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帖啊:易學與道學的關係、淵源——兼及佛學
易經放之於世界,亦高居眾經之極高位。歐洲哲學界曾搞了一個所謂的世界三大經典,易經,聖經和吠陀經。萊布尼茲等數學家和易經的淵源此處不再介紹了吧?順便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以我所見,我認為有六大經典在世界歷史上起過最為深遠的影響,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下面分說之。排名不分先後啊。大般涅盤經。為啥呢?因其為一切佛經所歸之海,正如華嚴經乃一切佛經之源,一為大海,一為崑崙。易經,中國文化之源,下面更詳細論之。道德經,道家,道教,道學文化之本。吠陀經,印度文化之根源。吠陀,光明,智慧也。有四大部,而以梨俱吠陀為首,可以一觀,以梵我合一為宗,類似中國的天人合一。聖經,西方文化主要基石也。古蘭經,阿拉伯文化的淵藪。
易學境界,需終生探究,研習。此處直接引用先賢之解。四庫全書經部易學部序部提綱契領: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兵法,樂律,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也就是說,世間的,出世間的,都可從易中找到來源。孔子約五十學易,所領悟者極深,故稱易更三聖之一聖。十翼,繫辭言義理最妙。不嫌麻煩,錄於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這一段為孔子論易最妙的一部分。朱熹的註解亦很正。其序中贊,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至。好。不再引用了。可以這麼說,百家之學皆易,因為——古人測天時之學,天文曆法之學,陰陽家之學,探究宇宙奧秘之學,乃天之易。山海經,九州地理之學,堪輿,風水,奇門遁甲之術,乃地之易也。中醫修己證道之學,儒家,墨家,百家修身養性之學,救度眾生之學,乃人之易也。致知格物,判析物象之學,窮究物理之學,乃萬物之易也。覺悟本性,自作主宰,自主把握命運之學,乃心之易也。無所不易也。如果一切皆融會貫通,則窮理盡性,徹悟本源,通達天地人萬物變化之道也。黃帝內經有言,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易學可謂達道者也。故,南懷瑾大師稱易經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知言也。中國文化說到底就是易學。東方文化有兩大至上絕學,印度的佛學和中國的易學。
說了半天,什麼是易呢?一般解為變易,交易,不易,三義一體,然。但,無須如此遠,直接就易本身解即可,或曰最好。漢語中有三個字,都與日月有關,其中蘊含著易學,道學和佛學的秘密以及關係。日月分上下,易也。日月分左右,明也。日月重合,丹也。日月分上下,象徵宇宙一陰一陽變化之道,莊子理解甚真,易以道陰陽,即易傳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日月分左右,智慧也,佛學大小乘,各家各派皆以無明即無智慧,不明真理為生死煩惱迷惑痛苦之終極根源,故圓覺經說,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日月重合,道家修行所實證之道體也,即人之本性,相當於佛門之佛性。易,明,丹,雖從易,佛,道分別言之,然本性為一,一體三名耳。中國古代經典,有一個說法叫,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解釋很多,此處以道藏為準。三墳,即三皇之書,此乃易學正宗。五典,五帝之書。八索,一說言八卦義理,按道經,上古聖王為三皇八帝,天皇,地皇,人皇治世時,上天各以經一卷示之,就是三皇經。後來八帝治世,天亦以一經示之,即為八索。九丘,一說即九疇,尚書所言治世大方略也,也說揭示河圖洛書理數,此應該更真實,還有說是九州地理圖,也通,史載大禹治水時,即用大衍之術,後分九州,是為小九州也。現在對易學構成就大致有輪廓了。易學有三大宗,即三墳,乃三皇所受之古經。不過需先說三皇。通常所說的三皇指伏羲,女媧,神農,此亦對,不過遠非完全。考雲笈七鑒中的天尊老君名號歷劫經略一文,發現,先提醒一下,下面有玄幻或修真的色彩。先是老君開劫,後啟示盤古真人開天,但此乃古盤古或前盤古,且開了五億五千五百五十億萬重天。之後就是前三皇,原始的天皇,地皇和人皇,之後緊接著古五帝。後,中三皇出世,再為五龍氏,再後,神人氏,神人氏因狀如盤古,故也稱盤古,是為後盤古。後盤古之後,才是伏羲氏等後三皇后五帝。故,此處三皇經,源頭為古三皇經也。故,易經總體構成,大略說之,為。古三皇,受三經,出三墳,即山墳,氣墳,形墳,三墳出三易,連山,歸藏,乾坤,三代各承其一,為夏易,商易,周易。連山,山山相連,連綿不絕,生生不息,象天道。歸藏,坤坤相重,一切歸宗,幽微淵深,象地道。乾坤,乾坤為首,剛柔並濟,中正和雅,象人道。
為什麼說百家都是易,下面就詳細分說之。中國文化,說為百家,實際最盛者,三大家,此三大家為百家之根,曰墨家,曰儒家,曰道家。此三大家實皆源自易學。簡而言之,連山易,墨家最得其真,歸藏易,道家真得其神,乾坤易,儒家最得其精。下面分說之。神農,大禹,墨子,一脈相成,繼承連山易之精神。俠士,死士,烈士,壯士等為其流也。日本武士道亦與此相通。史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大禹治水,日夜不休,自苦之極而形勞天下。孔子曾高度贊言,禹,吾無間然矣。墨子,墨家之徒甘願赴湯蹈火而救天下蒼生。可謂得天道剛正無私,大通至正之道也。墨家入世最深,救世最急切,大苦之聖人也。黃帝,老子,莊子等繼承歸藏易之精神,道士,謀士,術士,奇士,異士,隱士等為其流也。道家之學,修德合道,出世之道也。不過,時人對出世理解有誤,此說明出世之真意。入得世間,方為出世,世間法修鍊完全,了了,才是出世,這一點也適於佛學。人道畢,方可為佛。大樂之聖人也。真出世,自由境界也。佛學講,出家的真諦即,沒有煩惱也。堯舜,文王,孔子,孟子等一脈相承,繼承乾坤易之精神,文士,學士,志士等為其流也。名士者,文士之另類也。西方之紳士和騎士形式有別,精神實質通。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儒家祖庭,堯舜之道也。儒家在墨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之間。且看。孔子,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孟子那句話很有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境界,可概括為,上合天道,下合萬民。其盡心知命,窮理盡性之處,天德流行之境界,近於道家。