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和蒙古的部落關係是怎麼樣的?
可以說西遼起家的「管理層」是對遼天祚帝集團失望透頂,選擇跟隨耶律大石的遼朝官員(《世界征服者史》說有八十人,《遼史》說有二百人),這些官員基本都是漢化契丹人和漢人,這也正是西遼之所以在失去中原文化影響長達二百多年的中亞建立一個中原式王朝的基礎。但是,靠這八十人或者二百人,是不足以立國的,得有兵力。
而西遼起家的兵力,是來自遼朝在蒙古高原上七個頭下軍州和來自十八個部落的蒙古高原上的草原百姓,大多數都是些「原蒙古人」或者「先蒙古人」。
為什麼叫「原蒙古人」呢,因為當時不存在「蒙古族」的概念,蒙古只是室韋-韃靼中的一個部落「蒙古部」或者「蒙兀部」,而這些「先蒙古人」又基本都是「蒙古族」形成後的組成成員。所以我們叫「原蒙古人」
這十八個給耶律大石提供兵源的部落,《遼史》中記載如下:
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里、密兒紀、合主、烏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
由於在遼金之際,「先蒙古人」之間的部族戰爭和相互融合非常激烈,有的部族甚至剛登上歷史舞台就被吞噬融合而消亡了,所以這十八個部落到底都是啥,無法全部確定了,但至少有這麼些能確定:
1、敵剌。就是遼朝的「敵烈八部」,敵烈人大略是九姓韃靼後裔。在遼朝期間,與烏古部經常相提並論,遼朝在漠北很重要的兩個軍事機構就設在敵烈和烏古兩個部族。敵烈八部很有可能是蒙古統一草原時代的蒙古部宿敵——「塔塔爾部」的先祖。
2、王紀剌,就是弘吉剌部。蒙古的典型部落之一,蒙元時代皇后專業部落。明朝時代激萌翻譯的「暖兔」就是明末內喀爾喀下屬弘吉剌營的一個小首領。
3、茶赤剌,就是札答蘭部。札木合出身部落,屬於蒙古部的分支。
4、鼻古德,我們唯一知道的,是這個部落游牧於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
5、密兒紀,即蔑兒乞。跟也速該、成吉思汗互相搶老婆的那個蒙古語的部落。
6、烏古里,即烏古。見上文敵烈。
7、阻卜,即克烈部。克烈是阻卜最強大的部落,盤踞在原回鶻牙帳周圍。在遼朝早期,阻卜能代指所有「韃靼-室韋」。但是在遼朝晚期,基本是特指克烈部。雖然此時的克烈部存在突厥化,但也是白搭,再過幾十年,他們中除了西遷最終融入哈薩克等族的部分外,還都回歸到蒙古語狀態了。
8、普速完,即金朝時代的蒲速椀部。
9、唐古,這個並非蒙古語,但也是蒙古族來源之一。就是遼朝境內的党項人,後來變成蒙古族的唐古特部(唐古特部也包含蒙古化的西夏党項人)。
10、忽母思,即胡母思,遼初曾經有記載。
而上述10個外,其他能找到相應地名的,幾乎都生活在蒙古高原東部和中部,甚至還有在東北的部落。照理看,他們應該非常清楚遼朝已經完蛋金朝崛起的局勢,但他們寧可跑到西方的可敦城去效忠耶律大石,也不願意歸順金朝。可見一斑了。
從各種資料顯示(宋人記載的草原上「達達人」效忠耶律大石,給金朝不賣馬導致金朝人征討;金兀朮召集兵馬西征大石,在蒙古高原上損失慘重,還導致士兵倒戈叛逃西遼;耶律大石派兵入土拉河河畔的曷董城騷擾金朝等等等),在西遼早期,蒙古高原上的絕大多數部落,都仍然像效忠遼朝一樣效忠西遼,依然不願意效忠金朝。
而什麼時候開始,西遼跟蒙古高原的往來斷絕了呢。
大概是在1175年,粘八葛部宣布內附金朝之後。
粘八葛部是什麼呢,就是成吉思汗時代的乃蠻部,位於阿爾泰區域的突厥語部落聯盟。他們一旦效忠金朝,那麼西遼跟蒙古高原的交通往來,基本上就算斷了。
那麼,為什麼西遼會坐視乃蠻人效忠金朝呢?
