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從外在去尋找自我價值感 依戀風格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叫焦慮型或逃避型人格障礙,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力應付.
迴避型依戀——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比較冷淡,並避免與照顧者進行交互;
焦慮矛盾型依戀——嬰兒在和照顧者分離時表現出巨大的痛苦,但當照顧者回來後,又對其非常生氣。人,在關係中,往往想從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卻又常常在對方的眼中,因為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而失望,而憤怒,而受傷。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便會使用付出來交換價值。「因為我的給,你需要我的給,所以我有了價值。」
人們往往從外在去尋找自我價值感。但它不完全來自於外在的成功,根源在內心,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在情緒上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孩子,自我價值感是很低的。他們會發現只有自己表現出父母的預期時,才能得到關注;長大成人後,在與別人的關係中,圍繞著別人的需要,去不斷付出的時候,才能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才會覺得自己「重要」時,不知不覺就養成了這樣的行為模式,只有在不斷付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
當我們把自己價值的所有評判權交給對方的時候,當然沒辦法想像,如果沒有了這個人,自己還有什麼價值。如此不平衡的親密關係,不能長久也在情理之中。 你的心裡是不是已經有一些明白,我們在感情中拚命付出,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恐懼自己會不被愛。如果你懂自己好的地方,這個肯定就足夠讓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如果你願意先愛自己,在關係中,你才能真正有了愛人的能力。
你了解自己的依戀風格嗎
花2分鐘測試一下吧!在下面的問卷中,請在符合你的描述項後面畫勾。
A 組依戀風格描述
1. 我常常擔心我的伴侶不再愛我。
2. 我害怕別人一旦了解真正的我,就會嫌棄我。
3. 我一不戀愛就感覺焦慮,生活像缺了什麼似的。
4. 當伴侶不和我在一起時,我就擔心他是不是看上了別人。
5. 向伴侶傾訴內心感受時,我擔心對方發現我不好的一面。
6. 我經常為戀愛思緒不寧。
7. 我很快就對伴侶產生依賴感。
8. 我對伴侶的情緒變化很敏感。
9. 我擔心如果現在的伴侶離開我,我再也找不到愛我的人。
10. 如果和戀人發生衝突,我有時會不假思索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言行偏激,過後又懊悔。
11. 我擔心自己沒有魅力。
12. 如果我發現喜歡的人不喜歡我,而喜歡別人,我會感到萬分難過。
13. 如果我的伴侶表現有些冷淡疏遠,我會懷疑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14. 如果我的伴侶想和我分手,我會用盡一切辦法,讓他知道放棄我是他的錯(給對方施加心理壓力)。
B 組依戀風格描述
1. 我容易和伴侶接近。
2. 依賴伴侶使我感到安心。
3. 我對自己的戀情基本滿意。
4. 我在戀愛中感到沒有什麼壓力。
5. 我很容易和伴侶溝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6. 我相信大多數人本質上都是誠實可靠的。
7. 我可以安心地與伴侶分享思想和感受。
8. 即使與伴侶發生爭吵,我也不會全盤否定我們的感情。
9. 我的情感生活波瀾不驚,以至於別人有時候認為我有些無趣。
10. 和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也能心平氣和地表達。
11. 如果我發現喜歡的人不喜歡我,而喜歡別人,內心不會受到很大折磨。我也許會感覺有些吃醋,不過很快這種感覺就過去了。
12. 如果我的伴侶表現有些冷淡疏遠,我會想一想原因是什麼,然而我知道他的表現也許不是因為我。
13. 如果交往了幾個月的伴侶想和我分手,我一開始會感到受傷,但是也能夠較快恢復
14. 我可以和前任繼續做普通朋友,畢竟我們有許多共同點。
C 組依戀風格描述
1. 我發現我分手後心情很快就平靜下來。我很驚訝自己能夠這麼快忘記一個人。
2. 看到伴侶傷心的時候,我感覺很難給他情感上的支持。
3. 對我來說,獨立比戀情更重要。
4. 我不願意和伴侶分享內心深處的感受。
5. 我發現自己很難全身心依靠伴侶。
6. 有時候,我會冒出一些無名火,讓伴侶感到不知所措。
7. 跟穩定的戀愛相比,我更喜歡不用承擔責任的性愛
8. 當伴侶與我過分親近的時候,我會感到不安。
9. 我的伴侶常常希望我更親近一些,但是我不想那麼親近。
10. 和伴侶分開的時候,我會想念;在一起的時候,我卻想逃離。
11. 我討厭被人依靠的感覺。
12. 如果我發現喜歡的人不喜歡我,而喜歡別人,我感到如釋重負。這意味著他不會纏著我不放。
13. 如果我的伴侶表現有些冷淡疏遠,我會感覺無動於衷,甚至如釋重負。
14. 在如願以償地和追慕已久的人在一起之後,我感覺興味索然。
*改編自弗雷利、沃勒和布倫南2000 年發表的《修訂版親密關係問卷》。
--------------------------------------------------------------------------------
現在統計一下你的各組畫勾數目:
在A 組依戀風格描述下畫勾的總數:
在B 組依戀風格描述下畫勾的總數:
在C 組依戀風格描述下畫勾的總數:
統計完畢A、B、C 各項的總數之後,數目最多的那一項表明你的依戀風格。A 項最多,說明你是焦慮型依戀風格;B 項最多,說明你是安全型依戀風格;C 項最多,則說明你屬於迴避型依戀風格。
焦慮型:你喜歡和戀人在一起,親密無間,渴望深層的親密關係。然而,你常常處在不確定中,擔心戀人和你不夠親近。情感問題消耗了你的大部分心力,讓你疲倦。你容易察覺出感情生活中的細微波動,對戀人的情緒和行為非常敏感。在許多情況下,雖然戀人的情緒確實和你感受的一樣有波動,但不一定如你所想是你造成的。在戀情中,你經常給自己消極暗示,情緒波動嚴重。有時候,你很衝動地說話做事,給戀人帶來傷害,也讓感情受損,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你又會感到懊悔。要是戀人能給你足夠的撫慰和安全感,你就會感到很放鬆,心滿意足。
