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探尋人類完美的飲食》(In Search Of The Perfect Human Diet)中提到飲食方法正確嗎?

http://www.yyets.com/resource/30196

主要思想是「低碳水化合物攝入」


這是我看過的關於飲食的最靠譜的紀錄片。

從人類的腸胃系統和演化路徑來選擇正確的食物,比任何流派都要貼近人類的本來需求。

吃素食也好、吃生肉也好、食療派、屎尿派也好,都是在對抗腸胃,讓腸胃去消化並不擅長的食物。

這和往汽車發動機里倒錯誤標號的汽油一樣,最終只能損壞器官。

例如東亞地區的主食大米飯,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增加胰臟負擔,誘發糖尿病。

中國和日本患二型糖尿病幾率,比美國和澳大利亞高55%;而美國與澳大利亞兩國公民患二型糖尿病的幾率差異只有12%。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雜誌》上。

《百科知識》

http://www.bmj.com/content/344/bmj.e1454

所以不要單純依賴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麵食攝入,以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食物為主食才是最適合腸胃的!


那個紀錄片我沒看過,不好妄加評論

不過,現在營養界的主流思想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尤其是多攝入多糖。同時保證優質蛋白的比例,以及必需脂肪酸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才是最適合人類這個物種的飲食方式,我們從至少260萬年前從古猿進化過來,就是因為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越來越少,肉越來越多。

碳水化合物成為我們的主要飲食成分,也就最近一萬年的事情。而像現在這樣大量吃碳水化合物,更是最近不到一百年的事情。

尤其是我們東方人,很可能在5000年前還是純肉食的人種——我們的祖先在寒帶生存了幾萬年(這是一個大話題),幾乎只吃肉。現在的愛斯基摩人,北極圈裡的鄂溫克人,也還是只吃肉。他們壽命很長,基本不生病。

想詳細了解的話,歡迎關注專欄,原始飲食 - 知乎專欄


待會就去看這個記錄片,之前有聽說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說法,先說下我的看法:1.中國飲食結構為植物性食物為主,以穀類為主食,歸類的話自然屬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這種飲食結構沒有問題,但要注意粗細搭配,因為現在穀物過於精細,人們普遍缺乏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2.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浪費資源。大家都知道,食物鏈越往上所消耗的資源就越高,以植物性的碳水化合物可節約資源。3.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有比較高風險患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先想到這麼多,歡迎補充。


我想說一般人判斷飲食方法是否正確就和判斷謠言是否真實一樣,首先你得看看它是否符合常理、是否特別吸引人眼球、還有提出這個說法是誰受益、有沒有商業利益等等。先學會思考,你就不會被忽悠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是普通大眾在近10年(正在修訂中)可以參考並實踐的改善營養的飲食方法。自古以來,國人都是以糧穀類為主食,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一般應佔總能量的55~65%。而且碳水化合物是最清潔最廉價的能量來源。因此,在我們的膳食寶塔最低層也就是穀類、薯類及雜豆這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了,這也是膳食指南中第一條提到的「食物多樣,穀物為主,粗細搭配」。穀物為主既可以為人體提供每天所必須的能量,又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及脂肪含量較高的動物性原料。可以有效的預防肥胖和慢性病。

很多人在減肥的過程中,往往也會認為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比較有利於減肥。但事實恰恰相反,目前所證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膳食結構比較有利於減肥。

總而言之,食物多樣,食不過量是最佳膳食模式。任何一種推崇或神話某一種食物的都應該認真思考是否合適。


轉豆瓣的一篇影評:Paleo Diet 死灰復燃

nora 評論 探尋完美的人類飲食 2013-02-13 19:48:19

《The Perfect Human Diet》從進化論角度指出人類的飲食結構應以肉食為主,高碳水化合物(穀物、全麥、果汁等)不適合人類。並堅持石器時代人類的飲食結構才是完美的(卻不談現代人預期壽命、新陳代謝、社會結構、居住環境、生活習性的變化)。

本片推崇的「完美飲食」其實就是「Paleo Diet」飲食法,卻又遮遮掩掩,對這個詞隻字不提。 Paleolithic Diet 即石器時代 以狩獵為生的人類飲食結構,結束自農耕文明,在現代飲食中曾興起一時,但向來爭議大,評價低。

片中將獅子、牛、人三者進行對比,因為牛有四個胃,獅子只有一個胃(主持人發現了獅子和人的共同點:一個胃),於是得出結論: 人類GI(血糖生成指數)和肉食動物相近,人類的胃腸道更適合肉類。全片以進化論為基礎,這裡倒不提及猩猩,反而和大型貓科動物去比較。原因顯而易見,猩猩幾乎是全素的,極少情況下才會食肉。類似這樣的選擇性失明不計其數。

