念,是人的永恆情感」(宗教人性論);「宗教是人類對未來美好的嚮往和追求」(宗教人/性論);「宗教就是道德規範」(宗教功能論);「宗教是一種人生態度」(自我意識,自覺意識論)。經典作家對宗教有精闢的論述。恩格斯說:「一切宗教,不是別的,正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支配著自己的那種外界力量,在人們頭腦中幻想的反映,在這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非人間力量的形式。」(見《論歷史科學》P86),馬克思也指出:「宗教的苦難既是現實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正像是沒有精神的狀態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見《論歷史科學》P89)基督教的產生和演變的歷史事實,符合馬克思的科學的論述。對宗教的本質,我們可以概括為如下三點認識:宗教是一種歷史社會現象,並非是神靈的啟示;宗教有固定的組織,有活動、有社會影響,因此是一種社會力量;宗教是一種思想體系,它有自己的教義、教律、教禮,都有自己特有的宗教神學理論。對於宗教的本質,這是我們認識宗教必須應當把握的,也是我們了解基督教所必須的。1、基督教產生基督教最早產生於巴勒斯坦,它是公元一世紀左右在巴勒斯坦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概括地說基督教是古代這一地區特殊社會環境,激烈的社會鬥爭和民族鬥爭的一個產物。公元前64年,巴勒斯坦被羅馬征服,龐培把猶太置為屬國受敘利亞總督節制。羅馬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統治之後,一方面利用猶太國王和祭司統治人民,另一方面羅馬統治者又直接地對猶太人進行橫暴的武力掠奪,徵收沉重的捐稅。被猶太人奉為神聖的耶路撒冷神廟及其寶庫多次被羅馬人洗劫,致使猶太人十分仇恨羅馬,多次爆發反羅馬的起義,羅馬人殘酷地鎮壓了猶太人的反抗,被俘的猶太人或賣為奴、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公元66年,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人民起義,歷史上稱為「猶太戰爭」。這次鬥爭是由於羅馬總督橫蠻掠奪耶路撒冷神廟而引起的,猶太各階層都參加了反羅馬人的鬥爭,人民起義堅持了四年,最後被羅馬軍殘酷的鎮壓下去了,被俘者2000多人,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處死,其情景慘不忍睹,釘有猶太人的十字架,一個接著一個,以至於「沒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沒有十字架再釘人。」除死難者外,耶路撒冷居民有七萬人被賣為奴隸。起義雖然失敗,但給了羅馬人以沉重的打擊。猶太人反對羅馬統治的鬥爭,對羅馬人深刻的仇恨,反壓迫、反剝削的思想,促進了猶太人中新的宗教思想和教派的形成。尚在羅馬征服猶太以前,猶太下層居民中就已流行反對王權和猶太教正統教派的秘密教派。他們在秘密結社中實行財產公有,宣傳反壓迫,反剝削,祈求「救世主」的來臨,宣傳結束現存的王朝統治。當後來反對羅馬的鬥爭遭到殘酷鎮壓以後,猶太民眾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憤怒和絕望之中,只好轉而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降臨上面。他們希望救世主把他們從被奴役,受壓迫的困境中解救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猶太人中形成了一個信奉「救世主」,祈求「救世主」早日降臨人間的群眾運動。這樣的宗教群眾運動以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為中心,逐漸轉入敘利亞、小亞細亞和埃及一帶。信奉者逐漸擴大,不只局限於猶太人,羅馬帝國境內被壓迫的其他民族的下層民眾也成了「救世主」的積極信奉者。這一宗教運動便打破了猶太人單一民族的界限形成了多民族信奉的基督教。基督教最初就是作為這種被壓迫群眾的運動而產生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它最初是奴隸和被俘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恩格斯《論早期基督教的歷史》,見《馬恩全集》V22,P252)。基督教最初是作為猶太教的一個支派,一個異端的支派而出現的。猶太教在社會的大變動中分裂出一些支派,主要的支派有以西尼派(亦譯為艾塞尼派)、吉羅特派(又稱狂熱派或奮銳派)法利塞派等。吉羅特派代表城市窮民、丐乞的要求,宣傳推翻羅馬統治,主張天國最後的審判。該派宣揚現實世界充滿罪惡,不可能改善,最終將會毀滅,將會有「世界末日」。當「世界末日」到來時,上帝會對一切活著和死去的人進行審判,善人會升入天堂,惡人將打下地獄。面對現實,該派主張推翻羅馬統治要使用暴力,所以是一個比較激進的派別。法利賽派系保守宗派,代表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利益。主張嚴守教義,以求得「救世主」的解脫。以西尼派代表下層牧人的利益,信仰「彌賽亞」(「救世主」)對人類的拯救,不主張鬥爭,希望救世主早日從天而降。主張財產公有,過禁慾生活,據說耶穌就出自這一派,因而這一派與基督教的起源關係極大。以上各支派在宗教思想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相信「救世主」。「救世主」的思想開始是由所謂「先知」宣揚和傳播的,是猶太教原有的思想之一。在耶穌以前的著名的先知約翰就宣稱:「上帝的統治即將來臨,他的公正的意志,將在人們心中和生活中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那時,將沒有罪人的立足之地,末日審判,罪人都將滅亡。」他督促人們準備迎接這個轉折關頭,要懺悔自己的罪過,取得上帝的寬恕。指出凡表示悔改的要用約旦河的水來沐浴洗凈。這種「救世主」將為人類帶來解脫的思想,經過廣徑流傳、最終排斥了其他教派,成為猶太人中與正統的猶太教對立的新宗教——基督教。基督教所宣揚的宗教思想是有一定的思想來源的,對此恩格斯作了論述。他指出基督教的思想來源一方面是東方神學,一方面是庸俗化了的希臘哲學,特別是斯多葛學派的思想。猶太教神學就是東方神學,該教信奉耶和華神,把耶和華神視為萬物的主宰。此外還吸收了其他東方的神學思想,例如埃及的、伊朗的……等等。基督教的一些思想,早在希臘的斯多葛學派思想中就有了,例如斯多葛的代表人物辛尼加就主張恬淡寡慾。基督教還把希臘哲學中的「羅格斯」(中譯為「道」)作了宗教性的解釋,認為它是上帝和萬物之間的中介,主張服從命運、服從神的安排。2、早基基督教的教義和組織(1)耶穌的傳說基督教的傳說把耶穌認為是創始人,他就是「救世主」的具體形象(肉身)。基督教的四部《福音》書宣揚耶穌的生平事迹,加上了不少神話。《新約·福音書》中說:耶穌是巴勒斯坦「加利利」人(約公元1—344),其父為木匠約瑟,母親瑪利亞為童貞女,因上帝顯靈而孕生耶穌於「伯利恆」。福音書中把他形容成神話般的人物,說他是上帝的兒子,為了拯救人類於苦難之中,上帝顯靈使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未婚而孕生下耶穌。耶穌長大之後頗具神力,在巴勒斯坦傳道多次表現出醫治病人,驅逐魔邪、起死回生等奇蹟。他收了十二個門徒,在猶太人中宣傳他的宗教主張。他常用寓言或比喻來宣傳教義,他傳教的言辭因而具有詩一樣的魅力。耶穌他教人要忍受苦難,信仰上帝、虔誠悔罪,要信徒照上帝的要求具有好的品質:「純樸而自然的虔誠,純潔而正直的生活,無私的善良和仁慈。」具有這種沉重品質的人,死後就可以升入天堂,否則就會下地獄,他宣傳富人和剝削者是有罪的,是邪惡的,他們的靈魂要升入天堂「比駱駝穿針孔還難。」他宣傳反對羅馬,仇視羅馬,宣揚羅馬是「魔鬼的住處,是污穢之靈的巢穴。」是「巴比倫大淫婦」,終將要毀滅。耶穌的活動,引起了猶太上層和羅馬統治者的仇恨。據說最後他們勾結起來,用30塊銀幣收買了耶穌的大弟子猶大。將他逮捕。於一個星期五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星期日)耶穌復活,不久升天。因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後來基督教就用十字架作為標記,並將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復活節,將每年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其實,歷史是否真有耶穌其人,至今尚無定論。(2)基督教的原始教義早期基督教的教義,主要體現在《啟示錄》中,教義主要內容表現在如下方面:a、信奉上帝耶和華,相信「救世主」不久就要下凡,拯救人類擺脫苦難。堅信救世主會駕著彩雲到來,那時,上帝的統治就會顯示它的權力和榮耀,並將以末日審判宣告現實世界的終結。b、主張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種族,不分階級,不分社會地位一律平等;要求信徒把財產獻出來,一起過共產生活(反映了勞動群眾的社會理想);c、鄙視富人,反對羅馬帝國的統治,不拜羅馬的神靈,不拜羅馬的皇帝像。詛咒羅馬統治就要傾複;d、提倡禁慾思想:之所以提倡禁慾,在於教徒(下屬民眾)把肉體的慾望看作是一種罪惡,因為在奴隸社會,世界的一切,包括奴隸的人身都是奴隸主的,只有奴隸主才能恣情縱慾,而奴隸不可能實現任何物質的慾望。他們把肉體的慾望看作是罪惡,就是希望消除連身體都不屬於自己的罪惡的世界。基督教的這些教義中所宣揚的救世主思想雖然是一種自我麻醉,但就其反抗羅馬帝國統治來說,是具有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鬥爭精神的,這在當時也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同時,基督教並不反對奴隸制度,也不主張暴力鬥爭以實現其教義。當時羅馬帝國的統治比較穩固,奴隸和其他窮苦人民的起義鎮壓下去,由於基督教這種教義十分投合下層民眾的意願,表達了他們的思想,所以在絕望之中,人們便紛紛加入基督教。(3)組織基督教的組織形式源於基督教的理想,基督教宣傳要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國」,在這樣的理想王國里,沒有私有財產,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和剝削,最早的基督徒就照這樣的理想組成宗教社團。基督教的早期組織為基督公社,最早的文獻《約翰啟示錄》曾記載小亞細亞有七個基督公社。在公社中,信徒們的財產都是公有的,人們過著平等的生活,他們一起舉行宗教儀式,諸如祈禱、讚歌、洗禮、聽道、聚餐等。公社的主持者稱為「使徒」,主要使徒包括長老、助祭。公社對教徒中的孤、寡、病、殘予以救濟;還出資贖回成為罪犯或戰俘的教徒;幫助教徒解決緊急困難,勸諭人們要寬待奴隸等。教徒都有共同的行為規範,其誓言是:①不欺騙、不說謊;②不偷盜、不姦淫;③不作邪惡的事;④不背叛教。基督教徒所遵循的誓言是源於《摩西十誡》的精神,即:不敬他神(只信上帝)、不拜偶像、不妄稱神召、當守安息(勞作六日、第七日為聖日,應當休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竊、不作偽證、孝敬父母。(見《比較宗教學》)公元二世紀,基督公社逐漸形成有組織的教會,出現了專門負責教會事務的教士(一般神職人員),長老(教徒首領)和主教(教區主持人)。後來,基督教新教稱教務人員為「牧師」,此稱呼源於《聖經》,《聖經》以牧人比喻耶穌,以羊群比喻教徒。教會由於教徒的捐獻也漸漸積累了教產,教產由主教管理。二、基督教早期的發展演變(1)經典基督教的經典就是《聖經》。