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的興與衰
以下地圖使用的是 @布哈林 的戰國示意圖,特別鳴謝。
由於《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內容詭異,以下時間線採用《戰國史》
原為這個問題下本人的回答:
戰國時期的齊國有多強?地緣下的齊國:
齊國,是戰國前期大型諸侯國之一,領土面積排第4位。但相比於楚、越、趙三國,齊國在人口密度上遠勝於前三者。
齊國的首都臨淄是戰國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之一,也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春秋中後期,晏嬰曾於楚王面前稱臨淄城的人口達到「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如果你在早高峰的時候擠過地鐵,可能會覺得這個人流量其實一般般——但在東周的環境下應該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誇張說法。
在戰國中期,策士曾託名蘇秦之口說「臨淄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揮汗成雨。」說明從春秋後期到戰國中前期,臨淄城的繁榮是一直持續的。
齊國的繁榮來自於一項重要的特產品——海鹽。在齊國的海岸線上分布著含鹽量更高的滷水,所提煉的海鹽更純。而齊公室也壟斷了鹽業的相關業務,可以說,齊國只要在海邊煮開水就能向全天下收稅。
鹽業的發達衍生出了另一個重要的行業,也就是漁業。儘管看似兩者並無交集,但生魚的保存是需要用鹽來腌制的。尤其在荒年,腌魚能夠為饑民補充熱量和優質的蛋白質。在殘酷的戰爭年代,這種抗災能力讓齊國擁有了近乎無與倫比的優勢。
齊國東林大海,西北與燕、趙接壤,常以黃河為分界線(黃河經常改道,與現代黃河有別),西南與泗上十二諸侯接壤,作為魏、楚的緩衝區域,整體地勢較為平坦,無險可守。齊長城位於齊國中部,戰國時期主要作為守衛都城的最後一條防線。
所謂泗上,主要指以宋、魯、衛為主的12個中小型諸侯國。其中,宋國的實力最為強悍,宋康王號稱「五千乘之勁宋」,曾先後擊敗過齊、楚、魏三國。「勁」在戰國時期主要用來形容韓國,勁宋大致也是戰國七雄外頗有實力的諸侯國。
泗上地區是齊國最主要的擴張地區,但魏國也在泗上有非常強烈的領土訴求。同時,這也是一塊讓楚國垂涎三尺的領土。
更為複雜的是秦國和趙國的態度:
秦國雖然與泗上不接壤,但需要控制泗上以從東西兩個方向制約魏國。
而趙國的態度更為微妙,這個富庶的軟柿子確實讓趙國垂涎,但齊魏中的任何一方佔據泗上,都會對邯鄲方面造成嚴重威脅。所以趙國的態度很有意思,很多時候也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前面的鋪墊比較多,但對於討論戰國時期的齊國問題,泗上永遠都是繞不開的內容。
現在正文正式開始
姜齊末期:
戰國初期,齊國曾攻擊魯國,為魯將吳起所敗。一個傳奇由此開啟,而齊國只能出演一個小小的配角。
魏文侯末期,三晉聯軍穿過泗上攻入齊境,迫使齊國田氏權臣向三晉聯軍交出齊康公本人。
在齊侯的引薦下,三晉以「伐齊有功」朝見周天子。周天子在戰慄中正式承認三晉為諸侯。
其後,齊康公被田太公所廢,姜齊覆滅,田氏代齊。
(田太公為田成子之曾孫。有關田成子的典故很多,最有名的兩件事,一為娶了100多個七尺以上的小老婆,讓門客隨便去後宮和她們廝混,最後有了70多個庶子;二為伐魯時,子貢曾對其遊說。)
齊威王初期:
在齊威王的繼位這一年:
魏國已經完成二次變法,魏惠王遷都大梁以鞏固對泗上的控制;
楚國在楚宣王的統治下快速崛起,宣威盛世正在開啟;
趙國公仲連變法的成果已經積累了長達40年;
而此時,齊威王與秦孝公則剛剛開始變法。
關於魏惠王遷都的原因頗有爭議,有觀點認為是是躲避秦獻公統治下的秦國,也有觀點認為是為了稱霸。
鑒於在桂陵之戰的系列戰役中,魏國展示出了足以與趙、楚、齊、秦四國同時交戰的實力,應該不會特別畏懼商鞅變法前的秦國。個人更傾向於後者。
齊威王繼位後執行鄒忌變法。目前已知的內容看,變法主要以官員考核為主,主要歷史事件是齊威王把一個大夫扔進鼎里煮了。