安全型:戀愛中,你會自然而然地充滿溫情和愛意。你喜歡和戀人親密無間,通常不會對你們之間的關係憂心忡忡。對待戀愛中的風波,你處之泰然,不會輕易心煩意亂。你可以暢通無阻地與戀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也願意聆聽戀人傾訴,理解戀人的心情,並與之合拍。你樂於和戀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戀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全力支持。
迴避型:你認為獨立、自由比親密的戀情更加重要。其實,你也需要親密關係,你只是不願意太過親近,喜歡與戀人保持一點距離。你絲毫不擔心感情問題,不怕被拒絕。你不容易向戀人袒露心跡,這使得對方感覺你有些疏遠。在戀愛中,一旦戀人表現出親密的願望,或者逾越了你個人自由的界限,你就會警覺起來。
你了解戀人的依戀風格嗎
下面這個問卷也是給你做的,完成之後,很快就能判斷戀人的依戀風格。問卷包括三組內容,每組都列出了戀人的若干性格特點,列舉一些生活習慣。
在讀完每一項性格特點之後,請根據你們的日常交流和言行,來判斷戀人是否符合這項描述。請在符合描述的項目下畫勾。注意,只要你的戀人在多數情況下都符合某項性格特點,那麼他就符合這項性格特點。還有,如果戀人的行為符合某個例子,也應該認為他符合這個特點。
A 組依戀風格描述
1. 在戀情中需要大量親密感。
在開始戀愛的時候,就答應一起度假、同居、或整天粘在一起(不一定是他提出這樣的要求)。
非常喜歡身體的接觸,比如拉手、愛撫、親吻。
2. 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拒絕。
盤問你的過去,把自己和你的前任相比較。
試探你對前任是否余情未了。
為了讓你高興,什麼都願意做。
害怕你不再愛他,或對他失去興趣。
3. 沒有戀人就不開心。
即使他不說,你也能感覺到他非常想找個人戀愛。
有時候,和他約會就像接受「未來配偶」面試。
4. 為了抓住你的心,而玩弄一些感情把戲。
你幾天不打電話,他裝出毫不在意的樣子。
假裝很忙。
為了讓你對他產生更大興趣,而試圖操控一些局面。
5. 不說明自己為什麼事生氣,讓你猜測。
以為你能察言觀色,等著你發現他在生氣。如果你沒注意到,他就怒火發作。
6. 發泄怒氣,而不想怎麼解決問題。
爭吵的時候,脅迫你分手,之後又後悔。
從不說自己想要什麼,而是積許多怨氣,最後一起向你發作。
7. 把戀情中的所有摩擦,都看成你對他的不滿。
他舉辦一次派對,你加班不能參加,他認為「你就是不想見我的朋友」
回到家你感覺累了,不想說話,他認為「你再也不愛我了」。
8. 為了避免被拒絕或受傷害,不主動向你表白。
你給他打電話,他才給你打電話;你向他表達愛意,他才向你表達。不敢冒一點受傷的風險。
9. 對戀情高度重視,心思完全被它佔據。
約會結束後,你累了回家睡覺。而他回去和朋友們分析討論你們見面的每一個細節。
你們不在一起的時候,他不停地打電話發簡訊,或者突然冷淡下來,一個電話都不打,一條簡訊也不發。
10. 害怕你由於一些小事嫌棄他,認為自己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維持你們的愛。
對你說「我今天給你打了這麼多電話,你是不是感到很煩啊」, 或者「在你家人面前我沒表現好,他們一定不喜歡我」。
11. 懷疑你不忠。
找到你的密碼,檢查你的郵箱。
對你去哪裡高度警覺。
檢查你的個人物品,尋找你不忠的證據。
B 組依戀風格描述
1. 忠實可靠,言行一致。
守信,說什麼時候打電話,就一定會打來。不輕易取消做好的計劃。如果實在沒辦法,會提前告訴你,向你道歉,同時提出另一個彌補的計劃。
從不食言。做不到的事情,會認真解釋。
2. 有事和你一起談,不做單方面的決定。
遇到麻煩會和你討論,在聽完你的意見之後,才做決定。
做計劃的時候,考慮你的喜好和想法,不自以為是。
3. 對情感態度豁達。
不執著於尋找某特定類型的戀人,比如一定要某個年齡,一定要某種外貌。
接受戀情帶給生活的變化,例如一起居住,使用同一個銀行賬號。
不對異性進行偏激的評價和絕對的概括,例如「所有的男人都是好色之徒」, ,「一旦結婚人就變了」。
「所有的女人都喜歡高富帥」或
4. 能順暢交流感情問題。
當你問到兩人的感情狀態或未來時,即使他的回答不一定讓你高興,他也不反感這類問題。
不高興時會告訴你原因,不發無名怒火,不讓你瞎猜。
5. 兩人發生爭吵時,願意麵對問題。
儘力去了解你為什麼事情生氣,努力解決問題。
發生誤會的時候,不爭論誰對誰錯,而是想著怎麼解決問題。
6. 不害怕承諾和依賴。
不擔心你侵佔他的個人空間,或者損害他的自由。
不怕戀人「騙」他結婚,花他的錢等。
7. 不把感情當成苦差。
不強調自己為感情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多少。
即使生活環境不如意,如工作繁累,也願意開始一段感情。
8. 親密之後,更加親密。
在深入的情感對話之後,讓你感覺安心,給你心理支持。不會突然間變得冷淡。
親密之後,他對你說你對他很重要,而不只是談論性快感。
9. 介紹朋友家人和你認識。
讓你進入他的朋友圈。也許並不主動要你去見他的家人。然而,
只要你提出想見他家人,或者請他見你的家人,他都會很樂意。
10. 情感表達自如。
經常告訴你他對你的心意。
不吝惜「我愛你」這三個字。
11. 不玩感情遊戲。
有話說清楚,不讓你瞎猜,不故意做讓你吃醋的事情。
不計較誰付出的更多,不認為「我已經打了兩次電話,這次該
你打了」,或者「上次你讓我等了一天,這次我也讓你等一天」。
C 組依戀風格描述
1. 對你若即若離。
時而冷漠,時而親近(讓你欲罷不能)。
有時打爆電話,有時不打電話。
有時候展望兩人的未來,說:「我們一起住的時候,一定要……」
有的時候,又表現出你們之間沒有未來的樣子。
2. 極度重視獨立,輕視依賴感。
說「我需要更多個人空間」。
說「我工作太忙,沒時間認真考慮情感的事」。
說「我不會和依賴感強的人在一起」。
3. 嘲笑你,貶低你,或者貶低前任(開玩笑地嘲笑和貶低也算)。
拿你看地圖的窘態開玩笑,或者說你又矮又胖真「可愛」。
說以前喜歡某人,一段時間之後,就因為對方外貌缺陷而心生嫌棄。
曾對前任不忠。
4. 設法在情感和身體方面與戀人保持一定距離。
和前任有6 年戀情,但一直分居。
在家分床睡覺,或者堅持分開蓋各自的被子。
喜歡一個人度假或旅遊。
對兩人的未來不做計劃。你們下次什麼時候見面、什麼時候搬到一起住,他都不提。
走路時,不和你並排走,一定要走在你前面,保持一段距離。
5. 和戀人保持分明的界限。
從不邀請你去他家,總是在你家見面,也不讓你見他的朋友。
讓你感覺他的家人朋友都與你無關。
6. 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
滿懷期待地談起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伴侶。
把前任完美化,不解釋上一段感情哪裡出了問題
說「我永遠也忘不了前任,以後再不可能那麼愛另一個人了」。
7. 不信任戀人,總覺得戀人在利用他。
認定戀人都想「騙」其結婚。
害怕戀人在經濟方面佔便宜。
8. 關於戀愛,有一些固執的看法,讓你必須遵守。
成為其戀人的條件:非常英俊、非常漂亮、一定要瘦,或者一定
要皮膚白等。
認定人應該只戀愛不結婚,永遠都應該分開居住。
對異性抱有絕對的看法,例如評價說「所有的男人都好色」,「所
有的女人都拜金」,或者說「一旦結婚,人就變了」。
不愛打電話,即使你的主要聯繫方式是電話,對方也不肯屈就,
從不打電話。
