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會自殺嗎?

聽別人說有好多阿羅漢自殺了,不知道這是原始佛教裡面還是大乘佛教杜撰的呢?希望知道的師兄能告知,如果有是在哪部經典里或者律藏里?


首先需要確定下「自殺」的定義。

如果說自殺就是指廣義上的自我終結,那麼佛、辟支佛和阿羅漢都可能會自殺。不過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自」殺,只是隨順因緣而舍壽。比如阿羅漢沒人供養而入滅,或者辟支佛因為佛即將出世而入滅,佛因完成對梵天請求說法的承諾後入滅等等。

如果說自殺是指對當前現狀不滿而追求自我毀滅,那麼不可能有佛、辟支佛和阿羅漢會自殺。

貪愛分為三種:欲貪、有貪和無有貪(SN.38.10)。成就佛、辟支佛和阿羅漢,意味著這三種貪愛都被無餘滅盡。所以佛、辟支佛和阿羅漢不可能有求生的慾望,也不可能有求滅的慾望。其實並不用等到真正自殺的那一刻,一旦緣於無有貪的念頭形成,就意味著煩惱的現行,就意味著這人並不是貪愛被無餘滅盡的阿羅漢。

佛、辟支佛和阿羅漢的成就標準是以煩惱、苦的無餘滅盡而鑒定的。從定義上看,佛、辟支佛和阿羅漢並不存在退轉的說法——如果能退轉,意味著並不是佛、辟支佛和阿羅漢。所以認為阿羅漢自殺是為了防止退轉這種說法,並沒有真正的理解阿羅漢的定義,非常的不嚴肅。事實上,在我看的相應部版本中,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記載有已經成就阿羅漢的聖者因為病痛自殺了,只是自殺後的彌留之際證悟了阿羅漢。


直接轉一篇文章,我個人認為寫的比較中肯,當然請忽略「小乘」之類用詞

轉貼:佛陀對自殺的態度

佛教反對自殺,但也不絕對禁止自殺,中道才是佛教的宗旨。

在佛教我們可以同時發現一方面自殺被認可,另一方面又被訶斥和禁止。其理由安在?教理的根據是什麼?另外大乘和小乘佛教對自殺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試圖從佛典中載的自殺事例,就其矛盾的教示加以討論說明。

印度最原始的哲學和宗教源泉是吠陀。四吠陀的中心是「梨俱吠陀」(`Rgvida`)。從它洋溢著對生命熱衷的詩句中,看不出有任何宗教自殺傳統的跡象。但是,到了凈行書(Brahmanas)時代,其重視祭祀的教義,奠下了容許宗教性自殺的基礎。例如,人祭,它發展出人自身是最佳祭祀(sacrifice)的思想。而在後期的一些「奧義書」(`Upanisad`)中,更明白地主張已領悟的苦行者(`Sannyasin`)可以選擇以絕食、跳水或投火等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印度和西方宗教對死亡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思想認為人死後只有一次的存在機會。它不是有神論者的把存在寄於地獄或天堂的永生之中,就是唯物論者把生命歸諸於永遠的幻滅。相反的,印度的宗教把人的死亡視為一種新形態生命的開始。如此一期期生命延續下去,一直到解脫的證得。在輪迴轉生的思想下,死亡並非那麼可怕,因為它代表新生,而死亡方式本身──是否自然死亡,意外喪生,或自殺──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死亡時刻心靈是否澄凈,而這種臨終的正念則有賴平日在身心兩方面的修練。

佛典中出現的自殺現象,大都屬於宗教性自殺。不過其動機可以分成二大類:其一是純粹為了解決個人宗教心路歷程所面臨的困難。另一種則是為實踐大乘教義而形之於外的自殺行為.

原始佛教聖典里,最主要的有關自殺事件,要算是各部廣律記載僧團中大規模的自殺情形。據載佛陀教示眾比丘修習不凈觀(`asubha-bhavana`)。他們依教奉行,結果「

厭患身命愁憂不樂,嘆死贊死勸死」,於是有許多比丘或索刀繩,或服毒藥而自殺。於是佛陀制定殺戒。任何比丘不管是殺人或自殺,皆犯「波羅夷」(`parajika`),而自殺未成功者犯「偷蘭遮」(`sthulatyaya`)。同時佛陀教示比丘們從此而後,應修「安般念(`anapanasati

samadhi`),樂凈觀樂喜觀」,做為對治不凈觀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廣律中提到的禁止「嘆死贊死勸死」,乃是針對有些比丘鼓勵在家居士自殺,以便早日獲得升天享樂的善報。另外,戒律也禁止請求別人結束自己的生命。根據律典的這些記載,提倡中道的佛教很顯然的是反對苦行、消極厭世的自殺。然而有爭議的是在《阿含經》中,我們又可以找到一些被默許的自殺事件。原因何在呢?