但考慮到齊國戰國時期託名之作《管子》中的內容,再結合變法後的齊國所迸發出的巨大能量,鄒忌變法應該有更深入、更徹底的內容,只是為了安撫龐大的田氏封君被巧飾。
當時齊國的主要策略在於限制魏國。
趙國在泗上的擴張觸怒了魏惠王,魏軍以此為由圍攻邯鄲。齊威王宣布救趙,齊將田忌率軍直接撲向大梁,並與桂陵設伏擊敗回援大梁的魏軍偏師。有說法稱,此役魏將龐涓被生擒。
與此同時,秦、楚兩國也對魏宣戰。楚軍攻擊魏國東部以配合齊軍,而秦軍則佔據了魏國舊都安邑。
但即使如此,魏軍主力依然傲慢地攻破了邯鄲,迫使趙國屈服。
接下來,魏軍主力回師與韓軍會合,隨後於襄陵擊敗齊宋衛聯軍。齊軍在此役的損失應該非常慘痛,甚至可能會被魏軍全殲。為此,齊軍被迫通過楚國向魏國求和。
魏軍修整一年後,開始向秦國發動反攻,秦孝公立即歸還安邑求和。
戰國時期的第一次中原混戰以魏惠王的全面勝利而告終。逢澤之會,魏惠王以王者的姿態君臨泗上,秦、趙與泗上十二諸侯匍匐在魏國的腳下。
此後,齊威王開始和秦國眉來眼去。但有意思的是,最終扳倒魏國的還是靠齊國自己。
韓魏因逢澤之會而決裂。魏惠王伐韓,齊將田忌再次兵臨大梁。魏軍回師輕蔑地擊敗了齊國的先頭部隊,晉人長久以來對齊人的輕視以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孫臏的計謀成功殲滅了魏軍主力,魏世子與龐涓兵敗自殺(一說龐涓被擊斃)。
是役,齊威王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之後,魏國經歷多次軍事失敗,其中一次秦將衛鞅以欺詐手段生擒魏將公子卬。魏國的隕落已不可避免。
齊威王取代魏國成為泗上新的主宰,但縱橫的潘多拉魔盒已在此時悄悄開啟。
齊威王后期:
齊威王20年,秦惠文王繼位。
是年,楚、趙、韓、蜀之君至秦朝賀。當是時,西中國除魏國以外的全部諸侯聚集在秦國,魏惠王感到了空前的壓力。
這一年,魏惠王老狐狸的潛質開始覺醒。
第二年,魏惠王與韓侯朝見齊威王。打開上帝視角,你會發現每次韓魏之君的動作只會帶來縱或橫的血雨腥風。但在縱橫時代的最開端,齊威王不可能意識到這一點。
魏惠王投入了齊國的懷抱,在第三次朝見時——齊魏相王,齊威王以天子的姿態接受魏王與泗上諸侯的朝見。
這一刻,齊國的國勢彷彿真的到達了頂峰……
楚威王興兵伐魏,隨後移兵伐齊。
這是魏王搞得小動作!齊威王嘗試通過遊說阻止楚軍,但未能奏效。這是齊國第一次感到孤立無援——魏國按兵不動,趙國虎視眈眈,齊軍獨自面對盛怒的楚威王。
徐州之役,曾經齊侯稱王的榮耀之地,齊人在楚軍的打擊下一潰千里。
也許這一次齊威王終於意識到泗上是個燙手山芋了——楚王玻璃心的憤怒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的政治語言,真實原因不是齊侯稱王,而是泗上!獨佔泗上為楚趙所不容!
魏惠王這隻老狐狸啊,卻是齊威王現在唯一能夠聯合的勢力。
又一年,齊魏聯合伐趙,趙人掘開堤壩水灌齊魏聯軍,齊國的擴張再次受阻。
在河西的戰場上,魏軍節節敗退。
強秦!這個新興的虎狼之邦彷彿有著無盡的能量。
魏惠王用他的長袖善舞警告秦國:
你怎麼吞進去的,我就能讓你怎麼吐出來。
秦惠文王則用又一輪的軍事打擊輕蔑地回應:
我是吐出來一些,但下一次我只會咬下去更多。
齊威王默默地觀望著,任由他的老朋友獨面秦國。
西方的戰鬥只屬於魏惠王一個人,齊國不會倒向秦國,但也不會援助魏國。
一個殘破的魏國無法協助齊國遏制趙楚,但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魏國也一定會重新參與泗上的爭奪。
泗上的繁花似錦,外面是一片血流成河。
最終,魏惠王與韓侯朝見秦惠文王。在張儀的主持下,三國相王。
如果說「以魏合齊楚以按兵」是合縱的雛形,秦、魏、韓三國相王就是連橫的雛形。從誕生的伊始,合縱和連橫就沿著窩裡斗和耍雞賊的不同方向分道揚鑣。
一縱一橫。但天下之勢哪像一橫一豎那般分明。齊威王緊緊地握著齊國的舵盤,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知道,只要走錯一步,齊國就會墮入萬丈深淵:
一怒而諸侯懼,安然而天下息——真是可笑的說法。魏王那個老狐狸有幾時不懼!有這條老狐狸蹲在天下中央,天下又有幾時能真消停!