9. 發生爭吵的時候,迴避問題,或者情緒火爆。
說「快別說了,我不想聽」這類的話。
氣得一陣風一樣離家出走。
10. 不說清自己的意思,讓你猜。
和你交往很久,從來沒說過「我愛你」之類表達心意的話。
說自己計划出國一年,卻不談這件可能影響到你們感情的事。
11. 不和你談心,不談你們的感情現狀。
你問他對未來有什麼打算,他的反應,讓你感覺你不該問這個問題。
你跟他講自己感到困擾,他說「對不起」,然後就沒了下文。
他有避諱的話題,這些事你在他面前絕不能提起。
--------------------------------------------------------------------------------
現在統計一下你的各組畫勾數目:在A 組依戀風格描述下畫勾的總數:在B 組依戀風格描述下畫勾的總數:在C 組依戀風格描述下畫勾的總數:
統計完畢A、B、C 各項的總數之後,數目最多的那一項表明你戀人的依戀風格。A 項最多,說明戀人是焦慮型依戀風格;B 項最多,說明戀人是安全型依戀風格;C 項最多,則說明戀人屬於迴避型依戀風格。如果你的戀人有兩組畫勾數目都比較多,那兩組大約是A組和C組,它們分別代表著焦慮型和迴避型。這兩種依戀風格的某些外在行為表現相似但是內在動機不同。如果遇到這種難以確定的情況,請參考正文中相關章節的「黃金法則」做出最接近事實的判斷。
焦慮型戀人:只要你願意了解他的內心想法,你會發現焦慮也不全是一件壞事。你的戀人渴望親密的感情,一旦發覺感情受到哪怕一絲一毫威脅,他就會認為發生了天大的事情。有時候,你無心的舉動被他誇大,覺得感情出現了問題,於是他心情變得非常恐慌。糟糕的是,他不太善於和你交流內心的感受。他以為發脾氣和吵鬧能解決問題,不料卻造成你的不快。結果就是,他感到心情沮喪,你們之間的感情進入惡性循環。這種情況聽起來常可怕,不過你不必擔心。只要你細心一點,平息他恐慌的內心,他就會傾心於你,對你充滿愛慕和依賴。一旦你滿足他對於安全感的基本需要,他敏感的心就會轉而關注你需要什麼,盡心儘力地輔助你。更棒的是,隨著你們關係的改善,他會漸漸知道怎麼更好地與你交流,你也就越來越用不著猜測他的心思。
安全型戀人:你的戀人喜歡親密關係,同時不會過於敏感,不總是擔心被你拋棄。他善於交流自己的想法,方式直接而溫和。和這樣一個人戀愛,你無需要求他對你親近,因為他本能地就會和你親近。你們二人可以放鬆心情,享受戀愛。你的戀人願意聆聽你的看法和意見,以兩個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做事。他天生知道愛情的真諦在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反過來也是如此。由於戀人具有這些優點,你可以自由地做你自己,不必緊繃心弦。這种放松而親密的關係,有利於你的幸福安康。
迴避型戀人:你的戀人不像安全型和焦慮型戀人一樣渴望親密關係。他的大腦與其他類型相比,並沒有異常之處,他其實也需要關懷、需要愛。只是太過親密的關係會讓他感到束縛。他的日常言行,比如對某個電視節目的堅持、對育兒方式的堅持,其實都是對個人空間和獨立的堅持。他堅持的結果往往是你不得不妥協。如果你不妥協,他就會縮回自己的世界,把你拒於千里之外。研究結果表明,迴避型戀人幾乎從來不和同類談戀愛,因為這樣的兩個人處不到一塊兒去。
兩個相愛的戀人,卻總是感覺不對勁,應該是雙方戀愛的依附行為不同所致。依附行為原是發展心理學中表達嬰兒與母親的接觸方式相異的名詞,被分為安全型、迴避型、焦慮型3種。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它也適用於成人的戀愛關係,將愛情中的依附行為分為以下3種類型。
安全型依附:能夠順利與他人交往,會依賴他人也接受他人的依賴,從來不擔心被拋棄也不迴避與他人的過分親密。
迴避型依附:存在很強的警惕心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與他人過於親密。不會完全信任別人,也不希望別人依賴自己。與他人太過親密後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即使是親密干係的人,也希望能與他保持一定距離。
焦慮型依附:擔心對方是否會反感自己所渴望的親密關係。希望戀人能與自己完全融為一體,但這種過於強烈的想法經常會驚嚇到對方,反倒讓他對自己敬而遠之。
研究發現,三種不同愛情依附風格在成年人中所佔比例依次為:安全型依附約佔56%,迴避型依附佔25%,而焦慮型依附約佔19%,與嬰兒依附類型的調查比例相當接近。
如果戀人雙方不一樣的話,關係格格不入也在所難免。從你的表述來分析,你應該屬於焦慮型依附,而你的男朋友則屬於迴避型依附。這種依附行為的組合是一種相反依附行為的組合,在整體適應性會比較差。你的男朋友激情感受和親密感都比較低,對雙方關係有較多不滿意;而你的激情感受也較低,且明顯感覺到衝突矛盾較多。你的依附類型要求更多的親密關係,而你男朋友恰恰是對這種更多的親密關係感到不自然,這就是矛盾的核心點。由此可見,正是依附行為的不一樣,愛情才進行得不順利。
認識到以上依附類型的不同,你應該與男朋友坐下來好好交流一下互相的感受,彼此都為這段感情的發展做一些調整,讓雙方能更好的適應對方。這樣你們的愛情才能順利的發展。
自由而孤獨的迴避型戀人《讀懂戀人心》廣東人民出版社作者:阿米爾·萊文
第六節 自由而孤獨的迴避型戀人
獨行俠的瀟洒與落寞
很多人都喜歡獨行俠的角色。他們闖蕩天下,無羈無絆,不用牽掛別人。從影視劇中的虛構角色,例如《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到實際生活中的人物,比如生態學家黛安娜·福西(Diane Fossey),這些孤膽獨行俠都具有強烈的個人準則和偉大理想。
能夠與人分享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喬恩·克拉考爾的暢銷書《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里,主人公克里斯·麥坎德利斯學業優秀,體格健壯。為了擺脫庸碌無為的平凡生活,他向廣闊的阿拉斯加荒野進發。他獨自行動,裝備簡陋,下定決心不依靠任何人,獨自闖蕩阿拉斯加。一路上他遇見了好多人,包括一個願意當他父親的老人,一個愛上他的少女,一對請他留下一起居住的夫婦。然而,他都不為所動,堅持一個人走下去。
抵達最終目的地之前,克里斯遇到了生命中見到的最後一個人,即願意載他一程的加利安。在駛向巍峨群山的路上,加利安幾次試圖說服克里斯不要進山,然而克里斯毫不動搖。看他這麼頑固,加利安又提出載克里斯去安克雷奇(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港市,美國空運中心。——譯者注),到那裡給他買一些先進的裝備。克里斯回答說:「謝謝你的好意,不過我現在的裝備夠用了。」加利安又問他,父母朋友是否知道他的冒險計劃,萬一他逾期未歸,
他們可以報警。克里斯鎮靜地回答:沒人知道這個計劃。實際上,他3年沒有和家人聯繫過了。他向加利安誇口說:「絕對沒問題。沒有我自己處理不了的事情。」
和加利安道別後,克里斯穿過一條冰凍的河流,進入密林深處,從此完全與世界隔絕了。接下來幾個月里,克里斯獨自在荒野求生,打獵覓食,頑強地存活了下來。然而,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卻回不去了。
