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廣東一女山友私攀玄武峰遇險失聯?

亦參見 如何看待2月4日違登四姑娘山女子遇難事件以及網友的反應?一問題。

廣東一女山友私攀玄武峰遇險失聯 搜救隊暫未發現蹤跡


謝邀,戶外探險盡量還原整個事件經過。(事件如有更新,統一在本回答進行更正。)

2018年2月2日,3名來自廣東的山友(兩男一女)在四姑娘山區玄武峰攀登時遭遇意外。他們的朋友於2號晚向山峰戶外高山探險協作隊隊長徐貴華(徐老幺)發出了求救信號,並在3號早晨向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報警。多方的搜尋之下,最終於昨天(4號)中午發現了遇難女生的遺體。

來自廣東的山友陳某、韋某和黃某等一行51人,於1月22日晚到達雙橋溝景區進行為期7天的攀冰冬訓活動,其中韋某、黃某為情侶關係。1月29日下午攀冰訓練結束後大部分人員離開雙橋溝景區。韋某和其他山友於28、29兩天一起攀登了四姑娘三峰。隨後他們和返回雙橋溝的黃某匯合,計劃1號至2號去攀登雙橋溝內的玄武峰。

1月31日,從成都返回雙橋溝的廣東籍黃某(女)與其他人匯合。2月1日早7點許,韋某、陳某、黃某及另一個同行者等四人進入雙橋溝景區,前往玄武峰大本營。期間那位同行者因為體能原因下撤。當晚韋某、陳某和黃某三人在玄武峰大本營露宿。

玄武峰,圖片來源於若塵。《蜀囧——2015四川登山、自駕之囧事》

圖為劉興,領攀教練組帶領5名學員於2016年9月22日12點沿傳統路線登頂玄武峰。

玄武峰海拔5383米,是長坪溝和雙橋溝之間的一座技術型山峰。其東南山脊和著名的婆繆峰相連接。該山隱藏在雙橋溝群山包圍之中,起初並沒有專門的名字。日本登山家大川健三曾在任職四姑娘山景區顧問時,於婆繆海子附近拍到此峰,但也僅標明「婆繆北側山峰5383」。

玄武峰遠景。左起:曾山,鐵丐

該山對攀登者技術難度要求較高,線路上的冰岩混合路段較為困難。首登玄武峰的李紅學在攀登報告中對線路難度的描述為

「技術線路長度:600米

線路難度:IV,WI3+,M4,Snow50°—80°」

玄武峰從技術上來說全年都可以攀登。然而由於該山位於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名義上景區是不允許攀登的,因此無法辦理登山手續。但是該山常年有很多山友偷登。

2月2號上午8時,韋某等一行三人從玄武峰大本營出發沖頂。攀登過程中,陳某由於體力不支停止攀登,韋某、黃某繼續沖頂。他們約在晚上6點登頂,在下撤過程中黃某在海拔約5200米處發生了滑墜。

據當事人描述:

黃某滑墜後意識清醒,但是渾身疼痛,無法移動。韋某當即呼喊了提前下撤的隊友陳某下山尋求救援,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他並沒有聽到回應。專業為醫科的韋某知曉此時不能移動黃某,因此他留在原地照顧女友黃某至晚上1點。由於山中無信號,他們沒有攜帶衛星電話,加之之前沒有聽到回應,在當時天氣尚可的情況下,韋某在徵得黃某同意的情況下連夜下撤尋求救援。

與此同時,在當天夜裡,下撤回雙橋溝的韋某等人的同伴發現他們一行三人未按照約定時間返回,預感到發生了意外,於是和山峰戶外高山探險協作隊徐貴華(徐老幺)取得了聯繫。由於當天夜裡夜色已深,無法展開救援,第二天(2月3號)早上8點徐貴華便組織兩名當地協作趕往玄武峰沿攀登路線開展搜救。

同時,四姑娘山景區接到報案,3名廣東山友山友攀登玄武峰,1名失聯,請求救援:

「接報後,我局庚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派出派出5名具有高山救援經驗的隊員組成搜救隊緊急前往事發地展開尋找和救援工作。」——四姑娘山景區公眾號《廣東一山友私自爬玄武峰失聯 四姑娘山管理局搜救隊緊急救援》