《聖經》包括《舊約》和《新約》,《舊約》是猶太教的經典,《新約》是基督教興起之後才有的。在二世紀後,基督教的經典逐漸形成,它主要包括四部福音書,即《馬可福音》、《馬太福音》、《路伽福音》和《約翰福音》,此外還有《使徒行傳》、《啟示錄》等。「福音」即好消息、福音書主在是宣揚耶穌的生平事迹。有關於耶穌的事迹、基督教的教義、思想等都來源於福音書。(2)基督教的傳播和演變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傳入羅馬,起初只在下層社會流行,因為它的教義反對羅馬的統治、詛咒羅馬帝國,因此遭到羅馬皇帝的迫害。根據塔西陀的記載,在尼祿皇帝當政時,有許多基督教徒就曾被橫加放火焚燒羅馬城的罪名被處死。羅馬統治者企圖用強權來消滅基督教,但未能得逞,隨著羅馬奴隸制危機的加深和羅馬皇帝殘暴統治的強化,基督教傳播日益廣泛。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它的性質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傳播過程中,基督教信眾的成份首先發生了變化。一些富人(商人、大地主等)也加入基督教。公元2世紀與3世紀間,一些富有的社會上層人物對奢侈糜爛的帝國感到失望,也漸漸皈依教會。他們捐獻財產,加之又有文化教養,因而逐漸在教會中取得了領導地位。在公元2世紀後期,基督教就從最初「受苦受難人」的宗教逐漸向富有者,統治階級的宗教演變。無論在成份上、組織上和教義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會漸漸擁有大量的產業和金錢,擔任教會職務變成了有利可圖的事業,教會逐漸被一些有財有勢者所控制。教義的變化是最突出的變化。變化中的基督教思想在原始教義之外,加上了這樣一些新的內容:a、「原罪說」。原罪說來源於《舊約》中有關亞當和夏娃的「罪」的思想(略述亞當、夏娃故事),認為不只是富人、惡才人有罪,人人都是有罪的,因此,每一個人都需要由上帝來拯救;b、忍耐服從。勸人們要忍耐現實的苦難,要服從命運的安排,不作暴力反抗的事。同時提倡博愛,要愛所有的人,甚而要愛仇如己。如《馬太福音》中在說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之後,又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惡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轉過來由他打。……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居,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V5,第33、43—44C)。要人們寄希望於來世。c、宣揚君權神授。基督教由反對羅馬的統治轉而號召人們服從神授的政權,號召奴隸要順從主人。《新約·羅馬書》中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從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自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罪。」《彼得前書》。還宣揚說:「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有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這一類新的教義的出現使基督教越來越符合富人的口味,而原來反羅馬的情緒也漸漸地淡薄了。在基督教的發展過程中,教階制也產生了。教階制是基督教組織的宗教管理體制,這種制度是仿照羅馬帝國後期的官階制形成的。主教、神父、助祭三品位構成教階的主體。主教是一個城市中教會的首領。隨著基督教成份、教義和組織的變化,基督教本身也開始出現分化。這時候堅持原始教義的教派被視為異端。例如蒙坦努派,該教派反對同羅馬妥協,反對教會擁有財產,其思想不符合基督教新思想的潮流,因而受到排斥。三世紀危機以後,基督教迅速發展,甚而一些大官史,皇親國戚也加入基督教,有些城市逐漸成了教會中心城市,如羅馬、亞歷山大里亞,拜占建等城。基督教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被羅馬統治者鎮壓到利用的過程,開初羅馬皇帝對其採取迫害的政策,因其不敬羅馬神而被壓制發展。戴克里生時就曾大肆迫害基督教,他沒收教會財產,屠殺基督教徒,焚毀基督文獻,但這時的基督教已經成為一股巨大的社會力量,戴克里先的迫害反而加速了它的發展。到君土坦西時代,由於基督教發生了演變,被統治階級利用的條件已經成熟,因此君土坦丁便改變政策,開始承認它的合法地位。313年,君士坦丁公布了「米蘭敕令」,允許基督教徒信仰自由,發還被沒收的教財,並對教會加以保護,還對教會的僧職人員給予一系列特權,如免稅、免役、有權接受遺產等。主教還有權釋放奴隸。君士坦丁本人還積极參与教會事務,慷慨捐贈,臨死時還受洗入教。這樣,基督教便開始成了羅馬奴隸制帝國的精神支柱。基督教在獲得羅馬帝國承認以後,內部產生了教派分裂,分裂成正統派和異端阿里烏派(阿里烏派)。正統派主張聖父、聖母、聖靈三位一體,阿里烏派則主張基督具有人性(人的本質),反對教會上層特權和財富,堅持早期教義,該派反映了下層人民的思想。325年君士坦丁召開了「尼西亞」宗教大會,正式斥責阿里烏派為異端,統一了基督教的教義,還規定了基督教的重要宗教慶節,每年春分月園第一星期為復活節就是此時確定的。(君土坦丁在尼西亞宗教會上還規定以凱撒制訂的「儒略曆」(「儒略」為凱撒的姓,亦譯作「尤里烏斯」)為基督教的曆法,但未規定那一年作為儒略曆的起點。後來到公元6世紀時,基督教徒上推五、六百年,把傳說中的耶穌誕生年說成是公元元年。所謂「公元」依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以拉丁文A、D表示,在此以前稱為公元前,英文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此後,這個曆法稍有變化,進而發展成為現在世界通用的公曆,這就是公曆的由來。)正統派後來發展為東正教,阿里烏派在君士坦丁死後幾十年逐漸傳入蠻族地區,與蠻族反羅馬的鬥爭相結合。該教派也傳入北非,並在北非得到發展,與北非反對羅馬統治的鬥爭結合。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進一步提高了基督教的地位,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這標誌著基督教已完全成了羅馬帝國統治的精神支柱。公元455年,羅馬大主教利奧一世自稱「教皇」,從這個時候起,基督教便開始有了教皇。教皇宣稱是基督在人世上的代表,他在教會、信徒中具有最高的權威,現在教皇住在羅馬「梵蒂岡」,亦稱「羅馬教皇」。基督教發展到中世紀,它又成為西歐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基督教對歐洲社會和思想文化的控制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成為中世紀歐洲的精神主宰。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基督教經過改造(宗教改革)又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服務的宗教,不但流行於歐美,進而傳播到世界更廣泛的地區。第二節教會的統治與西歐文化一、基督教會的統治(5——15世紀)5——15世紀基督教會在西歐的統治,主要的標誌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精神上的,即基督教教教義成為西歐社會思想最強固的網羅;其二是政治、經濟上的,即基督教會是整個西封歐封建主義的最頑固堡壘——封建統治的國際中心。要很好理解基督教的統治,有必要先了解以下問題:1、基督教的兩大教派隨著西歐封建制的確立和發展,奴隸制時代出現的基督教逐漸演變,成為了適應封建社會需要的統治宗教。又由於歷史的原因,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便形成了兩大派別,公元1054年,兩大教派正式分裂成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天主教:又自稱「公教」,是以羅馬為首的西部教會。天主教除主張崇拜天主(上帝)和耶穌而外,還崇拜「聖母」瑪利亞,強調教徒必須服從教會權威,聲稱教士有受自天主的秘神權力,可以對世人定罪或赦罪,並有一套森嚴的教階制,它統治範圍是西歐各國,流行於拉丁語區。東正教:又自稱「正教」,意思是正宗教會,是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部教會。正教否認羅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權力,主張除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在教義上與天主教略有分歧。5—15世紀時,東正教直接受拜占建帝國控制,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因為宗教儀上都用希臘語,故東正教也稱希臘正教。十六世紀末,東正教在莫斯科設立大主教後,又逐漸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受沙皇政府控制。至十八世紀,東歐有些國家的東正教教徒宣告在行政上對君士坦丁堡獨立。東正教流行範圍主要是東歐,即東歐的希臘語和斯拉夫語地區。2、教父學基督教作為一種精神統治工具,主要是通過它的宗教神學理論,也就是所謂「教父學」。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經羅馬皇帝君士坦丁325年在尼西亞召開了第一屆宗教會議,統一了教義,制定了「尼西亞信條」,這個信條後來經過奧古斯丁等神學家(基督教所謂「教父」)的證論和注釋,便成為一個系統的基督教主義的準則,這一套神學理論就被稱為「教父學」。教父學最基本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即「創世說」、「三位一體說」、「原罪說」、「救贖說」和「天堂地獄說」,在基督教占色對統治的時代,凡對這些教義持異議者就被視為異端。教父學的這五個方面緊密聯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整個理論體系的內容有如下幾點:(1)世界萬物均是上帝從虛無中創造出來的,因此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創世說」);(2)上帝是一個有意志、有智慧、有感情的人格化的神,它具有所謂「聖父」(即上帝)、「聖子」(即耶穌)和「聖靈」(神的流出物)三位人格,而三者又存在於相同的一個神的實體之中(「三位一體說」)。(3)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和違背上帝之命,偷吃了「伊甸園」中的「知善惡樹」上的禁果犯了罪,因為他們作為人類的始祖,所以其子子孫孫,即每一個人生來就是有罪的(「原罪說」)。(4)人類註定要世世代代受苦受難,只有救世主耶穌為人類救贖,人類才能解脫(「救世說」)。(5)要求得解脫,必須忍受現世苦難,能忍受現世苦難的人,靈魂就能進入美好的境界——天堂,否則就愛會受到打入地獄的懲罰,永不得救。因此人們應當鄙視現世生活,絕情吃苦,禁慾清心(「天堂地獄說」。)3、教會(天主教教會)在基督教的早期,教會作為一種宗教組織尚未產生。當時的宗教組織是基督公社,在發展過程中,公社逐漸演變成了教會。教會最初只是教徒聚會的場所,一個聚會場所就是一個教會,彼此沒有從屬關係。「尼西亞會議」以後,教會便由聚會場所變成了控制教徒的組織,並被視為是上帝在現世的代表組織。