本片一直強調「蛋白質」的重要性,卻對植物蛋白視而不見,我就此片背景產生懷疑,是否受到肉產品業界的資助? 全片一派和諧,對動物蛋白造成的健康問題隻字不提,對水果吹毛求疵,把穀物全麥貶的一文不值。。。

肉類造成的 酸化也是本片所不敢提及的。簡單說下這個問題,我們的身體為維持穩定的pH值會調用 磷酸鈉(sodium phosphate)來中和肉類的酸性。當磷酸鈉用盡時,酸性會被吸收,會造成「胃食管反流」(GERD),這時關節內的鈣會被調用來中和酸性,引發關節炎,若鈣在動脈中過度積累還會引發心臟病、高血壓,鈣的流失還會造成骨質酥鬆。。。

不得不說,對於缺乏營養學知識和判斷力的群體,本片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各種引經據典,各種專家學者現身說法,架勢十足,不失為偽科學佳作。


剛看完本片。

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片中認為人類的進化得益於食肉,遠古的祖先具有更高大強壯的骨骼以及更大的大腦尺寸,在農業出現之前,人他們的飲食以大量的動物蛋白為主,和野生植物。這點還是很受啟發的,吃肉的老虎總比吃草的兔子強壯兇悍的多了。聽說,大熊貓的祖先可是食肉的,到後來吃起了竹子,熊貓家族的衰落是否也可以從中找到些答案呢?

片中萊恩.賽百靈醫生的採訪還是很有趣的,作為一個食品專業的童鞋,對這個醫生提出的飲食建議以及對現在食品加工業的態度還是蠻認同的,anyway,we are what we eat,所以盡量多吃些新鮮的事物,遠離那些高度加工的食品, 儘管它們被包裝的美味而有營養,好像只有吃了它們,我們才會變得健康,哎,這都要歸功於那些絞盡腦汁給我們洗腦的市場營銷了。但問題是最後的選擇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想要多寵愛自己和家人些,那就選擇那些最質樸的食物吧,遠離那些冠冕堂皇的加工食品。

現在似乎無人不在減肥。少吃肉對減肥大有好處幾乎是人人都很認同,以至於我們身邊不乏些完全拒絕對肉製品的進食。最健康的飲食一定是注意食物的平衡和食材的多樣性,長期單調的食物攝入肯定不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如果你現在還不是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吃肉還是很有必要的。想要快速的為大腦提供能量,而直接依靠大量的糖分補充,雖然較進食肉類最終轉化為所需的糖快得多,但長期下去,勢必會消弱掉人體內部某些機構的功能,或許很多年以後,它們會因為被人類的擱置而退化。物競天擇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曉得的。

最後說下這個紀錄片對自己的影響,它激發了俺多吃點肉的想法,哈哈。想來,自己的飲食中大多為蔬菜和穀物吧(我幾乎不吃超市出售包裝精美的加工食品),沒有天天有肉吃那種,一是覺得燒肉的時候比較麻煩,二是覺得沒必要吃那麼多肉肉,不過現在想去嘗試下,改變下自己的飲食結構, 適當增加肉類的比例,盡量做到天天有肉吃哈。我想,歐美還有澳洲他們無論男女體格都比亞洲人民大好些,他們高蛋白的飲食或許可以有所解釋吧。

只是憂桑的是,想吃肉容易,但想吃到無飼料無瘦肉精的放心肉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以至於吃肉有風險,入口需謹慎之哀哉。


paleo時期人的食量和運動量和我們如何比較

有多少肉是保證有機無激素養殖


高碳水?不是推崇低碳水么?


本片的分析角度有些意思。低碳水的主要推手,應該是Atkins博士,參見這裡 阿特金斯減肥法 而此人的死因到底是否因為此法導致心臟病,各種說法,莫辨真偽。他創立的公司也在他死後很快破產,不過又被人收購重新開張,並推出改良過的新減肥方法。目前業界流行的減肥流派,有不少是源於此的。

至於是否應該遵循200萬年人類低碳水的飲食方式,還需要專業人士給予意見。很想聽聽范志紅老師的想法。


推薦閱讀:

乙肝患者怎麼吃好?飲食怎樣安排才合理?
飲食得當 患癌風險降低40%
想減肥成功,除了「深夜食堂」不能吃,你還要這樣控制食慾!?
支持川普還是希拉里?我是說,吃飯這件大事
糖尿病:不可不知的飲食技巧

TAG:健康 | 食品 | 飲食 | 營養學 | 膳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