搜救隊員在山上先後找到了陳某和韋某。 上午9點協作在玄武峰碰到了輾轉下撤的韋某,韋某告知搜救人員出事地點約在海拔5100米處(這是原因1)。韋隨後跟隨搜救隊繼續尋找女友黃某。經過一天一夜的攀登,韋在中途體力崩潰,神志不清,加之下撤是在夜裡,無法辨認黃的最後位置。

當天白天天氣變差,持續的降雪使得可視範圍很小,給搜救工作本身也帶來了極大的危險。搜救工作持續到當晚8點,沒有發現黃某的蹤跡。為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當天救援人員全部下撤。

3號晚上,救援隊向韋某、陳某詢問了事故發生的具體位置和詳細過程,重新擬定救援方案。4號凌晨四點,徐貴華(徐老幺)親自帶搜救人員上山。由於韋某前日消耗過度,在救援人員的建議下他並未再次上山。

當天下午4點救援人員在海拔5200米處發現遇難女生,經過反覆呼喊、確認,已無生命跡象。

由於遇險位置岩體鬆動,加之最近兩日連降大雪,救援人員全體下撤,並計劃於5號天氣轉好之後將黃某的遺體運送下山。

發生山難是我們誰都不願意看見的結果,願逝者安逸。


我算是一個知情者。本來這種事情最好是不要鬧得沸沸揚揚,但是鑒於網上各種明顯遠遠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言論太多,我覺得我有必要說一下我所了解的情況。尤其是某戶外官方賬號轉發的言論,已經對當事人和當事人的親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目前已知的情況:

1月31日,黃同學進入雙橋溝,三人匯合。

2月1日,三位同學和另一位同行者從雙橋溝前往玄武峰大本營,期間那位同行者因為體能原因下撤。三位同學,韋,陳,黃(女生)到達玄武峰大本營。

2月2日,三人早上8點開始從大本營沖頂。期間據說遭遇了落石和滑墜。下午6點黃同學和韋同學登頂玄武峰,陳同學在頂峰下方几十米處等待。下午7點聯繫不上上方,覺得可能出事了。晚上8點,韋在山頂喊話叫陳下山求救。

2月3日,早上8點當地嚮導徐老幺協作隊先後組織兩批高山協作進山搜救。只先後找到了陳和韋,韋隨後跟隨搜救隊繼續尋找黃同學。韋在中途體力崩潰,神志不清,無法辨認黃的最後位置。搜救持續到當晚8點,沒有找到黃。搜救隊和找到的兩名同學全部下撤到安全地點。

2月4日,凌晨4點救援隊再次出發。搜救過程中持續大雪,能見度差。下午4點,搜救隊從海拔5300米處向下觀察,在通過外套辨認出登山者。搜救前往5200米,在距離30米的地方觀察沒有發現活動跡象。由於岩體鬆動大量浮雪覆蓋,救援難度過大。救援隊全部下撤。

現在各方人員和家屬都在趕往雙橋溝,當事人正由專人安撫。

圖為玄武峰最後的沖頂路線

搜救途中,圖片來自於徐老幺

搜救途中,圖片來自於徐老幺

玄武鋒海拔約5400米,位於四姑娘山景區雙橋溝內,是一座典型的高海拔技術性雪山。

更新:

救援隊計劃明天(2月7日)派出兩批協作上山,將遇難者遺體運送下山。希望一切順利。


更新看法:

登山的圈子很小,有些戶外愛好者估計也認識我。這樣看起來有些話不好意思說,但是大風大浪都過來了,現在這個情況也沒有什麼好怕的。就雜亂的說一些吧。

1.其實喜歡登山的,或者業內人士也都看出來了。現在報道的已知信息,不看全部,就看幾個關鍵點,就知道失誤必然是存在的。我可能還說的太好聽,但是點到即止。詳細的分析,應該事後去看中國登山協會的報告。當事人已經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相應的代價。現在於情,於理,都不要去說當事人什麼不好。當然我主觀上肯定是偏袒他們的。