教會主要的職能是主持七種「聖事」:(1)洗禮(入教儀式);(2)堅信禮(堅定信徒信仰);(3)懺悔禮(教徒向神職人員坦白所犯罪行並表示悔改);(4)聖餐禮(即「彌撒」);(5)終敷禮(教徒臨終前由神職人員敷「聖油」,以此赦免一生惡罪);(6)婚配禮(主持教徒的結婚儀式並為之祝福);(7)授職禮(神職人員就職神聖化儀式)。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特別是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之後,教會組織就按羅馬行政區域來劃分了。宗教管理體制上設立了主教、大主教。大主教是一個大城市的教會主持人,要統轄附近各教區。當時的主要大城市是:羅馬,亞歷山大里亞,安條克,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等。君士坦丁堡後來取得了對東部四大城市的領導地位。羅馬城的大主教,因其教會地處首都,政治經濟勢力最大,又據說羅馬教堂是由耶穌的大弟子彼得創建的,因而地位最高。455年,羅馬的大主教利奧一世接受皇帝的授權成為了第一個教皇。八世紀中葉,經過「丕平獻土」正式形成擁有一定版圖的教皇國家。(參見劉明翰:《世界中世紀史》)。在封建社會初期,由於王權微弱,封建割據嚴重,天主教趁機擴張,不但成了西歐社會的精神堡壘,而且成了西歐最大的封建主,羅馬教皇也就成了封建地主的代表。4、天主教會的統治(教會——西歐封建勢力的國際中心)①經濟上——擁有西歐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最大的封建地主。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封建地主。教會通過國王、教徒的贈予和貢獻。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在西歐各國,教會佔有的土地一般都在三分之一以上,這些土地上的農奴直接受到教會的剝削。教會又向全體居民徵收什一稅,教會利用各種宗教迷信勒索敲詐,而本身又享有免稅的特權,所以教會十分富有,實際上是從不會破產的封建主。由於教會經濟上的富有和它的特殊地位,所以教士、修士大都生活奢侈,行為放蕩,(可舉小說《牛虻》中主人公亞瑟的生父蒙泰里尼說明)。②政治上——最高統治者——西歐國際政治中心教會有一套完整的宗教組織,它按照封建等級制的原則建立了「教階制度」,形成了嚴密的統治系統。羅馬的教皇為最高宗教首腦,教皇亦稱「羅馬教皇」,居於梵蒂岡。教皇從大主教中選舉產生,任期終生,他被視為是「基督在人世間的代表,」是「永無謬誤」的「教皇」一詞來自拉丁文,原意為「父親」。教皇之下設天主教、主教、神父等等。主教各有轄區、管理本區內的宗教事務,其宗教權力一直達到下面最小的鄉村。鄉村也設教堂,置教士以管理民眾的宗教事務。教會是西歐最大的政治團體,擁有政治上的實際權力。教皇格利哥里七世認為教皇權力由基督使徒承襲而來,為上帝所授予。教皇擁有對一切教徒管轄的最高權力,國王是教徒,當然應服從教皇的管轄。理論上比喻說:「教皇的權力好比太陽,而國王的權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芒是向太陽借來的。」因此,教皇有權控制國王,教皇的權力表現在有權要求國王作懺悔,有權解除臣民(教徒)對國王的服從,有權開除國王的教籍,甚而廢黜國王。教皇的權力到英諾森三世時達到頂峰。德國皇帝被教皇廢黜的事可以說明教會政治力量的強大。德皇亨利四世因主教授職權與教主格里哥利(1073—1085)鬥爭。德皇企圖推翻教皇統治,進行了反教皇的種種活動。1075年,教皇下詔。宣布開除德皇亨利四世的教籍,廢止他統治德意志的權力,並宣布解除德國基督教教徒對亨利的效忠無效,這樣一來,德國的反皇帝勢力遂要求皇帝退位。教皇的詔令使德皇亨利陷入無奈之中,不得不改而向教皇求情。1077年1月亨利專程到義大利教皇的居住地——卡諾莎堡求見教皇。教皇拒不接見,逼得亨利赤足跪在雪地中哀求了三天,最後才得以晉見教皇。教皇見亨利屈服,才表示同意恢復他的教籍和對德意志的統治權力。教會宣稱,教會的教條同時是政治信條,聖經詞句在各法庭中都具有法律效力。教會在各地設立了宗教法庭——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審理一切宗教犯罪。凡不合基督教信條的,一律被教會視為「異端」並遭到迫害,直到把人燒死。10—13世紀,教會曾以異端、女巫等罪名燒死無辜婦女數千人;14世紀初,一個宗教法庭還對已死的89人判處異端罪,這些人的後三代均因前輩的異端罪而遭到株連。③天主教會對思想文化的統治中世紀時,基督教的迷信神學思想是當時的統治思想,它嚴密地控制了這一時期的思想和文化,以致於政治、法律、哲學、文學等一切都從屬於宗教,服務於宗教。「哲學是神學的婢女」,「科學是宗教的僕人」。這是對中世紀教會控制思想文化的很好的說明。這一時期,教會主要使用了兩大法寶作為統治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是蒙昧主義;二是禁欲主義。蒙昧主義:基督教向人們宣傳,人世間的不平等制度是由上帝安排等,不能聽憑人的意志來改變。要人們相信上帝是「全知全能」(即萬能)的,自己只不過是上帝的「不知不覺」的奴僕,因而沒有必要去掌握文化知識。教會對人民施以愚昧教育,一位教皇格利哥里一世說:「不學無術是真正的虔誠的母親」,把無知無識認為是對上帝虔誠的表現。所以,在這種愚昧教育之下當時歐洲人大都不識字,只有教士識字,教士識字的目的就是向人們讀經講道。教會宣傳神學就是一切知識的頂峰。教會學校開設的目的就是培養教士和為國王服務的人。教會的初級學校附設於每一教區或教堂,由教士任教師,主要學習拉丁語、祈禱和禮拜儀式,以後(11世紀)教會學校增加了學算術,聽宗教故事等課程。教會中級學校附設於修道院或大教堂,主要學習「自由七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受教育的只是少數特權者。禁俗主義:基督教向人們宣揚禁俗主義,大主教奧古斯丁(公元354——?)著的《上帝之城》(或作《天城》)就是禁欲主義的理論基礎。在此書他宣揚「原罪」的思想(即「原始罪惡」之說),說人類的祖先亞當在伊國偷吃了禁果犯了罪,因此他的子孫,即整個人類都是罪人,人們只有信仰上帝,用禁慾、離戒、懺悔、出家等修行的方法,才能擺脫人世的罪惡和痛苦,得到上帝的挽救,死後便能升入天堂——「上帝之城」。這套欲禁主義思想,就是要人們忍受現實的苦難,對一切痛苦逆來順受,放棄反抗鬥爭。教士們一方面要求人們禁慾,而他們卻過著花天酒地的縱慾生活。西歐中世紀,思想文化完全為神學所籠罩,一切為神學服務,凡與基督教精神不合的思想文化就被視為異端邪說,予以排斥。古希臘羅馬文化因具有鮮明的世俗精神,與基督教神學抵觸,遭到教會的排斥和摧殘。教皇格利哥利一世就下令:①摧毀古典文化中心,關閉羅馬帝國的高等學校,燒掉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害殺著名學者;燒掉羅馬最古老的圖書館「巴格丁」圖書館。②搞文化專制。開列禁書目錄,封閉圖書資料,禁止閱讀古典和當代作家作品。搗毀古代建築、藝術雕像和破壞其他歷史文物。把書寫在羊皮紙上的古代著作用刀颳去,在上面抄寫關於上帝顯靈的神跡,記載「聖者」的事迹,修道院編年史等。③壟斷文化教育。以「聖經」教學代替一切教育,宣揚神學是知識的頂峰,反對觀察自然和研究自然,要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從「聖經」中去尋求答案。這樣的神學教育常常得出荒謬結論,如地球是平形四邊形,耶路撒冷就是地球的中心等。④教會簡評二、經院哲學和大學1、經院哲學所謂「經院哲學」就是基督教哲學,「經院」就是「學院」,經院哲學也就是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它實際是一種宗教神學體系,主要哲學思想承襲自「教父學」,這種哲學在教會學院中講習,是8—13世紀西歐各大學的公共課。經院哲學利用哲學來為神學服務,「哲學是神學婢學」。這種哲學使人們相信現實社會是上帝制訂的秩序,任何反對這種秩序的鬥爭都是違反上帝意志的邪行。經院哲學輕視經驗知識,崇奉教會權威,壓制自由思想,它以歪曲古希臘羅馬思想家的學說,尤其是亞里斯多說來為神學服務,它「扼殺亞里斯多德學說中活生生的東西,而使其中僵死的東西萬古不朽」(列寧語)經院哲學在論證時所採用的方法是煩瑣的形式主義的推理方法,用這樣的方法對現實的宗教教條進行煩瑣的空洞的論證,得出瑣煩空調的結論。論證過程中常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因此,也叫這種哲學為煩瑣哲學。經院哲學不研究客觀存在的事物,所討論的常是一些極端荒謬的問題。例如:「把豬帶到市場上去的究竟手呢,還是繩子?」「一個針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天堂里的玫瑰花長得有刺呢,還是沒有?」「上帝創造世界之前住在哪裡?」「胖子死後轉世是胖子還是瘦子?」等之類,因此人們把一切脫離實際,無謂的鑽牛角尖,死啃書本、咬文嚼字不顧事實和實踐的情形都稱為經院習氣或煩瑣哲學。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是義大利天主教會「聖徒」托馬斯·阿奎那斯(13世紀),其所著《神學大全》是一部古代經院哲學的學百全書。其書宣揚宇宙的整個體系都傾向於上帝,上帝是宇宙的最終目的。認為知識都應以證明上帝為目的,否則任何知識都是罪惡,19世紀托馬斯的神學被羅馬教皇宣布為天主教最高的哲學權威。一直到現在,托馬斯的神學還支配著天主教的思想體系。唯名論和唯實論的鬥爭(例子見教材188頁)。唯名論和唯實論是經院哲學中兩個相互鬥爭的派別,這兩種派別的鬥爭其實質就是物質是第一性還是精神第一性的問題。爭論的根本問題就是「名」與「實」是否存在。唯名論的代表人物為貝倫加里,他認為概念是人類思維的結果,概念只是用以概括個別物體的名稱,其本質不是實體。唯名論否認「聖餐」中吃的餅和酒是基督教的肉和血。唯實論唯恰恰相反,代表人物安瑟倫認為一般概念是某種精神實質、先指個別物體而存在,並以三段式論證上帝的存在。這種鬥爭包含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對立哲學體系相鬥爭的因素,因此列寧說:「中世紀唯名論者同唯實論者的鬥爭,跟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者的鬥爭具有相似之處」。2、中世紀的大學——中世紀的新生事物(1)大學的出現大學是社會前進的產物。它是隨著城市的產生和市民階級壯大而出現的新東西。(中世紀的新事物),隨著城市工商業的發展,社會經濟生活的複雜化,人們迫切要求獲得越來越多的文化知識,教會學校不能滿足人們的這一要求,因而人們終於衝破了教會對文化教育的壟斷,興辦了一些不受社會控制的城市學校。這種城市學校最早在義大利出現,接著西歐其他城市紛紛效仿,這種城市學校後來成為中世紀大學的基礎。西歐最早的大學是義大利十一世紀出現的波論那大學(該校前身為法律學校),12—13世紀先後出現了巴黎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法國的海德堡大學,法國的奧爾良大學,義大利的薩勒諾大學,巴勒摩大學,西班牙的薩格曼加大學等等。到14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有大學15所,法國16所,義大利18所。大學很快在歐洲的出現。(2)大學的狀況法國巴黎大學是西歐中世紀大學的典型,該校早先以「自由學校」資格而存在,主要講授「羅馬法」和醫學,這些都是實用科學。科學教師仿照手工業和商人組織成立教師行會。學生組成「同鄉會」(共四個同鄉會:諾曼底、英格蘭、高盧和波卡爾迪)後來發展為獨立的分學科的系科。12世紀末,學生和教師組織開始聯合起來民主選舉校長,並制訂大學法規。1200年經法王腓力二世批准,巴黎大學正式誕生。學校分四個學科,即文藝、醫學、法律、神學(即文學院、醫學院、法學院和神學院,巴黎大學的章程成為歐洲其他大學的基礎)。