何況齊國不是秦國,不是楚國,不是趙國。寡人沒有山河險峻,沒有廣袤縱深,甚至連錯綜複雜的外交活動空間都沒有!一旦秦國發難,山東列國在失去後顧之憂後并力向東,齊國如何能生存下去!
齊威王必須謹慎,但也必須勇敢抉擇。如果無法撼動宣威盛世的楚國,最起碼也要解決北方的威脅。
次年,齊魏聯合伐趙。齊軍如狂風暴雨一般席捲平邑的戰場,趙軍主將韓舉被俘。
泗上北方的威脅被暫時解除,南方楚國的威脅依舊存在。但齊威王非常清楚,真正的威脅在西方。
在函谷關外,安邑像一顆釘子死死釘住了秦人前進的腳步。只要安邑還在魏國手裡,秦人在函谷關外就成不了氣候。
但秦人肯定會尋找新的突破,他們下一步的目標又是誰呢?齊威王默默地等待著。
這一年,已經76歲高齡的魏惠王再度來到東阿朝見齊威王。當這位老年喪子的垂暮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向齊威王,也許,齊威王心裡總該有那麼一絲絲憐憫。
這就是東周最後一代霸主,但如今似乎早已習慣了在低三下氣中委曲求全——即使如此,卻也只換來每一步的舉步維艱……
這是個越老越難啃的老骨頭,現如今魏國生存的重擔正死死地壓在這位老人身上——面對生命的終端,回頭望去,他的繼承人卻又怎麼看也不像個人君......
那一年,齊威王54歲,魏惠王76歲。在奔向人生盡頭的高速公路上,你說他們誰能贏得這場生死角逐?
沒有人知道齊王和魏王在這次會見中談了什麼。我們只知道,當76歲的老人轉身離開時,他仍然需要在這個殘酷世界中苦苦支撐5年。
魏惠王回到大梁,重新審視了一遍未來的魏襄王——他的小狐狸已經不年輕了,但很多事......還需要老狐狸再做一遍示範。
東阿一別,魏惠王為齊威王送上了一份大禮。
魏國投入了秦國的懷抱。秦國的大軍跨國韓魏的國土,直抵陽晉(位於大梁東部)。
秦國首次介入泗上的爭奪,也是秦軍首次越過韓魏興師遠征。
當秦軍抵達陽晉的剎那間,秦將忽然意識到自己身後的盟國究竟是一幫什麼樣的東西!
秦軍躊躇不前,齊將匡章用計擊破秦軍。從次年秦國的軍事動作看,被擊潰的秦軍應該比較順利地通過韓魏回到了本土。秦軍戰敗後,魏惠王很快就背叛了秦國,重新投入齊國的懷抱。但魏國為何沒有當時立即背盟全殲秦軍,原因不詳。
或許,此時魏國正有重量級人質扣在秦國。
或許,張儀正擔任魏相,魏惠王不便突然行動。
也或許,魏國認為暫時保存秦軍,能夠讓齊國有所忌憚,給自己足夠的外交活動空間。
再或許,這正是在齊威王的干涉,他就是要讓秦軍從容撤退。因為齊威王清楚,如果秦軍被全殲,失去後方威脅的魏國不定招來什麼妖風。齊威王以此作為回禮。
縱橫時代的撲朔迷離,總讓人琢磨不透。
齊威王說:匡章都不會欺騙亡父,怎麼可能會背叛還在人世間的主公呢?但這一年,齊威王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58歲的齊威王心臟終於停止了跳動,不知他在臨終前是否惦記過他的老朋友。
那一年,公孫衍編織出一個足以吞噬一些的噩夢,魏惠王則仍要在其中煎熬過生命的最後一年。
齊宣王時期:
在齊威王生命中的最後4年,天下正發生劇烈的變化。
新繼位的楚懷王野心勃勃。襄陵之役,楚軍大破魏軍。楚懷王以此告誡魏惠王:
寡人早就看煩了你朝秦暮齊的德行,以後你最好記清楚誰才是天下的老大。
張儀遊走於齊楚之間,他開始蠱惑雄心萬丈的楚懷王和垂死的齊威王:
三強聯手,天下任由我們瓜分。
在三晉,公孫衍鼓動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相王。合縱的偉業即將開啟。
此時,齊威王在病榻中大聲呵斥:中山是什麼東西!寡人絕不能讓這種東西稱王!