其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之境界,近於墨家。苦樂兼備之聖人也。所以,中國文化三大宗,正好對應易學三大支。可見,伏羲之大易真經開出中國文化三大主脈[道家、儒家、墨家]與其餘各支脈,三大主脈為其正宗,其餘各支脈為其旁流,以道德本性為體,奇門幻術為用,體用一如,形成中國文化悠久無疆、博大淵深之偉大文明,其最高境界都是內聖外王之道、天人本一之學也。內外兼通、徹上徹下、廣大悉備、完備具足、透徹圓融。正如《說卦傳》所言:聖人之作易也,乃教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由此可見,諸子百家之學皆歸宗於易經[猶如昆崙山,萬川之源],故諸子百家之學雖所說各異,甚或從表面上看流於黨同伐異之弊端,實則其所本者終究無異也。聖人或出世,或入世,或不出不入,固有現象之不同,然皆為應眾生之機而方便示現,實則一脈相通是也,萬不可以一己之私見、偏見而誤為聖人之間亦互相抵牾、爭執不休矣。古德有云:「三世諸佛,本來一體;千聖萬聖,永恆不二」。化用《法華經-觀音普門品》的說法:眾生應以佛學得度者,即教示佛學以度之;眾生應以道學得度者,即教示道學以度之;眾生應以儒學得度者,即教示儒學以度之;眾生應以基督教得度者,即教示基督教以度之;眾生應以科學得度者,即教示科學以度之;眾生應以道德得度者,即教示道德以度之;眾生應以藝術得度者,即教示藝術以度之;眾生應以何種機緣得度者,即隨順何種機緣以度之----總之,聖人於教化眾生的無量方便無所不通達,自在隨意應化無量眾生而隨緣普度也。
總體看易學與諸子百家的關係,可以這樣說:以易學為總根本觀諸子百家之學,則道學、儒學和墨學三大派皆為中國文化之正宗,而三者亦有區別:道學陳義最高,最為精微玄妙,乃正中之極,所以從這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東方文化的兩大至上之學是佛學和道學,古語有「修道修道,非僧即道」之說,就是對這種情形的典型反映;儒學以中和為本,完備中正,為正中之正;墨學以救世濟民為本,但常人難以施行,是正中之難。其餘各家各派皆屬旁門,如能最終歸於以上三大宗之中或以三大宗為本,則雖屬旁門,亦可謂得其正果,可稱偏中之正;如不能最終歸於以上三大宗之中或以三大宗為本,則容易淪入左道乃至邪道甚至魔道,成為偏中之偏,此最違背先聖作易之本心,當導之以歸正方為可也。如能徹底將百家之學融會貫通為一體,復歸於易學完備具足之本源境界,於正宗奇門無不通達,運用自如,圓熟之至,則無所不正,方便為究竟也。簡單說,易學包羅萬象,皇道、帝道、王道和霸道兼備,分別為道、德、仁、義的境界,道家主要得其道、德境界,而兼通仁、義境界;儒家得其仁的境界,而上達於道、德的境界,下通於義的境界;墨家得其義的境界,而終歸於仁、德、道的境界;而其餘各家得其一隅。道學乃直指本根,為無為境界;墨學以大用救萬民,乃大有為也;儒家則介於無為和有為之間,上達無為,下通有為。也可以這麼說:易學的初級境界就是墨學,易學的中級境界是儒學,易學的高級境界是道學。第一部分到此為止。
再開一部分——地到無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中國文化至上境界、百家終極根源:大道學的境界。先解釋一下:小道學者,百家之一家也,大道學者,百家萬法之源也。中國文化之本根、祖脈實為道學,也是中國文化之最深邃處、最玄妙之地、最秘密之境界。精通道學,則百家自然無所不通也。道學上可窮究天道,中可安邦定國,下可修身養性,上中下三位一體,至矣哉!事實上,易學最為精微淵深、最為玄妙莫測的境界都含藏在道藏之中。道藏又名「一切經」,乃道學經典總匯,其整體結構為「三洞、四輔」,與三清四御對應。「三洞」,即洞真部,為原始天尊所說大乘上法,乃九聖之道,宋徽宗《政和萬壽道藏》之前,皆以《上清大洞真經》為首,之後包括最盛行的明《正統道藏》皆以《度人經》為首;洞玄部,為太上道君所說中乘中法,以《靈寶五篇真文》為首,乃九真之道;洞神部,為太上老君所說小乘初法,早期道藏皆以《三皇經》為首——《三皇經》實即《三墳》,故易經中各種寶圖皆來源於道藏,如《修真太極混元圖》、《三才定點陣圖》、《周易圖》、《易數鉤隱圖》等,明《正統道藏》則以《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為首,乃九仙之道。「四輔」指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部輔經,太清輔洞神,太平輔洞玄,太玄輔洞真。太清部以葛洪《太清神丹經》為主,一切外丹黃白書屬之;太平部以《太平經》為首;太玄部以《道德經》為首,亦含《莊子》《列子》等道家書;正一部則貫通洞輔,正真歸一:九仙、九真、九聖以九九歸一之勢歸於三清大聖,三清大聖實則三而一、一而三,皆混元一氣耳,本性乃道也——三清乃同一天尊為應化上中下乘不同根基之眾生而示現——「天尊曰:吾以道氣,化育群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說《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天尊曰:吾以延康元年,號無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天尊曰: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且看道經中對道教的總體開示: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三洞上下,玄義相通。三洞經符,道之綱紀,太虛之玄宗,上真之首經。《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三洞妙法,兼而賅之,一乘道也。三洞垂法,從仙達聖,品級轉遷之理也。謂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名洞神神寶。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名洞玄靈寶。既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名洞真天寶也。通名寶君者,寶是可尊,君是群義,明為群生之所尊仰也。又《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此為三清妙境,乃三洞之根源,三寶之所立也。今明玉以無雜,就體而名玉清也。上以上登逐用,而名上清也。泰以通泰體事,故為太清也。又修道之人,初登仙域,智用通泰,漸升上境,終契真淳。故以三境三名,示其階位之始也。通名三清者,言三清凈土,無諸染穢。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皆以誘俗修仙,從凡證道,漸次差別,故有三名。從上兩貼,可以看出很重要的關係:道藏整體結構為三洞四輔,主體是三洞,而三洞有兩個系統,一個為古三洞,分別以《上清大洞真經》統洞真部,《靈寶五篇真文》統洞玄部,《三皇經》統洞神部。