學校分初級科(文藝)和研究院兩部分,修完初級科可得學士學位,之後升入研究院(高級科)修4—5年,可得碩士和博士。學校設備簡陋,大學用拉丁文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的方法主要是聽講,記筆記,參加辯論會。辯論會很重要,每個獲得學位的人都必須經過公開的答辯。教會十分仇視這樣的學校,,他們慢慢地插手學校,對那些不依神學而獨研究學問的人,特別是研究哲學的人開始迫害。法國12世紀城市文化的卓越人物彼得·阿貝拉反對教會權威,頌揚人的理智,因而受到教會的打擊。其著作被焚毀,學校被封閉。到13世紀,學校領導權慢慢地都轉入了教會之手,學校除醫學和法學等實用科學向外,神學便成了主要的學科。三、西歐封建文學(教會文學、騎士文學、民間文學、英雄史詩與市民文學)1、教會文學——宗教文學因為基督僧侶壟斷了文化,因此一切文化和學術都染上了教會的色彩,文學亦如此。早期中世紀的文學,實際上就是教會文學。教會文學的主要內容是普及宗教教義,歌頌上帝,宣傳聖徒的事迹。形式主要有詩歌、禱詞、讚美詩、宗教劇等。文學體裁繁多,藝術上都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實性。《聖經》是宗教文學的基礎,對歐洲文學發生了很大的影響。2、騎士文學——世俗文學十一世紀以後,由於封建社會進入了繁榮的階級,騎士階層興起,便產生了騎士文學。騎士文學的內容一般都是描寫英雄和美人的愛情故事,反映的是強烈的騎士精神。騎士精神也就是世俗封建階級的思想意識。騎士的信條是「忠君、護教、行俠」,他們把「榮譽」看得高於一切,他們不僅要忠實地為主人服務,還要效忠和保護女主人。女主人在騎士心目中象聖母一樣神聖,這一點後來發展為對貴婦人的愛慕和崇拜。能為自己心愛的貴婦人去冒險和取勝,博得貴婦人的歡心,在騎士看來是最大的榮譽,這一切便構成了「騎士精神」。騎士文學的主要體裁有抒情詩和傳奇敘事詩。抒情詩:抒情詩的作者主要是封建貴族和騎士,也有少數社會下層出身的人,內容都是描寫英雄與美人,描寫騎士們的所謂「典雅的愛情」,最中心的主題思想就是騎士對貴婦人的崇拜和愛。抒情詩中有一首名為《破曉歌》的詩最為有名,寫的是騎士和貴婦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別的深情。作品有較細緻的心理描寫,藝術構思引人入勝。敘事詩:敘事詩以描寫英國國王亞瑟(阿瑟)的故事為代表。這類作品很多,在法國、英國、德國都產生了不少作品,如法國的《郎斯洛》和德國的《特里斯坦》等,內容反映的都是騎士如何勇敢冒險,忠於愛情的故事。騎士文學是歐洲最早的現實主義文學,對歐洲文學發展有一定影響。騎士征戰冒險,行俠仗義,把與貴婦人的風流韻事美化為忠貞愛情,實際是對現實生活的理想化。騎士文學肯定世俗愛情是對禁欲主義的反抗,具有進步意義。這種文學發展到17世紀,產生了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這樣傑出的作品。3、民間文學:人民在生活中也創造了極豐富的文學,體裁有歌謠、故事、傳說,也有長篇敘事詩,主要以口頭流傳的形式存在於民間。這種文學常常具有反封建的戰鬥精神,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而受到教會的迫害和摧殘。僧侶們把這類民間文學斥之為是魔鬼的歌曲,「不要險的愛情歌」、「無信仰的歌曲」等,可見這些作品大膽的「異教」精神。由於教會的迫害和摧殘,民間文學中有很多作品沒有流傳下來,由僧侶們記錄留傳下來的東西,不是殘缺不全就是失去了真實性。4、英雄史詩英雄史詩主要是反映民族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歌頌傑出英雄人物的事迹。特別是後期的英雄史詩,描寫英雄勇敢善戰,忠於祖國,忠於君主,表現了封建關係下理想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愛國英雄。最具代表性的史詩有法國的《羅蘭之歌》,西班牙的《希德之歌》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1)《羅蘭之歌》簡介:(見外國文學作品選第282頁)史詩敘述法蘭克王查理大帝反對阿拉伯人的侵略,遠征西班牙的故事。經七年的戰爭,法王幾乎征服了整個西班牙,只有薩拉哥斯城還在阿拉伯首領馬西爾王手中,馬西爾派人向查理求和,願向法蘭克稱臣,並改奉基督教。查理決定派使臣和他談判。馬西爾為人狡猾,反覆無常,查理接受他侄子勇敢的騎士羅蘭的意見,指派羅蘭的義父伽尼龍為使臣。伽尼龍對此懷恨在心,決定對羅蘭報復。他暗中和馬西爾訂下賣國條約,陰謀陷害羅蘭。查理沒有發現伽尼龍的賣國行為,便帥大軍回國,並同意他派羅蘭帶兵掩護後路,途中經一山谷,羅蘭遭到馬西爾軍的襲擊,他的戰友奧里佛勸他吹角求授。但羅蘭生性高傲,堅決不從,不信自己中敵埋仗,與敵人交戰,結果死者眾多。羅蘭部隊終於慘遭殲滅,這時他才發出求援號角,查理聞聲趕來,但為時已晚,奧里佛戰死,羅蘭也陣亡,在戰死的羅蘭,面向敵軍的頭下枕著查理贈送的寶劍。查理對敵軍進行了殘酷地報復,征服了他們,並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查理凱旋之後,處死了伽尼龍。史詩歌頌了民族英雄羅蘭的勇敢和對法蘭克的忠誠,隨著《羅蘭之歌》的流傳,羅蘭成了法國人民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成了對主人效忠至死的封建臣子的典範。5、市民文學城市興起以後,產生了市民文學,市民文學的特點便是反封建,揭發諷刺教俗封建主。代表作是法國的諷剌長詩寓言詩《列那狐的故事》。《列那狐故事》簡介(見外國文學作品選第一冊第297頁)。該詩是法國中世紀市民文學的著名諷刺長詩,由許多獨立的短詩連綴而成。全書分30篇,多為民間集體創作,這些故事也在德國、荷蘭和歐洲其他地方流傳。該詩借動物生活影射社會,其中用各種動物代表社會的不同階層人物,如獅王「諾勃斯」象徵國王,狗熊「勃倫」,老狼「伊芙格蘭」代表貴族,雞、鳥、兔、貓等代表老百姓,而到那狐最初是封建騎士的諷刺畫相,但後來則變成了市民階層的代表。它體現了市民階層的特點,機詐、狡猾。每當和封建主發生衝突時,他總是獲勝。可是列那狐又欺侮弱小者。他對雞、貓等非常兇殘,但儘管他狡猾,那些代表一般老百姓的動物往往能很成功地揭穿它的詭計,這些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列那狐的故事》主要反映了中世紀爭取自治的市民對教俗封建主的鬥爭,尖銳地揭發和批判了這批統治者的醜惡面貌。四、建築藝術①羅馬式建築特點:石牆,半園拱門,石柱,小窗戶和園形層頂代表:法國普瓦提埃教堂,阿爾的大教堂法國:沃姆斯教堂,美伊斯大教堂義大利:比薩大教堂②哥特式建築特點:華麗高大,矢形拱門,薄牆,彩色玻璃大窗,細高園柱,園錐形屋頂上高尖塔,屋內外雕塑有宗教使徒和耶穌蒙難像。代表:法國巴黎聖母院英國:坎特伯雷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第六章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綜述:文藝復興主要是指14—16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先後發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運動。這個時期,歐洲的封建社會經歷了深刻的變化,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逐漸地形成。這種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在許多國家內便出現了一個新興的階級——資產階級,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改變封建社會的舊秩序,發展資本主義,他們不但希望在經濟上獲得利益,而且希望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以新的世界觀(資產階級思想)來認識社會,支配社會。但是,中世紀在歐洲的封建勢力——世俗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在政治、經濟和思想領域內仍然占著統治地位,而且勢力還十分強固。資本主義要發展,就必須摧毀舊的封建勢力,作為新興階級的資產階級便在這一時期掀起了反封建的鬥爭。這場反封建的鬥爭表現在兩個方面,或都說採取了兩種形式:其一,宗教改革運動。基督教會是中世紀封建勢力的主要支柱,「要在每個國家內從各個方面成功地進行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須先摧毀它的這個神聖的中心組織。」(恩格斯語)德國、英國,法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都經歷了自己的宗教改革運動。特別是德國的宗教改革,被恩格斯認為是歐洲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第一次大決戰。宗教改革以後,基督教在西歐分裂為新教和舊教兩大派,在很長時期內,新教稱為基督教,它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成為資產階級的宗教;舊教稱為天主教,代表封建階級利益,成為保守的宗教。其二,文藝復興,即在文化和思想領域中興起的解放運動,新興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號召,在廣泛的文化思想領域掀起了一場生氣勃勃的革命,這場革命仍以反封建,反基督教會為主要內容,革命使思想文化得到解放,使西歐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興起了歐洲資產階級的文化。文藝復興所取得的成就是光輝燦爛的,使得歐洲在繼古希臘羅馬文化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思想文化繁榮的高峰。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義大利,後來逐漸傳播到整個西歐國家,成了一個廣泛的思想文化運動,但這個文化運動對資本主義發展程度較低的東歐和北歐等地區波及不大。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總的說來,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向封建主義和神學體系發動的一場偉大的變革運動,這場運動帶來了思想的解放,巨人的湧現和科學的繁榮,也促進了歐洲許多國家的鞏固。它不但為資產階級的早期封建鬥爭提供了精神武器,而且也為以後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上的準備,大造了輿論,同時也促進了近代歐洲意識形態領域的變革和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所以恩格斯對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說:「這是一場人類從未有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一、西歐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社會背景文藝復興發源於十八世紀的義大利,總的說來,文藝復興的產生是由於西歐社會生產向前發展的結果。具體說來則有它的深刻的社會背景,其表現在:(1)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十四世紀以後,西歐經濟基礎在發生變化,這一時期,西歐封建制已面臨崩潰,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在封建社會的母體內孕育,整個歐洲正處在一個從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轉折時期。