他原先穿過的那條河流已經解凍,河水伴著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湍急地流動,河面也變得寬闊,阻斷了他回到文明世界的道路。克里斯別無選擇,只得回到簡陋的營地,最後死在那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在日記里寫道:「能夠與人分享的幸福,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幸福。」
在生命和感情的旅途中,我們可以把迴避型依戀風格的人比喻成獨行俠。他們好像克里斯一樣,把獨立自由看成最理想的狀態,輕視依賴別人。如果你是迴避型依戀風格,那麼克里斯最後終於明白的道理——幸福要與人分享,也是你能夠體驗真正幸福的關鍵所在。
本節我們將分析,為什麼你即使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就像個獨行俠一樣。我們會幫助你理解你在戀愛中種種匪夷所思的表現,以及它們如何阻礙你獲得幸福的愛情。即使你本人不是迴避型,那麼你身邊可能有迴避型的人,你要和他們打交道,就要了解他們種種行為背後的原因。
生存優勢,戀愛劣勢
學者們相信,多元的依戀風格,增加了人類在各種環境下的生存幾率。由於我們的老祖先主要過著緊密聯繫的群居生活,互相依賴、彼此合作是保障群體生存和繁衍後代的最好方法,所以安全型依戀風格一直是最有利於人類生存的風格。
然而,為了保證人類在各種條件下都能生存繁衍,有必要考慮其他生存策略。史前時代,有些人生於嚴酷條件下,大批同類因為飢餓、疾病和自然災難喪生。他們必須具有除集聚、群體行動之外的技能,才能活下去。這時,那些能夠不依靠別人生活、獨立自主的人,就顯示出他們的優勢。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獨立的人更善於參與搶奪有限的生存資源的競爭。因此,在進化過程中,一部分迴避型風格的人保持了自己的基因。
遺憾的是,史前的某些生存優勢,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來說,已經變成了劣勢。克里斯就是這樣,如果他願意和別人合作,他可能還活著。研究表明,現在社會中迴避型依戀風格可能是一種不幸。如果你是迴避型依戀風格,你的愛情往往不得善終,你從愛情獲得的滿足感也比較少。
不過,對於迴避型人士來說,不光有壞消息,還有好消息。迴避型依戀風格並非註定了愛無能,迴避型人士也大可不必成為進化的犧牲品。通過學習一些安全型技巧,迴避型人士的愛情可以更加幸福。
他們真的不需要感情嗎
如果一個人是迴避型依戀風格,就一定會所有表現。你對愛情的期望、對感情問題的處理方式、對戀人的言行和態度,無不受到這種依戀風格的影響。不管你是單身,還是在戀愛,即便是在一段穩定的感情里,你總是盡量與戀人保持距離。
蘇珊就是迴避型依戀風格。她形容自己是個自由的精靈。她也會戀愛,有的戀情還長達一年。然而,最後她會對他們感到厭倦,接著找下一個對象。她開玩笑地說,自己傷了「一串兒男人的心」。她視依賴感為軟弱,瞧不起依靠戀人的軟柿子,稱戀人之間的親密是「畫地為牢」。
從種種跡象看,蘇珊和其他迴避型人士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親密感?他們是否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如果是這樣,這不是和依戀理論的前提、假設相矛盾嗎?難道有人真的不需要親密的感情嗎?
這些問題並不容易回答。迴避型人士對待感情的態度並不直截了當。他們傾向於壓抑真實的感受,不表達出來。普通的日常交流並不能解釋迴避型人士的思維方式,只有科學研究才能發現他們內心的真實狀態。通過先進的研究方法,學者才能發現他們潛意識中真實的自我。下面的實驗向我們展示了迴避型人士真實的心理狀態。
通過六次獨立的實驗,學者們試圖解析迴避型人士對愛情的真實態度。這些實驗讓參與者辨認顯示器上的文字,並測算他們要花多長時間。認出一個詞語所需的時間越短,就意味著這個詞語在參與人員頭腦中活躍程度越高,受到的壓抑較少,反之亦然。
實驗結果發現,迴避型人士很快就能認出和戀人弱點相關的「需要」「依賴」這類詞語,而認出和自己依戀需求相關的詞語,例如「分離」「爭吵」和「失去」,則需要更長時間。從實驗結果來看,迴避型人士傾向於貶低戀人的價值,認為他們性格軟弱、有依賴心理。他們在內心深處也害怕失去戀人,卻下意識地壓抑這種擔憂。他們輕視戀人的依賴感,好像不需要依賴任何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繼續來看實驗。在實驗的第二部分,研究人員交給參與者一些其他任務,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在回答謎語、解答問題的同時,參與人員要完成辨認詞語的任務。這時,迴避型人士由於注意力被分散,自我壓抑的能力減弱,他們對愛情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才浮出水面。在這些情況下,他們和其他類型的人士一樣容易認出與自身感情相聯繫的詞語,例如「分離」「爭吵」和「失去」等。
這些實驗證明,即使你是迴避型,你也有依戀系統,你其實和別人一樣害怕分離。與別人不同的是,只有當你忙於應付其他問題,放下心理防禦的時候,真實的情感和感受才能顯露出來。
這些實驗還告訴我們,迴避型人士,例如蘇珊,實際上都不是自由精靈。他們只是設立了心理防線,讓自己看起來像獨行俠而已。蘇珊貶低依賴感,貶低依賴家人或者戀人,其實是心理防禦使然。一些研究發現,當遭遇重大人生變故,例如離婚、孩子遭遇重創或軍事動蕩等,迴避型人士的心理防線會很快崩潰,他們的表現會變得和焦慮型人士一樣。
明明需要親密,卻拚命壓抑
迴避型人士通過哪些方式壓抑自己的依戀需要,和戀人保持距離?為了與最親近的人保持情感距離,他們使用了各種方法:他們頻繁使用壓抑策略,在頭腦中培養一些根深蒂固的看法和觀念。讓我們仔細地看看具體的方法吧。
2 邁克,現年27 歲。過去5 年中,他有一段穩定的感情,卻總認為戀人智力不如自己。他們彼此相愛很深,但邁克內心深處對這段感情不滿。他隱隱約約地感到缺了點什麼,彷彿更好的對象在未來不遠處等他。
2 凱亞,現年31 歲。她和男友已經同居2年,卻無比懷念單身的自由時光。她忘了自己單身的時候感覺既孤獨又壓抑。
2 斯塔夫羅斯,40 歲。他是一名外形英俊、風度翩翩的企業家。他非常渴望結婚生子。他尋找妻子的條件相當嚴格,她一定要年輕,最多不超過28 歲,美貌漂亮,事業心強。此外,她必須願意跟他回希臘定居。他找了10 年,還是沒有找到這樣的女人。
2 湯姆,49 歲。他和深愛的女人結婚20 多年了,現在感覺備受束縛。他一有機會就單獨行動,獨自旅行,或者和朋友一起活動。
上面所有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迴避型依戀風格。他們即使戀愛或結婚,而內心深處仍然感到自己是一個人。安全型人士認為接納伴侶很容易:他們接納伴侶的一切,包容伴侶的缺點,他們依靠伴侶,相信伴侶是獨一無二的。然而,迴避型人士都不具備這種心態。迴避型人士和戀人在一起,總會保持一定心理距離,隨時準備從感情中撤退。與另外一個人親密相連、相濡以沫,兩人融為一體,是他們難以接受的狀態。