你們真的以為寡人看不出你們的伎倆嗎?說是抗秦,那你們把趙、燕、中山連成一線做什麼?你們想要的只是把秦國嚇回函谷關,然後回過頭來搶奪泗上和齊國北疆!
齊威王用盡全力也沒能阻止五國相王。匡章大破秦軍後,筋疲力盡的齊威王永遠閉上了雙眼。
齊宣王繼位。
這位創造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的君王——也是民間曲藝《丑娘娘》的男主人公——在位期間常被靖郭君田嬰糊弄,但清高宗卻認為這位君王頗為通曉管理學的灰度把控。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在公孫衍編織的噩夢中,齊宣王接過了齊國的舵盤。
秦人染指泗上的行動已暴露了野心。新登基的齊宣王與楚懷王迅速達成共識:
是該給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新興諸侯國一點點顏色瞧瞧了。
在齊楚的干涉下,魏惠王背叛秦國倒向了齊國,公孫衍取代張儀成為新的魏相。
六國相印繫於一人,合縱的偉大時代開啟。
秦惠文王震驚了!他一次又一次咒罵著魏惠王這條老狐狸,山東的劇變彷彿向一條繩索緊緊勒住了秦王的喉頭。
然而,張儀似乎不以為然:
魏王已經81歲了……大王,他還有多少時間呢?
魏惠王從沒有想到,原來,世上最難的事情不是橫掃天下,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每一次的肺葉的呼吸,每一次的心臟的搏動:
這盤棋太大了……真的太大了……這些後生不知道他們究竟釋放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怪物——它確實能嚇退秦國,也只能嚇退秦國,卻足以吞噬我們自己……
縱方遲遲不曾出兵,直到他的離世。
在魏惠王下葬的那一天,漫天的大雪覆蓋了大梁城外的一切。但魏襄王執意要求送殯的隊伍即日啟程,彷彿巴不得這個老東西的屍骨趁早滾蛋。
惠施說:這是先王想和他的臣民多待些日子啊。
縱橫的血雨腥風,正是魏惠王回蕩一個世紀的驪歌。
三晉之師集結完畢。燕、楚沒有實際出兵,以許諾不襲擊三晉後方作為對縱方莫大的支持。
此時,齊宣王終於明白了什麼!
關中的千里沃土固然誘人,可誰會把寶貴的兵員浪費在崤函的雄關峻岭!這股力量永遠傷不到秦國哪怕一根筋骨,最多能讓秦國低下頭任你們薅下幾根豪毛。但只要回過頭來,足以瓜分齊國的魚鹽之地!
鹽!
如果說鹽是齊國的原罪!鹽鐵專賣則是罪上加罪!在海邊煮開水就能向全天下徵稅,你比秦國哪個更可恨?
剎那間,齊宣王終於理解了父王的戰戰兢兢。齊王並沒有加入列國的軍事行動,哪怕是象徵性的也沒有:
只有讓秦國牽制三晉,寡人才有活路。
三晉的大軍推向函谷關。
後世的文學家甚至這樣描寫:
秦人傲慢地打開城門,縱方的軍隊在相互觀望著不敢前進一步。
秦軍出擊,三晉之師全線潰敗。
次年,秦兵再次出擊,三晉聯合抵擋依舊不敵。
接下來,宋康王稱王,向齊宣王遞出了橄欖枝。相比於狡詐的魏國,這個愣頭青顯得更好控制。
齊宋聯軍伐魏。
在接連不斷的打擊中,魏襄王終於玩明白了遊戲的規則:
合縱!它的價值在威懾力而非殺傷力!盲目使用它的力量,只會帶來新一輪的兼并狂潮。
魏惠王的小狐狸終於長大了。
瘋了!齊宣王驚愕地吼道!這個傢伙瘋了!
魏襄王正以慢性自殺地速度割地賂秦!不!他正向自我毀滅的終點高速疾馳!