最顯然的自殺例子包括:瞿低迦(Godhika),闡陀(Channa),和跋迦梨(Vakkali)。除了瞿低迦之外,其他二人都是因為不能忍受病痛而自刎的。他們自殺的原因,與前面所提到的比丘們因修不凈觀,而產生對生存本身的厭惡,或為了尋求天界的享樂而自殺,或耆那教苦修聖者有計劃的長期慢性自殺的動機不同。病痛難忍而自殺,其原因應屬於外在自己不能控制的範圍,而後者幾種情況的自殺原因,則是屬於內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對生命的態度。

《雜阿含》經中記載闡陀身罹重病,不堪其苦欲舉刀自盡。舍利弗(`Sariputra`)和摩訶拘絺羅(`Mahakausthila`)獲悉,前往勸阻無效後,於是展開一番問答,舍利弗問闡陀說:

「汝於眼耳鼻舌身意意識及法,何所見何所知故,於意意識及法,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闡陀答道:「我於意意識及法,見滅知滅故,於意意識及法,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然我今日身病苦痛不能堪忍,欲以刀自盡,不樂苦生。」

從這段問答中,可見闡陀對根本佛教的諸法生滅無常無我的教義已經領會,不再有我執,所以摩訶拘絺羅接著說:「無所依者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息,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

摩訶拘絺羅的意思是,既然能做到無有依持執著,心就能保持正念而不動搖,死後不再墮諸趣,如此生老病死諸患自然斷盡,這正是小乘佛教追求的目標。

闡陀自殺後,舍利弗報告佛陀,並請問佛陀闡陀死後「當至何趣,云何受生,後世如何。」佛陀的回答是:「彼正智正善解脫善男子,有供養家親厚家善言語家。舍利弗。我不說彼有大過。若有舍此身余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

佛陀非但不以闡陀自殺為過,而且還為他說「第一記」。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當時判斷自殺的標準,是以自殺者本身死前的心境和死後的去向來決定。可見在有條件下,自殺已因現實情況而被容許。

跋迦梨與闡陀的故事大同小異,其不同是在跋迦梨自殺前想見佛陀最後一面。於是佛陀到他住的「金師精舍」。很特別的是佛陀並沒有勸阻他,而只問他是否已了解萬法無常苦空的道理。跋迦梨的回答是:「我今日於色常無常決定無疑。無常者是苦決定無疑,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於彼無有可貪可欲決定無疑。」

於是佛陀為他記說「若於身無可貪無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跋迦梨自刎後,佛陀也同樣為他說第一記。

瞿低迦旳自殺較其他例子更富爭議性,因為在修行上他已有相當的境界。他已證得「時受意解脫」(Samayatimukta),可是卻不能長久保持這個境界。因有六次失退還復得的記錄,為了免於第七次的退失,瞿低迦於是決定自殺。這時候惡魔波旬(`Mara`)獲悉瞿低迦的意願,為了怕他自殺而超脫其「魔境」,於是去請佛陀勸阻瞿低迦。可是佛陀知道瞿低迦已快接近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並沒有阻止他,反而說道:

「波旬放逸種, 以自事故來

堅固具足士, 常住妙禪定

晝夜勤精進, 不顧於性命

見三有可畏, 斷除彼愛欲

已摧伏魔軍, 瞿低般涅盤」

瞿低迦「以不住心執刀自殺」,他死後波旬遍尋不得其神識,因為他已超越輪迴。經典里沒有說明什麼原因使得瞿低迦無法保持他的禪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從他的捨棄肉體存在,使他達到了宗教的最終目的。這無異表示小乘佛教認可以自殺為手段,來達到解脫目的。

另外,佛典中還記載一類自殺「未成功」(attampted

suicide)的例子。例如,《長老尼歌》(`Therigatha`)中提到無垢(`Vimala`)比丘尼經過七年的苦修,卻不能在道業上有所突破,在極為沮喪氣餒之下,她準備投環上吊。就在上吊的剎那,因為她全神灌注精神解脫的渴望中,豁然證入阿羅漢果,此時繩索從她的脖子落下。