從十四世紀開始,由於歐洲封建社會內部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陸續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十五世紀新航路的開闢和地理大發現,世界市場形成了,這就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一變化在義大利發生得十分明顯和迅速,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起來,在一些發達的地中海城市,如威尼斯、佛羅倫薩甚而建立了資產階級掌權的「城市共和國」。(2)封建教會勢力還十分頑固。雖然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產生,但勢力還不強大。相反就當時西歐整體而言,封建的生產關係還佔主要統治地位,特別是封建勢力的代表基督教會的勢力還十分強大。這時在思想文化領域仍是牢牢地為宗教神學所控制,哲學只是神學的婢女,科學則是宗教的奴僕,這種狀況使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阻礙。新興的資產階級一方面要求發展科學以發財致富,一方面要求打破教會的精神枷鎖以表現自身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似此,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一場新與舊、進步與落後、智慧和愚昧的鬥爭便不可避免。新興資產階級便把鬥爭的鋒芒直指教會和教會提倡的腐朽的神學世界觀。集中地表現在反對基督教的經院哲學,反對禁欲主義。(3)地中海東部政治形勢發生變化促進了文藝復興的產生和發展。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拜占廷帝國保留了較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後來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滅亡了拜占廷,拜占廷的學者文人因而紛紛逃向義大利,逃向西歐。他們在西歐開辦學院,傳授古希臘哲學、歷史和文學,燦爛的古希臘、羅馬作品的手抄本和藝術珍品為西歐人展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古代世界(反映現實的非神學的世界),使得新興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此照見了封建的中世紀黑暗的姿態,開闊了眼界。這樣地便在西歐(特別是在義大利)掀起了一股恢復古典文化的「希臘熱」,人們把古希臘的一切都說成是美好的,以此否定基督教的神學文化。十五世紀以後由於中國印刷術傳入歐洲,使古典希臘羅馬作家的著作傳播更加廣泛、迅速,「希臘熱」繼而由義大利傳入法國、英國、尼法蘭、德意志、西班牙等地,這樣便使整個沉悶的西歐中世紀文化思想出現了一股生機蓬勃的新氣象,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和發展。在文藝復興產生和發展中,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是決定性的因素,希臘羅馬文化的啟迪起著促進的作用,是次要因素。2、「文藝復興」及其實質「文藝復興」一詞原意指「古典文化的再生」或「復興古典文化」,即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再生」,事實上西歐各國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革命運動包括一系列的重大歷史事件,決不是「文藝復興」一詞所能充分表達的。後因許多學者用這個名詞來概括那個時代的特徵,因而一般也就沿用了這個詞。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藉助於古代希臘文化中反映現實生活的文藝、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以世俗的形式對封建制度和宗教勢力所進行的鬥爭。古代希臘的文化思想,是以「人」和「事」為中心的世俗文化,因而和以「神」為中心的,神學格格不入。這種世俗的文化很為新興的資產階級所欣償,他們可以從中尋找出表現其階級意識的手法,從古代的法典中找出保護私有制的教條,因而古希臘、羅馬文化又重新受出重視。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家們紛紛學習希臘文,掀起研究古代文化的熱潮。他們打著「回到希臘去」的旗號,稱聲要把淹沒的古典文化「復興」起來。實質上,資產階級召喚古希臘的亡靈,目的不是要重建奴隸制的文化,而是要擺脫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適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新的意識形態。正如馬克思所說:「借用它們的名字、戰鬥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場面。」(馬克思:《路易·波拿巴霧月十八日》,《馬恩選集》第1卷第603頁),這裡,復興古典文化只是個形式,目的是借用古典文化的形式建立資產階級的文化。文藝復興運動最早發生在義大利。之所以最早發生於義大利,一是因為義大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比較早,資產階級的勢力發展也比較快,而且最早打破封建傳統,實行新型的國家統治形式(佛羅倫薩是一個典型)。這種新的政治制度對義大利的「早熟」起了決定性作用。所以布克哈特說:「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義大利人成了近代歐洲的兒子中的長子。」另外一個原因是古典文化在中世紀更多地保存在義大利,義大利對古典文化也比較熟悉。義大利各城市又長期同拜占廷往來,拜占廷在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比較多地保留了古典文化。在拜占廷滅亡以後,學者們紛紛逃往義大利,促進了義大利人對古典文化的了解,所以義大利的知識分子較早地積極地投入了文藝復興運動。二、人文主義1、「人文主義」解人文主義起源於15世紀的「人文學科」。此時義大利的大學開設的課程除了教會法、民法、醫學三種學科外,增加上了修辭、哲學、天文學等科目,這些學科是講授古希臘羅馬學向的,是非基督的,因而被看作是「人文學科」。人文學者利用希臘羅馬的文化抨擊中世紀的神學宗教,對於思想的解放起了巨大的作用。十八世紀的啟蒙主義者也用以作為反對神道和君權的思想武器。十九世紀,歷史家才創造了「人文主義」這個名詞,用以概括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者的世界觀。人文主義和後來的人道主義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後者是前者的發展。人道主義已是資產階級的欺人之談了。「人文主義」世界觀認為宇宙的主宰不是神而是人;人生目的不是死後的「永生」,而是現世的亨受。他們推翻了基督教的「原罪」之說,提出人的自然慾望並非罪惡而需要加以抑制,相反,這是人的正當要求,應該予以滿足。男女之間的愛情並不是什麼醜事需要加以隱諱,而是人生最高貴的感情,應該加以歌頌。總之,他們把目光注視於現實世界,要求享受現實生活的樂趣,肯定「人」是生活的創造者和生活的主人。「人文主義」一詞又譯為「人本主義」或「人道主義」,它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新世界觀,是資產階級文化的指導思想,它既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化的中心思想。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思想家被稱為人文主義者。2、人文主義的思想內容人文主義的思想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用人性反對神性。中世紀教會認為神高於一切,主宰一切,而人則是渺小的,只能忠順地聽從神的擺布,作神的奴僕,教會宣稱自己是神的代表。其實所謂「神」,只不過是神化了的封建統治者。他們的這一套神學說教,只不過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特權統治的思想工具。為了反對封建教會的思想統治,人文主義者提倡「人性」來反對神權。他們竭力歌頌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認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德,有無窮的求知能力,可以創造一切。人文主義者認為這些都是人所具有的天性,他們宣稱他們發現了「人」,以「人性論」為他們的理論綱領,反對教會的神權論。「人」、「神」之爭,實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和封建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第二,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封建教會宣揚禁欲主義,禁欲主義宣傳所謂「原罪」的思想,要人們信仰上帝,齋戒修行,以此獲得靈魂的拯救,追求死後升入虛無飄渺的天堂。目的是要人們剋制慾望,放棄鬥爭,放棄對現在幸福的追求,任憑統治階級剝削。人文主義者提出「個性解放」的口號,用以對抗教會的禁欲主義。個性解放的主張,肯定現在生活,追求現實生活,認為現在的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現世的個人自由和個人幸福,而不是把希望寄託於死後事升入天堂。這也就是說人生應該追求享樂和名利。他們公開宣稱「財富是上帝愛護一個人最鮮明的標誌」,「人人都可以發財致富」。一位佛羅倫薩詩人的歌詠詩這樣寫道:「青春是多麼美好啊,/但是,留不住這逝水年華,/得歡樂時且歡樂吧,/誰知明天有沒有這閑暇」。(歷史名人傳下冊P365。)這首詩表達了新興階級強烈的現世主義精神。第三,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封建教會為了愚弄人民,宣揚蒙昧主義,並壟斷了教育。教會宣傳上帝是「全知全能」而群眾都是「不知不覺」的,要求人們對上帝虔誠地信奉,教皇格利哥里一世說「不學無術是真正的虔誠的母親。」教會極力反對學習除神學以外的知識,認為神學就是知識的頂峰。教會不但對群眾進行這種蒙昧主義宣傳和教育,甚而對基督教僧侶也如此。教會蒙昧主義的教育使西歐社會長期處於愚昧狀態,神學迷信充斥一切,人們缺乏理性。人文主義者與此針鋒相對,宣揚理性,鼓吹人的聰明才智。人文主義者認為人之所以高貴就在於具有理性,理性是有力量的。他們宣稱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識就是力量」,提倡知識,追求知識,認為「知識是快樂的源泉」。第四,主張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政治思想的主要表現。西歐資本主義正在發展過程中,而當時西歐各地封建貴族割據,戰亂不休,其中以義大利最為典型。封建割據極大地妨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人民的不斷起義也威脅著資產階級的財產安全。當資產階級自己還無力掌握國家政權時,就迫切要求有一個強大的王權出來消滅封建割據,並鎮壓人民起義,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統一的國內市場和穩定的社會環境。