為了和戀人保持一定距離,邁克、凱亞、斯塔夫羅斯和湯姆使用了各種方法,這些方法都屬於壓抑策略。壓抑策略包括任何扼殺親密感的行為或想法。我們的依戀系統渴望親密感,渴望與戀人接觸,而壓抑策略的作用是抑制依戀系統。迴避型人士也需要親密的感情,卻一直努力壓抑這種需要。一個迴避型人士使用的壓抑策略越多,就越感到對戀情不滿意。下面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壓抑策略,請仔細觀察:
2 對自己說「我還沒準備好迎接感情」,卻依然和戀人在一起,有時長達幾年。
2 關注戀人的小缺點,例如對方說話的樣子、衣著打扮、吃相等,讓這些影響自己的感情。
2 思念前任,把那個人完美化。
2 拈花惹草,或賣弄風情,讓現有戀情充滿不安定感。
2 不說出「我愛你」,卻讓別人誤以為你對TA 有意思。
2 戀情一有進展,就開始疏遠(比如,在一次親密的約會過後,連續幾天不給對方打電話)。
2 和不可能有未來的人交往,比如和已婚人士糾纏不清。
2 戀人跟你說話的時候,你思想開小差。
2 為了保持獨立感,幾乎不和戀人分享心事,保持神秘。
2 避免身體親近。例如,不願在一張床上睡,不想做愛,不和戀人肩並肩手挽手走路。
迴避型人士每一天都在下意識地以微妙的方式使用這些壓抑策略,提示戀人或者准戀人不要影響他的獨立空間。然而,這些策略並不能保證他的獨立,反而阻礙了他的幸福。
僅僅使用壓抑策略,還不足以讓迴避型人士保持距離感。迴避型人士的頭腦里存在著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觀念,壓抑策略只是冰山之一角。頑固的偏見和壓抑策略一起構成了迴避型人士與戀人保持距離的因素,它們讓迴避型人士漸漸遠離幸福。
自我與偏見讓他們更孤獨
迴避型人士對戀人抱有偏見,戀人說什麼、做什麼,都得不到他們的認可。他們完全意識不到帶有偏見的思維模式有多大破壞性。
錯把「自我依靠」當獨立
29 歲的喬說:「在成長過程中,我父親不斷告誡我,不要依靠任何人。他經常對我說:『你只能依靠自己!』這句話成了我的座右銘。在接受心理治療之前,我一直都把它奉為真理。我曾經對自己說:『誰需要戀人支持呀?我可以靠自己,幹嗎把時間浪費在另一個人身上?』我的諮詢師讓我看到事實,他說:『只能靠自己?瞎說!你必須依靠別人,你無時不刻都在依靠別人。我們每個人都依靠別人。』我認識到他說得對。這成了我生命的轉折點。我放下了以往那些如同強迫症一樣的觀點,放下了自我孤立的想法,感覺如釋重負。」
許多人就像喬一樣信奉自我依靠,結果卻倍感孤獨寂寞。研究表明,信奉自我依靠和缺乏親密感緊密聯繫在一起。迴避型人士雖然自信滿滿,認為不需要依靠他人,可他們要為此付出代價。由於過於自我,他們在感情中感受到的親密感最少。他們不太願意袒露心聲,不會尋求別人幫助,無法盡情享受親密感。
喬的情況清楚地說明,「只能依靠自己」的觀念是一種負擔,而不是優勢。在戀愛中,自我依靠使你難以和戀人親近、分享親密的信息,也難以和戀人享受水乳交融的關係。實際上,自我依靠和獨立是兩個不同概念,而許多迴避型人士混淆了二者的差別。獨立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寶貴的品質。然而,如果過於看重自我依靠,認為別人的幫助不重要,我們就會非常孤立、排斥別人,錯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體驗。
自我依靠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自我」。由於「自我」,你傾向於忽視戀人的需要,只看到自己的需要。結果,你難以體會與戀人融為一體的幸福感,失去戀愛的樂趣。
「只看見蘋果里的蟲」
除了自我依靠,還有一種思維方式非常具有破壞性,會使你和戀人產生距離感。那就是「只看見蘋果里的蟲,卻看不見蘋果」。比如說卡羅萊女士就是如此。
卡羅萊和鮑勃交往了9 個月,感覺越來越不開心。她認為鮑勃不合適,而且能找到相當多討厭他的理由:腦袋不靈光,太單純,太依賴,衣著品位不佳,不善於社交。
可她忽略了鮑勃是一個溫柔的男人,而溫柔的男人並不多見。而且他讓她感到安全、被接納,他送給她許多禮物,以無限的耐心對待她的沉默、情緒和嘲弄。
即便如此,卡羅萊還是迫切地感覺一定要離開鮑勃,一次又一次地說「我們不能繼續相處下去」。最後,她終於和他分手了。幾個月過去了,她驚奇地發現,沒有鮑勃的生活很艱難,孤獨、抑鬱、傷心撲面襲來。她認為和鮑勃的感情是最美好的,而且萬分懷念。
卡羅萊的經歷是迴避型人士的典型經歷。在看待伴侶的時候,他們通常只看到缺點,而較少看到優點。有一項研究證明了這一點。成人依戀領域首屈一指的學者、以色列跨學科研究中心心理學新學派系主任馬里奧·米庫林茨,與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心理學院的學者維克托·弗洛里安(Victor Florian )和吉拉德·希施貝格爾(Gilad Hirschberger )共同進行了這項研究。在研究中,他們要求情侶或夫妻把每天的生活寫在日記里。他們發現,與其他類型的人相比,迴避型人士更傾向於對戀人做出負面評價。更有甚者,他們還發現,即使戀人給了他們支持、溫暖和關愛,他們依然毫不留情地對戀人加以貶損。米庫林茨博士解釋道,這種行為模式的根源在於迴避型人士不接受親密感。當他們感受到戀人的真切關懷時,他們要麼視而不見,要麼貶低戀人關愛的價值,以便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繼續排斥親密感。
卡羅萊和鮑勃戀愛的時候,使用了許多壓抑策略,包括盯住鮑勃的缺點不放。她雖然知道鮑勃的優點,卻不由自主地放大他的缺點,認為他的缺點無法忍受。反而在分手之後,她不再感覺個人空間受到威脅,不再因為親密感而喘不過氣來,她才能放下心理防禦,真切地感到內心深處對鮑勃的依戀,重新看見他的許多優點。
不擅長覺察戀人感受,但轉變仍有可能
假設你是一名家長,卻無法理解孩子需要什麼,他是餓了,還是困了,是想要擁抱,還是想一個人安靜,是尿床了,還是生病了,你都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不管是對你,或是對孩子來說,都會非常艱難。你的孩子不得不用盡全力哭泣,好讓你明白他的意思。
迴避型人士在生活中常常感覺自己好像這樣一名家長。在日常交往中,他們聽到戀人說話,看到戀人做事,卻無法從中判斷出戀人的情緒狀態。由於強調自我依靠,他們還刻意避免關心戀人的心理感受。他們認為自己無需為戀人的情緒負責,戀人應該自己想辦法平靜下來。由於迴避型人士的這種特點,他們的戀人常常感覺得不到情感支持以及戀愛的親密、溫馨和滿足。
在戀愛一方感到悲傷抑鬱的時候,另一方的依戀風格對戀情的健康發展有重大影響。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傑弗里·辛普森博士通過科學方法研究這種影響,以及人在各種情況下感知戀人情緒的準確程度。為了檢驗不同依戀風格的人在感知戀人心理方面是否具有不同的能力,他和德克薩斯A&M 大學學者史蒂夫·羅萊斯(Steve Rholes)共同進行了一次實驗。在實驗中,他們請被測試者當著戀人的面評價一幅照片中異性的外貌和魅力。他們發現,和焦慮型人士相比,迴避型人士比較不擅長覺察戀人的感受。當他們對別的異性大加讚賞的時候,他們的戀人表情相當不愉快,他們卻以為戀人滿不在乎。