齊宣王迅速核對每一處地名,即使沒有地圖,他也察覺到了魏襄王的陰謀:
這條老狐狸要把趙、楚、韓都拉下水!還有燕國!秦趙爭鋒雙方都會拉攏燕國!整個天下都會被戰火點燃!直到列國打得精疲力盡,勉強達成共識……
能夠達成什麼共識呢?西邊丟掉的東西,在東邊補回來唄……
但現在還好,齊、楚、宋的聯盟還非常牢固。至於韓魏,縱方背叛了他們,他們必將倒向連橫!
那燕趙呢?
齊宣王死死地盯著北疆,等待徹底解決北方的機會。
與此同時,一次影響尤為深遠的宮廷辯論正在咸陽上演。
挾天子以令天下!
當這句話從張儀嘴裡說出來時,所有人心中一驚:
天下已亂,只要秦軍攻克宜陽,就能武裝控制雒陽。整個天下都將匍匐在大王腳下。
秦惠文王無聲地嘲笑著張儀:
張子啊張子,你是被魏王那個老狐狸玩昏了頭嗎?讓寡人捅馬蜂窩,還嫌東邊的糟事不夠少嗎?
張儀似笑非笑地仰望著秦王。在張儀的眼神中,秦惠文王終於意識到這是政治語言:
只要佔據雒陽,秦人就再不會被堵回函谷關,而新鄭、大梁也在秦軍的打擊範圍。整個魏國將被拷上枷鎖,連橫則會成為天底下最牢靠的鋼鐵聯盟。
此時,司馬錯直接否定了張儀的意見:
挾持天子,你這不是沒事找事么?
毫無情商技巧的反駁,本不應出現在宮廷之上。秦惠文王的興緻被提起來了。他知道,司馬錯接下來要說的也是政治語言:
吞併巴蜀,佔據長江上游,然後滅楚。
……滅楚,這輩子都不可能滅楚。但佔據長江上游足以逼迫楚國就範,從此,楚國將無力干涉秦國在中原的動作。這是對張儀連橫計劃的最好補充。
張儀會意地點了點頭。但秦國君臣都非常明白,不可一世的楚懷王絕不會輕易就範。
秦軍滅蜀。
秦惠文王交給張儀最重要的一項任務:
張子啊,你說,楚王有那麼蠢嗎?
張儀站在秦王面前:
古往今來,有哪位王者真是蠢貨?只有成王敗寇供後世的愚人笑談……真正的勝負不在楚王,而在韓魏與齊……
那一年,張儀抵達郢都,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欺詐正式上演。
張儀說,只要楚國和齊國斷交,秦國將歸還六百里商於之地。
楚懷王說,寡人立即和齊國斷交,到時候立即過去收地。
武信君和楚懷王共同向蒼天誓盟。如果蒼天有眼,會把這一切視為對自己智商的侮辱。
楚懷王當然不會相信張儀真的會歸還商於,但也不會真的和齊國斷交。他是要以此昭告天下:
別以為佔了商於就能威脅漢中,寡人會一直盯著這裡——只要漢中還在楚國手裡,你們在巴蜀那些小玩鬧就搞不出什麼名堂。等到你們賴賬的時候,寡人倒要看看國內的親秦派還有什麼話講。
張儀也從來不會相信楚懷王真會和齊國斷交,但是:
從郢都到臨淄宣告斷交一個來回,從郢都到咸陽索地再一個來回,之後從郢都到臨淄辱罵齊王又一個來回,接下來從郢都到咸陽二次索地一個來回……這些時間,應該夠用了吧……
張儀為秦國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樗里疾全力攻趙,生擒趙將,橫方北方的威脅由此解除。
丹陽藍田之戰一觸即發。
當秦楚劍拔弩張之際,齊宣王終於等到了最佳時機。
燕國內亂,趙楚被秦國牽制。齊宣王發兵快速佔領燕國全境。
當年的齊桓公也不過如此吧……然而,齊宣王明顯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
如何在燕國維持統治呢?
古典集權國家,基層的統治必須依靠當地望族的合作。但燕國的望族很快意識到,自己似乎永遠無法在這個田氏壟斷的諸侯國內擁有一席之地。
田忌、匡(田)章、田嬰……如果公室的權力壟斷讓楚國變成一潭死水,那齊國足以令人窒息。
孫臏之大才尚無出頭之日,鄒忌之功績尚不能善終,燕國的士人又怎麼可能有出頭之日呢?
除非齊王會立個燕王,否則……永不得翻身。
燕國的地面一直不得平靜。在齊國,匡章的政敵說:這是章子暴虐無度,引起燕國百姓的反抗。
齊宣王心裡非常清楚,他們只是想取代匡章統治燕國,但哪個姓田的(氏)過去不一樣?!