所以人文主義者在政治上擁護王權,主張中央集權,迫切要求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以民族為基礎的統一國家。3、人文主義的實質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形成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思想武器。人文主義對於衝破封建束縛,對於解放人們的思想,爭取平等自由,追求科學知識等方面都是起了積極作用的。在人文主義的思想體系中,「人性論」是其核心的思想,當時人文主義者提出「人」的概念來反對以神為中心的經院哲學和禁欲主義是有進步意義的。但必須指出他們所肯定的「人」實際是資產階級自身,他們宣揚的「人性」實質上是資產階級的人性,並非是唯一的超階級的人性。他們極力鼓吹的現在的享樂,諸如自由、幸福、平等實質上也只是資產階級個人的自由、幸福、平等,而這些又都是建立在對廣大的勞動人民壓迫剝削之上的。因而,人文主義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人文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還在於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和資產階級的人性論是一致的,個人主義可以說是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文藝復興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說是個人主義的表現。個人主義是資本主義形成時期生產關係要求的反映,它對於反對封建制度的束縛和解放人們的思想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應該看到,個人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基礎之上的,它從一開始就具有兩面性,即既反封建制度,而又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兩面性。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個人主義愈演愈烈。它的不徹底性也比較明顯,表現在反教會特權和教會統治的不徹底。再則,人文主義不是無神論者,他們並不反對基督教的教義,只不過是把理性和宗教企圖加以調和而已。鑒於上述,因此我們在談到人文主義時,不但要看到它的進步的一面,更要認清其鮮明的資產階級的階級屬性,看到它帶有的虛偽性、欺騙性以及在以後發展過程中逐漸易露出的反動性。三、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文藝復興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見教材275頁引文)許多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和科學家在文藝復興時期紛紛湧現出來。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被稱為文學三傑的但丁、彼德拉克和薄加丘;有被稱為藝術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先簡介義大利文學的三位傑出代表。但丁(1265—1321)但丁是中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他的創作極其生動地反映了從中世紀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的社會生活。恩格斯指出「義大利是第一個資本主義民族。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大人物就是義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93年義大利文版序言》)但丁是跨越兩個時代的偉人。但丁生於義大利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佛羅佛薩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但後來家道中落。但丁早年便研究古典文學,除文學而外,他對繪畫、音樂、哲學等也頗有造詣,他是自己時代最博學的人之一。他很早就參加了反對封建貴族的鬥爭。並擔任過佛羅倫薩的行政官,後來由於黨派鬥爭的失敗,但丁的全部家產被沒收,並被判處終身流放。政治活動和流放生活,對但丁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走出了個人生活的圈子,接觸到現實的重要問題。在漫長的流放生活中,但丁一直和教皇作鬥爭,拒絕向教皇在佛羅倫薩所支持的反動勢力屈服。1321年但丁客死拉文那,一直到死都沒有再回故鄉。在流世期間他寫成了傳進不朽的作品《神曲》。《新生》是但丁的早期作品,內容是作者追念童年時代戀慕的少女貝阿特麗絲的愛情故事。少女不幸夭逝了,在這些詩篇中,但丁用夢幻、象徵和寓意的手法把貝阿特麗絲描寫成一個從天國下凡的天使,她美麗動人。這些詩抒發了詩人對少女純潔而熱烈的愛情,也抒發了對她早亡而引起的深切的悲哀。作品對純潔愛情的歌頌,反映了強烈的反禁欲主義願望。《新生》可以說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向讀者剖露最隱秘思想感情的自由性作品。它充滿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描寫和抒發。但丁在《新生》中抒發的異性之間的「愛」的感情,是基督教文藝作品中不曾有過的,也是違反基督禁慾原則的,因此他表達的這種情感是對禁欲主義的一種反抗,而他的這部作品也被人們認為是「人性」的發現的第一部文藝作品。《神曲》是但丁最偉大的作品。作品原名為《喜劇》,後來人們在它前面加上「神聖」一詞,而變成「神聖的喜劇」,中文將作品竟譯為《神曲》。幾百年來《神曲》一直為人們所推崇。作品是採用中世紀流行的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了一個幻游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故事。作品自敘作者在人生的中途(三十五歲)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正想在一個秀美的山峰攀登時,忽然出現了三支野獸——豹、獅、狼(象徵淫慾、強權和貪婪)攔住去路。正在危急關頭,古馬羅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是受貝阿特麗絲之託前來援救但丁的,他帶著但丁從另一條路走向了光明。維吉爾引導但丁遊歷了地獄和煉獄,最後由貝阿特麗絲引導遊歷了天堂。地獄共分九層,如漏斗形,越往下越小。但丁以自己的好惡為準繩,把歷史上或當時的人物各自安排在地獄,煉獄或天堂里。他把主教和僧侶打入地獄,受著永久的折磨,並且為當時死去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第六層地獄的火窟里預留了一個位置。這種大膽譴責教皇和僧侶的勇氣,在當時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對古典時代的詩人,但丁並未按照教會的標準放在地獄中受苦,而是放在在地獄的門口。作品中還歌頌自由的理性,個人的感情,求知的精神,又在詩中穿插了許多故事。幻想與真實形成奇妙的結合,《神曲》中的這一切都說明新的文化思想正在茁壯萌芽。《神曲》簡評:①《神曲》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作品的素材大量地取材於現實生活,描寫歷史上的或同時代的各種人物,並從自己的鮮明立場出發對其評價,因而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政治傾向性。作品明顯地表現了反封建教會傾向和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熱情。②但丁集中地對教會的各種罪惡,對僧侶的貪婪和腐敗進行了憤怒的揭露。作者抨擊教會把「金錢當作上帝」,說教會「日夜在那裡用基督的名義做著買賣」,指責教士們都是些披著牧羊人衣服的貪婪的豺狼。「他怒斥教皇尼古拉三世說:「因為你的貪心使世界變為悲慘,把善良踩在腳下,把兇惡捧在頭上。」對還活著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由於罪惡太大,但丁把他發落在地獄,讓他像木火一樣,到栽深埋,雙腳被火燒得顫抖不已。③作品的進步性也表現在對橫行霸道的豪強貴族的批判,對中世紀蒙昧主義的批判。他對古希臘羅馬的詩人和學者表示了極大的敬意,稱他是「導師」,是「智慧的海洋」。他主張「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提出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他肯定現世生活的意義,鼓勵人們積極投身現實,但丁也歌頌愛情,這些都是十分進步的思想。《神曲》中所反映的種種新的思想,使它成為了歐洲文學史上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而但丁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彼特拉克(1304—1374)彼特拉克被稱為是人文主義的先驅者,他搜集古希臘羅馬的抄本,研讀和推廣古典名著,並助人將《荷馬史詩》翻譯成拉丁文。他首先提出了復興古典文化的思想,首先提出了「人學」和「神學」的對立。其代表作為《歌集》,這個詩集被稱為「溫柔的新體」詩,很有人情味。歌集表達了詩人熱愛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間的幸福,追求愛情和榮譽等情感。彼特拉克在詩中第一個銳敏地描寫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而且常常把描繪自然與對愛情的歌頌結合起來。他歌頌清新的早晨,歌頌蔚蘭的天空,歌頌高峻的山巒,也歌頌浩翰無邊涌洶澎湃的大海……而這些大自然的世界,在基督教神學中都是屬於上帝所造的,人是不應該去感受,也不能感受的。彼特拉克這樣寫了,當然是一種突破,他後來被人稱為對自然美髮現的第一人。他的作品《清涼、甜蜜的水》是描寫自然美的代表作之一。該詩集中主要是歌詠對女友勞拉的愛情,表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他反對崇拜神秘主義思想,大膽地讚美勞拉形態的美和精神的美,表現了以現世幸福為中心的愛情觀。彼特拉克也寫了不少政治抒情詩,抨擊羅馬教廷是「野蠻兇狠的廟堂」,是黑暗的地獄,「是個充滿欺騙的地方」。這些政治詩表現了詩人強烈的反教會,反封建的精神。該詩集在形式上以十四行詩為主,在藝術上的達到了很高的成就,為後來歐洲抒情詩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因為其詩作的成就,彼特拉克獲得了「桂冠詩人」的美稱。薄伽丘(1313—1375)薄伽丘出生於佛里論薩的商人家庭,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作家,早期創作了以愛情的主題的傳奇故事和敘事詩。薄伽丘曾到那不勒斯宮廷中生活。在那裡,他受到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熏陶,受到最初的人文主義的教育,便開始寫詩,他的詩以愛情為主題。在那不勒斯宮中他愛上了國王的私生女兒瑪麗亞,並度過了一段浪漫的生活。