另一為明正統道藏系統,首經為元始天尊所說的《度人經》,靈寶天尊所說的《靈寶天尊說洪恩靈濟真君妙經》,太上老君所說的《清靜經》。易經源於三皇經,即古三洞之中的洞神部主經。所以——小道學,即百家之一的道學是易學三大主脈之一;但,易學又是大道學即百家之源的道學之中的初級法部分。我們現在知道了百家與道家的真正關係,尤其是易學和道學的真正關係:除道家之外的諸子百家都是道藏小乘初法的分支——上述易學分為三大宗並分化為百家可見也。或輔經中之一部,如著名的《鬼谷子》、《黃帝內經》和被稱為「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以及被稱為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還有宋代大家邵雍的奇書《皇極經世書》等皆在道藏輔經之太玄部,像著名的《千金要方》等則在道藏輔經之太平部,《墨子》、《韓非子》、《孫子》、《抱朴子》等皆在道藏輔經之太清部。
單獨說一下易經之本源——三皇文。據《雲笈七箋》所言,《三皇文》者,第一《天皇文內字》。字者,志也。明天使人仰觀上文,心識覺悟,內志習勤,外不炫耀。第二《地皇內記書文》。文者,明也。內學志明,記正無惑,舒以廣濟,緣明至極也。第三《人皇文》。文者,明也。人能俯察地理,法地則天,定內安外,普度無窮,同歸玄門,由學所得。又稱《三皇經》者,謂三皇各受,隔世稟行。又八帝之經,亦是隨方為化。猶如靈寶一文,五帝分寶,即為五帝文。上古初以授於三皇,名之《三皇文》也。皇文帝書,皆出自然,虛無空中,結氣成字。又云:本源無異矣。至於三皇,各受一部,分為三元,三才之道也。得失由人,此文不滅;聖真寶之,鎮太極宮中也。下面介紹陳攖寧大師的一篇佳作,其分辨道家與百家,道學和易學極為高妙,分別確當。有兩點需要說明:1、陳大師以道學為本,反對佛學,此說明其心胸還不是至為廣大,我們下面不取。故加上法喜大師之論的一部分來完善之。2、陳大師只說了仙學部分,或世俗法及道學之初法部分,其上中層和高層法門還需進一步由我們展開之。我們引用陳大師和法喜大師之原文,如不加特別說明,各位大俠直接看原文即可。有些地方由在下補充說明之。其根本宗旨為:百家皆道學也。原文如下(為方便閱讀,字句略有改動。括弧內為在下之解釋):易經乃儒家六經之首,而易經源出於道藏洞神部,故道家實為儒家之源明矣。老子為周朝史官,掌管周朝全部圖書,孔子得老子許可,方全窺六藝之文。(按:道藏雲,道為儒本,全部經典共分七部,號為七經,即道、德、仁、義、禮、智、信,而以道經為宗;儒家失道,只有後五經,易經得道經之小乘初法境界。且,道學正宗全真派內修者所依持之經典有五經四書,即:陰符經、道德經、黃庭經、清靜經、龍虎經;參同契、悟真篇、三皇玉訣、青華秘文;外修所依持之經典亦有五經四書,即:玉皇經、度人經、玉樞經、三官經、斗母經;生神章、濟煉科、祈禱儀、千金方)。醫道與仙道,關係至為密切,凡學仙者皆當知醫,故將醫書收入《道藏》,自是份內應有之事。況《千金方》作者孫思邈及《肘後方》作者葛洪,皆道門中之錚錚者。(按:先人言醫易互通。伏羲乃中醫遠祖,黃帝與神農是中醫(更準確的名字為國醫)兩大開山祖師,《內經》與《本經》乃中醫兩大至上經典,類似於道家內丹派與外丹派。伏羲、黃帝、炎帝皆上聖大神顯化,故醫易互通實即醫道互通)。插入一段,法喜大師論中醫的核心:中醫以元氣為本。如深究「元氣」究竟之理,非儒、釋、道、禪不能為也。元氣之「元」通源頭之「源」,圓滿之「圓」,乃回歸大圓滿源頭。元氣即是佛家說的本空、性空之「空」態,儒家謂之真實、真理,道家謂之「真氣」。「真氣」人人本自具足,不偏不執、不擒不縱、自然而然,故《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本性不動,真氣自然充盈。養生其實並不需要怎樣養,有可養的都是外道旁門,只要恬淡虛無,真氣、元氣自然就具足了,因為本來就是,這本身就具大禪意。古聖先賢深會其意,所以用了一個「炁」字表示:上面一個「無」字,下面四點水,其實是心字的縮寫,告訴我們要沒有心,不要起分別心,或一心一意,用心到無心可用,忘我了,真氣自然有了。「無」字二橫間一點,可謂是能知能覺、一念靈明之神。正因這能知能覺的一念靈明之觀照,我們才有覺悟的機緣,越覺悟,神氣越具,神韻越顯,神態越安,神識越清,否則,入昏睡蒙昧之境,神必失之。
術數之學,不外乎陰陽,陰陽家為九流之一,其源亦出於道家。試觀後世《太乙》、《奇門》、《六壬》諸書,皆托始於黃帝。而種種圖懺碑記預言,非諸葛亮,即劉伯溫。蓋常人心目中,久存一「惟有道之士方精於此」之感想。可見陰陽術數,乃道家之副業,亦猶農家種植五穀而外,必兼理蠶桑耳。又插入一段——此處單獨說一下術數問題。且看大德開示術數與佛、道真理的關係:太乙神數、奇門遁甲、六壬神數為古代三大術數,合稱為「三式」。術數古來有之,此已無疑,史有明載也。然術數者為有漏之法。大六壬神課,現今亦有精通之人,作卜筮之用;而奇門遁甲,相傳天書部份中的三十六天罡法與七十二地煞術,已為道數靈寶天尊收回上界,因人心不古,恐利用此術以行邪惡矣,故奇門只剩地書部份,流於人界。距今接近三千年前,古印度社會亦流行相當多的術數,其中尤以婆羅門教的占星術最為厲害。釋迦世尊以佛眼洞悉宇宙一切真理,故而在經典中曾有明示術數的不究竟,並開示佛弟子亦不可用術數作營生之具,是為邪命之一。邪命者,乃有違佛戒的一切營謀之業。何以故?只因上古聖人,創設術數之教,其旨在使一切眾生明悟有漏世法上之因果,進而知曉進退之道,掌握「命由我立,福自己求」之真理,由此而改變一己之時乖命舛,使逢凶可化吉,遇難皆呈祥瑞也!上古之術數,亦旨在教人可更加明白人界中之現況,以此來詮釋世態萬象,使吾人更能知命、改命、造命,然世間上之術數,只合用來分析人界中之事象,天界所用之術數,只合用來分析天界之事象,而若超越三界五行及陰陽之事,皆非任何一種人天兩界之術數可作條分縷析也。佛陀深戒用術者不可自欺欺人,只因有漏凡夫用有漏之術,言人禍福休咎,準繩可知,若彼人更立心不良,不學無術,只為一己私利而不顧他人者,此則惡業大矣!正是一言能使人振奮自強,努力更改命運,一言亦可使人跌入萬劫不復之深淵。古來佛道中有大德行者,很多亦深明術數之道,故只偶而為救有緣眾生而以術數點化,此是方便濟眾之一法,而並非像今人將術數用以謀生而與私利掛鉤者。今時,以術數之學營生者已蔚然成風,若心存助人之善念,庶可無過,然若佛門子弟,則必需嚴守世尊明誨,絕不能以此道作營謀也。經云:「萬法由心造」,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多積善功資糧,存好心,做好事,更應全力投入於修行當中,誦經持咒等皆可為之,佛菩薩定當指汝來日之善向。釋門中之占察木輪者,似世間術數而實非術數,為《地藏菩薩法門》之一。何以故?因此木輪相法是由無漏聖者之心而出,非有漏之外法可比。占者其心先要懺悔清凈,廣積供養之福,方可與菩薩之心相應,繼而所佔得之結果方能命中;若以不凈之心,強行占察,所中者絕無。此木輪相法皆佛菩薩方便眾生之接引施設,令一切眾生共成佛道,實有甚深道理在。