齊國一直無法消化掉燕國的佔領地。此時,楚國和趙國從西方的紛爭中脫身。
他們告訴齊宣王:
西邊有個秦國就夠煩人的了,你就不要再瞎胡鬧了。
而楚懷王的大臣甚至公然表示:
既然張儀的割地不會兌現,大王何不假戲真做,聯合秦國去搶奪泗上和齊國的魚鹽之地呢?
齊宣王迅速了撤出燕國。
決不能讓列國的劍拔弩張轉向齊國!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燕國在幾十年內已經無法構成威脅了。
現在,告訴楚王,齊楚的隱形聯盟一直還在,齊宋的大軍隨時配合楚軍行動。
丹陽藍田之戰就此爆發!
齊宋大軍殺入魏境。韓軍、秦軍被楚軍壓制:
魏王,你後悔了嗎?
然而,楚國的漢中居然不可思議的失守了!
秦軍風捲殘雲一般擊穿楚軍側翼,隨即轉戰魏境擊破齊宋聯軍。
但楚懷王傲慢地告訴齊宣王:
勝利依舊是屬於我們的。
當筋疲力盡的秦軍正在慶祝一連串的勝利時,一支更龐大的楚軍出現在戰場上。
這一刻,楚懷王放棄了漢中,放棄了商於,放棄了韓魏,放棄了泗上。現在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咸陽。
秦軍退守藍田,背後已是咸陽城。
楚懷王距離掌控天下只有一步之遙。只要逼迫秦國屈服,楚國將橫掃三晉,將天下一分為二。
張儀只有一次機會!
他立即趕往韓魏,請求韓魏出兵:
沒了秦國,你們真能有好日子過嗎?
魏襄王是那樣的心不在焉:
寡人當然知道,但有齊國在,魏國不敢亂動。
張儀再度趕往臨淄。天下的走勢,歸於齊宣王的抉擇。
《張儀為秦連橫齊王》是《戰國策》中的著名偽作。沒有人知道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只知道齊宣王這一次沒有再度集結軍隊配合楚軍。
可能,齊宣王給楚王的理由是自己剛被秦國打敗了,但誰都知道這個借口是多麼的牽強。
韓魏的大軍攻入楚境,直取鄧邑,意在切斷楚軍的補給線。
秦軍大肆反攻,楚軍倉皇撤退。
丹陽藍田之戰,秦國艱難地獲得了勝利,卻以韓魏笑納楚國土地而告終。
天下的均勢,再度拉回到同一水平線上。
從泗上的定陶到齊國的臨淄,鹽商熙熙攘攘。
這一年,秦惠文王帶著丹陽藍田之戰的驕傲與世長辭。
新繼位的秦武王趕走了張儀。他迫不及待地攻下宜陽,然後走入雒陽。
九鼎就在秦武王面前……當年的楚莊王,也只能遙望九鼎問一問重量吧……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舉重運動員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記錄,但他年輕的生命也就此隕落。
這一次!齊宣王真的被激怒了!
秦武王正是秦庭內魏系勢力的最大後台!他的死讓秦國的楚系勢力不可遏制。
屆時,楚懷王將倒向秦國。天下的均勢將再度被打破。
在楚系重臣魏冉的擁立下,秦昭襄王繼位。宣太后主政,樗里疾為相。宗系、楚系、趙系在秦庭內明爭暗鬥。
楚懷王理所當然地倒向了秦國,齊宣王則藉機拉攏韓魏,天下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對峙。
一旦秦、楚、趙結為聯盟,齊國的結果可想而知。
齊國的縱橫客頻繁行動,整個西中國陷入在爭奪與國的旋渦之中。
是時候該給寡人的老朋友一點點教訓了。齊宣王想。
齊王的使者告訴楚懷王:
秦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你為何還要與秦國聯合呢?如果與齊、韓、魏聯合伐秦——商於六百里——張儀不給你,你自己奪過來就是了。
楚懷王動心了。相比於張儀的謊言,齊人的條件顯得真實很多。那一刻,他想起了韓魏的左右搖擺。
既然他們可以,寡人為什麼不可以……
楚懷王暗中保持和秦國的隱形聯盟,然後宣布倒向齊國。