這跟西遼的戰略重點有關,西遼在坐穩中亞後,極力謀求的是制霸中亞。戰略重點都在西喀喇汗、花剌子模這些中亞伊斯蘭國家身上。而新疆境內的高昌回鶻、東喀喇汗則基本無事。
於經濟利益而言,西喀喇汗的土地是中亞唯一的大塊農耕基地,西遼作為中原式的王朝,離不開農耕。所以保持西喀喇汗的土地是最緊要的,保持這塊土地的安全,一要壓制在這裡遊盪的葛邏祿游牧民,二要威懾並制服能威脅這裡的花剌子模。
所以在西遼女皇帝——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的領導下,西遼首先開始遷徙葛邏祿人,再加強了對花剌子模的羈縻。
耶律普速完,耶律大石的女兒。以「承天太后」為號統治西遼,她還有自己的年號「崇福」,這是用她的年號標識其主權的錢幣。承天太后本來是遼朝著名的太后蕭綽的尊號。耶律普速完用這個尊號,也有效仿先祖的意思。 1164年,耶律普速完命令西喀喇汗王朝驅趕游牧的葛邏祿人,將其遷徙去喀什並收繳其武器,這也是南疆最終完全突厥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葛邏祿人不願意離開中亞,於是聚眾暴亂。西喀喇汗的官員眼看葛邏祿人即將攻破蒲華城,於是欺騙葛邏祿首領說:「這些異教徒征服我們的時候並沒有屠殺我們,而你們作為穆斯林也不要屠殺我們。我現在號召百姓們湊錢,湊夠了錢交給你們,只求你們別攻城。」
由於葛邏祿人是游牧民,信仰淡薄。曾經在西喀喇汗王朝和西遼敵對期間,被西喀喇汗的貴族視為「不清真」而遭到歧視,憤而投靠西遼並協助西遼征服西喀喇汗擊敗塞爾柱。但他們畢竟都是信伊斯蘭教的,而且也是盲目崇拜大官的,聽到西喀喇汗的官員說他們是穆斯林後,都非常高興,就傻傻地等官員湊錢。結果沒等到錢,欺騙他們的官員招來了西遼大軍。導致葛邏祿人這個中亞舉足輕重的游牧民族,被迫遷入新疆喀什。
1170年,耶律普速完干涉花剌子模的王位繼承,扶持親西遼的塔哈失(禿兒罕太后的丈夫、摩柯末的爸爸)。並提高了花剌子模對西遼的貢賦,加強了對花剌子模的控制。
也就是在西遼越來越注重中亞的同時,開始逐步放棄了有軍事政治利益、但經濟利益幾乎為零的蒙古高原。所以在這種態勢下,乃蠻人就敢背叛西遼,向金朝宣布「內附」了。
乃蠻處於新疆到蒙古高原交界處,乃蠻人歸附金朝,也就意味著西遼跟蒙古高原各部落的往來,基本上斷絕了。
耶律普速完則因為和丈夫的弟弟有不正當男女關係,並羅織罪名處死了丈夫。導致她的公公西遼老名將蕭斡里剌發動政變將她殺死,蕭斡里剌擁立耶律直魯古為帝。自此後西遼就開始被花剌子模忽悠利用,一心干涉中亞和南亞,費人費力幫花剌子模開疆拓土,最後養虎為患導致衰亡的悲劇了。
蒙古諸部向來都跟同為蒙古語族的契丹人比較親善而對通古斯語族的女真人厭惡,所以出現了在遼國末期仍然有部落投奔天祚帝以及歸順可敦城的耶律大石的現象。
對於金朝而言,沒能安撫控制住蒙古諸部是終其一朝都無法解決的難題,直接導致後期被統一的草原帝國攔腰截斷最終滅亡的重要因素。
而對於耶律大石而言,蒙古部落的效忠則是其早期能夠在可敦城安身立命並挫敗金朝進攻的重要支柱,在其放棄可敦城根據地向西遷移的過程中,蒙古諸部也有出兵士和戰馬物資隨行的記錄。
但是,自大石在虎思幹爾朵立賬建國稱帝之後,就逐步喪失了對蒙古高原諸部的控制,主要原因還是天高皇帝遠,跨越遼闊的戈壁和沙漠來統治草原部落在那個年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大石在西域站穩腳跟之後曾多次試圖東征復國,但終究是沒能跨過茫茫的大漠,之後蒙古諸部陷入了內鬥直至成吉思汗崛起統一草原。
西遼在卡特萬之戰後確立了中亞霸權,在佔領河中地區之後的擴張重點就放在了呼羅珊和波斯,西遼上層是信仰佛教和景教的契丹族、奚族、漢族官吏,又是外來政權,雖然短期內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穩定了統治,但是為爭奪呼羅珊地區的控制以及被花剌子模忽悠發動了和古爾王國的戰爭極大的消耗了西遼的國力,下層和中層階層在上層契丹貴族實力衰退後迅速伊斯蘭化又削弱了西遼對附屬國的控制,末期乃蠻部的屈出律篡位後又推行宗教高壓政策,激起了穆斯林的反抗,導致國力大衰,花剌子模也趁勢擺脫了西遼的控制而崛起奪取了以撒馬爾罕城為中心的河中地區,為西遼敲響了喪鐘。
最終來自蒙古高原成吉思汗的鐵蹄踏碎了耶律大石的宮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