淮南王劉安從八公學道故事,人皆知之;《淮南鴻烈》書中,形容道之玄妙處,亦可謂盡致。講道之文章,除老莊而外,當無勝過淮南子者。雜家之學,不過本道家真義而推闡之耳。又如《鶡冠子》,在《漢志》原列入道家。其書雖涉及刑名,而大旨本於黃老。作者不詳姓氏,相傳為楚人,居深山,以鶡羽為冠,故名。蓋亦道家之流也。《意林》,唐馬總編,書中抄集老、庄、管、列諸家言,多與今本不同,可視為道籍中之參考書。又插入一段——講道之文章,除老莊而外,當無勝過淮南子者。此語深得道學之真。淮南子,說為雜家,其實為以道學統貫百家也。且看其高論:一、論道和修道、合道: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原流泉淳,沖而徐盈,混混滑滑,濁而徐清。故植之而塞於天地,橫之而彌於四海,施之無窮而無所朝夕,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弱而能強,柔而能剛。橫四維而含陰陽,紘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纖而微,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日月以之明,星曆以之行,麟以之游,鳳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游,以撫四方。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風興雲蒸,事無不應;雷聲雨降,並應無窮。鬼出電入,龍興鸞集;鈞旋轂轉,周而復匝。已雕已琢,還反於朴。無為為之而合於道,無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無矜而得於和,有萬不同而便於性。神托於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總。其德優天地而和陰陽,節四時而調五行。是故大丈夫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為蓋,以地為輿,四時為馬,陰陽為御;乘雲陵霄,與造化者俱。上游於霄雿之野,下出於無垠之門。經營四隅,還反於樞。故以天為蓋,則無不覆也,以地為輿,則無不載也,四時為馬,則無不使也,陰陽為御,則無不備也。是故疾而不搖,遠而不勞,四支不動,聰明不損,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埒者,何也?執道要之柄,而游於無窮之地。是故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萬物之變,不可究也,秉其要歸之趣。夫鏡水之與形接也,不設智故,而方圓曲直弗能逃也,是故響不肆應,而景不一設,叫呼彷彿,默然自得。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神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誘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故達於道者,不以人易天,外與物化而內不失其情。達於道者,反於清凈;究於物者,終於無為。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於天門。天下之要,不在於彼而在於我,不在於人而在於我身。身得則萬物備矣。徹於心術之論,則嗜欲好憎外矣。是故無所喜而無所怒,無所樂而無所苦。萬物玄同也,無非無是,化育玄耀,生而如死。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與我,豈有間哉!二、論聖人:故聖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亂情,不謀而當,不言而信,不慮而得,不為而成,精通於靈府,與造化者為人。是故聖人內修其本,而不外飾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澹然無治也而無不治也。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獨知守其門。故窮無窮,極無極,照物而不眩,響應而不乏,此之謂天解。是故聖人之學也,欲以返性於初,而游心於虛也。達人之學也,欲以通性於遼廓,而覺於寂漠也。對比一下《莊子》中聖人的境界,可見淮南子之高妙,與莊子相類也。廣成子對黃帝講的大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心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惔,乃合天德。三、論平等、至樂: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與天地鴻洞;無所左而無所右,與萬物始終。是謂至德。達摩祖師: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圓覺經》: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盤,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是為本性平等的境界。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通而不變,靜之至也;嗜欲不載,虛之至也;無所好憎,平之至也;不與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則通於神明。能至於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通於老子:至樂無樂。也通於佛經之了義常樂我凈之大樂的境界。四、論真人:古之真人,立於天地之本,中至優遊,抱德煬和,而萬物雜累焉,孰肯解構人間之事,以物煩其性命乎?若夫神無所掩,心無所載,通洞條達,恬漠無事,無所凝滯,虛寂以待,勢利不能誘也,辯者不能說也,聲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濫也,智者不能動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若然者,陶冶萬物,與造化者為人,天地之間,宇宙之內,莫能夭遏。神經於驪山、太行而不能難,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處小隘而不塞,橫扃天地之間而不窕。所謂真人者也,性合於道也。故有而若無,實而若虛;明白太素,無為復朴,體本抱神,以游於天地之樊。芒然徜徉於塵垢之外,而逍遙於無事之業。形若槁木,心若死灰。抱其太清之本,而無所容與,而物無能營。廓惝而虛,清靖而無思慮。