約翰·格雷創作了超級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在這本書開頭,他敘述了一次啟發他寫作的事件。他的妻子邦妮剛剛經歷痛苦的分娩,產下一名女嬰。幾天之後,邦妮的身體逐漸恢復,約翰就重新去上班了。有一天,他下班回到家,發現邦妮的止痛片已經吃完了,一天都在疼痛中煎熬,同時還得照顧孩子。看見妻子神情沮喪,約翰誤以為妻子在生悶氣,於是採取了自我防禦的姿態,力圖證明自己沒有錯,反正他也不知道她沒有止痛片了。他在心裡埋怨她為什麼不打個電話呢?爭吵幾句之後,他憤怒地要離家清靜清靜。這時候,邦妮明智地阻止了他,對他說:「請你不要走,我現在很需要你。我感覺很痛,幾天都沒睡好覺了。請你跟我說說話吧。」聽了這話,約翰走向妻子,靜靜地抱著她。事實證明,他留在家裡是對的。他說:「以往爭吵過後我總要一個人靜一靜。那天是第一次我沒有把她一個人丟在家裡。在她真正需要我的時候,我克服了自己的情緒,做出正確的選擇。」
照顧新生兒很不容易,會給人帶來壓力,然而由於妻子採取了有效溝通,約翰的行為方式也向安全型發展。這次事件之後,約翰意識到,妻子的幸福是他的責任和義務。這對他來說是破天荒的新思想。他從一個只顧自己、不管戀人的迴避型戀人,變成了安全型戀人。對於迴避型人士來說,這種轉變非常困難,卻仍有可能。只要敞開心扉,接受戀人真實的樣子,這種轉變就會發生。
觸不到的戀人: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在戀愛中,迴避型人士採取許多壓抑策略自欺欺人,而對前任的美化和對幻想中完美情人的執著是最主要的方式。它使迴避型人士以為,逝去的戀情才美好,或者完美的愛人還在將來等待,以至於他們不能經營好當下的戀情。他們心裡裝著的「完美愛人」,就像一堵高牆,豎立在自己和眼前的戀人之間。它讓迴避型人士相信,自己沒有任何問題,都是戀人不好,不夠優秀、迷人。
幻影中的前任和想像中的完美愛人不僅僅在迴避型人士和他們的戀人之間製造距離,還會讓戀人感到迷惑不解。當戀人聽到他們對前任的思念,或者他們對完美愛人的嚮往,就會以為他們需要親密感。殊不知,他們正是因為要逃避親密感,才會採取這種壓抑策略。
「回不去的美好」
迴避型人士身處一段戀情中的時候,往往對這段感情並不看好,而且態度刻薄、心裡挑剔。然而,在失去它很久之後,他們便忘記了前任的所有缺點,後悔當初鬧到分手的地步,無限懷念逝去的感情。這種現象叫做「幻影前任現象」。
就像卡羅萊和鮑勃分手後,才發現自己對他的感情。迴避型人士一旦與前任遠遠地隔開一段距離,他們就會對前任舊情復燃,欣賞不已。有了一定的距離,令人窒息的親密感不復存在,他們被壓抑的真實感情才浮出水面。他們想起前任的好處,認為前任完美無缺,不可替代。
他們還忘記了兩人如何產生了分歧,怎麼弄到分手的地步,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趕走了戀人。他們把前任完美化,將其尊為「一生的至愛」「回不去的美好」,一朝失去,永不能挽回。有時他們想與前任重修舊好,然而一旦接近,他們又會逃跑。這種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地進行。還有些時候,他們和曾經的戀人都是單身,他們卻不主動努力與對方複合,而是在心裡思念對方。
對前任的留戀,影響著現在的戀情,因為壓抑策略在發揮魔力,使你不能和另一個人親近。即使你永遠都不能和幻影般的前任重溫舊夢,記憶對前任的美化卻使你把現任戀人與其相比,貶損了現任的價值。
「完美愛人」的破壞力
你有沒有試過,與那個讓你神魂顛倒的夢中情人約會?是不是熟悉之後,卻發現對方沒有那麼好?這種事情可能發生。有時候你仰慕對方已久,把他視為完美戀人,和他交往以後,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心已經冷淡下來。
你開始注意到他的吃相不佳,他擤鼻涕的樣子讓你不堪忍受。令你心醉神迷的光環漸漸消失,他的親近讓你感到窒息,你需要離他遠一些。你沒有意識到的是,這些突然爆發的負面感覺,實際上都是壓抑策略,在不知不覺中壓抑著你的依戀需要。
因為你不想面對內心深處的感情,不知道自己正在壓抑著對親密感的需要,才斷定自己不夠愛對方。認為愛火已經熄滅,你要求分手。你的戀人傷心欲絕,追問你變心的原因,這讓你更加確信,他並不是你的夢中情人。
你換了一個又一個戀人,捲入了惡性循環。你總覺得自己一旦找到夢中情人,就會忠心於他,再不更改,卻一直都沒找到。
迴避型戀人有葯可救嗎
讀了這一節,你會清楚地意識到,迴避型人士過的並不是獨立自主、自我依靠的生活,而是不斷掙扎、不斷壓抑依戀系統的生活。壓抑策略根深蒂固地存在於迴避型人士的思維模式中,也許有人會輕易下結論,判定迴避型人士已經無藥可救了。可事實並非如此,迴避型人士雖然感到生活不幸福,卻固執地認為不幸的原因不在自己,而在外部環境。他們把不幸福歸結於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沒有遇到完美的愛人,或者只遇到了一些想利用婚姻束縛他們的人。他們很少從自身尋找不幸的原因,也不正視自己的內心,不向外界尋求幫助。即使戀人提醒他們接受心理輔導,他們也不願意這麼做。所以他們只有正視自己的內心,或者接受心理幫助,才能真正地改變。
某些情況下,迴避型人士只有遭遇人生低谷、重大變故,或者感到非常孤獨時,才能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而採取下面8 種策略,也可以改善他們的感情生活,使他們和戀人擁有真正甜蜜的戀情。前提是,迴避型人士要了解哪些思維模式阻礙了自己和戀人親密,也應該反思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會產生消極的思維方式,再積極加以改變。
後記
拋棄錯誤愛情觀,找到真愛
讀完這本書,我們最需要記住的就是愛情不能聽天由命。人生絢麗多彩,充滿各種美好的事物,愛情無疑是其中的明珠。某項調查發現,在300 多名大學生里,有73% 的人願意為了愛情犧牲個人目標。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雖然對愛情萬分珍視,卻不了解戀愛關係背後的科學原理,常常被錯誤觀念影響,錯失一生幸福。
說來慚愧,即使是身為一個成人依戀學者的本書作者,有時也難免受到這些錯誤觀念干擾。讀完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或者看過一部浪漫的愛情電影,錯誤的愛情觀就會佔據我們的大腦。比如最近,我們觀看了一部口碑頗佳的愛情電影,講的是一個小夥子遇見一位姑娘,她既聰明又漂亮。小夥子熱烈地愛上了她,渴望和她共度餘生。而她一開始就告訴他,她個性自由不羈,不喜歡被愛情束縛。她對他若即若離,和他說些情話拴著他的心,讓他一直都心懷幻想。電影的最後結局是她跟另外一個男人結婚了,幸福地生活下去,留下他獨自傷心。
我們的第一反應和普通觀眾一樣,都是不由自主地愛上女主角,認為她是最完美的。她性格堅毅、熱情奔放、獨立自主,是個名副其實的自由精靈。她很誠實,和他開始交往的時候,就告訴他她暫時不想要穩定的感情。她這樣做,我們也不認為她有什麼錯。畢竟,電影前面的劇情也暗示他不是她的真命天子。我們雖然期待他能贏得她的真愛,使她敞開心扉,希望在電影結局看到他們攜手終生,可是電影安排了其他結局,我們也覺得那樣合情合理,並為其悲劇特質心醉不已。
然而仔細一想,我們發覺這部電影傳達了各種各樣錯誤的愛情觀。就連我們這些成人依戀關係研究專家,都深受它的蠱惑,任由那些陳舊愛情觀攫住我們的思緒。由此可見,那些錯誤觀念對人的影響有多深啊!