其次,我們還可在佛典中發現一種較特殊的自殺例子。那就是已證果的阿羅漢的自殺。最著名的例子是舍利弗和大愛道(即摩訶波闍波提`Mahaprajapati`)。大愛道獲悉佛陀將於三個月後入涅盤時,因不忍見佛陀先取滅度,請求佛陀准許她先取滅度。佛陀「默然可之」。於是她就跏跌坐,正身正意從初禪次第進入八定。最後入四禪便取滅度。舍利弗也是不忍見如來先入涅盤,「即升虛空,身中出火,即自燒身取於涅盤。」(25)舍利弗和大愛道都是阿羅漢,依照佛教傳統說法,阿羅漢「所做已辦,不受後有。」他們有各種神通,可以自己決定何時死亡和死亡方式。所以他們的自殺(入涅盤)似乎又與其他人的自殺性質不同。也沒有引起可以或不可自殺的爭議。

從以上廣律和阿含經的自殺事例,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小乘佛教的自殺觀。沒有宗教意義和價值的自殺是被訶斥的。例如厭世、厭身,或早日求升天等等。《長阿含》的《弊宿經》就很清楚地表明這個觀點(26)。弊宿(`Payasi`是一位波羅門長者,他不相信善惡和輪迴轉生。於是與鳩摩羅迦葉(`Kumara-Kasapa`)展開一番辯論。弊宿提出的一個質疑是,如果佛教說行善能升天,那死必勝生,好人就應該自殺以便早日升天。如果貪生不肯自殺,就證明死不勝生。鳩摩羅迦葉舉了一個比喻做為答辯。他說一個懷孕的婦女,為了爭繼承權,急著想知道腹中胎兒是否為男兒,於是以利刀自決其腹。結果不但造成自己身亡,而且也殺害了胎兒。這個比喻意指動機不正的自殺終會造成反效果,就像摘取未成熟的果實一樣。鳩摩羅迦葉同時還提到一個反對自殺的理由,那就是勤修善戒德的好人,即使提早死亡能升天,他也應該多留世間饒益他人,不可自求早解脫。總之,佛教認為這些自殺不但無益而且是犯戒的。

另一方面,佛教又容許那些在教理已有某種程度的解悟,但患重病者自殺。「善見律毗婆沙」很清楚地說:「若比丘病極,若見眾僧及看病比丘料理辛苦,而自念言,此等正為我故、辛苦乃爾。自觀壽命不得久活,而不食不服藥善。又有比丘我病極苦,我壽命亦盡,我道跡如在手掌,若見如此不食死無罪。」

阿含經中記載自殺者在採取行動之前,通常從佛陀本人或其他長老比丘得到教示和測試。其含有三方面的意義。第一,佛法的開示無形中有鼓舞精神的作用,藉以減輕肉體上的病痛。第二,從對答中可以發現想要自殺的人,是否已經去除了他們心裡的「余習」(`apapika`)。例如以闡陀為例。佛陀就曾問他是否仍有「過咎」(`upavajja`)和「焦慮」(kakkuccam)。因為如還有,就表示心識不安,如此死後必有不良的業果。第三,這種問答式的法義測試,可以確定他們在修持上領悟的程度,所以對答的主題都是以無常無我的教理為主。這些不僅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而且與他們即將面臨的死亡之前的心態有關。佛教與印度其他宗教傳統一樣,把死亡視為前後生命的過渡點。不管是否壽終正寢,橫死或自殺,並不影響前後生命的相續,能影響來生的是平日所造的業和心智的成熟與否,因為死亡本身只不過是肉體最後的一個動作而已。不過,這也不是說可以隨便捨棄身體。

因為像《弊宿經》中所說,為了自身精神領域的開拓和饒益他人的努力,都有賴於身體的存在。然而從上述的幾個自殺例子,原始佛教很明顯地暗示,當一個人已經達到或即將達到證悟程度,而且其身體無法再有自利利人的作用時(如像得了不治之症),這時候如有自殺行為,即使這種行為不受到鼓勵,至少是被默許的。從這個觀點看,也許我們可以說佛教對現代所謂的「自我執行的安樂死」(self-administrated

suicide)或「自願安樂死」(voluntary

euthanasia)表同情(29)。不過其不同點是,小乘佛教強調以宗教上行持的成熟與否,做為準許自殺的重要條件。現代一些贊成「自願安樂死」的人,也強調病人安樂死的決定,必須是自願而且經過理性的考慮,這倒與佛教一樣,注重死前的心態,只是有宗教與非宗教之別。如果一個人的宗教精神領域已臻成熟階段,而肉體卻遭受病魔的折磨摧殘,肉體的存在不再對自己和他人有積極意義,甚至成為他人負擔,這時如果藉助自殺能促成精神上的真正解脫,這種情況下的自殺行為是可被接受的。這樣的觀點顯示佛教在有條件下,肯定人有意志自由決定自己一期生命的存在與否,尤其是已證果的阿羅漢。