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涸而不能寒也。大雷毀山而不能驚也,大風晦日而不能傷也。有精而不使,有神而不行,契大渾之朴,而立至清之中。是故其寢不夢,其智不萌,其魄不抑,其魂不騰。反覆終始,不知其端緒,甘暝太宵之宅,而覺視於昭昭之宇,休息於無委曲之隅,而游敖於無形埒之野。居而無容,處而無所,其動無形,其靜無體,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無間,役使鬼神。淪於不測,入於無間,終始若環,莫得其倫。此精神之所以能登假於道也。是為真人之所游。可對比《莊子》: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繼續看陳大師之文:《華陽隱居集》,陶弘景作;《擊壤集》,邵康節作;《宗玄集》,吳筠作。弘景本道家知名之士,不必論。邵子之學,出於陳希夷,與程朱之篤守儒道門庭者迥異。希夷先生,既經世人公認是道家,則康節先生著作,亦未嘗不可列入《道藏》。吳筠文章,多半趨重仙道方面,對於道教,不為無功。況吳本人在唐天寶時,自請隸道士籍,則《宗玄集》之收入《道藏》,亦固其所。尹文子雖為名家,其學亦本黃老,莊子稱其「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眾,以禁攻寢兵為外,以情慾寡淺為內」,頗合於老氏之旨。是蓋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者。公孫龍之徒,雖為莊子所不滿,然其立論,頗近於道家之玄談。昔賢謂公孫龍傷明王之不興,疾名器之乖實,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寄白馬而齊彼我,冀時君之有悟焉。可知其書自具深意,非只以詭辯為能事者。老子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墨子皆得之。《兼愛》、《非攻》,慈旨是也;《節用》、《節葬》,儉旨是也;《備城門》、《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備穴》等篇,皆極盡守衛之能事,自處於被動地位,而對於先發制人之戰略,則絕口不談,是真能篤實奉行不敢為天下先之古訓者。莊子書中,除關尹老聃而外,獨贊墨子,或亦因墨子之學近於道家故耳。韓非子有《解老》、《喻老》諸篇,對於老氏之說,可謂別有會心。太史公以老莊申韓合傳,又謂韓子言刑名法術,而歸本於黃老。夫韓非之書,雖為人所詬病,然其學實由道家而出,精要處頗多,不可以耳為目,一概抹殺之。(法家,看似與道家極遠,實際非精通道家者不能執行法家之政。管子、諸葛亮、韓非子等都是名為法家,實為道家,司馬遷將韓非子與老子合傳,可謂眼力很深)。自古道家,無不知兵者,所謂有文事必有武備也。若專尚清靜無為,其何以靖內憂而攘外患乎?如黃帝、力牧、風后、封胡、伊尹、太公、管子、鶡冠子、文種、范蠡諸人,在兵家皆有著作。雖其書不傳,然班氏《藝文志》及劉氏七略,皆載其書名。蓋道家最善於沉機觀變,不輕舉,不妄動,老謀深算。施於戰陣,常操必勝之權。故兵學遂為道家之特長,非此不足以定大業。(兵家,道家之奇,之變。治理天下非王霸兼施不可,王道之源,道也,霸道亦道也,一無為一有為,然本性一體)《鬼谷子》,《漢志》不錄,《隋志》入縱橫家。《戰國策》云:蘇秦發書陳篋,得太公《陰符》,簡練以為揣摩。可知縱橫之學出於太公。而太公當然是道家人物。鬼谷即服膺太公之學,而自隱其姓名,不欲表見於世。《史記》又言鬼谷子長於養性治身,是必有味於道家之精意者。蘇秦張儀得其皮毛,已足以玩侯王於股掌,取卿相如探囊。而鬼谷子反敝屣功利,遁跡山林,恬淡自守。觀其書中有「盛神法五龍,養氣法靈龜」諸奧語,非深於道者孰能之乎。(鬼谷子,道家稱為玄都仙長,亦是命理學祖師,縱橫家之祖,也是兵家高人,孫子兵法即鬼谷子傳與孫臏,但鬼谷子最好的學問是修仙之道,因命理乃術,無以出三界也)揚子《太玄經》、邵子《皇極經世》,皆易之支流,即道之支流也。(揚子《太玄經》和邵子《皇極經世書》,都是高明之作,《太玄經》仿易經而作,而內在結構為道學,深得九九歸一之妙,不妨稱為八十一「卦」。《皇極經世書》,天下奇書,以數理明未來之大勢,可謂易學系統中精妙之作,邵子的梅花易數雖為占卜,但極為奧妙,可謂易學至此別開生面也。宋儒真正的高手其實不是朱熹等人,而是周敦頤、張載,邵子也)《江淮異人錄》所記多道流俠客術士之事;《山海經》語涉神怪;《穆天子傳》跡遍遐荒。道家思想,本是游乎方之外者,故不妨接受耳。(下面從更深層次介紹道學,那就更是玄之又玄了。所謂洪荒、玄幻、異界、修真、仙俠、穿越雲者,都以道學為老祖宗也)所以,最後陳大師之結論自然就是:總而言之,道家學術,包羅萬象,貫徹九流。所言甚為有力也。再以法喜大師之論總括之(不僅含本土百家,亦含佛學):明道而用「陽」,可為世之大賢,入世則為賢王聖主、明君明相,如三皇五帝、文王周公;出世則可成祖師大德、高人隱士,流芳千古,如道家和佛家祖師等。明道而用「陰」,看其深淺透徹。不透,就只能是有為機用,謀略之道,多落於術的層面,多造就奇人異士,如鬼谷子、張良、劉伯溫、諸葛孔明、蘇秦、張儀等;透,則為無為機用,尊道厚德,慈悲眾生,但不以正命承擔慧命,如瘋癲僧濟公、布袋和尚、寒山、拾得等。所以,最後,東方文化說到底就是兩門學問,這兩門學問都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之學,這兩門學問就是印度的佛學和中國的道學。但是,道學最深邃的境界還沒有顯露呢。不過還是先歇一歇吧。
趁此機會,看看先賢對老子和先聖的評價。老氏本原天地之始,歷陳古今之變,先明道德,次說仁義,下陳禮學之失,刑政之煩,言其馴致而然耳。其秉要執本,在乎情性之極。故其道,始於身心,行於家國,終於天下,如此其備也。昔伏羲氏畫八卦,象萬物,窮性命之理,順道德之和,老氏亦先天地,本陰陽,推性命之極,原道德之奧,此與伏羲同其源也。文王觀太易九六之動,貴剛尚變,而要之以中,老氏亦察太易七八之正,致柔守靜,而統之以大,此與文王通其宗也。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導斯民以仁義之教,老氏亦擬議伏羲,彌綸黃帝,冒天下以道德之化,此與孔子合其權也。此三君子者,聖人之極也,老氏皆變而通之,反而合之,研至變之機,探至精之歸,斯可謂至神者矣。李宗吾所見甚高。此人雖以厚黑學鳴世,實際對百家文化理解甚好,且看原文:《老子》一書,當分兩部分來看,他說致虛守靜、歸根復命之語,是出世間法,庄、列、關尹諸人,走的是這條路。他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之語,是世間法,孔子以仁治國,墨子以愛治國,申韓以法治國等,皆走以正治國之路,孫、吳、司馬穰苴,走的是以奇用兵之路,皆為世間法。《老子》一書,把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一以貫之。故:《老子》可總括周秦學術全體。自古老莊並稱,說了老子,不能不說莊子。說點什麼呢?