天下列國,也該被寡人耍一回了吧。
齊、韓、魏的大軍立即集結。隨後,兵鋒轉向楚國。
垂沙之戰開戰。
楚懷王發現自己被耍了。他立即啟動了第二方案,向秦國提出救援。
秦國無動於衷。楚懷王的反覆讓秦國的楚系勢力尷尬不已。而此時正是相權鬥爭的關鍵時期,誰有閑心照顧這個短視的蠢貨。
樵夫的話點醒了章子。齊軍渡河突襲,楚軍土崩瓦解。
齊國的威望再度達到頂峰。
魏惠王、齊威王、楚懷王……
馬陵、徐州、藍田、垂沙……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至尊的位置,從來都不好坐……
只是,在垂沙之戰結束的那一年,齊宣王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齊閔王時期:
此時的趙國,早已在胡服騎射的變革下脫胎換骨。中山國註定成為趙武靈王壯志雄心的第一個犧牲品。
但你們不要忘了,這是齊國的時代,決不允許你們這些宵小造次。
新繼位的齊閔王這樣想。
不過嚴君疾死了以後,趙國、楚國也為秦國的相位也爭了有些日子了,現在該到齊國出手的時候了。
……就讓那個放高利貸的去吧,寡人倒要看看他養的那幾千個吃閑飯的到底有什麼本事。
齊國介入秦庭的權力爭鬥,孟嘗君田文出任秦相,但很快被讒言中傷。
孟嘗君倉皇逃回齊國。齊閔王攥緊了拳頭:
西邊的窮鬼太不識抬舉了,寡人確實該殺只雞給趙、楚、燕那三個猴崽子看看了。
匡章挾韓魏之師再度出戰,三國聯軍攻至函谷關。
周國的說客遊說孟嘗君:你跨過韓魏和這座萬丈雄關較勁,到底圖啥啊?
孟嘗君並未理會周人的遊說,齊、魏、韓三國聯軍繼續向函谷關進軍。
函谷關陷落,齊軍突破三門峽。
縱有雄關萬丈,也無法阻擋齊閔王的盛氣凌人。
在孟嘗君的鼓動下,齊秦和談:
大王啊,現在我們該收手了吧?也不能太便宜了韓魏那兩個畜牲。
秦國歸還了韓魏的一些領土:
只要餵飽了韓魏就可以了。韓魏撤出,齊軍又如何能在關中繼續作戰?
可挨了一頓揍的秦國還是搞不明白,齊王他老人家折騰的這一出到底是圖啥呢?
楚系重臣魏冉藉機奪得秦國相位。有一點挺有意思,秦庭的趙人屬於親楚派,但楚系重臣並不怎麼親楚。短期內,秦、趙、宋的連橫趨於穩定。
這一年,趙武靈王餓死在絕宮中,一代雄主就此隕落。趙惠文王起碼給了他屬於齊桓公的殊榮。
同一年,魏襄王逝世,魏昭王繼位。孩子啊…你趕上好時候了…泗上終將屬於魏國。
同年,燕使武安君蘇秦入齊。為表達聯盟的誠意,燕昭王派出兩萬軍隊助齊伐宋。
在齊閔王眼裡,這已經不是與國了,根本就是僕人。可如今秦趙已經構成聯盟,燕國除了抱緊強齊的大腿,還有什麼選擇呢?
這是如日中天的強齊。
這一刻,彷彿只要齊閔王願意,就可以熄滅一顆恆星。
就像摁死小小的宋國。
在伊闕的戰場上,秦將白起如死神般掠過戰場,目光所及之處,韓魏聯軍倉皇而逃。在24萬顆首級堆砌的巨大京觀之上,戰國最耀眼的將星橫空出世。
魏昭王毫不猶豫地將四百里河東割給秦國。他知道,這麼點東西填不飽穰侯的野心。
次年,秦軍再度攻魏,半個魏國在戰火的蹂躪下哀嚎。
魏國61座城池淪陷……
魏昭王仰天大笑,時任魏相的孟嘗君與魏王舉杯同慶:
這不過是一點點小小的代價!這一次,寡人讓全天下在烈焰中燃燒!吃了我的都得給我吐出來!至於泗上,也終將屬於魏國!
秦國在河東與河內的擴張引起了趙國的極大恐懼。此時,魏昭王倒向趙國,三晉聯合對抗秦衛聯盟。
秦相魏冉立即聯合齊國:
齊秦東西稱帝,天下任由我們瓜分。五國滅趙,作為西帝向東帝送上的見面禮。
那一刻,齊閔王真的動心了:
接受前是偽王,接受後是東帝。
寡人的名諱將同帝顓頊、帝俊、帝嚳、帝堯、帝舜一般不朽……而天下列國,還為寡人獻上冀州的千里江山……
蘇秦站在齊閔王面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詭辯註定成為千古絕唱:
如果秦國和齊國並立稱帝,列國會尊崇秦國還是齊國?