後來他受父命回到佛羅論薩為父親科理家務,離開宮廷,因而十分思念瑪麗亞。為了抒發離愁,他寫了三部半詩半散文的作品。在作品中以現實主義的筆觸追敘了初遇瑪麗亞一見鍾情和熱烈的愛情。這對當時禁欲主義是一個有力的挑戰。其傑作為《十日談》,作品對禁欲主義和教會勇敢地提出了挑戰。全書共100篇故事,說故事的是七個年輕女子和三個青年。他們為逃避瘟疫(黑死病)在佛羅倫薩城外的一個莊園里每天講十個故事,在十天中輪流講完了這一百篇故事,故名《十日談》。故事多以愛情為主題,大膽地歌頌愛情,提倡男女平等,尖刻地諷刺揭露僧侶生活的腐朽和道德敗壞。故事中指出他們滿嘴仁義道德,暗地荒淫無度的行經,揭露他們誘姦民間妻女,以致女教士也同男教士一樣荒淫放蕩,敲詐人民錢財的醜行。通過他對基督教會醜行的揭露,使人們看到一向被人們頂禮膜拜的上帝的僕人們,原來是一群寄生的蛆蟲。作者揭露道:「我親眼看見過成千個神父都是些色鬼,他們調戲、勾引民間婦女還不算,竟然還要誘姦那些修道女,而正是這班人在教堂的講台上聲色俱厲地譴責這種行為。」薄伽丘以人文主義思想讚美商人,手工業者的聰明、勇敢、熱愛現世生活,反對禁欲主義。他認為宇宙的主宰不是神而是人,人是自然的創造物,是有血有肉之軀。人生的目的不是死後的「永生」,而是現世的享樂。享樂這是做人的一種權利,是禁欲主義阻擋不住的。在他看來,僧侶也應有享樂的權利,追求享樂不是他們的罪惡,僧侶的罪惡不在於他們貪圖人世的歡樂,而在於他們虛偽和不人道的教規。《十日談》對以後歐洲小說創作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不足之處是小說有些情節過分地描寫了放縱的情慾,而且描繪過分庸俗,有些自然主義的傾向,使人感到放蕩,以致被人視為淫穢。以下介紹義大利三位傑出的畫家。達·芬奇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全盛時期造型藝術中最傑出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代表,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也是一位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達·芬奇出身於佛羅倫薩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是一個私生子,十四歲就開始學畫,並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其他學科。他的繪畫善於描繪人物的性格,通過動作、姿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最著名的代表作有《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是米蘭聖馬利亞修道院食堂的一幅壁畫,用了三年時間完成。繪畫採用一個傳統的宗教題材,內容表現耶穌在餐席上向門徒說出「你們當中有要把我出賣」這句話時在場人物的不同反映。畫家畫出了十二門徒的不同的心理活動;有的憤慨、有的驚訝、有的悲嘆、有的表示自己的清白善良。叛徒猶大則驚慌失措,畏縮一團,臉色灰白,一支手緊握錢袋,與耶穌莊嚴自然的神情形成對比。畫家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殉道者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善良的人對於真理、正義的熱愛與追求,並揭示了人們對於叛徒的憎恨。該畫無論是布局、色彩都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該畫是借宗教的題材畫出世俗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場面,是激進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政治觀和藝術觀的反映。《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又一幅名畫,也是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畫。這幅畫據說創作了三年才完成。這幅畫擺脫了取材於《聖經》故事的舊傳統,而取材於世俗的人物。畫中的原型是達·芬奇的女友,一個富商的妻子。據說開始作畫時她只有24歲,是其夫囑他為之作畫的,三年之中,他畫出了幾千張草圖,最後完成了這幅畫。這幅畫他沒有交給蒙娜麗莎的丈夫,一直珍藏在自己身邊,直至生命的終結。據說達芬奇為了使模特是始終保持歡快的神情,還特地邀請人來彈琴和唱歌,而且還雇了小丑供她娛樂,以此消除描繪肖像時模特的憂鬱氣氛。這幅肖像著力刻畫的是作為現實生活中新興的市民階級的少婦的美麗,她是作者認為的一個美的典型。蒙娜麗莎溫文爾雅,對世俗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喜悅。畫家用精確的明暗,柔和的筆調把她的臉、脖子和手表現得極其細緻,而且肉體富有彈性的內在質感,特別是敏捷地抓住了她口角瞬間迷人的微笑的表情,細膩地表現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給觀者以豐富的聯想,使人悟出這個少婦出自內心的喜悅和恬靜溫柔的性情。蒙娜麗莎咀角的這一絲微笑被人認為是深於一切語言,因而被喻為「永恆的微笑」。達·芬奇還在於用高超的繪畫藝術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光影、空間及體積的關係,使整個畫面和諧、完整、統一,達到了高度的藝術境界,產生了無比的藝術無魅力。幾個世紀以來倍受人們的欣賞。有人談到欣賞該畫的觀感曾有這樣的感受;認為蒙娜麗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動情,美麗動人而又有點不可接近。」總之她使人感到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簡評:①畫所表現的是非宗教的世俗「人」的美,因此也就是對世俗的「人」的歌頌;②畫家沒有去表現「神」的莊嚴與神聖,而是著力刻畫現實普通人的自身的生動形象,刻畫現實人的豐富感情。這說明他已衝破了宗教禁欲主義的束縛,表現了人文主義對藝術欣賞的新的情趣,③該畫從取材和表現形式都反映了畫家敢於離經報道的強烈的反潮流的精神(叛宗教神學之經離禁欲主義之道),因此它不只是在繪畫上具有藝術上的價值,而且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時代意義。米開朗基羅(1475—1504)米開朗基羅生於佛羅倫薩,他是著名的雕刻家、畫家、建築家和詩人。他的作品無論是繪畫或是雕塑都表現了旺盛的戰鬥精神和熱情。他的雕塑代表作品有《大衛》、《摩西》,繪畫代表作品有繪於羅馬西斯廷教堂天頂上的《創世紀》(費時四年)和《末日審判》(費時七年)。他在作品中描繪了數以百計的比真人形體大好幾倍的各種姿態的人物。《大衛》像高5m,全像站立姿態,左腿向前,左手緊握著肩上的投石機弦,臉上表情堅毅,側轉的頭注視著前方,似乎看準了目標,準備給敵人以決定性的打擊。雕像刻畫的是一個為正義事業奮鬥的戰士的形象,它寄託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寄託著當時義大利人民的共同願望——對一個驅逐侵略者,統一國家的英雄人物的渴望。像雕成之後,佛羅倫薩政府特地組織了一個由著名藝術家參加的委員會,研究它安放的位置,最後決定安放在共和國政府大廳前面的廣場上。今天佛羅倫薩市政廳前還照樣放著大衛像的仿製品(原作移藏在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朗米開朗基羅此後被公認為當時最偉大的雕刻家。《末日審判》這是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畫的一幅壁畫,用了七年時間完成。畫面有200平方米,畫中人物眾多,構圖完整,情節複雜,表現了末日審判的情景。畫中一切生者和死者都出現在上帝面前受審判,他把教皇尼古拉三世也畫在被判罪的一群人中間,公開表示了與當時教會意識的衝突。畫家借畫中的人物來表現了他可見到的一切當民間的醜惡和虛偽,以此來抒發他自己的內心感情。畫中人物個個都有強健的體格,栩栩如生,「就好像現實中所存在的一模一樣,全沒有基督教的感情和道法觀念。米開朗基羅在完成了《創世紀》和《末日審判》這兩幅畫後,名聲大震,不但被公認為是一個大雕刻家,而是也是一個大畫家。拉斐爾(1483—1520)拉斐爾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美術家和建築家,是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光輝代表之一,他融合了義大利兩個世紀以來藝術發展的精華,創作了許多傑出的美術作品,被後世稱為「畫聖」。拉斐爾的大多數作品取材於《聖經》,主要是描繪聖母瑪麗亞的形象。在整個中世紀,由於蒙昧主義和禁欲主義的影響,宗教畫中聖母的形象都被畫得神秘朦朧,蒼白消瘦,僵硬呆板,給人以陰冷威嚴的敬畏之感,是完完全全的「神」。拉斐爾則從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地位和強調「人性」出發,賦予了聖母以嶄新的形象,世俗的儀態。在他繪製的多種聖母像中,聖母瑪麗亞成了一個人世間的婦女,他年輕、美麗、健康、面部始終都洋溢著作為一個母親的慈愛和幸福的表情;而作為救世主幼年的耶穌則被畫成了一個天真的孩子。他是那樣活潑、天真、逗人喜愛。聖母和耶穌在一起,完全被描繪成了一個現實生活中普通家庭生活的情景,母子之間充滿了溫暖而親切地感情,而不算像此前同樣題材的畫那樣是一個「神聖家庭」。拉斐爾的聖母像,實際上反映了人們追求幸福美好世俗生活的願望,因而表現出鮮明的世俗性和平民性的特點。《西斯廷聖母》是拉斐爾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在這幅繪畫中,聖母懷抱小耶穌腳踏漂浮的雲彩,自天徐徐而降。聖母溫柔優雅,滿懷母視慈愛的表情,就像一位世間的平民女性。她的身邊是低頭下視半跪著的年青女聖徒,顯現出對聖母崇敬和恭順。女聖徒對面是羅馬教皇,他身著綿袍,作對聖母子降臨的歡迎狀。畫的下方是前來迎接的兩個天真活潑的小天使。這幅繪畫通過聖母把愛子獻給人類的宗教傳說,歌頌了為理想而不惜犧牲自己最寶貴的一切的獻身精神。充分地表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拉斐爾因過度勞累英年早逝,終年37歲。但在短暫的一生中,他卻創作了近300幅繪畫。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中心,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著名畫家集中在這裡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此教堂先後經百餘年修建完盛,堪稱西歐文藝復興的藝術大宮殿。(參見《外國文學史簡編》)。四、文藝復興在西歐的傳播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給西歐世界在思想文化上帶來了新的氣息。由於當時西歐各國資本主義萌芽在不斷地茁壯,加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使用,因而文藝復興產生的新的思想和文化很快地得出傳播,並在西歐各國先後也掀起了文藝復興的思想浪湖。十五世紀以後,除義大利而外,西歐其他國家也出現了一批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產生了一批著名的作品。德國——伊拉斯莫15世紀中葉開始,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首先向教會展開鬥爭。人文主義思潮在德國廣泛傳播,大學成了人文主義活動的中心,德國人文主義的思潮主要反映在對中世紀宗教,道德和經院哲學的攻擊。