說點玄幻的,而且是玄幻始祖:《外篇-天地篇》第十四節:由聖治而德人而神人越來越深。德人的境界是「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淮南子》說了:體道者,不哀不樂,不喜不怒,其坐無慮,其寢無夢,物來而名,事來而應,也就是萬法平等的境界;而神人的境界則是「上神乘光,與形滅亡」,什麼叫「上神乘光」?就是佛學所說的虹光身或光蘊身,《封神演義》中經常有這種場景:某大仙見勢不妙,化為虹光而去,即此也;「與形滅亡」更厲害一步,虹光雖無質但仍有色相,「與形滅亡」已經是無相境界,無相故空明,故「此為照曠」,進一步「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物銷亡,萬物復情,是為混冥」,大致相當於《易經》上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窮盡萬物而至於道體,則為先天地之玄同境界,不是天地樂乎?無一物之累,不著一物,故為萬物銷亡,猶如六祖之「菩提本無樹,本來無一物」,反過來以道觀物,則見萬物之本來面目,一真一切真,一切即一,宇宙一體,混冥是也。自古還黃老並稱呢。黃帝乃中華始祖,實為元始天尊第九子,所謂雷聲普化天尊,即黃帝之本地也。
好,繼續更上一層樓,說明一下道家的深邃境界。一般說道家是仙家,因道家以修道成仙為目的。仙的分類有多個系統,其中,《仙經》的分類最簡單,有三個層次:上士舉形升虛,是為天仙;中士游於名山,是為地仙;下士先死後蛻,是為屍解仙。對照佛門六道之說,一般將天道之仙分為天仙和神仙,人道之仙則有人仙和地仙,餓鬼道、地獄道之仙劃為鬼仙,畜生道為妖仙。《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對道家修行的果位分為:何謂道果?果有五種:一地仙果,二飛仙果,三自在果,四無漏果,五無為果。如果前兩個還是仙,後面就不是了。的確如此,事實上,仙只是道家修行的小乘初級境界,其上還有真、聖兩大系列,《道藏》所開示者最為完整、詳備、透徹,仙分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九品,真、聖與此相同,亦分九品。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什麼問題呢?真和聖的關係問題。在道藏中,聖為最高,真次之。但在很多道家經典中,也可見真人在聖人之上。最明顯的有:可見《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莊子: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其下,才是人間的聖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顯然,聖人的境界就不及真人,也不及至人了。《淮南子》:聖人下揆三泉,上尋九天,橫廓六合,揲貫萬物,此聖人之游也。若夫真人,則動溶於至虛,而游於滅亡之野,天地之間何足以留其志!可以說,聖人是在天地之間縱橫自在,而真人又更上一層,超出天地之間也,不妨說類似於佛家三界內和三界外的區別。實際上,此聖非彼聖。一為世俗之聖人,一為道家內部之真聖人。很多人都問,道德經與易經的關係。看了上面對道學整體結構的介紹,答案是很明白的。道德經是大乘上法輔經太玄部的主經,易經為小乘初法主幹部分的主經。還有這樣的問題,道藏中為什麼沒有易經?其實我們通常所見的易經只是俗世傳出的東西,只是對易經的解釋,真正的易經是秘而不傳的,非到聖賢的境界,非有緣人不可得見,道藏修行到各自的境界,易經,天地萬物皆可實證得,不僅易經,很多東西都是秘密傳承的。古三皇,中三皇,後三皇,都是得易經真本的。現代人德行和智慧都不足,又怎能感得易經出世?三皇經,唐代後被銷毀,這實際上是被收回了天界,人心不古,有些邪魔得到真經,會為禍世間,故不能存在於世間。不僅道經,如果人進一步變壞,佛經也會全部被毀。道教的最高教主是三清,至於鴻均祖師雲者,乃至陸壓道人,都是小說家言,與道教無關。下面我們將更上一層樓,以道經和佛經對比,揭示道學的最深境界。
先說一下道教的三寶。說到道教三寶,我們首先想到佛家三寶,那就先說一下佛家的三寶。三寶佛法僧。佛,大覺者,小乘一般指釋迦牟尼,大乘則說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法,佛所完全實證的宇宙,世間之真理,法而如是。僧,有三義,第一義僧,即佛,聖賢僧,證到聖果位者,在小乘四果以上,福田僧,於凡夫地出家修行者,作為皈依對象的僧寶,一般指聖賢僧。又分為真實三寶和住持三寶。前者即諸佛,佛法真實義理,聖賢僧。後者為,佛像,佛經,僧尼。藏密將一般的皈依三寶稱為外皈依,而又有其獨特的皈依密義。按寧瑪派,還有三種皈依,內皈依,即皈依上師,本尊,空行母和護法,為身,語,義三皈依,密乘法將此三皈依和外皈依之皈依三寶合稱六皈依處。密皈依,皈依自身五種氣為皈依佛寶,皈依自身明點為皈依法寶,皈依自身三脈四輪等為皈依僧寶。密密皈依,即皈依自性明體,此為皈依的最極密義,此與禪宗皈依自性三寶本性一如,佛即本來覺性,法即本來正見,僧即本來凈心。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三寶。密乘行四皈依,即在皈依三寶前加皈依上師,因上師乃三寶總體,合體,皈依上師即皈依三寶。好,再說一下老子的三寶。都知道,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也。好,回到道教三寶。三寶道,經,師也。龍門心法還有真實三寶,即自身之意,心,身,此與禪宗皈依自性三寶,密乘皈依的最極密義類似。道教一般把三清大聖原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為三寶的化身。在《原始天尊說無上內秘真藏經》里,所開示的三寶之義最為究竟透徹,當然名字稍有不同,為法寶,師寶和道寶。因其太高妙,貼出來容易引起誹謗,故有興趣者可自己查原經。只說一點,此經所言三寶真義與達摩祖師《悟性論》中所言完全一樣。必須說一下宗教之本義。宗教與有神論無必然聯繫,尤其佛教與道教與之更無關。禪宗講借教悟宗,教即言傳身教,宗是眾生本具之佛性,由佛祖之教而覺悟我們自己的本性,是為宗教也。而道教分為五種,也可以說五個境界。自然教,元氣之先,道之本體,無師無為。神明教,道散為靈明,亦無師。正真之教,原始天尊所領悟並傳承之真理。返俗之教,眾生已離正真境界,為使其返回此境界而設者。訓世之教,眾生離本真更遠,孔子以仁義救世之教。第五為儒家,三四為道家,前兩為道德本性。好。下面開始介紹道教的經典。第一經。《度人經》,全稱《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為三洞諸經之首,為明正統道藏所列道教第一經。述原始天尊在始青天碧落空歌太浮黎土向十方天真大神講述靈寶度人經教。此經全面講述大宇宙的整體結構,三十六天的詳細結構即源出此經。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二十八天,其上為四梵天,因是聖弟子所居,故明種民天。最上即聖境四天,太上老君在太清境大赤天,靈寶天尊在上清境禹余天,原始天尊在玉清境清微天,最上為大羅天。此經包羅三界,彌綸六合,經天緯地,境界廣闊博大恢宏之至,是道教宇宙觀,世界觀最完整的開示,具足無量無邊功德,乃萬道之宗,為道教的經中之王,猶如佛教的《華嚴經》。