如果齊國主動取消帝號,天下會愛戴齊國還是秦國?
如果在伐趙和伐宋之間做出選擇,吞併哪一個國家獲利更多?
取消帝號,得到列國的擁護;組織合縱,讓秦國無力保護宋國;一舉滅宋,魏、趙、楚、衛將永遠成為齊國的奴僕。號令天下,誰還敢不聽?
每一步都正確到不可辯駁,但環環相扣卻將齊閔王引向了滅國的萬丈深淵。
燕昭王、武安君、孟嘗君的陰謀大功告成。齊閔王宣告倒向縱方,毅然決然地奔向了他的毀滅。
合縱伐秦,秦昭襄王退還魏國的土地求和。與秦國結仇。
興兵伐宋,以允許秦國佔據魏國安邑作為交換條件。與魏國結仇。
無視趙國的反對,悍然伐宋。與趙國結仇。
當疲憊不堪的齊軍即將佔據宋國全境之時,秦、趙、韓、魏、燕正式宣布結為同盟。
齊人竭力避免的噩夢終成現實。齊威王與齊宣王一生的心血毀於一旦。
強齊之終:
蘇秦被車裂。齊閔王被殘忍地處死。
秦相魏冉藉機奪取陶邑,而魏國依靠地理優勢奪得了原宋國的大片領土。
在魏國的溫邑,避難的宋康王已經無所謂喜也無所謂憂。
過往的繁華在一夜間散盡,就像握不住的沙,你越想抓緊,它流走得越快。就像定陶從前的熙熙,就像臨淄曾經的攘攘。
殷商一脈由此斷絕,臨終帶走了他的宿敵姜呂的亂臣賊子。
也許正是這一天,在魏宮內,魏昭王和魏相孟嘗君正在談論著東方的消息:
你說,為什麼蘇秦的間諜身份會不偏不倚地在最後一刻暴露?
孟嘗君搖了搖頭。
你說,等齊國真滅了,你這個齊公子是什麼感受?
孟嘗君搖了搖頭。
你說,等齊國復國了,你這個薛公又該何去何從?
孟嘗君搖了搖頭。
你說,張儀和蘇秦,這兩個人後世會怎麼看?
孟嘗君抬起了眼:
蘇秦為縱,張儀為橫。但真正的縱橫家絕不會死守在縱或橫的天平一端。
戰國史上最偉大的縱橫家站在魏昭王面前。薛地雖小,卻足夠將戰國者七戲耍於指間。
魏昭王盯著他的國相,以及曾經的齊相、秦相、齊公子(孫)和永遠不會失的薛公:
當年的齊國是何等的強盛啊……強齊的結局尚且如此,寡人的魏國真能獨存嗎?
孟嘗君粲然一笑:
齊國固然強,但江山永固靠得是不逞強。
齊國之強,是坐擁魚鹽之地,列國垂涎卻無從下口。
齊國之強,是威加泗上,收而不滅,縱然有失卻轉瞬復得。
齊國之強,是能夠把魏、趙、楚、燕的國勢控制在不強不弱之間,合則足以禦敵,戰則足以擊破。
所以,齊國能夠虎踞於東海之濱,煮開水向天下收稅,天下無一人敢不從。
但一旦逞強,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大王啊,如果你想問魏國的命運,我來告訴你:
如果秦國恃強攻梁,縱有定陶在背,魏國依舊屹立不倒。
如果秦國悍然伐楚,縱然攻破郢都以斷魏國左臂,魏趙聯合依舊足以鉗制強秦北進。
如果秦國貿然伐趙,縱然全殲趙軍以斷魏國右臂,魏楚聯合依舊足以讓強秦鎩羽而歸。
但如果有一天……強秦不在恃強凌弱……它選擇放下身段助趙攻燕、助魏攻楚……魏國的國運也就到此為止了罷。
魏昭王走出魏宮。宮宇之上,五方雲動,正像瀰漫在空氣中的切切私慾。
他站在天下的最中央,等待著下一場的風暴來襲。
(全文完)
下一篇為《戰國之終:殘魏五十年》,會以魏國為視角,介紹從五國伐齊到秦滅六國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收看。
推薦閱讀:
※腦仁疼之秦魏函谷關再探討
※李牧之死的真相探究:或許並非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
※秦惠文王為什麼要殺商鞅?
※新人推介所:公子
※「慫」將軍李牧,戰國抗擊匈奴第一將