著名的思想家代表為伊拉斯莫(1467—1536),他出身於尼德蘭,精通希臘文和拉丁文,名作為《愚人頌》。書中把一個驕傲的女人假託為「愚人」,她跨躍自己的品質,通過她的自白,作者把教皇、主教、經院哲學家都說成是「愚人」的崇拜者,他們貪婪淫蕩,迷信無知,攻擊教皇是慣於「用刀劍毒藥」的陰謀家。譴責「基督教會是在血的基礎上建立的,依靠血而壯大的,依靠血而發展的。他諷刺經院哲學家只尚空談,「實際上他們一無所知,卻自以為無所不知,他們競連自己也不認識。」伊拉斯莫的作品也指責世俗貴族的放蕩、虛榮和好戰。由於如此激進的思想,他本人被教會宣布為「異端分子」,他的著作也被列為禁書。德國的人文主義運動為後來的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他們深刻的揭露和批評、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威信,為反對天主教會的廣泛社會運動掘鬆了土壤。法國——拉伯雷法國的文藝復興宮廷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當時法王法蘭西斯一世不但崇尚藝術,而且下令舉辦「皇家講座」,使之成為人文主義活動的中心。因為人文主義追求現在享樂,很符合貴族的趣味,因而獲得支持。法國人文主義代表為弗朗索瓦·拉伯雷(1494—1553),他精於文學、哲學、法律也精醫學。《巨人傳》是他創作的著名小說。在小說中,他尖銳地嘲諷宣傳愚昧、禁錮人們思想的教會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貴族,抨擊違反自然的中世紀教育方法,提出教育應以誘導兒童自然發展為原則。他認為完美的人格應當包括身、心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傳授人類進步的知識,發展個性,另一方面還要鍛煉人的體魄,這樣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也才是「巨人」。拉伯雷深信宇宙的秘密是可知的,人類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戰勝愚昧和黑暗。法國另一位人文主義思想家波丹,著《國家論》,主張維護君主專制,鞏固民族統一,反對分裂,是「國家主權論」和「財產論」的提倡人。英國——莎士比亞在16世紀英國人文主義運動已經達到高潮,使英國的文學發展達到了繁榮的時期。英國的文學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頂峰,出現了一大批人文主義者。如作家喬叟(1340—1400),思想家莫爾(著《烏托邦》),詩人斯賓塞(1552—1599)。其最為傑出的代表就是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莎士比亞不但是英國文藝復興的代表,而且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他的作品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狀況,可稱是形象化了的歷史。莎翁的主要成就在於戲劇,他一共完成了劇本三十七部,詩歌創作也很有成就,寫了十四行詩一百五十餘首。根據當時英國社會鬥爭的情況和作者的思想變化,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一般稱為歷史劇、喜劇時期,中期稱為悲劇時期,後期稱為傳奇劇時期。他的歷史劇著名的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三世》等,在這些劇作中,他著重塑了資產階級所要求的「理想」君王的形象,譴責昏庸無能、殘暴不仁的封建君主,揭露封建家族之間的糾紛和諸候叛亂,用以表達人文主義的政治觀點: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他的喜劇名作有《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這些喜劇主要是從正面宣揚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例如宣傳個性解放,愛情自由等,這些理想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力求擺脫宗教禁欲主義和封建道德束縛的要求。在這些喜劇中,他塑造了許多貴族青年男女形象,描寫他們與封建習俗、道德、傳統之間的衝突,最後爭取到愛情和婚姻上的幸福的結局。這對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鬥爭起著重要作用。《威尼斯商人》一劇特別富於諷刺意義,生動刻畫了商人的貪婪無度的嘴臉,揭露了金錢的本質。他的悲劇名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雅典的泰門》等。其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哈姆萊特》代表了他的悲劇的最高成就。《羅密歐與朱麗葉》簡介(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愛情悲劇。該劇敘述一對青年戀人,由於雙方家族是世仇(蒙太卡家和凱普勒家),無法結合,終於雙雙殉情死去。悲劇以兩家械鬥作開場,以主人公之死換來兩家的和好為結束。作者以此譴責了封建家族的內江和封建的包辦婚姻。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敢於不顧家族的世仇,敢於違背父命甚而以死殉情,這在封建社會末期,不能不說是一種反封建的進步行為,對當時的反封建鬥爭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哈姆雷特》簡介(宮廷仇殺,王子復仇的故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法國威登堡大學接受人文主義教育,因為獲知父王突然死去,懷著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國。不久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結婚,使他更加難堪。新王聲稱國王是在花園裡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惑疑時,國王的鬼魂顯現。鬼魂告訴他「毒蛇」就是新王,並囑咐他要為父報仇。哈姆雷特把這一復仇的任務理解為反對一切罪惡的鬥爭,他考慮問題的各個方面,又怕泄漏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壞人的圈套,因而心煩意亂,憂鬱寡歡,只好裝瘋賣傻。同時新王叔父也懷疑他深知隱秘,派人出到處偵察他的行動打探他的心事,甚至利用他的兩個老同學和他的情人去偵察他。哈姆雷特趁戲班進宮演出的機會,改編了一出陰謀殺兄的戲文《貢扎古謀殺案》叫戲班子演出,以此來試探叔父。戲未演完,叔父做賊心虛,坐立不安,倉惶退席。這樣便證明叔父罪行屬實。叔父覺得事情不妙、隱私可能已被發覺,便設計叫母后把王子叫到私房談話,他派宮廷大臣(哈姆雷特情人的父親)在幕後偷聽,王子發現幕後有人,以為是叔父,便一劍把他刺死。哈姆雷特情人莪菲麗雅因而發瘋慘死。奸王見自己的罪惡已被識破,設法叫王子出使英國,並寫密信信給英王,要他把哈姆萊特殺死。幸而哈半途逃脫回到丹麥,回來後他才知道情人發瘋溺水而死。奸王又施毒計,讓宮廷大臣的獨生子和王子比劍,密謀在比劍中用毒劍、毒酒置王子於死地,結果二人都中毒劍,王后誤飲毒酒,奸王也被哈姆萊特殺死了。莎士比亞通過這個古老的故事(宮廷仇殺的故事)對英國當時的專制王朝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對於王子所進行的復仇——反對封建暴政的鬥爭給予了熱情的讚賞和深厚的同情。劇中的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文人主義者的典型形象,他的悲劇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哈姆萊特以他自己的死來贏得了對舊制度、舊勢力的道義上的勝利,從而鼓舞后繼者的鬥志,因而觀眾或讀者的感受是悲壯而不悲觀,這就是這部傑作至今感動和鼓舞人們的原因。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莎士比亞戲劇的愛好者,他們把希臘的埃斯庫勒和莎士比亞並稱為人類兩個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西班牙——塞萬提斯16世紀後期,西班牙出現了偉大的作家塞萬提斯(1547—1616年),他的長篇小說《唐·吉訶德》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對西班牙現實生活作了最廣泛的諷刺性的刻劃,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中古騎士的墮落,教會的專橫以及人民群眾的困苦。書中的主人公唐·吉阿德看來是個神智不清,瘋狂可笑的人物,但卻是高度道德原則的代表者,理想主義的化身。他歌頌自由、反抗壓迫,並且言行一至,充分表達了文藝復興時期具有進步意義的人文主義思想。在文藝復興時期,還出現了一些人文主義的政治思想家。義大利的馬基雅維里是政治思想家的主要代表,其所著《君主論》中提出的思想,是近代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萌芽,他主張建立獨立的世俗的民族國家,有著進步的意義。馬基雅維里:人文主義的思想家,其思想代表了近代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萌芽。《君主論》表達了如下的政治觀點:①主張建立擺脫宗教束縛的統一的,集權的世俗政權,保護資產階級利益。②一切政治行為應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為此統治者可不擇手段達到政治目的,可以用欺騙,狡詐違反誓言等,可用毒藥和劍消滅人,鎮壓臣民。」馬氏之主張後來為反動派和法西斯所利用,作為實行恐怖獨裁統治的理論根據。文藝復興運動簡評(詳見教材280—281頁)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光輝時代,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時代。1、文藝復興是歐洲思想文化上的一次偉大的革命,它為推翻封建制建立資本主義的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並為之開闢了道路。2、它創造了燦爛光輝的文化,並孕育了近代西歐資產階級文化,為人類不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3、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為以後的鬥爭積累了經驗。4、文藝復興屬資產階級範疇的思想文化革命,所宣揚的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人性論,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
推薦閱讀:

世界報 中國崛起為世界強國,西方如何應對?
當網路謠言在美國社會泛濫,看看西方媒體做了啥?
【重磅】「聖人」沒有墜落,西方世界真的看錯了緬甸的昂山素季!
和中國相比,西方國家有哪些社會亂象?
謊言下的美國:制裁俄羅斯西方實乃愚蠢之舉

TAG:文化 | 西方文化 | 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