2關於偷登。這是黑紙白字的條例寫的清清楚楚,偷登就是偷登,沒什麼好洗的。說實話登山的人不希望受到監管嗎。我個人而言不僅希望受到監管,還希望受到更多的監管。但是現在的監管是什麼樣子的呢?一味的禁止,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出了事怎麼都不可能怪管理部門。媒體的報道中也提到,單就玄武峰這一座山,常年就有很多山友偷登。那相關監管方僅僅是出了事就出來說這些登山者是違規的嗎?我也交過登山註冊費,環境保護費亂七八糟的,但是我交完錢之後我在攀登過程當中得到了多少實質性的保證呢?這一點登山的人心裡心知肚明吧。各位這次救援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是當地的高山嚮導,不是管理部門。而且以前的很多事故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當地的高山嚮導。管理的問題肯定改善起來會有阻力。但是這麼多年了,好像是封山封的更嚴格,登山的愛好者也沒見少一個。古有大禹治水,光用土擋是沒有用的,要疏通引導水流。更好的方式就是要給廣大的戶外愛好者更好的引導,教育,支持,該設卡的地方才設卡,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3很多人不了解登山,不了解山上是什麼樣子,所以根據他們的已有認知對於這個事情做出了判斷,發出了自己的主觀感受。這次事件的很多評論都可以看得出來:登山,甚至說山野戶外這項活動,很多人都沒什麼概念。很多人可能沒有去登過山,所以話說的比較難聽。但是我看有些人去走過高海拔徒步線路,言辭就明顯沒有那麼偏激。的確是需要更多的傳播戶外知識,這不是說這樣就可以避免這一次的言論暴力。更重要的是,戶外知識的傳播可以讓大家認識到山上的危險,這樣以後可以減少遇險人員。事情已經發生了,這一次是我相識的人出了事,之前我自己出過事,在山上這些事情之可怕,這麼久了有時做夢都會嚇醒。我真的很希望以後這種事情越來越少,這也是為什麼我要BB這麼多的原因。

4一些人說當事人不應該去參與登山這個活動,應該在家待著,現在出了事浪費了公共資源,對社會影響不好。首先這次救援的是當地嚮導,他們自願參與。其次,登山和相關的徒步等活動,事實上是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這些當地人,以前大都是農牧民,現在他們很多有機會做了生意,房子修了三四層,汽車也買上了。也就是說,這些戶外愛好者的到來,讓當地發展的更好,有了更多的公共資源。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是這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所以肯定有問題所在。一方面現在中國的戶外參與者們很多理念不夠先進,,缺乏知識和經驗,風氣有待改善;另一方面又回到了觀點2,經濟建設搞上來了,管理水平要跟上去吧。

5很多人在說倫理問題,這是一個嚴肅而複雜的話題。我在山上也有過難以抉擇的時候,留下還是不留下?沒有哪一個看起來有太大的希望。高海拔地區絕不是像平原一樣,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無法做到。所以這個倫理問題,應該要多了解登山是什麼樣子才好去有一些思考。韋在山上做出了他自己選擇,大家議論他的行為,但是大家有沒想過他如果沒有做出選擇呢。最可怕的是,遇險之後,情緒崩潰,失去思考能力。之前有人私信想和我討論,我也給不出什麼建議。但有一條:遇到困難一定要堅強,先冷靜下來,去思考,去做點什麼,積極自救;千萬不能情緒崩潰,那樣的話會降低獲救可能。

最後,大家且行且珍惜。這個事情到我也不想再去想了,除了姑娘有沒有從山上回家,其他亂七八糟的懶得去關注了。


「海恩法則」:每一次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的隱患

真的很為女生痛心...這幾年各種因素加成下必定要出不少事,也確實出了不少...我也希望這個行業和運動能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個事件關注度比較高,作為一個從業者,根據現有信息從技術和組織角度說幾句,對哪怕一個愛好者有借鑒意義就好。如有錯誤請指正。

第一,晚間登頂,登頂時間看各位的說法是晚上6-8點,傍晚或者夜間登頂是雪山攀登大忌,當然技術大牛、對下撤線路很熟悉、天氣很好的話可以靈活安排。從這一點看我很懷疑他們幾人是否有足夠的攀登經驗。一般來說沖頂日會選在凌晨2-5點出發,中午之前登頂。不推薦下午登頂的主要原因是:

1.易變天。在攀登季節,多數山峰的多數時候,凌晨、早上的天氣都會比下午好,風相對小,天氣相對穩定,不容易突然變天。例如普遍風大的玉珠峰,七八月常常凌晨兩點風停,上午十點到十二點之間起風,而下午更容易突降暴風雪。當然這個季節的四姑娘山區常常全天大風,一二月其實不是最好的攀登季。

這是未來幾天5500米處四姑娘幺妹峰的天氣和風速....