阿羅漢自殺並非是大乘佛教杜撰,而是契經中有記載的。重病阿羅漢確實會自殺。

說一切有部認為這是慧解脫阿羅漢退轉的表現。


《相應部》有記載,具體那篇懶查了,望見諒。當時第一次看到時我還懷疑是不是我理解錯了,發現真是有長老自殺的。而看舍利弗的反應並不特別驚慌,我猜測並非罕見。


行者,若人於長夜受大苦惱,自知是夢,自知應當醒覺,自知除醒覺外無可解脫。

行者,是有此夢,令人受大苦惱,自知是夢,自知應當醒覺,然難以自醒,不得解脫。

行者,若知是夢,若知能有解脫,知是矣,即尋其道,遍尋若得,長夜安穩;若尋不得,苦惱困頓。

行者,如是困頓,佛說應當思維無常,應當思維苦之根源,應當尋求和合境界之根本,應當思維其根非我,其境非我,其緣非我。我於是苦,有取,有愛,有受,有純苦集。

知是苦集,我應不取,不愛,不受,是苦非我心,是苦於我不樂。

行者,長夜之苦,應以正觀,以正智,得於解脫。

然若人受大苦惱,如頭燃火,應盡一切努力,救拔出離,儘速解脫。

其苦難忍者,應安於忍,忍是苦矣得正觀正智,依正觀、正智得於解脫;

其苦難忍者,若輾轉難安,正觀正智尚未生起,應盡一切努力救拔其苦,令其暫息,以利其心,令得精進,證悟解脫;

其苦難忍者,若已得正觀正智,知苦不是我,無常和合,而不能解其純苦,長夜之苦應思維時間亦假,法即無我,如是無常,常生變異,法實無我。依此功德,觀解無常,令苦解脫。

行者,是苦自受,是苦自做。知是苦矣,心解脫。


阿羅漢不應該自殺,其已經超脫生死,對生命的存續並沒有嗔心,只是自然的接受命運的終結。

因為受不了身體的病痛,而放棄生命想自殺的人,這根本就不是阿羅漢,這分明就是未去除嗔心的表現,連三果都沒有達到。


自殺主要看自殺前的心境:

1. 絕大部分人並未完全解脫,還沒上路、或者修行在路上,自殺往往原因在於絕望、無力、內心仍然承擔著著這種這樣巨大的苦,錯以為死,可以從這些苦中解脫出來,這樣的自殺是不可取的,因為不僅仍然有苦,認知也是愚痴的;

2. 極少極少數的修行者,反覆檢驗苦已滅,或確保欲界苦已滅,身體有部分痛難以承受,但仍然不造成心中的苦,且明確知道色身非我,那這個身體存在已不能提供更多大修行意義,於是採取自殺,轉世為更能精進的生命體繼續、抑或是徹底不受後有;

綜上,由於前者發生的概率及人數在自殺人群是絕大部分的,甚至大到可以忽略不計後者,因此為了避免錯誤的自殺,提出了這條戒律是可取的,如果在很低很低的概率下發生一個已經證果且需要自殺的修行者,則做個別特殊對待。


在佛陀涅槃前,發生了大規模的自殺事件,而且引發了群體性恐慌事件,死了7萬人,不過我覺得有點誇張。原文出自《釋迦牟尼佛傳》,應該是有經書依據的。鳳凰網佛教頻道也引用了。

劃重點:

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即將進入涅槃。

在此之前,拘睒彌國優填王戀慕世尊,給佛陀鑄造了一個金像,佛陀見了,合掌對這個金像說:「我滅度後,就把所有弟子都託付給你了。」佛陀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不忍見佛滅度,和五百餘位除饉女禮拜佛陀之後,回到修道的精舍,在佛涅槃之前一起集體滅度。舍利弗和目犍連也不忍見佛陀涅槃,於是在佛陀滅度之前進入涅槃,同時有七萬阿羅漢也一起進入涅槃。這集體的涅槃,使得佛的第四輩弟子都十分恐慌,秩序混亂,佛陀用盡了各種努力才使得他們驅除了煩惱,恢復了安靜。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這絕對震驚全球的群體自焚事件了。


很有意思,阿羅漢還用自殺嗎?阿羅漢已經證得不生不滅了,來去自在。他要想留在世間,千百萬年也可以。不想再住世間,直接就走了。若做示現,就留個軀殼給大家看看,不想做示現,直接就消失。如果想回來,隨時都會來世間現身,生死自在,哪來的自殺?又不是惡業凡夫。


推薦閱讀:

關於佛教
《地藏法門大氣電波傳播》
暫時不想成佛而想先成就菩薩對修行有影響嗎?這樣還算菩提心嗎?
可以燃指甲供佛嗎?
用地藏占察輪知道了自己的前世是哪個道的後應該怎麼辦?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