我們都知道一切佛都通有十種尊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善逝,世間解,明行足,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實際天尊也通有十種尊號,即自然,無極,大道,至真,太上,道君,高皇,天尊,玉帝,陛下。《無上內秘真藏經》,又一部道教的至上經典。一切眾生身性清靜,天真正道隱在其中,故名真藏。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三清境,具足無量法聚,是道教的最上了義。佛門的《大般涅盤經》高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此經則高唱一切眾生皆與天尊本性平等,故此經猶如佛門的大般涅盤經。佛教最究竟義理窮盡於大般涅盤經,則道教最究竟義理窮盡於無上內秘真藏經。其境界與天台圓教,密乘最上乘法門或禪宗一如。《上清大洞真經》。此經被稱為道家三奇中之第一奇,又名三十九章經,因其為三十九位上聖帝君各著一章而成。在古三洞法中,此經乃道教第一經,也是上清派首經。上清派是道教中影響甚為深遠的一派,為符菉派之首。在道教內部說,有所謂五門秘法,太極門,丹鼎門,劍仙門,符菉門,玄真門。此經的修行方法,簡而言之,乃將人體小宇宙和大宇宙三十九位上聖大神對應,借聖神之力而飛升,與密乘法將自身小法界與大宇宙曼陀羅對應,借本尊加持成佛類似,故此經猶如密宗主經之《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和《大洞玉經》可視為此經之異本,洞玄部的《黃庭經》可視為其簡本。《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三洞中各十二部尊經組成共三十六部大經,玉清境十二部經永恆不滅,為大道之本,上清境十二部經為諸天根本,太清境十二部經為萬法舟航。實際相當於佛門的經集,此三十六部經貫通三洞,可視為道藏的縮影。《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此經開示了道家修行的地仙,飛仙,自在,無漏,無為五種果位,並以一切果位皆當歸於最上一乘之無為道果為宗,猶如佛門的《法華經》。《原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又名《太上洞玄靈寶五篇真文》,即俗稱的靈寶五篇真文,此經乃洞玄部經典之核心,總綱,精髓和靈魂,彌綸天地,玄妙無比,功德浩蕩。在古三洞法中,為洞玄部首經。因本經之真文皆原始天尊親自煉化且親手所書,故明道藏將其列入洞真部。此經在道經中的地位和作用猶如佛門的《楞嚴經》,堪稱道門中的經中之寶,也可以說,此經與所有真文類經典乃道門之密乘法門,類似與佛門的密教部經典。《太上老君開天經》和《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相當於佛門的本緣部諸經。前經講宇宙起源,歷史,太上老君應化世界,教化眾生。後經說原始天尊講述玉皇大帝歷劫修行的偉大功德。《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直指「清靜無為」之道家心髓,文簡義徹,為道家性功修行之核心經典,全文僅四百零一字,猶佛門之《心經》。《龍門心法》,道家最正宗的龍門派修心法要,直指本根,言簡理當,猶佛門的《壇經》,事實上此部著作又名《碧苑壇經》,乃王常月大師所講,王常月大師乃龍門派、全真教乃至整個道教中興之祖,道學著作第一人。以下堪稱修道至上心法——「一切大小精粗之物,一切遠近眷屬之人,一切內外邪正是非之事,一切聖賢儒釋道三教之法,一切經書文獻典籍之理,一切天地陰陽造化之妙,一切神奇玄幻之術,一切清微靈寶全真道路,以至名山洞府、天宮聖境,以至七寶八珍、河圖龜瑞,及自己身心五臟六腑,齒舌精氣,山河大地,草木禽獸昆蟲」,永遠都不可對它們心存絲毫的執著。道教兩大派正一派和全真派簡介正一派也稱作正一道、正一教,尊張道陵為祖師,主要從事醮儀與符籙。全真派也稱作全真道、全真教,尊王重陽為祖師,主要從事煉養和清修。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全真道道士按最初規定都是出家道士。正一道道士按傳統都是不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宮觀里活動,也有一部分沒有宮觀。沒有宮觀的正一道士,也稱火居道士,一般情況是平時穿俗裝,住在家中,從事各種非宗教職業,遇有喜慶節日或喪葬時,應喜主或喪主之請,穿上道裝去作法事。正一道是由符籙各派融合而成的。龍虎山天師派是著名的符籙派,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它繼承了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派的內容,後來又吸收了雷法和內丹術。它以張天師為道首,教主世襲是該派的突出特點。茅山派也是著名的符籙派,它是古三洞經法的綜合者和傳承者,重視存思、服氣等修鍊法。該派所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后來成為道教各派的最高神。宋代時,茅山派將三洞經法中符籙的作用提到首位,確立了自己與龍虎山、閣皂山並列為三大符籙宗壇的地位。宋理宗時,命三十五代張天師提舉三山(龍虎山、閣皂山、茅山)符籙,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遂成為符籙派的首領。元成宗時,授三十八代天師「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再加上當時符籙各派的教法相互融合,於是包括天師道在內的符籙各派合為正一道。全真道的基本教義融合了儒釋道三教的內容,根據《道德經》則尊道,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凈;根據儒家六經則明理,主張正心誠意,少思寡慾。全真道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內修,內修既修性,也修命。修性主要是修養精神,修持的宗旨是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修命可理解為修鍊肉體,也就是修鍊內丹。全真道的內丹理論繼承了鍾呂內丹派,也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內容,如:宣揚人生如夢、世界虛幻不實、六道輪迴、生命痛苦等。