2.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是技術路段,如果有過攀岩或者攀冰經歷,試試同一條線路上去和倒攀下來的難度差異就知道了。我和公司另一教練曾從長坪溝側攀登過玄武峰,上去的時候全程沒有結組,相當於分別solo獨攀上山,下降時卻需要設立保護點雙繩下降,一次最多只能下降35米,效率其實比上升高不了多少。而下降時又需要良好的視野選擇路線,設立保護點,白天比夜晚安全性和效率高得多,所以行程要安排足夠的下撤時間,傍晚起碼返回沖頂營地,至少下降到低難度地形。這樣也能給處理緊急情況預留更多的時間...

3.保暖和體能問題。凌晨出發沖頂的話,吃過早飯,穿上最厚的衣服,走一走就暖和了,而此時包里只需要裝點吃的喝的就行了。等到了埡口和峰頂太陽也出來了,雖然海拔上升了一些,但是溫度上來了,也不需要更多保暖措施。而如果早上出發沖頂,白天攀登必然穿不了多少衣服,羽絨服就變成了包里的負重(甚至很多人不帶,此事件中男女大學生可能就沒帶誒),下降時又是夜間,飢餓、口渴和大量體力消耗會大大降低人的抗低溫能力和判斷能力,甚至很容易做出高風險舉措,例如不檢查保護點和器材就開始下降。

4.落石及雪崩風險,由於白天太陽持續照射,白天尤其是中午前後落石、雪崩風險會大大增加,玄武峰山體破損落石很多,他們整個白天都暴露在落石區,風險很高。

5.迷路風險,這次男女生似乎就下降錯路線了,男生下山求救時也迷路了。野外的夜晚真的非常容易迷路,尤其是沒有月光的時候。即使有頭燈也看不出地形地貌。

當然本事件中也有可能是他們對體能和技術比較自信,沒能認識到線路難度和積雪狀況,認為天黑之前就能回來,即使這樣早上八點才出發也是非常大的問題...

第二,沖頂需要攜帶的東西至少有羽絨服(如果凌晨出發的話一般會穿著),頭燈及備用電池,路餐(不多,主要是能量棒/能量膠,餅乾,巧克力,糖果這些),保溫水壺(一般750ml以上,甚至1.2L,也有大牛個帶超輕爐頭的),登山眼鏡和防晒(防止晒傷和雪盲),頭盔安全帶冰爪動力繩岩塞冰錐等技術裝備根據山峰和線路決定,所以肯定也需要背著包,另外根據有無信號要準備手機(iPhone揣內兜可以待機24h以上)、對講機(這次明顯也沒有)、衛星電話或者北斗通訊設備。

這個事件中他們沖頂似乎沒有帶背包,肯定也帶不了足夠的物資了....包不離身應該是玩戶外的人都知道的吧...如果帶了背包和必需物資,那至少第一,兩個人在山上坐著取暖是夠的,喝點熱水(甚至有羽絨服的話,用體溫化雪喝也可以,關鍵是補水防止凍傷而不是水的熱量),吃點東西,用衣服把兩人裹起來,腳套到背包里墊著屁股,兩人用體溫是大幾率可以撐到第二天的。 第二如果有頭燈和手機,也可以用燈光求救(很多頭燈都有sos模式..紅光和主燈即使是霧天也有一定穿霧能力,況且當事人說當晚天氣尚可)下面隊友也可以用頭燈回應,就有可能溝通上。 第三技術裝備如果足夠,挺過一夜後,是有可能建站下降的,(參考何川老師2017年攀登布達拉峰時,因保護點失效而粉碎性骨折後單腳下降 一言難盡布達拉(完整版),撰文/何川 - 大岩壁攀登 - 盜版岩與酒 - Powered by Discuz!)這很難,不過是有可能的,就看有沒有足夠的器械和技術了,以及想不想冒著風險帶隊友下撤。

綜上,沒有背包和足夠的物資可能直接導致了事故後女生的死亡。

第三,天氣。不知道他們出發前有沒有做過計劃,最基本的,有沒有查過天氣。即使沒有事故,也有可能因為迷路、體力不支等各種原因導致行程延長,進入壞天氣周期。順便說一句,登山千萬不要趕時間,學生和很多上班族經常受假期制約必須在幾天之內完成攀登,可是天氣是不找你商量的,尤其是山區的小氣候是無法準確預報的,碰到壞天氣常常只能等著或者放棄。很多偉大的攀登也是在嘗試數次後才成功。

第四,隊伍組成和安排。根據我理解他們是雙橋溝有一名同伴留守,同行四人前往大本營,其中一人下撤三人從大本營沖頂。一人體力不支在5100左右等待,男女生登頂時他也在原地,另一說是男女生把繩子給他下降兩人徒手沖頂...