第一種錯誤觀念:每個人都能享受親密感。我們從小就相信,每個人都會深深愛上另一個人,這個說法或許還算是符合事實。然而,我們還認為,一旦墜入愛河,一個人就會徹底改頭換面,變得像個新人,這就不一定了!我們錯誤地以為,一旦找到「夢中情人」,一個人就會充滿愛意、忠貞不二、將愛情進行到底,不會遇到任何煩惱。我們忘記了一個事實,並非每個人都能同等地享受親密感。有的人需要親密感,有的人卻需要獨立和個人空間。當這樣兩個人遇到一起,註定會遭遇愛情悲劇。認識到這一點,大家才能找到和自己一樣需要親密感的人,不至於在情海中觸礁。如果戀人不需要很多親密感,那麼理解這種不同就是改善感情的第一步。
第二種錯誤觀念:婚姻能改變一個人。浪漫的愛情故事往往以婚姻為終點。我們往往也以為,婚姻是愛情偉大力量的證明,婚姻是情侶願意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契約。我們不願意承認有些人結婚時完全沒想到這些,也不能做到和伴侶相守到老。我們相信一對戀人婚後會永遠幸福,互相尊重,然而這就像電影一樣,只是美好的憧憬而已。
本書中的許多案例證明,即使一對戀人深深相愛,只要他們的依戀風格互相衝突,婚後也會經歷許多困難。如果你正在經歷這樣的困境,感覺生活不幸福,你不必認為是自己的錯。讀完這本書,弄清楚你們兩人的依戀風格,你就能以新視角面對婚姻困境。
第三種錯誤觀念:戀人不能給予我們幸福,幸福要靠自己爭取。由於這個觀念,即使戀人在交往伊始就告訴我們他們不想穩定,我們也接受;即使他們擅作主張,不考慮我們的需要,我們也妥協。奇怪的是,大家都認同這種觀念,連朋友們都說「他都說了不想穩定」,或者「他說不能提這件事,你提起來是自找苦吃」。我們被盲目的愛情蒙蔽了雙眼,看不見戀人的言行不一。戀人不在乎我們的感情需要,我們也認為他們本來就沒有這個義務,接受他們的疏忽帶給我們的一切傷害。我們不能這樣下去,而是要不斷提醒自己:在真正的愛情里,兩個人的幸福是休戚相關的,戀人應當以彼此的幸福為己任,互相體貼愛護。
擺脫上述三種錯誤觀念之後,這部愛情電影真實內涵便顯露無遺。故事的開頭和結束都平淡無奇,沒有神秘性可言;這不是一個男追女的愛情故事,而是焦慮型遇見迴避型的故事。
他一直追求親密感,她卻一直逃避。從一開始,他們的感情就籠罩著必然失敗的陰影,只是男主角被蒙在鼓裡。即使女主角最後結了婚,也改變不了她是迴避型依戀風格的事實,也不能說明她和丈夫會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結婚之後很有可能會依然故我,和丈夫在多方面保持距離,而男主角將成為她在夢裡追憶的「幻影前任」。
這部電影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習慣了把錯誤的愛情觀念當作真理,它們給我們的生活造成許多困擾,要掙脫它們也非常困難。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拋棄這些錯誤觀念,如果固守這些觀念,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黯然失色。由於它們的影響,我們忽視了自己的基本需要,否認自己的價值,自信心受挫,難以獲得幸福。所以,一定要把這些觀念糾正過來。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權享有甜蜜穩定的愛情。有戀人作為安全基地和情感的港灣,我們就有力量和勇氣闖蕩世界,實現自我價值。我們將和戀人互相扶持,互相幫助,讓彼此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所以,為了你和戀人的幸福,請牢牢記住下面幾點:
2 你的依戀需要是合情合理的。
2 你對最親近的人有依賴感,這是正常的,是由基因決定的。
2 從依戀視角來看,愛情應該能增加你的自信,讓你感受到心靈的平靜。如果沒有,那麼很可能你的愛情處在亞健康狀態。
2 最重要的是,做真實的自己。掩飾真實的感受、耍感情把戲,只會讓你距離真正的幸福越來越遠,還可能讓你錯失真愛。
這本書凝結著我們20 多年的研究成果,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幫助,幫你在愛情中獲得幸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如魚得水。採用本書的建議,按照本書提出的感情原則行動,你就不會在愛情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而是能夠找到你的真愛,並且把它好好地經營下去,使愛情成為心靈溫暖的港灣。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叫焦慮型或逃避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力應付
因為人生並不順利,這個結在他心底早就有了,當他習慣性遺忘時,他會忽略;而一旦有條件反射時,他就會想起來,使他非常不安。他想迴避所有的人和事,甚至想迴避這個世界。甚至連電話都不願意接。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卑微的人,沒有人會關愛我,包括我的戀人。我只能迴避一切。
廣州軍區機關醫院專家介紹迴避型人格障礙又叫焦慮型或逃避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力應付。美國《心理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描述如下: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捲入他人事務之中;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盡量逃避;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只要滿足其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
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被批評指責後,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而陷於痛苦,且很難從中解脫出來。他們害怕參加社交活動,擔心自己的言行不當而被人譏笑諷刺,因而,即使參加集體活動,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處理某個一般性問題時,他們往往也表現得瞻前顧後,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決心,卻又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多安分守己,從不做那些冒險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學習外,很少去參加社交活動,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精力不足。這些人在單位一般都「被領導視為積極肯干、工作認真的好職員」,因此,經常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稱讚,可是當領導委以重任時,他們卻都想方設法推辭,從不接受過多的社會工作。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與分裂樣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不同:前者並不安於或欣賞自己的孤獨,不與人來往並非出於自己的心愿,他們行為的退縮源於心理的自卑。想與人來往,又怕被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因害羞而不敢親近。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具體說來,自卑感的產生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自我認識不足,過低估計自己。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作了較低的評價,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低估自己。有人發現,性格較內向的人,多願意接受別人的低評價而不願接受別人的高評價;在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也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這樣越比越泄氣,越比越自卑。
2.消極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當每個人面臨一種新局面時,首先都會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應付。有的人會因為自我認識不足,常覺得「我不行」,由於事先有這樣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就會抑制自信心,增加緊張,產生心理負擔,工作效果必然不佳。這種結果又會形成一種消極因素的反饋作用,影響到以後的行為,這樣惡性循環,使自卑感進一步加感。
3.挫折的影響。有的人由於神經過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輕微的挫折就會給他們以沉重的打擊,變得消極悲觀而自卑。此外,生理缺陷、性別、出身、經濟條件、政治地位、工作單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這種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為的退縮和遇事迴避的態度,形成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怎麼辦
1.消除自卑感
(1)要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須從改變認識入手。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不要把別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認識到他人也會有不足之處。只有提高自我評價,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要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種有弊無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觀絕望,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認識,它不僅不利於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會加重。心理學家認為,自卑的人不僅要正確認識自己各方面的特長,而且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謙虛,善於體諒人,不會與人爭名奪利,安分隨和,善於思考,做事謹慎,一般人都較相信他們,並樂於與他們相處。指出自卑者的這些優點,不是要他們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們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絕望,認識這些優點可以增強生活的信心,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礎。