真行即外修,外修主張濟世度人。所以全真道致力於築庵修觀,止盜止殺。當初,丘處機不遠萬里,向成吉思汗進言,勸其敬天愛民,清心寡欲,無為清靜,不嗜殺人,正是本於此意。當金元時期全真道在北方發展時,南宋地區亦有專主內丹修鍊的道派,稱作金丹派南宗。該派以張伯端為創始人 ,其特點是修鍊時主張先修命,後修性。元朝統一江南後,南宗與全真道(北宗)合併 ,共尊東華帝君 、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五祖,下設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張伯端、劉永年、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併後仍稱全真道,全真道內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別,如南宗有清修派和雙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傳一派,其中邱處機所傳全真龍門派勢力最強。《道德經》,道家必讀主要經典之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約五千言,智慧高妙,言簡意賅,以自然無為為宗,猶佛門的《金剛經》。《元始天尊說先天道德經》:由「妙、元、神、真、道」五篇各一千言共五千言構成,乃老子的後天《道德經》之源,比後天《道德經》更為深邃、古奧、幽微和玄妙,向為道家正宗門派秘傳之法。每篇各有九章,共四十五章——五者,道之中和,故儒家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之語,佛家則說「不著空有,中道自在」;九者,道之極至,故天有九重,丹有九轉——此處順便說一下「易學」之源,道分應八方即為八卦,與中宮本體合為九宮,是為一小宇宙,亦是一太極也;道分應四方即為四象,與中宮本體合為五行,亦是為一小宇宙,亦是一太極也;道分應陰陽是為兩儀,與中宮本體合為三界,亦是為一小宇宙,亦是一太極也;道混沌未分是為太極本相;道在混沌之先,無形無相,是為無極。道本無相,由一而顯而始,故伏羲一划開天;分應四方即成四象,四象兩劃,一陰一陽;分應八方是為八卦,八卦本卦三劃,重卦六劃,本卦上劃、重卦上二劃是為天,本卦中劃、重卦中二劃是為人,本卦下劃、重卦下二劃是為地,故一卦具足天地人三才,貫通三才為一體即是道本身,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一卦通道、天、地、人四大為一體,禪宗言「頭頭是道」,在此亦不妨說「卦卦皆道」也。在道門諸經之中,此經言簡意賅、文簡義徹,直指道學之根本性元,道學之博大深邃、精微奧妙、包羅萬象、貫通天地之境界雖隱而未發,然已在此經五千言中完備具足,含藏一切功德,乃道學心心相傳之「正法眼藏」,也可說是道門之正宗無上密乘心法,尤為全真正宗太極門秘傳之最上心法,唯有上上根器者方可得其妙諦、真髓,猶佛門之《圓覺經》,故在正統《道藏》之中,此經位列第二,與《度人經》和《無上內秘經》為三大至上經典,共同統帥洞真部諸經進而統領一切道經。《先天道德經》與《無上內秘經》實為陰陽一體,《先天道德經》乃《無上內秘經》之隱秘境界,而其妙道完全開顯,即《無上內秘經》之至上、究竟、圓滿義理也。兩部經典堪稱道學的陰陽鏡,西遊記有一回目曰「心猿鑽透陰陽竅」,可謂至妙也,識得本心,徹悟妙道,即鑽透了兩部大道經的關竅,兩部大道經皆不離本心,以如此本心之明鏡高懸,則一切道學經典之義理皆可照徹,了了分明。《度人經》顯道家法界,一切其餘道經皆含納其中,《無上內秘經》顯道家法性,一切道學義理皆歸攝其中,兩部最偉大的經典本性不二。儒道易佛,殊途同歸。儒家最高境界為天德流行境,道家為道法自然,易學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佛學為常樂我凈之大涅盤,本性為一也。
粗略看完,回應一下,感覺最好的地方:日月分上下,易也。日月分左右,明也。日月重合,丹也。日月分上下,象徵宇宙一陰一陽變化之道,莊子理解甚真,易以道陰陽,即易傳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日月分左右,智慧也,佛學大小乘,各家各派皆以無明即無智慧,不明真理為生死煩惱迷惑痛苦之終極根源,故圓覺經說,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日月重合,道家修行所實證之道體也,即人之本性,相當於佛門之佛性。易,明,丹,雖從易,佛,道分別言之,然本性為一,一體三名耳。另外,樓主大量篇幅講了《道藏》三洞四輔等,,,,這些道藏的書多實在是浩如煙海,那有這麼多精力去仔細研究?況且大部分這類書都是希奇古怪的,我看一眼都會頭暈,樓主都看了嗎?說實話,參同契和悟真篇我參悟了好多年,最終放棄了,,,後來才看的易經,這以後才知道學有先後,,有些東西,要到一定時間,才能接觸,,另外再說一點:道藏乃是人為世俗的匯總,多是政府行為,其中良莠不齊,比如太平經等,很多年前看過,其中有大量造假迷信的嫌疑,,比如佛家《楞嚴經》,我都認定其為偽經,,,,大家有意見可一起探討,,,樓主的見識還是不錯的,感謝分享,,,
關於數術部分,,,這裡論述佳妙,,,,數術確實是有漏法,但是,人的修行沒到完美,卻遇到大障礙,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傳下樓術,以作臨時接濟之用,,善易者不佔,,,,那是指理想情況,,,如果修到般若波羅密,,當然不用佔了,所以雖然是有漏法,有時卻能扭轉乾坤,,至於江湖上以數術營生等,風水,八字等,這些其實對社會有一定的價值,但只是一門技術而已,完全看不懂易經的人,,稍加學習,也照樣可以來兩下,,這些人是營生謀利,根本與修道無關,,,但為何又愛旁上《易經》之名?因為最根本還是出自易經,,,只是對他們來說,《易經》,只是一塊招牌而已,有用沒用,人都要臉不是?
易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總源頭,廣大精微,無所不包。《易經》象數理原本就是一體的,個人看來學易應以哲學為主,但要兼顧其它方面,不該將其分開而學。易本為一體,將其分離,可以說是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不認同的可以發表自己意見。
樓主真是好見識,長篇大論,旁徵博引。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與焦山佛學院的三「好」情緣
※高級佛學教本:第22 - 24課
※佛學的真實面目08 妙澤居士著
※無念佛經---《金剛經》寶寶們一起來討論宇宙生命觀!
※【海平修行】勿造口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