首先隊伍組成,先不論經驗和技術,大學生隊伍中有經驗或技術其一的鳳毛麟角。四人中有兩人體力嚴重不足,大本營都沒到就提前下撤的一人必然帶走了一部分物資。男女生雖然登頂,可八點出發晚六點登頂說明速度也相當慢,而且男生也有一定高反(參見徐老幺的採訪),所以隊伍組成是很不合格的。

參考首登者李紅學的建議.

(五)組隊建議:

玄武峰因為彙集了冰壁、岩壁及混合線路,應屬於技術提高級山峰,難度不適合新手單獨前往。建議有經驗的小團隊採用阿爾卑斯、快速攀登的方式前往攀登,隊伍人數4-6人比較適宜。攀登隊中至少應有兩名技術全面、經驗豐富的攀登者作為先導與收尾。攀登需要運用冰壁交替保護、冰川結組行進、岩壁架設路線繩等技術,請攀登者出發前熟練掌握!最後希望更多的登山愛好者來體驗玄武峰的魅力,更多的攀登者去開發位於「東方阿爾卑斯」的夢幻角峰群!

旗雲探險 - 玄武峰攀登指南

其次三人隊伍除了特殊情況不應分開,就像我們公司理念「同進退、共攀登」,一個隊伍中任何一人獨自行動都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只有一條繩子的情況下,原地等待容易失溫,下降佔用繩子,而有截圖說男女生沒有繩子徒手沖頂....從埡口到頂是純岩石路段,即使踩到石縫扭到腳也是很嚴重的事情,再加上石頭上有積雪時極易打滑和踩空,如果真是沒有繩子沖頂及下撤,那無疑是遠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沒用繩子下降有可能是導致女生滑墜的直接原因,待事故報告出來後才有定論。

前幾點綜合來看,經驗不足,技術不足(待議),風險管理不足....主觀風險低而客觀風險高,導致了風險累積並爆發後沒有足夠應對能力。他們這次有可能把所有錯誤都犯了一遍,最後越滾越大的雪球導致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我盡量以客觀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攀登報告出來之前不知道真相,出來之後也不可能知道全部的真相...這幾年真的見過很多類似的事情了,17年11月寧金抗沙峰出事時我們就在拉薩附近登山。(兩人偷登海拔7206米寧金抗沙峰 一人失蹤)當時登協就有人說最近偷登的人多可能快出事了...沒幾天寧峰就出事了。但是很為女生可惜,為自己、隊友以及政策、體系的錯誤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也為那男生可惜,不管真相如何,你都得背負這個事情過完餘生了,希望你勇於承擔應付的責任。

希望這件事情能促進登山註冊審批流程的完善,給真正的攀登者足夠的便利和基本的保障,這是相關部門應該承擔責任和風險。

也希望更多的愛好者,徒步、登山者以及不明真相的群眾能正視風險,風險不是兒戲也不是猛獸,它需要用足夠的經驗、技術、裝備和外部條件例如完善的救援體系(當然可以是收費的)等等去管理,說白了登山就是一個高風險下的風險管理的運動。

這方面教育體系的缺失可以說是這些年如此多戶外事故的罪魁禍首。

同時攀登是人類的天性,挑戰和渴望未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部分。在這個時代我更覺得離開城市和技術後的自由是更大的自由。所以其他回答說自作自受說該禁止登山的怕是失掉了人類對自然的渴望,已經變成社會的奴役了罷。


事故報告出來前不好評論,就總結一點經驗吧。

北斗盒子現在有發送GPS位置的求救功能。盒子本身也不貴,建議自主登山的山友們隨身攜帶一個。

玄武峰傳統路線最難到5.10b。但是可以繞開,備選的路線暴露感很高,不好做保護,風險更高。

在山上保持清醒的頭腦是很必要的,我覺得大家在學習攀登技術的同時,也要多想想事故後的救援流程。

嚴冬冬大學的時候做登山報備的時候,寫登山計劃書,真的是要寫一本書的。

可惜後來他也遇難了,所以說,登山終究還是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頭。

多年看《重返危機現場》告訴我事故的發生肯定是一系列錯誤決策的結果。

目前中立的觀點有:

1,天氣。他們攀登之前,電視台天氣預報就能查到全國降溫大雪的消息。當然還有更專業的免費山脈天氣查詢網站https://www.mountain-forecast.com/。

可以查詢9天內該山脈附近地區的降水氣溫,風速信息。這是我用的最多的天氣網站。

2,他們登頂的時間在下午6點。這就意味著要抹黑下撤。在冬天這是個很致命的錯誤。

3,三人之間沒有即時通訊設備。導致信息溝通不暢。對滑墜後救援是致命的。

4,韋某下撤時沒能記住傷者的位置。導致第一次救援找錯了方向。

這個就是典型的缺乏經驗導致的心理準備不足。

其實現在有很多手機app能記錄大概的路線信息。包括定位。

還有我建議上山要保持足夠的手機電量。不要帶iPhone這種金屬外殼的手機上山。


補充一下原來的回答,剛剛從雙橋溝出來,和春節期間在溝里的隊伍的教練、嚮導們做了一下溝通。事實上從普遍的業內人士觀點來看的話,對事故相關的男隊員評價並不高。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戶外運動是高風險運動,端的就是高風險這碗飯。一旦端砸了,很難善終,這也不僅僅是中國的情況,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Meru》,老外的態度其實也差不多。目前國內自由攀登越來越活躍嗎,但對應的其實自由攀登者自身的技術能力和風險認知水平都還差的很遠,難以在高風險情況下獨善其身。這其中高校的攀登隊因為經驗少、年紀輕、心理成熟度低情況相對凸顯。高海拔攀登運動本身是一個外冷內熱的特點,它的熱情不能掛象;掛象的往往證明在心理上的成熟度不足。希望國內的高校攀登者和年輕攀登者能多多關注風險,人這一輩子能做很多事,登山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件而已。

-------------------------------------------------------------------------------------------

剛剛被摺疊了,重新說,事故報告出來以前,無法客觀的看待;脫離了事故報告去談誰對誰錯,都容易混淆視聽。這個問題本身具有一定的導向性,會引來一些攀登者和非攀登者互相對立的極端言論,是我很不希望願意看到的糟糕狀態。所以著回答這個問題,也想闡明幾個觀點:

第一、高海拔攀登活動風險遠高於普通戶外運動,作為政府其本身的公共服務與管理職能要求必須有所作為,有辦法、有措施,這是毋庸置疑的,否則就類似於不制定交通規則一樣,漠視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忽略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現象,是嚴重的不作為和懶政的行為。面對國內目前高速發展的高海拔戶外運動而言,合理的管理和引導是必須的。

第二、所有的「盜登萬歲」和「禁止登山」,都是典型的兩極化、黑白論的觀點,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毫無益處,除了徒增社會矛盾和阻礙新事物的健康發展以外,產生不了任何對於社會和行業有意義的影響。從公民社會和自我管理的角度上看,都是極幼稚的行為。

第三、國內目前的高海拔攀登活動行政管理存在嚴重的「維穩論」、外行指揮內行的現象,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但是從這項活動的社會影響面和行政能力所及範圍的角度看,是無奈的事實。

第四、普通民眾對於這項運動缺乏理性的認識,存在較大的誤解,民智未開。這種民智未開既包括了盲目的反對,同樣是針對盲目的支持,這一次的事故的悲劇性正是來源於此,年輕生命的逝去令人扼腕嘆息,但是更令人覺得難過的是,事故的當事人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去開展這項運動。犧牲的價值對於犧牲者而言,乃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主動和決絕,而非以身涉險無力自拔的束手無策和絕望,這一點大概只有倖存者能體會的到;而犧牲的價值對於旁觀者而言,是在於藉助先行者付出的高昂代價去重新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和認識水平。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玄武作為進階型山峰,我的預感一直是早晚會出點什麼問題,它似乎那麼簡單、有那麼多人完成,是一座很有趣的山,但是它的風險呢?一念成讖。希望這次事故能夠帶給人一些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認識,山峰只是嚮往不是寄託,只是旅途不是歸宿。希望能夠妥善的處理遇難者的遺體,也希望後來者能夠更加成熟。


推薦閱讀:

戶外服裝怕你凍著,一般使用了哪些技術?
八千米雪山上的一場群架
這款音箱湊齊2個,戶外也能玩轉TWS無線立體聲
戶外偶遇白衣美女,白裙綠葉,清新脫俗!
如何開啟你的第一場跑步比賽?

TAG:登山 | 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