(3)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為。當面臨某種情況感到自信心不足時,不妨自己給自己壯膽:「我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的!」或者不妨自問:「人人都能幹,我為什麼不能幹?我不也是人嗎?」如果懷著「豁出去了」的心理去從事自己的活動,事先不過多地體驗失敗後的情緒,就會產生自信心。
2.克服自己的人際交往障礙
迴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格交往障礙,因此必須按梯級任務作業的要求給自己定一個交朋友的計劃。起始的級別比較低,任務比較簡單,以後逐步加深難度。下面是廣州機關醫院專家提出下列梯級任務:第一周,每天與同事(或鄰居、親戚、室友等)聊天十分鐘;第二周,每天與他人聊天二十分鐘,同時與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鐘;第三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計時的隨意談心;第四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量,找幾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隨意聊天,或家宴,或郊遊;第五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量,積极參加各種思想交流、學術交流、技術交流等;第六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量,嘗試去與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一般說來,上述梯級任務看似輕鬆,但認真做起來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最好找一個監督員,讓他來評定執行情況,並督促堅持下去。其實,第六周的任務已超出常人的生活習慣,但作為治療手段,以在強度上超出常規生活是適宜的。在開始進行梯級任務時,患者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也可能覺得毫無趣味,這些都要盡量設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為什麼會在戀愛中拚命付出
給予別人他無法回報的恩惠,等於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當一段感情結束,回首在那段關係中狼狽不堪的自己,無論是旁人還是自己都不甚明了為何要那樣拚命付出。「因我愛極了他……」「愛不就是付出嗎?」「愛不問值得不值得」諸如此類籠著玫瑰色輕紗的答案也許可以騙得自己一時心安,然而你我心裡都會存著對這些答案的一絲疑慮。只因愛極了他,便要拚命付出嗎?今天的學習不妨讓我們一同鼓起勇氣,試著揭開這層面紗,看看背後真正的原因。 一、是愛還是控制? 「我對你這麼好,為你做這麼多,你忍心這樣對我嗎?」當你楚楚可憐地對你的愛人說出這樣類似的話時,你大概沒有意識到對方感受到的也許不是你的愛意,而是一種控制。當你以愛的名義,不斷對你的愛人付出你認為的好時,殊不知被愛的那個人卻有說不出的滋味。 控制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用吵鬧、自傷,甚至不惜以生命相脅,阻止對方離開自己:「你若分手,我就自殺」;有的是一旦兩人出現分歧或爭執,就動用雙方一切的社會關係網,將對方牢牢罩住;還有的會以無微不至的「關愛」慢慢地把對方控制成與自己「一體」。所以看起來是「我對你那麼好」,實則是當事者本身都無法意識到自己想以「我對你這麼好,你都不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嗎?」來讓對方產生愧疚,進而達到控制的目的。 也許你會反駁,可是我做的都是為他好的事啊!那麼,你可以問一問自己,這些愛的行為真的是對方想要的嗎?如果對方不想要,而你一味要給,那麼又是為了什麼呢?當對方沒有做出你期望的反應時,你心裡是什麼感受呢?回答完這些問題,相信我們已經能依稀看到「愛」與「控制」的模樣是不同的。 二、控制源於恐懼 控制者並不都是強大的,有的控制行為也是無意識的,他們本身也生活在痛苦和焦慮中,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家認為,希望去控制愛人也許是害怕分離。依戀理論認為,我們從最初的照料者(通常是父母)那裡獲得的情感連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隨著成長,也許人們不再表現出小孩子一樣的任性,行為也逐漸理性化,甚至,我們自己都認為自己脫離了小時候的那個自己,表現得成熟了。然而,你仍然是很多年前的那個小男孩、小女孩!而這種連自己都發現不了的特質,只有在自己最親密的人面前才會表現出來。哭、撒嬌、無理取鬧——這些行為除了在父母面前,還會在誰的面前表現得肆無忌憚?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和戀人之間的關係與同父母的關係是一樣的,是一種深層的親密。 依戀類型有三種,第一種為安全型依戀,這是最適宜的依戀類型,一些心理研究者認為這種依戀源於母親積極的關注和正確的養育;第二種稱為焦慮-抵抗型依戀,一些心理學研究者認為,這種依戀風格源於母親的這種養育風格:盡心儘力但自以為是,即兒童的需要有時被忽視,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動,並且有時,更多是通過雙親的需要而非兒童的主動要求,來關注兒童;第三種稱為焦慮-迴避型依戀,這種依戀風格源於漫不經心的養育風格,兒童的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使得兒童相信對需要的傳達不會影響到母親。研究顯示成年人在戀愛中的行為與嬰兒存在驚人的相似性。焦慮型依戀風格的戀人渴望親密,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戀愛當中,往往擔心伴侶在戀愛交往中的互動能力,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被伴侶看成是過分依賴,而引來麻煩,他們易於擔憂伴侶是否愛自己、伴侶是否珍重自己。 你是否也在某些時候對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感到驚詫,也許你可以回想一下小時候你與父母是怎樣相處的,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愛和控制在我們情緒的頻譜中處於相互背離的兩端。控制源於恐懼,而愛,顯然是源於愛。當你的伴侶說,「如果你愛我就會照我說的做。」也許你可以這樣回答,「我愛你,我們來談談目前的狀況,頭腦風暴一下,看看能採取什麼方法讓我們彼此都滿意。」這是一段健康成長且充滿愛意的感情中必不可少的一味料。
三、「我」的價值在於付出 人,在關係中,往往想從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卻又常常在對方的眼中,因為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而失望,而憤怒,而受傷。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便會使用付出來交換價值。「因為我的給,你需要我的給,所以我有了價值。」 人們往往從外在去尋找自我價值感。但,它不完全來自於外在的成功,根源在內心,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在情緒上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孩子,自我價值感是很低的。他們會發現只有自己表現出父母的預期時,才能得到關注;長大成人後,在與別人的關係中,圍繞著別人的需要,去不斷付出的時候,才能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才會覺得自己「重要」時,不知不覺就養成了這樣的行為模式,只有在不斷付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
當我們把自己價值的所有評判權交給對方的時候,當然沒辦法想像,如果沒有了這個人,自己還有什麼價值。如此不平衡的親密關係,不能長久也在情理之中。 聊了這麼多,你的心裡是不是已經有一些明白,我們在感情中拚命付出,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恐懼自己會不被愛。如果你懂自己好的地方,這個肯定就足夠讓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如果你願意先愛自己,在關係中,你才能真正有了愛人的能力。 最後,分享一段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過的話:「我喜歡香蕉,可是你給了我一車蘋果,然後你說你被自己感動了,問我為什麼不感動。我無言以對,然後你告訴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錢給我買了一車蘋果,可是我卻沒有一點點感動,我一定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我的人品確定是有問題的!可是我只是喜歡香蕉而已啊……」
推薦閱讀:
※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價值評析
※小故事大價值:有男伴的女孩可以搭訕嗎?
※愛奇藝成功在美國IPO 龔宇:我們更關注長期價值
※第五章:什麼是價值觀衝突?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生吃蔬菜是個錯誤 熟吃營養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